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6600000018

第18章 羡林俯仰:真善明德,惠己及人(2)

爱人者人恒爱之,爱世间者世人敬之。唯有怀着一颗恻隐心,对世间众生施予仁和爱,万物才会以德报德。不管你是贩夫走卒,还是高官显贵,唯有仁爱之心才能让你从容淡定,广结善缘,才更能显现你的情深意重。

一颗悲悯心,会让我们的生命更加饱满。这不仅是一种博大的情怀,更是对人生与自然的理解和顿悟。人永远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从来都要与周围的事物和自然融于一体的,关怀这一切,实际上也是在关怀我们自身。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有一年秋天,新学期伊始,北京大学的新生也陆续到校报到了。一个外地来的学生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迎面走来,这位老人衣着朴素,佩戴着北大的校徽。年轻的学生推断他一定是北大的校工,便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然后自己轻装去办理报名手续。老人愉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这位学生才办完手续匆忙赶了回来,而老人还坐在路边的凳子上,尽职尽责地为他看守着行李。学生道谢之后便与老人分开了。

几日之后,在北大的开学典礼上,这位年轻的学生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人!

这段故事被传为佳话,流传甚广。很多人都从这则故事中感受到了季老为人着装的朴实,以至于被学生误认为校工,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季老在回忆起这件事情时所说过的一段话:“一位由穷乡僻壤乍到京城的穷学生的全部财产只有一个铺盖,他能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托付给素昧平生的我,不亚于以身相许,是对我的极端信任。对信任,得认真对待。”

从古至今,诚信都是衡量人品的重要标尺。“信”是一个人的立身处世之本,如果不守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条件。孔子把“信”与言、行、忠并列为教育的“四大科目”,并把它与恭、宽、敏、惠一起列入“五大规范”之中。一个人,只有言而有信,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

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因各种利益发生冲突,放弃了传统道德中提倡的信义,处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机关算尽。只要能得到利益,根本顾不得承诺,为了把自己的荷包撑起来,甚至朋友、亲人皆可出卖。于是,人与人很难彼此真诚对待,每每在一起,总用一种狐疑的目光瞅着对方,还要虚与委蛇地干笑。回过头来,一面缓解面部抽筋,一面又觉得劳累空虚。季老为这种现状叹息不已,所以在文章中多次提倡做人应真诚而讲信用。

诚信是一个人安世立命的基本准则,是与人交往的前提要求,唯有遵守对他人的承诺,他人才会将心交于你,并且团结在你的周围,给予你存世的支撑。倘若你历来以违背誓言为生活的基本准则,只为小便宜处处失信于人,不但会失去朋友,还会失去你所得到的一切,令自己变得孤立无援,甚至有性命之虞。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对自己的习惯要求不严,总觉得一些小事,即使做错了也没什么大不了,所以往往不知不觉中失去诚信。生活就是这样的,你对他不诚实,他也会对你不诚实,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被生活所“欺骗”,失去了原本应该得到的东西。

对这些无法遵守诺言的人,季老一向持批评态度。他曾说自己不喜欢阿谀奉承、背后多舌的人,而那些淳朴、善良、骨头硬、心肠软、怀真情、讲真话、守信用的性情中人才值得自己欣赏。这种“性情中人”,本性中最重要的便是“真”字,这不仅是季老所欣赏的,也是他自己性格的真实写照。

2009年7月15日,在清华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送给学生三句话,其中之一就是“诚信为人”。顾秉林校长在讲话中提到了刚刚过世的季老,这位老校友一生“严谨为学,诚信做人”的精神成为所有清华人学习的楷模。

季老用自己真切处世的智慧,成就了他“真而有信”的大师形象。现在很多人都提倡“真”、“善”、“美”,而真是为人的第一步。如果一个人待人虚伪而不真切,他终究难以给人留下好的印象。人之言为信,言而无信则非人。如果连句真话都不讲、连个小小的承诺都不能实现,并且因失信对他人造成伤害,那么这个人无论做什么,别人都会敬而远之、唾弃其卑劣人格,或者对他以牙还牙。最后此人终将孤立于世,郁郁寡欢、无疾而终。

美国政治家罗斯福说:“做一个有信义的人胜似做一个有名气的人。”也许有一天,一个人会失去所拥有的地位、财富、权力,但是做人的信用却不会被时间冲刷掉,它是无形的人生财富。时刻用诚信点缀自己的心灵,便能享受真实而惬意的生活。

架子无趣,平易近人

人生在世,莫不追求丰功伟绩。人如能成长为参天大树固然伟大,但若在成为大师之后,依然能把自己还原为草根,伟大中便又多了几分内涵。人生最难得的就是,既要参天,还要委地。

季老在功成名就之后,虽身居高位,身兼数职,社会活动也日渐频繁,但他从未认为自己与普通人有什么不同,平易近人,从来不摆架子。

他一生最讨厌人摆官架子,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极端的低级趣味的表现。季老为人耿直,保持着知识分子的清高,所以往往会把对官架子的“讨厌”摆在明处:不管级别多高的官员,初次见面季老总是彬彬有礼,然而一旦这些官员摆出了官谱,那么他便会冷面相对,甚至再见面时都不肯打招呼。

然而,季老平时对普通人却极尽谦和,他与人交往一不论名利,二不论学历,三不论地位,即使是比自己年轻很多的普通人,也始终以礼相待。

季老有位小邻居,姓商,三十多岁。他第一次见季老的时候,季老热情地握着他的手说:“我们做了邻居了。”堂堂大师,丝毫没有架子,这让邻居有些受宠若惊。自此,许多年轻的朋友就会到季老家中登门拜访。面对这些晚辈,不管多忙,季老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与他们吃茶聊天,合影留念。客人走时,还执意送到门外,极尽以礼相待。

季老就是这样,将大师的身份放置一边,于平常人和普通事中寻求那份独有的快乐,而他自己也因为这种大师的儒雅之风备受他人爱戴。

二十多年前,一位热爱中国民间文化的青年李景香曾与季老有过一面之缘,二十年后,当他回忆起在天津邂逅季老的经历,仍然对大师的风范赞不绝口。

当时的李景香正狂热地迷恋着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得知天津有一家有趣的小店叫做“泥人疙瘩”,店老板收集了很多珍贵的古籍经典,还有一些泥人佳品。于是他便去店中“寻宝”。

店中的顾客并不多,但其中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却引起了李景香的注意,仔细一瞧,他认出这正是季羡林先生。当时季老名声很大,李景香简直不敢相信竟会在这样的小地方得见大师。他不敢贸然上前,便悄悄地跟在季老身后,装作挑书的样子。

过了一会儿,季老突然回过头来,笑着对李景香说:“年轻人,我的背上可没有书架呀!你总跟着我干什么呢?”

这突如其来对话,让李景香略微有些慌张。他紧张地问道:“您就是季羡林老先生吗?”

哪知季老哈哈一笑,回答说:“我是姓季,但是我并不老啊,我才只有七十多岁。”

店主与其他顾客听到季羡林先生也来这个店中,便拥了过来,一群人围着季老,天南海北地聊了起来。

这段往事成为李景香记忆中格外珍贵的一部分,那个午后,季老谈笑风生、平易近人的姿态让他第一次体会到了何谓真正的“大师风范”。

并非所有的人都有机会走进北大的课堂,领略大师的风采,然而平易近人的秉性使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季老,受教于季老,也使他自己成为很多人的精神导师。这也启示我们每个人:一个人无论取得了多大的成绩,都要真诚、平等、和善地对待他人。

那么,什么才是平易近人呢?平易近人就是实现平等,人与人之间再没有任何差别,这也类似于佛教中众生平等的观念,众生由于因果业报的千差万别,在智愚美丑、贫富贵贱上有所不同,但论及全众生的本体自性,并无二致。这就好比三兽渡河,足有深浅,但水无深浅;三鸟飞空,迹有远近,但空无远近。其实,“佛”字之所以高深,就在于其可以摒弃一切门户之见、学术之见,认为人无高、低、贵、贱之分,倡导平等。而正是由于平等,佛法才能圆融世间万物。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论官居高位还是富甲一方,终究是一介凡夫俗子,能力再强也摆脱不了肉体凡胎,尊重他人,就是爱护自己。如果你地位卑微、生来贫穷,也大可不必为此郁郁寡欢,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人生成功与否在于你的决心与信念,与其他无关。所以,季老以一颗博大的胸怀,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所有与自己擦肩而过的人。这既是一种平等,也是给他人的最大的尊重。给与别人尊重的人,自然也会赢得他人的敬重。

季老的平易近人为他赢得了很多“粉丝”,除了仰慕他声名、学识的学生和年轻的老师,还有一个特殊的“粉丝群”——北大的司机班。北大的司机们都很愿意为季老服务,因为他们接送的大人物,几乎很少与他们说话,更少有人能如季老一样,下车之后会跟他们道谢,甚至还会站在门口目送车子驶去。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当我们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既能参天,又可委地,季老近之矣。

德之海:审慎睿智,唯图一世清净身

自省只为有所知

人们常用“自省”这个词来警示自己提醒他人,但却未必全然知晓“省”的真正含义。省有两解:一解为省悟,一解为反省。先有省悟后有反省。省悟是自我认知的过程,反省则为自我检查之意。

季老曾在《反躬自省》一文中提到,自省要从认识自我开始。他在自我剖析的时候说,自己并不是天才,也不是蠢材,资质中等,喜爱绘画和音乐,但中学的时候,他的绘画水平已落后其他同学,他也曾深深的为此无奈。季老常常觉得自己是个谨小慎微、性格内向之人;有自己的私心,也为别人着想;曾经犯过错误,伤害过一些人,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却会挺身而出。所以,季老最后给自己的评价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好人,但不是一个不讲原则的滥好人。”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如季老这般清晰而深刻地剖析自己。他曾写过一篇很有趣的短文《我写我》,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我”,二者真可谓亲密无间,按照常理,每个人都应该对这个“我”非常了解,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或自视过高,或妄自菲薄。一个人往往能够轻易地对他人做出评判,却很少能够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认识自我历来就是人生最难解决的命题之一,就如武侠作品中的绝顶高手在臻于化境时总伴随着对自己一生的怀疑。

著名学者于丹说:“我们每个人的眼睛都有向外发现和向内观看的两种能力。向外可以发现一个无比辽阔的世界,向内可以发现一个无比深邃的内心。”她的这种观点类似于庄子所言的“心斋”,即在生活中通过心灵去感受自我,形成对自我的认知。只有认清了自己,才能获得一个更广阔的人生境界,收获也将更加丰盈。

只有认清了自己,才能进入季老所言的自省的第二层境界:反省并自我检查。《论语》里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宋代的朱熹也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意皆在提醒世人要多做反省。

在《反躬自省》一文中,季老对自己当时的处境做了深刻的反思。

他自称自己从一个小村庄走向了通都大邑,九十年来云里雾里、跌跌撞撞、推推搡搡才到今天,仿佛大梦初觉一样,“糊里糊涂就成为一位名人”,而这名人的帽子却带给他诸多困扰。在这“虚名”之下,很多陌生的青年人的来访令他颇感为难。这些人,或带着求学的目的,或仅仅为了见季老一面与之合影或所要签名,若未能得见,他们甚至会在门口的荷塘边等待数个小时。此外,陌生人的来信,尤其是少年男女寄来的写有他们情感困惑或秘密的信件更令季老不由得发出自己“何德何能”的感慨。更令他自己都觉得可笑的是,自从进入大学之后就再也没有练过书法的自己竟然变成了“书法家”,自己写的字竟然也被某些人当做“墨宝”!

季老虽然用调侃式的语言描绘着名利给自己生活带来的诸多变化,但这其中隐含的却是一位睿智老人的深刻反思。他自知自己“无德无能”,他自知前来求字的人所求的不过是“季羡林”这个名字,所以,他在这些名利纷扰中保持了难得的醒觉。虽然当陌生的来访者伫立门外时,他甚至不敢抬头,笑称自己成为了“囚徒”,但正是他时时刻刻的自我反省,使他从来都未成为世俗的奴隶,反而永远保持着做心灵主人的高贵姿态。

反省可使人自知己短,反省可使人保持清醒,反省可使人弥补短处,反省可使人纠正过失。“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自我反省是极为重要的。真正懂得反省的人,经过时光的荡涤,便能冲洗掉俗世中纷纷扰扰的尘埃,给自己一个美好单纯的人生。

同类推荐
  • 受益一生的34种记忆方法

    受益一生的34种记忆方法

    好的记忆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端正记忆的态度,树立信心。其次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只有不断的应用各种精彩的记忆方法到记忆中去,才能真正的提高你的记忆力。再次就是创新的精神和习惯。
  • 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

    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

    《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套装上下册)》从理论到实际,从生活到职场,从办公室到大小宴会,展开了全面而细致的分析,力图为读者展示细节决定人生的详细脉络,以便让读者汲取成功经验,规避风险。使自己的人生和事业都达到辉煌的顶峰。古今中外成大事者,都非常重视细节的作用,他们会自我要求从点滴做起,看重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而为自己做大事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人脉储备。
  • 用活公关办事门道

    用活公关办事门道

    《用活公关办事门道》全方位地介绍了公关办事的方法与技巧:树立形象,体现魅力,好事多磨,耐心成事;打造关系,拓展人脉;交际应酬,恰到好处;选择环境,抓住时机;因势利导,能方能圆;看菜做饭,因人而异;把握原则,远离禁忌。读者心中的疑惑,几乎都能够在《用活公关办事门道》中找到答案。与其在黑夜里摸索着移动脚步,不如拿起火把大步前进。愿《用活公关办事门道》成为一把鲜亮的火把,为你的人生之路、为你的事业增光添彩。
  • 女人生活圣经:聪明女人需要规划好自己的一生

    女人生活圣经:聪明女人需要规划好自己的一生

    聪明的女人应该是智慧和从容并存的,具备这种特质的女人才能从内向外雕琢,透出一种让人信服的气质。魅力是女人至尊无上的风韵,总是与高贵、温馨、精美的气质联系在一起,女人是一件华丽的饰物,一分优雅的心情,一种高尚的生活,一种永不褪色的魅力……
  • “钱途”:有钱人是这样炼成的

    “钱途”:有钱人是这样炼成的

    本书阐述了有钱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经营方式以及理财方式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不找借口找方法·升级精华版

    不找借口找方法·升级精华版

    李君编著的《不找借口找方法(升级精华版)》从探讨借口产生的原因入手,深入剖析了借口背后的个人因素与企业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从最基本的科学态度到打开思维多角度解决问题,到企业打造高绩效责任团队,分析深入浅出,案例新颖幽默,《不找借口找方法(升级精华版)》讲述了员工身边熟悉的人和物,使员工切身感受到职场生态。
  • 重生甜妻:狂傲总裁心尖宠

    重生甜妻:狂傲总裁心尖宠

    前世女主被自己的丈母娘和丈夫陷害,说自己不能生育,被迫离婚,可惜直到签了离婚协议的那天下午,女主才知道自己原来一直被骗,根本就不是自己不能生育,转身的那一刻,那一幕刺痛了女主的心,一个不留神对面的车子撞了过来,女主死了,她暗下决心,如果能让自己再活一次,她绝对不会这样窝囊的活着,上天果然还是公平的,没想到女主真的重生了,而且遇见了自己的青梅竹马。君潇墨:刚刚跟你聊天的那个男的是谁呀?我看你们聊的好像挺开心的李韵含:没谁呀,就我一个朋友而已君潇墨:哦,是吗?我怎么看得出来你们关系不一般李韵含:哪有,真的只是我一个朋友而已,如果你非要说有什么不一般的关系呢,那应该就是比较好的一个朋友。
  • DNF从剑士开始

    DNF从剑士开始

    剑术,血气,鬼神,波动,四大职业的力量,炼金,控偶,附魔,分解,四个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技术,拥有着这些非凡力量的普通少年,将又会书写怎样的传奇?
  • 青涩情:独家爱恋

    青涩情:独家爱恋

    我不管,我不管,我也要浪漫一次,成为女主角。东方敖群,我告诉你,我也让你在流星雨下面对我许下承诺。不然的话,你这一辈子休想娶我。
  • 金疮秘传禁方

    金疮秘传禁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江山美人泪

    江山美人泪

    该书是作者陈创朝编写的一部拟为四十集连续剧的剧本。主要讲述的是秦始皇猝死,奸臣弄权。秦二世继位,残暴不仁,滥征民力,民不聊生,流寇四起。恰此风云际会之际,各英雄豪杰,烽起八荒,纷纷下海,群雄逐鹿中原。英雄难过美人关,霸王、虞姬、刘邦、吕后,上演缠绵悱恻的传奇爱情。最终刘邦得胜,在延续秦朝原有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统治天下达四百余年的大汉帝国。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开宗立派的艺术家(1)》本书分为彼得·柴可夫斯基、小约翰·施特劳斯、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等部分。
  • 劫情总裁,请息怒

    劫情总裁,请息怒

    一场祸端,许家家破人亡;许麦蓝吃尽苦头,重获自由之后却不幸掉入神秘男人布好的陷阱;无法逃离,只得被迫承受。谢云恺自从遇见许麦蓝,最大的乐趣便是折磨她,逼她服软;他常说,许家姐弟欠他的,一辈子也还不清;既然她愿作胞弟的替罪羊,他当然乐得成全她。从相看两厌,到情愫暗生,当年一桩悬案真相,也在两颗真心的较量中浮出水面;旧欢如梦,是去是留?情债已销,是选择逃避,还是直面真心?如果相遇是劫数,我想我已万劫不复。
  • 感悟父爱:感天动地的116个时刻

    感悟父爱:感天动地的116个时刻

    这位老人是一位父亲,他带来的不仅是三袋大米,还有因为儿子而自豪的荣耀,和一颗颗饱满的思念。
  • 怨魂录:恶鬼红衣升职记

    怨魂录:恶鬼红衣升职记

    炼狱酷刑五百年,游魂野鬼三百年,她想当一只无业游鬼,有些鬼就不乐意了!她反抗:“判官大人,我又不是鬼差!凭什么给你搬砖?”他冷笑:“那你滚去当鬼差!”当了鬼差才发现,这根本就是廉价劳动力!历经重重幻世,被她遗忘的记忆抽丝剥茧般缓缓而来,而他顺着千年前签错的红线将她捏在手中:“你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阴魂不散,死也不休。崔珏:“手下败将,想得倒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