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37700000149

第149章

是班固原文,在中山国北平县。盖徐入博,博入河,朱氏乃欲以俗本改《汉书》耶?会贞按:《通鉴》唐武德五年及建中四年,《注》引《水经注》并作河,是胡氏所见之本作河,与《笺》所称古本同,然实误也。此句言徐水入博,下句言博水入滱,故接引《地理志》徐水入博以证之。若此作入河,则下所云又东入滱者,指何水耶?又东入滱。《地理志》曰:博水自望都东至高阳,入于河。朱《笺》曰:孙云,今曹河、徐河、唐河诸水,并合易水,经雄县,达直沽,入于海。戴改河作滱,下又增是也二字,云:今《汉书》各本亦讹。守敬按:戴氏改河为滱,似是而实非也。观此《滱水注》上文,言是濡水与滹沱、滱、易互举通称矣。又观下《巨马水注》引《地理志》曰,涞水东南至容城入于河。郦释云,河即濡水也,盖互以明会矣。则知郦氏所见《汉志》本作入河。

又东北入于易。

滱水又东北径依城北,世谓之依城河。《地说》无依城之名,朱地作他,赵、戴改。即古葛城也。《郡国志》曰:高阳有葛城,会贞按:《括地志》,故葛城一名依城,又名西阿城,在瀛州高阳县西北五十里,以徐、滱二水并过其西,[五〇]又徂经其北,曲曰阿,以齐有东阿,故曰西阿城。《寰宇记》,作葛乡城,即今安州治。燕以与赵者也。赵孝成王十九年,与燕易土,燕以葛与赵,见《史记 赵世家》,《易水注》已引。

滱水又东北,径阿陵县故城东,会贞按:前汉县属涿郡,后汉废。《寰宇记》,阿陵故城在任

邱县东北二十里。宋任邱县即今县治,则阿陵在依城之东南。滱水自依城北,东北流,当径阿陵城北,不径其东也。此东字盖北字之误。王莽之阿陆也。建武二年,更封左将军任光为侯国。朱左作岸,《笺》曰:宋本作左。 按,《後漢書》,任光為左大將軍,封武成侯,建武二年,更封阿陵侯。滱水东北至长城,注于易水者也。戴云:按此易水谓南易至文安与滹沱合者,长城在今文安县界。会贞按:《汉志》滱河东至文安入大河,《水经》言滱入易,《注》亦言滱注易。《汉志》以滱为正流,《水经注》以易为正流也。《一统志》,长城在文安县东南,接大城县界,延袤几百里,相传燕、赵分界处。考《易水注》屡言长城,燕之长城,西自今易州安肃、容城境,东抵文安。文安之长城,特燕、赵之东界耳,据彼篇易水东至文安与虖池合,其合滱水,尚未至文安也。

校记

[一]「《御览》一百九十三引此作同」按:《御览》卷数钞讹,「三」当作「二」。《御览》引《河北记》作「从」,此条前引《水经注》,《疏》误为「一」,故云引此(指《水经注》),今校改作《河北记》。云「同」当改作「从」。

[二]「益才,安喜侯;显才,蒲阴侯」按:《御览》一九二(影宋本)引《河北记》,脱仲才,「安喜」讹作「安嘉」,「蒲阴」作「蒲平」,俱误。「益」讹作「孟」,今订。

[三]「有闳亦见《张步传》」按:闳已见《董贤传》,范《书 张步传》有闳,莽出为东郡太守。故云「亦

见」。周氏详其本末。

[四]「《马严传 注》有仁子术」按:出范《书 马严传》章怀《注》引《东观记》。标点本作「述」。

[五]「顾炎武直斥之」按:沈炳巽引《日知录》云:「此系后人追撰妄说,不足取信。」

[六]「班、范、荀、袁皆不及」按:当指班固《汉书》、范晔《后汉书》、荀悦《汉纪》、袁宏《后汉纪》四书

[七]「诱是涿人,事经明证」按:《要删》云:「高诱为涿人,唯见于此。」误。《疏》删去此语是也。诱撰《注〈淮南子〉》叙云:「自诱之少,从故侍中同县卢君受其句读。」卢即卢植,涿郡涿县人,是其明证。杨氏曾云:「《疏》成而《要删》可废。」足见杨、熊二氏细心校勘对读者负责精神。

[八]「今水被城东南隅」按:「被」字,朱、沈俱讹作「破」,赵校改,全、戴改同。《疏》径改,未作记。

[九]「又按《巨马水注》东南径范阳县故城北」按:此下钞脱「易水注之,即此《注》所谓易水径范阳故城北」十七字,今补。

[一〇]「《十六国春秋》,慕容评谋诛垂」按:《通鉴》一百〇二太和四年十一月记此事与《十六国春秋》同。

[一一]「尚传镌刻之石」按:「之石」朱作「之名」。《御览》引此作「俊列之名」。依《注》上文,「郭隗乐毅之徒,邹衍剧辛之俦」,疑即所谓俊列之名矣。而《注》上文但言柱础尚存,言「镌刻」似不甚贴切。

[一二]「《御览》作虽无经记可凭」按:影宋本《御览》作「经纪」,朱《笺》当据善本,赵故不改「纪」字。

[一三]「水出 县西……乃古遒字」按:《汉志》「涿郡 县」下师古《注》:「 ,古遒字,音字由反。」

[一四]「四周,《元和志》周作围」按:聚珍本《元和志》仍作「周」,或已据《水经注》校改。

[一五]「又东流,南径武遂县南」按:朱《笺》本「径」讹作「过」,未作校记。

[一六]「《注》引《汉书》曰,王荼反」按:《汉书 郦商传》:「燕王臧荼反」。王荼,燕王臧荼也。

[一七]「自故瓒至此亦《后汉书 瓒传》文」按:《注》引瓒与子书袁氏之攻四语是《后汉书 瓒传》文。《魏志》裴《注》引《典略》同。

[一八]「朱祖道下有于易水上……十七字」按:《御览》五七二作「荆轲入秦,不择日而发,太子与知谋者皆素衣冠送之于易水之上」至「宋意和之」。赵据之改燕太子为《燕丹子》。称宋以下为《燕丹子》原文。

[一九]「朱氏所指以外尚多」按:《文选 杂歌序》作「宋如意」,宋玉《笛赋》作「宋意」,《淮南子 泰族训》作「宋意」,周弘正《咏荆轲》诗作「宋意」。又《御览》五七二《歌》三引《燕丹子》亦作「宋意」。

[二〇]「郑《注》,呕夷,即祁夷水,出平舒县」按:《周官 职方氏》下云:「正北曰并州,其川虖池呕夷。」郑《注》:「呕夷,祁夷与?出平舒县。」清李惇曰,呕夷非祁夷。曰与者,疑而未定之辞,郑以祁夷当之,误。戴氏校《水经注》,从《元和志》作「沤」,但云《周礼》作「呕」。

[二一]「顾亭林、阎百诗辈,皆以为未明其据,阙所疑焉」按:全氏七校本引顾氏曰:「代灵丘是武

灵王葬地,而齐又别有灵丘,善长误以代灵丘为齐灵丘。阎氏曰:「胡三省谓齐灵丘是清河郡之灵县出臆度,毋宁阙疑。」

[二二]「如瓒《注》,朱瓒作《汉》,全、赵同」按:全作如《汉志》,赵同朱。

[二三]「应劭云,唐县西四十里」按:此下钞脱两处,文当云:「唐县西四十里得中人亭,是左人城在中人城西北四十里,中人城又在唐县西四十里。」据《要删》卷十一删补。

[二四]「全赵戴改郎」按:杨氏《要删》云:「《隋志》、《唐志》有『郎山』,则全、赵、戴三家所据以改字也。」

[二五]「赵……云:按《隋书 地理志》,唐有郎山」按:标点本仍作「郎山」。上谷永乐亦作「郎山」,赵定本引《隋志》本作「唐有郎山」,而改《注》文大字作「狼」。钞手误并校记改作「狼」,非,今订。

[二六]「《元和志》八渡故关」按:聚珍本渡作「度」。下引金陵局本「渡」亦作「度」。

[二七]「周王问太史余」按:《吕氏春秋》作「周威公」,非「周王」,威公乃周考烈王之弟。《说苑》亦作「周威公」。传闻异辞,《疏》但列太史名之异同,今补。《御览》一六一镇州下作「周王」。

[二八]「又见《御览》引《十三州志》」按:原书为《寰宇记》,无此条,所引《十三州志》语,实见《御览》一六一《州郡部 镇州》下。而辑本《十三州志》在此条前一条有《注》云「《寰宇记》引」,故误以为此条亦《寰宇记》引也。辑本例在若干条后注并见某书,此则为《御览》。

[二九]「筑城以固之」按:朱本此下接《地理志》曰云云,沈本同。

[三〇]「阚骃、应劭之徒,咸亦言是矣」按:朱本「言」作「谓」,沈本作「言」。

[三一]「上曲阳有平乐城」按:标点本《魏书 地形志》有校记(十九)云诸本或阙,百衲本「平」字半残,据此补「平」字。

[三二]「朱明帝时讹作朝时,戴改,赵改同……为赵本袭戴无疑」按:赵仍作「朝时」,《疏》袭用王先谦本赵改之误,且以未言所出为赵袭戴之证,既未校赵本,且臆测为全、赵袭戴。戴氏与两家同者不少,不言出处者亦多,何以解之?随心高下殊无谓。

[三三]「《后汉书 章帝八王传》,河间孝王开子淑」按:开即八王之一,不得云附,今订,删「附」字,改「传」字。又删「开」下「传」字

[三四]「又在王忠文所指顺帝之后」按:王忠文,明初王袆之谥。王氏有《水经序》,云:「其书若顺帝以后人所为矣。」

[三五]「自河间分属博陵」按:熊氏以为博陵二字当涿郡之误。按郦《注》不误,当读为自河间分,属博陵。范《书 章帝八王传》,河间孝王开以永元二年封,分乐成、勃海、涿郡为国,是涿郡此后并入河间国矣。附《蠡吾侯翼传》,翼以永宁元年封平原王,太后崩,贬为都乡侯。永建五年,父开上书愿分蠡吾县以封翼,顺帝从之。是蠡吾自河间国分封侯国之证。翼子志立为(桓)帝,追尊翼陵为博陵。建和二年,尊翼夫人马氏为孝崇博园贵人,以涿郡之良乡、故安、河间之蠡吾三县为汤沐邑,《注》所谓自河间分而属博陵也。

[三六]「今谓是城为博野城」按:《大典》本、朱《笺》本、沈本及全赵戴三家校本均无「博」字,《疏》径增,未作记。

[三七]「后汉省,旧地理书并失其所在」按:《寰宇记》六十八东光县下引云:「汉县」,不作后汉省。又曰:「或云今弓高县即汉侯井县,莫详所的。」又按:《郡国志》河间国《注》,文帝置,世祖省,属信都。《安平国》注,故信都,明帝名乐成,延光元年改安平国。

[三八]「会贞按:《地形志》博野有候城,疑即侯世城也」按:王梓材云:全校底本有云,「按侯世不知何时之县?《地形志》高阳郡博野县有候城,与蠡吾接,然非侯世,亦非县。」且云,全此校本已抹之,熊氏则仍疑即侯世城。

[三九]「《方言》,江湘之间,凡言是子谓之崽」按:戴校本《方言》文作「湘沅之会」,而其《方言疏证》引《玉篇》所引《方言》则作「江湘之间」。《广韵 十四》皆注:《方言》云,「江湘之间」云云。

[四〇]「遣赵王麟攻阳城」按:《通鉴 隆安元年正月》胡《注》引《郡国志》作「杨城」。《通鉴》正文亦作「遣赵王麟攻杨城」,又「二月己巳朔珪还屯杨城。」

[四一]「《寰宇记》,后汉初,王梁驻军……目曰清凉」按:《方舆纪要》卷十二清苑县下清凉城云:汉之将梁也,武帝封刘朝平为侯邑,后讹为清凉。《寰宇记》后汉初,王梁驻军,避暑于此,因城其地,目曰清凉,有塔在焉。

[四二]「《地理志》曰:城在蒲水之阴」按:全校云,按此乃张晏《注》,非《志》文,较赵语明断。《疏》

未录。

[四三]「鱼山当在今满城之西」按:《寰宇记》六十七引《竹书纪年》取穷鱼之邱,称鱼丘水。又引《水经注》,鱼水出鱼山,山有石如巨鱼,水发其下。

[四四]「《明一统志》云,若蚁垤然。全、戴并作蛭乃沿朱本之误」按:明万寿堂刻本仍作「蛭」。(「全、戴并作蛭……」十一字,今据台北本删。)

[四五]「太延元年十二月」按:沈钦韩《疏证》引《北史》卷二魏太武帝即位之十二年,改延和为太延元年十月甲辰,行幸定州,次于新城宫。

[四六]「众岑竞举」按:《名胜志 北直隶》卷四清苑县下引此作「又屈径其山南,山岑竞举。」下文「亦如剑杪」作「亦同剑杪」。

[四七]「东南出山,径其城中」按:全校本「城」字句绝,「中」字属下读为「中有故碑」。

[四八]「顺水盖徐水之别名也」按:《大典》本、全本、赵本均作「徐水」,官刻戴本误作「徐州」,赵据黄省曾本改「水」。

[四九]「《元和志》……」按:聚珍本《元和志》诸「蒲」字均改作「满」。今订。

[五〇]「以徐、滱二水并过其西」按:孙校本「滱」讹作「兖」,《史记 赵世家》亦误作「兖」,标点本据《水经》改。

同类推荐
  • 群书治要六韬

    群书治要六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濯缨亭笔记

    濯缨亭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幼科概论

    幼科概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华严五十要问答

    华严五十要问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俳谐文辑佚

    俳谐文辑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THE MAYOR OF CASTERBRIDGE

    THE MAYOR OF CASTERBRID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修真之巨星天后

    修真之巨星天后

    莫小浮悲催地穿进了都市言情小说,成了原著恶毒花瓶女配,作为修真界一代天骄,她表示,踹掉黑心女主,逆天改命才是王道!修真本逆天,大道不公,我便毁天灭道!影视天后?歌坛王牌?没错,这都是她!大能陨落之地的剑法传承,异界神兽的契约助力,变异灵器的认主回归……揭开玉简的神秘面纱,当隐藏在都市中的人、妖、魔纷纷异动,群雄逐鹿,翻云覆雨,谁主沉浮!.◇◆娱乐圈大背景,修真主旋律、感情、事业、人性均有涉及◆◇【一句话】这是一个鬼才修真女夺舍重生到炮灰身上,从被人唾弃的花瓶艺人成功逆袭,在娱乐圈华丽转身、谱写传奇的故事。成长型腹黑女主,主角身心干净,尽请跳坑!.事业——传奇巨星2100年,当人们回忆绝色佳人莫小浮的时候,环球周刊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她是一个世纪的传奇,前无古人,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也绝无来者。她是影视神话,以饱受争议的花瓶出道,却连获三届环球影后;她是歌坛天后,以完美的声线和音律开启辉煌的夏国新生流派;她是娱乐教皇,星梦影视帝国缔造者,绝代风华的时尚引导者;她是璀璨流星,弹指十年,惊鸿一瞥,只留下一道绝美的剪影,历史,终将铭刻这位娱乐巨星!.等级说明:练气——筑基——金丹——元婴——出窍——分神——渡劫——反虚——大乘.作为潇湘特别小众的娱乐修真文,这条路很难,但我要坚持,我的阿莫,so……希望亲们点进来看几章,勾勾手指收藏吧!(看我真诚期待[谄媚]的大眼!)
  • 真歇清了禅师语录

    真歇清了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律杂抄

    律杂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印变

    灵印变

    “不要问我为什么要改名叫吴用,那是一段令人伤心的往事。”吴用面上带着追忆,思绪回到了自己第一次遭雷劈的情景。“世人又怎么能明白,我这逆天的灵印,都是被雷由一条垃圾的杂草劈出来的啊。”杂草灵印当真是杂草?那一道道的神雷,当真是乱劈的?这当中到底藏着多大的阴谋?随着吴用的成长,谜底一步步的揭开。
  • 破红芪

    破红芪

    她是百年的孤鬼,他是佛祖座下的伏虎罗汉。后来,她转世了,做了七世的尼姑。最后一世,才遇到了陈阿虎。却烟消云散,化为须有。佛祖大发慈悲,把阿芪散破的魂魄收集在一颗念珠上,在后来,那颗念珠被佛祖赠给了伏虎罗汉……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动物王国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动物王国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穿越之全能医妃

    穿越之全能医妃

    一朝重生,穿越为嫡女!成就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老天没有亏待她!这辈子,她要好好的为自己而活!
  • 改变历史的经济学家

    改变历史的经济学家

    本书的突出特点是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俱佳,历史感和现实感兼备。作者以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笔法,描绘了5克思政治经济学伟大先驱者们栩栩如生的画像,这些人大都是历史上杰出的学者或卓越的社会活动家,他们的著作在5克思主义的形成上起过重要作用。作者以不少篇幅评介了经济学说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批庸俗经济学家,5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同对这些人其学说的批判是分不开的。作者还向读者评介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他们尽管在当时并不出名,但从经济学后来的发展来看却是值得重视的。
  • 茉茗

    茉茗

    魔法和斗气的世界,乡下来的少年终将面临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