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1400000037

第37章 以方圆之态享受人生(3)

这里,禅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重要的人生课,就是做人做事要懂得适时低头和后退,为将来的奋起做准备。

敢于低头、适时后退是成大事者的一种态度和智慧,他们在后退一步中潜心修炼,从而获得比咄咄逼人者更多成功的机会。低头并不是认输,后退也不是示弱,而是人生必备的一种能力。

适时低头不是自甘消沉,它有积极进取的内涵,能使人以退为进,赢得潜心发展的主动权,扬长避短,夺取成功。如果硬认死理,逞强好胜,盲目蛮干,一味地逞强、一味地硬撑,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甚至牺牲,最终输掉的是自己。只有做到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刚柔相济,懂得后退,才能保护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但事实上,有些人在取得了一些成绩以后,不知道收敛自己的操行,居功自傲,终于给自己惹来了杀身之祸。

三国时的许攸,本来是袁绍的部下,虽说是一名武将,却足智多谋。官渡之战时,他为袁绍出谋划策,可袁绍不听,他一怒之下投奔了曹操。曹操听说他来,没顾得上穿鞋,光着脚便出门迎接,鼓掌大笑道:“足下远来,我的大事成了!”可见此时曹操对他很看重。

后来,在击败袁绍、占据冀州的战斗中,许攸又立了大功,他自恃有功,在曹操面前便开始不检点起来。有时,他当着众人的面直呼曹操的小名,说道:“阿瞒,要是没有我,你是得不到冀州的!”曹操在人前不好发作,只好强笑着说:“是,是,你说得没错。”但心中已十分嫉恨,许攸并没有察觉,还是那么信口开河。又一次,许攸随曹操进了邺城东门,他对身边的人自夸道:“曹家要不是因为我,是不能从这个城门进进出出的!”曹操终于忍耐不住,将他杀掉。一代谋臣,终成了刀下亡徒。

所以,不管你的功劳有多大,都不能心高气傲,没有规矩。与人相处,总是要懂得把握分寸,适时低头,进退有道。以退为进,以谦为尚。正如南怀瑾先生告诉我们的那样,为人处世,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高则高,当低则低。

庄子说过,进退自如方为人生境界,高低有时方显做人智慧。引用孔子在《易经·系辞》中所讲的“进退存亡之机”来解释,一个人,天下大事也好,个人做事也罢,要了解自己什么时候该进一步,什么时候该退一步,随时随地知道自处之道。那么,“以德为循”,即为随时在道德的行为上,知道自己人生的方向和路径。

人贵自知,进退自如,方能智慧处世。你是谁?你在做什么?你要如何生活?你希望到达什么高度?“这世界退立一方,让任何知道自己要往何处的人通过”。人生犹如一张地图,必须找到目前你所在的准确位置并确定最终的目的地所在,才能描绘出一道清晰的生命轨迹。

面对人生的波澜,应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只因上帝特别喜爱某些人的芬芳,所以才对他咬得特别重。生活给予每个人的都不会太少,淡然面对生活的得失,你才能做到进退自如。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南怀瑾先生在解释庄子的“以刑为体,以礼为翼,以知为时,以德为循”这句话时,要告诉我们的是:人生如下棋,深谋远虑者胜,只有统筹整盘棋局,走好关键的棋招,才能奠定人生的胜局。关键时刻的进或退、左或右、舍与得、是与非的选择都将影响你的人生格局,而要做出正确的抉择,不仅要靠生活的积累、生命的积淀,更要读懂经营人生的艺术,谙熟进退自如的自处之道。

拈花微笑,行而不言

在言教的观念上,老子与孔子的思想似乎不谋而合。老子认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为上智。他们在自己的一生当中,以不束缚、不歪曲、不干涉的无为态度来为人处事,以自己具体的无为的行动来影响教化人民,清静无为、以德化民、不施酷法、不用苛政、正己化人,使人民不知不觉地处于淳厚的风气之中。

鉴于此,南怀瑾先生说,古人提倡的“行不言之教”,是说万事以言教不如身教,光说不做,或做而后说,往往都是徒费唇舌而已。推崇道家、善学老子之教的司马迁,也在其自序中,引用孔子之意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着明也。”

但是,不言之教虽为人生智慧的最高境界,却很难做到。唐朝著名的诗人白居易,曾以一首七言绝句,讽喻老子: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着五千文。对于白居易抛出来的问题,南怀瑾先生风趣地说,白居易的这首诗是打趣老子最为诙谐的一个,一语中的。那么,老子既然推崇“不言之教”,为何又洋洋洒洒写了《道德经》呢?

于此,南怀瑾先生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能够帮助我们找到答案:老子原本为周朝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后见周王朝日趋衰败,不可救药,便抽身离去。他骑着一匹青牛,只身前往西域。要到西域去,必须经过一个关口,即函谷关,两面两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对峙,中间有一条深险波折的羊肠小道。守关的长官叫关令尹喜,又叫令尹喜,是一个学识渊博、颇有见地之人。这日,他到城头瞭望,见辽阔碧空中一团紫气自东冉冉而来,尹喜料定今日必会有圣人到来。果然,没过多久,他在关上远望,看见一个人骑着青牛缓缓而来,风度非凡,细看原来是名重一时的伟大思想家老子。

关令亲自打开城楼上的大厅,请老子坐下,端茶倒水,忙个不停。 老子不卑不亢地坐下,朝窗外一望,只见黄土平原延伸到天际,苍苍茫茫,没有尽头。函谷关地势险要,路上人来车往,一目了然。尹喜恭敬地对老子说:“我仰慕您的道德学问,想拜您老为师。” 老子道:“我已老了,腹中空空,没有什么学问,怎么好意思开口教人呢?”尹喜见他推脱,便半开玩笑半正经地说:“您满腹经纶,如果不留下些东西来,恐怕很难走出这个函谷关的。”

老子知道无法推脱,便接过尹喜递上的笔,一口气在竹简上洋洋洒洒写下了五千个字,这就是后世称为《老子》的一部书。因为这部书上篇开卷谈“道”,下篇首章谈“德”,所以又称《道德经》。老子之所以自著五千文,一方面由于关令的“胁迫”,另一方面也是知音难觅。尹喜拿起老子写好的书稿,认真拜读,最后决定放弃官职,与老子一同出走西域,后来人们还看到他们二人一起在流沙里行走。

南怀瑾先生说,虽然只是传说,但也可以看出老子著书立说并非为了沽名钓誉,白乐天自是错解了圣人了。提及“不言之教”,往往会让人联想起佛经中一则异曲同工的故事——拈花微笑。这则如诗般的动人故事,将心灵修养的觉悟妙不可言的境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传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上,手里拈着一朵花,对着大众微笑,听说就在那拈花示众和微笑之间,已经把所有的佛法都道尽了,把生活的智慧和艺术说得清晰明澈。然而,法会上的大众,都面面相觑,不知道佛祖说的是什么。这时座中有一位叫大迦叶的弟子,却对佛陀报以会心的微笑,就这样发生了禅宗的第一次传灯。师徒之间心领神会,释迦牟尼便对大迦叶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大迦叶。”

这一拈一笑间便传递了一切,也包容了一切。它绽放着心灵的和谐、完美与圆融。觉悟是一种智慧,它是长时间思考后灵感在一瞬间迸发出的光芒,它也是历经人生沧桑后那无言的微笑。所以南怀瑾先生借古人之言而说明的道理,无非就是“以无为化有为,以无声化有声”。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有相似,世间的道理也大多相同。生活中的事情太多随性,刻意的追求也许反而将内心的方向引入了歧途。所以,南先生主张,很多事情,没有必要做细细的追究,就按照自己内心的方向去做,事情往往就是在不经意间成功的。

正如古时候的一位宰相,他的妻子非常重视儿子的前途发展,每天不辞劳苦地劝告儿子要努力读书,要有礼貌、要讲信用、要忠于国君。可宰相却是早上离开家去上朝,晚上回来则博览群书,处理政务。爱儿心切的夫人终于忍不住说:“你别只顾你的公务和书本,你也该好好地教化指点自己的儿子啊!”宰相眼不离书地说:“我时时刻刻都在教育儿子啊!”言传不如身教,身体力行,更能将自己所要讲述的道理形象深刻地表达出来。

拈花微笑,行而不言,而一切尽在不言之中,那些繁杂的事情又何必一字一句地点明呢?

同类推荐
  • 脉客是怎样炼成的

    脉客是怎样炼成的

    一个人的成功,15%可以归功于他个人的专业知识,85%却要归功于人脉关系。脉客翻译成中文为“人脉经营”。人们通常称其为脉客。在好莱坞,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what you know),而是在于你认识谁(whom you know)。”这句话的本意并非让人们抛弃专业知识,而是强调“人脉是一个人通往财富、成功的门票”。本书通过一些自内向外的方法,让我们在“人脉经营”的道路上受益终生。
  • 悦享人生100则:启迪心灵快乐生活指南

    悦享人生100则:启迪心灵快乐生活指南

    失败让我们能够将心比心,用自己的眼睛去感受真实,用自己的双手施予温暖,因为我们都是同路人,不停的尝试着互相理解。《悦享人生100则》将帮助你接受日常生活中的起伏与坎坷。在与别人打交道时,帮助你应对复杂的局面,理解自身面对的问题,当你应对人生中的悲伤与绝望时,它会帮助你改变你的焦点和视角,从而学会认清自身的处境。人生的挑战无处不在,充满着无数你不愿面对的处境和无数你必须面对的选择。你的过往造就了你的今日。而今日并非无法改变,未来如何取决于你的选择。你是你命运的主人,即使再艰难,也要坚信!
  • 小故事大道理(大全集)

    小故事大道理(大全集)

    本书中收录的故事曾经感动和激励了亿万读者,被誉为“世界上最震撼心灵的精神读本”。在港台地区一经出版,立即引起轰动,销量一直雄居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小故事大道理大全集(超值金版)》(作者水中鱼)共收录近1000则小故事,它们涵盖了幸福人生的诠释,内容包括习惯养成、职业生涯、财富金钱、潜能激励、爱情婚姻、交际处世、心灵境界等等。
  • 口才艺术与人际沟通

    口才艺术与人际沟通

    人才未必都有好的口才,但拥有良好口才的人必定是人才。能说会道、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向往具备的才能。在当今社会,我们都离不开人际沟通,而具备良好的口才则是拥有较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口才艺术与人际沟通》从现代社会交际的需要出发,根据作者多年教学实践以及广泛的人生阅历,以实用为原则,系统地为读者探索出了一条拥有良好口才和较强沟通能力的路径。《口才艺术与人际沟通》遵循口才技能提升的内在规律,循序渐进地从基础技能训练篇开始,到专业性的提高篇结束。
  • 每天一个益智游戏

    每天一个益智游戏

    《每天一个益智游戏》精选了国内外365道最具独创性和趣味性的经典益智游戏。这些游戏难易有度、形式多样,能够锻炼和培养人们的创造力、想象力、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是成为优等生必不可少的课外读物。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天下独行

    网游之天下独行

    一个被爱伤害的当代阿Q,再游戏中把这个精神继续发扬光大!看阿Q如何在游戏中展现自我!
  • 绝世三部曲之玉剑

    绝世三部曲之玉剑

    一段恩怨情仇,两代人的宿命,同宗兄弟为何兵戎相见,为夺宝器又将掀起怎样的血雨腥风,一切因玉剑而起,又因玉剑而落
  • 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近一点近到你眼前

    近一点近到你眼前

    __希望这本书能带给你力量,相信看过它我们都会相信爱情。他是A城响当当的人物,却唯独对她倾心。她追他,没有很累,但给了他全部。他爱她,他就是她的全世界。这是软萌萝莉和霸道总裁的故事,与以往不同,这个总裁有点孩子气。
  • 东海文集

    东海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流年莫负好时光

    流年莫负好时光

    他曾经说过,就算自己死了,也不伤她分毫。可是最后,伤她最深的人却是他。谢染忘了时轩,忘了他们曾经经历过的一切,却唯独记得,他给她留下的伤和痛。是不是每一个人都会遇见那么一个人。即使被伤的遍体鳞伤,也不肯放手。一颗真心交付与他,即使屡屡被伤,依旧不肯收回。四年前,因他一言,谢染在监狱里面度过了四年。四年后,他却再次闯入她的生活。
  • 这只奶爸超凶的

    这只奶爸超凶的

    “陆小沐,我是坏人,我要把你抓走,你怕不怕?”“不怕捏~”“陆小沐,我是妖怪,我会把你吃掉的,你怕不怕?”“不怕捏~”“陆小沐,我是很强大很凶残的恶魔,你也不怕吗?”“不怕捏,我爸爸才是超凶的捏~”
  • 一世逍遥仙

    一世逍遥仙

    凌风一个天生废骨的人,偶得上古龙脉睚眦相助,在血池中度过了半月的极苦之炼,成功涅槃浴血重生,仗剑天下,以逍遥为名,以兄弟为命。我凌逍遥纵横天下曾一念成神,也曾一念成魔,我为神时,意气风发,放荡不羁,纵横九天十地,伸手摘星,低头捉月,无所不能。我为魔时,狂绝万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人欲逆我,一怒万里流血漂橹,神若逆我,杀!佛若逆我,则戮,天欲逆我,便屠!逍遥天下,仗剑舞曲。踏雪飞歌,泪洒九州。青云曲,普众生,月悲歌,唱吾天。仗剑而起,就注定了孤独,放不下剑,便是捡不起情,今生我没能放下心中执念,若有来世我必与你共舞九霄!(墨森文学社,编辑墨森力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武圣是怎样炼成的

    武圣是怎样炼成的

    一个大学生穿越到东汉末年,附身成谁不好,偏偏成了武圣关二爷。我一介大学生,让我温酒斩华雄,万军刺颜良,我做不到啊。很多穿越者想改变历史,但穿越到有些人身上,你会发现连沿着历史的轨迹行走都是如此艰难。内心只是一介凡人的关羽,在这乱世中,见识过了宦官的阴险,奸臣的狠毒,但也看到了一批为了汉室复兴舍生忘死的士人。他跟着皇甫嵩一起在战场上平叛,亲眼见证了董卓乱政后的暴行,不知不觉间,他褪去了稚嫩,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汉人”,并决定为了大汉的国运而平定天下。回过神来,这个世界的关羽,已经走上了一条只属于自己的武圣之路。“无论皇帝昏庸还是有为,官场清廉还是浑浊,这个朝廷中,一定有一些人,他们为了国家的强盛而锐意进取,为了百姓的安康而不顾个人得失,为了天下人的安定而鞠躬尽瘁。如果说什么是大汉的话,那不是天子,也不是朝廷,而是这些人心中的理想,那也正是自高帝建国以来,这个国家传承下来的大汉精神。”(本文除人设部分借鉴演义以外,故事发展以正史为主,但本文通篇不会有XXX是演义吹出来的正史不行之类的言论,我也不希望各位带着这种看法来看本书,和谐讨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