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6300000080

第80章 刘禹锡(2)

诗人以女性口吻描写了一段朦胧暧昧的男女之情,展现了一位深陷爱恋中的少女忐忑期待的心情。诗歌首句以景开篇:“杨柳青青江水平。”青翠的杨柳随风轻摆,平静的江面明亮如镜,在如此安宁的环境中,远方传来了隐隐约约的歌声:“闻郎江上唱歌声。”少女一听,就知道这歌声是由自己的心上人唱出的。首句和二句是对实景的描摹,一见一闻,描画了一幅唯美的画面。画面中有山有水、有人有声。

三四两句,诗人由景生情,描写了少女在听见心上人唱歌声后的心理活动:“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小伙子对这位单纯的少女若即若离,对于少女的心意他总是未给出明朗的回复,当少女以为他无意自己时,他总是适时表现出热情;可当少女认为他也心仪自己时,他又总是尽力撇开,这让少女内心十分忐忑:他对我究竟有没有意思呢?这个人怎么像黄梅时节的天气似的,东边出太阳时偏偏西边在下雨,说他无情吧,又似乎满腹深情。两个意象的结合将少女焦虑迷惘的心思勾勒得十分传神,希望与失望交杂其间,一位既大胆敢爱又羞涩无奈的少女形象即刻跃然纸上。

最后一句“道是无晴还有晴”更是巧妙地运用了谐声双关的手法,以“晴”喻“情”,将暧昧的情感与多变的天气交融在一起,化无形于有形,化明确于含蓄,准确地传递出了爱情的朦胧和善变之状。双关谐声的巧妙运用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同时将诗歌的情感晕染得情趣盎然。

以景入情,情中带景是该诗一个显著的特点,刘禹锡在寥寥二十八个字中将少女对心上人微妙复杂的心理表达得准确生动。全诗语词朴实而意蕴深厚,声调婉转而情意真挚,读来亲切莞尔。

【大师导读】

此首起二句,则以风韵摇曳见长。后二句……以‘晴’‘情’字借作字,……双关巧语,妙手偶得之。

——俞陛云

“东边日出西边雨”,既是晴天,又不是晴天。一个女子听到她的爱人在江船上唱歌,捉摸不定,不知他对自己到底有无爱情。这里就用“晴”字来借作“情”字。

——施蛰存

用谐音双关语表现女子对情人的微妙感情,既具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很高的艺术品味。

——袁行霈

它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爱着一个人,可是还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诗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将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予以表达。

——沈祖棻

·秋词二首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①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②。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注释】

①排:推开。

②碧霄:青天。

【赏析】

“悲秋”是文人骚客笔下常写常新的题材。刘禹锡这两首《秋词》虽也是写秋景,却显得大气磅礴,非但没有感伤之境,反而开阔积极,催人奋进。彼时刘禹锡遭贬官,诗人能在此逆境中另辟蹊径,对秋风秋景发出“秋日胜春朝”的豪言壮语,更显难得。

第一首开篇诗人写到:“自古逢秋悲寂寥。”大多文人面对落叶纷飞、万物萧条、霜风凄紧的景象,常常忧及自身,故而写秋的诗篇中总不免带上“寂寥”、悲凉的气味。“自古”一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将前人诗歌的特性一以贯之,精练恰切。

前人如此,而诗人却觉“秋日胜春朝”。他觉得秋天比春天更加可爱,更加美丽。究其原因,是因为“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天天空旷远,一鹤排云而上,仿佛带着诗意直入云霄。后两句中,诗人一笔宕开,瞬间把原本悲凉的秋转为高亢的秋。“一鹤排云”冲破了秋天肃杀的氛围,为广袤的天空再添一抹活力。“一鹤”虽略显寂寞,却胜在意志顽强。诗人以鹤喻己,暗喻自己即使在逆境孤独之中也坚持振翅飞翔。即使人生坎坷仍要励志高歌,即使壮志难酬也要“一鹤排云”,其豪迈的心胸让人肃然起敬。

第一首于逆境写壮情,直言“秋日胜春朝”,第二首则贬春褒秋,更为秋之肃然讴歌。

“山明水净夜来霜”写秋季清爽的景致。秋天的山是明的,水是净的,一夜之后,即使银霜满地,人的心情仍然舒畅。

“数树深红出浅黄”写秋风过境,叶落无痕,枝丫上只留下几片孤单的叶子。但是树叶虽稀,却红中带黄,煞是好看。“深红出浅黄”的色彩描写为空寂的秋天增添了一抹亮色,给这寒冷的季节带来了几丝暖意。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意为:如果有人不相信秋景如此动人,不妨登上高楼亲自感受一下,一定能感觉到一丝丝的清凉浸入心脾,而不像春天那样使人浮躁轻狂。最后一句诗人直言“春色嗾人狂”是以景喻人。秋色是如自己一样的高洁之士,而那些轻狂之徒乃是春色。贬春而褒秋,泾渭分明的爱憎尽显其间。

两首诗的主题虽同,但表达重点不同:第一首重在写“气”,由秋之景气引至做人之志气。诗人主旨在于:面对多舛的命运,像鹤一般排云而上,表现出诗人志在高远、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第二首是重在写“色”。诗人描写秋日有代表性的景物特色,山明、水净、叶红。在这清澈的秋色中,诗人的心得以沉淀,性情得以陶冶。两首诗同异交杂,共抒诗人于秋之喜,于秋之赞。

【大师导读】

全诗一反传统的悲秋观,颂秋赞秋,赋予秋一种导引生命的力量,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境界的无限向往之情。胸次特高,骨力甚健。

——袁行霈

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大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

——倪其心

·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赏析】

白居易和刘禹锡交往颇深,两人相知相惜,唱和相宜,白居易著有《杨柳枝》八首,刘禹锡应和《杨柳枝》九首,本篇为其中第一首。

开篇“塞北梅花羌笛吹”中的“梅花”指的是汉乐府中的塞北名曲《梅花落》。《梅花落》是咏梅之作,多用羌笛吹奏。“淮南桂树小山词”写的是昔日淮南王大延门客,其客之一淮南小山才华横溢,赋作《招隐士》。赋中以桂树来喻屈原之高洁品行,语词精练,其情动人,为后世传颂。

首句和次句结构相同,形式相关。塞北名曲《梅花落》歌咏梅花,淮南小山《招隐士》论及桂树,都与树木有关,都是借自然之景来抒人事之情,与诗人的《杨柳枝词》组诗内蕴共生。诗人在组诗开篇即以此做引,既借由这两首名作来引题,同时思接千载,贯通古今,突出以景抒情之深刻久远。

《梅花落》、《招隐士》诚然都是千古名篇,可是毕竟离今甚远,与当世之境有所出入,因此诗人发出“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的感叹:请您别再继续演奏这些前朝遗曲了,那些辉煌再炫目也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我们需要看看现在,还是耐心地听我唱一支新作的《杨柳枝》吧。诗歌前两句是从广义上借树咏怀,而此处《杨柳枝词》才能更切实地表明诗人自己的看法,以“前朝曲”与“新翻”相对比,借古喻今,由自身的实践出发,更显出诗人推陈出新的创作原则,和对自己诗作的信心。

《梅花落》、《招隐士》、《杨柳枝词》都是可咏唱的音乐之作,而诗人在此连用这些作品,自然不是为品评音乐,而是为了借此抨击那些落后保守、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表现诗人弃旧图新、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全诗采用对偶的方式比照古今,使诗歌于整饬中流动着变革之美,于匀齐之外再添一抹新意。刘禹锡摈弃旧俗,摆脱旧理,于古意中创新,方为“莫奏”之真谛,恰为“休听”之内蕴。

【大师导读】

简练爽利,晓畅易解,但透过一层看,便会领悟到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和弃旧图新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

——袁行霈

三、四两句,不仅概括了诗人的创作精神,而且那些致力于推陈出新的人们,也都可以借用它们来抒发自己的胸怀,因此可以说含蕴丰富。

——王运熙

·浪淘沙九首·其六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同类推荐
  • 左氏春秋

    左氏春秋

    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在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影响最巨、传播最广者,无过于《梦溪笔谈》一书了,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 韩非子

    韩非子

    先秦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韩非子,秉持“以霸王之业教君”的宗旨,归纳整合出一套“凭势、用术、行法”的治国理念,中国第一个极权皇帝,欣赏他,自然也疑忌他;第一个全国的权相,畏忌他,害死他,但更贯彻、执行他的计策。汉以后历朝政治莫不阳儒阴法,于是韩非死了,而又还没有死。
  • 花间集

    花间集

    《花间集》是后蜀人赵崇祚编辑的我国第一部词集。收录了晚唐五代时期温庭筠、韦庄、薛昭蕴等18位词人的500首佳作。该词集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文人的词在男女情感、风物人情、审美情趣等方面取得的艺术成就,“花间词”最终确立了“词”的文学地位,并对宋元明清词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热门推荐
  • 羲和

    羲和

    《羲和》是邢晓东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自由与爱的传奇史诗。小说融幻想于历史,假假真真,大抵假借唐朝。故事起于羲和的传说,终于羲和的传说,贯穿安史之乱前后,下涉江湖,上至庙堂,结构紧密,跌宕有致,有很强的传奇色彩。小说前后大致可分为金乌灭教、霜月对笛、水月幻象、马嵬兵变、睢阳白骨、羲和新国六部分。作品以主人公穆鸿和窦欢娘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在整个社会麻木不仁的大悲剧中,塑造了形形色色夸张了的典型人物。作品歌颂了主人公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却不粉饰沉重的社会现实,不夸大未经验证的理想社会,是一部优秀的浪漫主义长篇小说。
  • 夜少暗恋我许久

    夜少暗恋我许久

    “老婆,我又饿了!”“你给我滚,有多远滚多远的那种…不,我要离婚,马上离的那种!”白筱痛诉她被父母设计,离婚是她的人生目标!她打架,他助威。她放火,他帮忙提汽油…众人艳羡+感概:“有夫如此,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莫非…”白筱一把心酸泪:“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舍行

    舍行

    一个常常幻想的故事,总想写下来,就开始写了,希望能写完。
  • X小组探案集

    X小组探案集

    本文涉及所有案件及部门组织、人物纯属虚构但是相关专业知识及文化、历史文物人物等都是翻阅相关专业书籍所得,虽有艺术加工,但尽量以真实为主。
  • 天瞑劫

    天瞑劫

    寒风凛冽,青衫随其飘飘他持枪而立,淡漠的眼神中一丝激动“告诉我真相”微雪漫天,黑衣白星点点他剑己出鞘,紫黑的眸子中一缕无奈“先打败我”挺枪刺出,如幽风寒芒提剑挽花,如并蒂莲开“叮”刹那之间,青衫舞动枪指咽喉,转瞬之后,黑衣落雪剑断离手“你败了,告诉我真相”………………………他于棺中醒来,在冥冥之中寻找,寻找那些被风雪掩埋的真相。
  • 旧希望的延续

    旧希望的延续

    天空一片漆黑,大海与陆地早已全部消失。世纪末的岛屿,最后的人类在这里寻找着新的希望。早已被决定的未来以及末世的新神。被选择的五人,将决定出新的现实。
  • 瑾年,邂逅

    瑾年,邂逅

    弹指间,一恍岁月的阳光已深深烙印在时光的轨道中,洒下簇簇温暖柔和,妩媚的倒映着片片残落的微凉。两年的岁月行如流水,只记得在一个雨过天晴的午后,遇见一个阳光明媚的你,许一场意气风发的青春……那句“我喜欢你”,是整个青春最无憾的事情。他们,相遇在最美好的时光里,虽然生活或许总有遗憾,但未来依旧美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