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9000000004

第4章

东为碧霞祠,元君上庙也。《文献通考》:“泰山玉女池在太平顶,池侧有石像,泉源素壅而浊。宋真宗东封,先营顿置。泉湍涌上徙升山,其流自广,清澈可鉴,味甚甘美。经度制置使王钦若请浚治之。像颇摧折,诏皇城使刘承珪易以玉石。既成,上与近臣临观,遣使砻石为龛,奉置旧所,令钦若致祭,上为作记。”按:古玉女池属大辟祠基,适掩于正殿龛座下。今祠东有圣水井,西有玉女池并建亭,遗迹皆后人附会耳。《岱史》云:“宋建昭真祠,金称昭真观,明洪武中重修,号碧霞元君。成、弘、嘉靖间拓建,额曰‘碧霞灵佑宫’。”按:元君之祀,传述不一,其以为黄帝所遗玉女者,《瑶池记》也;其以为泰山神女者,《博物志,》也,明人崔文奎独有取於“坤道成女”之说。盖谓岱岳毓神,上通乾象,降灵下土,故曰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于义吻合;而刘禹锡《送东岳张炼师》诗云“久事元君住翠微”,是在唐时已有元君之名,盖由来久矣。祠正殿五间,像设及盖瓦鸱吻檐铃之类,皆范铜为之。其玉像不知毁于何时也。栏其东一间曰东宝库,西一间曰西宝库。用以投储诸所捐施,名曰混施钱,盖即汉武帝所谓“梨枣钱”也。

自乾隆二十四五年以来,每遇四月盛会之期,御赐彝器鼎、鑪、缻、罇、琖,多磁晶金玉之属。旧有玉印篆刻“天仙照鉴”四字,或亦祥符时与玉像并造耶?又有明人郭诏所铸铜鼓、鼎、瓶,各识以铭。东西庑设眼光、子孙像,瓦皆铁冶。中为香亭,即万历建金阙处,有方从哲撰《金阙记》铜碑,及天启赐灵佑宫铜碑。又旧有秦篆刻石,先是在玉女池上,后移置祠之东庑。其石高四尺,四面广狭不等,载“始皇铭辞”及“二世诏书”,世传为李斯篆。字径二寸五分,宋人刘跂亲为摩拓,得字二百二十有二。近数年前摩本仅存“臣斯”以下二十九字,未有明北平许囗隶书跋。乾隆五年庙灾,是碣瘗置失所。明《泰山进香题名记》:“铁碑、铜鼓、鼎融为汁;而玉印独完,从烬煨得之,惟一角少缺。”东西碑亭二。南为重门,旧额“神秀”。门前为台,绰楔三。向有坊三:北曰护国灵佑,东曰宏仁济世,西曰圣德安民。万历间巡抚李辅、巡按吴定、韩应庚等建,圮。台东有鼓楼,西有钟楼,南为大门,旧额“金阙”。国朝顺治十八年,知州曲允斌重修,复于大门上增葺歌舞楼,东西各筑石阁。大门外为焚帛炉,又曰火池,远近谒者焚楮弊于此。南为照屏康熙五十六年六月六日,泰山大水,登岱男女漂流者无算,盘路祠庙皆圮,命江南学政林之浚、江西学政鱼鸾翔重修。雍正七年发帑,遣内务府郎中丁皂保、赫达塞重修立碑。祠门外迤东、西为《裁革香税碑)。按:泰山设立香税自明始,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奉旨永禁。乾隆五年六月二十四日灾,命内务府员外郎江都重建。三十五年命内务府大臣刘浩重建,皆有御制碑文纪其事。三十六年五月十五日夜,泰山水,盘路圮,知府夏玢重修,凡二十四桥皆恢拓之。有戊辰御制《登泰山》诗二首,刻东亭碑阴。辛未、乙酉南巡《过泰山》诗四首,辛卯《登泰山》诗二首,并勒祠门外迤东碑阴、碑侧。丁丑孟春《过泰山》诗二首,勒祠门外迤西碑阴。按:明万历间王锡爵撰《东岳碧霞宫碑》云:“庚寅岁,近侍诸臣吕进朝等进曰:‘两宫太后圣寿,愿往礼岳祝厘。’上许之,乃立石以纪。”碑阴有后妃皇子侍臣等题名,其石丰坚莹丽,自京师置此。然庙灾后是碑尚完整,近为工人毁坏。殿内先后奉悬圣祖仁皇帝额曰“坤元叶应”,世宗宪皇帝额曰“福绥海宁”。今上额曰“震维灵岳”,又额“赞化东皇”。《盐铁论》曰:“古者庶人鱼菽之祭,士一庙,大夫三,以时有事于五祀,无出门之祭。今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推牛击鼓.,戏倡舞像。”则出门进香之俗,已自西京而有之矣。第四方男女不远数千里进香报赛,皆先有事于元君,而后及他庙也。

东石阁外为驻跸亭,即康熙中更衣亭。乾隆十二年拓建。《岱史》称“东公署,香税总巡官所居”,皆此地。东南为宝藏岭。上有狮子石,介五花崖、望海石间也。

东北上为东岳庙,《从征记》所谓“上庙在山顶,即封禅处也”。元时张志纯拓建。明嘉靖间,巡抚曾铣重修,布政使陈儒为记。今上额曰“资始惟元”,又额“上摩苍昊”。庙北悬崖削壁为大观峰,一曰弥高岩。有唐玄宗《纪泰山铭》,世谓之磨崖碑。高二丈九尺,宽一丈六尺七寸;额高三尺九寸,宽四尺。开元十四年九月御制,八分书,并题额。字径五寸,额字径一尺九寸。朱彝尊云:“碑铭典雅,或是燕、许手笔。而御书遒劲,若怒猊渴骥,羁束安闲,不比《孝经》之多肉少骨。若唐隶尽如此,何惭汉碑碣乎?”王世贞云:“其下三尺许,为拓碑者冬月篝火蚀之,遂不全。”《济南府志》:“碑下截剥落,叶彬补书。”按:彬所补百八字,形似小异。后列从臣题名,字差小,好事者以古篆鑱毁。犹有“开国公臣李仁德,上柱国臣李元纮,臣尉大雅,臣王敬之”三十余字。空处亦有题名,惟颜真卿题名已亡。其巅有大小悬鼓石,下有桃花洞、裂天泉、云水池夹之。又唐高宗《朝觐碑》、苏(延页)《封东岳朝觐颂》,皆磨于崖,并佚。康熙二十三年圣祖仁皇帝御题“云峰”二大字。今上御制《戊辰二月晦夜宿岱顶》诗二首,《恭颂皇祖勒崖“云峰”二大字》诗二首,并勒此崖之西。其上有唐乾封元年刘仁愿题记。南侧一石,高可一丈,南面刻“—拳石”三字,北面刻“聪明正直”四字。孔贞瑄谓之“真泰山”,取五岳真形之义也。

唐摩崖东为宋摩崖碑,真宗《述功德铭》摩勒于上。高二丈六尺,宽一丈一尺六寸;额高二尺八寸,宽五尺五寸。大中祥符元年十月御制、正书并篆额。是碑有二,一勒山上,一勒山下城南。其勒山下者,所谓阴字碑也。其勒山上者,文字径二寸,额字径八寸。明嘉靖间鄞人汪坦大书,东安邵鸣歧等题名一则。又安阳人翟涛奉当事僚友同游,引汉陈、荀诸贤之聚,太史以德星奏一事,自为题名,复书“德星岩”三大字,并鑱盖于上。每行约毁三四十字。下截尚有字句可读,其得字二百二十有五。篆额“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之铭”十三字,完好如初。原碑字迹犹存,何以孔贞瑄称只成其额也?《文献通考》:“初,王钦若言唐高宗、玄宗二碑之东,石壁南向平峭,欲即崖成碑以勒圣制,上曰:‘朕之功德,固无所纪,若须撰述,不过谢上天敷佑,叙祖宗盛美尔。’命勒石北向,以答天眷。”元好问《东游略纪》云:“岳顶封禅坛下,有唐、宋摩崖。”据此则真宗之《述功德铭》,先经磨勒岱巅,后又立碑城南也。乃后人第知有城南之碑,而不复知有岱巅之碑矣。

西北为青帝宫,李戴重修。今上额曰“慈天广佑”。东有碧天泉,今涸。大门外巨石踣卧,名曰独石。

西为后寝宫,明称神思宫,女冠为元君卧焉。今上额曰“德溥坤舆”。

西为望吴峰,俗呼孔子岩。《韩诗外传》“孔子望吴阊门外有系白马,引颜渊以指之”者也。明建过化亭于上,圮,遂立孔子庙于下。嘉靖万历间朱衡、郝大猷、查志隆相继修葺,奉以四配,后知州秦懋约以非礼撤去。国朝康熙十五年,吴云、杨林又重建,砻石为像。乾隆三十五年,今上额曰“因高喻大”。其前有坊,李树德题曰“望吴圣迹”。庙西有崇冈,曰登仙台,《岱史)以纯阳尝登此云。

德星岩北为泰山绝巅,旧称太平顶,俗名玉皇顶。有玉帝观,即古太清宫也。明成化十九年,中使以内帑重建。隆庆六年,万恭撤观于巅北,出巅石而表之。观中有今上额曰“妙运无为”。东侧为迎旭亭,今上额曰“浴日养云”。自南天门至绝巅六里余,登岱者必以此为极焉。

绝巅前,台基方广,碣曰“古登封台”。按《汉宫仪》:“秦篆刻石东北百余步,得始皇封所。汉武在其北二十余步,得北垂园台。台上有坛,谒人多置钱物坛上,亦不扫除。则诏书所谓酢梨酸枣狼籍,散钱处数百,币帛具道。是武帝封禅至泰山下,未及上,百官为先上跪拜,置梨枣钱于道以求福。坛以南有玉盘玉龟。”即此也。有今上御制《登封台》诗二首,勒飞龙岩绝壁。

观大门外有碑而无字,高一丈五尺五寸,南北面各宽三尺六寸,东西侧各厚二尺四寸,碑上微狭于下,顶似幢盖,而趺为土壅。或曰石表,或曰神主石,或言其下有金书玉简,当是石函。色黄白坚莹,无苔藓,非岳之所有。世传秦皇无字碑。然始皇刻石见于《史记》,二世沼书即刻其上,不应既有刻石,复立此碑。顾炎武辨为汉武帝立。东有巨石,勒今上御制《无字碑》诗。《史记·封禅书》云:“上因东上泰山,泰山之草木叶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巅。上遂东巡海上,四月还至奉高,上泰山。“封而不言刻石,是汉石无文字之证,兹碑是也。《后汉书·郊祀志》亦云:“上东上泰山,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巅。”注、师古曰:“从山下转石而上也。”是其证矣。《汉宫仪》曰:“石二枚,状博平,园九尺,此坛上石也。其一石,武帝时石也。时用五车不能上也,固置山下为屋,号五车石。”今石失其处。《封禅书》又曰:“武帝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有玉牒书。江淮间一茅三脊为神藉,五色土益杂封。纵远方奇兽蜚禽及白雉加祠,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绝巅东南为平顶峰,巅石平敞。东北为探海石,一石横出,东指无依。

平顶南为乾坤亭,明挟仙宫故址。亭始于康熙二十三年建,中有碣曰:“孔子小天下处”。前一亭,圣祖仁皇帝额曰“普照乾坤”。今上额曰“独尊宇宙”。内有碑。丁丑首夏、壬午孟夏御制《登岱》诗各二首,勒碑两面,碑两例亦有诗二首。

东南为日观峰,即《汉宫仪》及《泰山记》所谓“山顶东岩为介邱”也。其曰日观者,鸡一鸣时,见日始欲出,长三丈所,故以名焉。魏庄《渠书》曰:“日观峰者,夜半可以眺见浴日。弥望如铺金者,海也;绿色微茫中有若掣电者,海岛溪山相间也;金色渐淡,日轮浮动水中,如大玉盘,适海滨望而见海,日是矣。”王世贞以日观、秦观、越观为一峰,言:“观日出则为日观,西望见秦则为案观,南望见越则为越观,后人所指某某峰,皆妄也。”自天门月观经绝巅至此,皆曰泰山顶,宋真宗改称太平顶也。

日观西为登封坛,盖唐时筑也。《岱史》裁:“日观峰西为宋筑石函,方丈许,亦题刻曰‘古封禅坛’。俗曰宝藏库,以所瘗金书玉简,故云。”《唐书·礼乐志》:“高宗乾封元年,封泰山为园坛,又为坛于山上,号登封坛,旋名登封坛曰万岁台。玄宗十三年有事泰山,立园台于山上,又于园台上起方坛,又为园坛于山下。”典礼乐章可征也。《宋史》:“真宗东封,于山上置园台。”又《宋史·礼志》真宗祥符初有事泰山,记载之甚详也。按:前代登封,为金泥玉简之事,皆是其地,而坛基无存。《岱史》云:“洪武初,居民于山中得玉匣,内有玉简十六。有司献于朝,验其刻,乃宋真宗祀泰山后土文。又成化十八年秋,日观峰下,雨水冲出玉简,会中使有事东藩,复驰以献,乃命仍瘗旧所。”后建日照观。嘉靖间复置观海亭,额曰“日观亭”。稍北为望海楼,并圮。乾隆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工人于日观峰侧凿石,得玉匣二,各缄以玉检金绳。启视,其一为祥符玉册,共十七简,简字一行,外用黄缦叠裹之,见风灰飞。其一未启,其简尺寸悉如《宋史·礼志》所载。巡抚阿里衮献于朝。有今上御制《日观峰》诗二首,刻碑两面,建亭于上。东为东天门。又东为伏虎门,峡口陡险。下为鹰愁涧,烟云杳霭,深不可测。水东北流,会洗鹤湾。

日观峰南为爱身崖,旧称舍身崖。三面陡削,绝无尾径。四方愚民,往往为亲病誓代,亲愈则跃身投崖以死。明何起鸣缭垣示禁,碣曰“爱身”。钟宇淳曰:“舍本无舍,何况爱缘,非舍非爱,作如是观。”崖上勒宋政和间题名。中立一石高文许,曰“瞻鲁台”,俗名幡干石。东岩题“诲日奇观”四字。旁有可止台。稍南有方正石,端莹如碑制。东南为东神霄山,俗名吓人峰,悬崖天半,吁骇殊甚。南岩东、西有影翠石。下为九龙峪,纳诸水东南流,北折绕神霄,东汇云河,水晃漾东北注鹰愁涧。北崖一洞,极深敞,曰清静石屋,中有清泉,元初女冠孙清静修真处。川林僻旷,尘迹罕至,故俗呼为仙人场云。北为空明山,中穴通明,日光穿午。

爱身崖西为仙人桥,两崖戌削,中三石衔接如梁。西为望海石,巨石坦豁,与日观埒。西有遥观洞,俗称昭真库,高深幽旷,游者憩焉。又南石壁峻嶒,为蜕仙岩。元好问《送天倪子归布山》诗曰:“后日天门重登览,蜕仙岩下幸迟留。”有王老石屋,《岱史》云:“翰林王从之跏趺化此。”稍东为涤虑溪,水(左三点水右敝)冽西南流。中有突秀蜂,《泰山小史》所称“石笋”也。峰顶苍松偃盖,今亡。

绝巅东北七里为鹤山,松敷岩谷,多野鹤巢云。

同类推荐
  • 荣枯鉴

    荣枯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于公案

    于公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

    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毗尼毋论

    毗尼毋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舍利弗摩诃目连游四衢经

    佛说舍利弗摩诃目连游四衢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魔女成长的日记

    魔女成长的日记

    对帝国感到失望的寒伊决定离开帝国,前往绝境森林中独自生活,五年的时间,他在绝境森林内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庄园,过着愉快的隐世生活,他本以为自己会一直一个人个生活下去,直到有一天,他在外出采集食材时,遭遇了一头黑色野兽,以及一名即将被黑色野兽吃掉的小女孩,在救下那名小女孩后,寒伊才得知她原来是一名魔女......本书是日常文,是日常文,是日常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过也会写一些战斗的情节。本书将会以两个视角来写,一个是作者视角,一个是主角视角,希望大家能够有一个全新的阅读体验!
  • 看不见我

    看不见我

    阴阳两相反,人鬼不相干,有阴必有阳,万物相生克。人不管做什么都不要得罪鬼,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以大卡为首的五个人是真星市商业银行的员工,他们个性相投,便自发组建了红猫俱乐部。自从银行柜员夏子雯莫名收到了一捆冥币之后,怪事一桩接一桩,逐步逼向死亡。为了救回被鬼差盯上的同事,不得不踏上灵异之旅,冥冥之中,五个人发现各自都拥有着一种可怕的能力,并指引着他们找到藏匿于时间夹缝中的红猫团第六人,找寻真相、九死一生、触碰禁忌,我所经历的一切,都源于我改变了时空,你应该回到属于你的世界,我将在我的世界消失,我们永远都见不到彼此,而你永远看不见我。
  • 流淌的丰碑

    流淌的丰碑

    地处太行之巅的晋城市,自古人杰地灵,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素有“煤铁之乡”的美称。千年流转,沧海桑田。从昔日一个不起眼的小城,到如今发展成为一座欣欣向荣的现代化都市,特别是1985年改为地级市后的近20年来,晋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建市之初的8平方公里,一举扩大到26平方公里,市区人口也从10万增加到31万,如一颗明珠镶嵌在晋东南大地。
  • 临济宗旨

    临济宗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流年如许歌如旧

    流年如许歌如旧

    藏在青葱岁月里的记忆与秘密,目睹了男孩童年时代黑暗记忆的女孩在少年时与他再次相遇。友情与心动的交织,伤害与原谅都只和青春相关。我们习以为常的每一次相遇相伴,终有一天会随着热烈而急促的告别而终结。后来,我们又遇到了很多人,他们教会我们学会理解世人的罪恶和孤独,才能成为世人。
  • Time out of Time

    Time out of Time

    In book two of the Time out of Time series, the excitement and mystery continue as Timothy; his sister, Sarah; and their friend, Jessica, journey to Edinburgh, Scotland, where they seek the Four Treasures, especially the Telling Stone. They must keep the treasures from falling into the hands of Balor, who will use them to deprive the world of good. The children pass through Time out of Time as they undertake their quest, encountering mythic and folkloric characters, including the Tuatha Dé Danann, Gwydon, and Cerridwyn. A code hidden in an ancient map is the key to finding the Telling Stone. The book includes a four-color map and concludes with a glossary of the many historical, literary, and folkloric references mentioned in both this and the first Time out of Time volume.
  • 绝世女神医:祸水皇后倾天下

    绝世女神医:祸水皇后倾天下

    十年前,他对她许下我拱手山河讨你欢的诺言。十年后,他将她变成了囚在冷宫的弃后。她从万丈高楼跃下,摇身一变变成了名满天下的神医,用医术一步步地实现她的倾国誓言。当现代天才女医师卯上古代腹黑暴君。当一切诺言变成谎言,他和她该如何自处?她说:“我要让你眼睁睁地看着你的帝国被一点点倾覆。”他说:“女人,这辈子你都无法逃脱我的掌控。”纸醉金迷的世界,无上的权力。谁又能与谁生死相许?且看一代绝色神医,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谢谢美工半月做的封面,很美啊~】
  • 卡夫卡小说全集(1-3卷)

    卡夫卡小说全集(1-3卷)

    《卡夫卡小说全集》选自德国菲舍尔出版社1994年校勘本《卡夫卡全集》,包括作者全部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忠实地根据卡夫卡的手稿,既保留了原作无规则的标点符号和异乎寻常的书写方式,又突出了原作完成和未完成的两个部分,同时也纠正了其他一些版本的错误。
  • 异世擎天录

    异世擎天录

    运气不好,被雷劈?投胎异世,我也生在大贵族,我也是天才,我就要纵横大陆!但是我得命怎么就不一帆风顺呢?看转世而来的杨擎天如何打造自己传奇的一生。
  • 扶摇而上婉君心

    扶摇而上婉君心

    初相见,他七岁,她三岁,耀眼的阳光照射着女童眉宇间的一点胭脂痣,红的像要滴血一样,满目的桃花,清风徐来,花瓣飘落间迷了谁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