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7900000006

第6章 立心:听大师心灵本真独白(5)

——季羡林

季老有一篇名为《赋得永久的悔》的文章,在文中他回忆了自己的母亲,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幼年的季羡林早早便离开了母亲,到叔父家寄住念书,直到母亲去世,他与母亲相聚的日子屈指可数。接到母亲离开人世的消息,季老跌跌撞撞地从北京回到济南,到了家中看到的却只是母亲的棺材。

“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每当听到别人如此讲述自己的母亲,季老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辛酸的追忆让季老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国古训中常常提到的那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份欲尽孝而不成的遗憾成了季老永久的悔,悔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季老说他小时候家里极穷,是“贫中之贫”。因为家境困难,他小时候便没吃过什么好吃的东西。然而在他的童年记忆中,却有一块世界上最美味的月饼。

有一年中秋节,母亲不知从哪里弄来点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上,大吃起来。现在回想起来,母亲却根本一口也没吃。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的“白的”(指麦子面),母亲也从来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歉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季老的母亲是那个时代中国万千母亲中平凡的一位,她们都有着被晒得发黑的皮肤,有着由于过度操劳而弯曲的脊背,有着裹着的小脚,有着鬓角的白发,也同样有着,舐犊情深、爱子心切的伟大情怀。她们把一切都给了自己的孩子,直到生命尽头自己已一无所有,还在心心念念地牵系着远方的游子。

季老曾经沉重而悲痛地说道:“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当代女作家毕淑敏也曾在《孝心无价》中说:“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所有的一切都无法从头再来。人们总是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在父母的有生之年,不能孝敬他们,待到他们离去之后方才悔恨不已,这该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每当思念起母亲,很多人的心中总是有悔,后悔曾经对母亲大喊大叫,后悔没有为母亲洗过一件衣裳,后悔没有为母亲做过一顿饭,后悔没有与母亲牵手走在清晨的街道上买菜。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还无法弥补。

所以,请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布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真正孝敬自己的父母。孝心无价,及时尽孝,生命才不会留有遗憾,才不会赋得自己永久的悔恨。

最真挚的爱情是默默相守

爱情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东西。即使后来出家当了和尚,与爱情完全“拜拜”,在这之前也曾趟过爱河,受过爱情的洗礼。

——季羡林

民间传说中有一种鸟,雌雄总在一起飞,形影不离。根据《尔雅》中的记载:南方有比翼鸟,不比肩不飞,其名谓之鹣鹣。看来这传说中的鸟确有其踪。后来人们常用鹣鹣情深来比喻男女之间爱恋之情,夫妻之间的和睦之情。白居易曾诗:“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曹植在《送应氏》一诗中也写道:“愿为比翼鸟,施起高翔。”足见古人对“比翼双飞”的钟情。

在古人的笔下,爱情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很多诗词歌赋都以爱情为主线。古人对爱情如此之看重,今人又怎能超脱于外呢?在现代,爱情已经不只是文艺的永恒主题,而是在一切事物中都占到主体的地位。多少男女沐浴在爱情的河流里,卿卿我我、死去活来。季老在《爱情》一文里,曾经讲到日本青年恋人在相爱达到最高潮时,有的就双双跳入火山口中,以让他们的爱情永垂不朽。这种爱虽然真挚、震撼人心,但季老说,这是不可取的。爱的确是无比纯洁的,但是为了爱而付出,便要看看哪些是值得的,哪些不值得。

季老在文中引用了蒙田的一段话:“我承认,爱情之火更活跃,更激烈,更灼热……但爱情是一种朝三暮四、变化无常的感情,它狂热冲动,时高时低,忽冷忽热,把我们系于一发之上。而友谊是一种普遍和通用的热情……再者,爱情不过是一种疯狂的欲望,越是躲避的东西越要追求……爱情一旦进入友谊阶段,也就是说,进入愿意相投的阶段,它就会衰弱和消逝。爱情是以身体的快感为目的,一旦享有了,就不复存在。”在蒙田的眼中,爱是现实而直接的,一旦消失就失去意义。

季老认为,爱情可以分为现实主义一派与理想主义一派。在现实主义者眼中,爱情没有永恒的,是靠不住的感情;在理想主义者眼中,爱情是纯洁而高尚的,真爱是永恒的。季老自认与蒙田都属于现实主义派,然而他并不是要大家对爱情感到绝望。那些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爱情并不一定能够走到尽头,反而容易使双方受伤。而那些将爱情归于平淡,珍惜缘分并守护缘分的人,虽不能相守终生,却也能得到另一种“比翼”的真情。

旷世才女林徽因在梁启超的大力促成下,嫁给了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成就一段良缘。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建筑上的许多见解都影响深远。但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及教育家金岳霖,为了林徽因却终生未娶。

梁思成在林徽因死后续娶他的学生林洙,林洙在怀念金岳霖的文集里披露了一段故事。

当时梁林夫妇住在总布胡同,金岳霖就住在后院,但另有旁门出入,平时走动得很勤快,就像一家人。

1931年梁思成从外地回来,林徽因很沮丧地告诉他:“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梁思成非常震惊,一种无法形容的痛苦捉住了他,仿佛连血液都凝固了。他一夜无眠翻来覆去地想,他一方面觉得痛苦,一方面也很感谢林没有将他当成一个傻丈夫,她坦白而诚实得好像是个小妹妹招惹了麻烦向哥哥讨主意。他问自己,徽因到底和谁在一起会比较幸福?他虽然自知他在文学、艺术上有一定的修养,但金岳霖那哲学家的头脑,也是自己及不上的。

第二天,他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你们永远幸福。”说着说着,两个人都哭了。后来林将这些话转述给金岳霖,金岳霖回答:“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从此他们再不提起这件事,三个人仍旧是好朋友,不但在学问上互相讨论,有时梁思成和林徽因吵架,也是金岳霖做仲裁,把他们糊涂不清楚的问题弄明白。

金岳霖再不动心,终生未娶,待林梁的儿女如己出。

这三位大师都是至情至性之人,金岳霖仅为一份得不到的爱情,终生未娶;林徽因坦然对待自己的感情,对爱人不欺不瞒;梁思成爱妻至深,却始终保持着难得的理性。这种爱情才是季老所推崇的,纵然比翼情深,却不会爱得糊里糊涂以至于丧失理性。

有时候,真挚的爱情是默默的相守,而非始终如火焰般炽烈。它如水般沁人心脾,它通常平平淡淡,但却真实无比。我们不应为一时的激情而冲淡自己的理性思维,因为毕竟激情不会持续永久,唯有审慎地对待爱情,才能让自己更加幸福。

幸福婚姻是相敬如宾的并蒂莲

德华永远活在我的记忆里。

——季羡林

在季老的生命中,有三位女性对他产生过至关重要的影响:母亲、婶母和妻子。母亲授之于生命,婶母将季老带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而妻子则给了他爱的温存与甜蜜。在季老眼中,自己的妻子彭德华是一位“极为难得的孝顺媳妇,贤妻良母”。妻子去世之后,季老曾在回忆文章《我的妻子》中写道:“德华永远活在我的记忆里。”

这不仅是对个人伤感情绪的一种宣泄,更是对妻子发自真心的赞美。

季老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夸赞他的夫人,季老18岁结婚,妻子彭德华比他大4岁,是地道的济南人,只念过小学,大概也就能认千八百字。所以到后来,他们分居两地,季羡林到了德国,在欧洲旅居十载,彭德华没有给他写过一封信,她根本拿不起笔来。这样一位妻子,和学识渊博的季羡林之间恐怕共同话题不会很多,然而,季先生却给了她极高的评价:

在道德方面,她却是超一流的。上对公婆,她真正尽上了孝道;下对子女,她真正做到了慈母应做的一切;中对丈夫,她绝对忠诚,绝对服从,绝对爱护。她是一个极为难得的孝顺媳妇,贤妻良母。她对待任何人都是忠厚诚实,从来没有说过半句谎话。她不会撒谎,我敢保证,她一辈子没有说过半句谎话。如果中国将来要修《二十几史》,而其中又有什么“妇女列传”或“闺秀列传”的话,她应该榜上有名。

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季老对妻子的评价之高。因为求学与工作的原因,季老有十余年时间与妻子分离,其中甘苦或许只有当事者才能知晓。最寂寞之时也心系对方,没有一点怨言,思念是最好的诉说。但也正是这段时间见证与考验了季老与妻子的情意,也注定了两人一生的厮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缔结的爱情也许少了几分热烈与精彩,但季老和夫人一生的相守证明了相濡以沫也是爱到深处的极致。

一个男孩对一个女孩说:“如果我只有一碗粥,我会把一半给母亲,另一半给你。”于是女孩子喜欢上了这个男孩。那一年女孩14岁,男孩16岁。

有一次村里发大水,男孩忙着去救别人,而没有去救女孩。别人问他如果女孩死了怎么办,男孩说:“如果她死了,我也不会独自活在这个世上。”这一年女孩20岁,男孩22岁,女孩嫁给了男孩。

闹饥荒的年月,两人只有一碗粥,他们互相谦让,都想让对方吃下去,结果这碗粥三天后发了霉。那时他们分别是40岁和42岁。

当他52岁那年,因家庭成分不好被挂上牌子批斗,组织做她的思想工作劝她与他脱离关系,但被她拒绝了,也已50岁的她心甘情愿地陪伴着他。她告诉他:“无论有多大的苦、多大的难,我都会陪伴着你。爱的支流离不开源头,就像我离不开你一样。”

许多年过去了,他们成了70多岁的老人。在一次坐公共汽车时,有一位年轻人给他们让座,他们都不肯坐下而让对方站着,于是两个人紧紧靠在一起抓着扶手。这时车上所有的人都被这美丽而朴素的风景感染了,齐刷刷地站了起来,眼中充满了无限的敬意,人们的心中有一束玫瑰花在怒放,沁人心脾的香气中迷漫着浓浓的眷恋。

爱情是什么?梁祝化蝶的生死相许是爱情,罗密欧与朱丽叶以死相殉是爱情,但爱情并非仅仅只是这些。柴米油盐里也有爱,家长里短中也有情。生活不能总是激情四射,相濡以沫才是爱情最持久的存在方式。

相濡以沫的厮守是以双方的互相尊重为前提的。古人曾用“举案齐眉”来形容美满的婚姻。

汉朝时,有一位品德高尚的贤士名曰梁鸿,他娶妻奇丑,名叫孟光。但是夫妻二人恩爱有加。每当丈夫梁鸿回家时,妻子孟光就托着放有饭菜的盘子,恭恭敬敬地送到丈夫面前。为了表示对丈夫的尊敬,妻子不敢仰视丈夫的脸,总是把盘子托的跟眉毛齐平,丈夫也总是彬彬有礼地用双手接过盘子。

这种相敬如宾的爱情正如季老和他夫人的一生,淡中有深情,彼此敬重,所以情深意长。自古以来,关于爱情的诠释多种多样,而不管我们给爱情下了怎样的定义,唯有在携手同行的路上,共担生活中的痛苦与磨难,共享生活中的幸福与快乐,才会收获弥足珍贵的钻石般的情感。

真与忍是和睦家庭的箴言

互相恩爱,互相诚恳,互相理解,互相容忍,出以真情,不杂私心,家庭和睦,其乐无限。

——季羡林

曾有人说:“不管你是才华横溢,还是富甲一方,就像船只总要靠岸一样,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为自己遮风挡雨的港湾,那便是家。当你快乐时,家是乐园;当你痛苦时,家是心灵的诊所,家的温暖会抚平你那受伤的心。”每个人,不论你将游弋于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只要有家在远处守候,就永远能够保持内心的温馨与安宁。

季老一生与妻子彭德华恩爱有加,家庭和和美美,真不知羡煞多少人。季老曾经在《温馨,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中“透露”过维持家庭的秘方,那就是营造家庭的温馨与和睦。每个人幸福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温馨注定能给人以温暖和慰藉,这一点毋庸置疑。

同类推荐
  • 当代名家:蒋子龙自述人生

    当代名家:蒋子龙自述人生

    对许多男人来说,当父亲是一种“遗隧的艺术”。天下所有由处男变为父亲的人,无不是在毫无实际经验的情况下开始履行做父亲的责任,待到有了经验,知道该怎样针对自已孩子的具体特点而尽职责的时候,孩子差不多已经长大,性格定型了,空留下许多遗憾。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却可以有完美的合适。家是女人的梦,女人是男人的梦,能将梦转化为现实的夫妻,才能长久。在现实中偶尔还能—梦的夫妻,就是快乐的神仙眷侣了。
  •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这本书是《清朝这些人儿》系列的第一本,本书主要人物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出生于明朝嘉靖年间,他的一生与明朝有过合作,更多的是对抗。在本书中,我们将清楚地剖析努尔哈赤的一生,我们还将从努尔哈赤、从女真族、从后金国的角度,去解读这个朝代的历史。
  • 非同寻常:赖斯成长回忆录(传记译林)

    非同寻常:赖斯成长回忆录(传记译林)

    这部书立体地展现了赖斯早年的生活,细致诚恳,真实感人。这是赖斯从未讲述过的故事。她描写了愉快的家庭时光,回想了母亲与癌症的坚强斗争;展现了自己与前苏联领导人的近距离交锋。在这里,她不是叱咤风云的国际政要,而只是一名小女孩、一位年轻姑娘,她要在不太友善的世界里寻找自己的位置;在这里,有一对杰出的父母,一个可亲的大家庭,还有赖斯成长于其中的美国社会。出人意料地引人入胜……读者可以感受到这位处理公共事务的钢铁女士背后的浪漫柔情。赖斯对父母的尊重,对充满年少回忆的泰特斯维尔社区的永恒之爱,感人至深。
  • 初妆·张爱玲

    初妆·张爱玲

    张爱玲久负盛名,万众景仰,这套“张爱玲系列”共分三本,分别是《初妆·张爱玲》、《盛妆·张爱玲》和《卸妆·张爱玲》,这三部长篇小说,分别写她人生的三个重要阶段:少年、青年和老年。她是酷爱梳妆打扮的,正好用“初妆”、“盛妆”、“卸妆”三个词来形容她人生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部分,构成张爱玲完整的一生。
  •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才子与佳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多见诸中国古代小说,寄托着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爱情乌托邦。两千年前的《诗经》,在开篇就为我们描述了男女相恋。中国古代最为人称道的爱情故事,莫过于那些才子佳人的相知与相守的感人轶事!其中: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坚守,陆游与唐婉的凄美,无不深深感动着一代代的人!古人读书的最好境遇或许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了,而茫茫凡尘能有一位红颜知己可谓人生之幸事!
热门推荐
  • 老九门沙海之雪山之恋

    老九门沙海之雪山之恋

    老九门中张副官没有女朋友,就想着给他配一个。拆梁湾,原创女主。顾紫雪与张日山的两世爱恋!一位是现代精英,一位是民国军阀,他们之间又能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嘘,别侵犯孩子的领地

    嘘,别侵犯孩子的领地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一块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可以自由地呼吸、成长、学习,甚至刚学步还不会说话的,小孩子也不例外,他(她)经常会推开生怕自己摔倒、亦步亦趋保护自己的家长,颤颤巍巍地蹒跚前行,非常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这个需求,他们习惯于帮助、呵护或者管教自己的孩子。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实际上就是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时间: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实际上就是给孩子弥补质疑精神的时间;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实际上就是给孩子激发创造力的时间。
  • 带座北平到大明

    带座北平到大明

    一个现代青年带座城穿越明朝末年,搅风云,清宇内,重振大明江山的传奇故事。书友裙号:六六三七八四八六三
  • 商女来袭,郎君乖乖就擒

    商女来袭,郎君乖乖就擒

    一朝穿越被人欺?她怎么可能会忍下这口气。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让你哭着忏悔,姐可不是好惹的。开店学医,这些都是小事,姐的目标可是要走上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茶馆文化

    茶馆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茶馆文化漫谈、北方茶馆、南方茶馆、施茶活动、茶馆的现代发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从茶的起源开始讲起,告诉读者茶如何从简单的饮变成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南北方茶馆的地理分布和功能介绍,为之勾勒了一幅茶馆在中国的兴衰走势图,并从各个侧面介绍茶馆如何承载着宴饮聚会、娱乐生活、洽谈生意、品谈人生等几个方面的功能,将茶馆现象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寄托着中国借物咏怀的传统道德情节。
  • 公主二嫁:国师,你绿了

    公主二嫁:国师,你绿了

    "晚上,她踩着大红的喜袍,扶着自己水缸般的粗腰,眼珠子乱转:“顾国师,你说我是不是该计划计划减肥了?”回眸对上男人含笑的双目。他步步逼近,“不必,夫人如此甚好。”“我这么油腻你也下得了口?”“不碍事,相对你瘦的像把骨头,为夫更喜欢你现在的丰盈。”靠!丰盈?说谁胖呢?温画璃怒了,老娘要二度休夫!
  • 槐野先生存笥稿

    槐野先生存笥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妃正亦非邪

    妃正亦非邪

    苏晴,二十一世纪丑女一枚,生来异性绝缘体,谁沾谁倒霉!偏偏某日因一时作死魂穿异世她忍!初醒被丢蛇窝她忍!醒后被打冷宫她忍!妃嫔陷害某男不喜她皆忍!某日亲眼看到那男人要封其他女人为皇后她依旧在强忍,可直到她看到自己神识里最后一缕善意死去,亲眼看到自己的尸身被他人所摧毁前世记忆翻江倒海全数涌进脑子里,原来她前世是妖王之身,得知自己有妖力护体这一刻她终决定不再选择一味隐忍,而是选择狠狠反击!
  • 三齐略记

    三齐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妖孽当道:冷血殿下宠上天

    妖孽当道:冷血殿下宠上天

    她,本是现代的一名学生,却因地震和自己的好友穿越到了历史上所没有的朝代——傲轩王朝。他,本是世人眼中最敬重、最惧怕的王爷,然却为了她放弃了所有,什么江山、什么宝座,一切在他的面前都没有她的一颦一笑来得重要。而本是毫不相干的两个人,却因一场偶遇,从此便开启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恨纠葛。“我许你一生一世一双人可好?”男子笑笑,一脸的认真。“好啊!”女子满口答应。可谁又知晓最终是谁背叛了谁。“我恨你,我发誓今生今世,永不相见,誓死方休。”女子扶袖,气冲冲的离开了,不给男子一丝解释的机会。“为什么,为什么要背叛我,我到底哪里不如他,为什么……”男子执起手中的酒水,喝醉了的他,完全不知道他们会因此而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