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1400000008

第8章 胸藏万物,布开存世格局(1)

不妨予己在天地间独舞的胆量

南怀瑾先生曾感慨孟子的遭遇,却赞同其虽因生不逢时,郁郁不得志,而始终为人伦正义、传统文化的道德政治奔走呼号的品格。“莫看船儿无底,有心就能渡河”,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发挥到了最大化。直至老之将至,坦然面对自己的失败,传道授业,著书立说,就如寒梅般,在冰雪中怒放。孟子是典型的生不逢时者,凄凄然惹人生怜,却也心生敬佩。

很多人都说上天是公平的,但这大多是无奈之下的自我安慰。上天很少会眷顾人类,命运无常才是真道理。因此与其把人生寄托于天意,不如把握在自己的手里,无论是生逢其时,还是生不逢时,都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与其抗争到底,绝不轻易言败、妥协,生命的意义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深刻。

在美国,有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在即使身上全部的钱加起来都不够买一件像样的西服的时候,仍全心全意地坚持着自己心中的梦想,他想做演员、拍电影、当明星。

当时的好莱坞共有500家电影公司,他逐一数过,并且不止一遍。后来,他又根据自己认真划定的路线与排列好的名单顺序,带着自己写好的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剧本前去拜访。但第一遍下来,500家电影公司没有一家愿意聘用他。

面对百分之百的拒绝,这位年轻人没有灰心,从最后一家被拒绝的电影公司出来之后,他又从第一家开始,继续他的第二轮拜访与自我推荐。在第二轮的拜访中,500家电影公司依然拒绝了他。

第三轮的拜访结果仍与第二轮相同。这位年轻人咬咬牙开始他的第四轮拜访,当拜访完第349家后,第350家电影公司的老板破天荒地答应愿意让他留下剧本先看一看。几天后,年轻人获得通知,请他前去详细商谈。就在这次商谈中,这家公司决定投资开拍这部电影,并请这位年轻人担任自己所写剧本中的男主角。

这部电影名叫《洛奇》。而年轻人的名字就叫席维斯·史泰龙。现在翻开电影史,这部叫《洛奇》的电影与这个日后红遍全世界的巨星皆榜上有名。

妥协是生命的枯萎,也是人生的悲哀。面对生命的困苦与波折,我们要学习史泰龙勇于与命运斗争的精神——对生活抱有希望,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不管遭受多少冷漠和白眼,依然能以平和的心态走自己的路,这就是大智大勇之人。史泰龙已经视磨难为雕琢自己的刻刀,自己会随着打磨雕刻变得越来越出色。生活就当如史泰龙,而不应像一些人空有满腔的抱负,却一直在迁就他人,不敢坚持自己的观点而最终走向悲剧的命运,屈原就是这样可悲可悯的人物。

屈原出生于楚国的贵族。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他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26岁便升至楚国左徒兼三闾大夫。起初他颇受楚怀王的信任,官至左徒时,主张授贤任能,彰明法度,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暗中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用计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最终被放逐到江南,郁郁不得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五日这天投汨罗江自杀。

屈原认为:“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愤然跳进滚滚江水,一生思想与抱负付之东流,从此只有鱼儿与他做伴。其实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以死来表示自己的清白高洁,确实有些不值得。既然无力改变“举世皆浊”的世态,就应该傲然面对,做自己能做的,岂不更好!“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当年渔父的一首《沧浪歌》,虽隔了千年,音犹在耳。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道理,一个人无论身处清世抑或浊世,都要刚直进取,要有豁达的心胸。

人生憾事斑斑,如果一味的妥协,那么一代文人也只能成了人间苦难的首席歌者,唱出了历经动乱后的悲凉之音。所以如果你的思想高洁,处于“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况下,不妨曲高和寡,至少留有自己的发言权,即便不能“留取丹心照汗青”,为千秋思念、万世传颂,亦能活得虎虎生威、有滋有味,这才不白活一回,不妄到人世走一遭。死亡永远不是最好的选择,活着才是真正的勇者。

语我世人,即使生不逢时,也不必叹息,坚持本色精神,让生命高蹈,舞出属于自己的天地。走适合自己的路,把心胸放到更远更阔,把视野放到更大更广,即使脚下无船,心中有船,也可以在滔滔大河中畅快淋漓的前行。

大辩不言,无视即是反击

在现实生活中,口舌之交是人际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在这个沟通过程中,说来说去,自难免有失真之语。诽谤就是失真言语中的一种攻击性很强的恶意伤害行为。俗语云: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也许,在很多时候,诽谤与流言并非我们所能够制止的,甚至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流言。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对待流言的态度就显得十分重要,正如美国总统林肯所说:“如果证明我是对的,那么人家怎么说我都无关紧要;如果证明我是错的,那么即使花十倍的力气来说我是对的,也没有什么用。”林肯的观点与南怀瑾先生对待诽谤的态度——遇谤不辩是如出一辙的。

当流言飞语已经出现,一味地争辩往往会适得其反,让人觉得你在欲盖弥彰,有句话叫做“解释便是掩饰”,这话不是没有道理。因此还属鲁迅先生说得好:沉默是金。的确,很多时候我们越是急于表现自己,就越是起到相反的效果。误会发生了,即使你再虔诚的解释,对方也未必听得进去。所以对付诽谤最好的方法便是保持沉默,让清者自清而浊者自浊,此乃最明智的选择。

《新唐书》中有一则武则天与狄仁杰的故事:武则天称帝后,任命狄仁杰为宰相。有一天,武则天问狄仁杰:“你以前任职于汝南,有极佳的表现,也深受百姓欢迎。但却有一些人总是诽谤诬陷你,你想知道详情吗?”狄仁杰立即告罪道:“陛下如认为那些诽谤诬陷是我的过失,我当恭听改之;若陛下认为并非我的过失,那是臣之大幸。至于到底是谁在诽谤诬陷,如何诽谤,我都不想知道。”武则天闻之大喜,推崇狄仁杰为仁师长者。

俗话说:流言止于智者,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会被流言中伤的。因为他们懂得用沉默来对待那些毫无意义的流言诽谤。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沉默是最好的反抗。这种无言的回敬可使对方自知理屈,自觉无趣,获得比强词辩解更佳的效果。”在面对无聊的人的谣言攻击时,唯一的态度就是不辩。无视对方,就是给对方最好的反击。

正如南怀瑾先生告诉我们的那样,浊者自浊、清者自清,用不着过多的解释,也没必要整天为着别人说过的话而给自己平增烦恼。就用心如止水来应对诽谤,令其被时间洗礼,荡涤掉表面的伪装,诽谤自然不攻自破。在生活中,拥有“不辩”的胸襟,就不会与他人针尖对麦芒,睚眦必报;拥有“不辩”的情操,宽恕永远多于怨恨。

在白隐禅师所住的寺庙旁,有一对夫妇开了一家食品店,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儿,无意间,夫妇俩发现尚未出嫁的女儿竟然怀孕了。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使得她的父母震怒异常!在父母的一再逼问下,她终于吞吞吐吐地说出“白隐”两字。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但这位大师不置可否,只若无其事地答道:“就是这样吗?”孩子生下来后,就被送给白隐,此时,他的名誉虽已扫地,但他并不以为然,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他向邻居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虽不免横遭白眼,或是冷嘲热讽,他总是处之泰然,仿佛他是受托抚养别人的孩子一样。

事隔一年后,这位没有结婚的妈妈,终于不忍心再欺瞒下去了,她老老实实地向父母吐露真情:孩子的生父是住在同一幢楼里的一位青年。她的父母立即将她带到白隐那里,向他道歉,请他原谅,并将孩子带回。

白隐仍然是淡然如水,他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道:“就是这样吗?”仿佛不曾发生过什么事;即使有,也只像微风吹过耳畔,霎时即逝!

白隐为给邻居女儿以生存的机会和空间,代人受过,牺牲了为自己洗刷清白的机会,受到人们的冷嘲热讽,但是他始终处之泰然,只有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就是这样吗?” 面对诽谤,白隐显得那么淡然自若,其修为之深不可预测。也许有人会说他傻得可怜,然而对于修佛之人来说,心容万物,藏污纳垢,其实算不得什么,反而是大无畏的精神。

《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周,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这句话的意思是指,至高无上的真理是不必宣扬的,最了不起的辩说是不必言说的,最具仁爱的人是不必向人表示仁爱的,最廉洁方正的人是不必表示谦让的,最勇敢的人是从不伤害他人的。真理完全表露于外那就不算是真理,逞言肆辩总有表达不到的地方,仁爱之心经常流露反而成就不了仁爱,廉洁到清白的极点反而不太真实,勇敢到随处伤人也就不能成为真正勇敢的人。

南怀瑾先生认为,只要具备这五个方面就是融汇了做人的道理。真理不必宣扬,做人不必标榜。真正有修养的人,即使在面对诽谤时也是极具有君子风度的。所谓浊者自浊、清者自清,遇谤不辩,诽谤最终会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的。

南怀瑾先生应对诽言的方式,与白隐大有异曲同工之妙。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误解与猜疑,就让我们做“流言止于智者”中的智者,宽容豁达地面对一切风风雨雨,我们的人生必定是另一种局面。

宽容:以直报怨才是道

南怀瑾先生感慨战国时期各国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从而分析其原因,指出当时各国之所以走富国强兵的路线,大多都是为了雪耻强国。这是战国时代各国间共同的情况——相当于个人的冤冤相报、以怨报怨。在循环报复的思想下,绵延了几百年的战乱苦了几代百姓。

国家间因仇恨、因“睚眦必报”而兵戎相见,最后受伤害的是百姓。而个人冤冤相报、以怨报怨的后果是既伤人又害己。

东汉时期,苏不韦的父亲苏谦曾做过司隶校尉。另一个官员李皓和苏谦素有嫌隙,因此怀着私愤把苏谦判了死刑。当时苏不韦只有18岁,他把父亲的灵柩送回家,草草下葬,又把母亲隐匿在武都山里,自己改名换姓,用家财招募刺客,准备刺杀李皓,以报杀父大仇,但刺杀一直没有成功。很久以后,李皓升为大司农。

苏不韦暗中和人在大司农官署的北墙下开始挖洞,夜里挖,白天则躲藏起来。干了一个多月,终于把洞打到了李皓的寝室下。一天,苏不韦和他的人从李皓的床底下冲了出来,不巧李皓出去了,于是杀了他的妾和儿子,留下一封信便离去了。李皓回房后,看到这个场面大吃一惊,以后他每天都在室内布置了许多荆棘,晚上也不敢安睡。苏不韦知道李皓已有准备,杀死他已不可能,就挖了李家的坟,取了李皓父亲的头拿到集市上去示众。李皓听说此事后,心如刀绞,又气又恨,却不敢声张,没过多久就吐血而死。

苏不韦的一生生活在仇恨之中,为报仇竭心尽力。李皓只因一点儿私人恩怨无法忍受,就置人于死地,结果招致老婆孩子被杀,死了的父亲也跟着受辱,自己最终气愤而死,被天下人耻笑,真是愚蠢至极。以怨报怨就是如此,仇恨双方都得不到好处,这是一种“双输”的行为。因此何不将“冤冤相报何时了”变成“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双赢,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仇恨呢?

古人云:“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是一种宽容,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不拘小节的潇洒,一种伟大的仁慈。自古至今,宽容被圣贤乃至平民百姓尊奉为做人的准则和信念,而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并且视为育人律己的一条光辉典则。宽容也是一种幸福,饶恕别人,不但给了别人机会,也赢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尊敬,自己也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

当然宽容并不是“以德报怨”,这是一种没有原则的宽容。孔子提倡“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体现出了老夫子的睿智,因为宽容也是有条件、有原则的,不可因一味宽容而纵容邪恶,这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许多人说孔子的弟子微生高直爽、坦率,但是孔子认为大家的话说过分了,他并没有符合这种修养。“或乞醯焉”,有人向微生高要一杯醋浆,他没有,便到别人家去要一杯醋来再转给这个要醋的朋友。孔子认为这样的行为固然很好,很讲义气,但不算是直道。直道的人,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不必转这个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即可。以德报怨,固然是伟大的表现,但有时并不适合生活的实际情况。

同类推荐
  • 不纠结过去,不忧心未来

    不纠结过去,不忧心未来

    《不纠结过去,不忧心未来》解构影响当下人们快乐的诸多要素,教你学会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生活、控制起伏不定的情绪,在平淡的生活中感受幸福的滋味,获得丰沛的满足感。最终,你将在修炼强大内心的同时,将宝贵的时间与精力倾注于某个目标,发掘你不曾利用的潜能,创造人生奇迹。
  • 学会处世、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处世、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做人与做事都离不开方圆之道,所谓“方”,即表现于外在的性格和方法:所谓“内”,即深积于心中的气度和态度,古人常说“内方外圆”,正是说出了此中道理。显然,这种内外结合之道,是做人与做理的大智慧、大学问,非一般小打小闹之人生游戏。 人生的巧妙正在于合“内方”与“外圆”为一,即内心刚直.外表柔和.不张扬自己.夸大自己,而是求心中“咬定”目标。 《学会处世学会生活》的核心就是分析“内方外圆”之道对于做人做事的重要性,新见不少,又非常实用。相信,一定能够点活你的做人与做事之道。
  • 成功的态度与方法

    成功的态度与方法

    成功和失败取决于两种态度,一种是积极的向上的态度,一种是消极的不思进取的态度。积极和消极只是有一些微小的变化,造成的结果却是成功和失败的巨大差距。如果你能在一生当中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的态度,以积极的态度行事,那么你一定能成功。纵观胡雪岩一生中的各种经历,他之所以能够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是因为结交了许多可以真心帮助他的朋友。胡雪岩出入商海官场,一生中结交了商人、官员、江湖人士等许多朋友,胡雪岩可谓颇具人缘,并且这些人都在他的许多生意中鞍前马后的为之奔波,出人出钱出力。
  • 18岁前应该克服的18种弱点

    18岁前应该克服的18种弱点

    弱点虽然不是错误,但却是错误的根源。错误是一种既成的结果,而弱点却是让我们不断产生错误结果的源头。但是,弱点并不是什么打不开的心结、转不过的弯,也不是什么看不见的障碍、越不过的坎,当然也更不是什么消解不掉的愁绪。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弱点,勇于正视弱点,所有的弱点都可以克服。当我们阅读中外名人传记、听取成功人士故事的时候,就会发现那些功成名就的人也跟我们一样平凡和普通,身上也有各种各样的弱点。他们之所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坚持把自身的弱点都一点点、一个个地加以克服,最终到达了人生成功的顶点。
  • 左右亿万青少年一生的人生羊皮卷(全新珍藏版)

    左右亿万青少年一生的人生羊皮卷(全新珍藏版)

    学校里学不到的成功秘诀,改变女孩命运的金科玉律。260多个生动形象的小故事向青少年娓娓讲述为人处世及立足社会的必备技能,是青少年立足社会必修的18堂人生课。一粒沙中看出一个世界,一朵花里藏着一个天堂。我们微小的瞳孔映照着广阔的世界,我们有限的人生蕴涵着无限的哲理。用心去发现,将浓缩的真知化为鲜活的智慧,我们就能在学习和生活中驾轻就熟。
热门推荐
  • 爱神与财神(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爱神与财神(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姻缘石

    姻缘石

    迷林,青风碧云,小桥流水,落花有意无意的散在水中,装作不经意似的流淌,经过洞前开阔的大平台时,稍驻停留,打个旋顺流而去。
  • 龙灵之约

    龙灵之约

    魔神族强势,压迫各组。在万年前龙族和人类约定每隔万年让龙族皇子帮助人类。人类即将灭绝,怀有龙灵血脉的孩子为了活下去为了族人,伙伴。会成为人类的希望吗?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小说精选)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小说精选)

    两位80高龄的著名翻译家高中甫、韩耀成将之前旧译重新审定完成,原味呈现原著精华;徐静蕾执导并主演同名电影;孟京辉改编、导演同名话剧;一部让俄罗斯文豪高尔基痛哭流涕的小说;本书收录了茨威格最具代表性的几部中短篇小说,为读者构筑起一个完整的属于茨威格的文字世界,这里不仅充满激情和戏剧色彩,更饱含对女性内心与精神领域的细微观照,其中饮誉世界的经典之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一个男子在41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没有署名和地址的信,这封信出自一个临死的女人,讲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男主人公也就是收信的男人对此一无所知。
  • 按摩取穴定位随手查

    按摩取穴定位随手查

    从头到脚的养生穴位蕴含着代代相传的保健祛病妙法。本书精选了人体12条正经和任督两脉上的特效穴位,从最基本的穴位手法入手,循序渐进的告诉你如何进行按摩才能达到防病祛疾、保健养生的目的。本书配有准确的穴位图方便读者查找穴位进行操作,呵护自己以及家人的健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劳心者必读的101个心理法则

    劳心者必读的101个心理法则

    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潜能,并将他们的行为引向实现组织目标的道路。管理者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其组织成员的工作潜能,即组织成员在什么状态下愿意充分展现其才能并不断地自主地挖掘内在的潜能呢?这正是《劳心者必读的101个心理法则》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人性、人心的分析,将管理工作和心理学有机结合,真正使每一个管理方法或技巧切合人心、实用有效,使每一位劳心者有“心”可“劳”。
  • The Poems of Henry Kendall

    The Poems of Henry Kendal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钝刀

    钝刀

    伍俊荣走过去跟吴福荣说,走了,你还不快去洗手换衣服?正在对汽车左前门冲压件锤锤打打的吴福荣抬起头说,去哪里?回总厂,昨晚不是跟你说了吗?师傅的家人今天要到厂里去商量师傅工伤赔偿的事,师母让我们也一起回去帮个嘴什么的。俊荣说。我们又不重要,为什么要我们也回去?师傅死的时候我们在场。师傅死的时候我不在场,过了很久我才知道的。你真没良心,快走,快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我不去。真不去?我在这里干活比回去跟总厂的人扯皮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