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69700000011

第11章 钱钟书

【大师素描】

他是一位风靡海内外的国学大师。一位外国记者曾说:来中国,一为看万里长城,一为看他。他是一位风华绝代、学贯中西的博学鸿儒,一为精通英、法、意、德、拉丁、西班牙等多种语言的“文化昆仑”。他有着照相机式的记忆力,在耶鲁大学的演讲,超凡的记忆力把在场的老外都吓坏了。他有着滔滔不绝的口才,浓郁别致的机趣,很多经典幽默的话语广为流传。他考清华时,数学只考了15分,竟然被破格录取,入学后又竟然创造了数项第一:“横扫清华图书馆”,读书数量第一,发表文章第一,考试成绩第一,独抒己见、口出狂言第一(他说整个清华,没有一个教授可以充当他的导师)。他的著作《围城》里经典的话语多到“泛滥成灾”的地步;而《管锥编》里浩瀚的国学知识更让人叹为观止。他就是这么富有传奇色彩,人人想见他,他却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动不动闭门称病而谢客。

他就是钱钟书,一个周岁“抓周”抓到书,一个一生钟情于书,一个年老时为了妻子敢挺身而出“打架”的可爱又传奇的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国学大师。这里,我们将一同领略他博学强识下的幽默和睿智,感悟他成为“文化昆仑”的学习智慧,品味他淡泊宁静、毁誉不惊的一生。

第一章 “文化昆仑”的学习智慧

钱钟书先生被称之为“文化昆仑”,他的知识学贯中西、融汇古今。在清华大学时便“横扫了整个清华图书馆”,与吴晗、夏鼐一起被誉为清华“三才子”。可见他的学习有着独特的方法。虽然刻苦学习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但拥有学习的智慧能让我们事半功倍。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感悟这位“文化昆仑”的学习智慧。

端正学习态度,不为文凭而学习

从小到大,家长、老师都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只有学习好了才能考上好大学,才能过美好的生活。懵懂中我们就开始与书本与知识打交道,为了大人们眼中所谓的美好而不断努力,希望能顺利地敲开象牙塔的大门,成为名符其实的天之骄子。直接地说,寒窗数十载,为的其实是一张证明学历的文凭,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文凭就是幸福的敲门砖。但是,青少年朋友,请记住社会是一个大舞台,他需要的不是文凭,而是能在舞台上展示自我的演员。

母鸡用自己积攒了一年的积蓄,从狐狸那里买到了一张“游泳大学毕业证书”。于是它拿着证书兴高采烈地去找凤凰,要求凤凰给她落实“游泳健将”的待遇。

然而出乎母鸡的预料,凤凰并没有答应母鸡的要求。凤凰说:“你的职责是下鸡蛋,这毕业证书对你一文不值。”

“咯咯咯,”母鸡愤怒地争辩说,“你说得倒轻巧!这文凭来得容易吗?它可是我用钱买来的呀——一年的鸡蛋钱!你知道吗?”

凤凰冷静地回答说:“事情正是如此,凡是用金钱买不到的东西用金钱买到了,它原有的价值便不存在了。”

钱钟书先生曾说过: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我们并不是质疑现在文凭的含金量,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希望每一位青少年不要从小就盲目追求“名牌大学”“高学历”,反而忽视了自己本身能力的发展。

卡内基说过:“靠自己的能力拯救自己,是成功的唯一准则。”现实的生存也证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能力已成为一种不折不扣的资源,能力即资本,能力即财富,能力即命运。能力就是必须有一样拿的出手!

大凡去美国的人,都想早一点拿到绿卡。美国是一个十分注重效率和功利的国家,你要对美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益,美国才会接纳你。在美国拿绿卡,只有两种人可以:一种人是来美国投资或消费;还有一种人,就是有技术专长。

有一位来自中国北方农村中年妇女,因为女儿在美国,便申请来美,她只读完小学,连汉语表达都不太好。可就是这样一位英语只会说“你好”、“再见”的中国农村妇女,也在申请绿卡。她的申报理由是有“技术专长”。移民官在看了她的申请表后,问她:“你会什么?”她回答说:“我会剪纸画。”说着,她从包里拿出一把剪刀,轻巧地在一张彩色亮纸上飞舞,不到3分钟,就剪出栩栩如生的各种动物图案。

美国移民官瞪大眼睛,像看变戏法似的看着这些美丽的剪纸画,竖起手指,连声赞叹。这时,她从包里拿出一张报纸,说:“这是中国《农民日报》刊登的我的剪纸画。”美国移民官一边看,一边连连点头,说:“OK!”她就这么OK了。旁边和她一起申请而被拒绝的人又羡慕又嫉妒。

这就是美国。你可以不会管理,你可以不懂金融,你可以不会电脑,甚至,你可以不会英语。但是,你不能什么都不会!你必须会一样,你要竭尽全力把它做到极限。这样,你就会永远OK了!

在这方面,蚂蚁是人们最好的榜样。它们驮着一大颗食物,齐心协力地推着、拖着它前进,一路上不知道要遇到多少困难,要翻多少跟斗,千辛万苦才把一颗食物弄到家门口。蚂蚁给我们最好的教育是:只要不断努力、持之以恒,就必定能得到好的结果。

但是,很多人却偏偏喜欢东学一点、西学一下,尽管忙碌了一生却往往没有什么专长,结果,到头来什么事情也没做成,更谈不上有什么强项。明智的人最懂得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在一件事上,惟有如此方能实现目标;明智的人也善于依靠不屈不挠的意志、百折不回的决心以及持之以恒的忍耐力,努力在人们的生存竞争中去获得胜利。

青少年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我们储藏能力资本的最佳时期。在这斑斓多彩日新月异的时代,要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挖掘内在的潜能,其中最主要的是我们的手中必须有一样能力,让他人看到我们的亮点,让他人从心底真正认可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个人的能力已经与成功挂上了钩,你的能力越强,那你成功的可能就有了更多的保障。

青少年朋友,你想成功吗?成功不是一句简单的话就能勾勒的,也不是一个虚拟的行动就能实现的,更不是一张轻薄的文凭就能换来的。一味地追求好成绩、高学历,而忽视兴趣、能力的培养的话,你永远都是个空虚的人。

先博后约,在学习中做一只狂奔的蜗牛

钱钟书先生以学问的渊博而著称。他博览群书,古今中外,文史哲无所不窥,无所不精。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要自己的作品能够收列在图书馆的书里,就得先把图书馆的书安放在自己的作品里。”先博览群书,而后约取其中的精华便是钱钟书先生的治学智慧。

自青少年时代开始,钱钟书先生便开始数十年如一日,惜时如金,嗜书如命,与书为伴,刻苦攻读,手不释卷,博览群书,可以说他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都用到了读书上了。纵观钱钟书先生的一生,读书与著书已化作他生命的血肉和筋骨,并支撑着他成为中华学术文化的脊梁。他曾经自述自己在上大学前,便已经读过《古文辞类纂》、《骈体文钞》、《十八家诗钞》等大部头著作,而这对于一名中学生来说实属不易。

进入清华大学学习之后,钱钟书先生便立下了“横扫清华图书馆”的誓言。他的大学同学许振德先生在《水木清华四十年》一文中回忆道:“余在校四年期间,图书馆借书之多,恐无能与钱兄相比者,课外用功之勤恐亦乏其匹。”后来在另一篇文章中许振德先生又说钱钟书“家学渊源,经史子集,无所不读;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自谓‘无书不读,百家为通’。在校时,以一周读中文经典,一周阅欧美名著,交互行之,四年如一日。每赴图书馆借书还书,必怀抱五六巨册,且奔且驰。且阅毕一册,必作札记,美哲爱迪生所谓天才乃百分之九十九之血汗及百分之一之灵感合成之语,证之钱兄而益信其不谬。”而同乡族人钱穆先生也回忆说:“及余去清华大学任教,钟书亦在清华外文系为学生,而兼通中西文学,博及群书。宋以后集部殆无不过目。”等到留学欧洲期间,据杨绛先生回忆,每到夜幕降临时,大多数留学生都到酒吧去过夜生活,惟有钱钟书夫妇于灯下静静读书。既使在后来钱钟书下放到“五、七”干校,晚上灯光暗淡,他便站在凳子上看书。钱钟书先生一生究竟读了多少书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以《管锥编》为例,该书是在钱钟书先生五大麻袋读书笔记的基础上写成的。据后来编过《〈管锥编〉〈谈艺录〉索引》的陆文虎先生统计,《管锥编》涉及古今中外的作者达四千人,典籍近万种。正是这种“读书破万卷”的治学精神,才铸就了钱钟书“下笔如有神”的日后奇迹。

钱钟书先生有一句治学的名言:“博览群书而匠心独运,融化百花以自成一味,皆有来历而别具面目。”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先博览群书,打下扎实的知识功底,然后匠心独运地加以约取精华,融会贯通便能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便能够自成一味,有真实可靠的来历也有着独特的风味。

这就是钱钟书先生治学的方法和精神。读书要博,先博而后约,就要我们不但要学快速地学习,也要“缓慢”地学习。打一个形象的比方,就是要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做一只狂奔的蜗牛。下面这个小小的寓言故事,便能给我们很强大启发意义。

有两只小蜗牛住在一株大白菜下,一只壳大,一只壳小,每天太阳出来的时候,它们就从坚硬的壳里伸出脑袋来呼吸新鲜的空气。一天,小壳蜗牛对大壳蜗牛说:你知道这白菜的菜顶上的叶子是什么样的味道吗?大壳蜗牛回答道:“我也不知道啊!不过每天看它们都很嫩绿的样子,应该是非常的好吃吧!”

由于怀着这样的好奇心,两只小蜗牛就决定第二天爬到白菜的顶端去品尝一下那美味。第二天,大壳的蜗牛还没等太阳出来,就出发了,它奋力地爬啊,可是总是从光滑的白菜上面重重地摔了下来。摔了五六次以后,大壳的蜗牛放弃了这个打算。

小蜗牛呢?它照常每天等到太阳出来了才醒来,然后他就开始往白菜的顶端爬,爬到快要没有力气的时候,它就停了下来,开始养精蓄锐等待第二天。第二天天亮了之后,小壳蜗牛又开始出发了……就这样,小壳蜗牛不但没有摔倒一次,而且变得越来越强壮。在一个月之后它终于爬上了这株白菜的菜顶,然后,它把家安在了这里,开始美美地享受着鲜嫩的白菜叶。

而此时的大蜗牛呢?依然在白菜的菜根下吃着一些枯黄的菜叶……

这个小故事里,隐藏着很多的哲学寓意。在我们学习的过程里,我们就应该要求自己像“小蜗牛”一样每天坚持不懈地学习,博览群书又不急于求成,学会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消化这些阅读得来的知识,只要求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持之以恒便也能“狂奔”起来,最终有所成就。而不能像“大蜗牛”一样,在学习中急于求成、一暴十寒,不懂得消化吸收“博览”的知识,不懂得放缓学习的速度,最终重重地摔倒。

所以,在我们求学的道路上,牢记钱钟书先生“先博后约”的治学智慧,并告诉自己做一只“狂奔的蜗牛”,那么,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我们这只“蜗牛”也能成为一位如同钱钟书先生一般有着渊博知识的国学大师。

第二章 国学大师的快乐心经

快乐是一种愉悦的心情,很多人一生都在追寻着快乐。然而苦恼和痛苦似乎是人生的主旋律,快乐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梦想。品读钱钟书先生的文字,我们会被他的幽默和风趣而感染,我们会会心一笑。其实,在钱钟书先生的这些文字中,就隐藏着宝贵的“快乐心经”。现在让我们一起去钱钟书先生的文字中“淘宝”,相信马上就能淘到快乐的秘诀。

淘得幽默的宝,获得快乐的笑

生活当中,“淘宝”这个词汇可以说越来越耳熟能详。在周末的时候,我们会和同学一起三五成群去逛街。在一大堆“破破烂烂”的商品里“淘宝”,幸运的话,我们便能“淘”到自己想要又便宜的宝贝。这就是“淘宝”的乐趣。而钱钟书先生告诉我们,在生活当中应当学会:淘取幽默的宝,来获得快乐的笑,只有这样生活才有滋有味。

可以说幽默是人类面对生存的烦恼和苦痛而创造出的一种调侃的智慧,幽默是人获取暂时的轻松和快乐的一钟原动力。它以快乐的方式表现人善良的心灵和伟大的智慧,它是一条纽带,能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纽带。

谈到幽默,钱钟书应该是文坛上的突出代表了。他善于一幽默诙谐的语言拆解一般人司空见惯的现象,要么问个为什么,要么一本正经地给出番逗人发噱的理由。当一位外国记者说到:来中国就为做两件事情,一为看万里长城,一为看钱钟书先生。而执意想见钱钟书先生时。钱钟书先生回敬到:如果早上你吃了一只鸡蛋感觉味道不错,那么你是否有必要认识一下这只生蛋的母鸡呢?这就是钱钟书先生生活当中的幽默。而这样的幽默可以说层出不穷。例如:魏文帝不爱吃后来馋煞杨贵妃的荔枝,钱钟书猜测说:“那是因为无红尘一骑之飞递,所啖者早已一日变香二日变色三日变味。”更妙的是,他还指出曹植七步成诗其实是不幸中之大幸,幸在未被限定句数,所以做六句交卷没事,倘若规定七步之内非做上十六句不可,十个曹植的脑袋也不够砍了。钱钟书艺术的语言告诉我们:幽默是智慧的迸发,是善良的表达,是我们生活中的润滑油,是人生的松弛剂,它更是一种胸怀,是一种境界。幽默不是老老实实的文字,它是运用智慧、聪明与种种搞笑的技巧,使人读了发笑、惊异或啼笑皆非,并从中受到教育。正如王蒙所说:“幽默是一种成人的智慧,一种穿透力,一两句就把那畸型的、讳莫如深的东西端了出来。既包含着无可奈何,更包含着健康的希冀。”生活中,我们常常对发生在身边的幽默一笑了之,来不及感悟其中的人生哲学,又匆匆将它们忘掉。

作为文坛上的一颗巨星,钱钟书擅长在严肃不苟的学术论据列举中穿插一些笑话故事,放松你的大脑神经。在《管锥编》里,他引用过“孙悟空好色”的故事、“天上有厕”的故事、太监自夸贞洁和驼子自诩恭敬的故事、“杜甫通拉丁文”的故事、一对偷情者的野种出生后大骂“老物初未尝计及生我,渠只自求快意”的故事、庄子鼓盆竟是因为“一生旷达,被老婆逼不过,方得脱然,不觉手舞足蹈”亦即终于从妻管严中获得解放的故事、一故事主角甘愿化身为心上人所坐之马桶的惊人语、“食之和体,气不下溜”的妙语、老妪解小便于大海且自语“不无小补”的笑话、以及菜园一头毛驴观赏己粪所培植之白菜,闻树上莺啼而责怪“你好无聊,瞧我流于高谈阔论吗?我在沉思啊!”的令人喷饭的故事……这些小幽默,俯拾皆是,可见钱钟书的学问人生一点也不沉闷。

钱钟书曾说:“幽默当然用笑来发泄,但是笑未必就表示着幽默。”是的,幽默是一门魅力无穷的艺术,它容易辨认,但不容易分析,因为它并不是一则笑话,它比笑话更有深度,产生的效果更大,别咧嘴一笑更能得到回报。用幽默来使自身乐观豁达,用幽默来超越用其他无法超越的许多困惑,幽默在文明社会已经成为人们的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在谈论幽默,探讨幽默,使用幽默,感受幽默。

假设在一间餐厅,一位顾客点了一杯啤酒,却突然发现酒里有一只苍蝇,怎么办?如果是英国人,他会一绅士的态度吩咐侍者:请换一杯!如果是法国人,他就会将杯中的啤酒倒在地上。如果是西班牙人,他就不去喝它,留下钞票,悄然离去。如果是日本人,他会令侍者去叫餐厅经理来训斥一番。如果是阿拉伯人,他会把侍者叫来,把啤酒递给他,然后说:“我请你喝。”如果是美国人,他会向侍者说:“以后请将啤酒和苍蝇分别放置,由喜欢苍蝇的客人自选苍蝇放进啤酒里,你觉得如何?”

显然,这个例子中美国人的这种表达不满的方式就是一种幽默艺术。幽默就是这样,它是一根闪着金光的魔杖,也是每一个希望减轻自己人生重担的人所必须依靠的一种生存智慧,而具有幽默感的人都有一种非凡的人格魅力,能独自面对任何困境。

青少年朋友们,面对严肃或尴尬的境地,何不来一个轻松美妙的幽默呢?此时的幽默不是肤浅的谈笑,也不是低下的嘲讽,它是健康的,积极的,它蕴含哲理而妙趣横生。如果说幽默能给机械而繁忙的生活带来一丝生机与活力,那么我们不妨都成为生活当中淘取幽默的高手,让生活充满情趣,让快乐的微笑时刻洋溢在我们的嘴角。

让自己的精神快乐起来

钱钟书先生在《论快乐》一文曾说:“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和痛苦,但生活中并不缺少快乐,人生的快乐与否,有时完全在于心态和精神思想,正如钱钟书所说的那样,“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人生常常遭遇痛苦,但精神却可以改变它,使人乐观,使人能够苦中作乐。这时,精神就变成了炼金术,肉体的痛苦就可以变成精神上的快乐。所以,“烧了房子,有庆贺的人;一箪食,一瓢饮,有不改其乐的人;千灾百毒,有谈笑自若的人。”

“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钱钟书在《论快乐》中举例说:“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的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是的,一个人快乐与否,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怎样看待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生活是快乐的源泉,有了生活,快乐就不会枯竭。生活中并不缺少快乐,缺少的是发现快乐的眼睛,缺少的是感到快乐的心灵。

一个信徒问禅师:“人们都说信佛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信佛多年,却不觉得快乐,这是怎么一回事?”禅师问他:“你现在都忙些什么呢?”信徒说:“人总不能活得太平庸了吧,为了让门第显耀,我日夜操劳,心力交瘁。”禅师笑道:“怪不得你得不到快乐呢?原来你心里装满了苦闷和劳累,哪里还容得下快乐呢?”

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他们常问:“究竟快乐是什么?”许多人都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快乐,有的人虽然得到了,但代价却是巨大的。其实,乐由心生,心随情移。快乐是一种心态,它与人的心境、心态密切相关。一个人生活得快乐与否,取决于自己内心的态度而绝非外在表现。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得之愈艰,爱之愈深。也许你并不富有,但你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也许你没有超人的地位,但你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也许你并不出名,但你有宁静而不受干扰的生活……快乐的关键是你是否用心去感受这份快乐。

钱钟书还在《论快乐》中提到:“病是教人学会休息的女教师。”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痛苦是快乐的催生剂,心态能把忍受变为快乐享受。一个残疾人也有自己快乐的生活哲学,他们不会因为自身生理的缺陷而失去原本生活所给予他们的快乐。态度就像磁铁,不论我们的思想是正面还是负面的,我们都受它的牵引。而思想就像轮子一般,使我们朝一个特定方向前进。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心境。

那么,青少年朋友们,千万不要轻视每天发生的小事,幸福和快乐往往与此相伴。快乐并非天外来客,生活中常常充满快乐,不会珍惜每一刻时光,快乐永远与你无缘。何必刻意地到处寻找快乐,其实快乐时刻就在你自己身边;何必苦苦地等候快乐,快乐时刻要自己去创造,去感受。让自己的精神快乐起来,我们才能怀着一份感激的心情去面对生活,去感谢每一缕阳光、每一棵大树、每一份关爱、每一次收获……让自己的精神快乐起来,我们才能用心灵去触摸快乐,让快乐充满我们的世界。

心怀希望,人不能活在回忆里

钱钟书先生有句名言: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好的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青少年朋友,你是属于哪一种呢?是每天都怀有希望,还是时常活在回忆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成为钱钟书先生所说的第二种人,心怀希望,积极投入生活,不让回忆羁绊自己的脚步,过分依恋过去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

许多青少年都有这种“爱回忆”的怀旧心理,怀旧其实是一种情结,它会让人深刻记住无数次感受过的欢愉,或者是沉溺在过去的苦痛中不能自拔。但是过分感念过去,就会落入一个情感的怪圈,让自己和周围的人承受很多痛苦。治疗怀旧心理,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天播种一个希望,让希望引领你走出过去,迎接每一个崭新的日子。

多年以前,美国曾有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则园艺所重金征求纯白金盏花的启事,在当地一时引起轰动。高额的奖金让许多人趋之若鹜,但在千姿百态的自然界中,金盏花除了金色的就是棕色的,能培植出白色的,不是一件易事。所以许多人一阵热血沸腾之后,就把那则启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一晃就是20年,一天,那家园艺所意外地收到了一封热情的应征信和1粒纯白金盏花的种子。当天,这件事就不胫而走,引起轩然大波。寄种子的原来是一个年已古稀的老人。老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爱花人,当她20年前偶然看到那则启事后,便怦然心动。她不顾八个儿女的一致反对,义无反顾地干了下去。她撒下了一些最普通的种子,精心栽培。一年之后,金盏花开了,她从那些金色的、棕色的花中挑选了一朵颜色最淡的,任其自然枯萎,以取得最好的种子。次年,她又把它种下去。然后,再从这些花中挑选出颜色更淡的花的种子栽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20年后的一天,她在那片花园中看到一朵金盏花,它不是近乎白色,也并非类似白色,而是如银如雪的白。一个连专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一个不懂遗传学的老人手中迎刃而解,这是奇迹吗?

生活其实就像老人种植白金盏花,心存希望才能获得胜利的果实。反之,失去希望,生命就会枯萎。

希腊神话中,潘多拉打开了宙斯给她的盒子。疾病、灾难、罪恶、偷窃、贪婪等各种各样的祸害,飞速地散落到大地上。只有智慧女神雅典娜为了挽救人类命运而悄悄放在盒底的“希望”,还没来得及飞出盒子。从此,人们在遭受不幸的时候,心底依然保留着希望。

有一位弹奏三弦琴的盲人,渴望能治好眼睛,但是遍访名医,都说没有办法。一天,盲艺人碰见一个道士,这位道士对他说:“我给你一个保证治好眼睛的药方,不过,你得弹断一千根弦,才可以打开这张纸单。在这之前,是不能生效的。”于是这位琴师带了也是双目失明的小徒弟游走四方,以弹唱为生。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在他弹断了第一千根弦的时候,这位盲艺人急不可待地将那张珍藏在怀里的药方拿了出来,请明眼的人代他看看上面写着的是什么药方。明眼人接过纸单来一看,说:“这是一张白纸嘛,并没有写一个字。”琴师听了,潸然泪下,他明白了道士那“一千根弦”背后的意义。就是这一个“希望”,支持他尽情地弹下去,而匆匆几十年就如此活了下来。老了的盲艺人,没有把这故事的真相告诉徒儿,他将这张白纸慎重地交给了也十分渴望能够看见光明的弟子,对他说:“我这里有一张保证治好你眼睛的药方,不过,你得弹断一千根弦才能打开这张纸。现在你可以去收徒弟了,去吧,去游走四方,尽情地弹唱,直到那一千根琴弦断了,就有了答案。”

希望为我们带来美好,美好的希望更是让人激动,让人无限憧憬。社会能进步几乎是希望的功劳,是它让人们为了希望中的美好不断奋斗、拼搏,让社会天天在进步。青少年朋友们,让我们播种希望,采摘幸福的果实。拥有希望,我们将活得生机勃勃,激昂澎湃,哪里还有时间去叹息、去悲哀,将生命浪费在—些无聊的小事上,让时光荒废在回忆过去中呢?生命是有限的,但希望是无限的,只要我们不忘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解开套牢自己的怀旧绳索,告诉自己不能活在回忆当中,我们就一定能够在生活当中获取到快乐。

同类推荐
  • 人生是设计出来的(畅销精读本)

    人生是设计出来的(畅销精读本)

    一个人做不做规划,是意识问题;而能不能做好规划,是方法问题。如何发现并协调先天和后天、固定和可变、内在和外在的各种条件和力量,找到人生的最佳设计方案,是当代年轻人成就自我的一门必修课。本书旨在帮助那些尚无明确的人生方向,或者在人生的旅途上走入岔道的年轻人,帮助他们认清社会,了解职场、生活和人生规则,告诉他们如何在职场中如鱼得水,如何在年轻的时候积累资源,如何全方位改变现状,如何做最好的自己,从而获得成功的事业。
  • 既然活着真好,就努力活着吧

    既然活着真好,就努力活着吧

    人到了一定年岁,上天就会给你做减法、拿掉你的一些朋友,拿掉你的一些梦想。有些人跟你分道扬镳,你们或许都不见得会吵架;你们或许也有着彼此的联系方式,可不知道该怎么去联系了;有些人或许已经跟你见过最后一面了,只是你还没发觉。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 董明珠的资本

    董明珠的资本

    本书根据董明珠的经历,深入剖析她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的深层原因,在向读者讲述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故事的同时,也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而全面的董明珠。从其人生关键时刻的抉择、销售道路上从无到有的探索、管理能力和风格的培养、企业思维和战略眼光的形成、家庭与事业的平衡、对创业者指导等多个方面,解读中国商界女精英董明珠的成功秘诀。
  • Hi 亲爱的:一位母亲、女儿、妻子、挚友的生命留言

    Hi 亲爱的:一位母亲、女儿、妻子、挚友的生命留言

    一位癌症病人分享真实的亲身抗癌经历;作者文字平实质朴、娓娓道来,却有对生活浓烈的热爱和眷恋;《Hi 亲爱的:一位母亲、女儿、妻子、挚友的生命留言》是一位癌症病人分享的亲身抗癌经历,既描述了癌症病人所经历的心理建设过程,也提出了在治疗中的方案分享和经验教训。文字平实质朴、娓娓道来,写出了患者本人作为一个母亲、一个女儿、一个妻子以及一位职场女性在罹患重病之后对自身角色的再次审视和思考。书中有对生命浓烈的热爱,有对家人不舍的眷恋,也有对病因理性的分析,对其他患者真诚的告诫。而生活本身,也因为她独特的视角变得更加从容和美好。
  • 创业没那么难:15个成功80后的传奇故事

    创业没那么难:15个成功80后的传奇故事

    本书通过15个成功80后的传奇故事,每个故事都有生动的实例,每个创业故事都有清晰的过程,并附有“启示录”和“创业板”。15位80后用实例告诉你:创业没那么难!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通过互联网不仅赢得了便利,更获得了创业的商机。无论是凭借电子商务起家的“七格格”曹青,还是凭借“汽车之家”被追捧的李想,都成了新时代商业发展的创业楷模。在时代不断进步的今天,创业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多姿多彩,桌游可以“玩儿”出财富,御泥可以“抹出”金钱。可见,创业项目有了新的发展,这些创业成功的80后企业家,正是抓住了新的商机,才成就了自我。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暴虐之君:商纣

    暴虐之君:商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暴虐之君:商纣》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暴虐之君商纣的一生。
  • 戏子奋斗日常

    戏子奋斗日常

    在现代,秦明月混了十年的演艺圈,还是个死跑龙套的。一朝穿越,却成了个下九流的戏子。手持一副烂牌:戏班濒临解散,即将流落街头,孪生哥哥被‘贵人请去喝茶’自此失了踪影。为了活命,她顶着哥哥的名号立于世,好不容易凭借现代演戏的手段将局面打开,哪知各路妖魔鬼怪接连等场,还有个傲娇别扭嘴贱的奇葩男主动缠上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裴先生的小太阳

    裴先生的小太阳

    玩个游戏重逢初恋男友这是什么狗血的缘分?宓乖表示浑身都难受。本来她抱上游戏中大神的大粗腿,就是为了能有大神护着撑腰。谁知,她抱上的大腿会是她的初恋男友。并且,他已经认出了她,就算隔着网络,他对她还是了如指掌,她就跟一只蝴蝶一样飞不出他的手掌心。宓乖表示她很生气。可是,某裴阴恻恻的笑了,他表示:“蝴蝶飞不过沧海,你逃不过我的手掌心。”他跟她就是命中注定的爱人,她若是蝴蝶,他就是沧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破茧成蝶:冷峻王爷别想逃

    破茧成蝶:冷峻王爷别想逃

    她是一国公主,忍辱复生嫁给这个不曾蒙面的男人。她不懂爱,不懂情,只想见见她们的孩子,可是为什么?连这点小小的愿望都不能实现。最后,她不再奢望,带着久违的笑容走进那年与他相遇的河畔,一点点,一点点,她毫不吃力的看着他,她决定。这一世,她选择放手,下一世,她不要再见到他,哪怕爱得死去活来。可是!连天都不能成全她吗?一切重新来过。她沉沦数日,看清数日,直到再次遇到他,再次对上那双冷酷无情却依稀渐现温柔的眼眸,她还是心软了。于是,她决定!这一世,她要追他,然后弥补上一世,她失去的一切。
  • 芙蓉雨胭脂透

    芙蓉雨胭脂透

    一条项链,一段阴差阳错的感情;一个传闻,一段国恨家仇的往事。她本是落魄孤女,在夹缝中求生存,却无意间卷入多方追逐的漩涡……且看动荡岁月里,那段相爱相杀,阴谋阳谋的恩怨情仇!
  •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学的普及读物,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对美学进行了介绍和解读,带领我们走进美学的神秘殿堂。对于何为美学,如何认识美,美感来自何处这些令人倍感困惑的问题,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而是通过与读者促膝闲谈的方式,使读者学会审美地观看世界,学会以独特的方式领域生活中的美好,让审美照亮人生前进的方向。
  • 刀落无声传

    刀落无声传

    这是一个已经创作完成的,以地方传统饮食文化为背景的,糅合梦想、情感、奇幻为一体的短篇悬疑故事,全文十五万字。本书是按照传统通俗小说风格写的,所以没有按照网文的要求严格分章节字数,因此每一章的字数会有多有少,在发的时候,我会尽量把每一章的字数控制在2000左右,3000以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