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2200000012

第12章 站在别人肩上前进,会降低成本

牛顿曾经说过:“我之所以站得高,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对于年轻人来说,初入社会有很多地方不足,此时,如果我们能灵活借鉴那些成功者的经验,或者是懂得借势,让自己掌握不一样的“拿来主义”,把别人好的经验都拿来为己所用,那么,就会大大降低我们成本付出。

聪明的人复制作品,伟大的人窃取灵感

毕加索曾经说过:“优秀的艺术家复制别人的作品,更优秀的艺术家则偷窃别人的作品。”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偷窃”也是一种学习,相信没有人会去“偷窃”不好的东西,他们所偷窃的都是最前沿、最科学、最有意义的模式。

乔布斯曾经说过:“我从不以偷窃别人的伟大作品为耻。”这里的偷窃,绝不是街头瘪三行为,究其实质,实际上是一种拿来主义。

以iPod 为例,其造型选择烟盒大小,不是更大,也不是更小。硬盘是东芝生产的1.8英寸的硬盘,其滑轮选曲界面来自惠普早期的一款设备。

实际上,不光是iPod,拿来主义,在乔布斯的产品创作中,可以随处可见。

1979年,为了研发新型电脑,乔布斯决定到施乐公司研究中心参观。因为当时施乐为防止打印机、复印机等核心业务受到冲击,并没有将精力投放在计算机新技术Alto的关注上。

而乔布斯却是“识货”的人。他知道这项技术若继续开发,肯定会有前景。参观回来后,乔布斯就将从施乐公司看到的Alto新技术用到了苹果的系列个人计算机中。

再比如个人计算机上的USB接口技术,这项技术是英特尔公司发明的。但却是苹果公司首先把它应用到了个人计算机上,并使得这一技术广泛推广。

再比如,WiFi无线网络也不是苹果发明的,WiFi无线网络是美国朗讯公司开发的,但它却像当初施乐公司的Alto一样并没有引起过多关注。直到后来,苹果公司将这一技术用在笔记本电脑中,它才广为人知。

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偷窃”不是单纯的模仿,你必须理解伟大思想或作品的真正内涵,并把它转化为自己的思想。

就像齐白石说过的,“似我者死,学我者生”。把自己的工作做出新意是摒弃一味模仿的,因为一味的模仿中将步人后尘,生搬硬套,而不会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变通。但另一方面所谓新意又是鼓励创造性模仿的,在对标杆的模仿中,融入自己的创意,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变通,在模仿中变得强大。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中国的互联网霸主腾讯的成功和苹果有着相同的轨迹。在互联网领域内,腾讯从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他却总能像苹果一样,跟随,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反超。

马化腾这样理解跟随:你可以理解成学习,是一种吸收,是一种取长补短的方法,况且模仿中也有创新。

我们先来看一下腾讯的“抄袭”之道:

腾讯QQ——ICQ

腾讯TM——MSN

QQ游戏大厅——联众

QQ对战平台——浩方对战平台

QQ团队语音—UCTalk

QQ堂——泡泡堂

QQ音速——O2JAM

QQ三国——冒险岛

QQ炫舞——劲舞团

QQ飞车——跑跑卡丁车

QQ直播——PPLive

QQ音乐——百度MP3/酷狗

QQ播客——土豆

QQ拼音输入法——搜狗输入法

QQ交友中心—亚洲交友中心

穿越火线——CS

腾讯拍拍——淘宝

财付通——支付宝

超级旋风——迅雷

搜搜问问——百度知道

搜吧——百度贴吧

“马化腾是业内有名的抄袭大王,而且他是明目张胆地、公开地抄……”新浪创始人王志东一如既往地“耿直”。

“微软、Google也是抄袭大王,从Windows到Office做的都是别人做过的东西。”对于落了个“抄袭者”的骂名,马化腾不以为然,因为在马化腾的眼睛里,不止于模仿,他更追求创新。

创新产生价值,创新铸造品牌,创新改变生活——这是马化腾一直实践的道路。秉承了“学习—吸收—创新”的发展思路,马化腾和他的腾讯会不断地取得新的进步。

可见,“抄袭”也可以衍生出创新,我们这里所提倡的抄袭不是一味模仿,而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是职场中的快速制胜之道。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模仿中做到创新呢?

首先,模仿是创新的一个环节,但模仿并不是盲目进行的,而是朝着既定目标进行的创造性模仿。如果只是一味地模仿而不知加入自己的思想和创意,只能是重复别人的步伐,走不出一条自己的路。就像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说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在最初阶段我们都要经过一个模仿过程,向前人学习优秀之处,吸取了他人的精髓,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创造过程。个性是区别于大众的。正因为个性的差异,才构成人生万象的异彩纷呈,才谈得上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吸引、心心相印,才能领悟到成功的真谛。

其次,要想创新,还要走出自己的路来。老跟在别人屁股后边学,充其量只会落下“模仿者”之名。其实,创新都是有个性的,没有个性的创新几乎是没有的。创新之初模仿成功者的模式是可以的,但不能一味模仿而不求突破。模仿是手段,创造才是根本。因此,要根据自己的个性,设计一条成功的路线和方法,这才是高人。

借势而为,你也可以缔造神话

历史时刻在上演着沧海桑田的剧情,在不断的大浪淘沙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人显然是凤毛麟角,而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成功者,就在于他们深刻理解顺势而为,借时势而成气候的道理。

无论是干事业还是干工作,我们强调苦干,但是我们更强调巧干,能够有效地利用环境,借势而动,正是巧干的一种表现,它往往能让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

20世纪70年代末期,由于冷战的原因,美国社会迫切需要有影响力的好消息来提振国民的士气,而苹果公司这时正当崛起,它的故事自然就成为媒体热捧的材料。1980年夏天,报刊上首次出现了对苹果公司的大篇幅报道,这是一个美国式的成功故事:两个少不更事的年轻人冒险成立公司,最后功成名就。苹果公司借着这股东风实现了业绩的大幅度增长。

苹果公司这次巧妙的公关行为产生的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地借助了当时的社会形势,创造了财富增长的神话。

《孙子兵法》讲打仗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这一思想对我们的工作也同样有指导作用。人不可能独立存在,任何工作也不可能独立存在,我们思考问题,选择行动策略都要把环境因素考虑进去。

二战时期,美国有家规模不大的缝纫机工厂,由于战争的影响,生意非常萧条。工厂厂主汤姆把目光转向未来市场。一番思索后,他告诉儿子保罗:“我们的缝纫机厂需要转产改行。”保罗奇怪地问他:“改成什么?”汤姆说:“改成生产残疾人使用的小轮椅。”尽管保罗当时很不理解,不过他还是遵照父亲的意思办了。一番设备改造后,工厂生产的一批批轮椅问世了。于是,很多在战争中受伤致残的人纷纷前来购买轮椅。工厂生产的产品不但在美国本土热销,连许多外国人也来购买。保罗看到工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也越来越强,非常高兴。但是在满心欢喜之余,他又问父亲:“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如果继续大量生产轮椅,其需求量可能已经很少了。那么未来的几十年里,市场又会有什么需求呢?”汤姆胸有成竹地笑了笑,反问儿子说:“战争结束了,人们的想法是什么呢?”“人们已经厌恶透了战争,大家都希望战后能过上安定美好的生活。”汤姆点点头,进一步指点儿子:“那么,美好的生活靠什么呢?要靠健康的体魄。将来人们会把健康的体魄作为主要追求目标,因此,我们要准备生产健身器。”又一番改造后,生产轮椅的机械流水线被改造成了生产健身器的流水线。刚开始几年,工厂的销售情况并不好,这时老汤姆已经去世了,但保罗坚信父亲的超前思维,依旧继续生产健身器材。十几年的时间,健身器材开始大量走俏,不久就成为畅销货。当时美国只有保罗这一家健身器工厂,所以保罗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产品的产量和品种。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保罗跻身亿万富翁的行列。

《道德经》中说道:动善时。意思是:行动要善于把握时机。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机会不可能一次也不降临,人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机会,只要你留心它,就会发现机会,抓住机会。机会往往是偶然的,稍纵即逝。然而当机会发现你并不准备接待它的时候,它就会再次选择别人,因为机会从来不去等一个人。

聪明人都懂得借势的道理,就是借助他人的力量、金钱、智慧、名望甚至社会关系,用以扩充自己的大脑,延伸自己的手脚,增强自身的能力,借他人之光照亮自己的前程。如果你想尽快成功,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载体,也就是说,你想尽快到达成功的目的地,就必须“借乘”一辆开向成功的快速列车。

孙中山曾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荀子曾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虽然说法不同,但意思是差不多的:成就事业者,要认清形势,借势而动,顺势而为,唯如此,方能有所作为。如果一味与发展趋势逆向而行,只能输得一败涂地。

要顺势而为,需要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有深入的研究,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运行,其实是一种波段式、螺旋式的前进。服装等时尚的流行,几年时间就是一个轮回。股票市场有涨的时候也有跌的时候,房地产有热的时候也有低迷的时候,如果你能在合适的时机进出,就能低吸高抛;如果节奏踩不对,老是追涨杀跌,接最后一棒,那么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

因此,顺势而为的关键是要对趋势的发生、高潮和衰竭过程的准确判断与把握。对于这些周期性很强的行业的趋势,要进入就必须在风生水起的时候;及至高潮迭起时,你可手持红旗屹立潮头;待到行业过热时,则应尽量抽身而退。

同类推荐
  • 成功元素

    成功元素

    你希望生活得舒畅吗?你希望得到异性的爱慕吗?你希望享受亲密的天伦之乐吗?书中给予你去实现理想的力量,将成功元素汇入你的脑细胞。
  • 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

    现实世界是一个人与人构成的世界。我们活在世界上,需要求人,需要说服人,需要维系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人际关系,成于沟通,亦败于沟通。良好的沟通能使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反之,不良的沟通则会破坏这种关系。本书从多方面入手,采用大量生动具体的事例,结合通俗而实用的理论,选取了各种场合中常见的沟通问题,运用故事和案例,有针对性地讲解了沟通的技巧和方法。翻开本书,领悟人生的智慧,提高生活的品质,成为一个会说话、能办事、善交往的人。
  • 情感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情感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靠自己去成功

    靠自己去成功

    《靠自己去成功》,就是要教给大家怎样积极运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各个方面不断积累起促使成功的资本,从而让自己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 受益一生的人生哲理书

    受益一生的人生哲理书

    本书是一本能让人在轻松阅读中增长知识的好书。它可以帮助你成为一名处世高手,学到为人处世的大道理。该书详尽地阐述了做人与做事的方法,以轻松的风格、幽默的言语、动人的故事情节、高尚的品德修养和发人深省的处世箴言为读者描述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小故事,全方位地诠释处世真谛,给人以耳目一新、幡然醒悟的感受。透过有益的人生哲理,才能挖掘到心灵深处最丰富的智慧,指导世俗生活,解读疑虑困惑。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女医天下

    重生之女医天下

    在皇帝登基当日,她在冷宫之中,那个以为深爱的男人置她于不顾,她的亲妹妹,百般折磨她,最终她带着屈辱重生。重生后她决定不要再让自己遗憾,那些该守护的人必须要守护好了,而他,也是她前生的亏欠,今生她自当偿还。女人当自强,在爱恨情仇之中,唯有他轩辕景阳是她的最终彼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he Lily of the Valley

    The Lily of the Valle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是你最后的孤岛

    我是你最后的孤岛

    安桉在一次始料未及的胃病发作中偶遇了从天而降,施予援手的宁树,但当时已经痛晕过去的她完全不知对方是谁。不想几日后在选修课上,那个宁树竟摇身一变成了她的临时代课老师。在宁树强势又温柔地攻占心扉之下,安桉终于陷进了不可思议地爱情中。却又在某一刻猝不及防地得知了当年父母之死。瞬间,安桉从云端坠入了地狱,就连沉睡在心底的噩梦也在张牙舞爪地步步逼近……
  • 天地余录

    天地余录

    天地传说,人间故事,都有写不尽的不仁,叹不完的无奈。尘事难录尽,百代争英雄。
  • 落跑相公狠狠追

    落跑相公狠狠追

    不就是学人家打群架,至于喝口凉水都能呛晕过去?晕就晕吧,至于把我扔到这么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吗?!好在我机灵聪明,各种状况都能应付,不过,这个男人是怎么回事,干嘛要一直缠着我,烦死了,走开啦,我才不稀罕你,古代人民这么淳朴,怎么就出了你这个奇葩?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帝妃侧

    帝妃侧

    当前世今生交织,爱恨情仇浮现,金戈铁马踏碎山河,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她,百尺长梯上,一身赤焰华服踏不朽罪骨荣登奉天台,篡国运,改天命… 姻缘树下,也曾捧花赠良辰,惊鸿一瞥,世世不离… 听闻,史策只为英雄书,那她便做那令史官提笔的第一恶人。 这是一场天命的阴谋… …她,手持七星令,权纵天下。 他,九州帝王,那管他干戈玉帛,待他踏尽九州河山换她一个盛世长安…ps:一本不正经的古风
  • 海贼之索隆

    海贼之索隆

    拥有最强见闻色霸气以及最强霸王色霸气的索隆,如何研发出四裆,如何当上海贼王,让我们拭目以待。
  • 神符九州行

    神符九州行

    灵气复苏,遗迹重现!武焱以神符行九州,于废墟之上重建文明!这是最黑暗的时代,也是光明的开始!
  • 人如韭菜

    人如韭菜

    哑钟滴滴答答的摆动着,像是计算着自己的生命。人类的生命也被心跳记录着,等时间一到,尘归尘土归土,在这个大自然中吸取了多少养分,届时一并都还了。百年后不留一丝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