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61700000020

第20章 孟浩然(1)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湖北襄阳)人,盛唐著名诗人。一生除四十多岁时曾往长安、洛阳求取功名而在北方作过一次旅行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故乡鹿门山隐居,或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曾与众名士联诗出名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满座惊叹,皆为之搁笔。(王士源《孟浩然集序》)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作荆州长史,招其致幕府,后又归隐故乡,不久病逝。其友王维画其像于郢州刺史亭,世称“浩然亭”,后改为“孟亭”。

孟浩然一生沦落,却是初、盛唐过渡期中最有成就的诗人。闻一多先生指出孟浩然“对初唐的宫体诗产生了思想和文字两种净化作用”,“所以我们读孟的诗觉得文字干净极了”,“他在思想净化方面所起的作用,当与陈子昂平分秋色,而文字的净化,尤推盛唐第一人。由初唐荒淫的宫体诗跳到杜甫严肃的人生描写,这中间必然有一段净化过程,这就是孟浩然所代表的风格”(《闻一多先生说唐诗》)。李白在《赠孟浩然》中予以充分赞美,杜甫称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其六)。孟浩然现存诗二百六十多首,五言居多,其中五律和排律又最多。他运用格律的形式写了大量的山水诗。这些诗在当时是很负盛名的。孟浩然逝世后,好友王士源出版《孟浩然集》三卷,后《全唐诗》辑录二百六十多首。孟浩然的诗从初唐风行的咏物、应制等狭窄题材中解放出来,较多反映山水隐逸生活,恬淡孤清,形成和谐优美的意境,独具风格,艺术上有较高的造诣。只是多写隐居闲适和羁旅愁思,没有涉及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秋登兰山寄张[1]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2]。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3]。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4]。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5]。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6]。

注释:[1]兰山:在襄阳西北。篇名一作《秋登万山寄张五》。张五:名子容,唐先天二年(713)进士,隐居于襄阳岘山南约两里的白鹤山,为孟浩然的同乡至交。这首诗写登高思友之情。[2]“北山”二句:化用陶弘景《应诏诗》:“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写张五隐居在北山。北山:北面的山。隐者:当指张五。[3]始:一作“试”。[4]兴:兴致。[5]荠:一种野菜。[6]何当:何时当能。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古人以为九是阳数,月、日都是九,故称重阳节,以为宜于长寿,所以有登高、赏菊、亲友聚饮等风习。

鉴赏:这是一首怀人的作品,写登高思友之情。全诗情随景生,而景又烘托情,两者紧密联系,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情飘逸而真挚,景清淡而优美,为孟诗代表作之一。

首句从晋代陶弘景《答诏问山中何所有》“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中演化而来。

三、四两句起,切入主题。“相望”表明对张五的思念,由思念而登“万山”远望,望而不见友人,但见北雁南飞。诗人的心啊,也随鸿雁飞去,消逝在遥远的天际。这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却使人心旷神怡。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是写从山上四下眺望,天至薄暮,村人劳动一日,三三两两逐渐归来。他们有的行走于沙滩,有的坐歇于渡头,显示出从容逸然的样子,带有几分悠闲。再放眼向远处望去,一直看到“天边”,那天边的树看去细如荠菜,而那白色的沙洲,在黄昏的朦胧中却清晰可见,好像蒙上了一层月色一样。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照应开端数句,既点出“秋”字,更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进一步显示了真挚的友情。

作者在这里创造了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特别是前四句既没有着力刻画人物的动作,也没有着力描写景物,而是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写来,平淡而自然,展示了农村的静谧和自然界的优美。

夏日南亭怀辛大[1]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2]。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3]。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4]。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5]。

注释:[1]辛大:即辛谔,行大,作者同乡,隐居西山,后被征辟入幕。[2]山光:落山的日光。[3]散发:古代男子平日束发于顶;散发则表示闲适、潇洒。“开轩”句:开窗躺着,清闲而敞亮。[4]清响:清脆的声响。[5]故人:指辛大。

鉴赏:本诗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同时有点无知音的感慨,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写出各种感觉细腻入微,看似轻描淡写,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诗趣盎然。《夏日南亭怀辛大》为诗人的代表性名篇之一。

诗人开头即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遇景入咏,细味却不止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忽”、“渐”二字运用之妙,在于它们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的实际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只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绝非虚设。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散发”不束,靠窗而卧,不但写出一种闲情,同时也写出一种适意,一种来自身心两方面的快感。此处暗合了陶渊明的“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的名句。进而“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继续写这种快感。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发出清脆之声,所以是“清响”。滴水可闻,细香可嗅,此处表达的境界真可谓“一时叹为清绝”(沈德潜《唐诗别裁》)。

“竹露滴清响”是那样的悦耳清新,诗人自然而然想到了音乐,于是“欲取鸣琴弹”,传说古人弹琴先得沐浴焚香,摒去杂念,而此时的诗人正适合操琴,但“欲取”而未取,因为“鸣琴”之想牵惹起一层淡淡的怅惘,像平静的水面起了一阵微澜。相传楚人钟子期通晓音律,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品道“巍巍乎若太山”;志在流水,子期品道“汤汤乎若流水”。子期死而伯牙绝弦,不复演奏。这就是“知音”的出典。诗人由清幽绝俗的境界而想到弹琴,由弹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无知音赏”的缺憾,这就自然而然地由水亭纳凉过渡到怀念友人上来。诗人多么希望朋友在身边,共度良宵,友人期不来,自然生出惆怅。“怀故人”的情绪一直带到睡下以后,进入梦乡,梦中居然与朋友相见了。诗以梦境结束,有极大的想象空间。

夜归鹿门歌[1]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2]。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3]。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4]。

注释:[1]鹿门:即鹿门山,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的汉江西岸,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与岘山隔江相望。[2]渔梁:地名。[3]庞公: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成了隐居圣地。[4]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指诗人自己。

鉴赏:这是一首歌咏归隐情怀的诗。尽管好性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然而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诗人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路,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之路。

孟浩然年轻时一直隐居在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求仕不遇,数年后返乡,决心追随庞德公的行迹,特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去住住,其实是标榜归隐,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然而主旨是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和志趣。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主要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山寺的僻静与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接着“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两句写人们归家,自己离家去鹿门,两种归途,表明自己隐逸的内心想法。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写夜晚登鹿门山的情景。月光下的山树朦朦胧胧,使人陶醉,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归宿地,当年庞德公就隐居在这里。最后两句“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细写“庞德公隐居处”的境况,此两句为全诗的诗眼,点破隐逸的真谛,与尘世隔绝,唯山林是伴,此时诗人领悟了“遁世无闷”的美妙境界。

这首诗以平淡而自然的笔调,写出隐逸的内心感受,“气象清远,心孤寂”,手法娴熟。

望洞庭赠张丞相[1]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2]。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3]。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4]。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5]。

注释:[1]张丞相:张九龄,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相,孟浩然曾西游长安,用这首诗赠张九龄,希望得到引荐,表达了诗人从政的热情。[2]虚、太清:指天空。此二句意为八月秋水大涨,显得平满,涵容着天宇,水天相连,和太空混而为一。[3]气蒸云梦泽:意谓近处都在水气笼罩之中。“云梦泽”是现在的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的总称。[4]端居:隐居。[5]垂钓者、羡鱼情:《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这里暗示无人援引,徒有从政的愿望而已。

鉴赏:这首诗托兴观湖,抒发了诗人积极入世的思想和希望在政治上得到援引的心情,是孟浩然诗中较为开阔的一首代表作。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予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和赏识。

本诗前半部是泛写洞庭湖的景色。开篇写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遥遥相连。洞庭湖极宽广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咏洞庭湖的名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葱葱。“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非常有力度。

后半部是由景而写内心世界,所谓“欲济无舟楫”,是用来比喻希望丞相的引荐。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无人引荐,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耻圣明”,是说这一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也不甘心闲居,要入世做番事业。这里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迹。接下来,诗人巧妙地翻用了《淮南子·说林训》中的古语,吟出“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亦实亦虚,深寓新意,不露痕迹地表达了希望追随张丞相左右效力的愿望。本诗既表达了想出仕的心情,又写得不卑不亢,是一首不落俗套传世名篇。

秦中感寄远上人[1]

孟浩然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2]。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3]。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4]。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注释:[1]秦中:指陕西长安。上人:对僧人的敬称。[2]三径:指归隐后所住的家园。西汉末,王莽专权,兖州刺史蒋翊辞官回乡,于院中辟三径,惟与求仲、羊仲来往。后陶涪《归去来兮辞》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句,后人遂以三径指退隐家园。[3]东林:指庐山东林寺。[4]燃桂:《战国策·楚策》:“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后遂以燃桂喻处境窘困。

鉴赏:这是一首寄方外人的作品,免不了称羡对方的清净无为,厌苦自己的尘俗不堪。诗中充满了失意、悲哀与追求归隐的情绪,是一首坦率的抒情诗。

孟浩然之所以四十岁入长安寻求仕途的发展,原因之一可在本诗中找到。诗人本有“一丘常欲卧”的归隐心愿,但“三径苦无资”,即无财力维持归隐生活。诗人穷困潦倒的处境,形成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以北入长安求仕并非他所愿意做的,实有经济上困窘的原因,诗人是很怀想东晋高僧慧远在庐山的生活的。孟浩然的诗中也多次提到他的欲出仕是因为亲老家贫的原因。在长安逗留的日子里,物价昂贵,盘缠将尽,原先的壮志因为这次碰壁、随着年岁的增长而衰减。因此傍晚时分听到暮蝉哀鸣时,不免心里怆然增悲。诗末的两句使全诗的悲愤气氛进一步增强了。

本诗因是写给方外人的诗,所以“东林怀我师”一语双关,既怀想慧远,亦代指怀想远上人,贴切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同类推荐
  • 艾米莉·狄金森精选诗集

    艾米莉·狄金森精选诗集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著名女诗人。她一生只活了56年,并且是一种离群索居的状态下过完一生的。她终身未嫁。朋友寥寥,只有几个还算是知心的朋友,但也只与其保持书信关系而已。她了大量的诗作,大约为1800首左右。生前发表过的诗作,都经过了编辑的加工,以适应当年人们对诗作的韵脚的审美规范。很多诗作描写的主题是死亡与不朽。她的名气越来越大,是因为其死后由其朋友整理并发表出了大量她生前的诗作使然。她的诗作对后来的美国诗坛有巨大的影响力,成为不能逾越的文化现象。
  • 迁徙的鸟(中篇小说)

    迁徙的鸟(中篇小说)

    回到住处,在卫生间洗了衣服,晾起,喝了一杯饮料,用的是初到北京时,和阿三第一次逛西单时买的装啤酒的玻璃杯,很精致,上面刻有起伏凹凸的花纹,不知是什么花,只觉得好看,36元一个,好贵!阿三接过,拿在手里,叫:“呀,是迷迭香呢!能给人带来好运!买两个!”付了钱,都递给他,“放在你那里,我去你那里喝酒时用。”那个时候的阿三,总是用柔媚的眼神看他,让他觉得心惊,不敢正视。“如果,如果当初作了另一番选择,她不至于走得那么早吧?”啤酒杯在灯光下折射出紫蓝的光,发了一会儿呆,“睡吧。”对自己说。有些伤痛无法痊愈,最好的方式就是遗忘。
  • 立正,请向前倒!(中)

    立正,请向前倒!(中)

    朝旭和老王挨着坐的。老王用脚踢了下朝旭,示意朝旭别给说这些。说这些没用。现在的干部谁还这样想?朝旭一时语塞……老王咳嗽了一声,没接着朝旭的话说:“没哪个不让你回家、不准你外出啊!你还不是经常外出办事啊!但你老是回家睡觉就没对啊!你是排长,按规定该和兵同吃同住吧。这是条令规定的没错吧。你这三更半夜、三天两头的往家跑,夜不归营,比我和指导员还回家的勤些。总不对吧?!” 李跃进找了很多理由最后说:“……就是条令也是人制定的,总要有点人情味吧?!”谈话不欢而散。李排长走了。
  • 青蛙

    青蛙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3001:太空漫游

    3001:太空漫游

    “太空漫游”四部曲第四部!刘慈欣:我所有作品都是对“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科幻文学史上的至高神作!50年来,影响了后世几乎所有科幻作品:《三体》《流浪地球》《星际穿越》《星球大战》《阿凡达》《黑客帝国》《地心引力》《降临》《异形》《飞向太空》《第三类接触》《人工智能》《终结者》《超时空接触》《普罗米修斯》……关于人类探索太空和自身的恢弘构想!被誉为“摸到了人类想象力的天花板”!人类对太空的想象,到“太空漫游”为止!一块跨越300万年历史的神秘石板,从300万年前促使猿人向人类进化,到现在指引人类驶向太空的更深处。3001年,在太空中漂泊了一千年的宇航员普尔被唤醒。苏醒的他,必须尽快适应这个与一千年前完全不同的疯狂世界:变成恒星的木星、环绕地球的“星城”、超乎想象的高科技。毕竟,一场只有他才能完成的太空漫游,即将开始……黑色石板的真相是什么?人类又将何去何从?在《3001:太空漫游》中,“太空漫游”四部曲的一切谜团,都将得到解答!
热门推荐
  • Consensus Through Conversations

    Consensus Through Conversations

    Dressler shows how to cultivate six "stances" —mental, emotional, and physical — that will keep you steady, impartial, purposeful, compassionate, and good-humored. he helps you keep your cool and make the kind of inventive, split-second decisions these pressure-cooker situations demand.
  • 纸玫瑰(全集)

    纸玫瑰(全集)

    小护士白雁与青年才俊康剑闪婚,突然发现这不是一出灰姑娘与王子的剧情。他心里早有一位红颜知已,婆婆视她如眼中钉,公公与她妈妈居然有旧情,到处是迷。后来,白雁定义:如果你是只麻雀,不小心成了凤凰,别太当真,这只是个传说……康剑与白雁分手后,生活几经波折,情路漫漫不知归途,命运之手翻云覆雨,两人最终情归何处?是相忘于江湖还是相濡以沫?
  • 窦桂梅:影响孩子一生的主题阅读6

    窦桂梅:影响孩子一生的主题阅读6

    小学生要想提高阅读能力、拓展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只能从课堂之外大量而广泛地阅读精品。本册专门针对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精选柴静、迟子建、张晓风、梁实秋、刘慈欣、季羡林、黑鹤、刘瑜、落落、老舍、余光中等众多中国作家的优秀作品,以及都德、V.M.希利尔等世界大师的经典名篇。通过阅读这些杰出作品,让小读者们享有语文课本不曾带来的阅读乐趣,培养孩子们在阅读中对比、归纳、联系的阅读和思维方式,大大提升孩子们的阅读质量和阅读空间。
  • 1914及其他诗选

    1914及其他诗选

    《1914及其他诗选》汇集了一战时期几位著名诗人关于战争的诗歌。有的诗人一开始满腔热血参军,一心想报效国家,却终于在腥风血雨的修罗场看破了虚无的荣耀,体会了生命的可贵。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华阳陶隐君内传

    华阳陶隐君内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气兽界

    灵气兽界

    孙悟空在于众神大战后这个世界也随之崩塌,在五万年后,世界恢复了。孙悟空的转世猩小空又一次的在这个世界创造辉煌。
  • 春秋公羊傳

    春秋公羊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山城袍哥

    山城袍哥

    于是,各种猜测纷至:一种是,赖被两个部下合谋杀害,理由是:赖身上除现金外尚有一支派克金笔、一块劳力士金表;吉普后备厢还放有刚查获未及上缴的五公斤海洛因,这玩意在黑市上可是价格不菲!另一种猜测是:赖奎龙命犯桃花,死于情杀。之所以找不到尸体,可能早已被大卸八块,抛尸荒山,成了野狗腹中美食。然而,蒋委员长却不那么看,他认定:此事必与地方军阀和袍哥有关!
  • 无铭:异世大陆

    无铭:异世大陆

    人魔大战在即,面对人族大能的陨落,人类又该何去何从?魔族新生、嗜血怪物,小镇一夜全无又出自谁手?“你究竟是人?还是怪物?”突如其来的疑问,让人措手不及:“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