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32100000242

第242章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三月,张邦昌罢,以徐处仁为太宰,唐恪中书侍郎。时朝廷召徐处仁,又擢恪,人皆贺,独给事谢克家曰:州郡失一良守,朝廷得一憸人。其后,附会南仲乖谬有不可述者。处仁入相,都人倾望,咸谓有所建明。既至当轴,殊无嘉策,又与吴敏议论不合。一日,处仁方秉笔,而敏以语相侵,处仁以笔掷之,正中敏,面额鼻皆黑,同坐者皆引去。明日,吴敏奏其事。不逾日,罢处仁而以吴敏代之。敏年少,多不习事,不能裁减。其如军期紧如星火,敏不留意。时语云:敏不理太原而理太学,不理防秋而理《春秋》,不理奸石而言安石,不理肃王而理舒王。盖讥其不切事务故也。案:李《十朝纲要》:三月己巳,太宰张邦昌罢为观文殿大学士、中太乙宫使,中书侍郎徐处仁为太宰,而不书唐恪。《靖康要录》三月三日有罢张邦昌、授徐处仁太宰制文。三日即己巳也,亦不书唐恪。《东都事略》、《北盟会编》、《宋史·本纪》、薛应旂、毕沅《续通鉴》均於己巳兼书唐恪为中书侍郎,惟王宗沐《续通鉴》并系於戊辰,较他书前一日,疑宗沐似有误。《要录》、《会编》并载三月三日《罢张邦昌制》曰:难进易退,允高君子之风;崇旧优贤,实重公朝之义。诞扬明命,敷告治廷。光禄大夫太宰兼门下侍郎张邦昌,知沉而识精,器博而用远。早登禁路,廷臣无出其先;久预政机,天下实受其赐。嘉有功於社稷,俾正位於台衡。丙吉有声,独擅边书之备;王商多质,有严汉相之威。念其行李之勤,处以真祠之逸。升华秘殿,庶便於谘询;陪赋爰田,用昭於物采。於戏!留侯知足,愿遗人事之劳;南仲将归,毋惮简书之急。其全明哲,以保功名。可特授观文殿大学士、太乙宫使,依前光禄大夫,加食邑七百户。《授徐处仁太宰制》曰:国犹置器,安危之势相形;治若循环,文质之宜迭用。方更张於初载,益图任於老成。人皆曰贤,政将焉往?大中大夫、守中书侍郎徐处仁,秉心强固,守道端方,器博而周知,轻薛宣之方略;材全而藏用,陋黄霸之功名。尚犹黄朆之询,实慰苍生之望。朕恭承圣训,嗣守丕基,思艺祖之艰难,法仁皇之忠厚。周封八百国,当谨守於舆图;汉制三千条,期尽遵於轨迹。欲兴圣统,无逾老臣,庸登左揆之崇,兼列东台之侍,并赠爵邑,昭示宠光。呜呼!多难以兴,在勉强而行道;无为而治,期垂拱以仰成。其蹈古人之为,无负天下之誉。可特授通奉大夫、太宰兼门下侍郎、兼神霄官使。又案《靖康遗录》而“理舒王”句下有“不管燕山却管聂山,不管东京却管蔡京,不管河北地界却管举人免解,不管河东却管陈东,不管二太子却管立太子”,云云。考林泉《野记》云:虏使来议和,处仁请付种师道处置,少宰吴敏主和议,不允;敏又差注亲戚数人,处仁抹去之,由是不和。

又五月,命李纲迎上皇于南京。四月,始至京师。案:李《十朝纲要》:是年二月丙午,金人退师,即下诏奉迎上皇。三月丁卯朔,遣徽猷阁待制宋<日奂>奉表道君皇帝行宫。癸酉,命门下侍郎赵野为道君行宫奉迎使。丙子,改撷景园为宁德宫,以居太上皇后。癸未,遣知枢密院李纲迎候道君皇帝于南京。《宋史·本纪》、薛应旂、毕沅《续通鉴》亦并书癸未,惟《东都事略》书癸卯,然是月丁卯朔不得有癸卯日,《事略》误也。李纲迎上皇事,其自撰《靖康传信录》叙述最详,今节录其文於此。《传信录》云:初,恭谢行宫所,以都城围闭,止绝东南递角,又止东南勤王之师,又令纲运於所在卸纳,泗州官吏以闻。朝廷不以为然,道路藉藉,且言有他故。而太学生陈东上书乞诛六贼,指蔡京、蔡攸、童贯、朱勔、高俅、卢宗原。於是议遣聂山为发运使密图之。山请诏书及开封使臣数十人以行。右丞李纲白上曰:“此数人者罪恶固不可恕,然聂山之行,恐朝廷不当如此措置。昔肃宗欲发李林甫墓,李泌谏谓其如明皇何?肃宗抱泌颈泣曰:‘思不及此。’使山之所图果成,惊动道君,此忧在陛下;使所图不成,为数人所觉,万一挟道君於东南,求剑南一道,陛下何以处之?”上感悟曰:“奈何?”纲对曰:“不若罢聂山之行,显谪童贯等,乞道君去此数人者,早回銮舆,可以不劳而事定。”上以为然。山乃不果行,童贯等亦相继而去。又云:三月二十七日,宰执奏事延和殿,进呈车驾,出郊诣资福寺迎奉道君仪注,耿南仲欲尽屏道君左右内侍,出榜行宫门,敢留者斩。先遣人搜索,然后车驾进见。李纲以为不若止依常法,不必如此,示之以疑,必欲过为之防,恐却有不可防者。南仲曰:“《易》曰或之者,疑之也。古人之疑,有所不免。”纲曰:“古人虽不免於疑,然贵於有所决断,故《书》有稽疑,《易》曰以断天下之疑。倘疑情不解,如所谓窃窃者,则为患不细。”南仲纷纷不已。纲奏曰:“天下之理,诚与疑,明与暗而已。诚则明,明则愈诚,自诚与明推之,可以致於尧、舜;疑则暗,暗则愈疑,自疑与暗推之,其患至於有不可胜言者。耿南仲当以尧、舜之道辅陛下,而其人暗而多疑,所言不足深采。”上笑之,而南仲怫然怒甚。既退,再召对於睿思殿。赐茶讫,南仲忽起奏曰:“臣适遇左司谏陈公辅於对班中,公辅乃二月五日为李纲结搆士民伏阙者,岂可处谏职,乞送御史台根治。”上及宰相皆愕然。纲奏曰:“臣适与南仲辩论於延和殿,实为国事,非有私意,而南仲衔臣之言,故有此奏。伏阙之事,陛下素有鉴察,臣不敢复有所辨。但臣以非才,冒处枢辅,仰荷特达之知,未能有所补报,区区素志,欲俟贼马出疆,道君銮舆还阙,然后求归田庐,臣之愿也。今南仲之言若此,臣岂敢复留,愿以公辅事送有司,臣得乞身待罪。”上笑曰:“伏阙士庶以亿万计,如何结搆?朕所洞知,卿不须如此!”南仲犹不已。於是纲出,居启圣院,不复归府,入劄子求去。章凡十馀上,上皆批答封还,不允,差御药宣押造朝及押赴察院治事。《靖康要录》是月有《赵野等奉迎道君表》、道君示宋<日奂>诰及陈公辅《奏乞更择重臣迎候》诸文,并附录之。靖康元年三月七日,开封少尹田灏特除直秘阁差充宣谕使司参谋官,门下侍郎赵野充道君太上皇帝行宫奉迎使,蔡攸充副使。皇帝《迎道君表》:臣言,一远宸颜,再更月律,望云飞而结想,候日御以言旋。春序向阑,暄和在后。恭惟道君太上皇帝,怡神昭旷,熙命穆清,化洽区中,治以超於振古;心游物表,道自妙於从霄。惟翼卫於百神,宜骈臻於万福。恭念时巡之久,岂无顺动之劳!方天地之晏清,顾邦基之宁谧,夙驰使介,爰达诚忱。伏望回銮,驭以安行。溯龙舟而利涉,致天下而养;申微愿於晨昏,得四海之驩。慰群心於黎庶,瞻望行阙,臣无任云云。谨遣皇帝太保、护国武昌军节度使、景王臣杞,通议大夫守门下侍郎臣赵野,安德军节度充上清宝箓宫使臣郑威之,上表奉迎以闻。十五日,道君太上皇帝诰:予夙心慕道,讬神器於嗣圣,丕承天命,善无所喻。然有恭谢,难即燕安。御舟东来,重烦有司,卫兵仅满三千,庶事草创,固可知也。及边吏驰备,胡骑犯阙,行宫邈在淮、泗,而都城尽闭,道路隔绝,深自惟念,恐贻嗣圣之忧,故留浙兵以自卫。至於止粮纲,截递角,皆私忧过计,恐资寇耳。缘此三事,奸人乘间造言,缘饰形似,遂致朝廷之疑,每见台劄名敕州县,而实及子躬,兴言及此,不觉流涕。比缘嗣圣遣宋<日奂>赉书至行宫,遂得通父子之情,话言委曲,坦然明白,由是两宫释然,胸中无有芥蒂,重惟宗庙再安。虽赖大臣翊赞之助,至若使予父子之间,欢然略有无纤毫忧疑者,<日奂>竭力为多也。传言求忠臣於孝子之门,若张仲在周,而宣王有成功,信孝子锡类之效矣。<日奂>周旋两宫,庶几古人有足称者,因书其事,以赐宋<日奂>云。十六日,秘书省校书郎陈公辅奏:恭闻太上皇帝圣驾将还,中外欣庆,此陛下孝诚所感,天下之幸也。然或者以谓上皇左右有怀奸之臣,搆造语言,离间陛下父子,致有疑心,臣窃惑之。仰惟太上皇帝临御日久,去冬夷狄侵扰,因厌万机之繁,遂欲内禅。而陛下天性至孝,感泣退避,慈谕数四,方即大宝,此与唐睿宗因天变而答天戒,太子惶惧入请事体稍类,岂比明皇幸蜀!肃宗自即位於灵武,是宜父子欢好之情,虽千万年不复有疑矣。若乃陛下改更诸事,进退大臣,赏善罚恶,兴利除害,皆以宗庙社稷为念,合天下公议,所以奉承上皇诏旨,岂有私意耶!虽使奸臣离间百端,而上皇仁慈,陛下孝德,二十馀年,人无间言,岂一旦能入哉?且父子天性也,上皇於陛下亲邪,於群臣亲邪?臣谓上皇之亲,无亲於陛下也。臣恐臣僚未悉此意,或因道路相传之言,皇惑圣听,致父子间自有此疑,此大不可也。况上皇聪明勇智,宽裕豁达,不防奸邪,浸以侵惑,既以痛自感悔,断然不疑,以神器授之陛下。方在位时,已自下哀痛之诏,追惟己愆,引咎兴叹,大革弊端,蠲除宿害,质诸天地,难复更易,虽禹、汤罪己,周公改过,何以复加!陛下今日所行,尽遵行上皇去年十二月诏书也。臣恐赵野辈不能委曲为陛下感激敷陈,欲乞更择重臣,节次往前路迎候。万一上皇圣意少有所疑,即当恳切备述陛下笃孝之诚,以开具去年诏书与今日奉行之意,实无少异。至於诛逐奸恶,明正典刑,乃深愤群邪误国,致上皇有逊位南幸之事,雪君父之况,孝莫大於此也。上皇英睿刚决,倘详此意,何至有疑哉!然后迎奉之礼,备加隆甚,陛下銮舆,亲出近郊,后妃嫔御,亲王贵戚,下至百官公卿、士庶耆老,皆当往迎,俾圣意悟前日之去匆遽如彼,今之归尊荣如此,自非陛下堪任讬付之重,使寇难稍平,京师人安,政事修举,人心欣快,能如是乎!以慰悦上皇之心,方知此事为天子之父,尊之至也。自还宫后,凡百供奉之物,陛下俭为过纳,上皇务极隆厚,著为令式,使四方具知陛下处己之薄,奉亲之厚,以劝天下之孝。仍乞於人臣中选端正之士,有德行学问全忠孝大节者,辅赞上皇,日侍燕间,开导圣心。穷天人性命之真,脱然不复以天下事累己。啬神敛明,治心养气,用保无疆之寿,岂不善哉!臣闻尧、舜之道,孝弟而己,孝弟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无所不通。陛下贵为天子,唯父为尊,得尽生事之礼,诚天下之乐,不可有加。臣愚,伏愿陛下躬尧、舜之孝,至诚尽道,以事其亲,父子间洞然无纤介之嫌,固足以感动上皇之心,而谗邪不入,慈爱愈隆,则天地百神,保佑圣躬,将见陛下全万年人子之孝,上皇享万年天下之养,宗社增休,生灵蒙福,自今以始,岂有穷哉!臣一介微臣,非有言责,然区区愚忠,夙夜不忘爱君忧国之心,故前后屡以狂言,上干天诛。今日又不避僣越之罪,妄意议及陛下父子之间,死有馀责。伏惟睿慈特赐裁处。奉圣旨,陈公辅除见阙谏官。又臣僚上言:恭惟太上皇帝临莅天下二十六年,忧勤政事,倦於万几,久有传位圣慈之意。比缘戎虏深侵,兵革方兴,发於诚心,俾领开封牧,付以军国之事,则是传位之本旨也。夫以上皇英明果断,独定大义,巍巍盛德,比同帝、尧,在廷之臣,无能养睿使者。而诚心退托之意,未孚於天下,何以昭示后世,见天王之用心哉!愿下明诏,推原盛德,宣布中外,以称陛下尊崇孝养之意,著在史册,垂之无穷,天下幸甚。奉圣旨依奏。《十朝纲要》:四月己亥,上迎道君皇帝於迎春苑,奉道君皇帝入居龙德宫。壬寅,上朝於龙德宫。《要录》:是年四月三日,车驾幸宜春苑,奉迎太上皇帝。是日,太上皇帝入国门。三日即己亥也,与《纲要》合。)

1、四月(案:钱大昕《朔闰考》:是月丁酉朔。) 壬子,以知应天府杜充为集英殿修撰、知隆德府。(案:隆德府陷于二月癸丑,而三月庚寅姚古复之,见李《十朝纲要》。) 是日,斡离不遣议使贾霆、副使冉企(案:“冉企”,《宋史·本纪》、毕沅《续通鉴》并作“冉企弓”,《东都事略》作“冉企”,与《纪事本末》同。) 来,就命王俅引伴到阙。时俅至中山望都县,追及肃王。斡离不以三镇未下,未令王回,故遣霆等来议。(《纪事本末》卷百四十五。案:《靖康要录》谓五月六日王俅与贾霆、冉企同来,与此不合。《东都事略》、《宋史·本纪》并系於四月壬子,与此同,今附载《要录》之文於此,以俟考正。《要录》五月十日云:右武大夫、知东上阁门事王俅奉使斡离不军中,迎请肃王。金人拒之,杀吏卒十九人,夺马十二匹,已而纳之以为误。斡离不元约肃王至河而还。至於倍约,坚留王候交割三镇而遣,然王卒不能归。王俅五月六日以使人贾霆、冉企同来。)

同类推荐
  • 南海寄归内法传

    南海寄归内法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弥勒成佛经

    佛说弥勒成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十地义记

    十地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书断列传

    书断列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竹谱

    竹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就算被妖怪包围也要谈恋爱!

    就算被妖怪包围也要谈恋爱!

    诗尧从小便拥有梦识能力(预知梦),来到五芒大学的新媒体社,只为了寻找梦中频频呼唤她的男子。谁知入社后诗尧一直遭遇「妖物入梦」,梦中情人还没找到,反而被一桩桩诡异事件缠上!社长苏天行不说话时像个高富帅,实际上是个酷爱灵异事件的怪咖!平时满口胡说八道,但关键时刻却屡屡护住了诗尧。诗尧内心的感情天平开始倾斜……一桩桩诡案抽丝剥茧,都指向了两百年前的诸魔封印,五芒市的封印背后,究竟藏著什么真相?每个人身上背负的又是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 孟子注疏

    孟子注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禅修武皇

    禅修武皇

    世间武者皆以天玄为引、天泽为辅、御灵为守、法技为攻、锻体修身,逆天改命探究武修之道。不知山被灭后,龙居轩宇再次醒来时已经变成了下界人族李轩宇,为报灭门之仇重新踏上了武修之道,和胖子蹲不下,冰冷娇妻何欣瑶,九馗魔眼钟铉,魔族公主林若莉,失忆龙女洛莉,神灵天兽听白,剑少王君……一同游历世间,探究真正的武修之道!
  • 爱你胜过自己

    爱你胜过自己

    岁月已远,青春渐如暮春的繁花,在五月的微风里缓缓不断地飘落,太多记忆都被抛在时光的后面。却在这样深的夜,因为一杯水,我便突然想起了他,想起了关于他的一切。只因为饮了一杯水,只因为饮了一杯取自汉江的水。那年我十九,是快乐的大学女生。认识他的那个下午,是在图书馆,我似模似样地看着书,心里却记挂着四点钟跟人家约的网球。又没带表,估计差不多了,便去向前排的一个男生问时间。
  • 反派收割机

    反派收割机

    假主角·真宿主被系统‘吃掉’融合成真主角·假宿主进行所谓快穿,但没有任务的故事不过真真假假这种事本来就不用太在意对于现在的李梦如来说,目标是真正的自由,或许可以在进一步成为掌握真理的神友情提示:前四章伪女主伪系统快穿,真修仙成神【佛系更文,文笔渣,逻辑死,一切为了爽,不喜勿入!无男主】
  • 自游人

    自游人

    柳平问淡出之后,你想做点什么?你呢?我们再猜好不好!当妖了——只写三个!只能是最想做的三件事!当然了!片刻,两只写满字的手攥成了拳头。我们不打开,直说吧柳平说。直说就直说,说完再打开,一样!紫玉应和着。写作!烹饪!旅行!两人异口同声,翻开手掌,果然都是这几个字,这么个顺序。她们笑了,开心地笑着注视着对方,渐渐地,眼睛湿了。常言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她们很幸运,找到了知己,重塑了人生。
  • 云熙传奇

    云熙传奇

    她本是紫月国皇帝之女,却因母后如霜重男轻女将之抛弃。被抛弃的她摇身一变成了天刹国将军之女,全家的疼爱造就了她刁蛮任性的性格。他是紫月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燕王,可心中却只有复仇和妹妹。本是两条完全不相交的平行线,却因种种原因搅在了一起。得知她的真实身份,他含泪给她喂了忘川水,而后自己也饮了忘川水。他说:他日再见,你我便是仇人,不要再遇见我,如果真的遇到了,记得避开我!
  • 妙趣人生

    妙趣人生

    《妙趣人生》是著名作家蔡澜的散文集。其中精选蔡澜回忆悲欢往事,品鉴生活细节,阐述生命哲理,抒发人生感慨的文章。作者妙笔生花,叙事、状物、写人、说理,皆明白如话,妙趣横生,而又余味无穷。蔡澜已在国内出版了近百本简体字版的著作,《妙趣人生》选文的角度比较独特,其中不少文章是首次结集出版。
  • 英国皇家特种部队野外耐力生存手册

    英国皇家特种部队野外耐力生存手册

    本书在野外生存领域是赫赫有名的畅销书。“你如何给自己定位,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不论在哪一个领域,面对挑战,你必须鼓足勇气、积极进取,努力开拓未知的领域。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