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37700000092

第92章

皆在西南。有狼汤渠,首受泲,东南至陈入颍。是卞水、狼汤渠皆在荥阳。《水经》,汳水出阴沟于浚仪县北。《注》云,阴沟即浪汤渠也。丹、沁乱流,于武德绝河,南入荥阳合汳,此荥阳合汳之汳,即《汉志》荥阳之卞也。又泲水东出过荥泽北,《注》云,泲水与河浑涛东注,泲水于此又兼邲目。《春秋 宣公十二年》,晋、楚之战,楚军于邲。即是水也。音卞。京相璠曰,在敖北,泲水又东径荥阳县北,此泲兼邲目之邲,邲、卞声转,亦即志荥阳之卞也。又河水东过荥阳县北,浪汤渠出焉。《注》,大禹塞荥泽,开之以通淮、泗,即《经》所谓浪汤渠也。汉平帝之世,河、卞决坏,未及得修,汴渠东侵云云,又泲水东过荥泽北,《注》云,《尚书》曰,荥波既猪至故复谓之浚仪渠。此《泲水》篇之浚仪渠,即《河水》篇之汴渠,亦即《汉志》荥阳下之卞水。而郦《注》引吕忱曰,播水在荥阳,谓是水也。则汳水、卞水、播水,明即《说文》荥阳之潘水矣。在浚仪则呼为汳水,在荥阳则呼为卞水,为播水,亦呼为潘水,各随其方音耳。总而论之,潘、播之字,并从番得声,汳之字,从反得声,波之字,从皮得声,邲之字,从必得声,卞之字当为弁,弁即免冕之或字,篆文作囗,隶省作卞,读若盘。其字皆由声转,潘转为汳,汳转为波,波转为播,播转为邲,邲转为卞,又加水为汴。然则潘也、汳也、波也、播也、邲也、卞也,名异而实同也。《说文》既称汳水,何又别称潘水?盖在荥阳者其泽也,在浚仪者其流也,故许于潘下云,水在河南荥阳,于汳下云,水受陈留浚仪阴沟。而《水经》亦云,汳水出阴沟于浚仪县北,明作荥阳为潘水,于浚仪受阴沟水而出为汳水,一举其泽,一举其流,如《汉志》荷泽在定陶湖陵,荷水在南之例也。汳水首受阴沟,阴沟即浪汤渠。泲水泆为荧泽,故《志》于荥阳下云,卞水在西南,有狼汤渠,首受泲。明荧、潘二泽同处相近矣。按王说融会贯通,甚为

详核,而犹有未惬。考《谷水注》、《滍水注》俱有波水。《谷水注》之波水,见《山海经》,《滍水注》之波水,引马融《广成颂》,浸以波、溠。马说明本《职方》,则《职方》之波水,自别一水,虽郑《注》有波读为播之说,不过就其音言,非谓即《禹贡》之水也。又《汉志》,卞水在荥阳西南,钱坫以为出大周山,盖即此注所指之旃然水也。[观下云,济渠水断汳沟,惟承旃然。足征济渠未断之先,旃然水即汳源。]其水东北流,径荥阳城东,而北流注济。荥阳之东,正古荥泽地。[七]窃以济泆为荥,又纳卞水,故《禹贡》总称之曰,荥播既猪。王氏以荥波为二泽,未审。至《河水注》称河、汴决坏,则指济水初出河言,此《注》亦引京相璠言,邲在敖北,是汴即济,且在荥阳之西北。盖因汴水合济,遂并济之上流,亦被以汴水之名也,是过即河、汴、济言,仍不实卞在荥阳西南也。昔大禹塞其淫水,而于荥阳下引河东南以通淮、泗。赵云:《禹贡锥指》曰,河与荥渎相乱,其来已久,而荥泽在西汉时,依然无恙。故班固云,济水轶出荥阳阳北地中,谓荥泽也。至东汉乃塞为平地。郦道元云云,夫荥泽何以谓之淫水?《经》曰,荥波既猪,禹方陂之以蓄其水,何以塞之?诞妄不足深辨。全云:以鸿沟为禹迹,善长之谬也,而张洎等宗之。守敬按:自胡、全驳郦氏此说,人遂莫敢异议。戴氏亦不置一辞。《汉志》称轶出荥阳北地中,近儒以《禹贡》有溢为荥之文,因以《汉志》傅合之。按《禹贡》之溢为荥,以荥泽当之,固无疑义,而荥泽在荥阳东南,不在荥阳之北,则《汉志》荥阳北地,不专指荥泽,亦无可疑。钱坫、陈澧专释《汉志》,皆囫囵读过。今考荥阳之北地,正当济隧济渎之地。《汉志》不一一分说,但以北地括之,是《汉志》就河、济言,《禹贡》就荥泽言,地虽不同,而荥、播、河、济,往复径通,似分实合。而胡渭则明云,轶出北地中,谓荥泽

也,竟忘荥泽在荥阳南,不在荥阳北。又谓荥泽何以谓之淫水?不知《淮南》[《览冥训》]高诱《注》,平地出水谓之淫水。郦氏所云塞者,塞其散漫之水耳。通观郦氏全书,无不根据经典,从未有抹煞古训而自为臆说者,况如此大事,明明有《河渠书》、《沟洫志》言,禹治水之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乃置之不论,而断以为禹迹,良以《周礼》有其川荥洛之文,是荥泽已导为川之实证,而东出于陶邱北,中闲未必尽属伏流。当禹时必已有济隧、济渎之流,至后世始因其迹而开广之,即器难水、太水、承水、末水、役水、沙水、濄水、邲水、旃然水,皆见《山海经》、《尔雅》、《左传》,固由方言递变,亦未必悉为后人所创凿。观《汉志》所云北地中以下有濮水、菏水,濮水见于《礼记》,菏水见于《禹贡》,明是三代之前。则知郦氏云云,亦必有故书雅记可凭,故本以为说,而后世失其传也。且李吉甫、乐史并地理名家,何以引以为据。宋时张洎何以言禹于荥泽下分大河为阴沟,引注东南以通淮、泗?而东坡《书传》亦非随人作计者,且何以力言鸿沟为禹迹耶?济水分河,守敬按:鸿沟首受河处,一名蒗荡渠,亦名汴渠,后世又名通济渠。《水经》则直谓之济水。《注》称渠口在敖城西北,是济水分河处在今荥泽县之西北。东南流。汉明帝之世,司空伏恭伏恭字叔齐,琅琊东武人,见《后汉书 儒林传》。荐乐浪人王景,守敬按:景本《传》辟司空伏恭府,时有荐景能理水者。是荐景者非伏恭,郦氏盖浑言之。字仲通,好学多艺,善能治水。显宗诏与谒者王吴朱吴作昊,下同,全亦同。赵、戴改。守敬按:盖据《后汉书 明帝纪》及景本传,又《御览》七十五引亦作吴。始作浚仪渠。吴用景

法,水乃不害,此即景、 所修故渎也。朱吴讹作作,赵同,全删,戴改吴。渠流东注浚仪,浚仪县见《渠水》篇。故复谓之浚仪渠也。守敬按:即《渠水》篇所谓汉氏之浚仪水。明帝永平十五年,东巡至无盐,无盐县详《汶水注》。帝嘉景功,拜河堤谒者。守敬按:自汉明帝以下,约《后汉书 循吏 王景传》文,中惟此即景吴以下三句,为郦氏语。汉灵帝建宁四年,于敖城西北,敖城详后。垒石为门,以遏渠口,谓之石门。守敬按:《禹贡锥指》,此即贾让所谓荥阳漕渠也。其水门但用木与土,至是,始垒石为之。故世亦谓之石门水。门广十余丈,西去河三里。会贞按:刘昭曰,石门在荥阳山北一里。[八]《一统志》,在今荥泽县西北。此石门在下荥口石门之西南。石铭云:建宁四年十一月黄场石也。而主吏姓名,磨灭不可复识。此下朱《笺》引《玉海》录《渠水注》及本篇之文,殊觉无谓。赵氏丑诋之,戴氏又全载之,岂亦忘前半是《渠水》篇文而表异同耶?今删。魏太和中,又更修之。守敬按:曹魏明帝,元魏孝文俱有太和年号。《晋书 傅祇传》,自魏黄初大水后,河、泲泛溢,邓艾尝着《济河论》,开石门而通之。太和在黄初后,疑《注》所谓更修者,即开石门事,[九]则似指曹魏言。然郦氏上称建宁四年云云,则是目覩其铭,此复谓撤故增新,字不复在,明明元魏更修矣。撤故增新,石字沦落,无复在者。水北有石门亭,守敬按:《地形志》,荥阳有石门城。戴延之守敬按:《隋志》,《西征记》二卷,戴延之撰。所

云:新筑城周城三百步,全、赵、戴周城乙作城周。荥阳太守所镇者也。荥阳郡详后荥阳县下。水南带三山,朱《笺》曰:一作三皇山,全作皇山,赵、戴三下增皇字。守敬按:宋本无皇字。即三皇山,朱作皇室山,全、赵、戴同。守敬按:皇室山不见记载,盖当时有以三皇山作三山者,故郦氏先书之,随以三皇山、三室山释之。三皇又作三室,俗人遂合三皇、三室而创一皇室之名,非也。今订。亦谓之为三室山也。朱《笺》曰:《郡国志 注》引《西征记》云,荥阳有广武城,在三皇山上,或谓之三室山。会贞按:《汉书 高帝纪》,孟康曰,广武城,在敖仓西三室山上。《史记 项羽本纪 集解》引孟说,三室作三皇,故三皇山有三室之异名。

济水又东径西广武城北。朱此十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戴云:考广武二城,敖山及荥渎所入,皆值荥阳县之西,不得与《经》淆紊,今改正。《郡国志》:荥阳县有广武城,会贞按:《地形志》同。城在山上,会贞按:《汉书 高帝纪 注》,孟康曰,于荥阳筑两城而相对,名为广武城。《史记 项羽本纪 正义》,《括地志》,[一〇]东广武,西广武,在荥阳县西二十里。戴延之《西征记》云,三皇山上有二城,东曰东广武,西曰西广武,各在一山头,相去百步。[《元和志》、《寰宇记》并作二百余步。]汴水从广武涧中东南流,今涸无水。城各有三面,在敖仓西。汴水即济水,延之似即以广武涧水当济水,不知济水径广武北,不径广武涧中,不得混济水、广武涧为一,当以郦《注》正之。汉所城也。守敬按:此

谓西广武也。据《史记 范睢传》,秦昭王四十三年,城河上广武,则秦已筑城。郦氏盖专就刘、项战争时言之。高祖与项羽临绝涧对语,守敬按:《史》、《汉》并作临广武闲而语。据此注则《史》、《汉》闲并当作 。故《类聚》九引《汉书》作 ,何义门据孟《注》,两城相对,谓《史》、《汉》当作如字读,非也。责羽十罪,羽射高祖中胸处也。守敬按:见《史记 高祖本纪》。山下有水,北流入济,世谓之柳泉也。守敬按:郦氏叙广武涧之水为柳泉,足征戴延之以广武 水当济水之误。

济水又东,径东广武城北,朱此十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楚项羽城之。汉破曹咎,羽还广武,为高俎,朱讹作祖,《笺》曰:宋本作俎。全、赵改俎。戴改坛。守敬按:《大典》本、明钞本作坛。考《史》、《汉》作俎。观如淳、李奇之《注》,皆明释俎字,则当本作俎。其作坛者,乃后人因下有今名其坛之文而臆改,非也。戴不察耳。置太公其上,曰:汉不下,吾烹之。高祖不听,将害之。项伯曰:为天下者不顾家,但益怨耳。羽从之。守敬按:自汉破曹咎以下,约《史记 项羽本纪》文。今名其坛曰项羽堆。守敬按:《括地志》,东广武城有高坛,即是项羽坐太公俎上者,今名项羽堆,亦呼为太公亭。夹城之间,朱夹作亦,《笺》曰:当作夹。赵、戴改夹,全改作两。有绝涧断山,谓之广武涧。守敬按:《括地志》郭缘生《述征记》云,一涧横绝上过,

名曰广武,相对皆立城堑,遂号东、西广武城。《寰宇记》,广武涧在荥泽县西二十里。项羽叱娄烦于其上,娄烦精魄丧归矣。守敬按:见《项羽本纪》。

济水又东,径敖山北,朱此八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守敬按:《汉志》,敖山在荥阳西北。《元和志》、《寰宇记》并云山在荥县西十五里。《一统志》,山在荥泽县西北,河阴废县境内。《注》叙济水东流,先径广武,后径敖山,则广武在西,敖山在东,准之土地志皆合。乃《方舆纪要》谓广武山在河阴县东北十里,敖山在县西二十里,是广武在东,敖山在西矣,与古说相反,误也。《诗》《小雅 车攻》篇所谓薄狩于敖者也。戴云:今《诗》作搏兽于敖,以表异同。会贞按:《初学记》、《后汉书 安帝纪 注》引《诗》皆作薄狩,与此同。又《文选 东京赋》薛《注》引《诗》薄兽于敖,盖音近通用。其山上有城,即殷帝仲丁之所迁也。皇甫谧《帝王世纪》曰:仲丁自亳,徙嚣于河上者也,或曰敖矣。会贞按:《御览》一百五十五引《帝王世纪》仲丁徙嚣。或曰,今河南之敖仓是也。秦置仓于其中,故亦曰敖仓城也。会贞按:《汉书 高帝纪》,二年,筑甬道,属河,以取敖仓粟。《史记 黥布传 索隐》,引《太康地记》,秦建敖仓于成皋。《元和志》引《宋武北征记》,敖山,秦时筑仓于山上。《寰宇记》,敖仓城在荥泽县西十五里,秦置城以屯粟。济水又东,合荥渎,朱此七字讹作《经》,又荥渎讹作荥泽。戴改《注》,改荥渎。全、赵同。守敬按:残宋本、《大典》本作荥渎,《通鉴地理通释》引同。渎首受河水,朱首讹作水。赵改

同类推荐
  • 金刚顶胜初瑜伽普贤菩萨念诵法

    金刚顶胜初瑜伽普贤菩萨念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忆四明山泉

    忆四明山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草泽狂歌

    草泽狂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祭汾阴乐章

    祭汾阴乐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唐摭言

    唐摭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战火纷飞的武乡

    战火纷飞的武乡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与武乡民众一道,在武乡这片土地上,团结合作、共同抗敌,先后与敌人进行了大小战斗6368次,歼敌28830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可以说武乡的山山岭岭上都有过激烈的战斗,沟沟洼洼里都有着烈士的忠骨。该书主要收集整理了发生在我县境内一些重大战役战斗,以展示武乡人民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用小米加步枪打出红色江山的光荣历史。
  • 穿越乱来的江湖

    穿越乱来的江湖

    雷刚穿越到了江湖,本以为可以快意恩仇,可他发现武当剑派怎么这么猥琐?八卦派怎么是算命的?苗人怎么嗑药的?少林怎么这么硬?这还是江湖吗?
  • 君临群星

    君临群星

    无垠星空,浩瀚宇宙。他如光漂泊,居无定所。一个个超凡之力被他剥离,遗弃在星空。一世又一世的记忆被割舍,消散与无形。他又一次以灵的姿态出现,降临在一颗蔚蓝星球上。开始了崭新的人生。
  • 无限接近的城市

    无限接近的城市

    穆小田是乡中学的男生。穆小田的父亲穆树远在城里做生意。为了陪伴母亲。穆小田一直没有跟父亲到城里读书,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他改变了想法。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村里有传闻说,穆树远有钱了,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女人,还给穆小田生了一个妹妹。穆小田来到城里,开始利用一切机会跟踪父亲,寻找那个传说中父亲的另一个家及女人、女儿。后来,在母亲生命垂危之际,穆小田意外地发现了新的线索。母亲去世后,穆小田又发现了父亲另外一个秘密,原来他一直在欺骗母亲!
  • 连城花开

    连城花开

    用我一生,许你一座花开不败的城。他永定五十年惨受宫刑,入宫成为太监。之后的二十年中,他凭借聪明才智,运筹帷幄,帮助皇子登基,辅佐他斗倒太后,抹杀东西两苑暗间死谍,搅动三藩叛乱,平定各路诸侯。而他死后的三十年,蜀广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再无人能博其左右。他一生从未走出皇城半步,但天下江山却尽在其掌握之中。杀伐决断,挥手谈笑间。他死后葬于西陵南侧,世代受人朝拜,以供香火。只是蜀广的子民怕是不知,那墓中,没有繁华夺目寸缕金丝国宝陪葬,仅仅一块碧绿温玉伴着青青石棺长眠于地下。
  • 青春风味

    青春风味

    你尝过世界上最苦的酒吗?当它麻痹你的神经,你开始胡言乱语说着关于他(她)的事。或许你曾经在手腕上留下纹身,或许你曾经学会了吸烟不顾皮肤的疼痛在手臂上留下了烫疤,或许喝酒喝到胃出血,或许躲在房间里无声哭泣……我们为初恋做过的愚蠢事,过几年后回想,你会不会觉得好笑呢?青春的风味,总带着一丝苦……让我们一起品尝吧。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爱默生思想小品

    爱默生思想小品

    本书为我国著名的爱默生作品译者和研究者蒲隆先生对爱默生最富有思想性和可读性的作品的翻译、选编、解说。其内容涉及爱默生关于人生、道德、修养、游历、家庭、婚姻、教育、文化、哲学、历史、社会和政治等各个方面的思考和观点。
  • 误解的对话:德国汉学家的中国记忆

    误解的对话:德国汉学家的中国记忆

    本书共分三辑:在第一辑中,作者试图从阐释学和当代学术的角度,阐述海外汉学研究的正当性、合法性及其意义,并对民国期间汉学与中国学之互动进行梳理。第二辑主要考察了德国汉学家的中国叙事如何反映明清之变以及晚清民国之变,选取的人物有汤若望、福兰阁以及傅吾康父子。在第三辑中,作者选用了几个具体案例来说明中西互视与互释的重要性,涉及的西方人士既有经典翻译家卫礼贤,也有目前研究不多的白乐日、许理和、罗哲海。在学科分类愈来愈专业化的当今时代,重新审视汉学家们对中国文化的整体研究以及整体观点,会使我们获益匪浅。
  • 花季那年,我们都沉沦过

    花季那年,我们都沉沦过

    如果不是夕阳西下的那个侧脸,不是那个懵懂的岁月里遇见那场盛开的烟花,也许所有的一切都不会这么复杂,可是,命运在冥冥之中便注定,有一种爱,叫做轮回。它不是生离死别,而是撕心裂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