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6300000086

第86章 柳宗元(1)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陕西省永济县)人。贞元九年(793)进士,官监察御史。顺宗时,王叔文执政,他任礼部员外郎,锐意推行政治改革。后因王叔文改革失败而被贬为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逝于柳州,年仅47岁。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柳宗元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和著名的文学家,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反对六朝以来笼罩文坛的绮靡浮艳文风,提倡质朴流畅的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他在诗歌方面也卓有成就,风格清峭。著有《柳河东集》,《全唐诗》录其诗四卷。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①乱飐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③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④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释】

①惊风:狂风。

②飐(zhǎn):风吹颤动。

③薜荔(bì lì):即木莲,一种常绿蔓生植物,可以缘壁而生。

④百粤:指唐代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

【赏析】

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柳宗元因王叔文等人的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宦寓永州十年。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柳宗元被召回,旋即又被贬为柳州刺史。同时,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分别贬为漳州、汀州、丰州、连州刺史。此诗即为是年夏作者抵柳州后寄赠四人之作。诗篇通过描绘登柳州城楼时看到的景色,抒发了作者身遭贬谪思念友人的情思。

诗人以“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两句开篇,场面宏大,直摄题魂。城楼高耸,景色辽阔荒凉,立于其上,看着远处海天相接,诗人愁思茫茫。“接”字,既描绘了诗人眼中看到的实景之形态,又表达出景色入目后诗人心的迁移。诗人的心通过眼睛与“大荒”相接,阔莽的景色带来的沧桑荒凉之感,仕途波折之愁,友人故都之思都犹如眼前茫茫海天,无涯无际。“大荒”、“海天”本是实景,但因诗人因其所见连其所感,所以四字亦具有形容描绘愁思的功用。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两句转入对近景的描写。夏雨急骤,芙蓉,薜荔受暴风雨侵袭摧残。“惊”、“乱飐”、“密”、“斜侵”再现了风雨的狂暴。这两句在状景之中另有寄托。“芙蓉”、“薜荔”之于水、墙,犹如才德之于诗人品行。疾风骤雨的“乱”“飐”“斜”“侵”暗指诗人受到的排斥与侵害。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将视线再次调到远方。遥望远方,重峦叠嶂,眼目所及,林树郁郁,绵延无尽。“九回肠”明写江流之曲折,实则以江流回折沉纡比诗人堙厄感郁之情,情景互喻,情寓景中。诗人愁思郁结绵长,却又遭岭阻木遮,同遭贬谪的知交们音信问讯难通,百转愁闷更是难以解消了,铺陈中见层进,情景愈浓。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共来”二字述出诗人与友人一同被贬,“音书滞一乡”顺前联而出,各自分列平直无奇。然两句相并,加“犹自”一转,一同被贬之痛,音书远隔之恨,层起跌宕,顿使诗文沉郁浑厚,顿挫有力。

作者情感如伏线,融于景色描写之中,诗中虽写堙厄凝结的贬谪之情,却无滞涩佶屈之感,奋如奔洪,贯流而下,于平淡中蕴丰腴,余韵纡转,雄浑阔远,实为柳宗元诗歌的典范。

【大师导读】

从登楼起,有百感交集之感。“惊风”、“密雨”,言在此而意不在此。

——沈德潜《唐诗别裁》

作法此诗首联上句是写柳州,下句是总写四人分处之地大都近海……凡是投赠诗总以抒情为主,而抒情也不可太露筋骨,能做到恰巧的地步最好。

——喻守真

这是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展现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动人图画;而抒情主人公的神态和情怀,也依稀可见。这情怀,是特定的政治斗争环境所触发的。

——霍松林

这是他贬官柳州后,寄给同贬的四位朋友的。诗里不仅表现了自己离乡别友的悲苦心情,“惊风”、“密雨”一联,托景寓意,流露了作者对时事的忧伤和处境的险恶。

——游国恩

诗里没有故作哀愁的无病呻吟,有的是巨大人生感恨形成的刻骨凄怆;憔悴的容颜、销魂的别恨、遥无际涯的愁思、肝肠寸断的哀怨,印证着贬谪诗人的人生苦难,充溢着他们掺和着血泪的悲伤意绪。

——袁行霈

·别舍①弟宗一

零落残魂倍黯然, 双②垂别泪越江③边。

一身去国④六千里, 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⑤瘴来云似墨, 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 长在荆门郢⑦树烟。

【注释】

①宗一:柳宗元从弟,事不详。

②双:指柳宗元和其弟。

③越江,即粤江,这里指柳江。

④去国:离开国都长安。

⑤桂岭:五岭之一,山多桂树,故名。

⑥瘴(zhàng):指山林中能致人疾病的湿热瘴气。

⑦荆、郢:古楚都,今湖北江陵西北。

【赏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春,即柳宗元被贬柳州的第二年。全诗表达了与堂弟柳宗一时惜别之情,同时抒发宦旅偃蹇的抑郁之情。

诗开篇即紧扣“别情”。诗人历尽磨难身心俱疲,今又与亲人别离,黯然倍加。兄弟二人立于柳江边,别泪双垂。

第二联写诗人自身遭遇:“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他自被贬后,远离京城。历尽艰辛来到这蛮荒之地,一待就是二十年。“万死投荒”极尽渲染其境遇的悲苦,从侧面烘托与亲人离别的伤感:诗人已历经多次贬窜奔波之苦,仕途奇偶无定,身心屡遭摧残煎熬,早已零落残损。今又在荒蛮无依,音信难通之地与亲人相别,岂能不“倍黯然”。同时,这两句也透露了诗人遭贬谪后的抑郁,尤其“万死”二字,语极夸张,怨愤之意强烈。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是诗人将自身处境与弟弟的境遇相对照:我生活的柳州,云瘴缭绕,天日难见。你途径洞庭湖时,应是春尽花残,水阔天长。“桂岭”在此处泛指柳州各山岭。“云似墨”,既写出了诗人现今生活环境的恶劣,又写出了宦途境遇的艰险。二句渲染对照下,更显诗人此时凄楚。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收束全诗。诗人写到:今日一别,相思难寄。今后我恐怕只能在梦中见到荆门郢都的满树,以慰离情了。其中“烟”字神远,状出梦境的迷离之态。这种结尾令诗情显得浓厚深切。诗歌意境显得深远悠长。

本诗的特别之处在于,诗人将离别的伤感与贬谪的怨懑置于一处,不仅无专违和感,反而情思意韵一气贯通,自然真切。

【大师导读】

语意浑成而真切,至今传诵口熟,仍不觉其烂。

——纪昀《灜奎律髓刊误》

柳五言诗犹能强自排遣,七言则满纸涕泪。

——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

·酬曹侍御①过象县②见寄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注释】

①侍御:殿中侍御史或监察御史的简称。

②象县:柳州象县,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县。

【赏析】

柳宗元被贬柳州时,故人曹侍御恰好经过象县。他曾赋诗寄给诗人。这是柳宗元的酬答之作。

一、二句“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用语芳洁典雅,诗境悠然澄澈。青郁苍翠的破额山前,斑斓澄碧的柳江水波恬然,静静流淌。友人曹侍御将木兰舟遥遥停驻,题诗抒怀。此句乃想象之语,是作者收到赠诗后,想象当时曹侍御停舟寄诗之状。“碧玉”二字极言江水澄澈碧绿,恬静淡然之态流于目前。 “碧玉流”、“木兰舟”,意境优美,烘托出赠诗者的清幽美好。“遥驻”,既写出了赠诗者怀念友人之态,又通过这想象中的形态,体现了作者怀恋友人之情。

南朝柳恽有《江南曲》:“汀洲采白蘋,日暖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其诗意为怀念故人。而柳宗元此诗中的后两句“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正是由此化出,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柳宗元写到:现在正是春暖时节,潇湘两岸的蘋花开得正好。我想与你一起在那里采蘋花,相见欢聚,但却无法如愿。此外,“欲采蘋花不自由”用比兴手法,既写出了作者身处僻壤,动辄得咎的情形,也抒发了诗人抑郁不平之气。

此诗光华朗练,神韵飞动。景色描写清朗如画,色调明快和谐。诗中虚实相生,作者怀“骚人”之情,“骚人”怀作者之意于“春风无限潇湘意”一句中尽出。

【大师导读】

同类推荐
  • 道德经

    道德经

    《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经典著作,历代学者都将研读《道德经》作为必修功课。《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多为韵文,分为“道经”与“德经”两大部分。《道德经》五千言,篇幅不长而论述精辟,其中含义深远,思想广博。其内容从多方面论述宇宙的本体、万物之源、自然规律等,并将其意义融入到现实自然、社会、国家、民生等众多方面。大致分为:论道、治国、修身、砭时、养生、议兵六大方向。本书《道德经》原文遵照中华书局发行的通行版本,每一章以原文开头,之后有“注释”和“译文”两个板块,对字词的注释简明扼要,对原文的翻译精妙准确,同时融入通俗易懂的解读思想。另外,本书除了常有的字词注释和译文之外,还加入了“河上公”对道德经的注解,希望这位黄老学派的集大成者的见解,能为读者们抛砖引玉,以其为伴为镜,协助自我来更好地阅读并理解《道德经》的主旨思想。
  •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汉族传统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事物、处理事物的智能之作。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此书授予张良。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
  • 中华家训4

    中华家训4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三十六计(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三十六计(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三十六计》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既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本书史论结合,充分发挥战争事件对计谋的诠释,让读者能够在故事中理解计谋。
  •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追述了酿酒的发展历史,中卷和下卷介绍了酿酒的具体技艺。《北山酒经》虽为酿酒技艺的专著,实则却渗透着酒文化的浓重缩影,为饮而酿,酿则必饮,可谓关乎酒之品质的重要著作。
热门推荐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自幼父母双亡,沦为乞儿。为了出人头地投靠青帮头目黄金荣;献媚于黄金荣的大老婆桂生姐;镇压工人武装,杀害共产党人取宠于反动势力;上攀“天子”蒋介石;中靠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下用青帮、“恒社”等帮会社团组织……一步步登上了民国年间名噪一时的“教父”宝座……本书除了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杜月笙用刀枪、鸦片、赌器、官印、女人、金钱,凭借黑道势力发迹于十里洋场的过程;同时又客观的记叙了杜月笙在抗战时期不惧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坚持支援国共抗日、并清剿汉奸特务的业绩;描叙了他对蒋介石攀附、希翼、失望、离心的四个阶段;刻画了他从“教父”宝座上跌下来,客死在香港的结局。
  • 花易谢情难戒

    花易谢情难戒

    女人情,男人爱,雾中花,水中月。爱是一种禅,是一种信念,只有一心痴往并坚信她存在的人方有机会一睹真容。我爱你,就这么简单!!!
  • 略授三归五八戒并菩萨戒

    略授三归五八戒并菩萨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失却之主

    失却之主

    混沌之女太阴,寻找属于自己的道。她选择收集上古十大神器,成为随时能触发失却之阵的主人。
  • 奇幻志怪集

    奇幻志怪集

    我人生中的第一部作品,不管好坏,留此纪念。
  • 鬼名

    鬼名

    名,命也。自古名字分三六九等,天名旺富贵,鬼名救性命。而我因为机缘巧合,得到了鬼名,却不得不面对鬼名那无尽的反噬……
  • The Golden Chersonese and the Way Thither

    The Golden Chersonese and the Way Thith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两世人妖恋

    两世人妖恋

    三年前,是他救了我,那时候,他还是个穷书生,房无半间,地无半亩,但他却有一副难得的好心肠,他救了我,那时的我还是一只白狐……
  • 轮回千域从斗破开始

    轮回千域从斗破开始

    在宇宙的深处有这样一个地方,不受任何世界的干预,独立于一个世界的单极存在。而在这里有这样一个人,只有一个名字——引道者!在轮回千域之中,只有亿万分之一的概率才能被选为引道者。他的任务很简单,就是引导一个又一个世界之中深怀执念的人,在轮回之中明悟自我……谁主沉浮,尽在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