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4000000031

第31章 交际中的“刺猬哲学”:学会朋友之道(2)

像这样的例子生活中不胜枚举,我们又何苦去自取其辱呢?对朋友尽到自己的责任就可以了,再多的话就要学会咽下去。不能因为一点小事情就破坏了多年的感情。但是,话说回来,有的人很滑头,明知朋友有过错也不提意见。这样做当然也不好,因为你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该自己做的做到位也就没有什么对不住人的地方,天长日久你的朋友总会明白你的良苦用心。这个时候他自然会觉得你这个朋友值得一交,这样不是两全其美?

我们纵观孔子的理论,它们都是相同的。这样的交友态度也符合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他认为凡是都要适可而止,太过了与不及时一样的道理,所谓过犹不及。对朋友、对家人、对一切的人、事,都要把握这样合理、合适的度。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论语·宪问》

孔子的大弟子子路有一天问他的老师说:“老师,你说齐桓公这个人不错,但是我想起了一件事。齐桓公(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是敌人,而管仲起初是辅佐公子纠的,后来公子纠被杀,管仲却没有为他殉职,反而投靠齐桓公,你说管仲能算‘仁’吗?”孔子说:“齐桓公能够雄霸天下却不动用兵车——不靠武力,这就是管仲的贡献啊。这样的人还不算‘仁’,那什么样的算是‘仁’呢?”

提到管仲就不能不提鲍叔牙这个人,他既是管仲的知己,又是推荐管仲的人。我们看一段他们交往的故事:春秋时鲍叔牙和管仲是好朋友,二人相知很深。每次分东西,管仲总要多拿一些。别人都为鲍叔牙鸣不平,鲍叔牙却说:“管仲不是贪财,只是他家里穷。”

管仲几次帮鲍叔牙办事都没办好,三次做官都被撤职,别人都说管仲没有才干,鲍叔牙又出来替管仲说话:“这绝不是管仲没有才干,只是他没有碰上施展才能的机会而已。”

更有甚者,管仲曾三次被拉去当兵参加战争而三次逃避,人们讥笑地说他贪生怕死。鲍叔牙再次直言:“管仲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他家里有老母亲需要奉养啊!”

后来,鲍叔牙当了齐公子小白的谋士,管仲却为齐国另一个公子纠效力。两位公子在回国继承王位的争夺战中,管仲曾驱车拦截小白,引弓射箭,正中小白的腰带。小白弯腰装死,骗过管仲,日夜驱车抢先赶回国内,继承了王位,称为齐桓公。公子纠失败被杀,管仲也成了阶下囚。

齐桓公登位后,要拜鲍叔牙为相,并欲杀管仲报一箭之仇。鲍叔牙坚辞相国之位,他说自己的能力不能胜任相位,并且力荐管仲,在鲍叔牙看来管仲的能力远远超过自己。于是他力劝齐桓公不计前嫌,用管仲为相。齐桓公对鲍叔牙说:“可是他还用箭射过我呢!”对此,鲍叔牙这样劝说齐桓公:“他那时射你,是应该的。因为他当时效力于公子纠,各为其主。这正说明了管仲的为人。”听罢,桓公于是重用管仲,果如鲍叔牙所言,管仲的才华逐渐施展出来,终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相信我们在看了这样一段故事后,一定会为管仲感到高兴,所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但是后来有一个小插曲更加说明了真正的知己难求。管仲在临死前桓公问他什么人可以接替他的相位,桓公说:“你看你的老朋友鲍叔牙怎么样啊?”管仲说:“不行啊。鲍叔牙是个君子,但是他眼睛里揉不进沙子,是非黑白太过分明,不适合做宰相。”看到这里,我们如果是鲍叔牙心里会怎么想呢?有人肯定会认为管仲太过分了,真是不像话。我推荐了你,你却在临死前还说我“坏话”!但是,真正的知己不会这样,所以后来管仲就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

朋友很多,知己却不容易寻找。很多人一生都没有遇到过真正的知音,因为它寥若晨星。在南老的解读下,我们似乎看到了什么才算是真正的朋友,虽然很难找到,但是并不是不存在,就像管鲍之交一样。

道不同,不相为谋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

朋友有很多种,有泛泛之交,也有知心密友,还有合作伙伴等,孔子说,有的人和你的目标不一样,思想也差异太大,那么就没有必要在一起谋事。大家各走各的道,没有什么冲突,这样也好。切莫硬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朋友,你如你要开店做生意,而你的朋友热衷其他事情,那么就不要拉着他一起了。这是有原因的,弄不好连朋友也没得做,大家反目成仇了。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论语·子罕》

南怀瑾先生这是做人做事最要注意。讲到这种人生的经验,孔子真是圣者,实在是了不起。孔子觉得有的人你和他做同学就好,但是不一定能一起开创事业。这样的事情很多,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在创业的时候要拉上自己的好友,稍微不慎就会成为冤家,这样做真是将友谊放在一个火山口上,说不定火山爆发友情就要中止。

“可与适道,未可与立。”有些人可以共赴事业,但是没有办法共同建立一个东西,无法创业。我们如果已经经历了几十个春秋,再回过来看孔子的这些话就会感到他真的是一个圣人,太了不起了。人间的道理都被他说遍了,也全被他说中了。当然这些都是要有自己的经验才能感受得到,否则只会如隔靴搔痒。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起初很反对孟子,他觉得孟子是看不起贫苦出身的人的,于是要打倒孟子。可是后来他经历了一些人、事之后,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觉得圣人之言还真有道理。我们看《论语》也一样,当时不觉得他有多了不起,走过了人生的一些春秋后自然就会心生敬畏。这一点就好像自己小时候不听话一样,父母要我们好好学习,我们觉得他们很唠叨、烦人,于是不听,最终学业无成,悔恨终生。到这个时候才体会到父母言论的正确,也才体会到他们的良苦用心。但是此时悔恨已经晚了,只好用来教育自己的下一代。但是他们能不能听还是另外一码事,你用自己血的教训来对他们谆谆教诲,人家未必领情,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可与立,未可与权。”有些人可以共同创业,但不能给他权力,无法和他共同权变。这在历史上很多故事中可以看到,有些人学问、道德都不错,做别人的部下很好,但是一旦你放大权到他的手里就坏事。

说到这些,南怀瑾先生给我们举了王安石和赞元禅师的故事。王安石与赞元禅师交情犹如兄弟,一个出家当了和尚,一个做了宰相,王安石每个月都要写信给赞元,而赞元始终不打开来看。有一天王安石问他能不能学道,赞元禅师说:“你只有一个条件可以学道。但有三个障碍永远去不了,只好再等一世,来生再说学道的事吧!”王安石听了很不痛快,要他说明。赞元禅师便说:“你‘秉气刚大,世缘深。’你的气大,又热心于人世的功名事业,成功与失败,没有绝对的把握,你心里永远不会平静,哪里能够学道呢?并且你脾气大,又容易发怒。做学问,重理解,对学道来说,是‘所知障’,你有这三个大毛病,怎么可以学道?不过,不大重视名利,而且生活习惯很淡泊,很像一个苦行僧,只有这一点比较近道而已。所以说你可以先研究修道的理论,等来生再说吧!”我们看了这一段对话,再研究一下王安石的一生与宋神宗时代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便可以了解孔子所说的这三句话的分量了。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孔子说有三种朋友我们和他相处会受益匪浅。第一种是他很正直,这种人就像是他的弟子子路一样,多半很有点侠气,对朋友讲义气;第二种是性格宽厚的人,这样的人多半心地善良,很仁慈,不会对人吹毛求疵,比如孔子的弟子曾子和颜回;第三种是学问很好的人,他们知识渊博,能带给你很多你学不到的智慧,他们能提升你的眼界,比如孔子的弟子冉求和子贡。

交友之道和谈恋爱的道理一样。如果交上一个好的朋友是怡情悦性的一件美事,这就如同谈恋爱遇上一个理解自己、相处愉快的恋人一样。

虽然性质不同,但结果相似:遇到君子,双方都有进益,皆大欢喜的场面;遇人不淑,被人拉下水或吃了哑巴亏,只好自认倒霉。上面讲的是益者三友,可是孔子紧接着还告诉我们损者三友,交友也是宁缺毋滥。那么,是不是只能被动接受,毫无预防和还击之力呢?

非也。他告诉我们三种人万不可接近,谨防上当——“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首先是友便辟,这种朋友指的是专门喜欢谄媚逢迎、溜须拍马的人。他知道你喜欢什么,他就对你投其所好。

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人,尤其当你是他的上司,或者你对他还有点利用价值,那么你的什么话,他都会说“所言极是”;你做的任何事情,他都会说“太棒了”,其实有可能他打心眼里还瞧不起你的这一套。他从来不会对你说个“不”字,反而会顺着你的思路、接着你的话茬,称赞你,夸奖你。

这种人特别会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细心体会你的心情,以免违逆了你的心意。就像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写的“变色龙”一样,他们是骑墙之草,永远都会顺风跑。你得意时他追随你,不离左右,你一旦失意,他立刻让你感受什么叫人走茶凉与世态炎凉。

如果大家稍微留心,便会发现像这样的人比比皆是,比如大贪官和糰。他对乾隆皇帝百般逢迎,奴颜谄媚,几乎无所不用其极。他就是一个典型的“便辟”之人。

孔夫子说,和这种人交朋友,太有害!

为什么?和这种人交朋友,你会感到特别舒服、愉快,就像电视剧里的乾隆皇帝一样,明知道和糰贪赃枉法,却还是离不开他。

人性的一大弱点是爱听恭维话,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要讨厌那些奉承我们的人真是太难了。连伟大的人物尚且有如此感叹,平凡如你我者就更不必说了。但就是因为这样的人危害最大,所以才值得我们关注。

第二种叫友善柔。这种人是典型的“两面派”。

他们当着你的面,永远是和颜悦色,满面春风,恭维你,奉承你,就是孔子说的“巧言令色”。但是,在背后呢,会传播谣言,恶意诽谤。比如像唐朝大奸臣李林辅,他口蜜腹剑,绵里藏针,就好比是独门暗器一样,让我们防不胜防,招架不住。对这种人的招儿就是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第三种叫友便佞。便佞,指的就是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的人。其中这个“佞”就是指口才好但不诚实、不正直,也就是所谓“假、大、空”。

这种人生就一副伶牙俐齿,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没有他不懂的道理,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气势逼人,不由得人不相信。可实际上呢,除了一张好嘴,别的什么也没有。

巧舌如簧,却腹内空空,“吹牛不打草稿”的主儿,你敢和他做朋友吗?孔子一向推行“敏于行,讷于言”的做人处世理念,像夸夸其谈的人在他那里是不会有什么好评语的。

有了一些人生阅历的人就会懂得孔子这几句话的高深之处了。

同类推荐
  • 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理论建构的逻辑

    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理论建构的逻辑

    本书全面展现了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理论的脉络和轮廓,主要包括:舒茨思想的多重来源、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理论的构成、舒茨现象学社会学应用理论的构成、舒茨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等内容。
  •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先秦诸子百家,是后世思想学派的源头,司马迁所著《史记》,是中国恢宏历史的结晶,塑造独立性格,传承灿烂文明,两者缺一不可。研习先秦诸子应注意:汲取各家学说要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二、与时俱进,学以致用。《史记》究天人之迹,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拜读应谨记:一、读史学做人,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二、读史学智慧,融会贯通,为己所用。
  •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有人认为,《易经》是群经之首,一切学科的源头;也有人说,《易经》是算命先生搞的“封建迷信”;还有人说,《易经》深奥难懂、神秘莫测。想探究《易经》的奥秘吗?那么请打开这本书,让自己变得简单,让《易经》变得更简单。
  • 菜根谭

    菜根谭

    《菜根谭》涵盖了中国人处世哲学的方方面面,如果能读透这一本书,那么便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处理好人际关系,能够让自己在这纷繁多变的世界里从多个方面感悟、体谅、修行,从而遇见更好的自己。
  • 印度近代瑜伽之光:辨喜的生平、思想与影响

    印度近代瑜伽之光:辨喜的生平、思想与影响

    辨喜是一个哲学家,但与我们所理解的哲学家不同,他有着长年的瑜伽修行的实践,因此又是印度瑜伽的圣者,而且正是瑜伽修行驱散了他早年的怀疑论倾向,他通过自己的方式使“东学西渐”,受到西方人的推崇,对中西方文化的连接做出了重要贡献。作者语言优雅,颇具古风。为读者提供了一本全面了解辨喜其人、了解印度文化、了解瑜伽世界化的通俗读物。《印度近代瑜伽之光——辨喜的生平、思想与影响》是少数研究辨喜生平、思想与影响的专著。作者从三个维度即宇宙、神和人,介绍辨喜的哲学思想及其立论的根本依据,以及所做的瑜伽实践。是一本了解近代印度哲学思想与瑜伽文化的读物。
热门推荐
  • 你好简先生

    你好简先生

    苏芮清初次遇到简沐阳是在被人追杀的时候,她不甚撞落他的蛋糕,又因身后的人无法道歉,只好留下一句“你好,jian先生”匆匆离去。时光荏苒,她再次说出那句扰了他心神的话,已然是在她和他互表心意时……
  • 活着是用来生活的,不是用来生气的

    活着是用来生活的,不是用来生气的

    生活中没有值得让我们生气的小事,只有愿不愿意为小事生气的人。当快乐占据了我们的心胸,生气的空间才会越来越小。热爱生活,才能去享受人生,而人生也才会变得有意义!
  • 深夜终呢喃

    深夜终呢喃

    她是惨遭背叛的单身少妇,因着他呼风唤雨的权,虚与委蛇。他是玩世不恭的传媒大亨,因着她古灵精怪的心,欲擒故纵。他们情不自禁的吸引,却不敢为彼此卸下层层伪装。一次次的自不量力的试探、一件件环环相扣的阴谋、一串串百转千回的纠葛……他们之间到底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高效能青年人的七项修炼

    高效能青年人的七项修炼

    横跨商界与学界的中国传奇女性陈春花教授的力作!陈春花,中国著名企业文化与战略专家,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山东六和集团总裁,并担任多家企业独立董事或管理顾问。本书是陈春花老师写给青年学子的一本启迪性著作。对于今天的青年人来说,这个现代社会意味着变化、竞争和发展;意味着学习、进取和超越;意味着为现在付出汗水,为明天奠定基础;意味着成就别人的同时成就自己;意味着个体人格的不断完善;更意味着能够融入社会并贡献价值。所有的成功都源于你如何设计自己的生活,而大学时光是人生活中最特别的时间段。因为当你拥有这段时光的时候,就意味着你具有知识的培育和知识的营养,具有开始人生征程的厚实的知识基础,因此大学时期所达成的高度,就决定着人生的高度,而这个高度就是你对社会、对人生价值的一个标志。
  • 独贤者

    独贤者

    玻璃渣写手突然穿越成了自己小说里的女主,灭门之灾,爱而不得,反目成仇,与世为敌,自己写的玻璃渣当然要自己体验一遍才够爽。
  • 守望先锋的恶鬼忍者

    守望先锋的恶鬼忍者

    岛田家的双龙多了一个怎么办?那就做他们的影子好了。说是这么说,但是泷治领着自己二哥的工资拥有着双倍的快乐。是什么人与麦克雷在酒吧里拯救失足少女,又是谁向莉娜(猎空)请教如何把妹。没错,正是在下——岛田泷治ps:读者群号676208141
  • 田园匪妻之太子爷的农门妃

    田园匪妻之太子爷的农门妃

    【田园发家致富甜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欢迎入坑】前世,于涵是出了名的“女土匪”,能动手绝不动口,一朝穿越,竟成了长白村出了名的傻子农女。瘸了腿的“外公”,毁了容的“外婆”。病弱的娘亲和刚刚满周岁的弟弟,这一家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外来户。初来乍到的“女土匪”于涵弄清楚情况后开始了在她古代的发家致富(坑蒙拐骗)之旅。找寻神医治愈外公外婆,养活娘亲和弟弟,虐极品,种西瓜,建果园,开酒楼。某一日,村里刘寡妇造谣于涵的娘亲与人苟且,第二日,有人就在刘寡妇家的炕上看到了那个男人。笑话,她于涵的娘亲是那么好欺负的吗?欺负她不行,欺负她的人更不行。“女土匪”于涵在古代混的风生水起,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有着大秦第一纨绔之称的赫连煜。
  • 华庭乱

    华庭乱

    故事节奏同本人性格一般慢热,文风也较为波澜不惊,见谅ww不喜勿入,谢谢您!琼玉楼,金碧阁,华舞伴琴瑟,风流少年伊人恻,涓涓柔情胜长河;一脉子,兵相合,忘却同宗德,万里锦绣连烽火,累累白骨鸣悲歌。这是一个关于大姜朝皇室子弟的故事,在这段大姜朝史上与内乱有关,时间跨度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动荡时期,既有小情小爱的涓涓细流,也有家国情怀的巨浪奔涌;既有天真浪漫的丝丝柔情,也有诡诈无情的弄权杀伐。伐尽天下异心者,斗尽世间诡谲人,只为心中一片天。他们,或是主动,或是被动,卷入了这场漩涡,又将何去何从?
  • 幕夕之恋

    幕夕之恋

    当危机四伏的时候,温暖到底从何而来?信不信上天安排好了一切,等我们相遇。一个人的心不可以辜负,两个人的心,到底又该如何安排?当血泪流出,原来才知道执念,还可以如此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