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75500000020

第20章 正宗辑要(14)

黄金(六斤四两) 石膏(三斤) 寒水石(三斤) 磁石(三斤) 滑石(三斤) 犀角屑(五两) 羚羊角屑(五两) 青木香(五两) 沉香(五两) 玄参(一斤) 升麻(一斤) 甘草(八两,炙) 丁香(一两) 朴硝(十斤) 消石(四升) 当门子(一两二钱五分) 朱砂(三两)每服三四分至一二钱,杵细,食后新汲水或薄荷汤调下。大人、小儿,临时以意加减。

此即《千金》玄霜。《局方》于方中参入甘草、丁香、朱砂,遂用紫雪之名。凡邪火毒火,穿经入脏,无药可治,此能消解,其致如神。

附方

治阳明证汗水,渴欲饮水,脉洪大浮滑,不恶寒,反恶热,及中 烦热而渴。

生石膏(一斤) 知母(六两)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阳明邪热外越,故热汗自出;热烁胃中,故渴欲饮水;邪盛而实,故脉滑,然犹在经,故兼浮也。盖阳明属胃,外主肌肉,虽有大热,而未成实,终非苦寒之味所能治。方中石膏辛寒,辛能解肌热,寒能胜胃火,寒性沉降,辛能走外,两擅内外之能,故以为君。知母苦润,苦以泻火,润以滋燥,故以为臣。用甘草、粳米,调和于中宫,且能土中泻火,作甘稼穑,寒剂得之缓其寒,苦药得之化其苦,使沉降之性,皆得留连于胃也。得二味为佐,庶大寒之品,无伤损脾胃之虑。煮汤入胃,输脾归肺,水精四布,而大烦大渴可除。名之曰白虎者,取西方金水之义,谓其能止热邪之阳亢也。

附方

治暑温、暑热、暑泻、秋暑。

滑石(三钱) 生甘草(八分) 青蒿(一钱五分) 通草(一钱) 白扁豆(一钱) 连翘(三钱) 白茯苓(三钱) 加西瓜翠衣一片,入煎。

滑石、甘草,即河间之天水散,以涤其暑热也。恐其力之不及,故加蒿、扁、瓜衣以清暑。又恐其干犯乎心,更佐连翘以清心。夫小暑之节,在乎相火之后,大暑之令,在乎湿土之先,故先贤所谓暑不离湿也,兼用通、苓,意在渗湿耳。

附方

治暑毒烦热赤肿,身如针刺。

茯苓(三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滑石(三钱) 银花(三分) 参叶(六分) 黄连(八分) 连翘(三钱)粉草(五分) 加绿豆衣(三钱) 煎服。

凡暑热成毒者,此法最宜。苓、夏偕甘,即海藏消暑方也;滑石偕甘,即河间清暑方也。更佐参叶以却暑,黄连以清心,银、翘、绿豆以解毒也。

附方

治暑湿内袭,腹痛水泻,小便热赤。

苍术(一钱,米泔炒) 浓朴(一钱) 姜汁(炒) 广陈皮(一钱五分) 滑石(三钱) 猪苓(一钱五分) 白茯苓(三钱) 泽泻(一钱五分) 藿香(一钱五分) 水煎温服。

苍、朴、陈皮以化湿,即平胃散损甘草也;二苓、泽泻以利湿,即五苓散损桂、术也。增滑石清暑渗湿,增藿香止泻和中。凡因暑湿而致泻者,是法最为合拍耳。

附方

治中暑神昏不语,身热汗微,气喘等证。

黄连(一钱二分) 香薷(一钱) 扁豆衣(三钱) 制夏(一钱五分) 浓朴(一钱姜汁炒) 杏仁(二钱) 陈皮(一钱五分) 益元散(三钱入煎),加荷叶梗七寸为引。汗多除去香薷。

连、薷、扁、朴,清热祛暑;杏仁、陈、夏,顺气开痰;益元散清暑宁心;荷叶梗透邪宣窍。

附方

治传尸,骨蒸, ,肺痿,疰杵,狐鬼邪祟,惊痫,中风,痰厥,心腹猝痛,昏迷僵仆,寒证气闭,寒霍乱吐利,时气瘴疟,赤白暴痢,妇人瘀血,经闭,小儿惊搐,吐乳,疗 瘕疔肿。

苏合香油(五钱) 丁香(一两) 安息香(一两) 青木香(一两) 白檀香(一两) 沉香(一两) 荜茇(一两) 香附子(一两) 诃黎勒(一两) 乌犀 角屑(一两) 朱砂(一两) 薰陆香(五钱) 龙脑(五钱) 麝香(七钱五分) 白蜜和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

此方取诸香以开寒闭,与牛黄丸皆为中风门中夺门开关之将。然牛黄丸开热阻关窍,此则开寒阻关窍。方中用犀角,为寒因寒用之向导,与至宝中用龙脑、桂心无异。若夫口开手撒,眼合声鼾,自汗遗尿等虚脱证,急用参附峻补,庶或可救;若用牛黄、苏合之药,入口即毙矣。

附方

治上盛下虚,里寒外热,及痰饮、伏暑,霍乱泄泻如水,妇人产后败血冲胃。

硝石(一两) 硫黄(一两) 太阴玄精石(一两) 五灵脂(二两) 青皮(二两) 陈皮(二两) 醋煮米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此方本二气丹而立。以硝黄二味,大理中宫寒涎宿垢;更以玄精石清镇肺金,使气化下行归就膀胱;兼二皮,五灵,以破食积痰血之滞。虽大理肠胃,而不碍乎阳虚,故为治伏暑水泻之圣药。但小便赤涩不利者禁用。又此方古法以醋糊和丸,米饮下,然醋性易坏,不若但用米饮糊丸,醋汤送下为妥。

附方

治暑热盛极,元气受伤。

生石膏(四钱) 滑石(三钱) 白茯苓(三钱) 麦门冬(二钱) 制半夏(一钱) 东洋参(二钱),或用西洋参 粉甘草(六分) 加粳米一撮为引。

石膏、滑石,祛暑泻火为君;茯苓、半夏,消暑调中为臣;暑热刑金,故以人参、麦冬保肺为佐;暑热伤气,故以甘草、粳米调元为使。

附方

治秋时晚发之伏暑,并治湿温初起。

连翘(三钱) 杏仁(二钱) 栝蒌皮(三钱) 陈皮(一钱五分) 茯苓(三钱) 制半夏(一钱) 甘草(五分) 佩兰叶(一钱) 加荷叶二钱为引。

连翘寒而不滞,取其清宣;杏仁温而不燥,取其温化;蒌皮宣气于上;陈皮化气于中。上中气分得其宣化,则新凉伏气皆不能留;茯苓、夏、草,消伏暑于内;佩兰、荷叶,解新邪于外也。

附方

止渴,除烦,降火,利窍,清暑热,利小便,催生,下乳,治暑伤元气,表里俱热,面赤气粗,烦渴引饮,小便短赤,霍乱吐泻,下利肠 ,及积聚水蓄,里急后重,暴注下迫,石淋等证。妇人暑搏血崩,妊娠霍乱,产难。

桂府滑石(六两) 甘草(炙六钱、生四钱) 加辰砂三钱,新汲水调下。

元气为暑热所伤,既不能用参、 以补气,致邪愈甚;亦不能用芩、连以清热,致气更伤。惟滑石禀土中冲和之气,寒能胜热,甘不伤脾,含天乙之精,而具流走之性,能上清水源,下通水道,荡涤六腑之邪,俾暑热从小便而泄;甘草禀草中冲和之性,调和内外,止渴生津,用以为佐,保元气而泻虚火,则五脏自和矣;然心为五脏主,暑热扰中,神明不安,必得朱砂以镇之,则神气方可遽复;凉水以滋之,则邪热方可急除也。并治热痢初起,里急后重者,以滑可去着也。催生下乳,积聚蓄水等证,亦同此义。惟老人、虚人,及病后伤津、小便不利者,均忌之。

附方

治冒湿证,首如裹,遍体不舒,四肢懈怠。

苍术(一钱,土炒) 防风(一钱五分) 秦艽(一钱五分) 藿香(一钱) 陈皮(一钱五分) 砂壳(八分)生甘草(五分)加生姜三片,煎服。

此治冒湿之法也。君以苍术、防、秦,宣疏肌表之湿;被湿所冒,则气机遂滞,故臣以藿、陈、砂壳,通畅不舒之气;湿药颇燥,佐以甘草润之;湿体本寒,使以生姜温之。

附方

治牝疟寒甚热微,或独寒无热。

淡干姜(一钱) 淡附片(一钱) 浓朴(一钱,姜制) 苍术(一钱,土炒) 草果仁(一钱,煨) 蜀漆(一钱五分)加白豆蔻三颗,去壳细研,分冲。

干姜宣其阳气;附子制其阴胜;浓朴开其滞气;苍术化其阴湿;草果治独胜之寒;蜀漆逐盘结之疟;佐以豆蔻,不惟透伏有功,抑且散寒化湿。施于牝疟,岂不宜乎!

附方

治湿疟寒甚热微,身痛有汗,肢重脘懑。

浓朴(一钱,姜制) 槟榔(一钱五分) 草果仁(八分,煨) 黄芩(一钱,酒炒) 藿香叶(一钱) 半夏(一钱五分,姜制) 粉甘草(五分)加生姜三片为引。

此师又可达原饮之法也。方中去知母之苦寒,及白芍之酸敛。仍用朴、槟、草果,达其膜原,祛其盘结之邪;黄芩清燥热之余,甘草为和中之用。拟加藿、夏畅气调脾,生姜破阴化湿。湿秽乘入膜原而作疟者,此法屡效。

附方

治燥气侵表,头微痛,畏寒无汗,鼻塞咳嗽。

杏仁(三钱) 陈橘皮(一钱五分) 紫苏叶(一钱) 桔梗(一钱五分) 荆芥穗(一钱五分) 桂枝(一钱,蜜水炒) 白芍(一钱,酒炒微焦) 前胡(一钱五分)凡感燥之胜气者,宜苦温为主。故用橘、杏、苏,荆以解之。加白芍之酸,桂枝之辛,是遵圣训燥淫所胜,平以苦温、佐以酸辛是也。秋燥之证,每多咳嗽,故佐前、桔以宣其肺,肺得宣畅,则燥气自解耳。

附方

治疰夏眩晕神倦,呵欠烦汗,及久咳肺肾并亏。

东洋参(三钱) 麦冬(三钱,去心) 五味子(三分) 知母(一钱五分) 玄参(一钱五分) 炙甘草(五分)法内人参补肺,麦冬清肺,五味敛肺,此《千金》生脉饮也。主治热伤元气,气短倦怠,口渴汗多等证。今以此方治疰夏,真为合拍。加色白之知母,清其肺,复清其肾;色黑之玄参,滋其肾,兼滋其肺。更以甘草协和诸药,俾金能生水,水能润金之妙耳。

附方

治燥结盘踞于里,腹胀便闭。

松子仁(四钱) 柏子仁(三钱) 冬葵子(三钱) 火麻仁(三钱) 苦桔梗(一钱) 栝蒌仁(三钱) 薤白头(八分) 大腹皮(一钱,酒洗)加白蜂蜜一调羹,冲服。

此仿古人五仁丸之法也。松、柏、葵、麻,皆滑利之品,润肠之功非小,较硝、黄之推荡尤稳耳。丹溪治脾痹,每每开提上窍,故以桔梗、蒌、薤开其上,复润其下。更加大腹宽其肠,白蜜润其燥,幽门得宽得润,何虑其不通哉!

附方

治诸气 郁,诸痿喘呕。

桑叶(三钱) 生石膏(二钱五分) 甘草(一钱) 胡麻仁(一钱) 阿胶(八分) 麦门冬(一钱二分) 杏仁(七分) 人参(七分) 枇杷叶(一升)诸气 郁之属于肺者,属于肺之燥也。而古来治气郁之方,多用辛香行气,绝无一方治肺之燥者。诸痿喘呕之属于上者,亦属于肺之燥也。而古来治法,以痿呕属阳明,以喘属肺,是则呕与痿属之中下,而惟喘属上矣,所以亦无一方及于肺之燥也。即喘之属于肺者,非表即下,非行气即泄气。间有一二用润剂者,又不得其肯綮。今此方名之为清燥救肺,大约以胃为主。用人参、甘草,甘温以补气,气壮火自消。佐以石膏、麦冬、桑叶、阿胶、胡麻仁辈,使清肃令行,而壮火亦化。又佐以杏仁、枇杷叶之苦以降气,气降火亦降,而制节有权,气行则不郁,诸痿喘呕自除矣。要知诸气郁,则肺必大虚,若泥于肺热伤肺之说而不用人参,郁必不开,而火愈炽,皮聚毛落,咳不休而死矣。此名之救肺,凉而能补之谓也。若谓实火可泻,而久服芩、连,苦从火化,亡可立待耳。

同类推荐
  • 说唐后传

    说唐后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十种曲明珠记

    六十种曲明珠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秋夜闻笛

    秋夜闻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孟子杂记

    孟子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玉堂荟记

    玉堂荟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温柔的淡定

    温柔的淡定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身为光的一生

    身为光的一生

    生前一直在黑暗中苦苦挣扎的我,在死前的那一刻看到了这短暂的一生中最美丽的东西——光。……是么,原来它叫光吗,如果有来世的话,真的好想变成一道光。即使它的生命相对于我的生命更加微不足道,但是能变成这么纯粹的东西,也没有遗憾了吧。我——一道光的一生开始了。
  • 反正跟三国有关

    反正跟三国有关

    烂尾,烂尾,烂尾。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无聊,无聊,无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幸得识卿桃花面

    幸得识卿桃花面

    卫卿穿越了,她的原则是——能动手绝不动口。继母歹毒,长姐耍狠,不好意思,她手撕辣鸡,专治人渣三十年!重回卫家,她把卫家门楣碾踩在脚下。一向视她为弃女的渣爹这时候跟她大谈父女感情。卫卿笑了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犬神传

    犬神传

    也许你会看到一段匪夷所思的故事,也许你会看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事物,也许你会看到独特的修炼历程,也许你会看到不同的世界,也许你会看到太古之始,也许你会看到你想看到的。
  • 千机王妃

    千机王妃

    她,千机阁圣女,无限荣宠,一朝倾覆,如何浴火重生。他,秋水宫宫主,身份迷离,灭门之仇,如何步步为营。一朝相遇,往事尽现。是相忘江湖,还是执手前行?
  • 杏花梁

    杏花梁

    “5·13”事件过去了,时间对于我来说过得很缓慢,简直像停止了。我沉浸在一种很糟糕的情绪里难以自拔。五月过去,六月过去,七月八月九月十月都过去了,可是我还在持续做着噩梦,老是梦到那个凌晨看到的情景。确切点说,凶杀案发生在晚上,5月13号的夜里。那一夜,我们第一中学高一(3)班晚自习是吴老师辅导数学。自习结束后,走读生背起书包回家,我就在其中。到家后,我躲进自己房间,无心看书,对着台灯出了会儿神,摊开日记,想写点什么,心里乱,胡乱画了几笔,感觉疲倦,就爬上床睡了。
  • 远离俗世远离你

    远离俗世远离你

    新老师叶红面对学生鸡飞狗跳、乱象丛生的各类奇葩状态束手无策,焦头烂额之际主动向办公室的前辈们求援,一直钟情于叶红的单身男教师蒋小树积极献计献策,叶红对蒋小树过于简单粗暴的威胁恐吓的教育手段不屑一顾,她恳请她的很受学生欢迎的师傅吴用老师拿出锦囊妙计!作者为广东省中山市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在豆瓣阅读发表中篇小说《麻辣老师麻辣情》《原地等你》多部作品。
  • 路遥新传

    路遥新传

    路遥本是凡人,活在平凡之中,亦在平凡的世界里逝去。然而不甘平凡的他却在这个平凡的世界写下不平凡的一笔。一部《人生》、一部《平凡的世界》,为路遥的生命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路遥走了,他直面人生的勇气,是除了文学之外,留给世人的另外的精神财富,他让人们在平凡的世界里,用心活着……
  • 摘豆记(中国好小说)

    摘豆记(中国好小说)

    道士神秘地对小锐说,做满七七四十九件善事,你将看到你所求之事发生奇迹。这是小说借用的外壳。小锐长高心切,当真每天都去做一件善事,眼看已经积满四十八颗豆子了,这时发生了一件事,小锐的朋友明珠,临产之前被男友抛弃,小锐只得一边照顾产妇明珠和她刚生下的婴儿,一边替明珠跟男友家里交涉。有一天,小锐发现明珠扔下孩子跑了,她只好把那个婴儿抱回家,却遭到家人的极力反对,无奈之下,小锐也像明珠那样,将婴儿第二次遗弃了。小锐最终功亏一篑,没有积满四十九颗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