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32100000100

第100章

邹浩劄子:“臣闻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邦国无流离之患,边境无征伐之苦,黎民繁庶,万国咸宁。当是时,可以嬉游后宫,非焦心劳力之秋也。(案:“非”字,《续长编》注作“而销其”三字。) 而谓宰相寇准曰:‘朕观自古乱天下、败国家者,未尝不因女子,是以襃姒灭周,妲己亡商。朕之后宫女子,巧媚百生,朕未尝顾盼焉。’然则仁祖之意,岂不欲垂裕后昆邪,柰何陛下遽忘其业乎?臣观陛下之所为,愈於桀、纣而甚於幽王也。杀卓氏而夺之子,欺人可也,讵可欺天乎!卓氏何辜哉,得不愈於桀、纣也!(案:《续长编》注“哉”作“焉”,误也;上无“者”字是。) 废孟氏而立刘氏,快陛下之志可也,刘氏何德哉,得不甚於幽王也!臣观祖宗有唐、虞、尧、舜之德,而陛下有桀、纣、幽王之行,不识陛下寝食安乎,居处安乎?顷年彗星出於西方,灭谴为大。陛下避正殿以塞天变,减常膳以消天谴。宰相章惇谓陛下曰:‘未足损陛下盛德。’又闻江西敷奏,累年沚馑,陛下责以宰臣燮理之功。宰相章惇谓陛下曰:‘天灭流行,无世无之。’且以尧九年水、汤七年旱为解。惇为辅弼,忍发此言!今闻陛下欲立刘氏,惇之策也。臣今谏陛下去废后之詀行,行复后之大德,听臣之直谏而出惇之奸言,使天下之人共仰首以见日月之光,盛世之大;不然,祖宗百有馀年基业,将颠覆於陛下之手矣。昔唐褚遂良谏高宗立武昭仪,不听,叩头流血,以笏置殿阶曰:‘还陛下此笏,乞归田里。’今臣谏陛下不听,(案:《续长编》注脱“听”字。) 愿归田里,力农灌园,为乱世之民。愿脍臣心肝以献上,斩惇首以谢天下。”(《续长编》卷五百十五注及《纪事本末》卷百二十九参校。案:《续长编》注於皇后谢表末有“浩之本章,绍圣间即焚之,今所降者伪疏也”十七字。李氏原校云:此据汪藻所编诏旨。今浩上疏实元符元年九月,藻误称绍圣间,合改正。《纪事本末》以汪藻所记入正文,又於今所降者之下增改为“蔡京使其党伪为浩疏也”十字。又按邹浩本章具载《续长编》元符元年九月二十五日甲子。《杨龟山集》云:公之章留中不下,乃伪为之,加以诋诬不实之语。如“取他人子子之,而杀其母”之类,流布中外,欲天下闻之真。若有罪者,其为谋深矣。虽有端人正士,无敢为公辨明者。公既殁,迨今二十馀年,昔之奸朋,彫丧略尽,而正论行焉,真伪是非,始有在矣。毕沅《续资治通鉴考异》云:此劄盖章惇、蔡京之党所为,其述仁宗谓宰相寇准之语,尤为谬妄,寇准何尝事仁宗哉!今附辨,以见作伪之不可掩。)

元符三年五月,元符皇后上皇太后表:“臣妾窃以臣僚数有章疏,妄言妾生故越王,事非有实,流言中外,谤莫能止。在妾之分,寝处难安,重念朽质,不能殒灭,至使上累哲宗皇帝;况降旨之日,亲承两宫玉音,一旦几成虚诞之文,若宫掖尚行欺罔之议,则何以取信天下!窃以其时大臣及掌事之人即今尽存,伏望圣慈降下臣僚章疏,付与有司,明行鞫问。倘有实状,岂不知过!若係虚妄,亦乞严行惩戒,以绝反覆兴谤之端;如默而不言,虑玷哲宗皇帝,载於方册,曷可传之万世。妾伏睹绍圣之间,元祐皇后亲被睿旨,放逐一尼,后来通说事端,差官制勘,有雷公式图画之迹,御史录验,备载案牍,迁徙道宫,众所共知,岂缘他人?乃今新进之人不究其理,谓妾遭遇哲宗皇帝,欲快人情,务摅前忿,岂存内外轻重之理,祇报先朝未申之怨!众口铄金,可不惧哉!欲乞特降睿旨,检取元祐皇后制院一宗公案及推勘官吏,付有司再行讯治,以示中外。如妾稍有干涉用情,不敢拱手而居后位之列,若不沥诚详具奏闻,安能辨雪?伏望皇太后陛下悯怜哲宗至孝至仁,照鉴妾之负冤无告,出自宸断,特赐矜察。”(《续长编》卷五百十五注及《纪事本末》卷百二十一。案:《长编》注及《纪事本末》文多互错,今参二书校订。)

6、壬寅,通直郎、宝文阁待制、新知越州邹浩为衡州别驾,永州安置。(《续长编》卷五百十五注及《纪事本末》卷百二十一,又百二十九。案:“衡州”,卷百二十九作“杭州”,误。《续长编》注作“卫州”,亦误。)

7、元符皇后刘氏上表称谢,言:“付睹诏书,布告中外,责邹浩诬妄故邓王非妾所生等事,以正朝廷之风化,以叶泰陵之圣德。衔冤上诉,俟明命於三年;颁诏亟行,示信恩於四海。下以称在廷之公议,上以慰哲庙之神灵,仰荷睿明,惟知感泣。伏念妾本京辇良家之子,玷先朝侍御之联,雨露既及於凡材,草木焉知其帝力。属邓王载诞之后,适长秋虚位之时,被两宫之玉音,及群臣之佥议,旋加册命,进掌后宫。(案:“掌”,《续长编》注作“长”。) 非天克相,以谁为在。妾何缘而自致奸邪横逆,(案:《续长编》注误“迎”。) 指爱子作他人?中外动摇,视诏词为诳语,於妾身而敢恨,顾先帝以何如?亦尝自反其所言,信出不根之私语。且以元祐皇后因逐一尼,遂倡事端,逮从制勘。禁书图画之备露,御史录案之甚明,自取彝刑,俄闻废命。案牍固存於朝论,(案:《续长编》注误“老”。) 推原岂本於妾身!方群小之肆诬,实众尤之难辨。当陛下承祧之始,属钦圣》垂帘之间,案:“属”,《续长编》注误作“当”。泣血书辞,呼天雪愤。庶几中外备见终始。岂期元祐之朋邪,竞蓄前朝之怨憾,喜闻人过,岂验是非,增饰烦言,更加伤害。方且拟议以深斥,尚何封章之可行。妾所痛者,虑伤先帝之明恩;妾所重者,恐乱后世之信史。惟大事之若是,曷小己之足论,终期群枉之冰销,果赖至仁之洞察。奋英谋而独断,绍列圣以御图,邪正剖分,黑白昭著。奸言伪说,难逃圣览之明;巧诋深冤,灼见沽名之贼。曲布丹悃,(案:元本作“曲文平悃”,《续长编》注作“曲刊丹悃”。) 昭示四方。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尧、舜相承,文、武继善,上追兄弟友恭之义,下怜母子孤露之情,辨百年疑似之非,正万世昭明之典。妾殒身何报,没齿知荣,生当竭节以答圣恩,死亦无憾而见哲庙。”诏并送史官。(《续长编》卷五百十五注及《纪事本末》卷百二十九参校。原注:此据汪藻所编诏旨。今《徽宗实录》乃削去,但於邹《浩传》载浩本章及诏耳。《哲宗旧录》於元符二年闰九月二十六日乙未越王薨,因载崇宁元年闰六月十八日手诏并元符皇后谢表。《新录辨诬》曰:初,元符皇后之立,邹浩上疏极论,坐贬新州。太上皇帝即位,遂复召用。时蔡京浸用事,忌邹浩,因求浩旧疏不得,乃使其党作伪疏曰“臣闻仁宗皇帝垂拱四十二年”,至“斩惇之首以谢天下”。此疏盛行,而实非浩疏也。继而京执政,故有是劄子及皇后刘氏上表。按《实录》止合载当年之事,以事系日。以上三行係事在三年之后,见合删修入。《徽宗实录》今去全文一千三十七字,然《旧录》初不载邹浩伪疏,又今所修《徽宗实录》既削去崇宁诏书,又削刘后谢表,但於《邹浩传》载浩本疏及诏书耳。今史院诏旨改元符皇后诉皇太后表只作上皇帝,比旧所传诏旨已自不同,又不载刘氏谢表,不知何故也?当考。要是此段并非实事,邹浩疏、元符皇后上皇太后表及谢徽宗表,皆蔡京为之也。《丁未录》云:上欲再贬浩,而三省求浩元疏不获,下浩取藁。浩奏以原藁不存。陈瓘闻而叹曰:“若后日有譔恶语以进者,将何以自明也?”已而章惇果伪撰浩疏袖以进。按惇元符三年九月八日已罢相,伪邹浩疏者,乃蔡京也。案:此注前半所载具见《续长编》注。要是此段并非事实,以下乃杨仲良《纪事本末》所附辑也。考《续长编》注引《新录辨诬》,祇以邹浩此疏及刘后诉表出於蔡京执政之日,明此一疏一表皆京等为之。而刘后谢表初非伪撰,故李氏又以不载谢表为疑。杨氏并以谢表为伪,恐非事实。又《宋史邹浩传》:徽宗即位,浩还朝,帝首及谏立后事,问谏草安在。对曰:“焚之矣。”而《丁未录》以为上欲再贬浩,三省求原疏不获,下浩取藁,语亦互异。毕沅《续资治通鉴《考异》云:焚藁之语,京已久闻之。时向太后已崩,而朱太妃尚在,京犹未敢为此也。及是年二月,朱太妃薨,京特以此时入对,故既撰浩伪疏,又撰元符皇后伪疏章,以无太后、太妃可以证其妄者耳。伪疏、伪表,一时一手所作,大抵在是年四月后。京素交结内侍,以此伪疏表置帝前甚易。所可疑者,浩既焚其藁,京求浩奏亦不可得,而《徽宗实录邹浩传》及《东都事略》、《宋史邹浩传》,俱载浩元奏,与伪疏大异,不知从何处得来,岂宫中所留浩元奏,群小一时难检,不及焚毁,若有神物为之护持而其后出者欤?窃考《宋史王回传》:回与浩友善,皇后刘氏立,浩将论之,密告回,回曰:“事宁有大於此者乎?子虽有亲,然移孝为忠,亦太夫人素志也。”浩南迁,人莫敢顾。回敛交游钱与治装,往来经理,且慰安其母。逻者以闻,逮诣诏狱。御史诘之,对曰:“实当预议,不敢欺也。”因诵浩所上章,几二千言。狱上,除名。据此,邹浩元奏虽自焚,而王回固能诵其章矣。回诵此者,亦见元奏自留人间,不可诬也。《宋编年通鉴》云:初,刘后为贤妃,生子时,中宫虚位,后因是得立,然叆三月而薨,谥献愍太子。后之立也,浩三疏谏,随削其藁,寻得罪贬。上初即位,召浩还朝,首及谏立后事,襃叹再三。询谏藁安在,对曰:“焚之矣。”退告陈瓘,瓘曰:“祸其在此乎!异时奸人妄出一缄,不可辨矣。”及蔡京用事,使其党为伪疏,谓本宫人卓姬生子,后杀其母而取之。诏暴其事,安置永州。浩母张氏绝贤,浩之为谏官也,恐贻亲忧,欲固辞,母曰:“儿能报国,无愧於公议,吾固何忧!”)

10、甲戌,知枢密院蒋之奇言:“近上劄子为元符二年内送简子与邹浩,见般出观音院待罪,乞重行黜责。伏蒙圣恩特降中使宣押,仍封选劄子者。窃以邹浩上章狂妄不根,王法所弃,臣於是时身为从官,不能详审,乃缘乡闬之故,猥以尺牍通问,罪应窜斥。哲宗皇帝隆宽善贷,止解近职,出守便郡,到官未几,复移帅府,天地之施,死且不报。伏遇皇帝陛下膺天宝命,绍履尊极,臣旋被宠擢,召还禁直,继蒙简拔,擢贰枢管,甫及期年,擢冠右府,望轻德厚,粉骨难酬,惟夙夜戮力尽瘁,庶以少答万分。今邹浩旧章发露,降散官闲置。臣备位大臣,前日之事,不敢蔽欺不言,以幸苟免。伏望圣慈下臣章有司,俾详议臣罪,特从贬降。”诏不许收留,仍封还劄子。(《纪事本末》卷百二十九。)

11、戊寅,起居舍人范致虚言:“伏睹诏旨,邹浩狂悖,诋诬先朝之罪已复正典刑。按浩所为如此,臣子之义,所宜共弃。而臣昨於邹浩未得罪之时辄往相见,因此罣於吏议,自太学博士訩替。昨蒙登极大霈,除落过名,依旧复充太学博士。因缘召对,遂叨近侍,虽荷陛下宽恕,弃瑕收录,未赐谴责,在臣於义,自难安处。伏望早赐指挥,正臣罪辜,臣见在家待罪,不敢更供职事。”诏令供职。(《纪事本末》卷百二十九。)

12、知江宁府邓祐甫乞以府学所建王安石祠堂著祀典,从之。(《纪事本末》卷百三十。)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云:中书省检会李清臣尝有劄子,言:“哲宗天资,世推仁厚,未尝有过失。及章惇为相,开导以残忍杀伐之事,或托谤讪宗庙,或称谋危上躬,受祸者一千馀家。凡士民有晻昧言语,加以搒打手足、剥割皮肤、斩胫拔舌之刑,至於道路以目不敢偶语者,有误圣时,有伤和气也。”诏贬武安节副。案:《十朝纲要》系於闰六月壬戌,《宋史·本纪》系於闰月壬午,元刻本《续宋资治通鉴》书在五月,盖文有脱譌也。今正,下同。清臣劄子,元符三年十月丙申可考。清臣出知大名府,遂卒,此追贬也。前钱遹劾曾布疏,有“清臣褫职实诛,死后之奸回”语可考。

又:云:言者论丰稷、张舜民元符末辞谢,言官上表,皆讥刺先朝,於是并责授散官,睦州、商州安置。案:《十朝纲要》系壬午日,九朝编年备要云:上擢舜民为右谏议大夫,在谏垣七日,所上六十馀章。其陈陕西之弊有曰:“以庸将而御老师,役饥民而争旷土。”时以为名言。

同类推荐
  • The Memoirs of Marie Antoinette

    The Memoirs of Marie Antoinett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唐书纠谬

    新唐书纠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拙政园诗余

    拙政园诗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续集古今佛道论衡

    续集古今佛道论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Deliverance

    The Delivera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流浪者

    流浪者

    《流浪者》是邓一光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集。《流浪者》作者早期的短篇小说多反映其生活所在地四川和武汉等地的民情风俗,地方色彩粗重,叙事技巧朴实无华,目光向下,多反映底层的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现实观照力。
  • 药妃天下

    药妃天下

    隐士而居,不问世事,武功盖世,能与兽语,本清浅如水,默默寻找前世亲人足迹。怎奈,一朝得知身世,一朝得见前世仇人,自此,风云再起,五国生变,皆是她报仇之路垫脚石。芙蓉殿内,她冷眼看着他的母妃牵着另一个女子,逼他娶平妃。芙蓉殿外,她默然看着他一脸愧疚自责,痛苦不堪。翌日,她敛去武功,淡然设局,遍体鳞伤出了芙蓉殿。自此,还了他的恩情,断了两人情缘。一夜缠绵,她引毒上身,却气血逆流,一瞬白头,渺渺鬼谷中,她顶着满头银发,日日数着倒退的记忆,终于,转身之后,记忆如孩童,天真如稚儿......
  • 佛说海龙王经

    佛说海龙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巫领主

    大巫领主

    石禹一觉醒来,灵魂穿越到史前神话时代的原始部落中。这里洪荒巨兽横行,甚至一棵草都能吞噬人类。幸好,他携带着从地球而来的上古祖巫的传承。为了生存,他开始制盐、养殖、驯兽.......一步步,重新建立大巫的文明。图腾、祭祀、巫术、卜筮,一一巨现,这是属于大巫的世界。
  • 玩家的逆袭

    玩家的逆袭

    萌新刷怪为何瑟瑟发抖?母猪半夜为何频频惨叫?怪物属性为何丧心病狂?这究竟是设计师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让我们走进游戏,探索事情的真相……欢迎来到《自由之境》!PS:本作品属于部分剧情加体验游戏类,纯属作者瞎想,请不要代入。
  • 影帝大人请多指教

    影帝大人请多指教

    夏初月从小就是被老天爷眷顾的人,长得好看不说,演技还特好。可是在她拿到人生中第八个影后的第二天,男友劈腿了。从此她就被衰神附体,一直被坑……坑着坑着,夏初月被坑出了经验,懂得了顺着人的套路走。走着走着,就被人给拐跑了……
  • 且拭风雨

    且拭风雨

    天下有多少风流人物,能建业称王,立于万民之上?铁臂无敌拳脚无双之人如何?刀剑纵横万夫莫敌之人如何?驭使猛兽一骑当千之人如何?究竟谁才能做人上之人?挟来风味,引笔成一烩。明月天涯青平内,苍狗白衣吾辈。凭论木雁无争,雕虫自点名称。冠下青丝还有,何惧问鼎一声。
  • 负朱颜

    负朱颜

    原名为:《默妃》月不随人老。任霜刀、万年削磨,依然娇好。夜风起,疏香飘缈。一缕入怀魂不定,把残冬尘梦都惊扰.......她一名受了神佛点化而穿越来到这里的女子,为了了却一断曾经的孽缘。原因只因为她爱上不该爱上的亲哥哥。一把匕首,一身白衣,一缕青丝,她飘落至后宫之中,成了帝王众多女人中的一个。可是,她那来生的哥哥居然是恭亲王。一曲离别散,一滴红颜泪,造就了一场悲剧。可是最后究竟谁才是她的归宿?她说: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然却一去无踪,芳影难觅。她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然却将红豆洒落千和湖,了却了相思,结束了缘分。……香风拂尽花不知炙情焚过爱未识最是伤心不逢时钟情已成旧时事爱情当真只是在逝去之时才明白弥足珍贵......@@@@@@@@@@@@@@@@@@@@@@@@@@@@@@@@@@@@@@@@@@@@@@@@@@@@@@一场别样的穿越,一场别样的爱情故事,和一个别样的江湖。他说:乌云再怎么遮掩还是掩不住月的英华和美,既然乌云常蔽月,月儿又为什么总爱往乌云处钻,却与明日追逐。她漠然低首,回头相望,却无言相承诺。他说:人为何总是追逐天边云,却看不到身旁人......她黯然神伤,仰望天中浮云,道:为何明日一定要追逐月儿,为何月儿偏偏喜欢云......后宫,王府,江湖,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能容得下她的地方?@@@@@@@@@@@@@@@@@@@@@@@@@@@@@@@@@@@@@@@@@@@@@@@@@@@@@@@怜花应相陪,何忍空垂泪?他道:明日照芳菲,无须如影随......人物介绍:慕容若离:女主,江湖中传闻中的‘月魔’,江湖人称‘六指琴魔’云轩:帝王,江湖中的六大至尊之一的‘赛诸葛’,又名‘玉笛’欧阳无情:江湖神医‘赛华佗’,又名欧阳明日,是云轩最嫉妒的神般男子。弄月公子:公主的夫婿,时而哀伤至极,时而温润如玉,擅长抚琴与吹笛,曾以一曲《离别散》名震江湖。云延:恭亲王,长相极似若离来生的亲哥哥。云末:江湖中唯一的生辰纯阴男子,性格古怪,喜好不明,亦正亦邪,是云轩的亲弟弟。皇后:杜相之女,杜贞儿。.......不是NP,江湖与后宫之间的纷争,汇集天下奇才美人......女主也非善类,,从不吃亏,心机沉重......
  • 荒路

    荒路

    本故事发生在北大荒。 本文描写了,由四个不同城市里来北大荒的贰佰多名知青,在生产建设兵团一个普普通通的连队里,他们和原住农民、转业军人一起艰苦奋斗十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