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47000000006

第6章 凡例

一、厦门地属弹丸,原不必立志。因为海疆要隘、渡台通洋正口,其政事有关通省。谨录「会典」则例,分别部居,次为各卷,以资考证。书中凡恭遇列圣谕旨敕令,应三抬、双抬、单抬者,敬遵御制诗注,或空三字、二字、一字谨书,以省卷帙。

一、图载居卷省。厦门南普陀寺,前于乾隆五十三年恭建,纯庙御制「平台湾林爽文诗文碑记」护以四亭,及御赐朝天宫、风神庙、朝宗宫匾额,地方官岁时守护。天藻辉煌,万民瞻仰,实厦门之盛典。敬谨绘图,并御赐诸提督臣匾联,俱恭录宸翰,弁诸卷端,以昭慎重。

一、凡志,皆绘祠庙、公廨及八景、十二景。厦无学校,故祗附书院,而不及公署。虽相传有八景、十二景之说,沧溟大观正不在此;不载。

一、分域,凡一岛之事,先各备载,再及诸政。

一、厦为水师所驻,有提标五营而无陆营,以防海也;巡楫所辖之地不止厦门,兵制宜详。

一、防海之事甚大,不独所分汛口、汛地也。兹既载在岛及附近各汛,附以风信、潮信、占验及台澎海道、南北洋海道,俾哨弁、贾舶得所取资。

一、厦门政事之大者,莫如船政、台运、海关三者,故次及之;而以岛上之田赋、渔税、关赋附焉。

一、厦门为贩洋正口,自海禁既开,贾舶迭出,关税充盈,民之衣食赖之;近则贩洋之船日少,故就各书及贾舶所能言者载之。各洋朝贡、通市诸国,仿「汉书」东夷、南蛮例为传。先会典,次疆域、水程,次历代沿革,次风俗人情;埔头土产交易各属国附焉,名曰番市。

一、艺文,文献之征也。先载书籍之目,奏疏、记、牍有关厦门者选录。前人文集、诗集有可采者,亦采焉。

一、职官表,文秩厦门旧设一巡司,后移驻巡道及同知;与水师各营,分为文、武二表,而附以名宦诸传。提镇所辖不止厦门,其战功在海洋及台、澎者并入传,以职论也。

一、选举二表,寥寥数十人;凡迁居厦门而籍隶漳州及他府者,皆录。

一、列传,文曰宦绩、武曰武功;及忠义、孝友、义行、文学、流寓、隐逸、方技、方外,皆为列传。流寓,以暂时客寄者言。明季诸老兼居厦门,统详志中。传末,间系以论。

一、刘向「列女传」,凡妇人有懿行、文藻者皆传;兹传贞烈、节孝之余,并传贤德妇人,次列传后。

一、旌例,妇人称氏、贞女称名。今闽南妇人,皆有名曰某娘。考「汉书」,妇女书名、书姓;今从古,有名者书名,传中称姓、不称氏。

一、节妇,以守节之年为重,期于旌例合也;于归之年从略。夫名、里居必书,知其父名者书父名、知其子名者书子名;俾后人得所考,且为氏族光也。以他姓子为子,非礼也,不书;间有族无可继,抚有养子出于不得已者,则书抱养子、义子以明之

一、厦界泉、漳,奢俭、贞淫为俗不一。然齐、鲁至道不过难易,使亲疏崇敬、上下欢欣同归于化者,是在司柄者转移之功,而后来亦可以是观政;故即「旧事志」所未备补载之。

一、「旧事志」,寇乱、夷氛,郡志详书。厦为海滨岩疆,尤资防御;故远载变乱、近纪用兵,为「旧事志」。附丛谈,悉着于篇。

纂修厦门志姓氏

总纂:福建分巡兴泉永海防兵备道周凯。

分辑:闽清县儒学教谕凌翰、辛巳科孝廉方正候选县知县陈荣瑞、署福建水师提督中军参将孙云鸿、同安县廪生林焜熿。

总校:壬午科举人吕世宜。

分校:丁酉科举人林鹗腾、平和县监生庄中正、龙溪县生员杨廷球。

捐刻:福建分巡兴泉永海防兵备道黎攀镠、福建水师提督军门陈化成、厦防同知蒋镛、署厦防同知卢凤琴、署福建水师提督中军参将孙云鸿。

同类推荐
  • 道德真经衍义手钞

    道德真经衍义手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犹及编

    犹及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直方诗话

    王直方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翠渠摘稿

    翠渠摘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方广三戒经

    大方广三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牵手二十年

    牵手二十年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在四岁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所以对“知青文学”读起来津津有味,其实并不懂得那未知的另一个世界的事。不过那时还是大集体,温饱没有解决,干活的大人都饿着肚子,像我们这些吃闲饭的孩子就更饿着一点,碗里盛的多少总是从父亲、大哥、二哥、三哥、我、母亲排下来,母亲总是喝着很稀的粥,喝得香香的。由于这是母亲的安排,我倒没有什么怨言,就这样半饱不饱地出去玩。那时候计划生育很松,好像没那概念,不像现在大人们把孩子看得金贵。那时候的孩子像猫或狗的崽子。一窝窝的,轻贱得很。
  • 天书起源

    天书起源

    一款《天书起源》的游戏。萧遥,地球一名死肥宅,肝了游戏两天两夜,不幸猝死……他穿越来到一个修道的世界,所携带的,竟是令他猝死的游戏系统!
  • The Story of Wellesley

    The Story of Wellesle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爱恨同眠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爱恨同眠

    这套书阵容强大,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由100个当代小小说作家一人一册的单行本组成,不愧为一个以“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为宗旨的小小说系统工程。我相信它的出版对于激励小小说作家的创作,推动小小说创作的进步;对于促进小小说文体的推广和传播,引导小小说作家、作品走向市场;对于丰富广大文学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人文精神世界,提升文学素养,提高写作能力;对于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 三万年前的星空

    三万年前的星空

    这是谷川俊太郎在晚年时写给生命、自我、孤独和宇宙的唯美诗篇。这些诗篇穿越了语言、时间与空间,语言简练纯粹,禅意而空灵,透出一种感性的东方智慧。乘载了深厚丰饶的意义,在文字的轻与意义的重之间,悠游穿梭。诗集中,前半部有几首几乎是可以对号入座的写实作品,尤其是《自我介绍》一诗,简直就是诗人真实的自我写照。个人经验建立在想象之上,现实与虚拟交织其中,亦真亦幻,既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又有回味不尽的缭绕诗情。后半部的许多作品则是想象力编织出的产物,尤其是十二首“少年”组诗,虽都是虚构与想象,但丝毫没有乏味枯燥、空洞的抽象性,阅读时不仅使读者产生似有非有的复杂感受,且能激发读者更多的想象。
  • 毛泽东读书与写作纪实

    毛泽东读书与写作纪实

    毛泽东并非出生于书香门第,对读书的酷爱,也并非从书斋式的学问研究出发,而是基于一种朴素的社会理想、人生目标。当他真正走上了革命道路,便自然而然地将读书运用到救国、治国,治理天下的革命实践当中。读书,可以说是毛泽东一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的写作,观点鲜明,理由充足,逻辑性强,而且文采飞扬。毛泽东的写作,都是说他想说的话,从不回避实质问题,更不会随波逐流。他的文章讲究通俗,风趣幽默,借助于具体的语境和语势的触发,自然而然地涌出笔下。 本书以毛泽东读书和写作为出发点,全面、客观阐释了毛泽东在读书和写作中与众不同之处,是学习毛泽东读书与写作才华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 韩湘子全传

    韩湘子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废材嫡女重生记

    废材嫡女重生记

    (新文神医娇妻:山里汉子强势宠已开)她是候府不受宠的嫡女,生来脸上便带着血红色的胎记,肥壮膘多,懦弱丑陋,人称凤鸣城第一丑女。大婚前夕还被未婚夫休弃,再次轮为笑柄。而她,是医术过人的杀手,21世纪的新新人类,被自己深爱的男人枪杀而亡。重活一世,当丑女有了杀手的灵魂和医术过人的手段,将脸上的胎记治好,恢复倾城之姿,惊艳天下!毒如蛇蝎的亲妹妹?莫怪我改你八字,毁你姻缘,让你孤苦一生!想吃回头草的前未婚夫?不好意思,你不配!复仇路上,她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可就是有那么一位紫袍少年,尽管身份尊贵却从不管她美丑,对她不依不饶,只为一诺斐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歌的传说

    歌的传说

    这是一部描写贵州山歌文化和老百姓平凡爱情的乡土小说。白云寨的土匪窝解散后,与外界失去了联系,成为了一个世外桃园般的山寨。从小没有母亲的水娃,跟着马太公学习二胡和山歌,白云山上从此有了美妙的声音。一场旱灾的来临,让生活在平静中的人们为了一颗粮食而拼命起来,而懂得知识的曹先生,却让两个女儿勒紧肚皮,供养水娃读书认字。水娃成了白云寨文化的继承人,但他却喜欢上了仇家的女儿黄二妹,几经周折,正当水娃要和心上人成亲的时候,父亲在磨坊救人而丢了性命。黄二妹不顾家族的反对嫁给了水娃,却因难产而死,此后水娃孤独一人,牵着牛唱着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