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7900000022

第22章 立学:习先生求知为学之道(6)

很久以前,有一位宫廷太医院的医学教授,朝廷命他教导一批新学子。学子们当中不乏聪明好学者,有的甚至可以称作天才。一次,教授给了学生们二十种草药,让他们区分毒材和药材。聪明的学生们清楚地把毒材和药材区分出来,但是有一个学生没有写清,而是把几个他认识的药材药效写了出来。结果,除了这个分不清药材的学生外,其他人都得了零分。

一个学生问:“先生,我们清楚地分清药材,为什么却得了零分?”

教授严肃地说:“每一种药材都是既有药性又有毒性。就好像水,它是很好的东西,但是午夜喝下的水对人的身体就是有害的。你们严格地把药材的药性和毒性区分出来,证明你们实在太自信、太自满,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实则是什么都不懂。你们要让自己变得深沉下去,不要再以肤浅的心态去学习。

医学教授交给学生们的不只是单纯的医学知识,同时还教他们如何树立医德。一个肤浅的医生,很快就会变成危害病患生命的刽子手。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医学教授的所作所为正是如此。

人这一辈子,几乎都活在被人指导和指导别人当中,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我们都在充当着“学生”和“老师”。我们一面继承着前人的经验和思想结晶,一面为后人奉上自己的智慧。虽然,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流芳千古,但只要自身的经验和理论对他人有益,就不应该吝啬和羞于启齿,这是为人为学应具备的美好品德,也是季老用一生来诠释的内容。

少年知珍惜,无不可逾越之困境

青年们,好自为之。世界是你们的。

——季羡林

季老对青年人从不吝啬赞誉之词。在他看来,青年人是希望,是未来,一切蓬勃之气都寄托在他们身上。季老对青年人有过许多寄语,比如在《希望在你们身上》一文中,他就对青年人说:“你们青年人感觉敏锐,英气蓬勃,要认清自己在人类社会进化的漫漫的长河中的地位。人类的前途要由你们来决定,祖国的前途要由你们来创造。这就是你们青年人的责任。但千万不要把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做一个哲学命题讨论,徒托空谈,无补实际。”

在季老心中,青年人是这个时代的未来,他们的生命是美好的,责任也是重大的。所以,当他将所有的希望寄予青年人的同时,也在勉励他们,刻苦学习,让自己能够担此重任。“是不是年轻的一代,新的一代,只要有年轻这一条件作为靠山,把枕头垫得高高的,大睡其觉,一点努力也不需要,只要守株待兔,就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当然不是。青年人一定要加倍努力,刻苦学习,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才能达到出蓝的高峰。”

季老殷切希望年轻人能够有所成就,希望他们珍惜时间,用意恐怕正应了那句老话:年轻时可能一无所有,但年轻本身就是最大的富有。

然而,年轻的人总是认识不到年龄对于自己的重要性,也没有看到自己的最大优点,而是一味地去追求不可企及的东西,慢慢变得迷失了。

大珠慧海第一次拜见马祖道一禅师时,虔诚礼拜。

马祖禅师问他:“你来此所为何事?”

大珠慧海说:“我来这里向您求佛法。”

马祖禅师:“我这里什么也没有,哪里有你要求的佛法呢?你都没有顾好自己家里的宝藏,甚至没有发现自己的宝藏,反而东奔西跑向外寻找。”

“什么是我自家的宝藏呢?”大珠慧海困惑不解。

“现在正在询问我的就是你自家的宝藏,你所需要的一切就在你的心里,一样都不欠缺,你又为何要向外寻找呢?”

大慧慧海顿悟,叩首离去。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座宝藏,又何苦向外寻找?马祖禅师其实也正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大珠慧海,一个人只有自己来开悟自己,才能真正走上解脱之路。向外寻找不能带给你真正的归宿,只有求助于自己,点燃自己的心灯才可以。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富有,只不过很多人惯于参照别人,从别人的身上找寻可供借鉴的东西。然而他们忽略了自己本身的才华,使自己变得慢慢平庸,须知,靠别人终究是不如靠自己的。

一个佛教信徒去寺庙中拜佛求愿,路上突然天降大雨,他没有带伞,只能在一个屋檐下等待天晴,远远地看到一位禅师正撑伞走过,于是喊道:“禅师,普度一下众生,把我送回家吧!”

禅师远远地回答:“我在雨里,你在檐下;檐下无雨,你不要我度。”

这人立刻走出屋檐,站在雨中,说道:“我也在雨中,该度我了吧?”

禅师走到他面前,说道:“我们都在雨中,我不被淋湿,因为有伞;你被淋湿,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度我,对吧?”

这人觉得很有道理,点了点头。

禅师接着说:“所以,你要被度,不必找我,应该自己去找伞。”

说完,他便扔下这个人独自走了。

面对禅师离去的背影,这个在雨中等待的人有些气愤,无奈只能等待天晴。天晴之后,他来到庙中,刚刚跪在观音像前,便看见一个长相和观音极为相似的人也在拱手躬腰相拜,便忍不住好奇问道:“你就是观音吗?”

那人回答:“是的。”

他又问:“既是观音,为何还要拜自己的塑身?”

观音认真地回答说:“你来求愿是因为有难事,我也会遇到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电光火石般,这人想到了雨中邂逅的那位禅师的话,恍然大悟。

佛可以助人修行,却不能帮你成佛,唯有自性自度。世上本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为之。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只有无法逾越的心门。所以,请正视自己,因为你此刻还年轻。一旦年老,再想像年轻时那样勇往直前,多数人都会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很少有人能像季老那样,九十多岁高龄,心智不改。大多数人在发现自己已经碌碌无为时,便任自己碌碌无为下去了。

为学之智:国学撷趣,觅得智慧

国学的内涵是博大精深的。季老总说对“国学大师”愧不敢当,他只好从古典文明中撷取几点有趣的话题来谈论一二,以赠情趣。但每每看到他那朴实的文字所诠释的深刻道理,便深感季老在文化上的造诣之深。在他的带领下,人们或可对国学的冰山之角进行了解,在与季老共同欣赏精深国学时,为自己增添文化的积淀。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季老的美人观

中华自古重美人,西施貂蝉论纷纭。美人至今仍然在,各为神州添馨淳。

——季羡林

伊人出落得若芙蓉出水、端庄典雅,容颜娇好,犹如那二月枝头豆蔻、仲夏盈盈之月,又如凌波仙子、踏波而来,正是“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有这等身姿,称为“红颜”亦不足以形容。

然而,或许造物主忽发少年狂,本已创出秀丽、美妙、赏心悦目的女性,却又要造出几个出类拔萃、傲视群娇的“超级美人”,于是历史上有了:西施、明妃、赵飞燕、貂蝉、二乔、杨贵妃、柳如是、陈圆圆等。或是沉鱼落雁,或是闭月羞花,连天地万物都为之叹绝。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来英雄难过美人关,其实难过美人关的岂止英雄,大到帝皇高官,小到普通百姓,谁人不喜欢美人。季老常道自己老来不再安分,也想太岁头上动土,谈一谈美人,因此赋上小诗一首:“中华自古重美人,西施貂蝉论纷纭。美人只今仍然在,各为神州添馨醇。”说起古代美人,中国的美学论坛中,众说纷纭,没有定论,季老认为,美人之所以被称为美人,必然有其异于非美人者的精妙之处。

中国历史的前进路途中,有英雄编制的历史、有帝皇编制的历史、有文人墨客编制的历史,自然也少不了美人编制的历史。在我国古代,历朝皆有《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这等姿容的女子,不过此等女子总被世人称作“红颜祸水”,似乎被大大冤枉了,又不知从何辩起。

有人曾为中国的“红颜祸水”按时间做了排列,妹喜便成了首当其冲的美女。夏朝末年,最后一位天子桀好酒好色,娶妹喜为妃。妹喜嫁给桀之后,纵情声色,恣意享受。酒池肉林,裸身嬉戏。传说妹喜爱听“裂帛”之声,桀曾命各地每天进贡丝绸一百匹,让人轮流撕开来给妹喜听。如此浪费民脂民膏,很多老百姓被逼得家破人亡,走投无路。夏桀专宠妹喜、不理朝政,昏庸无道,最终被商灭掉,王朝不再。

第二位不用多想,必为商末妲己。相传妲己乃天人派来毁灭殷商王朝的,此等传说必然是迷信,然而纣王宠妲己已到无法无天的地步。纣王为了讨好妲己,派人搜集天下奇珍异宝,珍禽奇兽,放在鹿台和鹿苑之中,终日饮酒作乐,通宵达旦。到了严冬之际,妲己遥见有人赤脚走在冰上,认为其脚特殊,将他双脚砍下,研究其不怕寒冻的原因。又一次妲己目睹一孕妇大腹便便,好奇孕妇腹内究竟如何,不惜剖开孕妇肚皮,枉送母子二人的性命。后来妲己创炮烙、造虿盆,这等恶毒,称为“祸水”亦不为过。

后来依次还有褒姒、西施、貂蝉、杨玉环、陈圆圆等,若说这些美女所处的王朝灭亡都是她们的原因,那也有点太过了,不过若说一点关系也没有,似乎也不然。

曾有人说,中国的美人史中,凡是有名的美女,不是坏娘娘,便是妓女,似乎有些道理。百代王朝过眼云烟,后宫佳人何止三千,名扬千古怎是件容易的事呢?像是吕雉、武则天那种直接掌管王朝的人,美则美矣,心狠手辣是少不了的,不然如何掌管天下。这样的美人在后人看来,好坏还是不予置评。还有一种名扬千古的就真的是“红颜或水”,正如上文提到的妹喜、妲己之流,误国误君,不能说王朝覆灭全“归功”于她们,但将国家弄得天翻地覆她们可没少掺一脚。像是那种规规矩矩的妃嫔们,出名的可没有几个。

另一种便是闻名一方的绝色艺妓了。这种艺妓多是才情兼备,有的结识了天下有名的文人,有的结识了皇帝、将军,在经历一段痴痴缠缠的爱情之后,不管结果好坏,总会有一些诗句、艳词留给后人,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美女史作为历史的一个方面,不但在中国有,在其他很多国家也有。如古埃及曾有一段时间每隔几十年便出现一个女法老,后来又有埃及艳后等。

往观历史,若说自古红颜多祸水,恐怕不然,反而让人觉得这些美人都是历史的牺牲品,因为无法选择出生的年代而只能在那时出生,又因生得貌若天仙而被君王英雄看中,就算不喜欢自己的枕边人也要强颜欢笑,因为那个时代是男人的天下。然而,比之没有出名的或被历史淹没的那些女子,这些风华绝代的女人们大部分还是活出了自己的个性。好也罢、坏也罢,总之让人看起来,的确是符合季老所说的:美人必异于非美人者。

百货店、药店、粮店:佛道儒的跨行业竞争

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在整个的中国思想史上,佛、道、儒的关系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其间的关系,也是很错综复杂的。

——季羡林

儒、道、佛三家的思想交融,可以组成中国的一部思想史,这一说法并不夸张。从战国以后,若说各个王国、朝代有哪个王侯帝皇没有依靠过其中一家统治天下的,倒也很难找得出来,尤其是从汉朝开始,三家此消彼长,虽有恩怨情仇,却称不离砣,砣不离秤。

儒家起源于孔子、佛教源于释迦牟尼,这是毫无争议的。唯独道教有所争议,有人说道教由老子、庄子所创,但这时候道教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独有规模,而汉以后的道教实际上是由张道陵所建。在这三家中,儒道两家土生土长,佛教则是从印度传来的。季老对自佛教传入之后到唐代这段时间的三家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当真是波涛汹涌、“暗藏杀机”。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土之后,自有一套鬼神方术,这便与道教有了交叉。当时许多帝王同时信奉两家宗教,因此两家宗派谁也压不倒谁,暂时相安无事。但二者毕竟不是一个宗派,矛盾不可能消失,只可能慢慢激化。从理论基础来看,佛教有一整套的理论。而道教就没有系统的理论基础了。道教除了一些服食、炼丹等方术外,在教义方面根本不是佛教的对手。双方交手大战几个回合,道教立刻败下阵来。所以为了报仇,道教只好明枪也来,暗箭也放。它一方面拼命反对佛教,另一方面又偷偷摸摸地抄袭佛教的学说。为自己写了《太平经》这类的书,以证明自己也是有理论的,看起来未免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

不过,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教派,用它来对抗外来的佛教,最容易奏效。因此,它就常为那些不喜欢佛教的统治者所利用。季老曾这样说:如果没有佛教的传入与兴隆,道教也很难传播开来。儒家思想本来最早统治中国,其主张“三纲五常”,佛教偏偏反对这些,可是道教并不反对,这便导致佛教在与道教和儒家进行斗争的时候,处于不利地位。

不过中国的教派斗争与世界宗教史的规律不同。季老说,佛道的斗争并不是因为教义的不同而不和,而是因为经济利益的关系。他们打击彼此,完全是为了争取信徒,也就是争取布施,争取庙产。

佛道两家的争锋,从历代皇帝那里能轻易看出来,在前文中曾提到唐朝皇帝或是崇佛、或是信道,斗争激烈,可见,两家的关系并不融洽。

同类推荐
  • 情系雪域献身高原的孔繁森

    情系雪域献身高原的孔繁森

    本书介绍了孔繁森的生平,内容包括:齐鲁之子——孔繁森的家乡山东聊城、第一次进藏——青藏高原、第一次西藏情缘——西藏岗巴县、“高原红色边防队”——查果拉哨所、回乡第一岗——山东莘县等。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下)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下)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嫁给比尔·盖茨

    嫁给比尔·盖茨

    美琳达嫁给世界上最富有的男人比尔·盖茨,她是如何获得幸福的呢?她怎样处理事业与家庭、财富与爱情的关系呢?
  • 雷军:在风口上顺势而为

    雷军:在风口上顺势而为

    “互联网”时代,江湖烽烟四起,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金山软件董事长雷军终于在不惑之年领悟到了“顺势而为”的重要性,并牢牢把握住时代的脉搏,站在风口上重新开始,从0到1,创造了小米神话。“雷布斯”成功颠覆了传统商业模式和游戏规则,使得小米公司估值5年翻了300多倍,成为全球商业史上成长速度最快的企业。作为互联网和创业圈风口浪尖上的人物,雷军的投资和创业经历一直备受关注。本书通过对雷军及雷系企业成长史抽丝剥茧般的分析,为你诠释为什么小米自面世以来,每一款产品的投放,都能引起米粉的尖叫和轰动;为什么金山一夜之间濒临倒闭又能绝处逢生;为了打造小米生态圈,雷军做了哪些布局?
  • 朱德的青少年时代

    朱德的青少年时代

    齐晓敬编著的《朱德的青少年时代》是共和国领袖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为了深切缅怀革命伟人朱德的丰功伟绩,纪念这位从四川走出去的人民军队的总司令,齐晓敬编著的《朱德的青少年时代》讲述了朱德苦难的童年、艰辛的求学经历和青年时代追求真理、报效祖国、成长为一名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的历程。
热门推荐
  • 天月变

    天月变

    背负血海深仇,身怀无上绝学,驰骋修真界,纵横天地间!仇人的头颅将滚落在脚下,仙魔的魂魄将弥漫九天!天道从不会庇护弱者,因此,当奇遇在他身上发生的那一刻,他就决定牢牢抓住这次机会,将来定要弑神杀佛,重拟天纲!
  • 从英雄学院开始的万界之旅

    从英雄学院开始的万界之旅

    来到《我的英雄学院》的世界,没有“个性”又想成为英雄,怎么办?在线等,挺急......不过好在我有八奇技!欧尔麦特:“马萨卡!星野少年,难道你的个性也是one·for·all?”星野晨宇:“欧叔nonono!它叫‘炁体源流’!”通天箓,风后奇门......经过一系列的魔改后,又会有何威力?一切皆从英雄学院开始,然后是JOJO、火影、漫威、海贼......
  • 史记·列传

    史记·列传

    《史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更是一部成功的传记文学名著。其中“列传”达七十篇之多,从文学角度审视,“列传”是《史记》的精华所在。
  • 天秀最强时空系统

    天秀最强时空系统

    地球大灾变、凶兽崛起、外星文明入侵、人类岌岌可危?不好意思,只是我未动手而已。你是天才,拥有着至尊升级系统?不好意思,是我的了。你是位面之神,能穿梭位面,统治万界?不好意思,从今往后,你归我管!不服?杀!身为系统有史以来的天秀最强时空宿主,唐飞带着满级爆表属性和逆天改命能力,踏上了一条时空狂暴穿梭之旅!
  • 神秘的鳏夫

    神秘的鳏夫

    人们对我说的第一件事就是他杀死了他的妻子,第二件事就是他还不到四十岁就捞到了一大笔家产,第三件事就是他要以一百万英镑的高价出卖克拉蒙德城堡,以便移居到加勒比海的一个小岛上,在那里驾驶着自己的私人喷气机与女秘书们、情妇们无忧无虑地生活。“亲爱的,您千万不要听信这些鬼话。”乡村医生的妻子凯蒂·克莱德说:“查理不过是个32岁的鳏夫,一心想在佛罗里达买一块土地罢了。”“但他确实有很大的家业啊!”我反驳道,因为大家都把他说成是一个十足的资本家。
  • 一界入魔

    一界入魔

    不入魔怎么强?这是一个穿越者不断夺人机缘的故事,不,事故。阿弥陀福,放下机缘,立地成佛。
  • 历史的裂变

    历史的裂变

    这是一部富有思辨性的历史著作,是一部讲述权力在非正常状态下更迭交替的历史。本书通过对秦帝国的灭亡、八王之乱、玄武门之变、武则天当国、大宋开国、靖难之变等一系列对于中国历史进程有决定性影响事件的解读,试图把握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格局的裂变与重组过程中规律性的质素;以人性化的视角,去重新观照久已被贵族化和“博物馆化”的历史,用常识和理性取代标签和脸谱,还原人性的真实,解读历史的吊诡。
  • Second Chances

    Second Chances

    Second Chances is a hopeful and thoughtful compendium of anecdotes from people who have wanted another chance at something—and have taken it. It's the big stuff like going back to college after the kids have grown up, as well as the little things like getting a judo belt when you thought you could hardly manage a push-up. The book collects the hopeful examples of people who found a leg up, another spurt of energy, a hidden talent, or even an untapped strength, sometimes with the unexpected help of friends or strangers. Combining the feel-good qualities of One Good Deed and the crowdsourcing methods of Like My Mother Always Said, Erin McHugh's latest book is an inspirational guide about letting the future win over the past.
  • 太上造化诀

    太上造化诀

    【十月最新爽文】少年凌枫偶获机缘,从此踏上修仙之路,开辟一条传奇之路!
  • 穿越之大周嫡女

    穿越之大周嫡女

    他说:“你不来,我不老。”她说:“穿越千年,遇见你是我最大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