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68000000058

第58章

九月九日取芙蓉叶(阴干) 五倍子 白芨 白蔹 姜黄(各五钱) 大黄(一两) 陈小粉(炒黑、二两) 蟹壳(五个) 研细末。醋调敷。

肿毒及指上痈肿。(《卫生备要》)独蒜一颗,百合数瓣,腊糟同捣烂敷。

定痛散(单方)山药(一两) 白糖霜 大黄(各四钱)捣烂敷上,即止疼。

或手搭发背破烂者,只用糖霜、山药捣烂,塞入毒内不臭,烂肉自去,新肉自生。初时日换三次,三日后每日换一次,换时以甘草煎汤或猪蹄汤洗用,软鹅毛数根扎之,洗去再敷,待肉长满方止。

消毒神方(周惠南) 凡初起一切肿毒,用杏核半边,入干人粪填满,合疮顶上扎之。如毒盛其核即炸碎,另换一核填粪合上,至重不过易二三核,自消。

敷方天南星 生大黄(各等分)研细,烧酒调涂,露顶即消。

又方 尿缸底刮下,研细,浓敷四围露顶,干则再敷再润,即消,极效。

又方 芙蓉叶或根皮或花,或生捣或干研,和白蜜调敷四围,中留一孔透气,干则频易,初起者消,已成者脓出易敛。加赤小豆末,其效更速。

又方 连须葱同白蜜捣极烂敷之露顶,如重换敷二三次即消。如已有脓将破,不可用此法。

又方 芥菜子研末,同扁柏叶捣敷,即消。

一笔描(周鹤仙) 治一切肿毒神效。四月间于田中收取蝌蚪数升,滤干水,装入瓦罐内,加入冰片三四分,紧封罐口,再用泥糊,勿令泄气,埋于不见天日土内六十四天,取出尽成水矣。凡遇无名肿毒之人,以笔蘸水在于患处画一大圈围之,逐渐收小,中间留头,其毒即散,神验。

敷肿毒一切恶疮。(黄洞阳)糯米 稷米 米(各二升)五月五日上午时将米入于坛内,用滚水冲入,要通过米,浸至次年六月六日磨成浆,再将原水和入,晒干收贮,临用时取粉一两,加明雄末二钱和匀,醋调如稀糊样,周遭敷扫,中留一孔透气,如干以醋润之,每用药不过一钱二三分为率。

刘氏敷药秘方人中黄( ,乃多年粪坑内者是人中黄,马桶内者亦是) 土子(即无名异) 生大黄 白芨 五倍子(生研) 榆皮面(各四两)上磨细。用鸡蛋清或葱汁、黄蜜、醋调敷,俱可。

金箍散(丁振宇)胆矾 硼砂 水银 明雄 黑铅(各二钱)端午日修合,敷一切大毒。研为细末,火酒调敷,如不粘,加飞面六钱。

敷一切毒 五爪龙藤熬稠膏敷之。

又方(吴鲁南)香肥皂一圆,毒大用三圆,同生山药捣化敷上,中留一孔透气,未成即消,已成自溃。

治发背痈疽,不问已溃未溃,并杖疮诸蛇伤 白凤仙花连根、茎、叶捣烂听用,先以陈米醋洗净,然后敷上,一日一换。如冬月无鲜的,秋间采取,阴干为末,水调敷之,立消,止痛如神。疮将好,用桑叶醋煮,一滚即捞起,贴疮上,便能生肌收口。

水云膏(阐传) 治发背皂角(炙,去皮弦) 五倍子(炒) 川芎 干姜(各一两) 乳香 儿茶 没药(各三钱) 枯矾槐花(各一钱)上研细末,犍猪胆汁调涂,神效。

敷痈疽 五倍子醋炙为末。疮在左用猪左脑,疮在右用猪右脑,同捣匀敷。

芙蓉膏(张秀峰) 发背痈疽,痛如锥挖不可忍者,立时止痛。

芙蓉叶 黄荆子(各等分)研细末。鸡子清调搽,四围留顶。中间如烟雾起,立效。用于未溃之先,将溃之际并效。

消肿止痛散芙蓉叶(一两) 陈小粉(一两五钱) 五倍子 生南星 生半夏 生草乌(各三钱)共研末。醋调敷。

肿毒皮色不变,敷上实时红肿。

陈小粉(四两) 葱白(一两)同炒黑,研末,醋调敷。

龙虎膏 敷一切无名痈疽大毒。

陈小粉(一斤) 土木鳖(连壳整炒,二两) 川草乌 干姜 白芨 花椒(各五钱)共研细末。凡疮未成者,漫头敷,已成者,中留一孔,已溃烂者,敷于四围,俱以醋调炖温敷上,外用绵纸贴,干则温醋鸡毛扫上。

铁箍丹(何龙泉) 敷一切肿毒。

五倍子(炒枯黑,四两) 陈小粉(炒黄) 赤小豆(炒,各二两) 乳香(五钱)研细末。醋调敷四围。

神仙驱毒一扫丹 专治大小男妇一切痈疽发背,无名肿毒,赤紫丹瘤,缠喉风证。初起扫之即消,已溃扫之即愈。

雄黄 朱砂(各二钱) 牛黄 麝香(各二分)共研极细,用猪胆汁调敷毒上,其毒自散,疼痛即止,外用桐油纸捻点着,近毒处照之,须令冷气透出毒外,自愈。

神仙敷毒失笑饼 初起一切痈疽大毒。

黄泥(一大块,煨熟) 连须葱(一大把) 蜂蜜(一盅) 雄黄(三分)共杵烂,作一饼,乘热敷毒上,如干了再敷,一二次自愈。

铁箍散 痈疽发背疔毒初起。

雄黄 熊胆 朱砂(各二钱) 京墨(五钱) 麝香(三分)共研细,醋调敷。已成只用京墨磨汁调敷四围。

金箍散(吴近宸) 敷一切火毒及无名肿毒,痈疽初起者即消,已成者即轻。

生大黄 三柰 生南星 姜黄 生半夏(各四两) 白芨 人中白 白芷 天花粉(各三两)草河车(一两)共为细末。用黄蜜调敷,如红白色者,用米醋调敷。

白敷药(吴近宸) 敷一切流痰湿痰,寒痰喉痰,腮痈腋痈,及妇人乳痈乳疽乳吹,瘰 等证,如神。

陈小粉 白蔹 生半夏 白芷 生南星 白芨 五倍子 三亲 人中白(各三两)共为细末,瓷瓶密贮。火痰用黄蜜调;流痰、湿痰用鸡蛋清调;瘰 、腮痈、腋痈、喉痰用米醋调。惟乳证用活鲫鱼一尾,捣烂去骨,和药末捣敷。

敷发背车前草 草 巴山虎草 金银花(各等分)共研细末。陈小粉浆打糊调敷。

铁箍散芙蓉叶(阴干) 姜黄 五倍子(炒去虫) 白蔹 白芨 蟹壳(各五钱) 生大黄 陈小粉(各一两)共研细末。用热米醋调如稀糊,敷围中留一孔透气。

麻药 此药敷于毒上,麻木任割不痛。

川乌尖 草乌尖 生半夏 生南星(各五钱) 胡椒(一两) 蟾酥(四钱)研细末。烧酒调敷。(一方加荜茇五钱。一方加细辛一两。)疮口冷难收口 干姜研末掺之,患处搅热如烘,生肌最速。

消肿毒 土三七根捣烂,醋调敷,留顶出气,敷之立消。如脓已熟,敷之立溃。

一笔勾蚰蜒虫(三四十条) 冰片(四分)同入罐内,即化为水,入麻油半斤,封口收藏,勿令泄气。初起用笔圈涂毒外,四围频频圈之,即消。已成敷满留顶透气。

敷肿毒未成即消,已成即溃。

黄狗下颏(一具, ) 白蔹 蚕豆(各一两)研细末。醋调敷,留顶透气。

消对口 白牵牛茎叶一把,生姜三片,同捣敷,留顶透气。

敷诸肿毒并瘰 棒疮。

川倍子(八两炒黑色,取末四两) 川贝母(去心,五钱) 海粉(要绿色者四两,炒黑色,约有二两重)生半夏 川乌(甘草煮过) 生南星 草乌(各一钱)各研极细末,和为一处。凡用以熟蜜茶汁和匀,贴患上,油纸护之。瘰 初起,以熟蜜茶汁调敷,如久成硬核者,单用陈米醋调敷,亦消。

论疮疡忌围寒凉之药

薛立斋曰∶《内经》云∶五脏不和,九窍不通,六腑不和,留结为痈。又云∶形伤痛,气伤肿,此则脏腑不和,疮发于外也,明矣。涂贴寒凉,岂能调和脏腑,宣通气血耶?设使肿痛热渴,脉滑数而有力,属纯阳,宜内用济阴丹,外用益阳散,则热毒自解,瘀滞自散。若似肿而非肿,似痛而非痛,似溃不溃,似赤非赤,脉洪数而无力,属半阳半阴,宜内用冲和丸,外用阴阳散,则气血自和,瘀滞自消。若微肿微痛,或色黯不痛,或坚硬不溃,脉洪大,按之微细软弱,属纯阴,宜内服回阳汤,外敷抑阴散,则脾胃自健,阳气自回。丹溪云∶敷贴之剂,应酬小热证耳,若不辨其阴证阳证之所由分,而妄敷寒凉之剂迷塞腠理,凝滞气血,毒反内攻而肉反死矣。况运气得寒而不健,瘀血得寒而不散,瘀肉得寒而不溃,新肉得寒而不生,治者审焉。

李世英曰∶疽不热不痛,属阴,切不可用冷药敷贴,恐逼毒瓦斯入内。

澄曰∶冬月不拘葱汁、黄蜜、酒醋、敷药,必须隔汤炖热,然后敷围,不可冷敷。

若冷敷,俟肌肉温暖,一时何能,且冰伏毒瓦斯内攻之害,不可草率误事。

论渍法

王肯堂曰∶肿疡宜紫葛汤一日五七次洗之,每洗后拭干,视疮顶上有白粒如米大者,以五灰膏点破之,疮眼敷老皮散,次用水调大铁箍散,围贴四边红肿处,用正铁箍散水调贴疮口,再洗则先去旧药,每一次洗换新药如前。溃疡用猪蹄汤,一日一二次洗之;仍用大铁箍散如前围贴疮口,上用追毒、拔毒等膏贴之,败肉去后,间二三日一洗之,可换长肉膏贴之。淋洗之功,痈疽初发,洗之则宜拔邪气,可使消退;已成洗之则疏导腠理,调和血脉,深引热毒从内达外,易深为浅,缩大为小;红肿蔓延,洗之则收敛;紫黯黑,洗之则红活;逐恶风,祛风邪,除旧生新,如疮口冷滞不收者,浓煎北艾汤洗,烧松香兔毛熏之,淋洗之药,可与铁箍散并行同功。

李东垣曰∶夫 法者,宣通行表,发散邪气,使疮内消也。盖汤水有荡涤之功。

古人有论,疮肿初生一二日不退,即须用汤水淋射之。其在四肢者, 渍之;其在腰背者,淋射之∶其在下部委曲者,浴渍之,此谓疏导腠理,通调血脉,使之无凝滞也。且如药二两,用水二升为则,煎取一升半,以净帛或新绵蘸药水稍热 其患处,渐渐喜 淋浴之,稍凉则急令再换,慎勿冷用,夫血气得寒则凝涩,得热则淖泽,日用五七次,痛甚者,日夜不住,或十数次,肿消痛止为验。此治疮肿神良之法也。(《十书》)又曰∶凡治疮肿初起,一二日间,宜药煎汤洗浴熏蒸,不过取其开通腠理,血脉调和,使无凝滞之意,免其痛苦,亦消毒耳。如已溃洗之,令疮净而无脓,隔畔疙疤作痛之意也,杖疮亦然。近时杨梅疮生于谷道,各治不愈,以五根煎汤入妇人净桶内,先熏后洗,不数次而愈,诸疮更妙,何但于梅毒乎!蒋示吉曰∶疮毒初生,古人用药汤淋射,盖气血凝滞则为痈肿,得热则腠理通,经络畅,诚至理也。其法以药煎浓汤,疮在四肢者,则 渍之,在腰腹者,则淋射之,下部者,则浴渍之,仍以净布蘸水, 其患处,水凉再换,必数易而热始透也。

渍门主方

木香 肿汤 治痈疽始发肿 ,憎寒热痛。

地黄汁(五合,如无,用生地黄五两以代之) 犀角 木香 升麻 射干 栀子仁 大黄黄柏 黄芩 黄连 白蔹 炙甘草 朴硝 紫檀 羚羊角(各一两)切碎和匀,每用药五两,水一斗,煎七升,入麝香五分,净帛蘸药,热 肿上,日两三度,冷即更换。

升麻 肿汤升麻 黄 防风 生地黄 川芎 细辛(各等分)咀,用药二两,水二升,煎十沸,稍热淋 ,内消如神。

肿升麻汤(《总录》)升麻 漏芦 栀子仁 蒴 芒硝 黄芩(各等分)每用二两,水三升,煎十沸,帛蘸药 溃肿处。

猪蹄汤(《圣惠方》)升麻 甘草 芍药 蒴 (各等分)每用四两,水一斗,猪蹄一对,煮蹄软取出,次下药,再煎十沸,帛蘸淋之。

肿汤木香 犀角 升麻 大黄 黄芩 黄连 射干 黄柏 白蔹 甘草 朴硝 檀香 山栀 生地羚羊角(各等分)每用五两,以水一斗,煎七升,入麝香一钱,净绵蘸药,热 肿上,一日两三度,冷则再换。

论熏消法

澄曰∶痈疽发背,初起已成,有用熏法,可令未成即消,已成自溃,溃而易敛,秘而不传,留心访求,始获其方,用之颇验。

痈疽门熏药主方

千金神草熏药方(袁圣伯) 发背对口已成,肿痛势甚,或未溃已溃。

千金草(一握,按千金草六月间高二三尺,叶似桃叶,顶上开紫花一丛,如紫瑞香花一般)捣烂,入小口砂锅内熬滚,将病患仰卧于有洞板门上,毒露洞中,以砂锅对洞熏之,少倾疮口毒水如涎流出,病患快意为度,即将搽敷患处缚住,次日另熬又熏,三次毒水流尽自愈。

神验熏药方(吴羹相)如意草(即犁头草) 金银花(各五钱) 桑叶(三钱) 三角峰(又名爬壁蜈蚣,系枫树上藤,其藤系三个叶儿。一两)上入大砂锅内,入水煎滚,纸封罐口,以棉花将病患好肉包盖,再取门板量毒大小上下,开一洞,对毒熏之,药气直透毒内,自有恶水流出必多,如此三熏,毒散自愈。如未愈,再熏一次;如已溃烂,亦宜此法熏之。若攻出数头,以葱头煎洗,有腐肉或疮口燥,用猪蹄汤洗之,以膏盖之。此乃奇效之法,秘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情丝绕之情根深重

    情丝绕之情根深重

    情丝绕足亦会断,情根深重定难分。爱无因,恨无原,不过一念之间,从心从善必得圆满。
  • 冷少缠欢

    冷少缠欢

    “我不会救他。”她的眼泪是致命的武器,会让他失去理智,会让他心软,可是此刻,他要自己硬下心肠来,伸手无情地推开了她,她跌坐在地上。若恩像一个无助的孩子一样呜咽哭泣,眼泪簌簌落下,肩膀抖动,小小的身体痛苦地蜷缩在那里,好似被人丢弃了的洋娃娃。若恩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明天没有人出面去救磊子,那么磊子就要被枪决,他是冤枉的啊,他是冤枉的,她不敢想象磊子被鲜血染红头颅的那一刻,不敢想象他失……
  • 乾门坤域

    乾门坤域

    相传于蜀山之巅有一上古遗址-乾门坤域,界域中存有乾悲决和坤乐赋两大武学至高绝学。江湖各派百年纷争欲上蜀山一览武学极致,但因乾宗守护于此让江湖枭雄无法如愿以偿。忠臣逆贼,动荡国殇;国起国灭,难寻一丝真因;侠守国?亦是国守侠?……一段段侠者情怀,一代代帝王成败,一幕幕侠者恩仇,一丝丝侠者血肉飘散江湖百年。情之快意、欲之熏心充斥着武林,迷了国政。武学之追求动荡了父子情,更迭了师徒义,乱了帝王家……乾门一破,才明白坤域难守;灌顶绝学再次出世,才发现生生灭灭被控他人……侠者之争?武林之乱?国之功伐?……
  • 夜色如水长安行

    夜色如水长安行

    你梦想中的长安是什么样子?是大明宫金碧辉煌的玉璧凤檐,还是太液池里被风撩起的一潭春水?是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气势磅礴,还是北堂夜夜人如月的温婉柔情?时间用浓墨重彩的面具,遮住了长安原本多情而又危险的眉目,在这里,每天交替上演着无数的冒险传奇。
  • 爱你成痴,冷少的逃妻

    爱你成痴,冷少的逃妻

    他不过是第一眼开始,就想要拥有她最美的笑容。而她却从一开始,就想要逃离。有一种爱叫做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她知道自己深陷其中。但残存的理智告诉她,这绝对不是幸福的相处模式。他禁锢了她的自由,却仿佛永远也得不到她的心。终于,他痛苦地转身,南溪,我放了你……
  • 一条蛇的修仙故事

    一条蛇的修仙故事

    吾虽为妖,但不食人。两世化妖,踏道得仙。 不一样的修仙故事。。。
  • 倾世将军,独孤贵妃传

    倾世将军,独孤贵妃传

    她是周朝战无不胜的少年将军,生而荣耀,战而获赏,碧玉年华便封为将军。她也是周朝皇帝的贵妃,皎若秋月,夭桃浓李,后宫荣宠集于一身。她更是女贞氏族的皇后,风华绝代,才思敏捷,终帮夫君成千秋霸业。她不仅是独孤将军的独子,更是独孤将军倾国倾城的女儿。本以为将戎装一世,没曾想到当年桃花树下,烟雨梦中,他执手相看便改变她一生的命运……
  • 幕阜山人的世界

    幕阜山人的世界

    公元1927年秋,在中国南方湘、鄂、赣边境的莽莽大山中,爆发了一场被后来的史学家们称之为“秋收起义”的著名战争。这场史诗般悲壮的战争产生了许许多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成就了一代人民英雄,成就了共和国元帅将军……这是一部描写秋收起义的小说,作者用抒情、考证的笔法再现了1927年秋收起义军在赣西北的幕阜山中酝酿、筹备起义的场景。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令人心旷神怡,不由得让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幕阜山是世上最美的风景区!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虽为虚构,但无一字无来处,足见作者对晚清和民初史料研究的广阔性和透彻性。
  • 地上天国之曲

    地上天国之曲

    古老悠久的欧罗巴尼亚大陆,如同百万年来的岁月一般,无数个国家因为种族、信仰、文化等等的分歧而混战不休,怨恨已久的仇恨之链不可能斩断。大陆中央的神圣七芒星帝国在上一次宗教战争后虚弱不堪,意大利亚的圣庭却在筹划,下一轮撕裂帝国的十字军即将发动;一种诡异的仇恨和焦躁充斥在整个高卢中央王国的空气里,而上层的统治者们还醉心于自己的帝王霸业;雪狼的奔腾夹杂着复仇的怒火,犹如洪水一般疯狂的冲向格莱文教世界,向十字教徒们挥起屠刀;维京海盗盘踞的北海帝国所面临的宗教分裂好像是一个大问题,但后来的历史却告诉我们,直接扭转历史轨迹的却是三艘微不足道的冒险长船……山雨欲来风满楼,东方哨塔的动摇、日落之海的黑船,处于欧罗巴尼亚的每一个智慧体对此完全没有准备,他们明明是当事人,却因贪婪和欲望蒙蔽了权势者的眼睛,表现得像素不相干的局外人,注定要为自己的短视与大意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