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68800000007

第7章 男耕女织度流年

当婚恋过渡到平稳如水的时期,生活便跃居首位,当那些上古女子在桑田间采摘着嫩绿的桑叶,歌唱幸福的时候,你是否能从中听到温婉的感动?当那些男子从田间归来,夕阳下拥抱妻儿的时候,你是否能从中看到美丽的誓言,其实并未远离?爱情,从来都不止是一出独幕剧,当它在延续上演的时候,时间便会令其成为可以流传经年的传奇。

可爱的劳作女子,在葛藤间欢唱

——读《周南·葛覃》有感

“葛”这种植物很常见,无论平原还是山地。平原之上的“葛”叫“麻”,一派清碧如染,静静蔓延,可以构成错落的景致。其实它还有另外一个更为优美的名字——夏布。听上去就有一阵凉爽铺面而来,也许是葛藤经过多次处理制作出来的衣服质量上乘,但却少了原有的山野清气。

《周南·葛覃》中的劳作女子采割的葛藤长在山林之中,比平原之上更能纠结而上,绵延数丈。《西游记》第一回中就有一段描写小猴子在花果山水帘洞前“跳树攀枝、采花觅果;……扯葛藤,编草袜”的玩耍景致,生活中都离不开这种植物。当有风的时候,大把的阳光便和茂盛的叶片一起追逐嬉戏,窸窸窣窣的碎响不断,构成山林的音乐。不妨在这音乐之中沉醉,以蔓延的葛藤做为桥梁,顺着它攀援到两千年前,来听这首关于劳作的歌: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

薄澣我衣。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有景,有物,绿的是叶,葛藤叶子蜿蜒伸展,黄的是鸟,调皮的黄雀在山谷间飞来飞去,处处留下它们欢快的唧啾声,和树叶的窸窣碎响和鸣,怎不是一派自然好风光?在柔长的葛藤间依稀可见的是,有着健康红润的脸庞的采葛女子,荆钗布裙,一路欢喜走来。她为什么如此快乐?也许她太熟悉这块山野,阳光,藤叶,小鸟,都似自己的亲人;也许是她觉得自由,在家待着不舒服,而此刻如出笼的鸟儿,回归山野,怡然自乐;也许,她陷入了快乐的往事,小时候,她就跟随母亲进山采葛。那时的山野也是这般苍翠,对着远方喊一声,到处都是自己的童趣,趣味十足。

她在劳作中的欢喜自在:“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轻声读这段诗,不禁想起余冠英老先生的翻译,觉得没有比这更清澈而又让人动心了:葛藤枝叶长又长,嫩绿叶子多又壮。收割水煮活儿忙, 细布粗布分两样, 做成新衣常年穿。

《毛诗序》中认为是赞美“后妃”美德的,后妃出嫁前“志在女工之事,躬俭节用,服瀚濯之衣,尊敬师傅”,就是为天下的妇女做个好榜样,大家跟着学,达到教化目的。但我们更愿意相信诗中这位欢乐劳作的女子来自民间。倘若这个女子真是后妃,纵然她精通女红,一时的劳作之后,她当然是换掉粗衣服,去过锦衣玉食的生活了。而这次山野表演明显失去了被赞美的意义。

因此,让我们确信她是一介民女,与后妃活在不同的世界中。她嫁的也是一个普通的男子,担水劈柴,男耕女织,简单生活,用朴素和单纯,开垦生命中最丰美的田园。

女子的劳作并不稀奇,《诗经》中的劳作处处可见,劳作与风雅相结合才是风景。先秦之时,没有那多么的苦楚,没有不堪重负的生活压力,她也就如山间鸟儿一样自在,展示着自己的勤劳。因此,我们看来,她就是一道风景。

读《唐宋词与人生》,杨海明教授说:“这里浮动着女性的衣香鬓影,散发着女性的芬芳温馨……由于女性的介入,士大夫文人的人生便不再那么沉闷和单调;女性的温柔似乎唤醒了他们沉睡在心中的人性,使他们兴奋,变得多情。”

杨海明的评语说得很有道理,可惜,《诗经》是劳作者的歌,《葛覃》是田野劳作民女之歌,他说的“衣香鬓影”、“芬芳温馨”只属于贵妇人,而民女在山野林间的歌唱舞蹈,散发着脂粉取代不了的清新之气。在此,化用他的话,可以说由于女性的介入,先秦之时的山野不是荒蛮、单调。普通到随处可见的葛藤因女性的介入愈发青葱茂盛,普通到处处飞旋的小鸟因女性的介入越发活泼可人。勤劳的女子们挥舞着镰刀割着葛藤,嘴中不停息地唱出欢快的歌曲,和黄雀的鸣叫、树叶的摩挲声汇成一片,葛藤在风中婆娑起舞,碧波荡漾的绿叶之中,她们若隐若现。远古的女子劳作的愉快,是山间最明媚生动的一副画卷。

无怪乎连以古板著称的经学家们也认为,《葛覃》中是以葛藤来比喻女子的缠绵柔情,以葛叶来比喻女子容颜美貌,以黄雀的歌唱比喻女子的纯真与欢乐了。割来葛藤浸沤多日,剥下葛麻织成葛布做成新衣服,任劳任怨从不说声辛苦,让日子一天天流逝,生命如此简单。在这些民间女子的眼中,生活,究竟是因为简单而快乐,还是因为快乐而简单?她们没有说,我们也就无须说破。

《诗经》里还有一首名为《上农》的诗,记载着“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在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文化力量的传承,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上至宋庆龄,下至窑洞里的的妇女同胞,她们纺纱织布辛苦劳作让身在战壕里的将士们陡然饱增抗日信念,扬起大刀保家卫国。孔子曾说过,《葛覃》唱的是先民最初的志向,看见美好的事物溯本思源,穿上衣服想起辛勤劳作的女子,这是人人都有的朴素情感。做为男人,穿上“她”用心制成的衣裳,不管是一件貂皮大衣,还是一件简单毛衣,那种直抵人心的温暖就是一股无法替代的生产力。

先秦女子朴素的劳作一直流传,即使是贵族女子,在出嫁之前也须“十年不出……学女事,以共衣服。”在先秦时候,即便是天王老子的千金也是要干家务活的,如上面所说,至少也要做个样子示范国民。男人在外,女子在内,采桑织布哺育子女。过去几千年的时光中,我们的祖先遵循这样的方式生活——自给自足。这种生活,陶冶出的是自然平和恬淡悠然的心态,是知足常乐、乐天知命的满足和幸福感。劳作起来,有不少的欢乐。

欢喜自在的女子,不管她相貌如何,这种美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相信天下大多数男女都会更喜欢这种葛布粗裳的简单生活生活,爱情如此也会更长久。虽然没有丝绸一样光彩和华美,却是柔软坚韧,贴心舒适,悠远绵长。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寥寥数语,便是一个梦境,一种境界,空谷流传,数千年后,可爱的劳作者,在葛藤间的歌唱,依然悦耳动听。

为采诗官唱一首歌

——由《召南·甘棠》说采诗官

在遥远的先秦时代,有一种职业比较特殊,就是采集民间歌谣,依次传达民意给统治者,这职业被人形象的称为“采诗官”。作为与人们的精神生活相关的文化人,他们不是去闭门造车、沽名钓誉,而是脚踏实地、吃苦耐劳行走民间。在先秦,他们的身影出现在了中原的大地上,就好像飞翔在民间的蜜蜂,采出与花粉一样美丽动人的民歌。

先秦或者更早时候的人们比我们这些后来者更为开朗,他们大多开口就能唱出美丽的歌谣。《诗经》中最为精彩的《国风》部分,就是我们的祖先当年在田间地头劳动时随口唱出来的。有对爱情、劳动、美好生活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对压迫、欺凌的怨叹与愤怒,也有对好的领导者的歌颂,比如这首《召南·甘棠》: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召南·甘棠》中说的召伯就是召公,作为周文王的庶子,他在周武王平定天下之后被封在陕右。等待武王去世之后,他与周公一起协助年幼的成王治理国家,当时他主张实行德政,时常会出巡在民间,为百姓解决实际的困难,可是每次外出,从来不去扰民,住也自己解决,他经常在高大的甘棠旁搭建草屋,百姓有什么冤情也就都在甘棠树下被解决,召伯与后来的包青天一样都受到了百姓的爱戴。后来他曾经建过草屋的甘棠也被爱惜地保护起来,百姓甚至不忍去修剪,淳朴的劳动人民当然不会忘记他,写了诗歌来歌颂他。当采诗官来到的时候,他们叫着他,对他说:“来我们为你唱一首歌颂召伯的歌。”

郁郁葱葱棠梨树,请不要剪割不要砍伐,因为那曾经是召伯的居住处。

郁郁葱葱棠梨树,请不要剪割不要毁坏,因为那曾经是召伯的休憩处。

郁郁葱葱棠梨树,请不要剪割不要跪拜,因为那曾经是召伯的解脱处。

对统治者来说,这将是多么大的欣慰,得到子民如此的拥戴,人一生的记忆有着一定的容量,当一切都最终老去,一切都被时间洗刷干净的时候,谁还能属于谁,谁还能记得谁,而召伯便在这简约的诗经文字中,被永久的铭刻下来。

诗歌,本来就是萌生于社会大众的最私人、最朴素、最原始、最难以剥夺的艺术样式,而这些民间的声音之所以流传下来,这和采诗官的劳动分不开。当时,一个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并且深怀敬业精神的采诗官,从王城出发,踏上散发着浓厚芬芳的土地,他们的手中摇动着一只乐器——木铎,木铎发出的脆响会传到很远的地方,一直穿越了官道旁的小树林和小溪流。

那些在田野里唱歌劳作的人们听到了这木铎声,就知道上传民意的采诗官来了。他们会愉悦起来,放下手中的农具,大声地唱起来,招呼采诗官过来。采诗官于是走下官道,走进大众,和他们一起席地而坐,请求父老将这些新歌唱出来,而他们在一旁飞快地记录。

采诗官以诗歌的名义走在民间,总是如同蜜蜂飞行在花丛中一样深受欢迎。采诗官来到民间村庄的时候,一般都是一个节日。

村民们会准备自家酿造的美酒,用过年时留下的半只羊腿活着宰杀鸡鸭来欢迎他们招待他们。他们甚至和许多个村庄的女子有了爱情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在诗歌中留下自己的影子。毕竟,以《诗经》为蓝本的诗歌总集是没有姓氏做标记。

来自民间的疾苦就是通过这些民歌被周王及其他诸侯所了解的,比如召公的好形象就被大家传播开来。可惜,久远的时代模糊了采诗官的面目,我们无法知道他们姓什名谁。他们仅仅在历史的深处浓缩为一个名词,来让我们想象与感恩。

中间还有这么一个过程,等回到王城,采诗官们就开始忙着整理那些似乎还散发出乡土气息的诗歌。这些有时候读起来比较蹩脚的白话抒情故事几乎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它的日常性和现实性已经成为我们本土以后的诗歌文学的主要样式。另外,《国风》在爱情诗歌的发展和贡献上更为突出,以汤显祖的《牡丹亭》为例,深闺小姐杜丽娘诵读《关雎》之时而产生对柳梦梅的爱情渴望,就是很好的见证。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了一首关于采诗官的诗歌:

采诗官,采诗听歌导人言。

言者无罪闻者诫,下流上通上下泰。

周灭秦兴至隋氏,十代采诗官不置。

郊庙登歌赞君美,乐府艳词悦君意。

若求兴谕规刺言,万句千章无一字。

不是章句无规刺,渐及朝廷绝讽议。

诤臣杜口为冗员,谏鼓高悬作虚器。

一人负扆常端默,百辟入门两自媚。

夕郎所贺皆德音,春官每奏唯祥瑞。

君之堂兮千里远,君之门兮九重闭。

君耳唯闻堂上言,君眼不见门前事。

贪吏害民无所忌,奸臣蔽君无所畏。

君不见厉王胡亥之末年,群臣有利君无利。

君兮君兮愿听此,欲开壅蔽达人情,先向歌诗求讽刺。

白居易的诗中还说了不少采诗官的政治意义,不说这些,只说对《诗经》的贡献,怕是谁都比不上的。人们谈《诗经》,常说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功劳,其实,首先做出功劳的就是采诗官,没有他们采来如此好的诗歌,哪会有他们的编辑?采诗官也许不知道,他们聆听歌谣刻画文字的时候,将会成为一个古老国度文学的源头,正如蜜蜂在采花的时候也从来没有想到过,它们会带来一个声势浩大的人间春天。

那些女子,祭祀中的一暼惊鸿

——《召南·采蘩》寄怀

一本《诗经》充满了各种女子,先秦女子的确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她们的美到了极致,她们的身影无处不在,劳动,歌唱,繁衍,即使在只有男人才能干的活——祭祀中,也少不了她们的身影。

先秦之时,知识水准较低,祖先是人们崇拜寄托的对象,日常的婚嫁、战争与和平等大事一般都要通过祭祀祖先,征求意见。这就是祖先崇拜,上升到国家程度上——周朝,就建立了宗庙制度——天子七庙:三昭三穆,再加太祖之庙一共七座。昭、穆就是指宗庙中始祖以下的父与子,父为昭,子为穆。接下来就是诸侯五庙,同理,二昭二穆,再加上太祖之庙一共五座。宗庙就是国家的象征。

祭祀祖先也就是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之中的一件大事,凡事都要祭祀以求得解脱或者方法。戏剧《苏六娘》中就反映了这个问题,追求婚姻自由的女子,因为触犯了封建社会的族规,被族长抓到祠堂,占卜之后当着祖宗灵牌塞进猪笼,投进滚滚江水之中。没有人敢说一句话,都认为这是祖宗的意思。

这个时代,万事确要祭祀请示祖先,化繁为简就是占卜。尽管神圣,其中女子也是绝对少不了的。来看《召南·采蘩》这首诗。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

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这也许是史存最早的一首宫女诗,与那些万世留名的宫怨诗不同的是,整个诗的语气非常的平和,听起来仿佛一位好心的老宫女站在宫门口,谆谆地对几位新进宫的小宫女讲宫中的规矩。

在哪里采摘白蒿呢?那边的水池和沙洲,采摘白蒿有什么用呢?主公的宫里面祭祖用的。

在哪里采摘白蒿呢?那边溪涧的水中,采摘白蒿有什么用呢?给公侯祭宗庙用的。

她们梳妆整齐,早早去为参加祭礼做准备,他们又打扮得很漂亮,匆匆忙忙地回到家里忙其他事情。

真似宫女之间的问答,要真是这样,那位好心的老宫女真是善良,还不待宫女们细问其他的,他就慌忙说出了自己的经验:“要打扮的漂亮一点,头发要梳理得整齐,这样才能成为宫中的红人,接下来就可以生活的好一些。”

是啊,进宫的目的也就是能够受到换一种好的生活,要是邋遢,主公怎么会看上你?关于如何被宠幸呢?也许只有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就可以了。这个道理简单又可爱,不过,清纯如露珠的这群宫女,并不适合宫廷的斗争。

唐朝武则天入宫时候当时宫里的红人徐惠给她说了一段也许改写整个中国历史的话:我长得没有你漂亮,在宫里的地位出身也许也都不如你,甚至我还没有你年轻,可是你知道为什么皇上对我的宠幸却比你要长久么?因为——以才事君者久,以色事君者短。宫中到处是玄机,哪像老宫女说的那样简单。

《采蘩》直白又干脆的表达,活泼可爱的话语,没有牵扯到这么远,不过比那些宫怨诗要豁达的多。看到这里,一群漂亮、亮丽又勤劳采蘩的宫女就站在了面前。

蘩,就是生活中常见的白蒿,作为一种水草,被古人认为可辟邪,用来祭祀表达哀思。采摘花草这种劳动在女子看来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在这些操作中,身体置于大自然之中,与美景的融合能使身心得到全部的放松,放声歌唱的事情常在,翩翩起舞的事情不断,这样说来,大自然给予远古先民的不仅仅是清清的溪流与绿色的原野,也不仅仅是她们竹篮中的收获,更多的是接近泥土与河水带来的心灵放松,那种深入每个毛孔的喜悦感。

祭祀的庄重与劳动的轻快在这里得到对比,在简单的采摘中得到收获,得出人生的意义——女子所做出的贡献与力量,尽管微不足道,但也至关重要。采满满整篮的白蒿,爱惜地放整洁,然后,宫女坐下来,细细梳妆,追求一种自己认为的一种美好,这样一来,既是一个女子对美的自然追溯,更是对自己参加祭祖活动的一种庄重凝练。

远古的祭祀,实际上是一种教化,因为祭祀的对象包括的有祖先、天地、神灵等。祭祀无声中教育大家感恩、敬畏、膜拜祖先、天地、神灵等,在实际的生活中就无意识的安居乐业、尊重国君、孝顺父母等,社会才会太平无事。

其实《诗经》中大多数篇章都有教化的意义,《诗经》的妙处也许就在于此。“《诗》可以兴”,儒家圣人也这样说,《诗经》的移风易俗的教化作用,看来也并非夸张。

祭礼应该是冗长而繁琐,参加的人早早就到位,更不要说为此准备食物、礼仪、祭祀品的宫女们了,她们更早一步去忙碌,祭祀的过程中,她们也始终在忙碌,穿梭在所有需要的地方,留下美丽的背影,尽管身体的劳累,但在祭祀的庄重场合下在脸上写满内心的安宁。这些单纯的宫女不去追求宠爱,不去追逐繁华,不去追捕利益,只是简单的生活,等到祭祀终于结束的时候,她们又忙着收拾场地,忙着卸掉梳妆,忙着重新梳妆,忙着准备随之而来的宫中其他事情……

有颗敬畏的心,她们安心愉快的采蘩,无所怨尤,她们忙完一件又一件随之而来的苦事,生命因此而饱满充实,尽管无人体会到她们付出的劳辛,也没有获得多少同情,但她们采蘩之时的那一愉快探身,在曼妙的郊野,在微风和煦的阳光下,妙不可言,远比所有人美丽。

尘世中,欢乐心常在

——读《周南·芣苢》有感

车前子,长满郊野的最普通植物,甚至有着最粗俗的名字——猪耳朵草,因为可以入药才有了“车前子”这个比较雅致的名字。

车前草这个名字很有来头:汉代大将马武领兵攻打匈奴,却不想兵败被困,弹尽粮绝,更大的灾难尾随而来——将士马匹多患“血尿病”,死尸遍地,只有几匹战马啃了车前的无名小草幸免遇难。细心的战士发现这种情况,便挣扎着吃了那种小草,所患痢疾竟然好了。马将军于是下令全军服用,几天内,病情痊愈,士气恢复,也得以杀出重围。马武感叹说:“全军死而复生,全仗路旁车前之仙草也!”车前草就此得名。

尽管这种野草生长在卑贱的山野,混迹于牛、马粪中,却并不难看,还有几份惹人喜爱之处。它生长着椭圆形的叶片,向上抽出的枝干挺拔在周边的环境中,先是长出直立的花苞,然后开出淡黄色细碎小花,布满整个穗头。在秋天花谢之时,果实就冒了出来——一颗颗细小的谷子,结满整个穗杆,昭示着丰收。

明代文人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中说:“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谚云:三月戴荠花,桃李羞繁华。”

荠菜花说不上好看,而人们却普遍喜爱,对于穷苦人来说野草野菜也许是上天的恩惠。车前草也不例外,给人们带来实惠的用处,更受老百姓的喜爱。

不过,在《诗经》中车前草有着非常文雅的名字——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和《江南可采莲》一样的风格,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多数词语几乎不变,但巧就巧在那变了的几个动词——一副生动的画面便于眼前自然展开——春天的郊野,微风吹拂,处处清脆,三五个农妇,手挽着竹篮,采摘车前子,有的手捋草籽,有的用裙子兜着采好的药草,采得多的,索性把裙角系上腰间……轻快的动作配合着劳动间的闲谈,对唱着歌曲,又有美好的天气相伴,这样的生活虽和繁华奢侈毫不相干,但却是人人心中都向往的画面。

如点评《诗经》的大家方玉润所说的:“想必每到春天,就有成群的妇女,在那平原旷野之上,风和日丽之中,欢欢喜喜地采着它的嫩叶,一边唱着那“采采芣苢”的歌儿?那真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情景”。生虽是艰难的事情,却总有许多快乐在这艰难之中。

把劳作当成乐趣的一部分,绝非多数人能做得到的。也许是先秦之时,工作没有那么大的压力,相反,工作的一种生活的调节,不免充满着欢乐,它带走日常生活中琐碎的烦恼,驱散掉单调劳动中的乏味,在采摘果实的过程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并在自己的歌声里,听到远古的神秘,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产生一种亲切与归属感。有了劳动,就会有收获,有了收获,便会有更大的快乐,当时的人们有着如此纯粹的体验和满足,使得整个劳作的过程都是快乐,这持久的快乐变得简单而自然。

生活本来就很艰难,尤其是先秦时期,生产力地下,自然灾难又频发,人们无力抵挡,而在这艰难之中,也有着可以轻易获得的欢喜,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本身就离不开自然,人处于自然中的时候,应该是最放松的时刻,那时,尘世的烦恼远去,在旷野里,清风与流水和鸣,日光与植物舞蹈,人们的眼中充满冻人的绿意,会觉得,人与自然真正融在了一起,劳动的歌声划过嫩绿的叶片,落进了风的深处,能够找寻得到的只有从心里满溢出来的一种纯净的喜欢。

人们也就会获得这样的道理,越是简单,越是容易欢喜,就像《周南·芣苢》中展示的一样,有着单纯的愿望,唱几嗓子歌,把车前子从枝头采摘下来,用粗布衣裳把它们兜回去,漫步自然,聆听美好。

采了又采车前子,

采呀快去采了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

采呀快快采起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

一枝一枝拾起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

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

提着衣襟兜起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

别好衣襟兜回来。

可以想象,当时周朝的采诗官行走在风尘仆仆的大道上,突然听见劳作人民的歌声,清新爽利而没有繁文缛节,心就被吸引了。于是,采诗官于是走下官道,走进大众,和他们一起席地而坐,请求父老将这些新劳作歌唱出来,而他们在一旁飞快地记录,然后就有了这歌声的流传。

也许只有在农耕时代,才能够如此接近自然,亲近自然,并轻而易举地有一颗欢乐的心,舍弃掉忧心重重,在一路的前行中,不断地有丰盈的收获,从而有了丰厚的积累,人生从此达到高度。然而,现在社会我们都被物欲捆绑,在我们的心里,荒草丛生,车前子这样简单的植物只是在了遥不可及的远古,我们无法采摘,我们丢掉了先民们采摘车前子时所唱的歌谣,丢失了那些简单的欢乐,我们得到的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清人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有这样的表述,说有人将一只鞋掉到水里:“陆寿芝为麟度大令之孙,寄居仪征,幼有才名。尝醉跨桥上作骑马状,忽一履随涧中,因更举一履投之曰:‘天下无用之物若此履者,皆可弃也。’”

我们今天怕不如古人洒脱,也不及古人的看得破。生活中,生命里,可弃如履的东西还真不少,荣辱得失,浮名虚利,我们何尝舍得丢掉过,左手里的舍不得丢,右手里的也不肯丢,真可笑。如果,我们有先民采摘车前子时的简单洁净的心,那么,欢喜肯定会更纯粹些,也会更加多些,我们也会真正做到平静安宁。林清玄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在古代的民间,采莲采茶采桑采车前子,游戏生产赶市谈情说爱,民歌情歌满山歌声,都觉得是一种天上人间的舒心热闹。这尘世里,有一种最普通的草,叫车前子,先民们有一颗最简单知足的心,叫欢喜心。他们的日子虽然辛苦艰难,但确实是满足与快乐的。而这份欢乐于我们,得也简单,失也容易。

一副男耕女织的风俗画

——漫说《豳风·七月》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最著名的民谣组合西蒙和加丰科尔唱过一首没名字的短歌。

四月,春潮带雨,一段爱飘然而至;

五月,依偎着我的肩头,他歇下双翅;

六月,我的爱唱起抑郁的调子,深夜徘徊,心绪不宁;

七月,她远走高飞,不辞而别,离我远行;

八月,秋风瑟瑟,佳人已去,杳无音信 ;

九月,已经苍老的这段爱,将铭记我心。

每个月份都代表一种心绪,从四月开始,对爱人的思恋就像春日的细雨一样洒满了细润的心田,从此而亡,逐渐润物细无声,在九月之时,这段苍老的爱情,已经长埋于心。爱情是一生的故事,可以随同生命,轻扬的生长。

当然,不止是爱情,人生中还有许多事情是伴随着生命共同进退的,先秦一首古老的歌中吟咏,恬淡清澈,描摹细致,就好像初生的禾苗,散发着自然的田园气息,又闲闲的浸透着惬意之情。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七月火星向西落,妇女在九月的时候就缝制冬衣,因为十一二月的时候就会寒风彻骨,没有足够御寒的衣服,怎么能够抵御这寒冷的冬日呢?而冬天一过,便要开始修理锄具,准备二月的下地耕种,吃饭的时候,妻儿会把饭送到田边,让田官赶来美食一餐。这就是那时人们恬淡安宁的生活。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轻的姑娘在春日的黄鹂婉转啼明声中,沿着小道采摘桑叶,看着春天逐渐过去,人们采摘白蒿,姑娘内心一片忧伤,因为马上就要远嫁他乡,为他人做媳妇去了。

随着三月的桑枝被修剪,八月开始织造麻衣,姑娘就是要为她的夫君编制衣裳了。时日渐渐过去,女子心中那绕指柔情,也在秋日的到来之前,日益如海深沉。而这婚嫁之事仅是次要,忙种还是那时的人们最为辛苦的事情。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当四月开始结籽,五月知了声声时,人们就为八月的收获做着准备,待到十月叶子飘零,十一月就上山打猎,猎取动物的皮毛来送给贵人取暖,到十二月的时候,猎人们依然忙于操练,猎取猎物,如果是猎到小猪就留下自己享用,如果是大猪就要献给王公。

五月蚱蜢开始骚动,六月蜻蜓飞舞,葡萄和李子都熟了,蟋蟀在七月便随处可见,而人们则是忙着煮葵花籽,八月开始打红枣,蟋蟀九月来到屋门口,十月就钻到人们的床底,但人们只顾着下地收稻谷,为了酿造美酒而忙碌,家中的鼠洞也没时间管理,人们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只是为了令主人高兴,令自己平安,所有的好食物都供奉给主人,自己则是采摘野菜,砍伐木柴,住进破旧的房屋内暂求安稳。

《七月》源于豳地的民间歌谣。豳地在现在陕西省旬邑县、彬县一带,那个时代是个农业部落。《七月》不怨不艾地叙述人们如何获得生存的艰辛努力、生活的基本状况,生活随着时令和季节的变换律动。劳作的目的不是因为敬畏神的力量,也不是为了祭祀神灵,而是为了获得生活的保障。

他们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涉及当时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各个侧面展示着当时社会的风俗画。因此后人拿这首诗与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的农事诗《工作与时日》作比较,不过,《七月》显然要比《工作与时日》有进步意义。因为那首农事诗开篇就是献给缪斯,赞颂宙斯万能的。“皮埃里亚擅唱赞歌的缪斯女神,请你们来这里,向你们的父神宙斯倾吐心声,向你们的父神歌颂”。

《七月》则是一幅男耕女织时代的风俗画。三月里女孩子带着漂亮的篮子,采桑叶养蚕,六月结满葡萄,七月榨满豆浆,八月打枣、收稻谷,九月打谷场,重新做了菜园子,十月飘满酒香,十一月、十二月农活结束了,男人开始去打猎。夜晚归来还不休息,趁着农闲,收拾好屋子,抵御夜晚的风霜,还要准备过年,来年开春又要忙着种地了。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农夫辛辛苦苦的白日忙完庄稼,夜晚又要搓麻绳,在一年的最后时刻忙祭祀的种种活动,献上先前冷冻在冰窖里的韭菜和羊羔,分发美酒给宾客,与众人一起举杯为主人祝福,高呼万寿无疆。

劳动的奴隶们沉重劳动着而不得报酬,悲惨的命运循环无期。而不劳而得的奴隶主贵族则完全过着另一种生活:住的是防风耐寒的房屋,穿的是上等鲜亮的好衣裳,吃的是酒肉,没有事情了还祭祀宴请,祈求多福多贵多长寿。

如此鲜明的对比!人们该抱怨,控诉,或者反抗了吧,就如魏风·伐檀》、《魏风·硕鼠》那样。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伐檀》中直接严厉责问:“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吞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挂鹌鹑啊?那些老爷君子啊,可不白吃腥荤啊!” 用活生生的事实来揭露奴隶主血泪斑斑的罪恶,抒发蕴藏在胸中的熊熊怒火,人们年复一年繁重劳动,苦难生活,却什么都得不到,在诗歌中就把积压在胸中的愤懑象火山似的喷泄出来。

而《七月》并没有这样做。人们没有太多的抱怨,只是繁重的活着,“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活着。其实《诗经》三百篇中大多数诗歌都是这样。人们在一年到头的琐碎劳作中,默默地承受着生存的负担,寻找属于自己生活的乐趣与希望。这也是一种解脱的方面吧。

看,蟋蟀爬进屋中,在灯下跳来跳去,提醒着北风的寒凉。人们赶紧锁上窗户,把门洞都堵塞上,屋中就暖和起来,拥抱妻儿共度夜晚寒冷。等到过年时候,“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不久新年到来了,进到屋中歇个够。生活是简单贫困,抑或是负担,平凡但充满着生命力。

男耕女织的社会中,大多人都是这样过完一生。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劳动,万岁!有时候也会有村落部落的宴会等,如《七月》的最后一章描述的那样。农闲之时,举酒庆祝,万寿无疆。

同类推荐
  • 在世遗作

    在世遗作

    《在世遗作》是穆齐尔“在世时亲自出版”的“个人遗作”,其中包括了一些短小的叙事性作品,如《捕蝇纸》《换一种眼光看羊》等,这些叙事性作品同样也是随笔精神的体现,它们通过对细微、“渺小”的对象的观察,展示了作者对生活和心灵的微观世界所作的思考,这些微观世界是对大时代背景的映射,因此,它们的价值也许并不亚于具有更大关怀视野的作品。
  • 史诗:民族英雄赞歌

    史诗:民族英雄赞歌

    《格萨尔王传》是我国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英雄史诗,它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是世界上唯一的活史诗,在我国西藏、四川、内蒙古和青海等地区,有上百位民间艺人传唱着英雄格萨尔王的丰功伟绩。《格萨尔王传》蕴含着原始社会的形态和丰富的资料,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史诗从生成、基本定型到不断演进,包含了藏民族文化的全部原始内核,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美学价值和欣赏价值,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
  • 扈学秋随笔集:一年之隙

    扈学秋随笔集:一年之隙

    本书是作者的一本散文随笔集,是作者2017年的心路历程的全记录,作者通过随笔的方式记述下生活、工作、亲情、家庭等方方面面的故事,每一篇都有特定的主题。作者文笔轻松幽默,旨在通过发掘和展现生活中的美妙故事来向读者传递自己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爱和歌颂。作者把2017年一年来,写的文字,积累起来,和朋友一起品味生活,滋养心灵,感悟生活。人生是短暂的,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每个人的追求,匆匆前行的脚步,总要留下些什么,而文字是最好的记录。
  • 麻雀不是鸟

    麻雀不是鸟

    本书为作者的散文作品集,收录有:《麻雀还是鸟》、《三分春色》、《荷塘》、《大声朗读》、《水妖》、《回避》等。
  • 鲁迅杂文经典全集

    鲁迅杂文经典全集

    《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篇》、《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本书全面展示了中国文学大师鲁迅的杂文,让您可以充分领略大师的文学风采。
热门推荐
  • 我把老爸打败了

    我把老爸打败了

    孙林是一个淘气的男孩子,他一肚子的鬼点子。而他的爸爸是公安警察出身,在对待孩子教育的问题上,采取的是强制的手段。孙林的老师是一个有爱心并且善于教育引导孩子成长的好老师。在孙林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巧妙地帮助了孙林。孙林在走出校园,到大自然的环境中锻炼的过程中,拓展了自己的知识,他和伙伴们的故事,让你在忍俊不禁中,得以启迪。
  • 老妖怪也要谈恋爱

    老妖怪也要谈恋爱

    不知道被封印了多久……意外被一个系统救了"我可以帮你重见天日。"重见天日……可以吗?曾经做过的什么我都忘了。"不过你得帮我完成任务。"美丽的阳光我再也没有看见过。怎么可能会不愿意?怎么可能还会呆在那个暗无天日的黑漆漆的地方。"好""将任务完成之后,我会去请主神帮你找回身体"对啊,现在我还只是个灵魂……因为发现法力并没有消散!我到底是谁?我为什么会有这么高强的法刀?
  • 大神终究是大神

    大神终究是大神

    君雪云用十年挣扎去换他们的可能,利用尽了身边所有的机会,极其幸运,沈翼南亦用十年努力和她相映。十年光景,都是等你长大。——沈翼南或许我是偏执,但是,我清楚的知道,我们之间的不温不火,才是鸿沟万丈,我本非常人,恰巧你坚持。——君雪云
  • 豪门总裁藏1

    豪门总裁藏1

    A市风雨交加的夜晚。“老公我肚子疼快点叫医生,应该是快要生了。”欧阳宏烨正打电话……
  • 时光深处不知你

    时光深处不知你

    在带着孩童般稚嫩的目光看世界的时候遇到了他、为我唱歌的那个男孩儿;在还拥有着青涩却急待绽放的年华中遇见了他、为我披上白色毛线围脖、陪我吃拉面、看雪的那个男孩儿;让我用尽青春去忘掉的那个男孩儿;到头来,一切都如梦幻般消逝,回头望去、站在那依然繁茂的白杨林下等待我的,始终只有你。
  • 媒介消费学

    媒介消费学

    传媒经济学虽然在中国创立已尽30载,但是对于这样一个相对较新学科中的诸多理论观点,常常是在与我的同事、朋友、学生探讨中甚至争鸣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如,在与我的博士生、硕士生以及我的同事的长期探讨或争鸣中,形成了我的传媒二重性理论、信息价值理论、传媒经济维度理论……这一次,通过阅读长辉的书稿,我想也会形成一些新观念,进而产生新的理论。
  • 中国推销人的一千零一夜

    中国推销人的一千零一夜

    一个相貌平平没钱没背景的单身男博得著名女歌星的倾城之恋;一个大学老师辞职创业亿万财富从指甲间滚来;一个发廊妹筑起令世人瞩目的漂亮王国;一个没文化不懂技术的山里娃做游商改变命运;一个找不到好工作的人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伟大事业……这是一部化腐朽为神奇,变不可能为可能,如古阿拉伯《天方夜谭》那样传奇却是真实的当代中国芸芸众生的推销神话。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人生哲理枕边书:每天读一个人生哲理

    人生哲理枕边书:每天读一个人生哲理

    你对自己的人生做过何种思考?要知道,读懂人生,才能成就一生。哲理之于人生,就像照亮黑夜的明星、引领航行的罗盘,没有它的指引,人们将永远在盲目与混乱中摸索、挣扎,举步维艰,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苏格拉底曾说,人生就是一次无法重复的选择。每个人都会面临来自生活、工作和社会的各种各样的压力与问题。当难题迎面而来的时候,充分汲取、掌握并运用睿智的哲理来指明人生的方向,领悟人生的意义,就能加速我们成功的进程。凝聚前人智慧和经验的哲理是我们一辈子都可以受益的经典,只要你悟透其中的道理,娴熟地掌握其中的方法、策略和技巧,一定能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明智而从容地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问题,少走一些弯路,少受一些挫折,顺利、快速地走向成功和幸福。
  • 我家青梅有点甜

    我家青梅有点甜

    萧七宝和厉敬琛从小被无良的两个老妈定下娃娃亲,从此捆绑在了一起。从小到大一直都是萧七宝黏着腻着厉敬琛,可是到大后厉敬琛堪比口香糖,整天黏着腻着萧七宝,恨不得做一个连体婴儿,永不分开。有一天萧七宝委屈可怜的说道:“琛哥哥,有人欺负我。”厉敬琛一听瞬间怒了,“谁?neng他!”萧七宝慢慢的给门外走,等走到门口突然间调皮的做了一个鬼脸:“笨蛋,你啦!”[养成系,青梅竹马,甜宠无限,放心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