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6300000025

第25章 华枝春满悟人生(10)

所谓度人之心不失,但知正人先正己。好好做人,做好人,自然能得到人们的尊重,也自然能了悟红尘间的佛法。

滴水佛音

1、世间法世间法亦称为人间佛教,通俗地讲,就是在社会、家庭、工作、学习中的各种为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因为这其中涉及不到生死、轮回等问题,故称其为“世间法”。五乘佛法包括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其中后三种叫出世间法,前两种就可归为世间法。

2、韦陀是佛的护法神。据说,在释迦佛入涅时,邪魔把佛的遗骨抢走,韦陀及时追赶,奋力夺回,因此佛教便把他作为驱除邪魔,保护佛法的天神。我国寺庙从宋代开始供奉韦陀,称为韦陀菩萨,常站在弥勒佛像背后,面向大雄宝殿,护持佛法,护助出家人。

不完满才能造就完满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东坡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这样慨叹世间的不完美。人们沉溺于对完美的追求,认为完美才是事物最好的状态。事实并非如此。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留些遗憾,反倒使人清醒,催人奋进,是好事。没有皱纹的祖母最可怕,没有遗憾的过去无法链接人生。

正是那些所谓的不完美,使事物达到最为微妙的平衡。

武田信玄是日本战国时期最懂得作战的人,连织田信长都怕他,所以在信玄有生之年,他们几乎不曾交过战。而信玄对于胜败的看法实在很有趣,他认为:“作战的胜利,胜之五分是为上,胜之七分是为中,胜之十分是为下。”这和完美主义者的想法是完全相反的。他的家臣问他为什么,他说:“胜之五分可以激励自己再接再厉,胜之七分将会懈怠,而胜之十分就会生出骄气。”连信玄的死敌上杉彬也赞同他的这样说法。上杉彬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之所以不及信玄,就在这一点上。”

实际上,信玄一直实行着胜敌六、七分的方针。所以他从十六岁开始,打了三十八年的仗,从来没有打过败仗,而他攻下的领地与城池,也从未被夺回去过。将信玄的这个想法奉为圭臬的是德川家康。如果没有信玄这个非完美主义者的话,德川家族三百年的历史也不一定会存在。

因为不完满,才有向前的欲望,对自己要求的更多;正因为不完满,才能激发热情,使自己向极致的完满靠近。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落雁沉鱼,闭月羞花。这些让自己的美丽流传为魅惑的传说的女人,竟然也有着世人眼中难以忍受的不足之处。有着沉鱼魅力的西施天生一双大脚,有着落雁姿容的王昭君削肩膀,美貌闭月的貂蝉的耳垂太小,娇颜羞花的杨贵妃还患有狐臭。此类缺点,即使放在普通女人身上也难以忍受,放在这些绝世美人身上,岂不是让人扼腕的瑕疵?

出乎所有人意料,在她们的慧心经营下,这些所谓的缺陷反而产生了让人无法抗拒的魅力:西施穿长的罗裙盖住双脚,走起路来摇曳生姿,增添了许多风韵。昭君穿有垫肩的大氅,传说垫肩和大氅就是由此而来。貂婵在耳垂上挂大而华丽的耳环,看起来俏丽可爱,从此就流行起了戴耳环。杨玉环为了遮掩狐臭味,总喜欢去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的娇媚模样深深迷惑了君王。

一个人如果将事情做完满了,就会心满意足,洋洋得意,增长出骄慢的念头,生出种种的过失来。所以如果事情做得不完美,也不必烦愁,这样有机会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激励自己进步。

弘一法师曾说,“我的性情是很特别的,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因为事情失败、不完满,这才使我常常发大惭愧!能够晓得自己的德行欠缺,自己的修善不足,那我才可努力用功,努力改过迁善!”

弘一法师与武田信玄,都是世上难得的智者,看的透完满与不完满微妙的关系。他们不惜求完美的成功,却希望尝到失败的滋味,失败才会发大惭愧,生奋进之心。

滴水佛音

1、完美的女人

从前有一个男人,他一辈子独身,因为他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

当他七十岁的时候,有人问他:“你一直在到处旅行,从喀布尔到加德满都,从加德满都到果阿,从果阿到普那,你始终在寻找,难道你没能找到一个完美的女人,甚至连一个也没找到?”

那老人变得非常悲伤,他说:“不,有一次我碰到了一个,有一次我碰到了一个完美的女人。”

那个发问者说:“那么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你们不结婚呢?”

他变得非常非常伤心,他说:“怎么办呢?她也在寻找一个完美的男人。

2、三十三观音三十三观音并非化现各种形像,而是观音菩萨本身不同形貌,而且不是密宗式变化形相,只是以姿态、场景与所持法器来区别。三十三观音分别是:杨柳观音、龙头观音、持经观音、圆光观音、游戏观音、白衣观音、莲卧观音、泷见观音、施乐观音、鱼蓝观音、德王观音、水月观音、一叶观音、青颈观音、威德观音、延命观音、众宝观音、岩户观音、能静观音、阿耨观音、阿么提观音、叶衣观音、琉璃观音、多罗尊观音、蛤蜊观音、六时观音、普慈观音、马郎妇观音、合掌观音、一如观音、不二观音、持莲观音、洒水观音。

故人云散尽

丰子恺——掀开《护生画集》的一角

丰子恺有一张颇有谐趣的照片。那是1963年在日月楼,一只猫卧在他头顶上。那似乎是个冬日的午后,他穿棉衣,戴毡帽,鼻梁上托着一幅角质眼镜在窗下看书。他的脸看起来是恬静的,下巴上松松的一缕苍色长须。冬日的阳光恬懒而疏淡,透过了窗玻璃,在他和他的小猫脸上,洒下条状的光斑。

这一年,他六十六岁。他的年表中写着,这一年,“三月,游宁波、舟山、普陀。十月,再游镇江、扬州。”

这与我们印象中的丰子恺不同。

印象中的丰子恺,是一个严谨而谦恭的青年学生形象,总是静静地追随在弘一法师身后。我们更多地知道他,还是因为《护生画集》。

护生是佛学一个重要命题,苏东坡居士曾作诗《次韵潜师放鱼》:

法师说法临泗水,无数天花随麈尾。劝将净业种西方,莫待梦中呼起起。哀哉若鱼竟坐口,远愧知几穆生醴。况逢孟简对卢仝,不怕校人欺子美。疲民尚作鱼尾赤,数罟未除吾颡泚……

所谓“业”指行为、造作,“净业”是指清静业、即世福、戒福、行福三种福业。这三种福业中,“世福”是指要“孝养父母、事奉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戒福”是指要“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行福”是指要“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在诗人看来,放生鲤鱼,及时行善,便是在修“世福”,以免造下杀生恶业后做噩梦。弘一法师倡议制作护生画集的初衷,与苏东坡写作此诗如出一辙。

《护生画集》是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其创作过程长达四十六年。弘一法师曾与丰子恺定下约定,从1929年法师五十岁起,每十年作一集,各为50幅,60幅,70幅,80幅,90幅和100幅,与弘一法师年龄同长。于是乎,这部共有六册的画集,从开始作画到全部完成,跨越了几乎半个世纪。

法师于1942年圆寂,画集最终完成于1973年。这期间丰子恺费尽苦心达成法师遗愿,不仅是出书尽心,对于恩师的理念也全心维护,甚至因为“护生”问题与好友翻脸。

丰子恺与曹聚仁原是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同学。抗战爆发后,老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难。作为难民之一的丰子恺,此时还不忘在报纸上与曹聚仁打笔仗。原因是曹聚仁在文章中引述了丰子恺的一句话‘“慈悲这一种概念,对敌人是不该留存着了。”丰子恺看了大为愤怒,认为曹聚仁歪曲了他的话,侮辱了佛家的菩萨性子。

丰子恺写文章陈述他对护生的见解:“他们都是但看皮毛,未加深思;因而拘泥小节,不知大体的。《护生画集》的序文中分明说着:‘护生就是护心。’……救护禽兽鱼虫是手段,倡导仁爱和平是目的。……我们为什么要‘杀敌’?因为敌人不讲公理,侵略我国,违背人道,荼毒生灵,所以要‘杀’。故我们是为公理而抗战,为正义而抗战。我们是‘以杀止杀’,不是鼓励杀生,我们是为护生而抗战。”

这样的热烈而激愤,几分对老师信念的延续,几分文人的痴,还有几分是出于真性情。

大家都以为弘一法师的高足必然都是谦谦君子,也不全然,至少年少时的丰子恺也是调皮过的。

在第一师范学校时,有位训育主任对学生态度粗暴,殊少尊重,学生们都很反感,却敢怒不敢言。有一次丰子恺与他发生争执,越吵越凶,最后执拗的丰子恺竟然与他动了手。学生打老师,真称的上是“惊世骇俗之举”,这位训育主任要求校方召开紧急会议处理丰子恺。会上气氛很紧张,主任强烈要求将丰子恺开除。

其实,老师们对这位训育主任平日的做法也颇有微词,只是碍于同事面子,不好多言。在沉寂中,李叔同发言了:“学生打先生,是学生不好,但先生也有责任——没教育好。考虑到丰子恺平日遵守校纪无大错,如开除似太重。而且丰是个人材,将来必大有前途,如开除则毁了他的前途,对国家是一损失。我意此番记一大过,我带他一道向主任赔礼道歉,不知大家是否同意?”

会场上一片赞同声。事后,李叔同老师专门把丰子恺叫到他房间里,教授《人谱》,教育他学文艺时更要重视人格、道德修养。

丰子恺的调皮,并没有随年龄增长而消磨,比之少年时更有过之。

弘一法师在出家的次年,把在俗时的诗作精心挑选,认真誉写,汇编成册,锁在一个柜子里。丰子恺得知此事后,伙同史良、邹韬奋、沙文汉等人屡上伏龙山拜见法师,希望能将诗稿出版,让法师的作品流传,给更多的人欣赏。但是弘一法师性格决绝,既然出家了就不想再让这些红尘味儿浓重的诗稿流传,断然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不知是谁想到了“绝妙”的主意——这位颇具智慧的高人是谁已经无从查考了,不过丰子恺是铁定有份参加的——哄骗小孩子去偷。

当时,法师的一个学生叫小玲,是个八岁小童。这孩子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深受法师宠爱,能自由出入法师的禅房。这几位日后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竟然用豆酥糖、桔子等食物诱惑小玲,叫他去拿弘一法师的钥匙,把锁在柜子里的诗稿偷了出来。

几个人加班加点整理法师作品,丰子恺把每首诗都配了画,然后由邹韬奋负责,交商务印书馆以最快的速度编辑出版,书名为《护师录》。

法师收到丰子恺寄来的新书及18700元稿费,这才惊觉事情始末。一贯自矜的弘一法师这次大为光火,写信把丰子恺骂了个狗血淋头,吓得丰子恺再不敢上门。直到弘一法师圆寂,他才敢跑到泉州,在法师灵前像个孩子似的痛哭。

在世人的眼中,弘一法师和他的弟子们,都是被神圣化了的人物,仿佛他们都是一丝不苟,没有喜悲的,肃穆的如大殿里的佛像。掀开《护生画集》的一角,看看这肃穆的声色之外的故事,这么活泼、动人。我们本都是洪荒的儿女,有人离神更接近,有人自顾自走入红尘,不变的,是由生命本源处带来的天真。

滴水佛音

1、丰子恺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浙江桐乡石门镇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早年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跟随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影响。丰子恺作品以漫画最为经典。早期漫画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钟情于儿童题材。他的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在画坛独树一帜。

2、曹聚仁曹聚仁(1900-1972),字挺岫,浙江浦江人,毕业于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是中国现代作家、学者、记者。曹聚仁1921年到上海教书,后任上海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并从事写作。30年代初主编《涛声》、《芒种》等刊物,1937年抗战开始,任中央通讯社战地特派记者。抗战胜利后回上海,在大学任教,并从事新闻工作。1950年到香港,为多家报刊撰写专栏文章,并参与主办《循环日报》、《正午报》。1956年后,曾数次回大陆采访,并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1972年7月病逝于澳门。

刘质平——“先器识而后文艺”

雪越下越大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室的走廊上,铺满了雪花。学生刘质平拉高领子,缩着头,不住地呵气暖手。

今天白天,刘质平拿着自己刚谱好的一首曲子向李叔同老师请教。老师接过曲谱,仔仔细细看一遍,随后抬起头盯着刘质平,一言不发。

李叔同老师以温和而严厉著称,学生们对这位老师又尊重又畏惧。老师这样看自己,刘质平以为是曲子写得不好,一时手足无措。

“今晚八点三十五分,你来音乐教室,我有话跟你讲。”老师留下这句话,就离开了。

晚上,刘质平按时赴约。其时,风狂雪大。

刘质平发现雪中有脚印一直到教室门口,以为老师先到了,可是教室的门是紧闭的,还黑着灯。他试着喊了几声,也没有回应。他只好站在走廊上等待。

十几分钟后,教室的灯突然亮了。李叔同老师打开门走出来,手上还拿着表。老师似乎是颇为满意的样子,脸上带着微笑:“时间无误,我知道你已经尝到了风雪的味道,可以走了。”

刘质平完全搞不懂老师的意思,又不敢多问,只好莫名其妙地回去了。

同类推荐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听李叔同讲禅

    听李叔同讲禅

    本书系弘一法师李叔同站在红尘之外,反观世俗,多角度认真探讨现实世界人性、心灵、生存、处世、成功等诸多难题的精华之作,作者精心挑选出一个个耐心寻味、发人深思的精彩故事——每个故事都充满智慧与禅机,蕴涵灵气,是抚平、慰籍生活在喧嚣尘世中人们心录的一剂良药。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何谓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无量智慧,慈悲是大爱。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有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包括放下执著心、保持正心、宽容心、随缘心等。本书共分八篇,以佛学思想为核心,分别从善念、放下、静心、做事、宽容、智慧、平常心、随缘八个方面,讲解了慈悲给我们带来的福报以及怎样修得慈悲心。书中还有“佛陀格言”、“禅机妙语”、“佛家典籍”、“佛心故事”等版块内容,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佛法。我佛慈悲。慈悲即佛。佛即慈悲。
  • 唐代佛教

    唐代佛教

    密教使佛教堕落成为以妖法惑世欺众的巫术,使佛教走八绝境,是在文化交流中流采了一股比其他各宗派更秽浊的脏水。华严宗无非是脑里空想,口上空谈,毫无买际意叉,根本是为统治阶级忠实服务的一套骗人把戏。
热门推荐
  • 魂破玄穹

    魂破玄穹

    他是一个拥有九龙天脉的现代人,在一次奇异的穿越来到这个星界,九条龙脉幻化成九银纹图,绣纹在凌风之身——九银纹龙;随着一条条龙魂的觉醒,他将踏上一条惊心动魄的传奇之旅。
  • 品读南怀瑾的人生智慧

    品读南怀瑾的人生智慧

    人们习惯称他为“居士”,也有人喜欢尊他为“教授”,然而更多的是敬他为“大师”。人们希望通过他的指引,找到阅读传统文化的捷径;希望通过他的指引,找到追求幸福人生的航向。他就是南怀瑾,是“国学大师”,是“禅宗大师”,是宗教家、哲学家,也是温暖人生的顾问。南怀瑾大师一生经历广厚,其人如历史,其言如溪潺。学儒、论道、参禅,职场名利、家庭琐事、人生困顿,皆在南怀瑾大师的人生践行和讲解中,化为智慧之光,使我们离幸福更近,与成功携手。本书给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南怀瑾大师思想的平台,更为众人找到了一盏人生海洋上的灯塔。有了它,人们就可以辨别方向,驶出迷茫混沌,驶向豁然开朗。
  • 会穿越的明星

    会穿越的明星

    我是一个演员,穿越万千位面,抢戏做主角。(无间道、泰坦尼克、燕尾服、鹿鼎、阿凡达、生化、超能失控、哈利波特、诛仙、漫威、盘龙、吞噬星空、星辰变、永生……)
  • 拿破仑(上)

    拿破仑(上)

    拿破仑·波拿巴,对内,他多次镇压反动势力的叛乱,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对外,他率军五破英、普、奥、俄等国组成的反法联盟,打赢五十余场大型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在法国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发动了拿破仑战争,成为了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法兰西帝国殖民领主(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年—1815年)。
  • 豪门痴恋:迟来的爱情

    豪门痴恋:迟来的爱情

    (新文《替身新娘:总裁,离婚吧》已开更)她,是寄人篱下的大学生,他,是众星拱月的大少爷。都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却唯有她,近水楼台身心俱伤!他们的新婚之夜,酩酊大醉的他冲她怒吼:“即使你嫁给我了,我也永远都不会爱你!即使依依不在了,她也永远活在我心中!”她强忍着泪水,将摇摇晃晃的他扶到沙发上,却被他一把推开,“从今天起,永远不要出现在我面前!”她听他的话,从来不主动出现在他的面前,却按照给爸爸临终前的承诺,每天为他做早晚饭,为他洗熨衣物,为他整理房间,直到有一天,他捏着她的下巴,厉声问她:“说!谁是你老公?我,还是李傲阳?”
  • 玄幻修仙第一人

    玄幻修仙第一人

    卓尔科泽大陆,一场由东方人族人类历经全族战亡所保存下的大陆,经历百年,邪族复苏,大陆之上唯一一位东方血统人族领导各大种族对抗来敌,天地染红染红颜衣衫,巨龙咆哮奈何九天比他还高。
  • 清洁女工之死

    清洁女工之死

    清洁女工麦金蒂太太毫无征兆地离奇被害。凶手残忍地敲碎了她的后脑勺。性格古怪的房客詹姆斯·本特利立即成为了疑点最大的嫌疑犯。他的衣服上粘有被害人的血迹和头发。然而,经验丰富的斯彭斯警监并不认为他是杀人凶手。真相能否从命案发生两天前的一张剪报中找到?绝命杀手依然逍遥法外。伟大的侦探赫尔克里·波洛必须提防种种不测,拼出这幅凌乱的拼图,以找出真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千古绝恋

    千古绝恋

    帝妃爱情绝唱古已有之,但像光绪皇帝和珍妃这样,把自己的爱情和国家命运、民族存亡紧密相关,这更是爱情中最伟大的和最悲壮的,他们高尚和凄美的生死恋在中国帝妃爱情中堪称千古绝唱。这段爱情既让人伤心落泪,又让人肃然起敬。故事从慈禧太后给光绪皇帝指定皇后酿成了他的婚姻悲剧开始,描写了光绪帝与珍妃的相爱给光绪帝痛苦、孤独的心带来了春天。他们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共同的政治见解使他们爱得死去活来。然而,政治是无情的,正当他们生死相随要变法强国时,慈禧太后发动了政变,光绪帝被囚禁,珍妃被打入冷宫,一时间血腥苦雨、阴霾遮天。
  • 娇术

    娇术

    重生成忘恩负义的逃难女,正逼得同路人舍身救己。季清菱看着对面的小豆丁的名字,眼泪都要流下来:大爷,咱们打个商量,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既然将来您要出将入相,能不能就放过我这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