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00100000002

第2章 董卓之死

董卓不打了,联军总地找点事情干。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春,韩馥袁绍等人就想以皇帝被董卓劫持为由,另立幽州牧刘虞为帝,甚至连玉玺都准备好了。嘿嘿,他们为董卓列举的一大罪状不就是擅行废立吗?如今为了打倒董卓,就想先当一次董卓?曹操就反对。韩馥袁绍碰了壁,就给袁绍的弟弟袁术写了一封信要他支持,想来个少数服从多数。没想到袁术暗中有反叛的心思,一个远在天边的小皇帝正合他的口味,哪里肯换一个近在眼前的成年人给自己找麻烦?堆了一大堆冠冕堂皇的辞藻应付他哥,不同意。韩馥袁绍一看大家都不同意,干脆派使者直接向刘虞劝进,想先造成既成事实然后逼迫大家承认。可这个马屁也拍到了马蹄上,刘虞痛斥使者,认为天子蒙难不先讨伐叛逆却考虑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大逆不道,甚至表示即使逃到匈奴那里去(流亡国外)也不能听从。韩馥袁绍碰了一鼻子灰,唯一的收获是被曹操鲍信等人看透了,其实他们只不过是董卓第二。从此曹操看不起幼时的好友袁绍,直到彻底将他消灭。

董卓听说反叛的家伙们原来是这样的一批活宝,得意忘形,在相国的基础上又前进一步,自封为太师以示庆祝。然而好景不长,诸侯中又崛起了一员堪称董卓克星的狠将,这就是孙坚。

董卓对孙坚并不陌生。董卓还在西凉时,曾奉命与周慎等人征讨羌人,隶属于当时的车骑将军张温。孙坚当时是张温的部下。围攻榆中时孙坚曾经建议周慎给他一万人先截断羌人的粮道,来个“计毒莫过绝粮”。周慎不听,执意围攻榆中坚城。结果,自己的粮道反而被羌人趁机截断。无可奈何之下丢盔弃甲,“弃车重而退”。董卓对孙坚的计策评价颇高,认为如果能够被采纳执行凉州就此可以平定。诸侯起兵反叛董卓后,孙坚也不甘落后。和袁绍等人无所作为不同,他始终积极求战。虽然出师不利被徐荣打败(看来这个徐荣真是个人物),但也抓住胡轸吕布内部不合的良机大破之,并“枭其都督华雄”(冤枉呀,三国演义颠倒黑白,孙坚反而成了华雄的手下败将)。董卓知道孙坚的厉害,就派李催去游说孙坚,又是要结亲又是封官许愿极力拉拢。孙坚不但严辞拒绝,还发誓要将董卓“灭之三族,县示四海”。软的不听,只好来硬的。可是董卓吕布都不是孙坚的对手,亲自出战都被打败,狼狈不堪。得胜的孙坚杀得性起,分兵出新安,渑池等地要寻找董卓决战。董卓心有余悸地嘱咐部下,诸侯都是废物,唯有孙坚非等闲之辈,你们要小心。一副“生子当如孙文台”的样子。小心翼翼地部署了对孙坚的防御后董卓返回长安。孙坚也忙着给董卓擦屁股-救火,整复被董卓挖掘的陵墓等,战场上出现了短暂的平静。

如此忠勇的孙坚为什么半道撤了兵,三国演义中写到因为孙坚在洛阳城中得到了汉朝的传国玉玺,起了私心后退兵,并因此结怨于袁绍刘表。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是公认的结论。陈寿在三国志中虽然如此记载,但裴松之在他的注解中对此表示了有根据的怀疑。陈寿编纂三国志时参考了各国史官的记录,玉玺一段是从吴人的纪录中抄来的。裴松之认为,这很有可能是吴人为了表示自己为正统而杜撰的。把孙坚退兵的原因归于玉玺不太可信,至少是太片面。然而有一点,虽然三国演义不曾提及却是白纸黑字为历代史家所公认的,就是和曹操一样,孙坚看到诸侯的内讧后心灰意懒。

原来,孙坚在前方奋战的同时,后方的联盟已经乱了套。初平二年七月,袁绍听从了谋士逢纪的策略,兵不血刃地从韩馥手里夺取了冀州。前后一系列的运作,大体和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相符,只不过没有杀死公孙越的一段。战术上堪称高明,但战略上呢?董卓劫持小皇帝胡来,如今你这个盟主又带头向盟友下黑手,诸侯们这下子都明白了,什么狗屁联盟,狗屁盟主!于是这个联盟彻底破灭,代之而来得则是“关东州郡,务相兼并以自强大”,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孙坚攻击董卓时依附于袁术(提供军粮)并以豫州为后盾。袁绍袁术兄弟翻脸后(兄弟翻脸似乎是袁家的基因)袁绍另外派人为豫州刺史,引兵攻打豫州,明目张胆地要给孙坚来个釜底抽薪。孙坚听说后仰天长叹,泪如雨下:“不是为了匡扶社稷而同举义兵吗,如今逆贼董卓屡战屡败覆灭在即而他们为什么胡来!我又能和谁同心尽力!”无可奈何之下,回师先打败袁绍的豫州刺史。此后孙坚不再有,也没法再有任何讨伐董卓的劲头。在此一战中,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作为袁术的部将被派来帮孙坚的忙,却中流矢而亡。公孙瓒因此迁怒于袁绍,两家结怨。

从此后,各地诸侯之间是真正的混战。势力最大的袁家也分裂成两派,袁绍袁术哥俩势如水火。袁绍是长子,但却是庶出,小老婆生的;袁术则是嫡出,哥俩都有看不起对方的理由。袁术看到天下的豪杰仰慕袁家的名声,却大多投靠了袁绍后大为吃醋,鼓动公孙瓒进攻袁绍,又派孙坚进攻和袁绍关系密切的刘表。刘表的将领黄祖哪里是孙坚的对手?然而,孙坚大胜之余乐极生悲,追击中反而一不小心被射死了。界桥一战,原来颇占优势的公孙瓒又被袁绍打败,袁术气得两眼发直也毫无办法,从此再也不能把刘表袁绍怎么样。,

这个讨伐董卓的联盟乱成一锅粥,名亡实亡的时候,长安那边却传来了好消息,董卓死了!

董卓离开洛阳后,并没有立即前往长安,而是抵抗了一番孙坚的进攻,直到初平二年四月才亲赴长安。董卓不在的一段时间(大约一年)长安的朝政由司徒王允主持。王允为人不漏锋芒,处事得体,虽然暗中为东汉的朝廷考虑表面上对董太师却相当恭敬,因此深得信任。董卓到长安后把他在洛阳的那一套倒行逆施完整copy到了长安,又大搞裙带关系任人唯亲。在洛阳时,他还能装模作样地礼贤下士,自己的亲属也没有人担任要职。大概诸侯的反叛让他觉得别人都无法信任了吧,就把自己的弟弟侄子安插在要害官职上。自己的车驾服饰有如天子,也不上朝,把大小公卿都叫到自己府上“上朝”。又建造了鹛坞,高厚都有七丈,并且在里面储存了足够三十年吃的粮食,号称:“若不能雄据天下,就躲到里面去养老。”嘿嘿,作三十年缩头乌龟的打算都有了,还谈什么雄据天下?

董卓也知道自己不得人心,也曾因此遇刺,于是就以弓马过人,恩若父子的吕布为保镖。可董卓为人偏激,曾经因为一点小过失对吕布大发雷霆,拔出手戟随手就扔了过去。吕布身手敏捷地避开后,两人都觉得太过分,互相道歉。然而,这件事不可避免地给吕布心中留下了阴影。吕布又和董卓的侍女私通,一直担心被发觉。诚惶诚恐之际,看到王允一副长者的模样,就把心中的忧虑以及差点被董卓杀掉的事情相告。暗中一直在算计董卓的王允怎能放过这个机会,不失时机地将自己的计划全盘相告,并极力劝说吕布入伙作内应,并称:“君自姓吕,本非骨肉。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掷戟之时,岂有父子情邪!”吕布终于答应。就这样,董卓最信任的两个人一同开始了诛杀董卓的密谋。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董卓到长安后整整一年,王允吕布终于找到了下手的机会。当时十一二岁的汉献帝小病初愈,于是群臣进宫朝贺。董卓并不曾放松警惕,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地前往宫中。然而,这些岗哨中夹杂了吕布安排的勇士十几人,专门“伺候”董卓。董卓一入宫门,就被吕布的老乡骑都尉李肃刺中了胳膊。董卓受了伤,掉下车后还在捞最后一根稻草:“吕布何在?”吕布应声而出:“有诏讨贼!”董卓这才明白,他的好儿子吕布,早就背叛了他!死到临头,估计他用尽世界上最恶毒的言语破口大骂后,被斩首。吕布立即取出诏书,声称但除元凶,从党不问。于是士卒欢呼百姓歌舞,长安城中大家都相聚痛饮庆祝董卓的败亡。皇甫嵩等人查抄了鹛坞,将董卓灭族后从中搜出黄金二三万斤,白银八九万斤,其余的奇珍异宝不计其数。显赫一时的董太师,就这样永远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平心而论,董卓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人。然而他的暴虐不仁,可谓空前绝后。裴松之评论,夏桀商纣也好,暴秦王莽也罢,全都是历经岁月后才腐化堕落,倒行逆施。然而董卓从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进洛阳到初平三年覆亡,前后仅仅三年间,罪恶昭彰,流毒四海,真是狼心狗肺,空前绝后。董卓进长安后,曾经问过德高望重的皇甫嵩一个傻乎乎的问题:“你怕不怕我?”皇甫嵩的回答简明有力:“你要是能够实行德政辅佐朝廷,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害怕;你要是胡作非为倒行逆施,天下谁不怕你,又何只我一个!”现在董卓大概会明白了,单纯依靠暴力搞得天下皆畏之时,也就是自己身首异处之日。

同类推荐
  • 海游记

    海游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BARNABY RUDGE,80's Riots

    BARNABY RUDGE,80's Rio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黄金策

    黄金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清三尊谱箓

    上清三尊谱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左史谏草

    左史谏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法官告诉您怎样打交通运输官司

    法官告诉您怎样打交通运输官司

    干什么事情都一样,都得有一定的程序、步骤。生活中有些事情违反了正常程序,做错了,可以重做;但打官司是个严肃问题,不允许拿当事人的合法益当儿戏。为了确保案件质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益,国家制定了《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等程序法律。这些法律,是法学的基本常识,也是打官司的基本常识。不管打什么样的官司,司法机关和当事人,都必须遵守和执行这些法律。
  • 神寂

    神寂

    吞食残月花的勾陈,在两百年之后重生,他发现大路上的武学已经变得低微。而自己却掌握着无穷的武技,从此走上一条神挡杀人,佛挡杀佛,有妞必泡,有仇必报的无上神寂之路。
  • 重生2019疯狂人生

    重生2019疯狂人生

    新书《文明重生》已发布,欢迎落锤!!这本来是一个悲伤的故事!看空楼市的冯波,在命运的眷顾之下,重生回到2019年。从此买房就成了他人生之中最大的追求!买房富一生,空谈误一世。
  • 网游之不朽毒王

    网游之不朽毒王

    重生而来,一场神武游戏改变了他的一生以毒为尊,他开始了和命运的抗衡。什么你是国服最强?试试我这五毒帖。你是天下第一剑仙,可曾见过一柱擎天的强悍?你说你天下无敌,可还记得被毒支配的恐惧?回首处,陈峰抬头一看,原来自己早就被人尊为了神话。
  • 青春里的那些人那些事

    青春里的那些人那些事

    人生就像一趟旅行,走遍千山万水,横跨大江大河,每一段过程都会遇到形形色色之人。有的人一出现就会与你相伴一生,而有的人却只能陪你一段路程,然后悄无声息的离开,或是来不及说一声再见。我们总是希望只要是出现在自己生命里的人都能陪伴我们一生。自从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经历了各种磕磕绊绊后才恍然觉悟,也许到最后陪伴在你身边只有你最亲近的人,更或者只有你自己。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想方设法去挽留某些人,觉得他们就是你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很无奈,命运有时就会让你不知所措,除了给你留下深深的思念就是痛彻心扉的伤害。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现实社会里,每个人都在苟延残喘的活着,拼尽全力只希望生活能对自己温柔以待。但是,现实往往不会那么轻易的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而更多的是雪上加霜。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再多的回忆也仅仅是回忆。其实比回忆过去很残忍的事情是如何迎接未知的未来。也许当下你正历经重重磨难,但为了不要重蹈覆辙,我们依旧会砥砺风雨,勇敢前前行。未来很遥远,但我们依旧会努力去憧憬!
  • 此情不须答

    此情不须答

    某次,她郑重的问他,你介不介意以后孩子随我姓?他似笑非笑,阿宁,你是在怪我没有向你求婚吗?她明明不是这个意思。又某次,她难得撒娇,问他,你爱不爱我?他捏着她的手指,你不知道吗?她摇头,不知道哎不知道。他遗憾,不知道,那就算了。她无语。
  • 从邻居的不幸中学习

    从邻居的不幸中学习

    “一边校订《世纪大拍卖》的译稿,一边体味着电视里和网站上的中国故事,我还是感到困惑尽管中国和俄罗斯有如此惊人的不同,但相同之处似乎也同样惊人。”“事实上,这本书里面的很多故事,都会让人联想起那句伟人名言只要换一个名字,这里说的正是阁下的事情。正是这些相似之处,才最令人忧心。”本书是《世纪大拍卖》一书的译校者张春霖博士的翻译手记。《世纪大拍卖》讲述的的真实故事比学者们的模型更为生动地展示了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经济、社会和政治转轨的悲壮激烈的场景。俄罗斯创造的是一种“被扭曲的市场经济”、“青面獠牙的霍布斯资本主义”、“土匪资本主义”、“瘸腿的、腐败的资本主义”。
  • 替嫁:鬼颜太子妃

    替嫁:鬼颜太子妃

    她本是相府的丫鬟,一道圣旨小姐将嫁与当朝太子,传闻太子是个傻子。为此,她甘愿替自家小姐出嫁,从此化名上官婉芸。传说上官婉芸貌丑无盐,大婚当日京都倾城人如潮涌,只为一睹丑容。大婚当日,她便将公主吓晕。此举震惊朝野,从此世间便流传出去“傻太子娶了一名鬼妃!”她虽丑,可是却清灵聪慧,但是最终纸包不住火。那日谎言破,她于断头台上笑着领死,后来传闻太子也当众自刎,可是当天却有四条身影救走了鬼妃。有传说那四人是天下闻名的“倾城四公子。”从此,鬼妃便销声匿迹。时隔数月,天下突然多了一名艳倾天下的美女,她叫“艳倾城!”而天下更奇怪的事情是,陵国换了新皇帝,有人说他是倾城四公子的梅冷情。时隔多年,有人想起了一件事“那年皇城大乱,据说是两位王爷和皇帝为了一名女子而倒戈相向,传说那女子就是艳倾城。”也有人说,是因为皇帝为了报母亲的仇而入了魔,还有人说是皇帝为了不让江山落入一个叫“陵蓝”的人而布的局。更有荒谬的说法是“艳倾城爱上了一位叫竹韵的男人,以至于皇帝魔性大发,势要血流成河以捍卫龙颜。”她时隔多年,依然众说纷坛……请路过的亲们支持一下好友的文《穿越:嗜血邪王的鬼妃》紫牡丹akhehttp://m.pgsk.com/a/297604/请喜欢这个文的童鞋们加群92089491哈!
  • 血和泪

    血和泪

    一个懦弱但心意不干的男孩,经历犯错,躲避,改变,历练,逃亡,意外差点死亡后的悔悟,终于勇敢的面对过去,可对家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在挚爱陪伴下,回到家里,看到父母苍老的脸,血与泪的生活,使他无时无刻不受着罪人般的煎熬,每分每秒的精神压力,导致他精神抑郁,最后,他绽放了刹那芳华,写下了一生的感悟,用不华丽的语言,警醒世间儿女:“无论做什么事,请先为家里的亲人想一想,你的冲动,换来的是,家人的血泪!”带着解脱与无奈,与世诀别!
  • 我本凡根

    我本凡根

    我本凡根,龙灵择缘,修仙路漫漫;尘世间,情与爱正与邪,几人能看穿;仙侠也有江湖,修仙亦是人生;不在凡尘中悟,大道怎得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