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32100000013

第13章

3、先是,六月,种谔奏:“谅祚累年用兵,人心离贰,尝欲发横山族帐尽过兴州,族帐皆怀土重迁,以首领嵬名山者,结绥、银州人数万,共谋归顺。”既以直奏,且申经略司陆诜报谔,先诘嵬名山,自能捍奭夏虏则受之;若欲入居寨内则勿受也。谔言当令於绥、银住坐至七月。诏下谔奏付诜,乃令薛向至延州,召谔赴经略司审实密议措置以闻。诜等共画三策:使名山直取谅祚;不能取,则守其地以拒之;最下,乃退係两界不折地。遣张穆之入奏,诜意朝廷必不从也。已而向与穆之偕行,令穆之盛言招纳之利。寻有诏从诜等所画策。谔遂遣谍者与嵬名山约日会绥、银,不复告诜。诜累戒谔毋深入应抵,时谔已先诺嵬名山,度诜必不许发兵,丙辰,悉已所部兵与折继世先发。戊午,会於怀宁寨。庚申,入绥州,(案:《宋史》载复绥州在癸酉,盖据奏入日书也。) 遂兴版筑。壬戌,继世入银州,嵬名山所部族帐悉降,酋首三百、户一万五千、口四万五千一百、精兵万人,孳畜十馀万,分处族帐於茭村及怀宁寨。诜始得谔状,大惊,即劾谔擅兴兵,贻书文彦博曰:开挌以来,未有此也。嵬名山本熟户,自幼被虏为银、夏、绥州军司,有小帅三千馀人。牙头吏屈子者狡狯,为众贷谅祚息钱,不能偿。时大饥,谅祚数点兵,屈子乃说诸小帅,密谋内附,假讬名山。谔即奏之,募熟户韩轻持蜡弹与名山以诱纳之。轻独与屈子语,名山实不知也。及轻报谔,如期发兵,折继世卒会,直抵名山帐,名山惊起,屈子及小帅胁之曰:“宋兵十万至矣。”名山遂降。(案:王偁《东都事略》所载与此大略相同。《宋史·种谔传》:名山弟夷山,潜入青涧城,请降於种谔。谔使诱名山,赂以金盂,名山小吏李文喜受之,阴许纳款,而名山未之知也。谔悉起所部猝围名山帐。名山惊起,援枪欲斗,夷山呼曰:“兄已约降,何为复尔?”文喜出金盂示之,名山投枪大哭,举众从谔而南。《西夏书事》云:吴积言名山弟亡在折继世所,继世与种谔夜引兵抵其居土,而屈中使其弟叩门呼曰:“官军大集,兄速降,否则族灭矣。”名山使纳其手,扪之少一指,信之,遂率兵数千、户一万馀降,已见官军少,大悔之。二说又与此少异。毕氏《通鉴考异》已辨之。) 谔初城绥州,缚毯为楼橹状,贼望见惊,以为兵始至而城守已具,若有神助,乃引去。八日之间,贼兵三至,谔辄击卻之。其后,诏遣中使安边帅,召谔议事,贼盛兵入寇,谔回宿怀宁,使嵬名山率其属八百人挑战,踵以正兵。至吾祠谷,升据其险,谔曰:“贼失此利,吾胜必矣。”既而望见贼中指呼,若将驰突状,乃分禆将燕达、刘甫为两翼,谔居中,为三军令:“听吾鼓声,缓则徐进,急则疾战。”又使寨中人老幼悉持梃乘城张布囊为疑兵。谔手剑不介而驰之,城中上下皆鼓躁,贼众方披靡惊视,三军已萃於阵中央,贼益纷乱,其腹心皆溃,我军所向訩击,追奔二十馀里,斩首七百馀级,获驼马戈甲万计。绥州既城,议者以为孤城深寄贼境难守,不如弃之,谔独谓此扼三大川口。虏人号曰“李王心”,古者上郡,言其地形高,下视诸郡也。且其旁多沃壤,诚分处属国,置弓箭手万人,可减屯戍,省馈饷,边足以彊。因请乘势大举尽复河南,陈五可取之策。谔寻得罪去,权发遣秦州李师中言:“夏人方入贡,叛状未明,恐后得以藉口,徒起衅端,无益於事。”(《纪事本末》卷八十三。案:《续宋编年资治通鉴》云:种谔复绥州,嵬名山降。初夏谅祚迫迁横山种落於兴州,有嵬名山者,因众不乐,以所统横山部族内附。谔时知青涧城,不俟报,即间道通蜡书,且言乘衅可复河南地。鄜延经略使陆诜难之,独转运使薛向主谔。司马光上疏极谏,以为:“横山之众若能胜谅祚,是灭一谅祚,又生一谅祚;若其不胜,必引众突塞,不知何以待之?”文彦博亦谓谅祚称臣奉贡,今或袭取其地无名。上不听,遣谔及向迎之。《东都事略·陈荐传》:薛向首谋取横山而功不成,荐引王恢事,请正向罪。《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又云:取绥州,凡费六十万,西方用兵盖始於此。然“取绥州,凡费六十万”二句本於《司马温公行状》,故毕氏《通鉴》及《名臣言行后录》均取之,皆与上疏极谏云云相接。《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别为书之,恐谬。)

1、十一月,(案:钱大昕《四史朔闰考》:是月乙亥朔。) 鄜延经略司言:“夏国宥州谍:蕃部嵬名山等五百户内附,折马山将兵入界招收,乞以嵬名山等还本国及诛马山。”马山即继世蕃名也。枢密使文彦博以为谅祚称臣奉贡,今忽袭取其地无名,请归之。御史中丞滕甫、知谏院陈荐杨绘皆请治薛向、种谔罪以安西夏。不听。丙戌,韩琦判相州,上谕以嵬名山事,(案:《韩魏公家传》云:公以辞免恩数久之,至此方入谢。既升殿,上谕曰:“青涧城种谔已领夏国投来蕃部及本城熟户,直入西界夏州以来,其帅陆诜、薛向佚不预知。”) 欲令卿暂往相州,卻来永兴,经抚西边。琦退而上疏曰:“臣元不知朝廷措事本末,不审投来蕃族得其壮兵几人,种谔所领熟户又复若干,(案:《家传》此下有云:而不令大帅知委,必无合用钱帛粮草随行,即种谔到西界内,作何施设。且横山一带蕃部,自延州东路青涧城至西路保平军及环、庆、原州一带绵亘数百里,其间甚有大族酋豪未必皆背谅祚而投我。今种谔乃一城寨小臣,不容朝廷逐路帅臣通谋协心营置,俟其横山众族皆有顺汉之心,然更须逐路兵将、夫力、钱帛、粮草、版筑之具百事毕备,溇日齐发,方为得计。今当陕西连岁旱灭,兼闻沿途弓箭手蕃部等穀食既已不收,荞麦又为早霜所害,比户正此疲困,谔乃引数族投来人户,深入西界,欲成大事。朝廷若不深谋远虑,欲因其狂易邀功,擅兴不受节制之举,遂令逐路应接彼界亡殁之人,奈何?) 朝廷又不曾与逐路帅臣预谋。及新经优赏之后,灭旱民困之时,未有大段钱帛、粮草、兵力、战具准备及开展兴修城寨,控扼要害,捍卫投汉蕃族次第。”(案:《家传》此下有云:又鄜延、环庆、秦凤三路帅臣皆是权官,转运使例亦新差,势力不加,是将劳扰关中亿万生灵,以至天下受敝,只就种谔小子一时狂易之失。兼谅祚既闻彼边蕃族叛己,大怒边臣招纳,以为曲在朝廷,复乘我素无预备,必大集平夏诸兵收讨,更於我之诸路,更互訩突,则是西边用兵,战奭未有已时,臣大为朝廷忧之。兼蒙陛下谕臣,候到相州三两月间就移永兴,臣当国家急难之际,岂敢辞避?致彼,朝廷必以边事责臣,缘有上件阙备,利害甚多,若只以空身而往,安能少济国家!欲望陛下与两府大臣熟图胜策及广出钱帛兵力以济之,免成国家大患,不可收拾。) 是日,(原注:十二日丙戌。) 改命琦判永兴军兼陕府西路经略安抚使,(案:陈桱《通鉴》系琦知永兴军经略陕西於熙宁二年十二月,恐误。) 赐手劄取令治装,并封示蔡挺、李肃之所奏事。(案:《家传》云:上以手劄付公曰:“今封蔡挺、李肃之奏去,可见即今彼中处置事次第。卿若行装已办,或三两日引道前去甚好,盖为此际最要经画。”) 公即奏曰:“薛向始议招诱横山一带蕃族,已而种谔擅取绥州,启此衅端,朝廷急遣向往,至,遂主谔谋,檄诸路举兵牵制,环庆李肃之领兵七千,破荡族帐,乃是举无名之兵,反杀戮横山老弱,岂招诱邪?泾原蔡挺又欲合环庆兵直趋兴、灵,帅臣肆意妄作,自弃誓约,取怨戎狄,以开祸乱之原。臣朝夕引道非难,边事倒错如此,须禀朝廷定议。愿召二府大臣早决成算。”(《纪事本末》卷八十三。案:《家传》云:翌日公辞,二府方奏事未决,曾公亮等奏曰:“今日韩琦朝辞在门外,乞与之同议。”上亟召之,公既对,即奏曰:“臣前日备员政府,自当参议,今日蕃臣也,惟奉朝廷命令耳,决不敢预闻。”上视公意确,遂罢议。公未辞之前,先请对曰:“比蒙陛下屡次宣谕以延州事宜,欲令臣西去,忠义感激,岂敢遽拒圣意?然再思之,昨王陶斥臣彊臣跋扈,又谓六卿分晋三家,弱鲁之事,人臣岂可当此?今乃以陕西五路兵柄付臣,虽自顾无他,虑复有效陶语以相倾者。臣族诛奚惮,恐於国事有害,愿更熟虑,未行闻尚可改议。”上曰:“侍中犹未知朕岂有是理邪?”《安阳集》又载《知永兴军谢表》云:臣某言,奉敕差判永兴军府充陕府西路经略安抚使、兵马都总管,已於今月十一日上讫,避贤而罢,方获典於乡邦,改帅以行,复误膺於圣寄,易昼锦还家之乐,为夕冰将命之忧,虽已见吏民,惧不胜责任。臣某中谢,窃以自陕而右,惟雍处中。昔日用兵,尝并制於诸路,平时无事,遂分总於中权,然而势不相维,事难克协,或左有防虞,而右弗思於援助;或彼专严戢,而此姑尚於因循,致边备之浸隳,实议臣之同病,欲正元戎之法,式廑睿算之精。恭维皇帝陛下,禀大舜之聪明,迈成汤之勇智,谓堂上之兵必胜,犹贵任人,而阃外之制不专,胡能制众?俾悉归於节度,当谨择於材雄。臣久冒冢司,积成衰沴,适恳章之屡渎,得本郡以荣归;不图乘障之臣,骤有邀功之举。一开边隙,上轸旰朝命,更领於麾符,敢幸安於桑梓!慨然就道,遽尔之藩。心目所经,颇谙详於旧事;精神之用,已耗竭於当年。惟仗国威灵,挺身忠义,导天声之震怒,宣上德之宽仁。外以图疆埸之亟宁,内以务编齐之无扰。关中安堵,苟粗底於小康;邺下养疴,愿祗还於故府,荷谕言之无戏,期病质之少休。)

2、诏敕二府荐士。(《长编》卷三百七十五原注。案:十朝纲要:丙戌,诏二府初拜,各举所知,自今各言其人才业所长、堪任何事。《宋史·本纪》:丙戌,诏二府各举所知。徐乾学《后编》:丙戌,诏曰:“比年因请谒於参荐者不公,其令中书、枢密院举人皆明言才业所长、堪任何事。”)

同类推荐
  • 养生肤语

    养生肤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上善人咏

    诸上善人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订鬼篇

    订鬼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魏忠贤小说斥奸书

    魏忠贤小说斥奸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经络考

    经络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乱世风华

    乱世风华

    吴尔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厦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获福建省政府百花文艺奖、厦门市政府文学艺术奖。出版长篇小说《雕版》、《九号房》、《姐妹》、《人皮鼓》,历史专著《厦门与台湾:交融共进》、《话说台湾地方文化根系中华》等。汀州——历练千年的历史名城。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七百三十六年)建汀州,从此,历经城垣变迁,古城汀州处万山之中,成为盛唐至清末历代州、郡、路、府的治所和闽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汀州——名扬天下的客家首府。自隋唐始,中原汉人为避战乱,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入闽粤蛮地,经千年繁衍,终于开创出一片举世瞩目的客家祖地。
  • 最强首富

    最强首富

    贺林清:大家好,我是贺公子,我想花钱买个教训,谁有梦想,请留言给我。当华夏第一富二代重回家族后,天上人间多了一个新的神话……今晚所有的消费,由贺公子买单,尖叫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你是我心中的那道坎

    你是我心中的那道坎

    15年前的一次遭遇让步爱娣恐婚,没成想遭遇上了同样恐婚的宁愿,两人一拍即合,来个协议结婚。当假戏真做时,才发现15年前的罪魁祸首却是枕边人......爱情该何去何从.......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瘴疟指南

    瘴疟指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奇宝贝之靛吹风

    神奇宝贝之靛吹风

    智商超高的残疾男孩,被抛弃,却因一次机会,他看到了另一个世界,看到了另一个未来,看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新小说(重生之混元大熊猫)将在二零二零年九月一号上午九点种开始更新,开更五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捧场!感谢!!!
  • 洪荒天子(7)

    洪荒天子(7)

    洪荒中,毒虫遍地,异兽出没,危机无处不在,这便是始前的死亡之地。然而人类以天生的本能存于天地间,而他们之中的强者以神自居,用智慧与力量瓜分洪荒,分别统治着这片危机四伏的土地,从而形成了洪荒万国。而就在这血腥与杀劫之间,一位在蛇腹中、沼泽内、神剑下、陷阱里生存下来的少年,就在这野蛮与文明、毁灭与建设的洪流中崛起。他得到了苍天的眷恋,与神龙之丹融为一体,在广成洞府内开启心灵之门,悟透了天地的玄机,看遍了人世的杀戮争斗,孕育出无穷的智慧和能量,终铸就其不死之身,超越了凡尘的一切,游历于洪荒万国之间,组成“龙之旅”,横扫八荒,一统万国,创下了神州大地的千秋功业。他就是战神轩辕——洪荒天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庄子

    庄子

    《庄子》不仅仅是一部哲学范畴的著作,它将哲学思想以一种艺术的表达呈现在世人面前。那些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蕴含的不仅仅是人生大道理,更有着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入则孔孟,出则老庄”,现代人的自处和处世准则,很大一部分有赖于老祖宗的智慧教导,而儒家道家的思想则在其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中坚地位。当我们遇到庄子,便深深折服于他的奇思妙想,他的聪敏,他的激情,他的快乐,他的独行于世。他尖锐而激烈地面对这个世界,他淡然却又悲悯地跨过俗世红尘。他眼中的一切都那么的与众不同偏又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