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8400000006

第6章 徐达

徐达(1332~1385年)中国古代明朝初年名将。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人。世代农家出身。

元朝末年参加朱元璋军,与常遇春同称才勇。朱元璋攻灭张士诚,北上灭元,都用他为大将军。明洪武元年(1368)率军攻克大都(今北京),分兵定北方各地。以后又连年出击扩廓帖木儿。他有谋略,行军持重有纪律。封魏国公,死后追封中山王。

元朝顺帝至正十三年(1353)夏天。淮河流域的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县太平乡。

这是五月的一天,太阳底下有杆红旗插在一座草屋前面。一群年轻的庄稼汉子,正围着几个头裹红巾的士兵高声谈笑,亲热异常。

为首的士兵头儿,是位大个黑脸青年,高额头长下巴,模样古怪中带着威严。他一边亲热地和大家拉手拍肩,一边眉飞色舞地讲道:“乡亲们,我这次回来,是奉郭元帅的将令来招兵买马,扩充队伍的。如今兵荒马乱,大家伙守在这穷乡僻地,既要忍饥挨饿,还得担惊受怕,不如干干脆脆出去闯荡一场,兴许日后还能闯出个什么名堂来。蒙古人的气数已经快到尽头了。大家都知道濠州城被围困了7个月,5万多官兵硬是打不下来。最后,连他们的主将贾鲁也莫名其妙地得病死了。贾鲁这一死,官军便成了一群无头苍蝇,只好退兵回徐州去了。”

“嘿!重八大哥,我们心里想的跟你说的一样。”大个子徐达一拍大腿喊道:“大家早就有心想投奔红巾军,杀几个蒙古官军出出几辈子的怨恨。只是没人牵线。现在你回来了,这下好了,大家就跟你走。你还记得咱们小时候放牛肚子饿得难受,杀了田主家的小牛烤肉吃的事吗?只要将来能有个不愁吃穿的好日子,弟兄们愿意跟着你打到天边去。”

听了徐达这么一说,周德兴、郭兴、郭英、费聚、邵荣等人也都异口同声地表示同意。

这位名叫“重八”的士兵头目,就是后来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不过这时,他还未成什么大气候。一年前,他是个穷途无路的游方和尚,出家所居的皇觉寺被元兵一把火烧成了残垣断壁,只好走“逼上梁山”的造反之路。

朱元璋这次带着几个士兵回到家乡,是来招募士兵的。虽说身份才只是个小头目,但毕竟今非昔比了。左邻右舍的乡里乡亲,儿童时代一块长大的伙伴朋友,闻讯后都聚拢来了。

其中徐达小时候和朱元璋一块放过牛,感情十分友好。这次见面后,俩人又谈得非常投机。

在朱元璋和徐达等人的奔走联络、游说鼓动下,不到10天功夫,便招募到700多人。这些人都是世世代代的乡里亲朋,远近多少都有些宗族关系,沾点婚姻亲戚,一旦有人出头号召,自然就会群起响应。他们后来便成为朱元璋军中的骨干将领。史书上称为“淮西老将”。

当朱元璋带着新招募的队伍回到濠州城里,元帅郭子兴十分高兴。过了不长时间,他便任命朱元璋担任镇抚职务。从此,朱元璋便一跃而成为带兵官员了。

朱元璋从招募的这700人中,挑选出24名淮西老乡,担任军中的大小头目。其中第一个就是他的儿时好友徐达。

徐达应募投军的这一年,已是23岁的小伙子。他比朱元璋小3岁,人长得身材高大,强壮有力,高高的颧骨,性情刚毅,临危武勇敢为。他的家庭,是世世代代务农为生的庄稼户。在徐达从小到大的这20多年间,淮河流域的老百姓,备受天灾人祸的煎熬,可真是受尽了艰难,吃够了苦头。

先说蒙元统治者的残暴压迫。在蒙古人统治中国的70多年里,民族压迫尤其野蛮苛刻。

蒙古人征服中国后,将天下人口划分为四个阶层:第一是蒙古人,地位最高贵;第二是,色目人(西北地区各族人和来到中国的中亚、东欧人),被蒙古人利用来压迫较后被征服的汉族人;第三是汉人(原金朝的汉、女真、契丹、渤海、高丽人,以及四川地区的汉人);第四是南人(原南宋地区的汉族和其他各族人),地位最低贱。蒙古统治者贱称汉人为“汉子”、南人为“蛮子”。并且规定蒙古人殴打汉人时,汉人不得还手。即使蒙古人打死汉人,只不过判处当兵出征和罚交烧埋银。反过来,如果汉人打了或打死蒙古人,就要严行断罪。

南宋灭亡后,蒙古统治者将南人20户编为一甲,作为行政管理的最基层组织,甲主由蒙古人担任。甲主对甲内的居民有绝对的权威:衣服饮食唯其所欲,童男少女唯其所命。甲主糟蹋霸占平民的妻子女儿,人们敢怒而不敢言。甚至夜间禁止平民通行,违反者要笞打27下。这些虽然是南宋灭亡后一段时期的情形,但它留给南人的残酷印象和屈辱心理,却是世代难忘的。

再说天灾。在徐达十二三岁时,淮河一带旱灾、蝗虫、瘟疫相继而来。老天爷失时不雨,田地干裂开一条条龟缝,禾苗就像秃子头上的稀毛。蝗灾又如同雪上加霜,把那稀毛般的庄稼吃了个精光。旱蝗之灾过后,又流行起了疫病。吃野菜树皮草根的穷苦百姓,温饱尚且顾不上,哪里有钱买药治病,眼睁睁看着亲人浑身发热,上吐下泻咽了气,大家才明白这是闹上了瘟疫,又慌不择路地拖儿带女,四处逃难了。徐达和家人也曾离乡背井,逃避瘟疫,过后才又返回老家的。至于朱元璋家中,就是这个时候,接连死了三个亲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形下,他只好出家当了和尚。

在蒙元王朝统治的末期,不只是淮河一带灾祸频繁,民生凋残。在中原地区,由于官府不修水利,黄河连年决口,百姓流离失所,田地荒芜,到处是人烟寥落,凄凉黯淡的景象。

1351年(元顺帝至正十一年)五月,反抗蒙元残暴统治的红巾军农民大起义,终于在官府督修河道的工地上爆发了。成千上万的贫苦农民,短衣草鞋,头裹红巾,手持竹竿锄头,长矛大刀,捕杀官僚,攻占县城州府,开仓散粮,破牢放囚。起义军传唱着“杀尽不平方太平”的歌谣,敲响了蒙元王朝的丧钟。

红巾军大起义如同燎原烈火,迅速燃遍了中原地区和江淮流域。首举义旗的是颍州(今安徽阜阳)刘福通,随后有徐州芝麻李、赵均用,蕲水(今湖北浠水)徐寿辉,湖北襄县孟海马,濠州郭子兴等人继起响应。此外,还有非红巾军系统的浙江台州方国珍,江苏泰州张士诚等起义军,皆各据一方,自立名号,创建政权,把个蒙元王朝像剖瓜似的拦腰截成了许多碎块。

在濠州举事起义的郭子兴,祖上原是山东曹县人,打他父亲这代起来到安徽定远县居住谋生。郭子兴兄弟三人因善于经营盘算,逐渐发迹成为当地有名的大家富户。红巾军大起义爆发后,定远、钟离一带的农民揭竿而起,动辄就会合起数千人马。常言道“乱世英雄起四方,有兵有粮草头王”。1352年二月间,早已加入民间秘密宗教——弥勒教的郭子兴,招集了几千人,趁黑夜偷袭濠州,冲入州府官衙,杀了元朝州官。然后,郭子兴和起事的头目孙德崖等五人都号称“濠州节制元帅”。

濠州城头红旗一举,远近的穷苦百姓纷纷前来投奔,义军的声势越发壮大。朱元璋是在濠州起事后两月投军的。他先当兵卒,不久,就因机敏能干被郭子兴调到帅府担任亲兵九夫长。又过了几个月,朱元璋在军中以勇敢有见识,重义气得人缘而名声四传,郭子兴便把他当作心腹体己看待,还将干女儿马姑娘许配给他为妻。就连“元璋”这个名字,也是郭子兴给他取的。

前面说到濠州被元兵围困,那是1352年冬天到次年春天的事情。元兵因主将病死退走后,城里的红巾义军才长长松了口气。由于围城期间折损了不少兵马,朱元璋征得郭子兴同意后,回到家乡招募队伍补充兵员。

再说濠州城里的五个义军元帅,并不是心有宏图远志的人物,相互之间常为了一些小事勾心斗角,消耗实力。就连带头起事的郭子兴,也是心胸狭窄,贪图财货,遇事缺乏决断。

而朱元璋却是个胸有大志,心有盘算的英雄豪杰。他看出总呆在濠州城里,早晚会出事。所以,他便想打破僵局,开拓新地盘,发展势力。

朱元璋向岳父郭子兴说明心意后,便带着徐达、费聚等24人,南下定远县,准备掠地招兵。定远是郭子兴的家乡,他的旗号在这里很有号召力。朱元璋利用这个地利人和之便,连续收编了几支地主武装,再加上陆续前来投奔的人数,几个月的功夫,竟发展到两万多人。对这支生力军,朱元璋重新编制,加强训练。他特别重视军纪,严令不许扰民。

军势壮大之后,朱元璋在谋士冯国用、李善长的参谋下,决定南下攻打滁州(今安徽滁县)。滁州的元军力量弱小,被朱元璋军队一个猛冲便攻占了。不久,郭子兴也从濠州来到滁州驻扎。

1355年正月,由于滁州缺粮,郭子兴派朱元璋去攻打和州(今安徽和县)。攻取和州后,郭子兴提升朱元璋为总兵官,负责镇守。

从南下定远到攻取和州,徐达一直是朱元璋的得力助手。他不仅作战勇敢,而且善于出谋划策,逐渐显示出了统兵作战的军事才能。朱元璋看到徐达的才干谋略出于众人之上,便在郭子兴面前为他请功,并建议提拔重用。郭子兴采纳了朱元璋的建议,任命徐达为镇抚。

三月间,和州城里的红巾军又闹了一场窝里斗。因濠州缺粮而来到和州就食的孙德崖,与郭子兴难以相处,决定率领自己的队伍离去。朱元璋为了不伤和气,亲自送孙德崖的队伍出城。谁知没走多远,后面传来消息,说是郭子兴将殿后的孙德崖抓了起来。孙德崖的将士不由分说,也将朱元璋扣押不放。然后,派人通报郭子兴换人。但是两边谁也不肯先放人,都怕对方不守信用。

双方就这样僵持了两天,朱元璋在孙军中险遭人害。在这个情势危急关口,新任镇抚官徐达挺身而出,向郭子兴请求:他愿先到孙军中作人质,换回朱元璋,与孙德崖交换。

郭子兴正在不知如何才好,见徐达这样挺身赴险,急忙同意。最后,当孙德崖被放出城回到军中后,徐达才得以释放,平安无事。这件事,使朱元璋对徐达心怀感激,更加信任和重用了。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一切历史剧都是现代剧,一切历史人物都折射着当代人的影子。我们现代人应从古人的成败得失中学到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总结其失败的教训,让人生少一段弯路,让弱者强、强者勇;从成功中吸收有益的经验,让生命多一分精彩,让勇者智、智者成,做到明史达变,鉴往知来。要达到以上目的,阅读、学习和研究古代名人传记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好的人物传记,能够系统全面再现传主的人生历程,是写的很细的历史,能给我们丰富的人生启迪。
  • 巴蜀奇人(巴蜀文化丛书)

    巴蜀奇人(巴蜀文化丛书)

    展现了作者对于稗官野史和民风民俗这类下里巴人式的东西的熟稔。他为我们开辟了另一条道路:历史后花园的隐秘小径。
  • 商界怪杰史玉柱

    商界怪杰史玉柱

    这是一个自称“屌丝”的传奇人物史玉柱的商海沉浮史。他在“巨人集团”成为中国电脑行业的“领头羊”,接着便轰然倒塌后,变成了“中国首负”。却也耐住了寂寞,凭借脑白金在全国掀起了席卷之势。他的营销被称为“洗脑式”的营销,他的广告被评为十大最差广告之一,但这却让他的产品深深的印在了国人的脑海中。这个怪人在此事业得意之时却不务正业地痴迷于网游,但他居然开创了网游业的颠覆之举。这个怪人在位居富豪榜前列时,却一身轻便,急流勇退,又回归于“屌丝”生活。本书不仅还原了史玉柱的沉浮人生,更回望了他缔造传奇的惊心动魄与酸甜苦辣,以飨读者。
  • 安全保护证(小经典系列)

    安全保护证(小经典系列)

    《安全保护证》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著名诗人、作家帕斯捷尔纳克40岁以前写的第一部自传体随笔,该书是在奥地利作家里尔克的影响下创作完成的,作者在自传中大量地阐述了自己对艺术创作的看法。它带领读者穿过一个隐晦的回忆录作者的散文的迷宫,进入诗人的内向性的核心。在书中,作者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感受和联想,随处可见;他的文笔同时还具备一种通感式的感受力,能轻松跨越人与事、自我与世界的界限,游刃有余。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叱咤风云的军事家(1)》本书分为圣马丁、安东万·约米尼、左宗棠等部分。
热门推荐
  •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本书汇集了自荷马以来西方的经典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对男人品性和形象的描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男人之道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读者看到了骑士时代的男子、绅士时代的男子、智慧的男子、家庭中的男子、从政的男子、高尚的男子、美国男子以及后现代的男子,看到他们的勇气、信心、智慧、浪漫、困惑。书中所选,既有对男人品性的哲学和道德思辨,自亚里斯多德到奥古斯丁,到培根,剖析男性美德的细微之处;也有对男人角色的有力辩护,自古罗马的卡托到戴高乐以至肯尼迪,先贤之训诫名言,值得深思;更有对男子形象与模式的生动描摹,自荷马笔下的俄底修斯到中世纪的浪漫骑士,无不是经典男人气质的体现,给人以深刻印象。
  • 是我的言不由衷

    是我的言不由衷

    一场前世的背叛,卷入一场阴谋,万念俱灰之下,离开天地,万年后才步入轮回,转世重生。另一场阴谋的开始,还是为了再续前缘。
  • 常错将军

    常错将军

    我对李工良说:“你是我一生最崇拜的人。”李工良笑了,笑意中还有些腼腆。他退休前只当了个国有企业图书馆的副馆长,而他的最高的职务曾当过军分区司令员,用现在的话来讲他怎么也该是个军级领导了。那是在1932年的春天,连长找到刚刚上任当排长的李工良,说:“刚才团长找我们过去开会,说刚组建起来的红四军团首长,要到我们团来检阅队伍。”“上咱们团来检阅的都是些什么官呀?”李工良满脸稚气地问,他还搞不清楚军团是个什么编制。李工良虽然年轻,但已经是三年多的老兵了,原来他是团长的传令兵,他的入党介绍人就是团长。
  • 逆几率系统

    逆几率系统

    余秋:「给我最难练的秘籍!」「咚!逆几率系统启动,修练成功率由0.001变为99.999%」这是一个余秋带着逆几率系统,挑战最高难度的故事。在他面前,困难不是问题,简单才是问题。群聊号码:4814206032018三江推荐作品,品质可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权妃倾天下

    重生之权妃倾天下

    前世,兰朔蓉错爱了一个人,也错恨了一个人;今世,她认清了谁是渣男,谁是良人。渣男便应该狠狠踩在脚下,死无葬身之地;贱人就应该将她打回原形,让她万劫不复。而那个前世被自己害得失去了一切的男子,今生,让蓉儿把江山还给你,把自己也还给你。
  • 前辈把力量借给我

    前辈把力量借给我

    重生者陈泽借助三位前辈的力量,不断与侵略者战斗,保护地球的故事。
  • 享受人生

    享受人生

    例如“女学人”这个概念的确定。人们会凭思维惯性质问:某某某能算女学人吗?那么,什么样的人算“女学人”?书斋出身有学位者?高等学府或科研单位从事研究者?自我潜心于某一研究领域却无职称者?不以任何学术为业的学养浸润者?答案非常不确定。
  • 本命流年之君心似我心

    本命流年之君心似我心

    苏欣,女,三十五岁,婚姻名存实亡三年。年关在即,她心灰意冷地签署了离婚协议,陷入一无所有,欲哭无泪的境地。披上本命红的战衣,她许下梦回豆蔻的愿望,一朝入梦,踏上十二级生肖台阶。两生花旁,云海之下,她化身桃李之年的苏沉鱼,成为另一个时空苏欣的情感谋士。她为一人而来,却在黄粱一梦里,收获了意外的人生启示。梦醒之际,她心里放不下的只有一个名子。梦的彼端,那个名子却早已不再属于她。再见王鹤鸣,是本命流年里的幸抑或不幸?本命轮回,流年无殇,她不敢奢求,惟愿,岁月静好,君心似我心。
  • 静学文集

    静学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