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13500000094

第94章 序说·序跋增补(8)

古今称绝业者曰“三不朽”,谓能阐性命之精微,焕天下之大文,成天下之大功。举内圣外王之学,环而萃诸一身,匪异人任也。唐、宋以前无论已,明兴三百年,名公钜卿间代迭出,或以文德显,或以武功著,名勒旗常,固不乏人,然而经纬殊途,事功异用,俯仰上下,每多偏而不全之感。求其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气,所云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惟我文成夫子一人而已。夫子上承世德家学渊源,少而慧齐,长而敦敏,诸如子史百家、《阴符》韬略,年甫弱冠,博览无遗。又能兼总条贯,置身于金声玉振之林。自释褐成进士,即以讲学为己任,日与甘泉、龙溪诸公反复究论,苦心提撕,如《传习录》、《大学或问》诸篇,惟以正心诚意立其纲,知行合一阴其旨,一时执经问业者几遍天下。虽在迁谪流离、决胜樽俎之际,依然坐拥皋比,讲学不辍,俾理学一灯,灿然复明,上接尧、舜、周、孔之心传,近续濂、洛、关、闽之道统,继往开来,直欲起一世之聋聩而知觉之。迄今读夫子《语录》,有云“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其望道未见之心,振箨发蒙之念,虽历千古而如见也,非天下之至德,其孰能与于此?武宗嗣统,年在冲龄,貂珰擅柄,流毒缙绅。端揆如刘、谢二公,及费、傅、方、胡诸君子,或罢归,或远戍,正气销沮,实繁有徒。而公以新进儒生,不避斧钺,申救言官,批鳞极谏。伊时逆阉丧志,誓不甘心,纵为鬼为蜮,一任鸱张;朝餐九子之烟霞,夕汎钱塘之雪棹,优游自得,何坦如也。即至播迁绝域,无不履险如夷,殆曰天意,夫岂人谋。未几,安化狂逞于始,宸濠继叛于后;破南康,陷九江,围皖城,欲顺流而捣金陵;江之西,江之南,裂焰横飞,人心风鹤,此乾坤何等时也。响非夫子捧抚闽之命,便宜行事,驻节吉安,勤王首倡,则宗社颠危,总不可问。卒赖以牵制之机,行间谍之计,进攻南昌,狐兔失穴,鄱湖一战,鲸鲵授首;早已握胜算于一心,真足砥中流而击楫者矣。后此南赣之役,顽民向化;两粤之役,苗峒格心;所与运筹调度者,不过文士属吏。初不专恃兵威,总以昭宣德化,金戈所指,告厥成功,非天下之神武,其孰能与于此?至若措辞运藻,含英咀华,固曰抒写性情,亦以阐扬义蕴。夫子笔具扛鼎,闳中肆外,诸如牌文符檄类,皆以至诚之念发为文章。置腹推心,贤愚洞见;中孚所格,信及豚鱼;即尾大如安宣慰,桀骜如卢受诸人,莫不回心革面伏絷军门。语云:“文之不宣,行之不远”,益于此而征之。区区登高作赋,遇物能鸣,又属公之绪余所不屑与春华秋实逐艳争绮者也,非天下之至文,其孰能与于此?虽然,琼窃因之而有感矣。言夫子之功,功在社稷;言夫子之德,德在觉民。即锡以茅土,隆以师保,谁曰不宜!然能褫逆瑾之奸魂,而不能销比匪之猜忌;能宣力于屏翰之中,而不能立身于庙堂之上;终使鞠躬尽瘁,殁而后已,此忠臣志士之所以兴悲而后之凭吊者,不能无遗憾焉。卒之穆庙登极,进谥复爵,神宗继统,配享庙廷,正气以伸,公论以定。彼若彬若宁及新都、永嘉辈,久矣与草木同朽腐耳。视夫子之屈在一时,伸在万世者,其得失又当何如也!小子琼六世祖大宗伯紫岩公与太夫子大冢宰龙山公共直讲幄,同官南都,节义文章,谊存胶漆,家传九老一图,手泽依然,音容宛在,而先高祖越藩汝砺公、大参汝翼公,又与文成夫子同举制科,两世年谱,一时称盛。琼不肖,不能仰承先志,滥竽滕邑,败绩辕下。庚申岁,而公五世嫡孙天翁,继琼来宰是邦,云雷奕叶,敛合延津,回忆先宗伯图卷后序有云:“同僚之谊,交承之雅,有兄弟之情焉。”不图巧合百八十年以后,符契若此,亦足异也。所有夫子《集要三编》一书,先君子丹铅点阅,垂为世宝,而天翁亦以兵燹后旧板残缺,遍购不得,琼即以原本应之,并取卓吾先生年谱,合为全书,缺者补之,讹者正之,校对载余,始登剞劂。是役也,琳琅钟簴,仍复故观,云汉日星,载瞻遗范,不特天翁继述之孝思得以展尽,即小子琼私淑先型,益切羹墙之愿。从此正心诚意之学,良知良能之念,施于一家,扩之四海,则大地皆红炉,而人心无歧路,谓为王氏之球图也,可谓为天下万世之振铎也。可敢备述渊源而并及之,谨序。时康熙乙丑岁蜀果晋城后学马士琼敬书。

(录自道光丙戌丽顺藏板《王阳明先生全集》卷首)

四库全书王文成全书总目提要

纪昀

臣等谨案:《王文成全书》三十八卷,明兵部尚书、新建伯余姚王守仁撰。守仁事迹具《明史》本传。其书首编《语录》三卷,为《传习录》,附以《朱子晚年定论》,乃守仁在时,其门人徐爱所辑而钱德洪删订之者;次《文录》五卷,皆杂文;《别录》十卷,为奏疏、公移之类;《外集》七卷,为诗及杂文;《续编》六卷,则《文录》所遗,搜辑续刊者:皆守仁殁后德洪所编辑。后附以《年谱》五卷、《世德纪》二卷,亦德洪与王畿等所纂集也。其初本各自为书,单行于世。隆庆壬申,御史新建谢廷杰巡按浙江,始合梓以传。仿《朱子全书》之例以名之。盖当时以学术宗守仁,故其推尊之如此。

守仁勋业气节,卓然见诸施行,而为文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自足传世也。

此书明末板佚,多有选辑别本以行者,然皆缺略,不及是编之详备云。

乾隆四十三年五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录自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二零四别集类)

王阳明先生书蔬证序

胡泉

昔朱子改订《大学》,补《格物传》,以“格物”为下手功夫。王阳明先生复古本《大学》,议朱子补传为多事,以“致良知”为下手功夫。于是理家咸谓阳明之学出自象山。其所谓“致良知”,犹之象山主“尊德性”〔1〕而不尽然。观其讲学书中谓“象山学问思辨,致知格物之说,未免沿袭之累”,且申言知行原是一个之义。其词云:“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功夫。这一个功夫须著此两个字,方说得完全无弊病。若头脑处见得分明原是一个头脑,则虽把知行分作两个说,毕竟将来做那一个功夫则始或未便融会,终所谓百虑而一致矣。若头脑见得不分明,原看做两个了,则虽把知行合作一个说,亦恐终未有凑泊处。况又分作两截去做,则是从头至尾更没讨下落处也。”反覆详明,见象山之学有讲明,有践履,既以致知格物为讲明之事,即非知行原是一个义,与良知之旨有差。要之以阳明之学拟诸象山,尚属影响。以阳明之学准诸朱子,确有依凭。盖阳明讲学,删不尽格物传义在外,而朱子注经,包得尽良知宗旨在内。惟朱子精微之语,自阳明体察之以成其良知之学;惟朱子广博之语,自阳明会通之以归于致良知之效。然则《朱子全书》具在,他人读之而失其宗旨,不善读朱子之书者也。阳明读之而得其宗旨,善读朱子之书者也。抑又思之,设非朱子剖析知行,剖析尊德性道问学,剖析致中致和,剖析博文约礼,编为章句,勒为遗书,而订良知之诀者,竟曰知行合一,竟曰道问学即是尊德行,竟曰致和即是致中功夫,竟曰博文即是约礼功夫,为之解释,著于后世,使后之读者无先后之可寻,无体用之可辨,其遗误岂浅鲜哉?是阳明之学亦必附于朱子之学而并传,综而计之,拟而议之,则直以为阳明良知之学非出自象山而出自朱子云尔。

泉也不敏,于朱子、阳明之学从事有年,虽茫乎其未有得,而中心窃向往之。间尝即阳明之《古本大学》以参考朱子之《改本大学》,爰辑《古本大学汇参》一卷,又取阳明讲学之书,以证明朱子讲学之书,爰辑《王阳明书疏证》四卷,又录阳明所撰杂文依经立义者,仿前人《程子经说》之例,辑《王阳明经学拾余》一卷,又采阳明弟子所记语录《传习录》中说经各条,仿前人《朱子五经语类》之例,辑《王阳明经说弟子记》四卷。管窥之见,未敢自谓有当也。实应乔石林侍读尝记陆平湖论阳明之言曰:“其人则是,其学则非。”泉拟改其言曰:“其学则是,其词则非。”故凡阳明书中所谓“本来面目”,“正法眼藏”,“无所住而生其心”等语,旁涉佛书,借以发明者概不引证附和,俾后之愿学阳明之学者知所择焉。咸丰癸丑五月甲寅高邮胡泉自序。

(录自日本九州大学藏《王阳明先生书疏证》清刊本)

校勘记

〔1〕原本误作“行”,迳改。

王阳明集要三种序

严复

丙午长夏,方君芑南、魏君蕃实重刊《阳明集要三种》成,诿复为之序。自念如复不肖,何足以序阳明之书?故虽勉应之,未有以报也。冬日邂逅江上,魏君又以为言,且曰:“非得序,无以出书。”既辞不获,则曰:“嗟乎!阳明之书,不待序也!”

夫阳明之学,主致良知。而以知行合一、必有事焉为其功夫之节目。其言既详尽矣,又因缘际会以功业显。终明之世,驯至于昭代,常为学者宗师。近世异学争鸣,一知半解之士,方怀鄙薄程、朱氏之意;甚或谓吾国之积弱,以洛、闽学术为之因。独阳明之学,简径捷易,高明往往喜之。又谓日本维新数巨公,皆以王学为向导,则于是相与偃尔加崇拜焉。然则阳明之学,世固考之详而信之笃矣,何假不肖更序其书也哉!

虽然,吾于是书,因亦有心知其意,而不随众人为议论者,可为天下正告也。盖吾国所谓学,自晚周、秦、汉以来,大经不离言词文字而已。求其仰观俯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如西人所谓学于自然者,不多遘也。夫言词文学者,古人之言词文字也,乃专以是为学,故极其弊,为支离,为逐末,既拘于墟而束于教矣。而课其所得,或求诸吾心而不必安,或放诸四海而不必准。如是者,转不若屏除耳目之用,收视返听,归而求诸方寸之中,辄恍然而有遇。此达摩所以有廓然无圣之言,朱子晚年所以恨盲废之不早,而阳明居夷之后,亦专以先立乎其大者教人也。

惟善为学者不然。学于言词文字,以收前人之所以得者矣,乃学于自然。自然何?内之身心,外之事变,精察微验,而所得或超于向者言词文字外也。则思想日精,而人群相为生养之乐利,乃由吾之新知而益备焉。此天演之所以进化,而世所以无退转之文明也。知者,人心之所同具也;理者,必物对待而后形焉者也。是故吾心之所觉,必证诸物之见象而后得其符。火之必然,理欤?顾使王子生于燧人氏之前,将炰燔烹饪之宜,未必求诸其一心而遂得也。王子尝谓:“吾心即理,而天下无心外之物矣。”又喻之曰:“若事父,非于父而得孝之理也;如事君,非于君而得忠之理也。”是言也,盖用孟子万物皆备之说而过,不自知其言之有蔽也。今夫水湍石碍,而砰訇作焉,求其声于水与石者,皆无当也;观于二者之冲击,而声之所以然,得矣。故伦理者,以对待而后形者也。使六合旷然,无一物以接于吾心。当此之时,心且不可见,安得所谓理者哉?是则不佞所窃,愿为阳明诤友者矣。虽然,王子悲天悯人之意,所见于答聂某之第一书者,真不佞所低徊流连,翕然无间言者也。世安得如斯人者出,以当今日之世变乎!

魏君待吾言亟,则拉杂率臆,书以邮之。

(录自《王阳明集要》,民国十五年上海群学社版)

王文成公全书题辞

章炳麟

至人无常教,故孔子为大方之家。心斋克己,诲颜氏也,则能使坐忘不改其乐。次如冉、闵,视颜氏稍逡巡矣。及夫由、赐、商、偃,才虽不逮,亦以其所闻自厉,内可以修身,外则足以经国。故所教不同,而各以其才有所至,如河海之水然,随所挹饮,皆以满其腹也。宋世道学诸子,刻意欲上希孔、颜,弗能至。及明姚江王文成出,以豪杰抗志为学。初在京师,尝与湛原明游,以得江门陈文恭之绪言。文恭犹以心理为二,欲其泯合,而文成言心即理,由是徽国格物之论瓦解无余,举世震而愕之。

余观其学,欲人勇改过而促为善,犹自孔门大儒出也。昔者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闻斯行之,终身无宿诺,其奋厉兼人如此。文成以内过非人所证,故付之于良知,以发于事业者或为时位阻,故言“行之明觉精察处即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行”,于是有知行合一之说。此乃以子路之术转进者,要其恶文过,戒转念,则二家如合符。是故行己则无忮求,用世则使民有勇,可以行三军。盖自子路奋乎百世之上,体兼儒侠,为曾参所畏。自颜、闵、二冉以外,未有过子路者。晚世顾以喭蔑之,至文成然后能兴其界,邈若山河,金镜坠而复悬。

同类推荐
  •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胜佛顶陀罗尼经

    最胜佛顶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Glossary

    Glossa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西铭述解

    西铭述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纪先生,离婚吧!

    纪先生,离婚吧!

    苏央:抬头有什么用?除了茫茫白云,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纪离渊:对你的执念太可怕,可怕到让他从来未曾认识过自己…枪口瞄准了你的心脏你先一步将匕首刺入他的腹腔殊不知枪里没有子弹里面装的是糖你最爱的糖…[本书是短篇,目前不会收费,会不定时更新。喜欢可收藏]
  • 送李频之南陵主簿

    送李频之南陵主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逆天九公主

    逆天九公主

    她是擅长音律的忘忧教圣女;她是受尽欺凌的废物九公主:她被自己同父异母的姐姐推入湖中,香消玉殒;她为追随自己的亲生姐姐跃入深渊,魂断山崖!一朝重生,上天给了她第二次机会,那她便要扶摇直上,凌驾九霄!这一次,她一定要保护好身边的所有人,她再也不会被威胁!这一切都会改变,因为她,玉落璇!【片段一】“玉落璇!”月汐国主连忙出声,“赶紧向凤小姐和月浅二皇子殿下道歉,否则我月汐帝国将不再认你这个公主!”“不认又何妨,荣华于我如云烟,宫墙于我如牢笼,这个世界,既然强者为尊,那么这公主的身份,又有何用?”玉落璇轻笑着,“今日的话语,我绝对不会收回,我定会尽我所能,与你们,誓不两立!”【片段二】“血脉之缘,如何断?”少年略显低沉的声音响起,右手三指朝天,“今后我若是听到谁再说一句璇儿的不是,我玉语彦在此对天起誓,必穷其一生,与那人不死不休!”这句话如一道惊雷,狠狠的击在了玉落璇的心上,她愣怔的站在原地,心头一酸,几欲落泪。抬头看去,那被泪水朦胧了的少年身影,是那样的坚定,无悔付出,亦不求回报!只因那一句血缘!他们是血脉至亲!【片段三】“那便……依凤小姐所……”月汐国主犹豫片刻,叹息一声,挥挥手,道。“慢着!你们主宰的是我的婚事,有没有问过,我的意见!”未等月汐国主的话说完,玉落璇掷地有声的声音便响彻了整个楹雪殿,“我说,我不同意!”楹雪殿中间席位,一名红衣女子傲然起身,眼神直直的对上凤菡青的目光,语气中的狂妄丝毫不输于凤菡青。【本文为成长型女强,古风玄幻,不喜慎入~O(∩_∩)O~】★好友文文推荐★黑格格【唯宠】菲菲姐【斗魔唯尊】
  • 比目鱼的眼泪(微阅读1+1工程·第六辑)

    比目鱼的眼泪(微阅读1+1工程·第六辑)

    马孝军创作的《比目鱼的眼泪》是“微阅读1+1工程”这套书中的一册,收录了《找个理由留下来陪你》、《妈妈和一部老电视剧》、《丢弃在车里的爱情》、《把爸叫叔》、《杀人烟》、《逃犯阿里》、《先生是艺术系毕业的吧》、《疯狂吃减肥药的女人》、《隐私》、《风雨彩虹,铿锵玫瑰》、《当官的优选收获》、《一种女人》、《爱心人士》等故事。
  • 孤城闭(王凯、江疏影主演《清平乐》原著)

    孤城闭(王凯、江疏影主演《清平乐》原著)

    北宋的太平盛世,春风上国繁华。她是皇帝的爱女,依在父母身边窥帘望去,一时多少人杰:他原本是清俊的少年,穿梭于名臣和高士之间,人生拟是采采流水,蓬蓬远春。倏忽十年,相误桃源路。这似乎是来自父亲的一意孤行,而这痛苦的父亲虽然富有天下,却也在自己布下的复杂棋局面前别无选择。有娇媚的宠妃相伴,风流天子对贤惠睿智的皇后若即若离,在婚姻与政治中彼此斗智斗勇,展开一场十数年的持久战,一个“爱”字却总难说出口。兰心蕙质的司饰女官擅长制造宋宫精美的化妆品,为后妃设计精致妆容。她与画院中最有灵气的青生倒家倾心相爱,最后却为成全别人,放弃自己的恋情,委身为妃。曾经的愿望缩减了再缩减,终究是繁花事散,每个人都各自困顿在孤城。无论高贵仰或卑微,野心抑或退让,宿命渊薮总是无法逃避。
  • 高仿神婆

    高仿神婆

    谁说现在帅哥不好找,找到了也是别家的?她颜妃就顺手捡了两个绝色帅哥窝在家里,随时待命,等着被自己吃干抹净。谁说女人胸大无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她颜妃就是凭着这大胸、小脑,逢凶化吉,坑、蒙、拐、骗信手拈来。
  • 重生农家小媳妇

    重生农家小媳妇

    小媳妇儿孟朵重生到十三岁那年。依旧是人人惦记的能掐出水的童养媳,却不再是任人宰割的小绵羊。帮助大伯发家致富,督促小叔进学高中,教养小姑温柔识礼!坑害拐骗的,拍飞!算计房田的,抽死!她的愿望是一家人开开心心地过平淡而富足的生活,奈何桃花朵朵开,一众人物粉墨登场。一不要命,二不要脸,狗皮膏药似的黏在身上,活神仙都没辙。最缠人的爷们霸气十足,对外放话:谁惹自个媳妇儿,一个字,抽!【男主语录】媳妇儿,我给你笑一个,别生气了,行吗?媳妇儿,大伯甩脸子给我瞧,咋办?媳妇儿,小叔竟然敢打我的脸,毁容了怎么办?媳妇儿,小姑子的婚事你可满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十年,一念

    十年,一念

    故事来源于许嵩的《心疼你的过去》和《装糊涂》而来,现任和初恋之间的选择,过去和现在之间的选择,怀念青春。都说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对于过往的种种遗憾,谁又甘心于现在?可,如有机遇再续前缘,谁又堪回首?谁敢决于初心还是现在?生活本就是一出戏,导演和主角你又甘于选谁?
  • 孩子不可以

    孩子不可以

    这是一本有关儿童安全的小百科全书内容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针对现代社会有关儿童安全方面的各种隐患从实际生活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