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6800000053

第53章

此以暑月受寒,故名阴暑,即伤寒也。惟宜温散为主,当以伤寒法治之也。又有不慎口腹,过食生冷,以致寒凉伤脏,而为呕吐、泻痢、腹痛等证,此亦因暑受寒,但以寒邪在内,治宜温中为主,是亦阴暑之属也。阳暑者,乃因暑而受热者也,在仲景即谓之中 。凡以盛暑烈日之时,或于长途,或于田野,不辞劳苦,以致热毒伤阴,而病为头痛烦躁,肌体大热,大渴大汗,脉浮气喘,或无气以动等证。此以暑月受热,故名阳暑。治宜察气之虚实,火之微甚,或补或清,以固其气。此与阴暑之治,大有不同,若或因暑之名,而不分表里,不察阴阳,则误人不浅矣。

一、阴暑证,或在于表,或在于里。惟富贵安逸之人多有之。总由恣情任性,不慎风寒所致也。阳暑证,惟辛苦劳役之人多有之。由乎触冒暑热,有势所不容已也。然暑热逼人者,畏而可避,可避则犯之者少;阴寒袭入者,快而莫知,莫知则犯之者多。故凡有病暑者,阳暑不多见,而阴暑居其八九。今之人治暑者,但见发热头痛等证,则必曰此中暑也。而所用无非寒凉,其不达也亦甚矣。

一、伤寒之病,虽同为寒邪,而名有不同也。伤暑之名,虽可同为暑邪,而病有不同也。伤寒之名有不同者,在冬之寒,即谓之正伤寒;在春之温,即谓之温病;在夏之暑,即谓之暑病。是温病、暑病。亦皆伤寒之别名耳。经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又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即此谓也。伤暑之病有不同者,其因暑而感寒者,寒则伤形,即伤寒也;因暑而受热者,热则伤气,即伤暑也。是内伤外感,俱有暑病之不同耳。经曰: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即此谓也。盖气盛身寒者,谓身受寒邪而气无恙也,故曰伤寒。气虚身热者,谓身冒暑热,而热伤气也,故曰伤暑。此义人多不解,而谓伤寒者必身寒,则于理不通,而大昧经旨矣。

一、夏月盛暑之时,必令身有微汗,此养身之道,最得时宜者也。若必使快然无汗,则未免阴胜于阳,多致疾矣。观之经曰:暑当与汗皆出,勿止。是言暑汗之勿宜止也。又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是言暑汗不出之为病也。此夏月之汗宜否,盖可知矣。

一、夏月伏阴续论,在前第二卷《传忠录》中。

一、暑有八证:脉虚,自汗,身热,背寒,面垢,烦渴,手足微冷,体重是也。凡治此者,宜调理元气为主,清利次之。

一、中暑死者,不可使得冷,得冷便死。只宜以温暖之物,护其脐中,徐徐治之。

论治(共五条)

一、阴暑证,凡暑月外感风寒,以致阴邪抑遏阳气,而病为发热头痛,肢体拘急酸疼,无汗恶寒,脉紧等症,此即伤寒之属。治以解散为主,宜正柴胡饮、小柴胡汤,或一、二、三、四柴胡饮之类,酌其寒热虚实,随宜用之。若脉见微细,气体虚弱,不可发汗者,但宜补中气,使元气渐充,则寒邪自散,不必攻邪也。或用补中益气汤主之。若邪感于外,而火盛于内,或阳明热甚者,宜柴胡白虎煎之类主之。若寒邪在表未解,而六脉微细,背冷恶寒,或呕恶泄泻,内无热证者,此正伏阴在内,而邪不易解,虽在暑月,亦速宜温中,如理阴煎、理中汤、大温中饮、麻桂饮之类,皆宜速用,不可疑也。亦不可迟也。若邪盛于外而中不甚虚者,或以五积散。以上诸证有不能尽者,俱宜以伤寒门诸法,察而治之。

一、阴暑证,凡内伤生冷,致损胃气,而病为腹痛、泄泻、呕吐者,治宜以温中散寒为主。若初受寒邪,停积未散,而脾气未虚者,先宜以抑扶煎、五德丸之类主之。若胃气微虚者,宜佐关煎、五德丸主之。若胃气再虚者,宜温胃饮、理中汤主之。若吐泻已甚,脾肾兼伤,而痛连小腹二阴,或成痢者,宜胃关煎、理阴煎,或九气丹之类主之。若表中寒邪,内伤主冷,表里俱病者,宜兼治之,以和胃饮加柴胡,或温胃饮加柴胡,或新方诸柴胡饮,察虚实而用之。古方用大顺散为温中之总治,亦何足以尽之也。

一、阳暑以酷热伤人,本为热证,然阳中又有阴阳,此不可不辨。凡暑热中人者,其气必虚,以火能克金而热伤气也。然热者不可不清,虚者不可不补,但阳中之阳者宜兼乎清,如身热,头痛,烦躁,大渴,大汗,脉洪滑,喜冷水,大便干结,小水赤痛之类,皆阳证也。若气不甚虚,而但有火证者,宜白虎汤,或益元散主之。或火盛之甚者,惟玉泉散更妙。若汗出脉虚浮,烦渴有火而少气者,宜白虎加人参汤,或仲景竹叶石膏汤、《宣明》桂苓甘露饮之类主之。若眩晕少气,虽烦渴而火不甚者,宜生脉散主之。以上诸法,用治阳中之阳,皆古法之善者。若虽壮热口渴,而脉虚无力,或重按全无,及神困气促者,此脾胃气虚,元阳不足,假火之证,若误用白虎等剂,其危立至。

一、凡中暑热者,人皆知为阳证,而不知阳中有阴也。盖外中热邪,而内亦热者,此表里俱热,方是阳证,治宜清补如前。若内本无热,而因热伤气,但气虚于中者,便有伏阴之象,故凡治暑热之证,最当辨其阴阳虚实。若脉虚无力,或为恶寒背寒,或为呕恶,或为腹痛泄泻,或四肢鼻尖微冷,或不喜凉茶凉水,或息短气促,无力以动之类,皆阳中之阴证也。凡见此类,但当专顾元气,惟宜独参汤,徐徐与之为最妙。若兼微呕恶寒者,宜加煨姜与人参等分主之。再其甚者,则养中煎、理中汤、五君子煎,或五福饮、理阴煎之类,皆当随宜用之。若虚寒之甚,则舍时从证,桂附皆所必用,切不可因暑热之名,而执用寒凉解暑等剂再伐阳气,则变有不可测也。若夏月于盛暑中,过于劳倦,因而中暑者,其劳倦既已伤脾,暑热又以伤气,此本内伤大虚之候,当专以调补为先,然后察其有火无火,或有邪无邪,而兼治如前可也。

一、夏月因暑致病,而医有不知伏阴,误投寒剂,以致吐泻腹痛,或外热内寒,烦躁多渴,状若伤寒。但察其脉微神困,便是阴盛格阳之证,速宜温药以救其内。

一、夏月既伤暑热,复伤生冷,外热内寒者,当专以内寒为主。有滞者,清其滞;无滞者,益其气。但温中理脾,脾气既复,而暑无不退也。

论香薷饮

香薷饮乃夏月通用之药饵,常见富贵之家多有备此。令老少时常服之,用以防暑。而不知人之宜此者少,不宜此者多也。若误用之,必反致疾,何也?盖香薷一物,气香窜而性沉寒。惟其气窜,所以能通达上下,而去菀蒸之湿热。惟其性寒,所以能解渴除烦,而清搏结之火邪。然必果属阳脏,果有火邪,果脾胃气强,肥甘过度,而宜寒畏热者,乃足以当之,且赖其清凉,未必无益。若气本不充,则服之最能损气。火本非实,而服之乃以败阳。凡素禀阴柔,及年质将半,饮食不健,躯体素弱之辈,不知利害而效尤妄用者,未有不反助伏阴,损伤胃气,而致为吐泻腹痛,及阴寒危败等证。若加黄连,其寒尤甚,浓朴破气,均非所宜。用者不可不审。

述古(共六条)

仲景曰: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冬时严寒,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曰:太阳中热者, 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太阳中者,身热疼痛而脉微弱,此亦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吐之。太阳中者,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丛,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洁古曰:静而得之为中暑,动而得之为中热。中暑者阴证,中热者阳证。

陈无择曰:暑热喜归心,心中之,使人噎闷,昏不知人。入肝则眩晕顽痹。入脾则昏睡不觉,入肺则喘满痿 ,入肾则消渴。凡中 死者,治之切不可用冷,惟宜温养。

道途中无汤,即以热土熨脐中,仍使更溺其土,取以罨于脐上,概可见矣。凡觉中暑,急嚼生姜一大块,水送下。如已迷闷,嚼大蒜一大瓣,水送下,如不能嚼,水研灌之,立醒。

戴氏曰:夏月卒倒,不省人事,名曰暑风。

王节斋曰: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暑伤气,宜补真气为要。又有恶寒,或四肢逆冷,甚者迷闷不省,而为霍乱吐痢,痰滞呕逆,腹痛泻痢,此则非暑伤人,乃因暑而自致之病也。以其因暑而得,故亦谓之暑病,治法不同。若吐泻,脉沉微甚者,不可用凉药,可用附子大顺散,或附子理中汤加芍药。若夏月多食冷物,及过饮茶水,致伤脾胃,则吐泻霍乱。故治暑药多宜温脾消食。治湿利小便,医者要识此意。

薛立斋曰:按东垣先生云:暑热之时,无病之人,或避暑热,纳凉于深堂大厦得之者,名曰中暑。其病必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节疼痛,烦热无汗,为房室阴寒之气所遏,使周身阳气不得伸越,以大顺散热药主之。若行人或农夫,于日中劳役得之者,名曰中热,其病必苦头痛,躁热恶热,肌热大渴,汗泄懒动,为天热外伤肺气,以苍术白虎汤凉剂主之。

若人元气不足,用前药不应,宜补中益气汤主之。大抵夏月阳气浮于外,阴气伏于内。若人饮食劳倦,内伤中气,或酷暑劳役,外伤阳气者多患之,法当调补元气为主,而佐以解暑。

若中暑,乃阴寒之证,法当补阳气为主,少佐以解暑。故先哲多用姜、桂、附子之类,此推《内经》舍时从证之良法也。今患暑证殁,而手足指甲或肢体青黯,此皆不究其因,不温补其内,而泛用香薷饮之类所误也。又曰:前证当分别中暑、中 ,脉虚、脉沉,无汗、有汗,发热、不热,作渴、不渴,或泻、不泻,饮寒、饮热。辨其阴阳虚实,不可泛投寒凉之剂。盖谓夏月伏阴在内,古人用附子大顺散之类,温补阳气,厥有旨哉。何今人之老弱,至夏月患食少体倦,发热作渴,或吐泻腹痛头痛诸证,反服香薷饮,复伤元气,无不招引暑证,以致不起。至若清暑益气汤内用泽泻、苍术、黄柏之类,必审其果有湿热壅滞,方可用之。否则反致亏损其阴,用当审察。

暑证论列方

理中汤(热一) 理阴煎(新热三) 柴胡白虎煎(新散十二) 益元散(寒百十二) 玉泉散(新寒十五) 竹叶石膏汤(寒五) 养中煎(新热四) 温胃饮(新热五) 四柴胡饮(新散四)胃关煎(新热九) 佐关煎(新热十) 大温中饮(新散八) 五德丸(新热十八) 九气丹(新热二三) 五君子煎(新热六) 麻桂饮(新散七) 香薷饮(和一六九)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生脉散(补五六) 小柴胡汤(散十九) 清暑益气汤(和一六八) 白虎汤(寒二) 五福饮(新补六) 正柴胡饮(新散六) 苍术白虎汤(寒二) 和胃饮(新和五) 一柴胡饮(新散一) 白虎加人参汤(寒三) 抑扶煎(新热十一) 二柴胡饮(新散二) 附子大顺散(热七八) 五积散(散三九) 三柴胡饮(新散三) 一物瓜蒂汤(攻百五) 《宣明》桂苓甘露饮(寒八)

论外备用方

五物香薷饮(和百七十) 十味香薷饮(和一七一) 黄连香薷饮(和一七二 中热) 缩脾饮(和一七三 暑毒吐泻) 四物地榆散(寒九六 昏迷) 子和桂苓甘露饮(寒九 虚热渴)

性集·杂证谟火证

经义

《天元纪大论》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为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也。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

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

戊癸之岁,火运统之。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

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

《五营运大论》曰: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火胜则地固矣。

《六微旨大论》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相火之下,水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所谓二火也。

《至真要大论》曰:少阴司天为热化,在泉为苦化,不司气化,居气为灼化。少阳司天为火化,在泉为苦化,司气为丹化,间气为明化。

《藏气法时论》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阴阳应象大论》曰:水为阴,火为阳。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金刚场陀罗尼经

    金刚场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顾家的掌上萌珠

    顾家的掌上萌珠

    顾宝贝没什么优点,智商平平,情商低下,却长了张萌萌的小脸蛋儿~真本事半点没有,琴棋书画也样样不通,就是不知道从哪里学来撒娇卖萌求抱抱的本领,凭借一身呆萌属性,惹来追求者无数。帝都最强集团的唯一继承者,粉丝数堪比国际巨星。偏偏喜欢上个没脑子的小白兔,怎么办?
  • 娇女策

    娇女策

    生母早逝,生亲无能,祖父不爱,祖母偏心,在新婚之夜被夫婿亲手掐死的安陵候嫡长女洛楚尘觉得,她的人生之所以混的如此凄惨,主要就是因为……长不的好看!一朝身死,睁开眼就发现莫名成了二叔外宅生的庶女,那个久闻大名却从未真正见过的四堂妹……洛楚尘喜及而泣:她终于转运了,这堂妹长的太好看!这世界上有什么事儿是刷一次脸不能解决的吗?洛楚尘:那就刷两次!某男:这是真理。
  • 面具(祖峰、侯勇、梅婷主演)

    面具(祖峰、侯勇、梅婷主演)

    1948年腊月初一,潜伏在哈尔滨市公安局的国民党特务李春秋被突然唤醒,上级要求他即刻制造炸弹,协助配合绝密的“黑虎计划”。潜伏了十年的李春秋已经快遗忘了自己的使命,拥有幸福平凡生活的他不愿抛妻弃子,开始想尽办法逃脱保密局的控制。除了要对付残忍冷酷的昔日战友,李春秋还在受着现在同事、侦察科丁战国的怀疑和试探。内外交困的李春秋压力重重。最终,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李春秋和丁战国,这一对戴着不同面具的对手,在这一年的除夕夜,走向了不同的命运结局……
  • 金楼子

    金楼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星记

    六星记

    空间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位面,各个位面互不干扰。直到有一天,文极位面的天才少年打破了这一局势。六星具现,异界,恐龙,炼狱……看逗比骚年们如何沉着应对。
  • 洪荒尘主

    洪荒尘主

    本书原名重生之洪荒变。 “我是谁,我在哪里?这里是什么地方?”“我是荒无极,洪荒之神——荒无极!”“日月,命运,你们能承受的住我的怒火吗?”“带我重临巅峰之时,便是你们死亡之日!” 属于一位神袛又是一位少年的复仇之路即刻开始!
  • 融资平台浙江模式创新

    融资平台浙江模式创新

    本书是作者对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模式系列探讨的又一本著作,本书提出的平台模式,则从更广的角度探讨了政府和市场如何合力,资源如何整合,社会如何维护小企业融资权,从而达到各方效用的最大化。 本书较好地体现了作为集市场性和公共性于一体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发挥市场和公共性两种力量的合力,这样才能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案的思想。
  • 柔水鸢

    柔水鸢

    那悲伤划过哀寂,一朝红颜替人代嫁。流尽了多少相思泪。经历了多少爱恨情仇。那朝朝暮暮只为这美人倾倒。那爱上的注定是君王,那错过的终究是真爱。姹紫嫣红,花然月下。那一曲幽女昭君不知怨了几世,念了几世。或许,这一切终究只是一个错误,一个让人无法后悔的错误。只见一女子让人递来的绢帕,那绢帕上的蝴蝶随着那夺眶之泪倾涌而出,那绢帕之上的蝴蝶,翩然起舞!我恨过我也爱过。只是这一切都是那般的荡气回肠。
  • 夜间配送人

    夜间配送人

    大学毕业生卓人因为一个意外,发现自己已经死去,但是现实生活中自己依然存在,到底是时空紊乱还是有人从中作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