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3900000009

第9章 你也可以成为亿万富翁(4)

施利华所学的经验并非是从学徒那学来的,而是从失败和挫折中学来的,只有经历过风雨的人,才能变得更坚强,像施利华那样,一次失败带给了他以后持续的成功。

经验的累积,在过程上非常复杂。失败中可能有成功,成功之中也可能包含着失败。一个人只要每天反省他的为人处世,找出成功、失败的原因,再加以分析检讨,默记于心,当作将来待人处世的参考,这就是经验。如果不知道反省,只会糊里糊涂地过日子,经验从哪里来呢?所以从“经验”的意义来看,经营者把业务交给部属,就是让他们有增加经验的机会。相反的,如果要求部属依令行事,那就等于把部属当成一部机器,只会被动地运转,然后渐渐老化,最后报废,又怎能增加经验呢?让员工成长、增加经验的方法,就是多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做事。在遭遇挫折时,提示他自行检讨解决——这正是使每个人都分担责任的正途。

积累经验,不仅要做有心人,还要做勤快人。经验教训时时处处都有,小事上也可能有大经验、大教训,故此不能疏懒,否则就可能放过一个个机缘。

经验的累积,见闻是必不可少的,但仅此远远不够,最重要的还应该是体验。“百闻百见,不如一次体验”,正是松下的经验之谈。松下把体验置于闻见之上,指出其对人生的重要。他说:“我们不能日复一日,虚度人生,要不断累积体验。无论是站在什么立场,这都是很重要的。”

见闻和体验都是获取知识和能力的途径。这些途径有着快慢、直接间接的不同,更重要的不同是,从体验中获取的知识、养成的智慧、锻炼的能力,比单纯的智慧更有实践意义。这并非否认口耳相传、书本相传的智慧和能力,而是说体验得来的智慧和能力对于个体来说更有价值,对于生活实践来说更有作用。

如果你真有上进的志向,真的渴望造就自己,决心充实自己,你就必须认识到,无论何时、无论什么人都可能增加你的知识和经验。假如你有志于出版业,那么一名普通的印刷工会帮助你了解书籍装帧的知识;假如你热衷于机械发明,那么一名修理工的经验也会对你有所启发。

我们常听到别人抱怨薪水太低、运气不好、怀才不遇,却不知道自己其实正处于一所可以求得知识、积累经验的大校园里,今后一切可能的成功,都要看自己今日学习的态度和效率。无论目前职位多么低微,汲取新的、有价值的知识,将对你的事业大有裨益。

一个刚跨入社会的年轻人随着自己地位的逐步升迁,一定有很多学习的机会,假如他能抓住这些机会,成功就是早晚的事。能通过各种途径摄取知识的人,才能使自己的学识更加广博、深刻,使自己的胸襟更加开阔,也更能应付各种各样的问题。自强不息、随时求进步的精神,是一个人卓越超群的标志,更是一个人成功的征兆。

有这么一类人:在商店里工作多年,只会按顾客的要求拿东西,对商业一窍不通。他只是在挣钱糊口,不思考,不关心商品的特点和顾客的需求,这样的人即使不被淘汰,也只能当一辈子售货员。

而有一些商店里的学徒和公司里的小职员,尽管薪水微薄,但他们工作却很努力,尤其可贵的是,他们能趁着空闲的时候,如晚上和周末时间,到补习学校里去读书,或是自己买了书来自修,以增进他们的知识,为他们日后的工作晋升或开创自己的一番事业奠定基础。这些精明强干、善于思考的年轻人,能在短时间内发现一个行业的秘密,时机一旦成熟,就能独当一面。

两相比较,后者意志坚定、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并能利用业余时间深造,他将获得成功;前者恰恰相反,不管他们是否满足于现状,他们这样庸庸碌碌地混日子,永无出头之日。

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能抽出时间,我们都要自觉、有意识地去学习,修建好自己的码头,盖一座适合自己一生事业的丰富宝库。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一个人要想成为亿万富翁,就不要满足于从书本上获取的知识,而应寻找各种机会大胆地直接与你周围的、甚至世界上最知名的成功人士接触,获取第一手的宝贵经验,也可以仔细研究全世界最成功的人士到底每天在做什么,他每天跟你做哪些不一样的事情,他如何管理时间,如何分配资源,如何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达到目标。这样做,你的成就也一定能令人刮目相看。如果不能亲自见到,你只需要记住一点,你要成功,就必须跟成功者在一起;你要成为什么行业的顶尖人物,就必须跟这个行业的顶尖人士在一起。只要你能够进入那个环境,跟他们学习,照着他们的方法,采取同样的行动,你一定可以达到你要的结果。

同时,也要积极实践,在曲折前进中累积教训、培养能力,如果你能一直这样坚持,那么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为了要理解,必须从经验上开始理解、研究,从经验升到一般。为了学会游泳,必须钻到水中。——列宁

亿万富翁首先会选择自己终生感兴趣的事业

要想成为亿万富翁,首先要选择自己终生感兴趣的事业。只有选择你感兴趣的事业,你才会终生都热爱你的工作,付出你的精力,挖掘你的潜能。

包玉刚年轻时一条破船闯大海,当年曾引起不少人的嘲弄。包玉刚并不在乎别人的怀疑和嘲笑,他热爱自己选择的事业,并相信自己会成功。他抓住有利时机,正确决策,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事业,终于成为雄踞“世界船王”宝座的华人巨富。他所创立的“环球航运集团”,在世界各地设有20多家分公司,曾拥有200多艘载重量超过2 000万吨的商船队。他拥有的资产达50亿美元,曾位居香港十大财团的第三位。包玉刚的成功,令世界上许多大企业家为之震惊:他靠一条破船起家,经过无数次惊涛骇浪,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建起了自己的王国,结束了洋人垄断国际航运界的历史。回顾一下他成功的道路,他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所表现出的坚定信念,对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益的启示。

包玉刚不是航运家,他的父辈也没有从事航运业的。中学毕业后,他当过学徒、伙计,后来又学做生意。30岁时曾任上海工商银行的副经理、副行长,并小有名气。31岁时包玉刚随全家迁到香港,他靠父亲仅有的一点资金,从事进出口贸易,但生意毫无起色。他拒绝了父亲要他投身房地产的要求,表明了从事航运的决心,因为航运竞争激烈,风险极大,亲朋好友纷纷劝阻他,以为他发疯了。

但是包玉刚却信心十足,他看好航运业并非异想天开。他根据在从事进出口贸易时获得的信息,坚信海运将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经过一番认真分析,他认为香港背靠大陆、通航世界,是商业贸易的集散地,其优越的地理环境有利于航运业。37岁的包玉刚正式决定搞海运,他确信自己能在大海上开创一番事业。于是,他抛开了他所熟悉的银行业、进口贸易,投身于他并不熟悉的航海业。对于包玉刚这样穷得连一条旧船也买不起的外行人,谁也不肯轻易把钱借给他,人们根本不相信他会成功。他四处借贷,但到处碰壁,尽管钱没借到,但他经营航运的决心却更坚定了。后来,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他终于贷款买来一条20年航龄的烧煤旧货船。从此,包玉刚就靠这条整修一新的破船,扬帆起锚,跻身于航运业了。

如果你喜欢,绝对地喜欢你所做的,你成功的机会就越大。

然而,对一桩事业,往往并非第一眼就会喜爱上。研究显示,仅55%的百万富翁声称自己最初是由于喜欢而选择了他们的职业,但超过80%的百万富翁认定热爱自己的事业或生意是解释其经济成功的重要因素。并非所有的百万富翁都始终认为,他们所选择的职业能为他们带来巨大的利润。但是,66%的百万富翁认为,他们最初选择职业是由于它会带来经济上独立的机会。58%的百万富翁指出,选择职业的重要因素是该职业具有“巨大的利润或收入潜力”。

拥有自己的生意并无法绝对保证能成为富翁。但是,通过细心地选择自己的职业能够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詹姆斯先生在明智地选择职业方面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詹姆斯先生生活在中上层的家庭,进过预备学校,他的前18年住在纽约大都市的一个漂亮的居住小区。詹姆斯先生每年的收入超过70万美元,可以算作是一个富翁,一个资产型富翁。他在每年所实现的收入中,每一美元就有超过20美元的净资产。每周工作日的早晨,他5点35分起床,面带笑容,并且很快就投入工作。

在解释自己的工作态度时,詹姆斯说:“我没有经济上的担忧……我一心只想着去工作……我要去实现我的生意目标,这非常重要。我没有财力上的问题。我不像有些老板,住着昂贵的房子,银行里又没有钱……他们有财力上的担心。而且,我每天都很想去公司,我想做这个,又想做那个。我就是凭着这个动力去工作……就是想把工作做好。”

他长期不停地工作,每天早早起床,其背后的动力是什么呢?詹姆斯先生的动力与大多数经济成功者的动力是一样的——他们的财富越多,他们就越有可能说:“我的成功直接源于我对自己的事业或生意的热爱。”

詹姆斯先生现在已经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富翁,即使再过20年,他也有足够的钱使他及家人活得舒舒服服,但他仍然黎明即起,每天辛勤工作。他只是想把生意做得越来越好。

从詹姆斯先生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热爱”的力量,但只有你感兴趣的事业,你才会热爱。因此,选择一个你终生感兴趣的事业是相当重要的。

选择职业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选好了,可以成就事业的基础,选不好,将面临无数的坎坷。确定职业之前,应该考核职业是否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爱好,与所学专业是否对口或相近,其社会意义和发展前景如何,必要的工作环境和保障条件怎样。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们对某种职业感兴趣,就会对该种职业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就能在职业活动中调动整个心理活动的积极性,开拓进取,努力工作,这样自然有助于事业的成功。反之,如果对某种职业不感兴趣,硬要强迫他做自己不愿做的工作,这无疑是对意识、精力、才能的浪费,自然无益于工作的进步。

同类推荐
  • 解脱的人生不寂寞

    解脱的人生不寂寞

    解脱是一种心态,它能使你乐观豁达;能使你战胜面临的苦难;能使你淡泊名利,过上真正快乐的生活,解脱的心态能帮助我们获取健康、幸福和财富心态决定命运,只要拥有一个好的心态,就会,人生处处是春天!
  • 说话攻心

    说话攻心

    说话伎艺繁荣兴盛于两宋时代;说话伎艺注重诗、词、赋赞的运用是受唐人的影响。说话须凭口才,有的还要歌唱。本书教您说话的方法,如说话时应充满感情、以情感人等。
  • 新帝国掌门

    新帝国掌门

    体会新帝国掌门人的创业历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探秘成功的最深处。本书精选7位优秀企业家,从不同的角度,给读者导演了一出出江湖豪侠的风云故事。他们尽管在经营理念、商业模式、管理风格上都有独特之处,但始终围绕人、财、物做文章。或不断深入,或不断拓展,细心品味,令人受益匪浅。
  • 生存密码之青春密码:人生是场修行

    生存密码之青春密码:人生是场修行

    俗话说“爱拼才会赢”,为何我们提“奋斗才会赢”? 冷静分析,不难找出答案。人生短暂,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保持“奋斗才会赢”的精神,方能把握机遇,实现成功。奋斗,起于一个“奋”字。“奋”是一种态度、一种气魄、一种谋略,奋斗才会赢,落于一个“斗”字。再好的蓝图,如果不去斗,就无法实现,就是空谈。《人生是场修行》就是一本关于奋斗智慧的美文集。
  • 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共10册),即《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等,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热门推荐
  • 闹响青春

    闹响青春

    这是阮闹闹的成长历程,有欢笑,有眼泪,有争吵,有陪伴,但恰恰是各种各样的情绪,构成了青春的绚丽色彩。
  • 大唐东都引

    大唐东都引

    玉长情,玉长情,母亲说给她取这个名字是希望将来那人对她许以白首,长情如初,可告诉她这些的人却是她那负了母亲的爹。颐王府是个狼窝她不得不留,大唐的官场是龙潭虎穴她不得不闯,一宗宗错综复杂的悬案,一个个表里不一的人,当她再无凡尘牵挂时,谁抛出一丝红线缠绕住了她的皓腕。
  • 骠骑大将军

    骠骑大将军

    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苏任来了。他带来了新的理念,一个可以颠覆大汉历史的理念。灭匈奴小意思,收南蛮分分钟,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卫青见了得喊一声兄长,霍去病见了得叫先生,太子刘据那是我徒弟。雄才伟略的汉武大帝犯了错,对不去!带上嫂子跟我去钓鱼吧,别总想着长生不老!
  • 崩塌曙光

    崩塌曙光

    可怕的不是末世,而是人心,当所有的法律与规则全都丢失,你还能保持能你的善良知心吗
  • 快穿之以复仇女神之名

    快穿之以复仇女神之名

    遭到情感背叛的林俐,失去生命。眼见亲者痛,仇者快,林俐的灵魂痛悔万分。这时,三名膀大腰圆,满头蛇发的西洋女子出现了。“我们是复仇女神,愿意成为我们的使者,代我们去惩治恶人吗?”“我能得到什么好处?”“让你的父母恢复健康,让你重获新生,让你的丈夫受到惩罚。”“好!成交!”
  • 卓有成效的八大自我管理工具

    卓有成效的八大自我管理工具

    《卓有成效的八大自我管理工具》相关信息在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神庙上刻着惟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千百年来,这一直是古人向世人提出的最伟大的建议。也许是受到这条古老格言的启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观点,认为“认识你自己”“管理你自己”对人来说是最为重要的。
  • 异界雄风

    异界雄风

    【逍遥诸仙阁作品】一位修炼至尊诀修炼出了灵魂空间的高手,以及在军工,冶金,建筑行业的丰富经验的他意外的在异界重生了,等待他的将是什么呢?当他在异界建起的城墙,一般士兵连弓箭都射不上去的时候,你可以想像它有多高,敌人有多么郁闷。本文将主要描写战争和冒险,喜欢地请收藏、推荐、点击、评论。
  • 两万米的深井

    两万米的深井

    拥有钢铁侠之力的王森在听到塔星人要来攻打地球的消息时,被破坏了超能力!为了防止人类灭绝,王森在自己超能力彻底消失前,开始想办法阻止这一切!在和联邦高级指挥官曼德先生商讨后,他们决定一起打造两万米的深井世界,以此来躲避6088年到来的塔星球的入侵。故事从此开始!
  • 檇李谱

    檇李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修罗魔瞳

    修罗魔瞳

    在一和平的大陆上,一个即将分娩的孕妇在街上冒雨前行着,至于这已经是第几次冒雨独行,她已无法记清。只知道,丈夫离开后,她每天都带着自己未来的孩子来这条路上走走看看,只希望有一天,丈夫依旧会笑着向自己走来——在这条他曾经每天都要经过的熟悉小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