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62100000027

第27章

少阴病恶寒而蜷。时时自烦。不欲浓衣。宜大柴胡汤。

少阴病而一身手足尽热。热在膀胱。必便血也。宜黄芩汤。

少阴病其人吐利。手足不逆。反发热者。宜葛根半夏汤。

少阴病始得之其人发热。脉反沉者。宜麻黄附子汤。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脉沉者宜四逆汤。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

少阴病其人吐利。手足逆。烦躁者。宜吴茱萸汤。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宜猪苓汤。

少阴病咽痛者。宜甘草桔梗汤。

少阴病下利。宜白通汤。

少阴病下利服白通汤止后。厥逆无脉烦躁者。宜白通猪苓汤。其脉暴出者死。微微续出者生。

少阴病四肢心腹痛。小便不利。或咳或呕。此为有水气。宜玄武汤。

少阴病下利水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恶寒。其人面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时利止。而脉不出者。宜四逆汤。

少阴病下利。咳而呕。烦渴不得眠卧。宜猪苓汤。

少阴病口燥咽干。急下之。宜承气汤。

少阴病利清水色青者。胸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宜大柴胡汤。

少阴病其人腹满。不大便者。急下之。宜承气汤。

少阴病其脉沉者。急当温之。宜四逆汤。

少阴病其人饮食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手足寒。脉弦迟。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宜吐之。宜瓜蒂散。

少阴病若膈上有寒欲干呕者。不可吐。当温之。以四逆汤。

辨厥阴病形证

伤寒六日。厥阴受病。其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也。宜建中汤。

伤寒六日渴欲饮水者。宜猪苓汤。

伤寒六日烦满而囊缩。此则毒瓦斯在脏。可下而愈。宜小承气汤。

伤寒六日身体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宜小柴胡汤。

伤寒六日阳脉涩。阴脉弦。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宜大柴胡汤。

伤寒六日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剧者心神颠倒。宜栀子汤。

伤寒六日已发汗。及下之其人胸胁满。大肠微结。小肠不利。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而烦。此为未解。宜小柴胡桂枝汤。

伤寒六日发热。微恶寒。肢节顺疼。心下支满。外证未去。宜柴胡桂枝汤。

伤寒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此为欲解。宜栀子汤。

伤寒六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不可转侧。宜柴胡汤。

伤寒六日不解。结热在里。但热时时恶风。大渴。舌干烦躁。宜白虎汤。

伤寒六日风寒相搏。身体疼痛。不能转侧。脉浮虚而涩。宜术附汤。

伤寒病六日后。至八日九日。如疟。热多寒少。一日再发。其脉微缓者为欲愈。脉微而恶寒者。为阴阳俱虚。不可复吐下也。发汗面色赤有热者。为欲解。宜服桂枝麻黄汤。

辨伤寒热病两感证候

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

夫巨甚不烦满而渴。(足太阳膀胱之经足少阴是肾心经也)二日足阳明与足太阴俱病。则腹满体热。

不食谵不入口阳为腑是表

辨伤寒热病不可治形候

伤寒三部脉阴阳俱盛。大汗出不解者。不可治。

伤寒阴阳俱虚。热不止者。不可治。

伤寒脉至乍数乍疏者。不可治。

伤寒谵言妄语。身有热。脉浮大。手足温者生。脉沉细。手足逆冷者。不可治。

伤寒咳而上气。其脉散者。不可治。

伤寒热盛。脉浮大者生。沉小者不可治。

伤寒已得汗。脉沉小者生。浮大者不可治。

伤寒谵语。直视而喘者。不可治。

伤寒下利厥逆。躁不能卧者。不可治。

伤寒发热下利。至厥不反者。不可治。

伤寒病恶寒。蜷而利。手足逆者。不可治。

伤寒五六日。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时自吐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不可治。

伤寒六七日喘息高者。不可治。

伤寒发汗不出。若大灌发者。不可治。

伤寒泄而腹满甚者。不可治。

伤寒目不明热不已者。不可治。

伤寒老人婴儿。热而腹满者。不可治。

伤寒汗不出。呕血者。不可治。

伤寒舌本烂。热不已者。不可治。

伤寒咳血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不可治。

伤寒髓热者。不可治。

伤寒热而痉者。不可治。

伤寒热病腰折螈 。齿噤者。不可治。

伤寒四逆恶寒。脉不至。其人不热而躁者。不可治。热病脉代者一日死。热病二三日身体热。腹痛头痛。食饮如故。脉直而疾者。至八日不可治。

热病三四日。腰已下不得汗。脉大疾者生。脉细小难得者。不可治。

热病四五日。头不热。腹不痛而吐。脉来微细。至十二日不可治。

热病七八日。其脉微。小便如黑。口干脉代。舌焦干。黑者不可治。

热病七八日。脉微小。病患便血。口中干。一日半而死。

热病七八日。脉不躁不数。后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者死。

热病八九日。头不疼。身不痛。目不赤。色不变。而反利。脉来叠叠。按不弹手。时大心下坚者。至十七日不可治。

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

热病脉常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死。脉盛躁得汗者生也。

热病已得汗。体热不去者不可治。

热病其人 大热。脉细小者不可治。

热病下痢不止。腹中痛甚者不可治。

辨可发汗形证

大法。春夏宜发汗。

凡发汗。欲令手足周遍。汗出 益佳。不欲流离。病若不解。当复发汗。汗多则无阳虚则不得重发汗也。

凡欲发汗。中病便止。不必须尽意也。

太阳病脉浮数者。宜发汗也。

太阳病脉浮大数者。宜发汗也。

阳明病脉迟。汗多而微恶寒者。外未解。宜发汗。

阳明病脉浮数者。宜发汗。太阳病常自微微汗出。更宜发汗。

凡脉浮而紧者。浮则为风。紧则为寒。宜发汗。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外未解也。宜发汗。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恶寒。宜发汗。

辨不可发汗形证

凡脉沉数病在里。不可发汗。无阳故也。

凡脉尺中迟。不可发汗。荣卫不足。血少故也。

凡脉微软弱者。不可发汗。

凡咽中闭塞。不可发汗。

凡腹中有动气在左右者。不可发汗。

凡有动气在上。不可发汗。发汗则气冲于上。在心端也。

凡有动气在下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心中大烦。目眩恶寒。饮食则吐。

凡诸动气脉微弱者。皆不可发汗。汗则小便难。脬中干烦躁也。

凡咽燥者。不可发汗。

凡失血者。不可发汗。发汗必恍惚心乱。

凡积热在脏。不宜发汗。汗则必吐。口中烂生疮。

凡下痢水谷。忌攻其表。汗出必胀满咳嗽。小便利者不可攻其表。汗出即逆。

辨可吐形证

凡服汤吐者。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

大法。春夏宜吐。凡病头不强痛。寸口脉浮。胸中痞满。上冲喉咽。不得息。此为有痰。

当宜吐之。

夫胸心满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多涎唾。下利。其脉迟反逆。寸口脉数。此可吐也。

病者手足冷。脉乍结。在胸心下而烦。饥不能食。病在胸中。当宜吐之。

伤寒胸满痰逆。干呕热嗽。及肺壅唾脓等。宜吐之。

夫宿食在胃管。宜吐之。

辨不可吐形证

太阳病恶寒而发热。自汗出而反不恶寒热。关上脉细数者。不可吐之。

少阴病其人欲食。入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手足寒。脉弦迟。干呕。此膈上有寒。不可吐之。当宜温也。

诸四逆者。不可吐之。

诸虚羸。不可吐之。

新产者。不可吐之。

病者恶寒而不欲近衣。不可吐之。

辨可下形证

大法。秋宜下。凡可汤胜丸。中病便止。不必尽之。

少阴病得之口燥咽干。宜急下之。

伤寒病患腹满。不大便者。亦然。

伤寒下痢。三部脉皆和。按其心下坚。宜急下之。

伤寒下痢。脉迟滑者实也。其痢未得便止。当更宜下之。

伤寒病腹中满痛者为实。当宜下之。

伤寒脉数而滑者。有宿食。当下之则愈。

伤寒六七日。目中瞳子不明。无外证。大便难。微热者。此为实。宜急下之。

太阳病七八日。脉微浮者。其人发狂。此下焦有热。小腹当坚而满。小便自利。下血乃愈。瘀热在里故也。宜下之。

阳明病但头汗出。其身无汗。小便不利。渴汁水浆。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宜急下之。

伤寒有热。而小腹满者。小便反利。为有蓄血。当宜下之。

伤寒病五六日。不大便。绕脐痛。烦躁汗出者。此为有结。汗出后则暂解。日晡则复发脉实者。当宜下之。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小便不利。其腹微满者。宜下之。

阳明病其人多汗。津液越出。胃中有热。大便必坚。宜下之。

伤寒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热不解。腹满如痛者。此有宿食。宜下之。

伤寒病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不能卧。此胃内有结燥故也。宜下之。

辨不可下形证

伤寒脉濡而弱。阳气不足。不可下之。下之则心下痞。津液内竭。咽燥鼻干也。

伤寒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荣。寒则伤卫。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而不可下也。

伤寒脉浮濡弱。不得发汗。无阳故也。阳亡虚尽中弱涩者。不可下。

伤寒结胸证。其脉浮大不可下。下之即死矣。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促胸满。不可下。

太阳与少阳合病。心下坚。颈项强而眩。不可下也。

夫四逆病厥者。不可下也。

夫病欲吐者。不可下也。

夫病有外证未解。不可下之。下之为逆也。

夫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于咽。作结胸也。

太阴病其人腹满吐食。不可下。下之益甚。

少阳病当心下坚满。不可下。下之。后利不止者死。

辨可灸形证

少阴病其人虽里和。其病恶寒者。宜灸之。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而发热。脉不足者。灸其少阴。

夫吐下手足厥无脉者。当其厥阴灸之。不温及微喘者死。

伤寒六七日。脉数。手足厥。烦躁不已。灸厥阴。不顺者死。

辨不可灸形证

凡微数之脉不可灸。因热为邪。必致烦逆。内有损骨伤筋血枯之患。脉当以汗解。反以灸之。邪无所去。因火而盛。病当必重。此为逆治。若欲解者。当发其汗而解也。

辨可火形证

凡下利后。下部中痛。当温之。宜炒枳实。若熬盐等熨之。

辨不可火形证

伤寒寸口脉浮而弱。即血气虚。卫气微。其脉浮则汗出如流珠。卫气微。荣气虚。故脉浮汗盛即或治伤寒脉浮。而以火逼劫。汗即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

太阳病以火蒸之。不得汗者。其人必燥结。若不结。必下清血。其脉躁者。必发黄也。

太阳病而熨其背。大汗必出。火气入胃。胃中干渴。必发谵语。

辨可水形证

太阳病瘥后。胃中干燥。不得眠睡。渴欲饮水。当稍稍饮之即愈也。

若呕吐。热在膈上思水者。与五苓散。即可饮水也。

伤寒七八日大渴。欲饮水。然当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

凡伤寒病能饮水者。为欲愈也。若不渴而强与之。因此成祸者。其数多矣。

辨不可水形证

凡发汗后饮水。水灌之。其人必喘。水药不得入口。入则为逆。伤寒结胸无热证者。宜与平和气寸口脉浮大。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即为腹鸣。医不知而反饮其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病必甚也。

辨可温形证

大法。冬宜热药。

凡病发热头痛。脉浮数。身有疼痛。宜温其表。

太阳病下利不渴。其脏有寒。当宜温之。其人欲食。入则吐。手足寒。脉弦迟。此为中寒。不可吐下也。当宜温之。

同类推荐
  • 廣寧縣志

    廣寧縣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藏经

    中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观身经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观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千里命稿

    千里命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方洲杂言

    方洲杂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要饭”的地主郑子蚨

    “要饭”的地主郑子蚨

    郑子蚨的历史被翻腾出来,是因为一次偶然的外调。他态度不老实,拒不交代问题,又加上王士道耍弄了那两个外调人员一家伙,小事闹大了。搞外调的是北京来的,牌子大,口气硬,竟让两个满头高粱花的农民耍了,恼羞成怒,直接找到公社革委会。根据外调人员提供的情况,郑子蚨很有些来历,不仅出身于地主兼资本家,而且和上边有关大人物还有些瓜葛。想不到顾河店这汪小水湾,竟然还藏着一条大鱼。公社革委会深感事情重大,立刻汇报了县革委会,选调骨干力量,协助北京来的外调人员,对郑子蚨开展政治攻势,必要时即采取专政手段。郑子蚨成了专政的重点人物。
  • 流类手鉴

    流类手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拳之剑圣

    一拳之剑圣

    常年困扰于学校12点断WIFE的某人终于在看某漫画的时候摆脱了这日复一日的命运。“喂,我才看了一话啊喂!”“后面剧情是什么啊喂!”(无后宫为什么无后宫,因为根本就没有几个女角色。单女主为什么单女主,因为作者和ONE老师都是坚定的龙卷党。)【没看过一拳也能看懂,因为主角也没来得及看。。。】
  • 散文随笔之晴天雨天

    散文随笔之晴天雨天

    睛天,你陪我看日出。雨天,我伴你采露珠。余生有你,不再孤单。
  • 最强基因

    最强基因

    你听过幸运光环吗?当陈锋发现,自己的幸运光环竟然可以自由控制的时候,他就知道,属于他的时代,来了。————PS:新书《超神制卡师》已经上线,万订精品保证~欢迎阅读~
  • 傲娇女神撩夫记

    傲娇女神撩夫记

    美丽聪慧的苏扎如愿地闪婚男神,在这场看似美满幸福的泡沫婚姻中她千锤百炼终成铿锵玫瑰。时尚女神苏扎一心想成为时尚界的弄潮儿,那知道首次创业并以失败收场,傲娇的跌倒后重新站起来,凤凰涅槃后的她同时将事业与爱情收入囊中。
  • 槿色流年醉

    槿色流年醉

    那些不欲人知的青春往事;那些不安岁月里的人情冷暖;那些旧时光里狼狈不堪,却又义无反顾的故人们!还那个年少意气的自己!
  • 魔生艰难

    魔生艰难

    嚣张跋扈的画玖魔尊终于死了!这个消息传遍整个六界自然有人欢喜有人忧,当然欢喜的更多。据说这个魔尊生性残忍,自上古战争中存活下来后,不幸抑郁了,动辄就以杀人为乐,犹爱灭族。据说这个魔尊霸道贪婪,六界凡事有点名声的藏宝的地方都被她踏了一遍,能夺就夺,能抢则抢,有次还顺道抓守护神兽做自己的宠物,美称旺财。……总之这个魔尊并不是个好玩意儿,这次终于死了。怎么死的?据说被梧乐仙君穿心而死,而那把剑还是她自己在无涯海抢的封魔剑。真是自掘坟墓,可悲又可笑。人们不知道地方有一魄自冥界觉醒,记忆散失,整日无所事事,到处浪荡。好死不死,要活不活。出来玩都能碰到仇家,她不负众望的被梧乐仙君抓个正着。只是这个梧乐仙君与记忆的不一样哎?“仙君~老大~”她死皮赖脸的吸引他的目光。
  • 快穿女配是朵黑莲花

    快穿女配是朵黑莲花

    女主设定为黑莲花不喜慎入!本人为小萌新轻喷意见随意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