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00400000006

第6章

觀復子蕭應叟學

謹按《靈寶大法》,明《度人經》中七事,大略區貫云:元始祖炁,無形之先,作何比擬?降質成炁,化生萬寶,今世作何體狀?復釆鍊此炁為寶,餌之登真。竊觀先真上聖,示此一條,實生死之上機,乃性命之大要。若非金液還丹之道,曷明元始祖炁之玄?罄索幽微,推尋奧妙,濬發神澤,灌溉芝田耳。

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惟此經萬聖尊崇,眾真欽仰,無上可上,玄之又玄。且洞玄靈寶,是品秩之總名;無量度人,即此卷之篇目。諸經所宗,故曰上品;由玆明道,是謂妙經。

我朝真宗御製序曰:大易垂教,先於至神;混元著書,本於妙道。契陰陽之不測,標沖默之難名。蓋以闡無為之為,著無象之象,範圍幽贊,藏用而顯仁;怳惚窈冥,化民而育物。雖古今而異制,誠訓導以同歸。若乃藏室靈文,昭臺祕籍,紛綸玉笈,充溢丹函。龜關墉城,自高真而降授;赤明龍漢,應劫運以流傳。斯固超視聽之先,在名言之表,弼成至治,漸漬羣生。首出於九流,抗行於百代,干戈俶擾之際,用之而豈遑?蟲魚咸若之辰,拾之而孰可?《度人經》者,元始之妙言,玉晨之寶誥。浮黎真境,紀談受之初,紫微上宮,顯械藏之跡。實諸天之隱韻,為大梵之仙章。八角垂芒,本由於神翰;千祇列衛,普度於人靈。其或育質圓方,稟和霄壤,少私寡欲,背偽歸真,端慮以潔齋,洗心而成誦。精專外積,純粹內充,可以自晦而明,無幽不燭。類虛室之生白,同溫泉之盪邪,熙熙而陟春臺,濟濟而躋壽域。至誠所極,介福何窮。

猗歟偉哉,夫靈寶者,或曰靈即聖化也,寶即珍尚也。或曰靈者,眾聖之通稱,寶者,眾聖之所珍。或曰變化無方曰靈,欽崇貴愛曰寶。或曰在天曰靈,在地曰寶。或曰神降為靈,炁聚為寶。所謂仁者見之謂之神,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強為之容,以應化設教,御物利生也。炁而精至於無形,大至於不可圍。若夫遠取諸物,近取諸身,則大而為天地,微不離肖翹;明則為日月,隱則為陰陽;在儒為仁義,在釋為知慧,在人為神炁,在丹為汞鉛。寓萬物為性情,統元炁為造化,其實皆道也。惟達者能一貫之,然其執幻迷真,任情逐物,遂使靈源决蕩,妙本支離,不能返老還童,以至衰壞。故《生神章》云:夫人得還生於人道,濯形太陽,驚天駭地,貴亦難勝。天真地神,三界齊臨,亦不輕也;當生之時,亦不為陋也。但人得生而自不能尊其炁,貴其形,寶其命,愛其神,自取死壞,離其本真耳。《西昇經》云:生我於虛,置我於無;生我者神,殺我者心;積氣聚血,成我身耳。身乃神之車,神之舍,神之主。安靜,神則居之;躁動,神則去之。《黃庭經》云:長生至慎房中急,何為死作令神泣。寸田尺宅可治生,若當决海百瀆傾。葉去樹枯失青青,氣亡液漏非已形。《莊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又曰:夫人生炁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形勞而不休則弊,精用而不已則勞,勞則竭矣。太史公曰:凡人所生者,神也。所託者,形也。神太用則竭,形太勞則弊。形神離則死,死者不可復生,離者不可復返,故聖人重之。諦觀斯言,皆知返本還源者也。所以自然靈寶之道,金液大還之旨,達者嚮慕,代不乏人。太上啟接引之方而詔人曰: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微。而釋氏亦云:人被物轉,若能轉物,即同如來。故道、釋二教,各有超越死生之理。釋氏以性為宗,故修禪定;道家以神為主,故鍊金丹。禪定之極,寂乎陰;金丹之極,歸乎陽。此兩者同出而異用,皆由所生之本而成正真,非假外物而造作者也。神之與性,可以意會,不可以理析。析之則紛擾是非,有物我之殊;會之則契合異同,無彼此之別。此乃無上正真之妙道,故萬法千門,無非靈寶。《混元實錄》云:昔老君龍漢以來,分身教化,出真文於中天大福堂國、南極赤明國、東極浮黎國、西極西那國、北極鬱單國,此五之內皆稟靈寶之教。又在夏時以靈寶五符、靈寶真文授禹。又化胡王曰:吾在中華,常以道法開化世人。王曰:何謂道法?老君曰:道法者,乃太上靈寶,生於天地之先,大無不包,細無不納。天不得此,無以燿明;地不得此,無以表形;神不得此,無以入冥;人不得此,無以生成,是以萬物芸芸,以道為根。蛇得之為龍,禽得之為鳳,獸得之為麟,凡得之為仙人。能修之,逍遙太空,改易五內,變化形容,役使鬼神,隱顯無常,上仙之道也。王曰:所說靈寶,固為希有,由是觀之,所謂得之修之,果何物?乃知靈寶、金丹,同出而異名也。又《靈寶經》者,乃是天真皇人於峨媚山授於軒轅黃帝。又天真皇人授帝嚳牧德之臺,夏禹咸降於鍾山,闔閭竊窺於勾曲。其後有葛孝先之類,鄭思遠之徒,師資相承,蟬聯不絕,此乃經旨出教也。

道言:

太上玉晨道君,靈寶天尊之言也。昔受經於虛皇元始天尊,紀錄成編,藏於玄都紫微上宮,道君傳付玄一真人而流傳焉。

昔於始青天中,

東方九炁,青天也。始者,五方建始之名;青者,東方之色。

碧落空歌大浮黎土,

此天炁青碧,霞廓落,故云碧落。靈風瓊樹,空中鼓歌,故云空歌。大浮黎土者,即東極大浮黎之國也。

受元始度人無量上品。

道君謂我昔在此天此國,受虛皇天尊妙經,廣度人天,功德不可稱計,是為上品真詮矣。

《內義》曰:夫天地之大,肖翹之微,凡囿形隸數者,無非體造化而生成。靈寶天尊叙經首云: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者,示人造化之端也。物生於土,終於土,故《陰符經》云:火生於木,禍發必尅。知之修鍊,謂之聖人。夫木中有火,發而不制,則灰飛煙滅,無復本性。能制之者,雖火刑木燼,則聚而為土;既為之土,本性存矣。始青之天,禾之方也;碧落空歌,火之象也。東極大浮黎地皆碧玉,常生碧霞。又有青林之樹,風吹樹聲皆作洞章,燦爛朗徹太空。夫浮黎國者,屬東北玉隆之天。東北寅位,火生之地也。青林之樹風吹者,青即木之色,林字兩木也。關尹曰:兩木摩火生,樹亦木也。木風,巽也。麻衣道者曰:地二生火者,離之炁孕於巽木也。燦爛朗徹太空者,即火光明之象。碧霞廓落,火性虛明,類乎空中之聲。故曰碧落空歌也。大浮黎土,土之本也。土者,是為還丹之基。還丹者,返本還元之道也。經曰: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此乃返還之理。《易》之復卦是矣。復者,陰陽返還之道也。故曰:復其見天地之心乎。天地者,陰陽之體;心者,明其所用也。天動地靜,陽動陰靜,天動極而陰生,地靜極而陽生,蓋剝於上而復於下,動靜消長,此所以見其心也。人亦然耳。復之為卦,一陽在王陰之下,其體震下坤上。震木者,始青之天也。木生火,碧落空歌也。火生土,故坤土者,大浮黎土也。碧落空歌,以經而言,乃炁之與聲,蓋從無而入有。以丹而言,震木坤土,各有實體,於中虛而見火之象。以此推明,足知經旨,丹道自然,造化契合矣。土為造化之本,故土生金,名為空炁。金胎實先天之祖炁,故曰受元始度人無量上品。元始者,祖炁也。乃自已曩劫不壞元神,名日真鉛,以是作丹之母。《龍虎經》曰:金火者,真鉛也。丹術著明,莫大乎金火。張紫陽真人《悟真篇》云:火生於木、木藏鋒,不解鑽研莫強攻。禍發只因斯害己,要須制伏覓金公。

又曰:離坎若還無戊己,雖含四象不成丹;皆緣彼此懷真土,遂使金丹有返還。由是推明丹道,可以果見也。趙州和尚云:金佛不度爐,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如何度得我。若要度得我,除非我度我。是以此道乃返我之神,復我之性,而度我之身。人自為度,無不度者。初無限數,是為上乘。故曰度人無量上品也。

元始天尊

此乃虛皇之應號,從真起應,則曰證修。妙思幽源,乃自性獨有。《洞神經》云:妙象無形,應感有體者也。

當說是經,

經,徑也。謂由是而行,可以造道。《內義》曰:元始天尊即法身之祖炁,所謂本來面目,不壞元神,名曰真鉛者也。當說是經者,明祖炁為丹之體。老君謂尹真人曰:子能知一萬事畢,閉塞情欲入奧室,鍊金食炁為第一,子能知之守勿失。又曰:紅鉛黑錫大丹頭,從紅入黑是真修;黑中取精赤取髓,解取赤黑藥無比。用赤入黑保長生,用黑入赤天仙矣。又曰:一者是鉛鉛為君,二者是汞汞為臣。若鉛不真,其汞難親;若鉛是親,不失家臣。青腰使者,赤血將軍。和合兩姓,異放同羣。白汞作腦,黃芽為根。化鉛為粉,鍊汞成塵。陰居陽位,陽數陰勻。月盈日反,寒暑區分。開設法象,赫然有文。唯吾此道,天地長存。當說是經之理,此可見矣。或問經中唯言修持讀誦,濟生度死,曷嘗有龍虎坎離、砂汞鉛銀之理?答曰:大道無方,寓物顯理。有如易之為書,始於一炁,判為陰陽,剛柔交索,變化無窮。伏羲畫之以明道,神農擬之而制器。堯用之南嚮為君,舜行之北面為臣。文王演之,而盡造化之妙;孔子廓之,而極天地之蘊。伯陽假之述丹旨,麻衣託之言化機。圖南分象數,挺之言性命,康節究先天,濂漢造太極。或窮物理,或推卜筮,圓機萬化,寧拘一端。此經之道,曷異是乎?傳曰:知禮而不知神者,非長生之士也。超理入神,混合於炁,無為而無不為者,我真宗之道也。故尹真人曰:善吾道者,即一物中,知天盡神,造玄至命;失之殉異,名析同實,得之契同,實志異名矣。

周回十過,以召十方。

《內義》曰:說經十徧以周者,召天地真聖高尊也。修丹十月而成者,運陰陽精粹造化也。所以周回十過者,乃生數五,成數五也。天一水,地二火,天三木,地四金,天五土也。地六鉛,天七汞,地八砂,天九銀,地十丹也。以召十方者,乃一、三、五、七、九陽也;二、四、六、八、十,陰也。此乃還丹之妙用,若夫幽微造化,則詳著于後。

始當詣座,

虛皇天尊登就于座。

天真大神、上聖高尊、妙行真人、無鞅數眾,

乃五億諸天,八圓世界,三元九聖,

九真九仙,日月星宿,天真地祇也。

乘空而來,飛雲丹霄,

三素之雲,絳霞之炁。

綠輿瓊輪,羽蓋垂蔭。

昔西王母授經漢武,凡服器文物,一從漢制;觀今知古,故不詳言。

流精玉光,五色鬱勃,洞煥太空,

流精乃日月星暉,玉光即仙真圓象,五彩交錯,通明太虛也。

《內義》曰:始當詣座者,金母就室也。金母在室,則追二無於黃道,會三性於元宮。攢簇五行,合和四象,是謂天真大神、上聖高真、妙行真人、無鞅數眾,乘空而來也。以神攝炁,以炁鍊神,鉛汞相投,陰陽奔奏,金母耀彩於神室,銀精吐輝於丹房。虛室生白,神宇泰定,則飛雲丹霄,綠輿瓊輪,羽蓋垂蔭,流精玉光,五色鬱勃,洞煥太空之謂也。

七日七夜。諸天日月星宿,璇璣玉衡,一時停輪。神風靜默,山海藏雲。天無浮翳,四炁朗清,一國地土,山川林木,緬平一等,無復高下。

凡言諸天者,皆三十二天也。諸天之中,各有日月。其精光本化,皆此境分根。璇璣玉衡者,北斗七星也。四炁朗清者,天地日月之炁也。夫真之傳真,聖之授聖;故得三光息輪,山海納炁,風伯不敢鳴條,雲將埋無翳景;天地開朗,日月清明,山川坦然,泯平一等。既稱停輪,那復有夜?即以常時準量,七日七夜之頃矣。玄師曰:此乃大定,神光湛然,見玉清境。

《內義》曰:《易大傳》曰:剛柔者,晝夜之象也。說者云晝則陽剛,夜則陰柔。伊川曰:剛柔一炁之往來也。人之一炁往來者,呼吸是也。夫一呼一吸,而為一息;一息之間,則分陰陽。呼而明為陽為晝,吸而晦為陰為夜。七竅之呼,七日也。七竅之吸,七夜也。金母功行,天機不動,神凝目定,脉住心停,故曰七日七夜,諸天日月星宿,璇璣玉衡,一時停輪。神風靜默者,息不出入也。山海藏雲者,炁無升降也。天無浮翳者,華念妄緣不生也。四炁朗清者,動靜有無俱遣也。以至忘形絕慮,萬有皆空,無我無人,湛然體性。故曰一國地土,山川林木,緬平一等,無復高下矣。

土皆作碧玉,無有異色。前則天瑞,此乃地應。

《內義》曰:土者,性清也。性虛化而生神,存於室中曰戊土,炁感激而有情,攝於釜內。曰己土,神怡炁寂,性復情冥,如色之碧無瑕,如玉之真無雜,故曰土地皆作碧玉,無有異色也。

眾真侍座。

《內義》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矣。

元始天尊玄座空浮五色師子之上,

此一者,天尊道相也。

《內義》曰:元始天尊者,元神也。玄座者,神室也。空浮者,法身也。五色者,妙化之炁也。師子者,心知也。元神在室,運心攝炁,法身虛寂,心知明妙神之御炁,心以象師,得非天尊道相乎?

說經一徧,諸天大聖同時稱善。是時一國男女聾病,耳皆開聰。

《內義》曰:說經一徧者,天一生水也。乃坎之炁孕於乾金。諸天大聖同時稱善者,萬神一時俱暢也。一國男女者,法身陰陽二炁也。聾病者,坎為耳,故屬之。夫人神炁相養,神昏則炁滯,炁亂則神濁,冥冥濛濛,有如聾聵。行功通暢,炁靜神清,覺所未覺,故曰開聰。此乃初階入道之漸,若夫身體之疾,遇值經法而痊愈,不待釋註可知矣。

說經二徧,盲者目明。

《內義》曰:說經二徧者,地二生火也。乃離之炁孕於巽木,離為目,目應心,心昧於物。暗而若盲,依道而行,心開意悟,物莫能蔽,邪正可知,如目之明,由路而趨也。

說經三徧,喑者能言。

《內義》曰:說經三徧者,天三生木也。乃震之炁孕於艮水。艮為山,山高土厚,水泉出焉。此乃麻灰之說。夫言者,音聲也,金性有焉。天三生木,而說經三徧,云喑者能言,何也?此明木中有金之象。夫木絕於申而胎於酉,雖金剋木而木反寄胎於金鄉。蓋金生水,水生木,故金乃木之祖。天三生木,金之三傳而見木,如甲子乙丑海中金是也。以金在海,而水生子丑是也。水生木,甲乙是也。陽生於子,三陽從地長。故《莊子》曰:赫赫發乎地也。由下而生,上象震變兌,明木中有金矣。

說經四徧,跛痾積逮,皆能起行。

積逮者,世傳此疾,流引相及也。《內義》曰:說經四徧者,地四生金也。乃兌之炁孕於坤土。起行者,乃植立之狀,木性有焉。地四生金,而說經四徧,云跛痾積逮,皆能起行者,何也?明金中有木之象。夫金絕於寅而胎於卯,金乃木之鬼,寄胎於木鄉者,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故木乃金之元。地四生金木之四傳而見金,如甲午乙未沙中金是也。甲乙,木也,生火;午未,火也,生土;沙石,土也,生金。陰生於午,三陰從天降。故《莊子》曰:肅肅出乎天也。由上降下,象兌變震,明金中有木。以此推明,可見金木間隔之理。然造化幽微,固非紙上工夫可得而盡。

說經五徧,久病痼疾,一時復形。

《內義》曰:說經五徧者,天五生土也。乃離寄戊,而土炁孕於離也。凡物生於土而終於土,如上乃五行之生數也。久病痼疾者,按《道藏》曰:人者,物之靈也。壽本四萬三千二百餘日,其神三萬六千元陽真炁。本重三百八十四銖,內應乎乾。不知保而政之散,是以中道夭閼。乾者,六陽具而未知動作施洩,知此修行即神仙也。自十五歲至二十五,施洩不止,則真炁虧四十八銖,存者其應乎姤二。嗜欲之甚,加十歲則又虧四十八銖,存者其應乎遯。又不知養,更加十歲,又虧四十八銖,存者其應乎否。至此乃天地之中炁,又不知養,更加十歲,其虧七十二銖,存者其應乎觀。又不知養,更加五歲,其虧九十六銖,存者其應乎剝。又不知養,八八六十四卦,元炁終矣。其應乎坤。坤者,純陰也。唯安穀氣而生,故名苟壽。人至於此,去死不遠,不復能修丹,其或戕敗之甚者,又不逮此而盡也。元炁消减,豈非久病痼疾乎。一時復形者,既修此道,真神日壯,元炁日盛,復命返本,安樂長年,此之謂也。

說經六徧,髮白反黑,齒落更生。

《內義》曰:說經六徧者,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居北積坎陰正炁為鉛,乃乾坎合而水成於金。鉛者,金之母,鉛黑而金白,謂髮白返本還元也。齒落更生者,已枯復榮也。

說經七徧,老者返壯,少者皆強。

《內義》曰:說經七徧者,地二生火,天七成之。返南往離宮為汞,乃巽離合而火成於木。蓋汞從砂而抽也。夫南方,火也,汞亦火也。火而又火,炎炎不息之象。經曰: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若不知返還之道,則火炎煙飛,無復故存,豈得壯而不老乎?既達返還之理,斡旋窮極之用,還而復元,極而歸本,是以老而壯,少而強也。

說經八徧,婦人懷妊,鳥獸含胎,已生未生皆得生成。

《內義》曰:說經八徧者,天三生木,地八成之。歸東處震為砂,乃艮震合而木成於水。砂者,汞感鉛炁而結也。砂含汞質,象類懷胎。夫汞遇鉛而凝結,炁遇神而混合。此炁非身中後天陰炁,乃妙化發生先天之炁。學者不可不察也。已結之炁日益壯盛,發生神炁又復混凝,不隨物化,長養聖胎,故曰已生未生,皆得生成也。

說經九徧,地藏發泄,金玉露形。

《內義》曰:說經九徧者,地四生金,以天九成之。還西兌方為金,乃坤兌合而金成於土。蓋汞歸土釜而成寶也。《參同契》曰:金來歸性初,乃得名還丹,所謂一炁還元者也。夫天一之水,始因空炁金胎而生,未見金質。地四生金,猶為化機,至此則還元復性,居於中宮,是為丹體而有玄象。中宮,土也。土為地,金母居其中,故曰地藏發泄,金玉露形也。

說經十徧,枯骨更生,皆起成人。

《內義》曰:說經十徧者,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乃離於己而土成於火,居中作萬物生成之本,而為丹體。道經曰:沖無以為和。夫炁之中和,所以能生萬物。天五之土,乃陽土地十之土,乃陰土兩土相疊,金居其中。故還丹有刀圭之號,夫還丹之妙,返老還童,超凡入聖,世人期於有死,舉而目之,皆行尸也。既得此道,修之長生,不為泉壤之魂,豈非枯骨更生,皆起成人乎?此乃五行之成數也。漢天師序《金液神丹經》云:神仙之趣,要妙之言,無理之至理,不然之大然。已具載於淵宗,非一毫之所宣也。太上亦復暢此沖虛妙道者也。

是時,一國是男是女,莫不傾心,皆受護度,咸得長生。

明得其道,則長生不死。當此之時,其國若男若女,無老無少,皆受聖恩,普得濟度。生者不死,死者更生也。

《內義》曰:一國猶一身,男女猶陰陽也。傾心,類相投也。護度,得所養也。陰陽相投,神炁得養,身安道隆,長生之理也。

同类推荐
  •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仁王般若经疏

    仁王般若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Footnote to History

    A Footnote to Histo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火[合牛]供养仪轨

    火[合牛]供养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珠江名花小传

    珠江名花小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遗迹大陆I

    遗迹大陆I

    在古老的旧遗迹大陆上,人与精灵共存。魔法会带来祥和,同时也会带来灾难。大崩坏的出现使得其他外来物种介入了这个世界,一段不归之旅已经启程。故事便从此开始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所有年轻人都将在黎明前死去

    所有年轻人都将在黎明前死去

    本书描写了女主角和她身边的朋友,如何从一步步从白衣翩翩的少年,逐渐成长为面目不清的中年人的过程。他们为生活改变,他们真诚地付出过自己的感情,也努力地为生活改变了自己。水木丁巧妙地拿捏着叙事细节和节奏,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带有生活的质感。而其中对于女性自身存在意义的思考,对于爱情与生活本质的洞察,对女性自身困局和社会困局的反思。更体现出作者在讲一个好看曲折的故事之外的野心。
  • 为什么女人要承担男人的谎言

    为什么女人要承担男人的谎言

    两性关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然而相比较之下,男人是理性动物,女人是感情动物,他们的思维方式截然不同,处世的方法也不同,这就使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沟通产生了障碍,总是互相指责,抱怨“真搞不懂”你。本书作者收集了众多资料,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话题,探讨了两性关系中具有代表性的话题,探讨了两性关系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办法,帮助你了解你身边的异性:恋人、爱人、父母、公婆、岳父岳母、子女、亲朋好友等等。读完此书,你会发现自己也成为了两性关系大师,能够在错综复杂的情感世界游刃有余,和异性建立一种互信、互助、互爱的亲密友好关系,使自己过上一种更加充实、更加自信、更加快乐的人生。
  • 兵者

    兵者

    【re血军文,火爆畅销】西北有兵,性如狼,暴若鹰,敏似狐;兵中有人,喝烈酒,擎战旗,杀如麻。兵者无王,胸中无畏;此生从戎,精忠报国!PS:燃烧你的鲜血,燃爆你的肾上腺,随着号角冲锋陷阵,享受铁血男儿的冲天豪情!已完结《兵者为王》《单兵为王》《龙牙兵王》《兵王之王》(文出七品,必属精品。)
  • 塔罗女神探之茧镇奇缘

    塔罗女神探之茧镇奇缘

    占卜就是这样,把玄机藏得牢牢的,把一切归功于牌理,其实,一切均源于内心。《塔罗女神探之茧镇奇缘》是“塔罗女神探”系列之一,青云镇上死亡事件接连上演,首富黄家纠纷不断,所谓爱情不过一场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上位游戏……过去牌:正位的命运之轮。意指她生命力旺盛,原是可以长寿的。现状牌:逆位的节制与正位的倒吊男。情欲放纵,内心矛盾,加速了她的死亡进程。未来牌:正位的死神。死神已悄然贴近,正在不远处对她微笑,手中执一把锃亮的镰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古代刑罚与刑具

    古代刑罚与刑具

    在王权至上,法自君出的封建社会,鞭笞、棍打是最常见的惩罚。历代酷吏在拷讯犯人时,往往违反刑罚规定,诸刑并用,还别出心裁地创造出各种稀奇古怪的用刑方式,在残虐人性时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刘洋编著的《古代刑罚与刑具》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刑罚与刑具的有关内容,对中国古代主要刑罚与刑具分门别类地作了介绍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
  • 城市保卫战

    城市保卫战

    关于一个现代城市降临异世界的故事,没有了电,城市还能剩下什么!未知的世界,未知的力量,还有神秘的神明,或许我们只是‘祂’的玩具。
  • 潘家园书声

    潘家园书声

    《潘家园书声》是由王曾瑜编写,《潘家园书声》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忆黎澍先生》《中国古代卖官鬻爵的教训》《康王出使和救援开封的真相》《宋代的绿色革命》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