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77000000006

第6章

不逮品第十一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灭一法。我证卿等成阿那含。云何为一法。所谓贪欲。诸比丘。当灭贪欲。我证卿等得阿那含。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贪淫之所染  众生堕恶趣

当勤舍贪欲  便成阿那含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灭一法。我证汝等成阿那含。云何为一法。所谓嗔恚是。诸比丘。当灭嗔恚。我证汝等得阿那含。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嗔恚之所染  众生堕恶趣

当勤舍嗔恚  便成阿那含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灭一法。舍离一法。我证汝等成阿那含。云何为一法。所谓愚痴。是故。诸比丘。当灭愚痴。我与卿等证阿那含。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愚痴之所染  众生堕恶趣

当勤舍愚痴  便成阿那含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灭一法。舍离一法。我证汝等成阿那含。云何为一法。所谓悭贪。是故。诸比丘。当灭悭贪。我证汝等阿那含。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悭贪之所染  众生堕恶趣

当勤舍悭贪  便成阿那含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五)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于此众初不见一法不可降伏。难得时宜。受诸苦报。所谓心是。诸比丘。此心不可降伏。难得时宜。受诸苦报。是故。诸比丘。当分别心。当思惟心。善念诸善本。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于此众初不见一法易降伏者。易得时宜。受诸善报。所谓心是。诸比丘。当分别心。善念诸善本。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此众中若有一人而作是念。我悉知之。然后此人不以饮食。在大众中而虚妄语。我或复于异时。观见此人。生染著心。念于财物。便于大众中而作妄语。所以然者。诸比丘。财物染著甚为难舍。令人坠堕三恶道中。不得至无为之处。是故。诸比丘。已生此心。便当舍离。设未生者。勿复兴心染著财物。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此众中而作是念。正使命断。不于众中而作妄语。我或复于异时观见此人。生染著心。念于财物。便于大众中而作妄语。所以然者。诸比丘。财物染著甚为难舍。令人堕三恶道中。不得至无为之处。是故。诸比丘。已生此心。便当舍离。若未生者。勿复兴心染著财物。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九)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云何。诸比丘。颇有见提婆达兜清白之法乎。然复提婆达兜为恶深重。受罪经劫不可疗治。于我法中。不见毫厘之善可称记者。以是之故。我今说提婆达兜诸罪之原首不可疗治。犹如有人而堕深厕。形体没溺。无有一净处。有人欲来济拔其命。安置净处。遍观厕侧及彼人身。颇有净处。吾欲手捉拔济出之。彼人熟视。无一净处而可捉者。便舍而去。如是。诸比丘。我观提婆达兜愚痴之人。不见毫厘之法而可记者。受罪经劫不可疗治。所以然者。提婆达兜愚痴专意。偏著利养。作五逆罪已。身坏命终。生恶趣中。如是。诸比丘。利养深重。令人不得至安隐之处。是故。诸比丘。以生利养心。便当舍离。若未生者。勿兴染心。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有一比丘闻如来记别调达。受罪一劫不可疗治。时。彼比丘便至尊者阿难所。共相问讯已。在一面坐。尔时。彼比丘问阿难曰。云何。阿难。如来尽观提婆达兜原本已。然后记别。受罪一劫不可疗治乎。颇有所由可得而记耶。

时。阿难告曰。如来所说终不虚设。身口所行而无有异。如来真实记提婆达兜别。受罪深重。当经一劫不可疗治。

尔时。尊者阿难即从坐起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住。尔时。阿难白世尊曰。有一比丘来至我所。而作是说。云何。阿难。如来尽观提婆达兜原本已。然后记别。受罪一劫不可疗治乎。颇有因缘可得记别耶。作是语已。各自舍去。

世尊告曰。彼比丘者必晚暮学出家。未久方来至我法中耳。如来所说终不虚妄。云何于中复起犹豫。

尔时。世尊告阿难曰。汝往至彼。语比丘言。如来呼卿。

阿难对曰。如是。世尊。

是时。阿难受世尊教。便往至彼比丘所。到已。语彼比丘曰。如来呼卿。

彼比丘对曰。如是。尊者。

尔时。彼比丘便严衣服。共阿难至世尊所。到已。礼世尊足。在一面坐。

尔时。世尊告彼比丘。云何。愚人。汝不信如来所说乎。如来所教无有虚妄。汝今乃欲求如来虚妄。

时。彼比丘白世尊曰。提婆达兜比丘者。有大神力。有大威势。云何世尊记彼一劫受罪重耶。

佛告比丘曰。护汝口语。勿于长夜受苦无量。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游禅世俗通  至竟无解脱

不造灭尽迹  复还堕地狱

若使我当见提婆达兜。身有毫厘之善法者。我终不记彼提婆达兜受罪一劫不可疗治。是故。愚人。我不见提婆达兜有毫厘之善法。以是故。记彼提婆达兜受罪一劫不可疗治。所以然者。提婆达兜愚痴。贪著利养。起染著心。作五逆恶。身坏命终。入地狱中。所以然者。利养心重。败人善本。令人不到安隐之处。是故。诸比丘。设有利养心起。便当求灭。若不有心。勿兴想著。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彼比丘从坐起。整衣服。礼世尊足。白世尊曰。今自悔过。唯愿垂恕。愚痴所致。造不善行。如来所说。无有二言。然我愚痴。起犹豫想。唯愿世尊受我悔过。改往修来。乃至再三。

世尊告曰。善哉。比丘。悔汝所念。恕汝不及。莫于如来兴犹豫想。今受汝悔过。后更莫作。乃至三四。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设有作重罪  悔过更不犯

此人应禁戒  拔其罪根原

尔时。彼比丘及四部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种阿那含  二心及二食

婆达二契经  智者当觉知

增壹阿含经壹入道品第十二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一入道。净众生行。除去愁忧。无有诸恼。得大智慧。成泥洹证。所谓当灭五盖。思惟四意止。云何名为一入。所谓专一心。是谓一入。云何为道。所谓贤圣八品道。一名正见。二名正治。三名正业。四名正命。五名正方便。六名正语。七名正念。八名正定。是谓名道。是谓一入道。

云何当灭五盖。所谓贪欲盖.嗔恚盖调戏盖.眠睡盖.疑盖。是谓当灭五盖。

云何思惟四意止。于是。比丘内自观身。除去恶念。无有愁忧。外自观身。除去恶念。无有愁忧。内外观身。除去恶念。无有愁忧。内观痛痛而自娱乐。外观痛痛。内外观痛痛。内观心而自娱乐。外观心。内外观心。内观法。外观法。内外观法而自娱乐。

云何比丘内观身而自娱乐。于是。比丘观此身随其性行。从头至足。从足至头。观此身中皆悉不净。无有可贪。复观此身有毛.发.爪.齿.皮.肉.筋.骨.髓.脑.脂膏.肠.胃.心.肝.脾.肾之属。皆悉观知。屎.尿.生熟二藏.目泪.唾.涕.血脉.肪.胆。皆当观知。无可贪者。如是。诸比丘。当观身自娱乐。除去恶念。无有愁忧。

复次。比丘。还观此身有地种耶。水.火.风种耶。如是。比丘观此身。复次。比丘。观此身。分别诸界。此身有四种。犹如巧能屠牛之士。若屠牛弟子。解牛节。解而自观见此是脚。此是心。此是节。此是头。如是。彼比丘分别此界。而自观察此身有地.水.火.风种。如是。比丘观身而自娱乐。

复次。比丘。观此身有诸孔。漏出不净。犹如彼人观竹园。若观苇丛。如是。比丘观此身有诸孔。漏出诸不净。

复次。比丘。观死尸。或死一宿。或二宿。或三宿.四宿。或五宿.六宿.七宿。身体膀胀。臭处不净。复自观身与彼无异。吾身不免此患。若复比丘观死尸。乌鹊.鸱鸟所见啖食。或为虎狼.狗犬.虫兽之属所见啖食。复自观身与彼无异。吾身不离此患。是谓比丘观身而自娱乐。

复次。比丘。观死尸。或啖半散落在地。臭处不净。复自观身与彼无异。吾身不离此法。复次。观死尸。肉已尽。唯有骨在。血所涂染。复以此身观彼身亦无有异。如是。比丘观此身。复次。比丘。观死尸筋缠束薪。复自观身与彼无异。如是。比丘观此身。

复次。比丘。观死尸骨节分散。散在异处。或手骨.脚骨各在一处。或膞骨。或腰骨。或尻骨。或臂骨。或肩骨。或胁骨。或脊骨。或项骨。或髑髅。复以此身与彼无异。吾不免此法。吾身亦当坏败。如是。比丘观身而自娱乐。

复次。比丘。观死尸白色.白珂色。复自观身与彼无异。吾不离此法。是谓比丘自观身。

复次。比丘。若见死尸.骨青.瘀想。无可贪者。或与灰土同色不可分别。如是。比丘。自观身除去恶念。无有愁忧。此身无常。为分散法。如是。比丘内自观身。外观身。内外观身。解无所有。

云何比丘内观痛痛。于是。比丘得乐痛时。即自觉知我得乐痛。得苦痛时。即自觉知我得苦痛。得不苦不乐痛时。即自觉知我得不苦不乐痛。若得食乐痛时。便自觉知我得食乐痛。若得食苦痛时。便自觉知我得食苦痛。若得食不苦不乐痛时。亦自觉知我食不苦不乐痛。若得不食乐痛时。便自觉知我得不食乐痛。若得不食苦痛时。亦自觉知我不食苦痛。若得不食不苦不乐痛时。亦自觉知我得不食不苦不乐痛。如是。比丘内自观痛。

复次。若复比丘得乐痛时。尔时不得苦痛。尔时自觉知我受乐痛。若得苦痛时。尔时不得乐痛。自觉知我受苦痛。若得不苦不乐痛时。尔时无苦无乐。自觉知我受不苦不乐痛。彼习法而自娱乐。亦观尽法。复观习尽之法。或复有痛而现在前可知可见。思惟原本。无所依倚而自娱乐。不起世间想。于其中亦不惊怖。以不惊怖。便得泥洹。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如真实知。如是。比丘内自观痛。除去乱念。无有愁忧。外自观痛。内外观痛。除去乱念。无有愁忧。如是。比丘内外观痛。

云何比丘观心心法而自娱乐。于是。比丘有爱欲心。便自觉知有爱欲心。无爱欲心。亦自觉知无爱欲心。有嗔恚心。便自觉知有嗔恚心。无嗔恚心。亦自觉知无嗔恚心。有愚痴心。便自觉知有愚痴心。无愚痴心。便自觉知无愚痴心。有爱念心。便自觉知有爱念心。无爱念心。便自觉知无爱念心。有受入心。便自觉知有受入心。无受入心。便自觉知无受入心。有乱念心。便自觉知有乱心。无乱心。便自觉知无乱心。有散落心。亦自觉知有散落心。无散落心。便自觉知无散落心。有普遍心。便自觉知有普遍心。无普遍心。便自觉知无普遍心。有大心。便自觉知有大心。无大心。便自觉知无大心。有无量心。便自觉知有无量心。无无量心。便自觉知无无量心。有三昧心。便自觉知有三昧心。无三昧心。便自觉知无三昧心。未解脱心。便自觉知未解脱心。已解脱心。便自觉知已解脱心。如是。比丘心相观意止。

观习法。观尽法。并观习尽之法。思惟法观而自娱乐。可知.可见.可思惟.不可思惟。无所猗。不起世间想。已不起想。便无畏怖。已无畏怖。便无余。已无余。便涅槃。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如实知之。如是。比丘内自观心心意止。除去乱念。无有忧愁。外观心。内外观心心意止。如是。比丘心心相观意止。

云何比丘法法相观意止。于是。比丘修念觉意。依观.依无欲.依灭尽。舍诸恶法。修法觉意.修精进觉意.修念觉意.修猗觉意.修三昧觉意.修护觉意.依观.依无欲.依灭尽。舍诸恶法。如是。比丘法法相观意止。

复次。比丘。于爱欲解脱。除恶不善法。有觉.有观。有猗念。乐于初禅而自娱乐。如是。比丘法法相观意止。

复次。比丘。舍有觉.有观。内发欢喜。专其一意。成无觉.无观。念猗喜安。游二禅而自娱乐。如是。比丘法法相观意止。

复次。比丘。舍于念。修于护。恒自觉知身觉乐。诸贤圣所求。护念清净。行于三禅。如是。比丘法法相观意止。

复次。比丘。舍苦乐心。无复忧喜。无苦无乐。护念清净。乐于四禅。如是。比丘法法相观意止。彼行习法。行尽法。并行习尽之法而自娱乐。便得法意止而现在前。可知可见。除去乱想。无所依猗。不起世间想。已不起想。便无畏怖。已无畏怖。生死便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如实知之。诸比丘。依一入道众生得清净。远愁忧。无复喜想。便逮智慧。得涅槃证。所谓灭五盖。修四意止也。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于是中不见一法速磨灭者。憎嫉梵行。是故。诸比丘。当修行慈忍。身行慈。口行慈。意行慈。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一人出现世时。诸天.人民.魔及魔天.沙门.婆罗门。最尊最上。无与等者。福田第一。可事可敬。云何为一人。所谓多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是谓一人出现世时。过诸天.人民.阿须伦.魔及魔天.沙门.婆罗门上。最尊最上。无与等者。福田第一。可事可敬。如是。诸比丘。常当供养如来。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其有瞻视病者。则为瞻视我已。有看病者。则为看我已。所以然者。我今躬欲看视疾病。诸比丘。我不见一人于诸天.世间.沙门.婆罗门施中。最上无过是施。其行是施。尔乃为施。获大果报。得大功德。名称普至。得甘露法味。所谓如来.至真.等正觉。知施中最上无过是施。其行是施。尔乃为施。获大果报。得大功德。我今因此因缘而作是说。瞻视病者。则为瞻视我已而无有异。汝等长夜获大福祐。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五)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其有叹誉阿练若者。则为叹誉我已。所以然者。我今恒自叹誉阿练若行。其有诽谤阿练若者。则为诽谤我已。其有叹说乞食。则为叹誉我已。所以然者。我恒叹说能乞食者。其有谤毁乞食。则为毁我已。其有叹说独坐者。则为叹说我已。所以然者。我恒叹说能独坐者。其有毁独坐者。则为毁我已。其有叹誉一坐一食者。则为叹誉我已。所以然者。我恒叹誉一坐一食者。其有毁者。则为毁我已。若有叹说坐树下者。则为叹说我身无异。所以然者。我恒叹誉在树下者。若有毁彼在树下者。则为毁我已。其有叹说露坐者。则为叹说我已。所以者何。我恒叹说露坐者。其有毁辱露坐者。则毁辱我已。其有叹说空闲处者。则为叹说我已。所以者何。我恒叹说空闲处者。其有毁辱空闲处者。则为毁辱我已。其有叹说著五纳衣者。则为叹说我已。所以者何。我恒叹说著五纳衣者。其有毁辱著五纳衣者。则为毁辱我已。

其有叹说持三衣者。则为叹说我已。何以故。我恒叹说持三衣者。其有毁辱持三衣者。则为毁辱我已。其有叹说在冢间坐者。则为叹说我已。何以故。我恒叹说在塳间坐者。其有毁辱在冢间坐者。则为毁辱我已。其有叹一食者。则为叹说我已。何以故。我恒叹说一食者。其有毁辱一食者。则为毁辱我已。其有叹说日正中食者。则为叹说我已。何以故。我恒叹说正中食者。其有毁辱正中食者。则为毁辱我已。

其有叹说诸头陀行者。则为叹说我已。所以然者。我恒叹说诸头陀行。其有毁辱诸头陀行者。则为毁辱我已。我今教诸比丘。当如大迦叶所行。无有漏失者。所以然者。迦叶比丘有此诸行。是故。诸比丘。所学常当如大迦叶。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尊者大迦叶住阿练若。到时乞食。不择贫富。一处一坐。终不移易。树下。露坐。或空闲处。著五纳衣。或持三衣。或在冢间。或时一食。或正中食。或行头陀。年高长大。尔时。尊者大迦叶食后。便诣一树下禅定。禅定已。从坐起。整衣服。往至世尊所。

是时。世尊遥见迦叶来。世尊告曰。善来。迦叶。

时。迦叶便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世尊告曰。迦叶。汝今年高长大。志衰朽弊。汝今可舍乞食。乃至诸头陀行。亦可受诸长者请。并受衣裳。

迦叶对曰。我今不从如来教。所以然者。若当如来不成无上正真道者。我则成辟支佛。然彼辟支佛尽行阿练若。到时乞食。不择贫富。一处一坐。终不移易。树下。露坐。或空闲处。著五纳衣。或持三衣。或在冢间。或时一食。或正中食。或行头陀。如今不敢舍本所习。更学余行。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迦叶。多所饶益。度人无量。广及一切。天.人得度。所以然者。若。迦叶。此头陀行在世者。我法亦当久在于世。设法在世。益增天道。三恶道便减。亦成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三乘之道。皆存于世。诸比丘。所学皆当如迦叶所习。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利养甚重。令人不得至无上正真之道。所以然者。诸比丘。彼提婆达兜愚人取彼王子婆罗留支五百釜食供养。设彼不与者。提婆达兜愚人终不作此恶。以婆罗留支王子五百釜食。日来供养。是故提婆达兜起五逆恶。身坏命终。生摩诃阿鼻地狱中。以此方便。当知利养甚重。令人不得至无上正真之道。若未生利养心不应生。已生当灭之。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提婆达兜坏乱众僧。坏如来足。教阿阇世取父王杀。复杀罗汉比丘尼。在大众中而作是说。何处有恶。恶从何生。谁作此恶当受其报。我亦不作此恶而受其报。

尔时。有众多比丘。入罗阅城乞食而闻此语。提婆达兜愚人在大众中而作是说。何处有恶。恶从何生。谁作此恶而受其报。尔时。众多比丘食后摄取衣钵。以尼师坛著右肩上。便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尔时。众多比丘白世尊曰。提婆达兜愚人在大众中而作是说。云何为恶无殃。作福无报。无有受善恶之报。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恶.有罪。善恶之行皆有报应。若彼提婆达兜愚人知有善恶报者。便当枯竭。愁忧不乐。沸血便从面孔出。以彼提婆达兜不知善恶之报。是故在大众中而作是说。无善恶之报。为恶无殃。作善无福。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愚者审自明  为恶为有福

我今豫了知  善恶之报应

如是。诸比丘。当远离恶。为福莫惓。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九)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受人利养甚重不易。令人不得至无为之处。所以然者。利养之报。断入人皮。以断皮。便断肉。以断肉。便断骨。以断骨。便彻髓。诸比丘。当以此方便。知利养甚重。若未生利养心便不生。已生求令灭之。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受人利养甚为不易。令人不得至无为之处。所以然者。若彼师利罗比丘不贪利养者。不作尔许无量杀生。身坏命终。生地狱中。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受人利养重  坏人清白行

是故当制心  莫贪著于味

师利以得定  乃至天帝宫

便于神通退  堕于屠杀中

诸比丘。当以此方便。知受人利养甚为不易。如是。比丘当作是学。未生利养心制令不生。已生此心求方便令灭。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同类推荐
  • 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

    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柳永全集(上)

    柳永全集(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谕对录

    谕对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云山集

    云山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分比丘戒本疏

    四分比丘戒本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他不会死

    他不会死

    她不敢相信,自己还是单身狗一个就被告知未来的老公死于癌症,这是不是太残忍了。他却勾起她的下巴邪魅一笑,“想救他可以,答应我,他就不会死。”她望着势在必得的他,心中泛起阵阵恐惧,却糊里糊涂地他缔结了契约……读者的小窝扣扣裙:545220391(新建的,专门是言情类男女向小说的群。之前的那个群不加新人了因为那个群是悟琪和blove的。)
  • 陈家有赘婿

    陈家有赘婿

    我想写一个很温馨的故事!且看二十一世纪,青年博士回到古代,演绎一场啼笑皆非、逍遥自在的古代佳话。
  • 梨寒树

    梨寒树

    前尘往事尽数在忘川之渊遗忘,万年的执念根深,只因放不下。九殇将自己的一点残魂寄在梨寒芯花之上,逃离了囚禁她万年之久的忘川之渊,带着那一点残念,在人界遇见了那个为她奋不顾身的跳入轮回的人。
  • 我的武侠能淘宝

    我的武侠能淘宝

    车祸穿越到武侠世界,李斌发现他居然能够从身体里召唤出手机!而且这手机还连接这地球的网络,网络上购买的东西还会出现在他的身边。且看拥有了地球上的各种物资,主角如何一步一步发展种田,在这武侠世界中建立一个统一全球的国家。
  • 陋习不陋

    陋习不陋

    原本小姑娘多斯文,落湖落得干脆利落,怎么明明在湖底死透了还又游上了岸?上岸就上岸吧,怎么一个半大点的孩子嘲讽技能这么高…“切,谁要和你们一样?明明就是猪蹄,还非得说是三寸金莲,怎么审美观这么扭曲?”小姑娘浑身湿漉漉的坐在湖边,想想一爬上岸什么都变了就火冒三丈。想想自己在华夏最痛恨的就是这种陋习!独自闯荡,闯着闯着就闯出了桃花。她一脸黑线的盯着面前浪子:“滚!一遍浪去!”一个突然出现的红眸男子,身上的气息亦正亦邪,让人想靠近却又不敢靠近。“算了,这种人还是躲远一点的为好。”某女暗暗吸口气就要跑路。一道修长的身影挡在自己面前,天神般的面孔凑近,嗅了嗅。“靠!”属狗的啊!“蝼蚁。”滚!
  • 以色列的诞生:荣耀(全集)

    以色列的诞生:荣耀(全集)

    本套装全两册,分别为:《以色列的诞生.荣耀.1》和《以色列的诞生.荣耀.2》20世纪60年代,阿以边境冲突不断。叙利亚训练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实行恐怖袭击,埃及领导人纳赛尔与约旦和叙利亚结成联盟,放言以色列必须从地图上消失。1967年6月5日“六日战争”爆发,史称“第三次中东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以色列以压倒性优势赢得战争,并占领了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计6.5万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从而确定了以色列在战略上的优势。但是战争过后,却并未给以色列带来期盼已久的和平与稳定,战争中有数十万阿拉伯平民逃离家园沦为难民,并成为之后中东战争不断升级的根源,严重影响巴以局势,巴以人民也因此长期饱受冲突之痛。究竟在“六日战争”之后,“赎罪日战争”之前,以色列国内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人民生存现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巴拉克、尼灿、帕斯特纳克及其子女们的职业生涯与家庭生活经历了何种变迁?这些故事与细节,都将在普利策文学奖得主——赫尔曼·沃克所著的《以色列的诞生.荣耀.1》中一一道来。《以色列的诞生.荣耀.2》如果把以色列的生存奋争当作一场戏剧,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即第四次中东战争,可以算是这场戏剧的浓缩版:在神圣的日子里,以色列在南北两条战线上遭到突袭。当时的超级大国苏联对阿拉伯国家的进攻给予了令人生畏的支持,以色列在兵力、武器与对方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后取得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胜利,成功突破了阿拉伯国家的包围圈,由此走上了与埃及签署和平协议的道路。普利策文学奖得主——赫尔曼·沃克以多年艰巨调查得来的史料为依据,在《以色列的诞生.荣耀.2》中,对“赎罪日战争”前后阿以不断升级的矛盾进行了详尽的描述,重点表现了战略战术的抗衡与较量,以及各权力中心的激烈角逐与外交纠葛,真实再现了以色列当时旦夕倾覆的危险局面,同时为认识和解决当今中东地区的问题提供了思路。《以色列的诞生.荣耀2》不仅是一部浓缩的以色列生存奋争史,也是一部令人感佩的卫国战士奋争史:老一辈英雄兹夫·巴拉克、约西·尼灿、萨姆·帕斯特纳克还在不同的战场上殚精竭虑,新生代英雄诺亚·巴拉克、阿里耶·尼灿、阿莫斯·帕斯特纳克已经开始在不同的部队里奉献、战斗,他们的职业选择和感情取舍都深深地镶嵌在以色列国的命运变动的版图之中……
  • 境界的地平线

    境界的地平线

    没有人可以明白我的苦楚……吾身列七王亦为强大身临此界之颠从未迷茫经千战而不败就此谓绝望我恨……这世界
  • 108个江湖阅历

    108个江湖阅历

    无论是生意场、官场、职场、情场,还是社交场、朋友场,都存在江湖。有江湖就有争斗,有陷阱。尤其是20几岁的年轻人,阅历浅,难免会走一些弯路、碰一些钉子、上一些当;也难免在残酷的生意场、官场、职场、情场、社交场等方面的竞争中吃亏,又或者因为不懂某些规矩而得罪人、办错事。
  • 深度忧郁

    深度忧郁

    作者雪屏以他个人的病房生活为蓝本,力图透过主观的感觉来关照现实生活的某些侧面。他在这部小说中,更刻意地描摹瞬间的感受和细腻的心理描写,为无法再现的青春岁月画上了一个句号。走出病房的雪屏,其作品对人性、人道和人心均有了更多的思考,强化了人物的塑造和内心的刻画,而尽量淡化戏剧冲突和情节的展开。他的身边,精明狡诈的,不离不弃的,背叛的,纠缠的,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来过,他们又离开,他们的故事逐渐逐渐飘散在风中……他用自己患有忧郁症的状态来消化这些人这些事,一切就从这个角度变得仿佛哈哈镜里的影像,扭曲、混乱、诡异而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