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8800000002

第2章 塞万提斯·萨维德拉

塞万提斯·萨维德拉(1547~1616年),西班牙伟大的作家、戏剧家、诗人。

1547年10月9日生于马德里附近的阿尔卡拉一德埃纳雷斯镇。祖父胡安·德·塞万提斯,是个破落的贵族,当过律师。

父亲罗德里戈·德·塞万提斯,是个潦倒终生的外科医生,长年在瓦利阿多里德、马德里、塞维利亚等地行医。塞万提斯本人由于家贫,只上过中学,以后跟着父亲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1569年充当胡里奥·阿克夸维瓦红衣主教的侍从,前往意大利,游历罗马、威尼斯、那不勒斯、米兰等地,并阅读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1570年从军,1571年10月7日,参加抗击土耳其军队的勒班多海战,英勇冲上敌舰,身负重伤,左手致残。

1572年4月伤愈,重返军队,10月又参加纳瓦里诺海战和占领突尼斯的战役。

1573年,随军驻防那不勒斯。

1575年6月,携带统帅和总督的保荐信同弟弟罗德里戈一道回国。船至马塞海面,遭到土耳其海盗袭击,被虏至阿尔及尔。由于兄弟二人身带重要信件,海盗们便索取高额赎金。但是,塞万提斯家里经济拮据,无力拿出全部赎金,只好先赎出罗德里戈。

1580年5月,神甫胡安·希尔和安东尼奥·德·拉·贝里亚前往阿尔及尔营救俘虏,塞万提斯才得以回国。

从1582年开始,塞万提斯陆续写了几个剧本。

1584年写出悲剧《努曼西亚》和田园牧歌小说《伽拉苔亚》第一卷。

1585年6月13日,父亲病故。家境更加贫困,塞万提斯于1587年上书国王请求差务,结果被委派到无敌舰队上担任军需。他在负责采购粮油工作中,受乡绅诬陷,1593年被控非法征收谷物而入狱。获释后,曾上书国王,要求去美洲殖民地服务,未果。

直至1603年,始脱离税吏工作。在这十余年间,他往返跋涉于城乡之间,目睹人民的疾苦和社会的黑暗,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很大影响。

1602年,塞万提斯开始写作长篇小说《堂吉诃德》。

1603年,他迁至瓦利阿多里德的下等公寓,那里楼下是酒馆,楼上是妓院。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他完成了《堂吉诃德》的上卷。

1605年,该书在卡斯蒂利亚出版。一年之内,再版6次。上至宫廷,下至市井,街谈巷议,到处传诵这本书。然而作者贫穷如故,且屡遭不幸:1605年6月27日,公寓门前有人被刺,塞万提斯涉嫌下狱。1611年8月,他又为女儿陪嫁事被控告,出庭受审。同年,法院又责令他偿还当税吏时所欠公款。不久,妻子去世。塞万提斯仍然顽强地坚持文学创作。1613年,他相继完成长诗《帕尔纳索斯游记》和《训诫小说集》,并继续《堂吉诃德》的下卷写作工作。与此同时,有人化名阿隆隆索·弗尔南德斯·阿维利亚纳达,发表了《堂吉诃德》下卷的伪作。塞万提斯赶忙加快写作速度。1615年,《堂吉诃德》下卷问世。1616年4月19日,他虽然已经卧病在床,还写完了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贝雪莱斯和西吉斯蒙达历险记》的献词。4月23日,因水肿病在马德里逝世。

《堂吉诃德》全名为《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拉·曼却》,上卷叙述拉·曼却地方的穷乡绅吉哈达,因阅读骑士小说入迷,企图仿效古老的游使骑士生活,他拼凑了一副破盔烂甲,改名为堂吉诃德,骑上一匹叫做驽辛难得的瘦马,物色了一个挤奶的姑娘作为意中人,决心终生为她效劳。他第一次单枪匹马外出,受伤而归。第二次找了邻居桑丘·潘沙作为侍从,一同出游。由于他头脑中充满了骑士的奇遇,竟把风车当做巨人,把旅店当做城堡,把羊群当做敌人,把理发师的铜盆当做魔法师的头盔,把苦役犯当做受迫害的骑士,把赶路的贵妇人当做落难的公主,把皮酒袋当做巨人,不分青红皂白,乱砍乱杀,干了无数荒唐可笑的蠢事。但他仍然执迷不悟,直至几乎丧命,才被人救护回家。下卷叙述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第三次出游。堂吉诃德的邻居参孙·加尔拉斯果学士,为了医治堂吉诃德的精神病,故意怂恿他再次外出,然后自己也扮成骑士,准备打败他,迫使他放弃荒唐的念头,回家养病。不料交手后反被堂吉诃德打败。参孙于三个月后重新找到堂吉诃德决斗,终于打败了这位奇情异想的骑士。根据事先商定的条件,堂吉诃德在一年之内不许摸剑,不许外出,只可在家休养。堂吉诃德回到家中便病倒在床,临终时才恍然大悟,痛斥骑士小说的毒害,并嘱咐外甥女不得嫁给绮士,否则将得不到遗产。此外,下卷中还穿插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如:桑丘设计欺骗主人,说魔术家把美人杜尔西内娅变成了村妇;公爵夫妇如何捉弄堂吉诃德主仆二人;桑丘当了总督,如何治理海岛。堂吉诃德还有些惊险的遭遇,如:看到大板车上“死神召开的会议”;与狮子相逢;蒙古西诺斯地洞的奇遇;干涉驴叫的纠纷;富翁卡玛丘婚礼;“悲戚夫人”的奇祸,等等。下卷与上卷相比,反封建的思想更趋成熟,对人物的刻画更为深刻,对社会弊病的揭露更为彻底。

塞万提斯写作《堂古诃德》的宗旨是“把骑士小说那一套扫除干净”,但是,这部作品的社会意义远远超出对骑士小说的嘲讽和抨击,而成为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西班牙封建社会状况的真实全面的反映。小说中出现将近700个人物,有贵族、教士、地主、市民、士兵、农夫、囚徒、强盗、妓女等等。

描写的生活场面十分广阔,从贵族的城堡到外省的小客店,从农村到城镇,从平原到深山,从大路到森林,展现了一幅完整的社会生活画卷,暴露了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腐朽,对人民的疾苦表示深切的同情。此外,小说还广泛地触及了当时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和风俗等方面的问题。堂吉诃德这个人物已经成为世界文学中的一个著名典型。

他的性格是复杂的。他一方面脱离现实,终日耽于幻想,对自己的力量缺乏足够的估计,屡遭失败;另一方面,他的动机纯真善良,立志铲除世间的恶魔,反对压迫,除强扶弱,充满了无私无畏的精神。凡是骑士以外的问题,他的议论清醒而深刻,明确而富有哲理。作者塑造了一个令人可笑、可叹、可悲而又可敬的人物形象。堂吉诃德这一性格上的矛盾,反映出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与西班牙现实之间的矛盾。堂吉诃德清廉公正的社会理想,不可能通过复活骑士制度予以实现。马克思曾经说他“误认为游侠生活可以同任何社会经济形式并存,结果遭到了惩罚”。因此,塞万提斯在嘲笑骑士制度的同时,以理想化的骑士精神来反对没落的封建阶级。他揭露了西班牙的丑恶现实,然而他的理想却是回复到古代纯朴的社会中去。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桑丘·潘沙,虽然处于仆人的地位,却与堂吉诃德相辅相成。主人耽于幻想,仆人处处求实;主人急公好义,仆人胆小怕事。在下卷里,桑丘的性格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在当总督时,断事公平合理,为官清廉正直,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他的政绩充分说明了他所具有的智慧和才能;作者通过这个人物体现了对民主精神的追求。在创作方法上,塞万提斯关于运用典型化的语言和行动刻画主角的性格,反复运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人物的个性,大胆地把一些对立的艺术表现形式交替使用。既描写平凡的生活琐事,也叙述奇特丰富的想像;既有朴实无华的真实生活,也有滑稽夸张的虚构情节,既有发人深思的悲剧因素,也有引人发笑的喜剧成分。尽管小说结构还不够严谨,有些细节前后矛盾,然而不论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在塑造人物的典型性上,都比欧洲在此以前的小说前进了一大步,标志着欧洲长篇小说的创作跨入了一个新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十分欣赏和推崇塞万提斯和《堂吉诃德》。马克思认为:“塞万提斯和巴尔扎克高于其他一切小说家”。恩格斯赞扬塞万提斯是一位“具有强烈倾向的诗人”。列宁在他的著作中常常引用塞万提斯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阐明观点,嘲笑和揶揄论战中的对手。欧洲的著名作家也都对塞万提斯给予高度评价。德国大诗人歌德在1795年对席勒说:“我感到塞万提斯的小说真是一个令人愉快又使人深受教益的宝库”。英国作家司各特认为:“《堂吉诃德》的作者所运用的严肃的讽刺手法是一种特殊的天才,很少有人能够企及”。1821年,英国大诗人拜伦写道:“《堂吉诃德》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它越是令人发笑,则越使人感到难过。这位英雄是主持正义的,制服坏人是他的唯一宗旨。

正是那些美德使他发了疯”。德国大诗人海涅认为:“塞万提斯、莎士比亚、歌德成了三头统治,在叙事、戏剧、抒情这三类创作里分别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法国大作家雨果写道:“塞万提斯的创作是如此地巧妙,可谓天衣无缝;主角与桑丘,骑着各自的牲口,浑然一体,可笑又可悲,感人至极……”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在欧洲所有一切著名文学作品中,把严肃和滑稽,悲剧性和喜剧性,生活中的琐屑和庸俗与伟大和美丽如此水乳交融……这样的范例仅见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同类推荐
  • 孔祥熙全传(下)

    孔祥熙全传(下)

    自称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裔孙的孔祥熙,青年时期经贸有术,在家乡山西太谷拥有一定资财。1927年4月投靠蒋介石集团,并促成蒋介石宋美龄联姻,从此官运亨通,历任工商、实业、财政等部部长和行政院副院长、院长等要职。孔主管财政达11年之久,对币制改革、支持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及支撑抗战财政,有过一定的贡献。但孔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一再受到舆论的指摘,1944年11月即被迫去职,从此离开政坛。
  •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松下幸之助(1894—1989),被人称为“经营之神”——“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都由他首创。松下幸之助为人谦和,无论见了谁都点头哈腰,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经营哲学:“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如果你想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日本式管理的精髓,那么最好的入门书就是阅读松下幸之助的教诲和哲学。松下幸之助一生共出版了60多种著作,累计达数百万字。他的著作被译成英、法、德、中等20多个国家的文字,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书中那些令亿万人为之倾倒叹服的经营秘诀,为人们打开了一道通往经营成功的大门。
  • 中南海里的博大胸怀

    中南海里的博大胸怀

    本系列是反映我国老一代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叶剑英、陈云等人的工作和生活故事的系列图书。本系列共分为家世渊源、乡情悠悠、衣食住行、情趣爱好、博览群书、战友情深、博大胸怀、肝胆相照八部。通过对老一代革命家在工作和生活当中的小细节和有趣的故事的描述,揭示新中国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平易近人、朴实无华的生活作风和实事求是、坚持原则的高尚革命品格。 本书通过在不同历史时期具体的革命故事,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宽大胸怀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纵横捭合的外交家(3)》本书分为乔治·克利孟梭、穆罕默德·萨达特、诺罗敦·西哈努克等部分。
  • 金庸传

    金庸传

    这是第一部以平视的眼光写下的《金庸传》,作者以客观、理性的尺度,依据大量翔实可信的史料,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出类拔萃的武侠小说家,一个报业巨子,一个备受争议的社会活动家。本书首次利用第一手档案,挖掘出不少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矫正了有关金庸生平的许多讹误。
热门推荐
  • 无尽血脉

    无尽血脉

    血液,人体之中最为玄妙不可或缺的东西。其本身便存在高低之分,野兽、妖兽、神祗,皆有自己的血脉等级。人类,如果能换上神祗、亦或是荒兽的血液,那么他将会是怎样的存在。凡间炼气士辰逸,被破丹田,却发现换血大法。各种强大的妖兽、荒兽,乃至漫天神魔,皆成他换血的对象。一步步,解开远古神话故事的面纱。山海经十二祖巫一一现世,且看辰逸,如何踏足青天,带领人类迎来辉煌,成就一代人皇!
  • 天空,留不下痕迹

    天空,留不下痕迹

    江城:你最想去哪里?舒樱:天空。江城:为什么?你知道天空是留不下痕迹的。舒樱:留不留的下痕迹无所谓,我只要你看见我就行。俄顷,舒樱问道:你想去哪里?江城:想去你的心上。舒樱:你已经在里面了。江城:是吗?舒樱不言语,点了点头。江城看着舒樱,心想:我是想去你的心上,把我抹去。
  • 一舞倾人城

    一舞倾人城

    她,只因身上存有对前世的记忆,从小就远离繁华被送入清静的寺庙。原以为20岁过后便可以回归幸福,却不料被阴错阳差的带到了另一个世界,还莫名的绞入仇恨和争夺帝位的阴谋之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可爱快过来

    小可爱快过来

    捏一捏小可爱的脸,扯一扯小可爱的衣角,玩一玩小可爱的长发。“小可爱,我好喜欢你呀!”“小可爱,做我女朋友好不好?”“小可爱,让我抱抱你好不好?”“小可爱,让我亲一亲好不好?” 有点不要脸的小霸王夜里化身凶猛的大灰狼“永远不要再一声不吭的丢下我了,好不好?” 【萌萌哒有点小坏的小可爱和大灰狼不要脸的小霸王】
  • 我们的孤岛

    我们的孤岛

    一个人的孤岛之旅,让三个不同方向的生命交汇在一起,又各自散开,在挣扎与探索中,谁困在了自己的孤岛,谁又离开了谁的孤岛,只能由你自己评判。
  • 医生的绝世魅宠

    医生的绝世魅宠

    咱有毅力有恒心又够专情,还尼玛自愈能力超强,跟一个男人玩姜太公钓鱼的游戏玩了四年。咱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受伤害,但是还是懂什么叫识时务者为俊杰,人家订婚了,那咱就收手吧。那他是谁?他是一名医生,最高医学学府毕业,技艺精湛,却在我们这个中小城市医院卧虎藏龙。他是我的老师,冷面,寡言,却总是倾囊相授,诲人不倦。他叫王伟南。
  • The Lazy Environmentalist
  • 三个火枪手(上)

    三个火枪手(上)

    平民出身的达达尼昂到巴黎投军,加入国王路易十三的火枪手卫队,和其他三个火枪手成为好朋友。他们为了保护王后奥地利的安妮的名誉,抗击红衣主教黎塞留,击败黎塞留设置的重重障碍,前往英国,从白金汉公爵那里取回王后的钻石,挫败了黎塞留挑拨国王和王后的阴谋。
  • 乱世剑尊

    乱世剑尊

    “以后西域王朝改名大汉王朝,凡日月所照,星辰所至,皆为汉土!”“重瞳窥万古,碎空裂天机。断尘斩帝路,九幽耀青天。区区汉朝,也敢和我天朝上国相比,一年之后,我江风一人,战你一国!“
  • 我的高三不是你的高三

    我的高三不是你的高三

    谨以此文,纪念即将不复存在的“08高考方案”。在大学里,很多省外的同学都很好奇,江苏的高考究竟是什么样的。其实如果没有亲身经历,也许一个外人永远无法体会一个江苏考生的喜怒哀乐。江苏的学生,没有最优秀只有更优秀。他们并不轻松,却学会了苦中作乐。他们感叹江苏卷的难度系数,却在被告知“江苏卷”将永远退出历史舞台后怀念曾经的卷子曾经的题目。他们没有生不逢时,没有生不逢地。他们所坚守的信仰从未改变。他们会永远为自己是那一届的江苏卷考生而骄傲。有一种高三,叫做“08高考方案下的高三”。我所经历的高三,和你们经历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