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96300000090

第90章 张祜

【作者简介】

张祜(约782-852),字承吉,清河(今邢台清河)人,家世显赫,人称“张公子”。文宗大和三年至四年间,蒙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赏识,向皇帝推荐,但未得重用,后又被元稹排挤,漫游至江淮以南各地,于丹阳曲阿筑室隐居以终。

张祜性格孤傲,不肯趋炎附势,终生未仕,过着隐士般的生活。其诗作成就卓然,内容丰富,常常一边流连风月,一边仗义报国,诗风沉静浑厚。他有468首诗存世,被完整地保留在《全唐诗》中。

·宫词二首·其一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赏析】

张祜诗风沉静浑厚。他虽终生未仕,过着隐士般的生活,可是他的诗作中,从来不乏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再现和深刻揭露。《宫词二首》是其中最为著名的诗篇。本诗为其中第一首。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写的是宫人与世隔绝的生活情状:宫人们自小被送进宫,远离家乡。她们长年幽闭宫中,一待就是好几十年,白白葬送了自己的青春岁月。“三千里”和“二十年”都是虚指的数字,泛指离家距离之远,宫内幽居时间之久。一个“故”字、一个“深”字,斩断了宫人们回乡的希望,她们只有将一生奉献给宫廷这一条出路,其间的幽怨和悲愤让人慨叹。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写宫人们为皇帝唱一曲《何满子》。乐声一响,宫人们就不禁在皇帝面前潸然泪下《何满子》是曲调名,曲调悲壮。何以“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是因为《何满子》是悲伤的歌,曲随心动,哀伤之情自然涌现。很多时候人们将宫怨诗中之“怨”,认为是宫人们因长年见不到皇帝,而心生怨恨,此诗却反其道而行之,直接让这些宫人“双泪落君前”,将感情全部聚焦在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与世隔绝生活的控诉。

短短二十个字,语言平实浅显,一扫往昔宫怨诗的委婉含蓄,直指宫人的内心深处,将宫人们孤寂的宫廷生活,和对家乡的思念刻画得淋漓尽致。

诗人在诗中频繁地运用数字:“三千里”、“二十年”、“一声”、“双泪”。这些数字都是虚指,分别从空间、时间、听觉和行动多个角度来诠释同一个主题:就是宫人生活之苦、宫人命运之悲。诗人杜牧在《酬张祜处士见赠长句四韵》中用“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来肯定张祜对宫人生活的揭露,寥寥二十个字道尽了宫人的心酸和苦楚。

【大师导读】

实字多,则意简而句健。

——谢榛《四溟诗话》

张祜诗云:“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杜牧赏之,作诗云:“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故郑谷云:“张生故国三千里,知者唯应杜紫薇。”诸贤品题如是,祜之诗名安得不生乎?

——葛立方《韵语阳秋》

张祜作《宫词》二首,这一首是他成名之作。二十个字,写老宫人的怨情。……一个“三千里”,一个“二十年”深刻地勾勒了宫人的身世。

——施蛰存

·赠内人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赏析】

因皇宫又称“大内”,所以宫女也被称为“内人”,此外宫中女妓亦称内人。《赠内人》是张祜著名的宫怨诗,诗人借由宫人所见之景来再现她们孤寂的生活,并替她们言说对自由的追寻。

“禁门宫树月痕过”指出了写作地点和时间。地点是“禁门”,也就是宫中;有“月痕”,时间当是晚上。这句诗意为:深夜时分,月影慢慢地移过了宫廷里的树上。 “过”字用得极为巧妙。依理“月痕”的经过是细微而迅速的,可是宫人却能看见“月痕过”,可见她望月的时间已经很久了,从而更折射出宫人生活的百无聊赖。

寂寥的庭院中,宫人一双媚眼,却只能痴痴地望着成双栖息的白鹭。“媚眼惟看宿鹭窠”名中,“惟”字尽显了宫人生活的凄冷,一双“媚眼”看不到大好的风光,却只能看白鹭而已。此外,诗人在选择被看的物象时也很有考量,“鹭窠”是成双成对的,宫人们在此时看着“鹭窠”,与宫人们的形单影只形成强烈地对照,既加深了她们悲剧性的命运,也暗喻了她们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

前两句诗中,诗人描写的都是户外的景象,第三、四句由户外转向了屋内:“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这两句诗描写的是宫人救飞蛾的场景:一盏孤灯在清冷的夜里引来了一只飞蛾,宫人们拔下了头上的玉钗,轻轻拨弄着烛焰,救起了那只扑火的飞蛾。

“飞蛾扑火”本是自然现象,但是也正因为它的自然,所以常常会被人忽略,日常生活中极少有人会去细细观察这种情景,可是这里宫人却一直在认真观察,甚至参与其中。这两句诗表现出宫人们对于飞蛾的同情,显现了她们善良的本性,同时反映出她们生活的寂寥。

诗人在选择“飞蛾扑火”这个意象时,一方面可能是实景所现,但另一方面,诗人以“飞蛾”喻“内人”。飞蛾扑火意味着自我毁灭,宫人们救下这只飞蛾,减少了一个无知的毁灭者,这只飞蛾就能继续生活下去,同理,宫人们不让自我毁灭,那么她们就还有幸福的可能。自此,诗人在这里借由“飞蛾扑火”和“内人救蛾”两个动作,深刻地表现了宫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抱有的希冀和期盼。

张祜写过很多有关宫人生活的诗歌,但在这首《赠内人》中,诗人创造性的通过内人用“媚眼”看“鹭窠”和“斜拔玉钗”“救飞蛾”两个场景,来表现宫人生活的悲苦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意盎然、发人深省,不外杜牧会高度评价张祜道:“何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大师导读】

盖有感于深锁宫禁,虽处繁华,亦等于飞蛾补焰。怜他自怜,不得不救。此种慧心仁术,非熨帖细腻的诗人,不能说得出。

——喻守真

晚唐士人寄情闺阁,既是由于在科举和仕途上缺少出路,转而从男女性爱方面寻找补偿和慰藉。

——袁行霈

·题金陵渡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赏析】

张继曾作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以舟中景表羁旅思,千古传诵;此处张祜借写金陵渡口之景抒羁旅之愁,为后人称道。两首诗歌情感相近,但用笔不同,一浓一淡,将羁旅愁怀表现得入木三分。

张祜诗题中“金陵渡”指的是古代的京口之地,也就是今天的江苏镇江。“金陵津渡小山楼”点出了诗人羁旅的地方在京口渡口的小山楼上。“一宿行人自可愁”中的“行人”即是诗人自己。诗人用“行人”自比,可见他的羁旅身份,为后面诗人愁苦的情感埋下了伏笔。诗人旅居他乡愁思满怀,彻夜难眠,因而伫立楼上远眺江面。

“一宿”从时间上看是一夜,可是放之诗人的情感上而言,就是暗指诗人“愁”的时间之久,“一宿”未眠。“自”字也用得极为考究,诗人以“行人”的身份“一宿”未眠,就自然生出了“愁”,可见这“愁”来得之浓,之快,以致在不知不觉中自然生发而出。

“潮落夜江斜月里”是近景描写。在夜晚朦胧的江面上,只见月亮西斜,潮水初落。这是诗人站在“小山楼”上看见的江面景象。“斜月”之时,也就是将明未明时分。本句呼应了前一句中的“一宿”,可见诗人确乎“一宿”难眠,望月感怀。

当诗人愁思满怀、郁闷难耐时,望向远处时不禁大喜,原来“两三星火是瓜州”。本句情境由近拉远,远方有两三点星火闪烁,那里就是瓜州了。从诗人情感的转变可知,瓜州应是此行的目的地,当他看到终点迫近,欣喜之情油然而生。“两三星火”从数字意义上来说是虚指数量之少,但是在当时宁静的环境中,就是这“两三星火”都被诗人捕捉到了,可见诗人当时的寂寥之情,更凸显出他看见这星火时的兴奋,似有归家之感。

“金陵”起,“瓜州”收,诗人在诗中以地点的转移来架构整首诗,前后呼应,从地域上看两个地点相距不远,但是诗人在其中却经历了一场情感的大起伏,由开篇的愁苦到结篇的兴奋,过渡自然流畅,笔法轻盈细腻。借金陵渡口美景,抒发了诗人漂泊羁旅之苦,以乐景写哀情,哀情更让人怅惘。

【大师导读】

从诗意所暗示的看来,瓜洲显然是引起愁绪的地方。但诗人只在第二句中用“自可愁”三字略为透露,而以极平淡、极自然的一句“两三星火是瓜洲”来揭出旅愁的来处。这种不着痕迹的抒情,可以说就是神韵之所在。

——施蛰存

同类推荐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汇编。最为重要的经典,堪称儒家思想第一书。《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
  • 脉经

    脉经

    脉学是中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魏晋以前,脉学史料已经相当丰富。《脉经》编纂了从《黄帝内经》以来,直到华佗,有关脉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方法,各按类别递相依次排列,对中国公元3世纪以前脉学进行总结,并作了发挥。
  • 李国文评点三国演义

    李国文评点三国演义

    本书左栏《三国演义》底本为中华书局版《三国演义》。该书点评者李国文先生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刻的人生感悟对《三国演义》进行评点,每章章前有引语、章后有总结,对全章进行提纲挈领地评述。随文点评,既有对字句文的解析,也有作者精彩的议论,更有对思想、社会、人生、现实诸多方面的品评。
  •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至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 庄子(纯美典藏版)

    庄子(纯美典藏版)

    作为道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庄周和老子并称为“老庄”。道家和儒家、墨家形成鼎足之势,影响了中国文化两千多年。《庄子》是继《老子》之后体现道家思想的另一部重要之作,全书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包罗万象,对宇宙大道、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生命的价值、道德的标准等,都有详细的论述。《庄子》一书融合了寓言的生动、哲理的思辨、生活的鲜活,但是,想要真正读懂它、体悟它,运用它却并非易事。为了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庄子》,读出真正的“逍遥”,将庄子的智慧应用于日常生活,本书将《庄子》的三十三篇全部收录其中,并参考了大量和《庄子》有关的资料,以确保全书的严谨性、权威性。
热门推荐
  • 刑场翻供

    刑场翻供

    王炼锋是执法者,受过科班训练,天天运用着法律和犯罪分子打交道,他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法律之美。女人美,鲜花美,法律也美吗?是的,法律也美。任何事物进入了它的高级境界之后,就摆脱了枯燥和乏味,获得了自己独特的美感。数学公式在数学家眼里是美的,武器在士兵眼里是美的,甚至,一个成功的大手术在外科医生眼里也是美的。在优秀的法学家和司法者的眼里,法律和案例就不仅仅是刻板的条文和枯燥的案卷,而是精彩的艺术。
  • 冷淡娇妻:总裁慢慢疼

    冷淡娇妻:总裁慢慢疼

    一切全都完毕,伴随着潮汐,顾擎将定制好的两枚戒指拿了出来,一个戴在了梁雪的无名指上,另一个让梁雪戴在了自己的手上。他拥着梁雪,沉浸道:“你是我的从一而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陌香

    陌香

    陌上花开香如故,倩谁唤我缓缓归?父母意外失去踪迹的少女唐唐,在自家阁楼上发现一本尘封的术法书,机缘巧合之下,促成了陌香的穿越。身为初唐时期的国师袁天纲的师弟,世人皆说陌香天性秉性聪良,惊才绝艳,却命犯天狼,活不过弱冠。师傅却言,你的机缘,在另一个遥远的时空。触手可得的幸福,也是需要呵护的。第一卷:木傀儡第二卷:雪狐狸(一只被囚禁在时间罅隙里的狐狸,狭长的眸里流露出来的,是悲伤么?)第三卷:长生草……老书《金屋恨》完本,书号119195感谢热心书友为本书提供的群陌上花香,群号13491489,喜欢《陌香》的人请加群,验证填陌香二字。
  • 我有无数机缘

    我有无数机缘

    穿越后,林木获得了机缘系统。 这就厉害了!从此无数机缘在向林木招手。 机缘包括但不限于:【飞剑法宝】/【灵丹妙药】/【天材地宝】/【道法秘籍】等。“恭喜宿主喜得:先天子气。一朝有缘得子气,从此大道为君开。”“恭喜宿主喜得:鸿蒙古决。鸿蒙古决今在手,天上地下任君走。”“恭喜宿主喜得:魂印玄铁。混沌初开孕此剑,诛神弑魔很随便。”…… 林木:唉!一不小心就无敌了!
  • 夺天记

    夺天记

    大千之世,位面交错,种族林立,争霸路上,尸骨垒垒。猎户少年,偶得天外之地极限文明下的高级智能星云,无意间踏上了巅峰王者之路。赤月老怪,武帝战神,一拳砸死;千古妖龙,万年魔主,一炮湮灭!上古血统、极限科技、无穷秘法,看平凡少年如何演绎不平凡人生!玄幻主,科技辅,通天路上快恩仇。
  • 我要成为大妖怪

    我要成为大妖怪

    这是一个小妖怪成长的故事。终有一天我会成为一个让世界颤抖的大妖怪。
  • 非典型贵族志异

    非典型贵族志异

    一不小心穿越了异界,爷爷是实权公爵帝国海军大元帅?这不正好吗,快乐的米虫生活,走起!什么,我是次子,要世袭爵位得自己拼命?算了,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我自己富贵就行了。什么?贵族少年要从六岁就开始朝五晚九的地狱学习?成年之后必须去军队磨练?emmmm...算了,还能再死一次咋滴,凑合着过吧
  • 再战江湖

    再战江湖

    台商马伯龙和澳门商人阮元分别来到宁市投资,实为开设规模庞大的地下赌场,妄图引诱内地政府官员豪赌。国际桥牌皇后乐乐秘密协助警方扫赌,为了瓦解马伯龙和阮元想在内地开设博彩公司的念头,给他们设了一个生死赌局。这一场生死赌局,每个人都押上了名誉、地位、家庭、事业、爱情以及生命……
  • 释鉴稽古略续集

    释鉴稽古略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朱依真是清中叶广西诗坛上的著名诗人,袁枚推之为“粤西诗人之冠”。然而由于历史、地域及其声名卑微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人们对朱依真及其作品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书着重对《九芝草堂诗存》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朱依真的生平、思想、交游及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对朱依真及其作品较全面的认识与掌握,正确评价朱依真的文学成就,弘扬广西地方文学遗产,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