小司徒之职,乃均土地以稽人民,而周知其数,意在均其役而已。盖田则税之,身则役之,未有税其身者。汉高初为算赋,为后世地丁银之始,民年十五而算口赋,二十而傅,给徭役,是既税之且役之矣。今地丁并于田赋,南省徭役亦并于田赋,取诸民也简,不可谓非今胜于古。于是烟户门牌则以意造之,遂无从周知户口之数,其弊也民轻去其乡,五方杂处,逋逃为薮,名捕关提,十不获一,是谓有利即有弊。另议复宗法、复乡职,以族人而周知本族人数,以乡董而周知本乡人数,事必不难。宜由部颁一照式,人与一照,乡董造册,州县钤印,男女一律,贵贱一律,[如淳曰: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令藏弆之,若贡单、捐照然。滋生物故关乡董,出行流寓亦如之。老子曰:至治之极,老死不相往来。孟子曰:死徙无出乡。在今日已不可行,有此一法,他乡可执禁以讥奸宄,游民庶几少衰息乎?或疑案牍之烦,曰:蒙诸议所省案牍不知凡几,所增亦仅耳,且古法也,无可疑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白门柳(第一部):夕阳芳草
《夕阳芳草》为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的第一部。本书描述清军、农民起义军虎视眈眈,内部党争不断,大厦将倾的前一刻,江南士人名流还在为自己的理想、欲望苦苦挣扎。作者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文人士大夫阶层的面貌,描绘出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全景。崇祯十五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清军威逼山海关。而在大后方南京,东林党人与阉党的斗争还在延续,在党争中失利的前礼部右侍郎、东林党前领袖钱谦益与宠妾柳如是商议,为了复官,谋划与内阁首辅周延儒进行利益交换,答应利用其影响力说服多数复社成员在虎丘大会上做出公议,支持阉党余孽阮大铖出山。同时,复社四公子之一冒襄为了将父亲调离前线也私下接受周延儒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