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68700000010

第10章 悲凉·挽歌挽不住,总是落幕情

在安史之乱后,唐朝也无奈地开始了历史盛极而衰的循环。虽然也有励精图治的努力,灵光乍现的“中兴”,却依然抵不住最后晚唐的那抹凄凉。走过了浪漫的春光,妖娆的夏季,收获了繁华的秋实,终于还是走进了落寞的冬季。人生四季,犹如朝代的起承转合,所有浓烈的悲凉,最后都要被寒冷深深地珍藏,冰封成一页干瘪的书签,夹在翻飞的史书中。

和亲路上,骨肉离散的哀歌

不是每只丑小鸭都能变成白天鹅,就像不是每个公主都能和王子过上幸福的生活。在许多网站的论坛中,后辈对大汉、大唐的批评引人深思:假如盛世王朝足够强大,还何必让公主们远嫁苦寒之地,用和亲的方式,以青春和幸福换取国家的安宁!

在当年盛世乐章的轰鸣中,总有些诗篇会发出不同的变奏,就像阳光普照的世界依然有黑暗的角落。但也正是这些深知人性悲苦的诗作,常常让人从苍茫的云层中发现些彩虹的颜色。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李颀《古从军行》

白天的时候在山上望四方的烽火,晚上在交河边饮马。行军之人,白天以刁斗煮饭,晚上用此来省更。黄沙漫天,漆黑的夜晚,只能听得到巡夜的更声,还有如泣如诉的公主弹着伤心的琵琶声。在军营的外面。万里之内,没有城郭没有人烟,雨雪纷飞,苦寒之地,连着茫茫的大漠。胡雁胡儿的哀鸣和眼泪,就这样双双落下。谁不想回家呢?可玉门被遮,只能轻取性命,和敌人决斗分出你死我活。年年战骨,埋在荒野之外;只为了换“葡萄”种满汉家的庭院。通过李颀的这首诗,人们对汉武帝的穷兵黩武似乎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但很多人似乎都忽略了一句深藏在诗中的落寞,“公主琵琶幽怨多”。

这句简简单单的唐诗描述了汉代公主细君的故事。刘细君本是江都王刘建的女儿,被汉武帝册封为公主,远嫁到乌孙王国做夫人。史书里记载,说她不但貌美且多才多艺,琴、筝等古乐更是无不精通。唐人《乐府杂录》中就记载:“琵琶,始自乌孙公主造。”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青春无敌,才华横溢的公主却被远嫁乌孙国。在那里,语言的不同,习俗的差异,爱情的多少,这些似乎都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只有一点,她是汉朝送来示好的一件“礼物”。

在洪大的家国话语下,没有人能够想到她的幸福,也没有人在意她的落寞与伤感。那幽怨日渐积累,郁结在心里,化不开散不去,结果嫁到乌孙国的第二年细君就死了。只留下《汉书·西域传》里她写下的一段悲歌遗世回荡:“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和亲与远嫁,似乎是许多公主难逃的命运。而且很多人统计,越是鼎盛的王朝,和亲的公主就越多,汉朝和唐朝都是如此。江山社稷。国泰民安,在这种伟大并昂扬的主题下,个人的情怀变得如此微不足道。一边是战死沙场,白骨累累的将军;一边是呜咽幽怨,丧命异邦的公主;这是对时代残酷而又悲怆的祭奠。在这条和亲的路上,留下的不仅有鼓乐喧天远嫁的欢歌,也有那些年轻公主们的泪水、屈辱、魂断故乡的执著。

出嫁辞乡国,由来此别难。圣恩愁远道,行路泣相看。

沙塞容颜尽,边隅粉黛残。妾心何所断,他日望长安。

宜芳公主《虚池驿题屏风》

从此远嫁异邦,不知何时再能回乡,绵绵的远道上,边走边哭,泪湿罗裙。塞外沙漠将磨尽所有的花容月貌,看年华老去,粉黛消残。这思乡的感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中断,今生有缘,何时还能回望长安!这首诗虽然称不上工巧,但出自一个远嫁公主之手,载着辞家别国的苦楚,所以读来字字心寒。

然而更令人心寒的是,公主嫁过去大概仅仅过了半年,那些边界的胡人便起兵造反。深陷狼窝,宜芳公主定然做了叛军刀下第一个冤魂。

有的人翻唐诗,究唐史,想要考证出宜芳公主的身世,说她并非“正牌”公主,十有八九只是皇室的旁系。但实际上,宜芳到底是怎样的身份也许并不重要,一个花季少女带着和平的使命,最后惨死异邦,这本身就是一出深深的悲剧。

在她死后,叛军作乱,会不会有好事者指手画脚,咒骂宜芳公主没能“伺候”好列国的勇士。当朝廷不得不再次派兵,会不会有人想起:同样的古道上,曾有婚车欢天喜地送去了大唐的公主。恐怕没人记得那碾碎在通往和亲路上如花般的女子,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人们只能记住那些热血神勇的将军,没有人会再想起那曾经哀叹的公主,幽怨的琵琶声。

“沙塞容颜尽,边隅粉黛残。”宜芳公主恐怕也曾想过老死他乡吧!可惜她没有王昭君幸运,能够千古留名,恩爱终老。当然也不如蔡文姬,毕竟曹操当年还愿以城池换回一个女子。算起来,从古至今,在这条和亲的路上,辞别父母家园,深味骨肉离散之苦的公主还真不在少数。只可惜,盛世欢歌,掩盖了公主们低低的诉说!

人生与历史的双重拐点

就差那么一步,他便可以名垂千古;可惜就是那么一步,他将自己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被后代指为“昏君”。所以,有人说他很像后来的宋徽宗。宋徽宗文武双全,擅书画,写诗治国都是一等的高手。当年宋朝和刚刚建立的金国订立盟约,共同讨伐辽国,结果金兵在摸清了宋军的底细后,反而攻打宋朝,并将宋徽宗俘虏,在北宋日记的最后一页写下了“靖康之耻”这四个字。

有时候,历史非常功利,它对人们的评价仅仅是“胜者王侯败者寇”。假如宋徽宗能够直捣辽国疆土,那必将成就一番大宋朝的宏伟蓝图。遗憾的是,区区建国只有几年,大宋朝根本就没放在眼里的小金国,竟然釜底抽薪,倒戈相击。而很多次,常常是极其微小的因素,最后轻易地改变了历史的格局。一代明君和丧国之君,就这样有了截然不同的评判。宋徽宗如此,唐玄宗又何尝不是!

没有人否认唐玄宗前期的英明神武,他自幼的刚烈,青年的雄心,壮年的励精图治,不但稳固了唐初政局的动荡,还成功地打下了“开元盛世”的战绩。有人说,唐玄宗活得时间太长了,假如他能和其他皇帝一样五、六十岁就驾鹤西去,毫无疑问,盖棺论定的时候,百姓们会含着眼泪送他离开人间,并对他建立的盛世永远心存感恩。无奈的是,他不但“寿比南山”,而且还情意绵绵,深深地爱着他的江山和女人。正如流行歌曲里唱的那样,“待我拱手河山讨你欢,万众齐声高歌千古传。”自古英雄,都是爱江山也爱美人的,但愿意拱手河山的却并不多见。

杜牧写诗说,从长安回望华清宫,茂盛的草木,华美的宫殿,看起来一片花团锦簇。山顶山的宫门一层层地打开,杨贵妃看到有一骑快马飞奔而来,不禁开心地笑了。百姓们还以为这疾驰的驿马送的是紧要的军情,只有杨贵妃知道送来的是自己爱吃的荔枝。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其一)》

唐玄宗为了让杨贵妃吃上新鲜的荔枝,常常令官差快马加鞭、日夜不息地赶路。驿站处,疲惫的人、累死的马,不禁抱憾终生。在唐朝的繁荣下,身为一国之君,他缔造了盛世如莲的美梦,也亲手摧毁了所有的成就。劳民伤财,只为博美人一笑。曾经英武果断,贤明天下的君王,变得如此昏聩。功败垂成常常令人恍如隔世。辉煌时,功业如漫天朝霞,灿如烟花。但是散开,落下,颓败时如黄泥在地,任由评说,还要惨遭践踏。

很多人都说玄宗后期非常昏庸,只要有人进谏“安禄山要谋反”的话,他就将这样的直谏臣子拿下,送给安禄山发落。可想而知,久了也便没有臣子再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也许在唐玄宗的意识里,不是安禄山会不会起兵的问题,而是压根就没瞧得起一个“胡人”。就那样一个小小的节度使,连文明还不懂的人,怎么可能会有谋反之心呢!我堂堂天朝,给他如此高官厚禄,恐怕他感谢还来不及呢,哪能造反呢;说到底,以往的失败都是由于轻敌,宋徽宗如此,唐玄宗也如此。就这样,盛世王朝的一场空前遭难就此爆发了。

历史学家通常喜欢用“盛衰拐点”形容安史之乱,但其实,这也同样是唐玄宗一生辉煌与黯淡的拐点。在那样的时空里,曾经随着他一起走上顶点的盛世唐朝,随着他的逃亡而落幕,并逐渐地衰弱在未来的岁月里。就连那写过“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歌颂盛世王朝曾经“稻米流白,夜不闭户”的杜甫也深深地叹息,铁蹄践踏后的山河破碎: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长安沦陷后,国家一片破败,但山河依旧长久地存在。春天虽至,但毫无春色可言,满城荒草,看得人触目惊心。感叹家国沦丧的凄凉,眼泪溅在花上,花也落泪。生离死别令鸟儿都为之悲鸣。战火纷飞,长久不息,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忧伤令人早生华发,而愁苦令头发越发稀少,甚至连簪子也戴不住了。战火连绵,不知道何时才是尽头;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家园。山河破碎,人如飘絮,此情此景,催人泪下。

然而同样的痛心,又何止杜甫一人。逃难后回到长安的玄宗,被尊为太上皇,在一个个孤枕难眠的日子,梅妃的冷韵幽香,贵妃的丰腴甜香,那些冰雪聪明的女子,柔肠百结的爱情,都在孤独的夜晚缓缓地流淌在心中。尤其是一生的挚爱杨玉环,如果不是那次安史之乱中,实在军心动荡,又如何忍心将她赐死。

“世上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当年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用质朴的语言写下这样的情歌,给后世留下了一段传奇人生。他宁愿放弃达赖的尊位,也绝不放弃自己心中的爱情。还有曾经轰动世界的爱德华八世,为了与辛普森夫人的婚姻,竟然坚决放弃皇位,而选择做一个普通的温莎公爵。江山与美人,永远都是英雄的双选题;任何一方,都不是每个帝王能够轻易割舍的。

然而,最悲惨的却是玄宗这种,美人已经香消玉殒,“为国捐躯”;但自己的江山仍然没有保住,李唐王朝从“安史之乱”后便走上了下坡路。“赔了夫人又折兵”,真是有苦说不出。“平生只流两行泪,半为江山半美人。”不知道玄宗晚年,会不会也是同样的感慨!

丧乱,令人痛失家园

听过这首歌后,很多人都纷纷自杀了。1933年的时候,匈牙利作曲家赖热和女友分手,他怀着深深的绝望,写就了那首《忧郁的星期天》。据说,前后有157人因为听了这首曲子而自杀,一时之间,这首曲子被冠为“匈牙利自杀之歌”,很多电台都禁播。当然,这些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精确的数字,但根据这一故事改编的电影《布达佩斯之恋》(又名《忧郁的星期天》),却在艺术上为其作证。哀婉忧伤的旋律徘徊在二战的硝烟里,影片中很多自杀的人都说,听到这首歌后,觉得自己的灵魂漂泊荡漾,无所归依。

西方有学者曾说,人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种感受就是“归属感”。没有归属感,人就没有安全感,更别说成就感。在这一点上,纵观古今,概莫能外。《诗经·君子于役》说,“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大意就是,“我的丈夫在外服兵役,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天色已晚,鸡都进窝了,牛羊也下山了。但此时,我的丈夫现在哪里呢?我怎么能不想念她呢?”这个一幅遥远的关于家的图景,夕阳、妻子,牛羊鸡鸭,一切都安置妥当,但炊烟袅袅,却看不到丈夫的身影。家,是归途的尽头,也是中国人灵魂最终的依托与归宿。如果失去了这份守候,人世间的一切奋斗都变得毫无意义。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子夜吴歌之秋歌》

长安一片皎洁的月色下,女子们捣衣的声音缓缓传来。秋风吹来,又是到了给征人送“秋衣”的时候了。什么时候才能平定胡虏的叛乱呢,到时候自己的丈夫也就可以不再远征了吧!月色撩人,也撩拨起这些妇女们的情思。高适《燕歌行》中有诗云,“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一边是征夫空望故乡的愁思,一边是留守妇女肝肠寸断的相思,盛世的太平,流着男人的血,也洒满女人的泪。在这“血泪相合流”的地方,正是一首首望断天涯的哀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杜甫《兵车行》节选

战车在轰轰地前行,战马在萧萧地悲鸣,出征的人们,佩戴者各自的腰间。爹娘、妻子、儿女都跑过来送别,尘土飞扬的路上,几乎看不到咸阳桥。亲人们牵着士兵们的衣服痛哭不止。哭声一直传到了天上,直冲云霄。这是“诗圣”杜甫描绘的一幅图景,用这哭声、烟尘,写出了冲天的怨气和悲愤。战争,让人们流离失所,拆散了一个个美满的家庭,就像《诗经》中那守望丈夫的女子一般,每一次战争都增加了许多守候的背影。

诗作的后面写了许多士兵,离家的时候还是壮年,但后来的时候已经两鬓斑白。所以,杜甫说,生男孩不好,以后随军打仗难说生死,很多人空留一堆白骨在边境,没有人来收。新鬼喊冤旧鬼烦愁,在雨天里声声悲叫。所以,还是生女孩子好,还可以嫁给旁边的邻居,至少不用去从军打仗。可是,杜甫的诗似乎没有料到另一种悲伤:在一个战争频繁的年代,女孩也一样没有幸福的生活。在连年的征战中,女子只有征夫,而永远没有丈夫。所谓家园,其实早已残缺不堪。很多女子就在这无边的等待中苍老,永远不知道何时才能看到丈夫回归家园。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己亥岁二首(其一)》

自安史之乱后,战争开始蔓延到全国。加上唐末开始接连不断的农民起义,所以曹松说,举国的江山都绘入了战图,满目疮痍的时候不要再说什么生民乐于生计的话(樵为打柴,苏为割草,合为“生计”之意)。所谓“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民”说得就是这个道理。颠沛流离,家园离散,哪里还有什么活着的快乐可言。看到人民如此艰难,曹松不免感叹,千万不要说什么封侯拜相的事情,哪一个将军的荣誉不是死伤千万条生命换来的。

曹松的这首诗,揭示了所有战争的实质,“一将功成万骨枯”。那些累累的白骨,似乎还泛着淋淋的血迹。但是这掷地有声的哀嚎却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听到。战争,让人们的脚步离开了家园,也让人们的灵魂无所依靠。那些堆积如山的白骨,那些望眼欲穿的思妇,都没办法再迎来人间的团圆。“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豪言壮语似乎还依稀回荡在人们的耳畔,但是没有了完整的家园,还能有什么人生的希望和幸福呢!

天涯沦落,同含悲悯之心

孔子对于大同世界的勾描,代表了很多中国人的生活理想,“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这样大同的社会中,人们和睦相处,衣食无忧。这一理想看似简单,在古代社会却很难实现。首先是经济水平有限,物质生活达不到高度繁荣;同时又兼有苛捐杂税的盘剥,加上战乱、饥荒,常常是连温饱都困难,更不要妄谈什么幸福生活了。晚唐诗人皮日休就曾经写诗揭露过普通人民的痛苦生活,诗是这样写的: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

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

……

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

皮日休《橡媪叹》节选

这首《橡媪叹》是皮日休的代表作,他通过对“橡媪”这一形象的同情,深入地刻画了唐末农民的悲惨生活。诗作从深秋时候一位老妇人上山捡橡子开始写起。这位发黄的老太太,躬身驼背,踩着清晨的霜雾,辛苦了整整一天,才拾了一筐的橡子。拿回去之后,几经暴晒和蒸煮,用以做过冬的粮食。看到此处,可能很多人会以为是收成不好。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皮日休接着描写了丰收的欢快。他说,山下的稻子都熟了,麦穗飘香,香气阵阵扑面而来。仔细的挑选然后再认真舂米,简直是颗颗饱满,粒粒晶莹。可惜,除了交了官税,还要受地方官吏的盘剥,他们用官粮放高利贷借给农民,等农民收获的时候,他们将“官粮”放回农仓,然后从中获取“高额利润”。所以皮日休感慨“橡实诳饥肠”,农民辛辛苦苦忙了一年,结果还要吃橡子这种算不上粮食的东西来充饥。遇到这样捡橡子的老太太,觉得实在可怜,不自觉就留下了眼泪。

李绅的《悯农》诗曾写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春种秋收,四海没有空闲的土地,但是农夫到最后还是被饿死。结合皮日休的诗来看,除了官税,还有官员的盘剥,到处都要收“服务费”、“手续费”,年年月月没有存粮,饥荒的时候还要向官府借债,常常忙了一年还是一无所获,到头来只能捡些野果子糊口。

这就像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终年在山里砍柴、烧炭。满脸都是灰尘,被焰火熏得变了颜色,两鬓霜白,十指却被炭火熏黑。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翁》节选

那么,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呢?也就是勉强买几件衣服,为了糊口的粮食。可怜老人家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冰天雪地里卖炭,自己冻得瑟瑟发抖,却还希望天气可以更冷些,因为怕自己的炭掉价不值钱。但是官吏一来,说是奉旨办事,一车千余斤的炭,就被强行拉走,老翁只能无可奈何地看着他们,顿足捶胸,无计可施。白居易的这首《卖炭翁》写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对于可怜的老人来讲,一切还没有结束,没有“身上衣”、“口中食”,他们将如何维持未来的生活!

罗隐有诗云“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诗人将辛苦劳作的人们比喻为辛勤的蜜蜂,酿百花成蜜,自己却吃不到一口甘甜。所以,有歌曾唱,“看我这一生,峰回路转,为谁辛苦为谁忙?”宋代梅尧臣曾在《陶者》诗中也曾描述过类似的情景,“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就是说,整天在烧瓦的工人,房屋上面却没有瓦;而十指没有泥点的人,却可以住在富丽堂皇的地方。这是社会的极大不公平,也是普通百姓没办法继续生活的重要原因。而这些深刻的社会灾难,常常会引起诗人们的愤慨。

所谓“黑暗”未必都发生在他们身上,但却让他们非常难过,一方面是他们悲天悯人的情怀所致,另一方面,也源于这些诗人身上流淌着的儒家的博爱精神。就拿大同社会的理想来说,“鳏寡孤独废疾者”都是在人生健康和幸福上,受到坎坷与挫折的人,即便不是弱者,至少也算弱势群体;所以值得同情和帮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弱势群体生存质量的改善,才是人类终极关怀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

杜甫写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八月的秋风卷走了他屋上的茅草,屋漏偏逢连夜雨,屋子里雨脚如麻,连床头都没有半点干爽的地方。但是这个时候,他想的不是自己的困难,而是想到了全天下的百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假如全天下的人都温暖如山,只有我一个人受冻,我就是冻死也不觉得惋惜。儒家精神讲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似乎将这种精神发挥到了更加极致的状态,连自己穷的时候都想着“天下苍生”!

然而,杜甫的悲鸣毕竟是微弱的,一个人再强大也无法力挽狂澜,尤其是整个大厦都即将倾倒的时候。

冲天杀气,漫透长安

据说,写诗的那一年,他刚刚五岁;也有人说他已经八岁了。那年秋天,父亲和祖父在庭院里咏菊。按照古代文人的审美习惯,字陶渊明后,菊花便成了隐者志洁与高贵的象征;而咏菊也成了诗坛雅士的一种传统。但归根结底,所有的主题都脱不了孤高傲世的精神底色。结果这一天,在父亲和祖父还没有写好菊花诗的时候,他就抢先说了这样一句,“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赭黄衣。”这句诗的意思是:能够与百花共存,而且被尊为花王,上天自然会赐我为王。赭黄衣是皇帝袍服的代称,象征了无比的权贵。

彼时,他还仅仅是个学龄前儿童,应该和神童骆宾王一样,写些“白毛浮绿水”的句子,不料却吟诵了这样奇怪的诗。父亲生气了,刚要责打他不学无术;反倒是祖父替他解围,说让他再赋一首试试。思忖片刻,他高声吟诵出这样一首七绝: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

秋风萧瑟中,满院秋菊赏心悦目。可是,在这寒冷的冬天,花蕊渗透着料峭的秋意,冷韵幽香扑面而来,毕竟不是风和日丽的春天,连蝴蝶也都很难过来采摘。如果有一天,我当了号令春天的花神,我定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盎然的春色中绽放。有评论说,这十足体现了诗人打算执掌大权,救百姓于萧杀的秋天中,让他们体会春天温暖的雄心壮志。也有人说,凭什么桃花能在最浪漫的春天开,菊花却要独守寂寞呢!让百花都在一个季节开放,深刻体现了古人朴素的平等观念。然而这些理想,很显然都是后人根据他的英雄事迹分析出来的。在当时,也许他只是一时兴起,并无明确的称帝念头。但不管怎么说,能够咏出“若为青帝”的诗句,黄巢在未来岁月“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态势,已然初露端倪。

说来也算一种历史的巧合。似乎不仅黄巢喜欢写诗,历朝历代的政治领袖、神武将军、马上英雄、山寨大哥,都有类似的爱好。像梁山好汉宋江,在喝醉了之后就曾题诗一首《西江月》,说“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言外之意,等我实现了自己的凌云壮志,人们就会知道,我宋江比黄巢还英勇,我的事业才是真的大丈夫所为!这虽然是酒后的疯话,却可以看出,作为农民起义的领袖,宋江不但不是文盲,还是个喜欢舞文弄墨之人。唐末诗人林宽有诗云,“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似乎也正应了这个道理。胜者王侯败者寇,不管能否最终成就霸业,在起兵之时,皆有鸿鹄之志。刘邦、项羽、李世民等都如此,黄巢也一样。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咏菊》

这首《咏菊》,是黄巢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一首诗,也有人称为《不第后赋菊》,说是在黄巢落第后,写此诗表达强烈的反抗精神。但就诗中的气度来看,应该是他人生鼎盛时的作品,也就是他率领数十万起义军围困长安时所作。黄巢在兵围长安之时,胸中止不住的豪情荡漾,想到未来将一鼓作气,以激越、湍急之势冲抵长安,更增添了对胜利的磅礴想象。

九月初九本为中国传统的重阳节,这一天里人们登高、赏菊,与亲人团聚。秋高气爽、心旷神怡,以登高来祝福生活的步步高升。既有节日的喜庆,也有一层成功的寓意。所以,黄巢说,九月初八的时候,当菊花开遍京城时,百花都已经凋落了。只有秋菊的香气,四处弥散冲透长安,而遍地开放的,正是犹如黄金铠甲般的菊花!

此诗最为精妙处在于,虽然题为“咏菊”,但全诗不着一个“菊”字,通过对色彩、气味、状态、场景的描绘,将菊花和起义军的气魄,合二为一,形神兼备,斗志昂扬。而那直逼长安、迫不及待的感情,也随着菊花的浓郁直冲云霄。历来,咏菊者甚众,但多为意境高远,避世消难的象征。唯有黄巢,以不可匹敌之势,改写了菊花的风采,令她在隐士的气质上,增添了战士的豪迈,也由此刷新了“咏菊诗”的主题。

也因为这份别致,张艺谋导演取诗句为名,导演了一出《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历史大戏。王权帝位的血腥残杀,情欲伦理的精彩博弈,生命的悲歌,历史的长叹,都融在了这部电影中。联想黄巢进兵长安后,吃喝享乐,鱼肉百姓,对权力和女人的占有欲也不断膨胀,这一点倒是和电影的主旨有息息相关之处。而且,电影总会用一个结局闭幕,人生也一样。

关于黄巢的结局,始终众说纷纭。有人说他兵败后自尽,也有人说他削发为僧。出家的传说,都来源于那首《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黄巢《自题像》

全唐诗一共收录了黄巢三首诗,而这一首的真实性,常常因为他人生扑朔迷离的谢幕,而变得富有争议。那些心如狂草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脱掉了铠甲换上了僧衣。从俗世入佛门,看似只是一步之遥,却是从戎马倥偬的波澜壮阔,变身为佛门清修的静如止水。“独立市桥人不识,一灯如豆看多时。”天津桥上,曾经叱咤历史舞台的风云人物,居然没人再认识。独自依着栏杆,看落日余晖,英雄迟暮的岁月,挽不住韶华流逝的悲哀。

其实,在所有的结局与想象中,对黄巢来说,“遁入空门”应该是最好的归宿。《倚天屠龙记》中的金毛狮王谢逊,也曾是两手沾满鲜血的恶魔,但放下屠刀,却修炼成一代高僧。有过金戈铁马的豪壮,纵横江湖的霸气,有过生命炙热的痛与乐、爱与恨,回首已经千疮百孔不堪回首的人生,定会有许多寻常人所不能体会的妙悟。

余晖散尽后,黄巢是否还能记得那些他年青帝的梦想,冲天香气的誓言;又或者也能偶尔怀念起他那灿如金菊的光辉岁月吧!

黄巢起义后,唐王朝勉强维持了二十几年,便灭亡了。

同类推荐
  • 青霞丹雪

    青霞丹雪

    历史剧《青霞丹雪》写于1959年,描述明代严嵩父子专权,顺者昌逆者亡,任用宵小,迫害忠良的故事。剧名取自忠臣冯青霞和冯丹雪二人之名。
  • 解放北平(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北平(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为实现和平解放北平的目的,中共中央加强了对傅作义的政治争取工作,傅作义将军最终顺应历史潮流,施行了和平解放北平的行动……
  • 两个命运之决斗: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纪实系列丛书(共7册)

    两个命运之决斗: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纪实系列丛书(共7册)

    在中国人民面前摆着两条路,光明的路和黑暗的路。有两种中国之命运,光明的中国之命运和黑暗的中国之命运。现在日本帝国主义还没有打败,即使把日本帝国主义打败了,也还是有这样两个前途。或者是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中国,就是说,光明的中国,中国人民得到解放的新中国;或者是另一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裂的、贫弱的中国,就是说,一个老中国。——毛泽东
  • 心潮湖

    心潮湖

    灿烂的中国文学史上,诗与词是非常难以驾驭的两种体裁。多少人为了能够写好诗词而呕心沥血、废寝忘食。真可谓“一字三年得,句成双泪流”。但是在这貌似艰苦的创作状态下,(从另一角度也可说明古体诗词的独特魅力)创作者从中获得无尽的精神享受。此中妙趣局外人是难以感知的。
  • 雷达散文

    雷达散文

    《雷达散文》收录了著名作家雷达的大量散文佳作。这些作品风格独特,自成一派,行文流畅,文笔精妙,较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文学水平与艺术素养。读来令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
热门推荐
  • 误惹豪门:亿万首席专属恋人

    误惹豪门:亿万首席专属恋人

    她遵从梦想进入娱乐圈,从娱乐圈处处受压制的新人,一跃成为登上舞台的奥斯卡影后,啧,居然有人说她是潜规则上位!潜就潜吧,潜规则也是有技巧的!看女主在娱乐圈如何风生水起,顺带勾走多金成熟的冰块大叔的心!
  • 镜中的爱丽丝

    镜中的爱丽丝

    这是一部描写友谊与成长的小说,它让孩子们明白:真正的友谊是真实美好的。获得友谊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勇敢做自己。自从爱丽丝出演了一部校园剧之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她最好的朋友跟她渐渐疏远起来,甚至学校里的人都在有意无意地避开她,这让她十分苦恼。而这时,以“万人迷”萨维为首的姐妹团体让她十分羡慕,她也想成为其中一员。终于,机会来了,萨维邀请爱丽丝参加以“爱丽丝漫游仙境”为主题的派对。正当爱丽丝天真地认为她即将融入这个团体时,意外发生了……
  • 大金刚妙高山楼阁陀罗尼

    大金刚妙高山楼阁陀罗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爱不散:心悦臣服

    不爱不散:心悦臣服

    洛城付,国际钢琴家的身份,是他成为天之骄子的主要原因。但最令人称道的不是他获得过的荣誉和家世,而是他惊为天人的外表,令无数文艺界,娱乐圈的女人趋之若鹜。只有身边的人知道,他是个从不轻易表露自己脾性的,低调内敛的人,却在重遇她之后一次次失了风度。柳欣悦,只靠着爸爸和老同学喝了一顿酒,在电视台找到的音响师助理的工作。重逢,工作人员问道:欣悦和洛大钢琴家竟是相识?她拘窘道:称不上熟,难为洛先生记得。他撇着她,阴沉说道:不熟?睡过,算不算熟?再相逢,洛大钢琴家一门心思虐小悦悦,却不知,这个表面懦弱的小女孩,早已经在他不知道的几年里,给他留下了一个巨大惊喜!
  • 青楼掌柜

    青楼掌柜

    阎王满足某人三个愿望---长寿,有钱,有美女。于是,主角轮回转世,成了响当当的青楼掌柜,且看主角怎样带着MM走出新一片天地。目前每天10更。各位朋友可以多看看。请大家有什么意见都留在书评区,好的坏的都可以,来者不拒。或者加到这个群里面来。群号:110771300,110900727。验证的时候输主角名字就可以了最后,求收藏,订阅,推荐。
  • 公子无色

    公子无色

    一只腹黑的大尾巴狼栽在一只老实兔子手上的故事。对于这桩事,大尾巴狼的感想是:挖个坑,把自己埋了。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夜路走多了总会遇到鬼的,腹黑太久了总会栽跟斗的。
  • 魔造苍生

    魔造苍生

    一个魔,却处处得道,八方来助。他的运气真的就这么好吗?一个人,却时时受阻,四面楚歌。他的人生难道就这么凄凉么?一颗心。却次次碎裂,一世沉沦。他的感情是否就这么脆弱呵?无数的宇宙,空间不断交战吞并,百家争鸣,万族林立,一个强者的崛起,不仅需要无尽的杀戮,还需要历遍轮回苦,尝尽苍生难,苏磊一个尝尽苦难,受尽折磨的少年,能否挣脱命运的枷锁,打破轮回的桎梏,冲破冲冲阻碍,站在众生之巅,创出属于自己的苍生之界。
  • 上来透口气(奥威尔小说全集)

    上来透口气(奥威尔小说全集)

    《上来透口气》的主人公乔治·博林是个四十五岁的胖子,在保险公司担任地区巡查员,事业高不成低不就,有妻子和两个孩子需要养活,终日为账单、学费等开支问题所苦。偶然间,一张海报让他回忆起泰晤士河畔的家乡和那时的童年生活。《上来透口气》采用双线描述,一条线展示了英国从一战前到二战前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特征的社会变迁对传统意义的小镇的冲击和影响,另一条主线带出了社会各个阶层应对世界大战这一危机时各自的反应和行动。
  • 你给的爱,似毒似瘾

    你给的爱,似毒似瘾

    楚卿说,曲珩风是她的毒,她的瘾,融在她血里,埋在她骨内,如果戒掉爱他,她会死。可是她却成了曲珩风这辈子抹不掉的恨。所以她选择死,也要带走他的爱。终于,他自由了,可当全部真相血淋淋摊开的时候。他才幡然醒悟,那个拿命爱他的女孩再也找不到了。那句珩风哥哥,成了他余生最大的奢望。
  • 我家影帝很傲娇

    我家影帝很傲娇

    “夫人参加商演,想让你陪站台。”“去。”说好的不参加商演的高冷影帝呢?“夫人喜欢的Loveme珠宝代言定了当红小花。”“收购。”息影后,“夫人投资了一部剧,想让你演男一。”“演。”“题材很另类,大众很排斥。”“给我家夫人拍着玩,她喜欢就好。”天才特工云夕被闺蜜出卖,惨死于海上。重生平行时空,竟然是混迹二三线的招黑小明星,一次意外,偶遇影帝大人,从此她的生活多姿多彩:一是情撩影帝大人,二是为自己洗白、三是复仇虐渣渣。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