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0000000053

第53章

子部三

天文算法类

周髀算经二卷音义一卷附数术记遗一卷(旧钞本)

旧题:“赵君卿注,甄鸾重述,李淳风释。”《音义》题:“李籍撰。”後附《数术记遗》题:“徐岳撰,仇鸾注。”《周髀》,即古盖天之学。今之西法,实出於是。《数术记遗》,唐代选举,於《九章》、《五曹》之外兼習之,虽世皆疑其伪讬,要之流传已久矣。惟辗转传钞,讹舛不少,此犹旧本,有君卿自序及鲍浣之序跋。案:跋语遇“国家”及“中兴”字样,俱跳行顶格,知此本从宋椠传录也。

天文大象赋一卷(旧钞本)

隋李播撰,苗为注。旧题:“张衡撰。”《唐志》、《崇文总目》、《通志艺文略》俱作李播。播仕隋,高祖时,弃官为道士。顾涧翁据赋末有“少微之养寂”云云,定为播撰,,自不诬也。旧为孙氏之騄钞藏本,後有涧翁跋。邑人吴顼儒氏依之传录。

新仪象法要三卷(影钞宋本)

宋苏颂撰。是书为重修浑仪而作。始於元祐间,成於绍圣中,故《遂初堂书目》谓为《绍圣仪象法要》,首列《进书状》,卷各有图,图各有说,当时奉敕撰进者。宋椠本卷末有“乾道壬辰九月九日吴兴施元之刻本於三衢坐啸斋”两行。元之,字德初,即注苏诗行世者。此相传影摹本,图样界画,不爽毫发,不减遵王氏藏本也。

铜壶漏箭制度一卷(影钞宋本)

是书《文渊阁书目》著录,不著撰人名氏。卷首列李龙眠序,其次为《刻漏图式》,又次列十二节上箭、下箭、独用、同用之分,较《新仪象法要》为密。卷末载王荆公《明州新刻漏铭》、许克昌《明州新造莲华刻漏记》及《铭》,最後为淳祐丁未颜颐仲跋。案:许记、颜跋,知明州谯门旧有水称测昼夜漏之长,岁久刓敝。绍兴末,太常伯韩仲通为郡守,得吴人祝岷,迹古制,冶铜为莲花漏。及淳熙丁未,龙溪颜颐仲继为郡守,既修复之,复取李龙眠、韩仲通两家刻漏之制,并授之梓。卷末有“清源免解进士魏国钧校正”一行。卷首有“士礼居臧”、“黄印丕烈”、“荛圃”诸朱记。)

准斋心制几漏图式一卷(影钞宋本)

宋孙逢古撰并序。逢古创为小壶,分二十五箭,按时而用,以正晷刻,可置坐隅,故曰“几漏”,因绘箭式而刻之。曾著录《文渊阁书目》。是本与《铜壶漏箭制度》合装一册,郡中黄氏旧藏。荛翁有跋。(卷首有“士礼居藏”朱记。)

大宋宝祐四年丙辰岁会天万年具注历一卷(旧钞本)

此宋宝祐四年岁在丙辰之历书。卷末题诸人算造具注颁行者,曰:宝祐三年十月日保章正充同知算造兼主管文德殿钟鼓院荆执礼,灵台郎同知算造杨旂灵,台郎兼主管测验浑刻漏所相师尧,换授保章正充同知算造谭玉,灵台郎判太史局批点历书邓宗文、李辅卿。秀水朱氏跋云:南渡後,自《统元》至《会天历》,名凡七改,惟《会天》史称阙其法,试由此编推之,亦可忖测而知。旧为昆山含经堂徐氏所藏,竹垞老人录副以传。此本卷末有朱笔题识云:“乾隆丙午,从江郑堂处钞录复比校一过。秋厓衡记。”案:秋厓,姓朱,名邦衡,余仲林高弟也。(卷末有“秋厓”朱记。)

乾象通鉴一百卷(旧钞本)

宋李季撰。卷首有自序曰:“臣季著为成书,不远万里赴行在献之。”钱遵王氏谓当是宋高宗时。然案卷末自署“河间府免解进士李季奉圣旨编”,河间至临安不当云万里也。其援引广博,推验精详,得未曾有,且所引逸书颇夥,尤为艺林之渊海。外间传本绝稀,此犹出钱氏藏本所钞传者,向藏郡中汪氏。(卷首有“汪士钟印”、“平阳汪氏藏书印”二朱记。)

回回历法一卷(明刊本)

是书卷首有洪武辛亥吴伯宗序,下接《回回历法释例》凡六条,曰释用数例,曰释回回历法积年,曰释宫分日数,曰释月分大小及本音名号,曰释七曜数及本音名号,曰释闰法以下为七政经纬度法。案:回回积年,以阿刺必年为历元,当中国隋开皇十九年己未之岁。其所纪月名,如,第一月大,名“法而斡而丁”;第二月小,名“阿而的必喜世”;第三月大,名“虎而达”;第四月小,名“提而”;第五月大,名“木而达”;第六月小,名“沙合列斡而”;第七月大,名“列黑而”;第八月小,名“阿班”;第九月大,名“阿咱而”;第十月小,名“答亦”;第十一月大,名“八哈慢”;第十二月小,名“亦思番达而麻的”。登诸纪载,亦足广异闻也。

右推步

五曹算经五卷(影钞宋本)

题:“唐朝议大夫行太史令上轻车都尉臣李淳风等奉敕注释。”案:《唐书艺文志》有李淳风注《五曹》、《孙子》等《算经》,故秀水朱氏跋云,相传其法出於孙武也。此书传本绝稀。《四库著录本》钞自《永乐大典》,此犹出自宋椠。卷末有“秘书省”三字一行;又一行云,“《五曹算经》一部共一册”;又三行,列校勘呈进诸臣云:元丰七年九月日校定降授宣德郎秘书省校书郎臣叶祖洽上进,校定承议郎行秘书省校书郎臣王仲脩,校定朝奉郎行秘书省校书郎臣钱长卿。又末叶三行列督刊诸臣云:奉议郎守秘书丞臣韩宗古,朝请郎试秘书少监臣孙觉,降授朝散郎试秘书监臣赵彦若。每半叶九行,行十八字。

缉古算经一卷(影钞宋本)

题:“唐通直郎太史丞王孝通撰并注。”其推算分二十术,析及毫芒。读者不能遽通,故唐代立算学,習此书者以三年为限。其书与《五曹算经》同时刻者。卷末,校定上进督刊诸人结衔姓氏皆同。此即毛斧季氏得之章邱李氏,影钞以传者也。

数书九章十八卷(旧钞本)

宋秦九韶撰并序。其书分九类,以明实用,故曰《九章》,非旧所谓《九章》也。第一大衍术中详言“立天元一法”,推明数术之原,所谓即形上之义,以通形下之数。李氏《测圆海镜》所言即本之。其实西法亦出於此。至国朝梅氏而始宣其蕴,则是书为算家最精微之作。《四库著录本》从《永乐大典》录出。此本卷末有赵清常跋云,“《数书九章》十八卷,宋淳祐间,鲁郡秦九韶撰。会稽王应遴堇父借阅钞本而录也,予转假录之。原书目,予为增入之。时万历十五年新正五日清常道人赵琦美记。”

右算书

术数类

太玄集注六卷太玄解四卷附太玄历一卷(宋钞本)

《集注》题:“涑水司马光。”《解》题:“襄陵许翰注。”《历》附《解》後,不著撰人姓名。《集注》首冠温公《读玄》一篇,《解》末有跋云:“右十一篇《解》,附以《释文》,出许翰。《音考》曰:王即唐王涯。陈即近世陈渐,著《演玄》。吴即吴秘,作音义。郭即郭元亨,作疏。丁即丁谓,许即许昂,章即章詧,黄即黄伯思,林即林瑀本”云。《历》末有跋云:“右许翰传《太玄历》,出温公手录。经後不著谁作。本疑准《贲》沈准《观》,翰更定为《观》为《归妹》”云。案:此书世不经见,是本相传为南宋人所写,书法劲正,前明名人珍藏,印记累累。每半叶八行,行十七字。注每行廿四字。宋讳“贞”、“敬”字皆阙笔。卷末有题识云:“弘治乙卯腊月,葑溪邢参观於皋桥唐伯虎家。”又有题云:“此本旧藏唐子畏家,後以赠钱君同爱,更无副本,惟赖此传诵耳。钱君幸珍藏之。丁巳冬徐祯卿识。”又有题云:“吴爟、钱澈、周芝补遗”。“长洲陆延芝、陆灼校订。”“崇祯丙子张丑敬观。”近为郡人黄复翁所得,潢治成册,有钱宫詹题跋云:“温公集注《太玄》六卷,见於《宋艺文志》,而世传本。至许崧老之《玄解》,则《宋志》无之,惟直斋所录,与此本正同。崧老本续温公而作,而卷第相承,盖用韩康伯注《易》之例。《太玄历》不著撰人。许氏云,出温公手录,则温公以前已有之。其以六十卦配节气,不及《坎》、《离》、《震》、《兑》者,京氏六日七分法,四正为方伯,不在直日之例也。此本字画古仆,又多避宋讳缺笔,相传为南宋人所钞。明中叶唐子畏及吾家孔周先後藏弆,一时名士多有题识。好事者夸为枕中之秘。去冬雲涛舍人始购得之,招余审定,叹其绝佳。越明春,借读毕,因题。时癸丑二月廿七日钱大昕。”又唐陶山观察题云:“右《太玄注》并《解》,宋钞,凡十册,因籍一大绅家得之,以触庙讳字特多,不进内府。考明时藏吾家六如家,余当弆之。然仕於州县,不解藏书,而荛圃主政,精考订,且曾见此书,时时念之,因举以相赠,亦以其旧藏吴中,今仍置之皋桥、吴趋间,抑亦吾家六如所心许也。买椟还珠,吾无悔焉。主政其善宝之。嘉庆六年九月既望陶山唐仲冕识。”(卷首尾有“吴氏家藏”、“吴宽原博”、“匏翁”、“徵仲”、“启南”、“石田”、“张丑之印”、“王腾程印”、“王元齐印”诸朱记。)

太玄经十卷(明刊本)

汉杨(扬)雄撰,晋范望解赞。旧有宋衷《解诂》,陆绩《释文》,范氏合二家注勒成一编。後有《玄图》,分画四重。卷端列陆续《述玄》,後有王涯《说玄》五篇。又《释文》一卷,不著撰人。《通志》谓林瑀所撰。此明万玉堂依宋椠本重雕,故“玄”、“贞”字有减笔,有“海虞周潮书”五字。

元包经传五卷附元包数总义二卷(明刊本)

後周卫元嵩撰,唐苏源明传,李江注,宋韦汉卿释音,其总义则张行成所补撰也。是书效《太玄》而作,苏、李言其理,张氏则主数。绍兴中张洸合《释音》与《疏义》刻之。明人覆板,一仍其旧,较毛氏刻自胜。有杨楫序,张洸跋。

潜虚一卷潜虚发微论一卷(影钞宋本)

题:“宋太师温国公司马光撰。”其《发微论》题:“左朝奉郎御史张敦实撰。”昔人见温公所作潜虚遗墨,俱有阙文,疑为未成之书。此本完善无阙。即朱子所见泉州本,目为赝本也。然当时建阳、郡武俱有刻本。邵武惟缺《繇辞》,此乃泉州教授陈应行乞诸公曾孙温陵守某得家藏全本,合张氏《发微论》以刊者云。《繇辞》悉备,岂温公後人所增入者欤?抑张氏作《发微论》时为之补全耶?古人作一书,经後人拾遗订坠者恒多,何独於潜虚而议之也。後有应行跋。旧为钱遵王藏书,继归泰兴季氏。(卷首有“虞山钱曾遵王藏书”、“安乐堂藏书”、“季振宜印”、“沧苇”诸朱记。)

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本。

天原发微五卷(明刊本)

宋鲍雲龙撰并序。又方回、鲍宁、戴表元序。雲龙尝与同里方回辨论往复,故有《问答》一卷。旧有元元贞间刻本。明天顺间,同里鲍宁加以辨正,重刻之。《目录》後有墨图记云“天顺辛巳歙西鲍氏耕读书堂。”

右数学

唐开元占经一百二十卷(旧钞本)

唐瞿昙悉达奉敕撰。所言皆占验之法,援引纬书,有七十馀种之多。其他所引古书,如《五经通义》、《黄帝用兵要》、《太公金匮》、《太公兵法》、《甘石星经》、王隐《晋书》之类,今皆亡逸,犹藉是书考见崖略,零玑碎璧,致足珍也。有张一熙跋。

谯子五行志五卷(旧钞本)

不著撰人名氏。案:《唐志》及《崇文总目》谓唐时濮阳夏撰。其书分木、火、土、水五行,应四时以编次。首举天文,下及物类,即象以推休咎,覼缕详悉。钱遵王氏谓此等书惜不多传於世也。

乙巳占九卷(旧钞本)

唐李淳风撰并序。此与陈氏《书录》、钱氏《敏求记》所载悉合;惟阙末《风气》一卷。其曰“乙巳”者,陈氏谓从上元乙巳起算,故以名焉。(卷首有“得此书费辛苦後之人其鉴我”、“仲鱼图象”二朱记。)

右占候

葬书集注一卷(明刊本)

题:“草庐先生吴文正公澂删定。後学金华玄默生郑谧注释。”前有文正叙录,谓《内》、《外》八篇,《杂篇》二,凡一千二百四十六字,伦类精矣。盖以蔡季通所删二十篇之本而重定者。郑谧,字彦渊,北山先生忠愍公七世孙,自号玄默居士。又有洪武五年宋濂序,又眉山苏伯衡、金华胡翰、金信後序。附赵东山《葬书问对》一篇。末有弘治十一年新安程敏政序,仁和江澜跋。临川道人题诗,新安谢子期後跋。是书即子期所刻。见钱氏《读书敏求记》。

地里新书十五卷(影钞金本)

题:“王洙奉敕删修。”此宅经、葬书之最详备者。自唐迄宋皆编辑颁行,增加图解。晁氏《读书志》题僧一行撰,作三十卷。此本乃毕履道校补阙遗,考覈无讹,以成善本。刊於金明昌间。前有履道及张谦、王洙三序。洙序有注,徵引颇博,且序末附音义,疑皆履道所撰也。书分三十七门,其中五姓所属一门,於司商协民性之旨,颇能推阐无遗。履道自序云:“发挥经义,注释《礼》文,岁馀方毕,以俟同道之能者。”其非妄作可知矣。旧本流传,影写甚精,为近时各家书目所未载。

天宝至宝经一卷金函经一卷穴法赋一卷雪心赋一卷(旧钞本)

并不著撰人姓氏。惟《天宝至宝经》有序,序为赣郡曾武文展撰,自称得师茂叔先生秘法,其龙法曰“天宝”,其穴法曰“至宝”,各化五五篇诗,逐一解明。然则是书为武撰无疑矣。《雪心赋》後又杂论干支年月日时窍局并附口诀。最後为吉郡方旦子辉跋。据跋语云,予与文展先生尽半生教养之礼,舍所学而学焉。则旦亦同时地理家也。是本出邑中毛氏旧钞。(卷末有“汲古阁”、“毛扆之印”、“斧季”诸朱记。)

天机望龙经一卷(旧钞本)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孔子家语

    孔子家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球之中国时代

    网球之中国时代

    足以改变整个世界网球球坛的天才少年突然销声匿迹,当中国网球球坛收到巨大威胁时,他又出现在人们的眼中,这一次,却打开了中国球坛的时代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轩慕夕

    轩慕夕

    青春总是让人哭笑不得的,令人回味无穷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凡间狱

    凡间狱

    我是一个金盆洗手的盗墓贼,为了寻找失踪的秦教授,不得不重操旧业,结果却意外卷入一个天大的漩涡,也遇到了许多诡异事件。寿衣出行的夜游者。衔尸寻仇的死人头。光怪陆离,不可想象。为了求生,我不得不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卫道士。古老的职业,亘古长存,戍守在黑夜与黎明之间,对抗冥冥中一切不可预知的存在。天有道,万灵亦有道。长夜漫漫,勿问归途……
  •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韩非子》是韩非的生平著作,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作品。是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与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等学派的著作交相辉映。全书现存五十五篇、共计十余万字。按照内容划分,现存的文章可以划分为十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了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本书精选了《韩非子》五十五篇中的经典篇目,按照题解、原文、注释、译文的格式对该著作进行了详细剖析,并且秉持“信、达、雅”的标准,对这部先秦时期的法家集大成之杰作进行了注解。
  • 云鸥情书集

    云鸥情书集

    《云鸥情书集》是庐隐与李唯建二人的六十八封通信集。庐隐说这六十八封书信“没有一篇、没有一句,甚至没有一个字,是造作出来的。”
  • 腹黑世子闲凉妃

    腹黑世子闲凉妃

    那一日她喝下了母亲亲手送上的毒药,血染红了衣襟,滴下了一滴倩泪,看着那个满眼愧疚的女人轻声叹息“如有来生,只愿有一个温暖的家庭,和一个可以倾心的爱人!”黄泉路上她没有看见幽魂,没有看见奈何桥的孟婆,也没有看见所谓的彼岸花,只有一块三生石。她在那里轻轻的刻上:求一良人,一座木屋,一壶清茶,一树桃花,陪我从青丝三千变成白发苍苍。后来三生石开出了一道门,她走出去,走出了一场盛世繁华。那个皓月国纳兰府的纨绔大小姐纳兰汐死了,那个一碗毒药送上黄泉路的浅言却活了。成了那个纳兰汐。这个纳兰汐不再追着名满天下的九皇子跑了。不再为了霓裳阁的一匹布和其他小姐争的头破血流了。不再成天将纳兰府弄得鸡飞狗跳了。不再在那红倚楼上丢人现眼了。她每日只求一曲轻弹,一茶轻饮,一塌浅眠,就此平静终老。怎奈那日春雨缠绵,往日那个陪在自己身边叽叽喳喳的小丫头跪在那雨里,被那鞭子抽打着。怎奈三里桃花因那高堂之上的帝王,一句戏言染满了鲜血。怎奈那个成天唧唧歪歪的老头子为了救自己,剜下了自己了的心头肉。却只有一句“你能活下去就好!”那一日纳兰府的旁系被逐出京都永生不得回归。那一日她对着那个高堂之上的君王怒目而视“为君者,为的是天下苍生幸福安康,为的是太平永世。不知君王血洗这三里桃花林,是明君之为,还是昏君之为?”那一日她从来到这个异世流下了第一滴泪,看着那个脸色苍白的老头子“放心吧,我会没事的,纳兰府的人从来不是好惹的!”于是那一天红倚楼上那惊鸿一舞,她惊艳了世人于是那一天皇家宴上她的那句“我不嫁不爱之人。”扬名天下。于是那一天皇家密杀,她一身红衣竖立于纳兰府前,血战一晚,护了身后那一缕温情。那一日皇家晚宴上他白衣灼华,入了她的眼。那一日他执帕轻拭她的脸,近了她的身。那一日桃花树下,他折一枝桃花插入她的碧发,进了她的心。那一日他已重权在握,即将为王,却为了救她独闯敌人的牢狱,最后暗算身亡。她才知早已将他爱入骨髓。她一步一叩一跪上玉山,血染红了千里路,只愿求得那隐世之人救他一命。玉山之上她最终失血过多昏倒。这一睡便是一月。再次醒来他静坐在床前温润的看着她。她喜极而泣“我就知道你不会死!”他搂着她,心疼的为她拭泪“我是死了,但是我看见那三生石上,有一个笨女人写着:求一良人,一座木屋,一壶清茶,一树桃花,陪我从三千青丝走至白发苍苍。我又怎能忍受你的愿望落空!”
  • 静静聆听故事

    静静聆听故事

    纵使成了王者,也终究有败落的一天,事事皆心,不如意。悲伤,笼罩心头······故事小短片,每一篇不长,可以较快看完(悲剧为主,如要喜乐的,以后看情况可能会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