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32100000023

第23章

神宗

△熙宁二年(己酉,一○六九)

1、正月(案:钱大昕《四史朔闰考》:是月己巳朔。) 乙酉,枢密院进一。(案:此上有脱误。) 减住营尚多,而驱策之方犹少,但如种古之徒已不获自尽。(《纪事本末》卷六十六。)

2、辛卯,知同州赵尚宽、知唐州高赋、知齐州王广渊,条奏置义仓事,上批近诏齐、唐等郡,讲求修复社仓,且图经久之法。知陈留县苏涓亦言:“臣所领邑,最为近畿,谨为天下郡县倡率,劝谕百姓置义仓,以备水旱。条上措置事:户第一等出粟二石,第二等一石,第三等五斗,第四等一斗五升,第五等一斗,麦亦如之。村有社,社有仓,仓置守者,耆为输纳,县为籍记。岁丰则量其数以入,岁凶则量其数以出。停藏久则又为借贷之法,使新陈相登;多寡不一则又为通融之法,使彼此相辅。”上曰:“陈留辅邑,耳目不远,可且听其施行,徐访利害。”涓又言义仓五事,并论臣僚所言未便者十二事,可行者五。诏除一事,每值饥荒,借贷与被灭户种粮未便,除放仍责以二三年限还纳,可令中书更详度外,馀并且依所奏施。又诏曾公亮曰:“近王广渊於齐州创置义仓,已劝粟十万馀石,若渐可成就。今广渊罢去,当得人继守其事,可特诏广渊举知州一人。”(《纪事本末》卷七十三。案:《宋史王广渊传》不载广渊置义仓事,而载乞留本道钱贷贫民事。《食货志》则云河北转运司傒当公事王广廉尝奏於陕西转运司私行青苗,是乞留钱贷民者广廉,非广渊也。《宋史》无广廉传,盖误合廉、渊二人之事为一。时广渊由齐州改京东转运,三年五月丁巳由京东迁河东,未尝至陕西,至陕西者,广廉。《宋史·食货志》所载犹未尽误。毕沅《通鉴考异》则又以广廉事属广渊,未免沿本传之误。然《东都事略·广渊传》,固未见有贷钱於陕西之说,则置义仓者为广渊,行贷钱法者为广廉,辨见九月丁卯。)

1、二月(案:钱大昕《四史朔闰考》:是月戊戌朔。) 己亥,富弼除守司空兼侍中、昭文馆大学士。初以集禧观使召弼赴阙,(案:《宋史·本纪》:熙宁元年十二月庚申,以判汝州富弼为集禧观使,诏乘驿赴阙。范忠宣撰富《公行状》:上欲召公为相,先遣中使谕旨曰:“卿今兹无得更辞,当力疾入辅为宗社计。”) 弼既辞不受,更具劄子云云。上乃罢集禧之命,以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纪事本末》卷六十三。案:《续宋编年资治通鉴》:熙宁二年春二月,以富弼同平章事。时弼以足疾未能入见,间有於上前言灭异皆天数,非人事所致。弼闻之叹曰:“人君所畏惟天,若不畏天,何事不可为者!去乱亡无几矣,此必奸臣欲进邪说,故先导上以无所畏,使谏诤之臣无复施。”即上书数千言,杂引《春秋》、《洪范》及古今传记、人情物理,以明其不然者。未几入见,又言:“臣闻中外之事,渐有更张,此必小人献说於陛下也。大抵小人惟动作生事,则其间有所希觊。若朝廷守静,则事有常法,小人何所望也。”上改容听纳。又言:“今所进用多是刻薄小才,小才虽可喜,然害政事,坏风俗,恐须进用醇厚笃实之人。”原注:宣王遇旱,侧身修行,欲销去之;成汤祷,必翦其爪,以六事自责。古人於天戒不敢不起畏也。如此,汉时有日食、地震之变,必延郡国贤良之士,以访阙议。祖宗有水旱、蝗虫之灭,皆避正殿,减膳彻乐,或出宫理冤狱,此皆得古帝王用心,宜其享国长久,受天之祐。若灭异之来,一付之天数,则人君之心,果何所畏,而人事亦皆弃而不修。熙宁建议之臣其言及此,真亡国丧家之兆,非富郑公辞而挌之,天下其亦殆矣。案:是时弼自汝州入相。《续宋编年资治通鉴》谓以足疾未能入,恐误。《富公行状》云:正月,召还京师。二月,除司空兼侍中、昭文馆大学士,赐甲第一区,皆恳辞不受。复拜左仆射、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未陛见,闻有人於上前言灭异皆是时数不由人事者,公遂上章曰:“《春秋》书灭异所以警悟人君,使恐惧修省。董仲舒所谓‘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又孟子对梁惠王曰:‘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是皆不闻以灭凶归之於时数也。在人之一身,则日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在一家则日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一身一家至小也,馀庆馀殃,尚因人之善恶而致,宁有国家天下之灭祥而反归之於天数,而无事而致,亦未闻推之於天也。陛下万一或时而信,则救灭恤患,答谢天谴之意,有时而怠,亏损陛下之德,不为生灵之福,无甚於此。”)

2、壬寅,枢密院言,宗室乞子孙赐名授官。韩绛奏曰:“中书、枢密院尝议定宗室之制,已有旨候亮阴后商度,今合施行。”上曰:“此事甚大,须议,使今可施行。”迺使文彦博等各陈大旨,皆以亲疏当有等降,若非立法,无以为经常久远之计。上曰:“祖宗时皆有近亲,今用常时奉养赐予之例,诚宜裁定。若以诸王嫡长,世为南班官,其馀子孙,授以三班职名可否?”陈升之曰:“须依前代继承之法杀其恩例,六世亲尽,别为经制。”绛曰:“此事乞专委属臣下议论,,须辨别亲疏立法,则不失陛下亲亲之意。”彦博曰“自古宗族犯法,恩有不听者,臣下以义固争是也。”上颔之。(《纪事本末》卷六十七。)

3、庚子,以王安石为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纪事本末》卷五十九、卷六十三、卷六十四。) 先是,安石见上论天下事,上曰:“此非卿不能为朕推行,朕须以政事烦卿,料卿学问如此,亦欲设施,必不固辞也。”安石对曰:“臣所以来事陛下,固愿助陛下有所为。然天下风俗法度,一切颓坏,在廷少善人君子,庸人则安常习故而无所知,奸人则恶直詀正而有所忌。有所忌者倡之於前,而无所知者和之於后,虽有昭然独见,恐未及效功,而为异论所胜。陛下诚欲用臣,恐不宜遽谓,宜先讲学,使於臣所学本末不疑然后用,庶几能粗有所成。”上曰:“朕知卿久,非适今日也。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可以经世务。”安石对曰:“经术者,所以经世务也,果不足以经世务,则经术何赖焉!”上曰:“朕仰慕卿道德,甚至有以助朕勿惜言。不知卿所设施以何为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方今所急也。凡欲美风俗,在长君子消小人,以礼义廉耻由君子出故也。《易》以泰者通而治也,否者闭而乱也。闭而乱者以小人道长,通而治者以小人道消。小人道消,则礼义廉耻之俗成,而中人以下变为君子者多矣;礼义廉耻之俗坏,则中人以下变为小人者多矣。”上以为然。(《纪事本末》卷五十九。案:《续宋编年资治通鉴》:王安石参知政事,上召对曰:“富弼、曾公亮与卿协力,弼闻卿肯任事亦大喜,然须勿为嫌疑。朕亦欲从容除拜,觉近日人情於卿极有欲造事倾摇者,故急欲卿就职。朕尝以吕晦为忠直,近亦毁卿。赵抃、唐介皆以言捍塞卿进用。朕问曾公亮亦云:‘诚有此。’卿且与朕力变此风,且不知卿设施,以何为先?”对曰:“变风俗,正法度,最方今急务也。”上以为然。初,上问孙固曰:“安石可相否?”固曰:“安石文行甚高,侍从献纳其选也。宰相自有度,安石为人少容,恐不可。”曾公亮荐安石,唐介曰:“安石好学而泥古,议论迂阔,若使为政,必多变以扰天下。”原注:治平中,邵雍与客散步天津桥上,闻杜鹃声,惨然不乐,客问其故,雍曰:“杜鹃,洛阳旧无之,今始至,有所主。”客曰:“何也?”雍曰:“不二年,上用南士为相,多引南人,专务变更,天下自此多事。”客曰:“闻杜鹃声何以知此?”雍曰:“天下将治,地气自北而南;将乱,自南而北。今南方地气至,禽鸟飞类得气之先者也。”《编年备要》云:安石既执政,士大夫素重其名,以太平可立致,虽司马光亦以是望之。吕诲任中丞,将对,光为学士侍讲,亦将趋资政堂,相遇并行,光密问曰:“今日言何事?”诲曰:“袖中弹文乃新参也。”光曰:“介甫之命甫下,众喜得人,奈何论之!”诲正色曰:“君实亦为此言乎?安石好执偏见,喜人佞己,则天下必受其弊。”语未竟,邠门追班。光退,终日思之,不得其说。既而搢绅间有传其疏,光往往疑其太过。又案:诲劾安石,见六月。)

4、甲寅,初开讲筵。(《纪事本末》卷五十三。案:王应麟《玉海》卷二十六:熙宁二年九月戊辰,初开经筵。与此异日月。)

5、甲子,命知枢密院陈升之、参知政事王安石取索三司应干条例文字看详,具合行事件闻奏,别为司名曰制置三司条例。(案:《临川集乞制置三司条例议》云:窃观先王之法,自畿之内,赋入精粗以百里为之准,而畿外邦国,各以所有为贡,又为经用通财之法以懋迁之。其治市之货财,则亡者使有,害者使除;市之不售,货之滞於民用,则吏为敛之,以待不时而买者。凡此非专利也。盖聚天下之人,不可以无财;理天下之财,不可以无义。夫以义理天下之财,则转输之劳逸不可以不均,用度之多寡不可以不通,货贿之有无不可以不制,而轻重敛散之权不可以无术。今天下财用窘急无馀,典领之官拘於弊法,内外不以相知,盈虚不以相补。诸路上供,岁有定额,丰年便道,可以多致,而不敢不赢;年俭物贵,难於供备,而不敢不足。远方有倍蓰之输,中都有半价之鬻,三司发运使按簿书、促期会而已,无所可否增损於其间。至遇军国郊祀之大费,则遣使刬刷,殆无馀藏,诸司则用事往为伏匿不敢实言,以备缓急。又忧年计之不足,则多为支移折变,以取之民,纳租税数至或倍其本数。而朝廷所用之物多求於不产,责於非时,富商大贾因时乘公私之急,以擅轻重敛散之权。臣等以谓发运使总六路之赋入,而其职以制置茶盐矾税为事,军储国用,多所仰给,宜假以钱货,继其用之不给,使周知六路财赋之有无而移用之。凡籴买税敛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令在京库藏,年支见在之定数,所当供办者,得以从便变卖,以待上令。稍收轻重散敛之权,归之公上,而制其有无,以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农民,庶几国用可足,民财不匮矣。所有本司合置官属,计令辟举,及有合行事件,令依条例以闻,奏下制置司参议施行。) 先是,上问:“何以得陕西钱重可积边穀?”安石对曰:“欲钱重,当修天下开阖敛散之法。”因言:“泉府一官,先王所以搉制兼并,均计贫弱,变通天下之财,而使利出於一孔者,以此也。”上曰:“诚如此。今但知有此理者已少,况欲推行。”安石曰:“人才难得亦难知。今使能者理财,则十人之中容有一二人败事,况所择而使者非一人,岂能无此失!”上曰:“自来有一人败事,则遂废厥所图,此所以少成事也。”故置条例司,以讲求理财之术焉。安石因请以吕惠卿为制置司检详文字。从之。(《纪事本末》卷六十一、卷六十四、卷六十六。案:《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创制置三司条例司,议行新法,命王安石、陈升之领其事。初,安石言:昔周置泉府之官,以搉制兼并,均济贫乏,变通天下之财,后世推桑弘羊、刘晏,粗合此意。学者不能推明先王法意,更以为人主不当与民争利。今欲理财,则当修泉府之法,以收利权。又曰:人才难得亦难知。今使十人理财,其中容有一二败事,则异论乘之而起。臣谓尧、舜与并臣共择一人治水,尚不能无败事,况所择而使非一人,岂能无失?要当计利害多少而不为异论所惑。上曰:有一人败事而遂废所图,此所以少成事也。寻以吕惠卿、苏辙为条例司检详文字。安石多与惠卿谋,人号安石为孔子,惠卿为颜子。安石欲行青苗法,辙曰:以钱贷民,出纳之际,吏缘为奸,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妄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违限,恐鞭閧必用,州县不胜烦矣。案:苏辙由推官为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纪事本末》在三月癸未。辙言青苗,而安石闻言累用,不言青苗,亦不此时。《续宋编年资治通鉴》於二月连类及之,日月均不合,姑依附二月下,以安石请用惠卿自在二月也。又案:徐乾学《通鉴后编》云:设制置三司条例司,掌经画邦计,议变旧法,以通天下之财,命陈升之、王安石领其事。安石素与吕惠卿善,乃言於帝曰:“惠卿之贤,虽前世儒者未易比也。学先王之道而能独用者,独惠卿而已。”遂以惠卿为条例司检详文字。事无大小,安石必与惠卿谋之,凡所请建章奏,皆惠卿草也。《太平治迹统类》:二年冬十月甲午,著作郎、编校集贤院书籍吕惠卿为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初欲置惠卿讲筵,曾公亮以为京官无例,须换朝官。公亮又曰:“经筵官不得复兼修条例。”王安石以为害乃己。惠卿编校集贤院书籍,在治平四年七月。可考。为中允及置经筵,均不得其日。《纪事本末》亦失载其事,今姑附此,以备参考。)

同类推荐
  • 笺纸谱

    笺纸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正一出官章仪

    正一出官章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Robinson Crusoe

    Robinson Cruso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公孙龙子

    公孙龙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盂兰盆经疏

    盂兰盆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龙江当代新诗论

    龙江当代新诗论

    本著作是以黑龙江省当代新诗为研究对象,以时间发展为线索,以思潮研究和作家个体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探讨从1948年到新世纪以来的黑龙江新诗。大致分北大荒诗歌研究、石油诗歌研究,20世纪80年代龙江新诗研究,90年代龙江新诗研究,以及龙江女性诗人研究,等新诗思潮;以及,梁南、张曙光、李琦、桑克等诗人的专论;本书还将用大篇幅做口述史的研究,做诗人论的同时做诗人的系列访谈,张曙光、李琦、桑克、冯晏、庞壮国等等,既有历史的纵向叙述,也有当下诗人共时态的诗学呈现。从整体性、系统性上说是一部目前为止,可以填补黑龙江省地域诗歌研究空白的作品。
  • 荒凉神座之第一梦

    荒凉神座之第一梦

    一个普通人,一堆狗血故事,一群不明所以的人,一众草草了事的结尾,这就是第一梦的全部。——韩独生
  • 超级黑科帝国

    超级黑科帝国

    自物质被惰性化,人类科技文明全面倒退后,新人类开始寻求心灵上的强大——他们以心灵水晶为依托,抽取虚空幽能,轻松可突破自身与外界限制,释放难以想象的造物与破坏力。身为主角的赵十一,他没有别的本事,他只是心灵品质最强的人类——心灵品质越厉害,就越容易领悟幽能规则。规则掌握的多寡,即代表底蕴的强弱。为了在发展中不落后于宿敌,全世界只有捏着鼻子,认了赵十一这个自立为帝的混蛋!赵十一:被起诉了,伤心了,今天起无限期暂停心灵水晶网络运营!最高大法官:阁下,请立刻向皇帝陛下道歉!内阁首相:……我只瞅了他一眼,他打我,他还有理由啦?我……我道歉……别打啦!
  • 嗨:我的顾先生

    嗨:我的顾先生

    "老公出轨闺蜜在先,却设计我婚内出轨,逼我净身出户。顾忆深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对我说:“做我的女人,借我的势,虐渣踩婊。”从此,我学会了仗势欺人。某日,想溜之大吉,却不想前门已关,后门已堵,某人正以爱之名通缉我。"
  • 谁道女子不修仙

    谁道女子不修仙

    本是为母求药,一不小心竟扳倒九幽男权?顺带连自己的余生,也被一个狐仙“偷”走了?高冷美人×粘人狐狸,会是怎样的火花?[女扮男装+修仙+1v1+爽文]
  • 石田衣良作品2:计数器少年

    石田衣良作品2:计数器少年

    你曾经数过斑马线的白线吗?以马路的对面为目标,一边数着有点厚度、被冬日太阳晒到发亮的白线,一边穿越它。极其慎重地移动脚步,深怕自己跌落黑色柏油的谷底似的。白线有十七条。绝妙的质数。除了自己和一以外,再无法被其他数字整除。他说,这是没有朋友的,代表孤独的好数字。藉由将世界替换成数字,那小子才能安心。为了确认自己是谁,整日数着自己的心跳和呼吸次数。那小子说,自己不是人类。自己只是计数器,不是人。
  • 红色禁卫军(二)

    红色禁卫军(二)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一些原来不归中央办公厅管理的场所,由于中共中央的领导人经常莅临和使用,例如人民大会堂,从便于管理和警卫考虑,还是由中央办公厅接管比较合适。于是,接管这些场所的事宜,提上了日程。在人民大会堂交由中央办公厅管理后,1966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召集中办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开会,又具体部署了钓鱼台国宾馆的管理和警卫工作的交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家皇后又坑夫了

    我家皇后又坑夫了

    突然遭遇穿越,某穿越女表示,好吧,这就是个坑爹的第二生。突然被催嫁,对方还是至高无上的……老头皇帝,那年纪依照古代的不准确换算,估计能当她曾爷爷?某穿越女表示,好吧,这就是个坑爹的人生。某天,老皇帝猝死,她突然就成了无儿无女的皇太后,还是年方二八的皇太后。某穿越女表示,得,她就知道这是个坑爹的人生。闲太后不太好做,本以为就一直要这么闲下去了,却又突然被迫远嫁他国为妃,某国皇帝还是个与她有仇怨的人。某穿越女表示,坑爹的人生已经不能再坑了好么?某宝看看自家亲娘,又看看自家亲爹。表示:这爹确实是被坑的相当相当的……坑啊!
  • 云心鉴

    云心鉴

    王爷之孙落入平民之家,不断的进取,不屈之心,让这个本应平凡过一生的人有了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精彩,大风大浪,起起伏伏,终于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