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96200000002

第2章

单本(源来一本更无别翻)

合四百四十一部二千七百八十三卷

大乘经单本

一百九十一部一千二百六十二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一千八十七纸) 晋义熙年佛陀跋陀罗共法业等于杨州译 成五十卷

·大般涅槃经四十卷(七百二十纸) 北凉沮渠世昙无谶共慧嵩等于姑臧译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一万二千纸) 唐世玄奘于玉华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四十卷或三十卷(六百十九纸) 后秦鸠摩罗什共僧睿等于长安逍遥园译一名大品

·大方等大集经三十卷(六百四纸) 北凉昙无谶于姑臧译

·大方等日藏经十卷(或十五卷二百四纸) 隋开皇年耶舍于大兴善寺译

·大方等月藏经十卷(二百一十四纸) 齐世耶舍共法智译

·宝星陀罗尼经十卷(一百三十纸) 唐贞观年波颇蜜多等于胜光寺译

·大威德陀罗尼经二十卷(二百六十五纸) 隋开皇年阇那崛多及笈多等于兴善寺译皇朝奏行

·法炬陀罗尼经二十卷(三百纸) 隋大业年达摩笈多于东京上林园译皇朝奏行

·大菩萨藏经二十卷(四百一十纸) 贞观年玄奘于弘福寺译

·菩萨璎珞经十二卷(三百三纸) 或十四卷 前秦建元年竺佛念于长安译

·菩萨见实三昧经一十四卷(二百三十八纸) 齐世耶舍译

·佛名经一十二卷(二百四十七纸) 后魏世菩提留支于相州译

·月灯三昧经十卷(或十一卷二百三纸) 齐天统年耶舍共法智译

·贤劫经一十三卷(一百九十五纸) 晋元康年竺法护译

·华手经十卷(二百一十五纸) 后秦弘始年鸠摩罗什于长安大寺译

·十住断结经十卷(二百五十四纸) 前秦建元年竺佛念共道安译

·大灌顶经十二卷(一百一十三纸) 晋世帛尸梨蜜多罗译

·观佛三昧经十卷或八卷(一百五十九纸) 宋永初年佛跋陀罗于杨州译

·五千五百佛名经八卷(一百二十六纸) 隋开皇年阇那崛多及笈多等于兴善寺译 皇朝奏行

·大方便报恩经七卷(一百二十四纸)

·大方等大集经八卷(一百二十八纸)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七卷(一百二十一纸) 陈世月支国王子婆首那于杨州译

·宝云经七卷(一百纸或七卷八卷) 梁曼陀罗杨州译

·金光明经六卷(或七卷八卷一百二十二纸) 北凉世昙无谶译后三卷陈时真谛译

·法集经八卷(或七卷六卷一百二十一纸) 后魏世菩提留支于洛阳译

·菩萨处胎经五卷(一百一十三纸) 前秦世竺佛念于长安译

·大悲经五卷(八十八纸) 齐天统年耶舍共法智于相州译

·大集贤护菩萨经五卷(或六卷九十三纸) 隋开皇年阇那崛多及笈多于大兴善寺译皇朝奏行

·大方等无相经六卷(一名大云经九十二纸) 前秦竺佛念于长安译

·密迹金刚力士经五卷(或四卷一百一十二纸) 晋太康年竺法护译

·大方等陀罗尼经四卷(或五卷六十二纸) 北凉世法众于高昌郡译

·海龙王经四卷(七十二纸) 北凉世昙无谶译

·央掘魔罗经四卷(七十八纸) 宋元嘉年求那跋陀罗于杨州译

·无所有菩萨经四卷(六十纸) 隋开皇年阇那崛多及笈多等于大兴善寺译 皇朝奏行

·僧伽吒经四卷(五十一纸) 后魏世月支婆首那译

·观察诸法经四卷(六十纸) 隋开皇年阇那崛多及笈多等于大兴善寺译 皇朝奏行

·七佛神咒经四卷(七十纸)

·菩萨本行经三卷(五十二纸)

·称杨诸佛功德经三卷(五十五纸) 后秦弘始年罗什译

·菩萨藏经三卷(六十一纸) 后秦弘始年罗什译

·力庄严三昧经三卷(三十六纸) 隋开皇年耶舍译

·须真天子经三卷(或四卷四十六纸) 晋太始年竺法护译

·首楞严三昧经三卷(或二卷五十二纸) 后秦弘始年罗什译

·般舟三昧经三卷(或二卷四十七纸) 晋世竺法护译

·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二卷(或三卷五十纸) 晋世竺法护译

·明度五十挍计经二卷(四十纸) 后汉世安世高译

·菩萨璎珞本业经二卷(四十八纸) 前秦世竺佛念译

·护国菩萨经二卷(四十三纸) 隋开皇年阇那崛多及笈多等于大兴善寺译 皇朝奏行

·超日明三昧经二卷(四十六纸) 晋太始年竺法护译

·月上女经二卷(二十七纸) 隋开皇年崛多译

·中阴经二卷(二十七纸) 前秦世竺佛念于长安译

·须弥藏经二卷(三十八纸) 齐世耶舍共法智译

·佛花严入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一卷(二十八纸) 隋开皇年阇那崛多及笈多等于大兴善寺译 皇朝奏行

·大法鼓经二卷(四十纸) 宋世求那跋摩于杨州译

·诸佛要集经二卷(四十二纸) 晋世竺法护译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二卷(三十四纸) 晋永熙年竺法护于洛阳译

·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二卷(一名决了诸法如幻三昧经) 宋世翔公于南海郡译

·大乘同性经二卷(三十九纸) 后周天和年阇那崛多共僧安译

·大集譬喻王经二卷(三十二纸) 隋开皇年阇那崛多共僧安及笈多等于大兴善寺译 皇朝奏行

·阿閦佛国经二卷(一名佛刹菩萨学成经三十八纸) 后汉建和年支谶于洛阳译

·莲华面经二卷(二十二纸) 隋开皇年耶舍译

·迦叶经二卷(三十九纸) 后魏世月婆首那译

·孔雀王陀罗尼经二卷(四十二纸) 梁世僧伽婆罗译

·发觉净心经二卷(二十七纸) 隋开皇年阇那崛多及笈多等于大兴善寺译 皇朝奏行

·无上依经二卷(三十一纸) 陈世沙门真谛于广州译

·移识经二卷(三十三纸) 隋开皇阇那崛多及笈多等于大兴善寺译 皇朝奏行

·未曾有因缘经二卷(四十纸) 南齐世昙景译

·大方广如来性经二卷(或三卷五十一纸)

·不思议功德经二卷(一名功德经三十八纸)

·大吉义咒经二卷(或四卷三十八纸)

·菩萨梦经二卷(一名瑞应经三十四纸)

·寂照三摩地经一卷(一十三纸) 唐世玄奘译

·文殊师利问经二卷(四十九纸)

·仁王般若经二卷(二十八纸)

·法界体性无分别经二卷(二十四纸)

·密迹金刚力士经二卷(三十六纸)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二卷(二十四纸)

·善臂菩萨所问经二卷(二十六纸)

·东方最胜灯王如来经一卷(十二纸) 隋开皇年阇那崛多等于大兴善寺译

·诸法最上王经一卷(二十二纸) 隋开皇年阇那崛多及笈多等于大兴善寺译 皇朝奏行

·成具光明定意经一卷(二十二纸) 后汉灵帝世支曜译

·太子须大拏经一卷(十六纸) 西秦世法坚译

·太子慕魄经一卷(五纸) 晋世竺法护译

·须赖经一卷(十九纸) 吴黄武年支谦译

·金色王经一卷(八纸) 后魏世留支译

·独证自誓三昧经一卷(一名如来自誓三昧经八纸) 晋世竺法护译

·摩诃摩耶经三卷(二十五纸) 南齐世昙景译

·大方等如来藏经一卷(九纸) 晋义熙年佛陀跋陀罗译

·如来方便善巧咒经一卷(十一纸) 隋开皇年崛多译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经一卷(十九纸) 宋元嘉年求那陀罗于杨州译

·须摩提菩萨经一卷(一名须摩提经八纸) 晋世竺法护译

·希有挍量功德经一卷(六纸) 隋开皇年崛多译

·梵女首意经一卷(五纸) 晋世竺法护译

·差摩婆帝授记经一卷(四纸) 后魏世留支译

·月明菩萨经一卷(三纸) 吴黄武年支谦译

·灭十方冥经一卷(六纸) 晋元熙年竺法护译

·出生菩萨心经一卷(十一纸) 隋开皇年阇那崛多及笈多等于大兴善寺译 皇朝奏行

·普门品经一卷(十二纸) 晋太康年竺法护译

·菩萨十住经一卷(十四纸) 晋世竺法护译

·商主天子经一卷(十六纸) 隋开皇年阇那崛多及笈多等于大兴善寺译 皇朝奏行

·心明经一卷(三纸) 晋世竺法护译

·月灯三昧经一卷(一名文殊师利菩萨十事行一名建慧三昧经十纸) 宋世先公译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一卷(一名不思议光咳童菩萨经十二纸) 晋世竺法护译

·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一卷(一名问署经二十纸) 后汉灵帝世支谶译

·德光太子经一卷(一名赖吒问光德太子经一十九纸) 晋太始年竺法护译

·施灯功德经一卷(十四纸) 齐世耶舍译

·菩萨诃色欲经一卷(二纸) 后秦弘始年罗什译

·人本欲生经一卷(十四纸) 后汉桓帝世安世高译

·人所从来经一卷(失本) 晋世竺法护译

·不增不减经一卷(六纸) 后魏世留支译

·佛语经一卷(三纸) 后魏世留支译

·无字宝箧经一卷(六纸) 后魏世留支译

·如来师子吼经一卷(五纸) 后魏世菩提留支共佛陀扇多译

·十法经一卷(二十纸) 梁普通年僧伽婆罗于杨州译

·不必定入印经一卷(二十一纸) 后魏世留支译

·十二佛名神咒经一卷(六纸) 隋开皇年崛多译

·魔逆经一卷(十八纸) 晋太康年竺法护译

·济诸方等学经一卷(十四纸) 晋世竺法护译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一卷(六纸) 晋世竺法护译

·内藏百宝经一卷(八纸) 后汉灵帝世支谦译

·大方广总持经一卷(十三纸) 隋开皇年毗尼多留支译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一卷(八纸) 晋世竺法护译

·文殊师利说般若波罗蜜经一卷(二十二纸) 梁天监年曼陀罗译

·坚固女经一卷(六纸) 隋开皇年耶舍译

·演道俗业经一卷(九纸) 西秦世法坚译

·菩萨生地经一卷(一名差摩竭经三纸) 吴黄武年支谦译

·菩萨道树经一卷(一名私呵昧经一名道树三昧经十一纸) 吴黄武年支谦译

·宝网经一卷(一名宝网童子经二十三纸) 晋世竺法护译

·百佛名经一卷(六纸) 隋开皇年耶舍译

·无量义经一卷(十七纸) 南齐建元年昙无伽陀耶舍杨州译

·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一卷(八纸) 北凉世沮渠安阳侯译

·观无量寿经一卷(十六纸) 宋元嘉年疆良耶舍于杨州译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一卷(十六纸) 宋元嘉年昙无蜜多于杨州译

·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一卷(十九纸) 宋元嘉年疆良耶舍译

·请观世音消伏毒害陀罗尼经一卷(十一纸) 宋世外国般主竺难提译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一卷(十四纸) 宋世昙无竭于杨州译

·鹿母经一卷(四纸) 晋世竺法护译

·鹿子经一卷(三纸) 吴建兴年支谦译

·除恐灾患经一卷(十五纸) 魏世白延译

·温室洗浴众僧经一卷(三纸) 晋世竺法护译

·四不可得经一卷(四纸) 晋世竺法护译

·诸德福田经一卷(一名福田经六纸) 晋世法炬译

·出家功德经一卷(五纸) 吴世支谦译

·入法界体性经一卷(十纸) 隋开皇年阇那崛多于大兴善寺译 皇朝奏行

·虚空藏菩萨问持几福经一卷(六纸)

·菩萨修行经一卷(一名威势长者观身行经七纸)

·菩萨投身饿虎起塔因缘经一卷(七纸)

·一切施主所行檀波罗蜜经一卷(四纸)

·频婆娑罗王诣佛供养经一卷(五纸)

·萨罗国经一卷(四纸)

·大意经一卷(五纸)

·天王太子辟罗经一卷(三纸)

·长者音悦经一卷(五纸)

·长者法志妻经一卷(三纸)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一卷(五纸)

·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一卷(四纸)

·师子月佛本生经一卷(七纸)

·阿弥陀鼓音声陀罗尼经一卷(四纸)

·法华三昧经一卷(十一纸)

·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一卷(一名金刚清净经八纸)

·宝积三昧文殊师利问法身经一卷(六纸)

·千佛因缘经一卷(十八纸)

·八部佛名经一卷(二纸)

·八吉祥神咒经一卷(十纸)

·八阳经一卷(三纸)

·甚希有经一卷(五纸)

·最无比经一卷(二纸)

·诸佛心陀罗尼一卷(二纸)

·受持七佛名号经一卷

·佛临涅槃记法住经一卷(五纸)

·佛地经一卷(十纸)

·称赞大乘功德经一卷(五纸)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一卷(二纸)

·胜幢臂印陀罗尼一卷(三纸)

·拔济苦难陀罗尼一卷(二纸)

·八音普密陀罗尼经一卷(二纸)

·持世陀罗尼经一卷(七纸)

·缘起圣道经一卷(五纸)

·十二缘起经一卷(二纸)

·六门陀罗尼经一卷(二纸)

·般若多心经一卷(一纸)

·天请问经一卷(三纸)

右一十七卷并是唐玄奘译。

·十吉祥经一卷(三纸)

·贤首经一卷(一名贤首夫人经三纸)

·甚深大回向经一卷(五纸)

·贤者五福德经一卷(二纸)

·幻士仁贤经一卷(一十八纸)

·八大人觉经一卷(二纸阙本访得)

·后出阿弥陀佛偈一卷(阙本访得)

大乘律单本

一十九部三十五卷

·优婆塞戒经七卷(是在家菩萨戒或五卷八十二纸) 北凉世昙无谶惠嵩等译

·佛藏经四卷(七十八纸) 后秦弘始年罗什于长安译

·大方广三戒经三卷(四十四纸)

·宝梁经二卷(三十纸) 北凉世道龚译

·梵网经二卷(三十九纸) 后秦世罗什译

·菩萨藏经一卷(九纸) 梁天监年僧伽婆罗于杨州译

·决定毗尼经一卷(十九纸) 众录皆云于炖煌译竟不显世代人名

·文殊师利悔过经一卷(一名文殊五体悔过经二十一纸) 晋世竺法护译

·舍利弗悔过经一卷(一名悔过经五纸) 晋世竺法护译

·法律三昧经一卷(七纸)

·菩萨内戒经一卷(十七纸)

·三曼陀颰陀罗菩萨经一卷(六纸)

·菩萨受斋经一卷(二纸)

·净业障经一卷(一十四纸)

·大乘三聚忏悔经一卷(十三纸) 隋开皇年阇那崛多及笈多等于大兴善寺译 皇朝奏行

·菩萨善戒经一卷(十五纸阙本访得)

·菩萨五法忏悔文一卷(二纸阙本访得)

·菩萨戒本一卷(十八纸) 唐贞观年于翠微宫玄奘译

·菩萨羯磨一卷(六纸) 唐贞观年于翠微宫玄奘译

大乘论单本

六十部四百三十一卷

·大智度经论一百卷(二千四十三纸) 后秦弘始年罗什于长安译

·十地经论十二卷(二百四十五纸) 后魏永明年勒那摩提共菩提留支于洛阳译

·瑜伽师地论一百卷(一千八百四十八纸) 唐贞观年于弘福寺玄奘译

·显扬圣教论二十卷(二百二十六纸) 唐世玄奘译

·阿毗达磨杂集论十六卷(二百五十五纸) 唐世玄奘译

·般若灯论十五卷(二百四十二纸) 唐贞观年波颇蜜多等于胜光寺译

·大庄严论十五卷(二百一十纸或十卷马鸣菩萨撰) 后秦世罗什译

·十住毗婆沙论十四卷(龙树菩萨撰二百七十二纸) 后秦世罗什译

·大乘庄严论三十卷(二百纸) 唐贞观年波颇蜜多于胜光寺译

·摄大乘论无性菩萨一部十卷(二百二十纸) 唐世玄奘译

·广百论一部十卷(二百二纸) 唐世玄奘译

·成唯识论十卷(一百九十九纸) 唐世玄奘译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七卷(一百八纸) 唐世玄奘译

·佛地经论一部七卷(一百一十九纸) 唐世玄奘译

·菩提资粮论六卷(龙树菩萨造六十七纸) 隋大业年达摩笈多于东京上林园译 皇朝奏行

·唯识三十论一卷(二纸) 唐世玄奘译

·辩中边论颂一卷(五纸) 唐世玄奘译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五卷(一百二十纸或九卷或十卷) 后魏世留支译

·宝积经论四卷(八十四纸) 后魏世菩提留支译

·胜思惟经论四卷(五十纸) 后魏世菩提留支译

·佛性论四卷(八十二纸) 陈世真谛译

·中论四卷(九十七纸) 后秦世罗什于长安译

·宝性论四卷(八十六纸) 后魏世菩提留支译

·金刚般若经论三卷(四十七纸) 后魏世菩提留支译

·文殊师利问菩提经论二卷(一名伽耶顶经论二十八纸) 后魏世菩提留支译

·大丈夫论二卷(提婆菩萨撰四十四纸) 北凉世道泰译

·佛阿毗昙论二卷(四十四纸) 陈世真谛译

·顺中论二卷(四十二纸) 后魏世菩提留支译

·百论二卷(四十二纸) 后秦世罗什译

·金刚般若论二卷(僧佉菩萨造二十八纸) 隋大业年达摩笈多于东京上林园译 皇朝奏行

·三无性论二卷(三十四纸) 陈世真谛译

·入大乘论二卷(坚意菩萨撰三十九纸) 北凉世道泰译

·发菩提心论二卷(二十八纸)

·大涅槃经论一卷(十一纸) 达摩菩提译

·大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一卷(六纸) 陈世真谛于广州译

·三具足经论一卷(十八纸) 后魏世菩提留支译

·法华经论一卷(二十五纸) 后魏世菩提留支译

·转法轮经论一卷(十纸) 后魏世菩提留支译

·宝髻菩萨四法经论一卷(十三纸) 后魏世菩提留支译

·无量寿经论一卷(八纸) 后魏世菩提留支译

·回诤论一卷(十二纸) 后魏世瞿昙留支译

·起信论一卷(二十三纸) 陈世真谛译

·如实论一卷(二十三纸) 陈世真谛译

·十二门论一卷(二十三纸) 后秦世罗什译

·十八空论一卷(十九纸) 陈世真谛译

·瑜伽师地论释一卷(十六纸) 唐世玄奘译

·掌珍论二卷(三十二纸)

·因明正理门论一卷(十二纸)

·因明入正理论一卷(六纸)

·大乘五蕴论一卷(八纸)

·王法正理论一卷(十七纸)

·百法明门论一卷(二纸)

·显扬论颂本一卷(十一纸)

·广百论本一卷(十六纸)

右已上九卷 唐贞观年于翠微宫玄奘译。

·方便心论一卷(十七纸) 后魏世延兴年吉迦夜与昙曜译

·解卷论一卷(二纸) 陈世真谛译

·缘生论一卷(十纸) 隋大业年达摩笈多于东京上林园译 皇朝奏行

·十二因缘论一卷(九纸) 后魏世菩提留支译

·一输卢迦论一卷(龙树菩萨撰四纸) 后魏世瞿昙留支译

·百字论一卷(八纸) 后魏菩提留支译

小乘经单本

一百八部四百三十四卷(六千六百九十七纸)

·正法念处经七十卷(一千一百九十九纸) 后魏世瞿昙留支译

·中阿含经六十卷(一千一百四十七纸) 晋世僧伽提婆译

·增一阿含经五十卷(七百九十五纸) 前秦建元年昙摩难提译

·杂阿含经五十卷(一千四十纸) 宋世求那跋陀罗译

·长阿含经二十二卷(四百二十六纸)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佛念译

·贤愚经十三卷(二百七十五纸或十六卷) 宋世慧觉共威德在高昌译

·别译杂阿含经二十卷(五百六纸)

·起世经十卷(一百六十五纸) 隋大业年达摩笈多于东京上林园译 皇朝奏行

·杂宝藏经十卷(一百五十纸或八卷) 后魏延兴年吉迦夜共昙曜译

·普曜经八卷(或六卷一百四十七纸) 晋永嘉年竺法护译

·本事经七卷(九十四纸) 唐世玄奘译

·修行道地经六卷(一百三十一纸) 后汉世安世高译

·生经五卷(或四卷一百七纸) 晋世竺法护译

·阴持入经二卷(二十二纸) 后汉世安世高译

·中本起经二卷(四十七纸) 后汉建安年康孟详共竺大力译

·兴起行经二卷(二十八纸) 后汉世康孟详译

·达摩多罗禅经二卷(五十纸) 后秦世佛陀跋陀罗译

·义足经二卷(四十一纸) 吴黄武年支谦译

·毗耶娑问经二卷(三十一纸) 后魏世菩提留支译

·大安般经一卷(一名守意或二卷三十纸) 后汉世安世高译

·优婆夷净行经二卷(三十纸)

·那先比丘经二卷(或一卷三十纸)

·大安般经一卷(或二卷二十纸失本) 后汉世安世高译

·般泥洹经一卷(二十纸) 宋元嘉年求那跋陀罗译

·当来变经一卷(二纸) 晋世竺法护译

·过去佛分卫经一卷 晋世竺法护译

·柰女耆域经一卷(十七纸) 晋世竺法护译

·净饭王般涅槃经一卷(六纸) 北凉世安阳侯沮渠京师译

·八师经一卷(三纸) 吴世支谦译

·大迦叶本经一卷(五纸) 晋世竺法护译

·四愿经一卷(三纸) 吴黄武年支谦译

·妇人遇辜经一卷(一名妇遇对经二纸) 西秦世法坚译

·辩意长者子所问经一卷(一名长者辩意经九纸) 后魏世法场译

·胞胎经一卷(一名胞胎受身经十五纸) 晋太安年竺法护译

·四自侵经一卷(四纸) 晋世竺法护译

·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一卷(二十纸) 晋太康年竺法护译

·七女本经一卷(六纸) 吴黄武年支谦译

·阿难四事经一卷(二纸) 吴黄武年支谦译

·所欲致患经一卷(二纸) 晋世竺法护译

·法受尘经一卷(二纸) 后汉世安世高译

·禅行法想经一卷(二纸) 后汉世安世高译

·四天王经一卷(二纸) 宋元嘉年智严共宝云译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一卷(六纸) 后秦弘始年罗什译

·难提释经一卷(四纸)

·无垢优婆夷问经一卷(三纸)

·造立形像福报经一卷(二纸)

·法常住经一卷(二纸)

·优填王经一卷(一名优填王作佛形像经五纸)

·阿难七梦经一卷(一名阿难八梦经或误作八字二纸)

·佛入涅槃金刚力士哀恋经一卷(六纸)

·迦叶赴佛涅槃经一卷(一名佛般涅槃时迦叶赴佛经二纸)

·佛灭度后棺[僉*殳]葬送经一卷(一名比丘师经一名师比丘经三纸)

·灌佛经一卷(一名摩诃刹头经四纸)

·罗云忍经一卷(一名忍辱经三纸)

·出家缘经一卷(二纸)

·三品弟子经一卷(一名弟子学有三辈经三纸)

·四辈经一卷(二纸)

·见正经一卷(一名生死变识经七纸)

·荷雕阿那含经一卷(二纸)

·五无返复经一卷(一名有返复经四纸)

·阿含正行经一卷(一名佛说正意经四纸)

·五恐怖经一卷(二纸)

·大鱼事经一卷(二纸)

·懈怠耕者经一卷(二纸)

·頞多和多耆经一卷(二纸)

·梵摩难国王经一卷(二纸)

·摩诃迦叶度贫母经一卷(四纸)

·中心经一卷(五纸)

·龙王兄弟经一卷(一名降龙王经一名难龙王经三纸)

·沙曷比丘功德经一卷(二纸)

·树提伽经一卷(五纸)

·卢至长者经一卷(九纸)

·须摩提长者经一卷(八纸)

·灯指因缘经一卷(八纸)

·十二品生死经一卷(二纸)

·谏王经一卷(一名大小谏王经四纸)

·五王经一卷(四纸)

·末罗王经一卷(二纸)

·摩达国王经一卷(二纸)

·普达王经一卷(三纸)

·揵陀国王经一卷(二纸)

·坚意经一卷(一名坚心意经二纸)

·佛大僧大经一卷(六纸)

·邪只经一卷(二纸)

·十二头陀经一卷(一名沙门头陀经五纸)

·护净经一卷(二纸)

·木串子经一卷(一纸)

·时经一卷(一名时非时经二纸)

·锡杖经一卷(一名得道梯橙锡杖经)

·栴檀树经一卷(三纸)

·新岁经一卷(一名婆和罗经五纸)

·贫穷老公经一卷(一名贫穷老经三纸)

·长者子懊恼三处经一卷(四纸)

·佛说越难经一卷(一名曰难经二纸)

·栴陀越国王经一卷(二纸)

·自爱经一卷(一名自爱不自爱经四纸)

·佛说处处经一卷(十五纸)

·无上处经一卷(一纸)

·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一卷(四纸)

·未生怨经一卷(三纸)

·十八泥犁经一卷(五纸)

·泥犁经一卷(一名勤苦泥犁经十三纸)

·罪业报应教化地狱经一卷(六纸)

·僧护因缘经一卷(二十纸)

·舍利弗目连游四衢经一卷(三纸阙本访得) 晋世竺法护译

·未曾有经一卷(三纸阙本访得)

·迦旃延说法没尽偈(五纸本阙访得)

·佛为年少比丘说正事经一卷(二纸阙本访得)

·四品学法经一卷(一纸阙本访得)

小乘律单本

三十四部二百六十五卷(五千八百一十三纸)

·十诵律六十一卷(一千三百九十一纸) 晋世卑摩罗叉于寿春译

·四分律六十卷(一千二百一十纸) 后秦世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僧祇律四十卷(九百七十三纸) 晋世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

·弥沙塞律三十卷(五百九十七纸) 宋景平年佛陀什共智胜译

·善见律毗婆沙十八卷(二百六十八纸) 南齐永明年沙门僧伽跋陀罗于广州译

·鼻柰耶十卷(一百五十五纸) 前秦世竺佛念译

·萨婆多毗尼摩德勒伽十卷(一百九十五纸) 宋元嘉年僧伽跋摩译

·毗尼母经八卷(一百五十三纸)

·大爱道比丘尼经二卷(三十一纸)

·大比丘三千威仪经二卷(四十二纸)

·僧祇戒本一卷(二十纸) 后魏世昙摩迦罗译

·四分戒本一卷(二十二纸) 后秦世佛陀耶舍译

·解脱戒本一卷(出迦叶毗律二十纸) 后魏世瞿昙留支译

右一戒出迦叶毗律。

·沙弥威仪一卷(十九纸) 宋世求那跋摩译

·昙无德羯磨一卷(四十一纸) 魏正元年昙谛于洛阳译

·四分比丘尼羯磨一卷(十五纸) 宋元嘉年求那跋摩译

·优婆塞五戒相一卷(十五纸) 宋元嘉年求那跋摩译

·舍利弗问经一卷(十一纸)

·真伪沙门经一卷(一名摩诃比丘经三纸)

·戒消灾经一卷(四纸)

·迦叶禁戒经一卷(三纸)

·犯戒罪报轻重经一卷(一名犯罪经二纸)

·僧祇比丘尼戒本一卷(二十四纸)

·十诵比丘戒本一卷(二十六纸)

·十诵比丘尼戒本一卷(二十六纸)

·四分比丘尼戒本一卷(二十一纸)

·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一卷(三十三纸)

·优波离问经一卷(三十三纸)

·弥沙塞戒本一卷(或名五分戒十九纸) 宋景平年佛陀什共智胜译

·大沙门百一羯磨一卷(二十二纸阙本访得)

·十诵羯磨一卷(二十三纸阙本访得)

·沙弥十戒并威仪一卷(二十一纸阙本访得)

·沙弥尼十戒一卷(四纸阙本访得)

·沙弥离戒一卷(四纸阙本访得)

小乘论单本

三十部三百五十六卷

·顺正理论八十卷(一千四百二十纸) 唐世玄奘译

·显宗论四十卷(六百四十四纸) 唐世玄奘译

·舍利弗阿毗昙论二十二卷(五百九十九纸) 后秦弘始年昙摩崛共昙摩耶舍译

·出曜论二十卷(四百八十七纸) 前秦竺佛念译

·成实论二十卷(四百纸或二十四卷) 后秦世罗什译

·识身足论十六卷(二百七十一纸) 唐世玄奘译

·鞞婆沙阿毗昙十四卷(一名广说论三百四十七纸) 前秦建元年僧伽提婆于洛阳译

·法蕴足论十二卷(一百九十二纸) 唐世玄奘译

·解脱道论十二卷(一百九十八纸) 梁世僧伽婆罗译

·众事分阿毗昙十二卷(二百九纸)

·杂阿毗昙心论十一卷(或二十二卷二百八十纸) 宋元嘉年伊叶波罗共求那跋摩译

·立世阿毗昙论十卷(一百七十三纸) 陈世真谛译

·尊婆须蜜所集论十卷(二百七十五纸) 前秦建元年僧伽跋澄共佛念译

·法胜阿毗昙论六卷(一百三纸) 齐天统年耶舍共法智译

·四谛论四卷(七十四纸) 陈世真谛译

·阿毗昙心论四卷(六十七纸) 晋太元年僧伽提婆共惠远于庐山译

·品类足论十八卷(二百八十一纸) 唐世玄奘译

·集异门足论二十卷(二百九十五纸) 唐世玄奘译

·界身足论三卷(二十七纸) 唐世玄奘译

·阿毗达磨五事论二卷(二十二纸) 唐世玄奘译

·分别功德论四卷(或五卷七十三纸)

·沙弥底论三卷或四卷(三十五纸)

·入阿毗达磨论二卷(四纸) 唐世玄奘译

·阿毗昙甘露味二卷(四十五纸)

·辟支佛因缘论二卷(二十纸或一卷)

·三法度论二卷(三十四纸) 晋太元年僧伽提婆共惠远于庐山译

·俱舍论本一卷 唐世玄奘译

·十八部论一卷(七纸) 陈世真谛译

·明了论一卷 陈世真谛译

·随相论二卷(三十四纸) 陈世真谛译

此二卷入藏目。贞观九年四月。奉 敕苑内写一切经。大总持寺僧智通。共使人秘书郎褚遂良等。附新译经挍定申奏。奉 敕施行。有人将大集三十卷。日藏十卷。月藏十卷。无尽意六卷。明度挍计二卷。五部合为六十卷。大集者误也。勘文大集前十方诸佛会。日藏月藏后十方诸菩萨会。无尽意是重译。明度挍计是别部。又捡仁寿二年翻经大德彦琮法师等。奉 敕新定一切经目五部。各自别行。贞观十一年四月。皇太子于延兴寺造一切经。有人将六十卷大集本来诸德莫之能定。遂抄入藏。仍五本重抄目复不改。智通睹此参差。处处寻勘乃见八卷金光明序云。开皇十七年兴善寺沙门宝贵。昔晋朝支敏度。合两竺二支一百五本。首楞严为一部八卷。又合一支两竺三本。维摩为一部五卷。斯既先哲遗踪遂承规合。此大集为六十卷。今读经文。集会时别。梵甲亦各不同。翻译时代又异。流传遍及海外。今忽合之。恐疑惑者多。所引楞严净名注经等。只是私记。并不入藏。六十卷大集。岂得独行。幸冀来哲详而体焉。

同类推荐
  • 寄同年封舍人渭

    寄同年封舍人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石经考异

    石经考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摩诃止观科节

    摩诃止观科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Grey Brethren

    The Grey Brethr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Land of the Changing Sun

    The Land of the Changing Su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天后她只想结婚

    天后她只想结婚

    【互宠文】这年头结婚还挺难。君宥第一次举办婚礼,现场怨气冲天,只好就此终止。于是世人皆知曾经黑粉无数的天后是个搞玄学的大佬。君宥第二次举办婚礼,结婚对象被抓了,她为救人和吸血鬼、狼人打了一架。于是世人皆知天后她不仅话狠打架更狠。君宥第三次举办婚礼……算了,证已经领了,孩子都能爬了,婚礼不再重要。人人都以为君宥的结婚对象是小白脸,因为她总是说要保护他,直到他们看到他的脸……这不那个经常上财经频道,有钱有颜的黎先生吗?〔开窍后悔不当初的君夫人×从头到尾情深似海的黎先生〕
  • 相许莫知情深

    相许莫知情深

    因为爱,痛彻心扉,魂临异世。她知道,只是命运捉弄,天常难违。如此,在灯火阑珊处守一方之地足矣。可这异世之中,谁又搅乱她的心?爱,恨。只在一念之间。
  • 九曲棹歌

    九曲棹歌

    纪青是注孤生吗,轮回那么多次,都是以悲剧收尾。月老徐子昂想到这头都要秃了。抑或对于有的人来说,爱情就像一场飞蛾扑火。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遗山集

    遗山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玩家养成计划

    玩家养成计划

    《纷争大陆》上线之后,由于陆铭误操作,让他穿越成为了纷争大陆的一名黄金级boss。此时,陆铭心中很慌,作为注定被玩家攻略的boss,在这个波澜壮阔的世界,又该怎样生存?凭借着一些攻略,陆铭最终决定施行一个庞大的计划,而他的目标,则是玩家。而玩家并不知道,在这个游戏世界,还有一个和他们有着同样灵魂的boss,已经悄然对他们伸出了魔掌!(作者君:简介无力,内容也不知道符不符合各位的口味。但本着讲一个故事的心理,还是去尽善尽美的勾勒世界架构和故事情景!)
  • 城市的起源

    城市的起源

    凯特挨板砖之前,老莫弯腰驼背地在古城墙上用木柄铁挠钩挖来刨去的像寻宝。老城墙外皮砌砖、内为夯土,老莫费了老劲埋在地下的“宝贝”才露出那么一小点点,顾不得松松垮垮的裤子,甩掉木柄铁钩,扬起手揪下头上那顶拉了圈的草帽,拽下瓶子底一样的近视眼镜擦了又擦,再戴上更模糊了。老莫干脆薅下眼镜扔到一边,差不多狗一样趴在地上觑着眼用手抠。古城墙经历了战火留下的也只能是残垣断壁,挂着“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表明有关部门予以了足够的重视。又终究难于抵御岁月的腐蚀,牌子旧了,城墙也渐渐不堪入目,也就是几百米的样子吧,有的地方出现了裂痕,摇摇欲坠一副不可救药的模样。
  • 蛇蝎美人:逆天魔妃倾天下

    蛇蝎美人:逆天魔妃倾天下

    某腹黑男与某精明女大晚上实在闲的发慌,决定玩个游戏——心换心。当腹黑男心中装的是精明女的心脏时,一脸坏笑的看着某女:“娘子,想不到你这么坏,想要就同相公说嘛,相公很乐意的。”某女很无奈:“你知道我想要什么?”某男做害羞状:“不就是相公我么?”某女翻了翻白眼:“那好,从今天起,你以后只能和二花睡。”某男惊恐,一脸不解的问道:“娘子,此话怎讲?”某女:“装了我的心还不知道我在想什么,为了你以后的贞操着想,我决定提升二花在咱家的地位!”某男可怜万分:“娘子,我不是故意看隔壁家的二花的,也不该让二花对着我流哈喇子……娘子,你要明鉴啊~”(注:二花是只花斑狗!!!)
  • 大唐秦王词话

    大唐秦王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