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0600000004

第4章 人生观之面面观(3)

虽然他经商不顺,但随后上帝还是眷顾了他,一家知名企业招聘管理人员,由于他丰富的经历、活跃的思维、朋友的引荐,他在众多应聘者当中脱颖而出。企业待遇很好,工作清闲,收入高,也没有什么压力,在这样轻松的工作环境中,他感到十分惬意。他每日都心安理得地过着这样轻松自在的生活,工作上日复一日没有什么创新。一年以后,以前的同学见到他,都说他有些变了。

时光飞逝,十年过去,同学聚会时,大家见到了他,都很吃惊,他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人不仅没有精神,而且说话办事慢慢吞吞,暮气沉沉,过去那种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精气神消失殆尽。不少同学经过艰苦的打拼都有所成就,只有他还是一个普通的职员。

一个人的思想和意志不得到磨炼,就不可能有积极向上的动力,人总是好逸恶劳的,不磨炼自己的意志力,就会在平庸的人生中安于现状,就不会获得内心真正的幸福和享受。在安逸的环境里失去自我,最终一事无成,使自己的人生暗淡无光。

提到正身做人就会很容易联想到雕砚。砚石最初都是工匠从溪流里涉水挑选而来,石块呈灰,运回后首先需要暴晒。因为许多石头在溪流里十分精致,却有难以察觉的裂痕,只有经过不断的日晒雨淋才能显现。未经打磨的石头,表面粗糙,不容易看出色彩和纹理,只有在切磨打光之后,才能完美而持久地呈现。雕砚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修底,因为底不平,上面不着力,就没有办法雕好,无论多么细致的花纹与藻饰,都要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

做人也是如此,无论表面怎么拙陋,经过琢磨,都会呈现美丽的纹理。从生活中历练,正如同在雕砚时磨砺,外表敦厚内心耿介的君子,经过心志与肌体的劳苦之后,方能承担大任。修底与磨砺都是正身的过程,“戒”与“慎”则是正身的方法。

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蕴藏着无限的哲理与深意,它就像一本大书,只有用心去读,才能品味到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处处有真理。只有感悟了生活中的真理,眼光才能看得更远,深知了生活中的诀窍,才能活得自在、洒脱、游刃有余。生活里充满智慧与学问,只有用心去领悟,才能体验到自在的真谛。

人生是要经过磨炼的,不经过反复的磨炼,就会使自己永远停留在原始的状态,无论在怎样的环境里都要精心琢磨,否则就不可能改变自己的人生,创造自己的价值。所以,有人说,只有在苦乐相互的磨炼中,修成的幸福才能走得更长久。就像只有经历了猜疑和印证,我们所得到的知识才是真理。

点亮心灯,众生皆为佛生

佛与众生,有什么差别?许多人听到这个问题会暗自发笑,佛的境界又岂是凡夫俗子所能达到的?其实不然。南怀瑾先生说,在《金刚经》中,佛告诉我们,所谓凡夫者,本来是个假名,没有真正什么凡夫,假名叫做凡夫而已。换句话说,一切众生都是佛,只是众生找不到自己的本性;找到了就不是凡夫,个个是佛,众生平等。所以后世禅宗经典,心、佛、众生,三者并无差别。心即是佛,悟道了,此心即是佛;没有悟道,佛也是凡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三样平等。

有一次,小和尚满怀疑惑地去见师父:“师父,您说好人坏人都可以度,问题是坏人已经失去了人的本质,如何算是人呢?既不是人,就不应该度化他。”师父没有立刻作答,只是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个“我”,但字是反写的,如同印章上的文字左右颠倒。

“这是什么?”师父问。“这是个字。”小和尚说:“但是写反了!”“什么字呢?”“‘我’字!”

“写反了的‘我’字算不算字?”师父追问。“不算!”“既然不算,你为什么说它是个‘我’字?”“算!”小和尚立刻改口。“既算是个字,你为什么说它反了呢?”小和尚怔住了,不知怎样作答。

“正字是字,反字也是字,你说它是‘我’字,又认得出那是反字,主要是因为你心里认得真正的‘我’字。相反的,如果你原不识字,就算我写反了,你也无法分辨,只怕当人告诉你那是个‘我’字之后,遇到正写的‘我’字,你倒要说是写反了。”师父说,“同样的道理,好人是人,坏人也是人,最重要在于你须识得人的本性,于是当你遇到恶人的时候,仍然一眼便能见到他的‘天质’,并唤出他的‘本真’。本真既明,便不难度化了。”

师父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在这个世界上,佛与众生没有任何差别,每个人都是佛。每个佛也都是最平凡的人,一个人只要体悟到般若的智慧,就和佛了无差别了,因此,如果要去度人,当然要度坏人,如果这世上都是好人,还需要你度什么呢?

有个人为南阳慧忠国师做了20年侍者,慧忠国师看他一直任劳任怨,忠心耿耿,所以想要对他有所报答,帮助他早日开悟。一天,慧忠国师像往常一样喊道:“侍者!”侍者听到国师叫他,以为慧忠国师有什么事要他帮忙,于是立刻回答道:“国师!要我做什么事吗?” 国师听到他这样的回答感到无可奈何,说道:“没什么事要你做的!”过了一会,国师又喊道:“侍者!”侍者又是和第一次一样的回答。慧忠国师又回答他道:“没什么事要你做!”

这样反复了几次以后,国师喊道:“佛祖!佛祖!”侍者听到慧忠国师这样喊,感到非常不解,于是问道:“国师!您在叫谁呀?”国师看他心窍不开,万般无奈地启示他道:“我叫的就是你呀!”侍者仍然不明白地说道:“国师,我不是佛祖,而是你的侍者呀!你糊涂了吗?”慧忠国师看他如此不可教化,便说道:“不是我不想提拔你,实在你太辜负我了呀!”侍者回答道:“国师!不管到什么时候,我永远都不会辜负你,我永远是你最忠实的侍者,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慧忠的眼神暗了下去。

有的人为什么只会应声、被动、进退地跟着别人走,就不会想到自己的存在呢!难道他不能感觉自己的心魂,接触自己真正的生命吗?慧忠国师道:“还说不辜负我,事实上你已经辜负我了,我的良苦用心你完全不明白。你只承认自己是侍者,而不承认自己是佛祖,佛祖与众生其实并没有区别。众生之所以为众生,就是因为众生不承认自己是佛祖。实在是太遗憾了!”慧忠国师一片苦心,可惜他的侍者却不明白,真是可惜。

心、佛、众生是没有差别的,每个人生来就是佛,只是很多人沉沦于俗世,不能自拔,所以迷失了自己的本性,误认为佛和人不同。因此,每个人都不必妄自菲薄,只要你愿意,愿意舍弃一切去修行,你一样能够成佛。

不过一念间,何必太执著

人们常常执著于某种念头,不到黄河心不死,却往往忽视了生命中的追之不及。所以,南怀瑾先生说,宇宙生命的来源,本来是清虚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既然一切皆为虚清,又何必对什么事都抓得很牢,执著而不肯放手呢?

有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一位禅师:“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人欺负,太痛苦了,求您开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两个人一起问。禅师闭着眼睛,隔了半天,吐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就挥挥手,示意年轻人退下了。

回到公司,一个人递上辞呈,回家种田,另一个人却没动。 日子真快,转眼十年过去。回家种田的,以现代方法经营,加上品种改良,居然成了农业专家。另一个留在公司里的,也不差,他忍着气、努力学,渐渐受到器重,后来成为经理。

有一天两个人相遇了,“奇怪!师父给我们同样‘不过一碗饭’这五个字,我一听就懂了,不过一碗饭嘛!日子有什么难过?何必硬赖着公司不走?所以辞职。”农业专家问另一个人:“你当时为什么没听师父的话呢?”“我听了啊!”那经理笑道:“师父说‘不过一碗饭’,多受气、多受累,我只要想 ‘不过为了混碗饭吃’,老板说什么是什么,少赌气、少计较,就成了!师父不是这个意思吗?”两个人又去拜望禅师,禅师已经很老了,仍然闭着眼睛,隔半天,答了五个字:“不过一念间。”

对于人来说,没有一样东西是可以完完全全、真真正正抓住的,无论是物,还是人,因此不必斤斤计较,刻意追逐。有人问南先生:“怎样布施才不算过分贪心营利集财?”南先生精辟地回答:“地球都是你的,为什么不布施?”对于不生不灭的生命本源,要把握得住,要认识得透彻,才能够善始善终。“不知常,妄作凶”,醉生梦死,碌碌无为,终将痛苦离去。想要抓住一切,往往什么都抓不住。

看过一则小故事,讲的是一个颇有人气的电视娱乐节目,节目内容是数钞票。主持人拿出一大沓钞票,币值大小不一,杂乱重叠,现场选拔四名观众在规定的三分钟内进行点钞比赛,谁数得最多,数目又最准确,就将获得自己刚刚数得的现金。现场气氛火暴,游戏开始,四个人开始埋头数钞,而主持人则轮流给参赛者提问谈话以打断其思路,参赛者只有在答对题目的情况下才能继续。时间一晃而过,四位观众手里各拿了厚薄不一的一沓钞票。主持人拿出一支笔,让他们写出刚才所数钞票的金额。 第一位,3658元;第二位,5942元;第三位,2833元;第四位,896元。四位观众所数钞票的数目,相去甚远,台下的人都摇头嘲笑第四位观众的“业绩”。

随后,主持人开始当场验证所数钞票数目的准确性。众目睽睽之下,主持人把四名参赛观众所数的钞票重数了一遍,正确的结果分别是:3659、5842、2838、896。只有数得最少的第四位完全正确,众人感叹不已。主持人最后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自从节目开办以来,在这项角逐中,所有参赛者所得的最高奖金,从来没人能超过1000元。

知“常”就要把握住道的本源,这样才能真正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许多事不过就在一念间,过分的偏执,只会让自己失去更多。人生有时不必过于执著,如庄子所言,像婴儿一样,若有若无地自在把握,反而能够将幸福抓住。

在若有若无间把握自在与逍遥

《庄子?大宗师》中说:“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南先生解释说,这里的“藏”字,只能借用一个名称来讲,就是佛学中所说的执著,抓得很牢。一个人对生命之中的一切,都想把握得很牢,其实生命永远都不会让你完全把握的。所谓要想将人生牢牢把握,就是这里所说的“藏舟于壑,藏山于泽”,把船藏在山谷里面,把山藏在海洋里面。如此隐藏,在普通人看来,的确十分牢固。人们往往不知道,虽然我们认为藏得很好,但是有个大力士,半夜三更不知不觉地把山和海都背走了。

南先生认为,中国古籍中的“天圆地方”,是指地有方位。曾子就讲过地球是圆的,且一直在旋转,所谓“天道左旋,地道右旋”的观念,由来已久。这里庄子是说,一般人不懂得,以为自己坐在地球上很稳当,实际上地球一直在转动,仿佛山和海在夜里悄悄被人搬走。

人生不可能完全被掌控,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生命中总有些难以预料的事情,有时无需太过执著。正如感情,感情是一捧细沙,握得越紧,越容易流失。自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中,一切藏得严严实实,其实却十分不牢靠。

呱呱坠地的婴儿,生来都是两手紧握,成为两只小小的拳头,仿佛想要抓住些什么;而垂死的老人,临终前都是两手摊开,撒手而去。双手空空来到人世的时候,偏让他紧攥着手;双手满满离开人世的时候,偏让他撒开手。这是上天对人的惩罚吗?其实,无论穷汉富翁、高官百姓、名流常人,都无法带走世界上的任何东西。既然如此,又何必偏执于某一点、某一事、某一物呢?想永远藏在一点,是不可能的。生命历程往往也像河流一样,想要跨越生命中的障碍,达到某种程度的突破,有时必须放下“执著”。到底什么是执著呢,让我们听听下面这个故事吧。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

“快撒点草籽吧!好难看哪!”小和尚说,“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说:“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

“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吹跑了。”小和尚喊。“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撒完种子,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脚。“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水冲走了!”“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父说,“随缘!”

一个星期过去了,原本光秃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师父点点头说:“随喜!”

这里的“随”不是随便,是顺其自然,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慌乱、不忘形;是一种自在的把握,在若有若无之间,把握住了万物的根本。

南先生说,婴儿生下来不到一百天,手里拿着一个东西时好像很牢,但是他没有用力,安详而宁静却把握得很牢,这就是自在。做人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若有若无之间把握住万物的根本,自在自得道。

同类推荐
  • 放下,就是幸福

    放下,就是幸福

    唐佳艺编著的《放下就是幸福》讲述了:放下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智者的胸怀。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有八九。放不下,其实是和自己过不去。面对挫折时,用一颗豁达的心去承载;遭遇坎坷时,用信心和勇气去打拼;苦难来临时,用笑容和博爱去坦然面对;无法拥有时,要轻松地挥手告别。不完美才是人生,有缺憾才值得珍惜。只有该放下时放下,你才能够腾出手来,抓住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 改改你的坏脾气

    改改你的坏脾气

    生气是拿别人或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生气使自己痛苦,也让别人难受。人的脾气有好有坏。脾气好的人无论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别人喜欢同他合作、共事;脾气坏的人,则常常给自己和别人带来苦恼,使别人觉得难以与之相处。坏脾气往往是成功的大敌,一时的冲动可能会毁掉你一世的前程。
  • 听过很多道理 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听过很多道理 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 绝不过低层次的人生

    绝不过低层次的人生

    这是一部写给正在迷茫痛苦、纠结拧巴中的人们的醒世之作。你想要不再吃亏,摒弃软弱,告别痛苦;你想要远离单调,提升品质,赢得尊重;你想要增强实力,快速成长,获得成功。世界虽愈发陡峭,上升通道仍可为你打开。与其抱怨路太黑,不如自己主动寻求改变。宋小君、萧萧依凡、杨熹文、木木、沈善书、沈万九、喵姬等20余位高人气作者,重新解构生活、婚姻、职场的真相,为我们的思维拨乱反正,为我们的思想疗愈解毒,希冀帮助迷茫之中的人们找准前行的正确方向。
  • 让学生勤劳俭朴的故事

    让学生勤劳俭朴的故事

    一个最好的医生,一次昆虫长跑比赛,梦寐以求的金币,发愤努力的后进生,要拥有一颗坚强不屈的心,考拉尔和他的"思想者,使人心境平和的灵方,一个家庭主妇的梦想,魔鬼最有用的工具,一个种果树的农民和野兔。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芳华绝代之蜀侠传

    芳华绝代之蜀侠传

    “蜀侠”指的绝不是某一位大侠,而是一群这样的侠义之士,他们代表的就是蜀山的精神。接“芳华绝代之当年情”的结尾,讲述“八大名捕”之首荣德福的后人如何行侠蜀中,匡扶正义,锄奸罚恶,以及由此关联的一些同样代表蜀侠的英雄人物。儿女情长,世途险恶,展现的是在困境中挣扎的蜀中儿女,如何在王朝末年朝代更替风云与天灾人祸中坚强、勇敢的英雄本色和故事。欢迎大家览阅并互相交流。
  • 异常生物协会

    异常生物协会

    颓废学生何知乐暑假收到一部手机,开机后只有一个倒计时界面——“您的死亡时间为72小时后”。本以为是恶作剧,却出现了更多诡异的迹象:阳台绿植一夜枯萎、冰箱里长满紫色苔藓、家门口堆满死猫、电脑反复重启、马桶里爬出人形怪物……
  • 佛说五大施经

    佛说五大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期而遇的你的美好

    不期而遇的你的美好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顾鼎臣在办公室里拿着墨兮的照片低声呢喃:“兮儿,16年了,我该拿回你的所有权了。”“兮兮,咱们学校来了一个新老师,长得可帅了!呐,我给你看看这是我刚才偷拍的,怎么样,好看不?”童言说。墨兮:“……额,你拍成这样,让我怎么看,什么时候流行朦胧美了啊!”童言:“……就这样看,就说帅不帅?”墨兮:“如果非要评论的话,那……路人……甲?”顾鼎臣:“墨兮同学,下课跟我去办公室,我有事找你。”墨兮:“……好的,老师。”顾鼎臣整理着课件不经意的说:“请问,路人甲是谁?”墨兮:“不是……老师,你听我解释!”
  • 歙砚说辨歙石说

    歙砚说辨歙石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解密北京大案

    解密北京大案

    一鹤的法制纪实作品名声越来越大。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他关于某演艺圈名人案件的报导,引起湖北与广东两家大刊编辑的争抢,以致他不得不承诺为放弃的一家另写两篇稿子才算平息。从《名幻杂志》为一鹤同志做责编大概有十个年头了罢。这其间,文坛中太多起承转合,波诡云橘了。而一鹤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由一个青涩的山东汉子,成长为深具洞察力的法坛卫士。人类灵魂工程师,自有其独特的理想与追求。
  • 晴雯的如梦令

    晴雯的如梦令

    如梦解梦圆梦,晴雯战天斗地,不羡鸳鸯不羡仙。
  • 世间闲话

    世间闲话

    《世间闲话》主要收录了作者蒋子龙近段时间内的多篇优秀散文随笔,包括有《 小龙也是龙》、《中国有多少“办”》、《关于足球的两句话》、《现代人 有多少怨恨》、《美国的“烧烤俱乐部”》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