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10600000024

第24章

我有一个学生也在北京工作,有次回家过春节,回来跟我讲了这么一件事,家乡许多年轻人认为没事干,想来北京找份工作。其实,农村要干的事很多,一是素质低干不了,二是目光短浅,看不见潜伏的商机,三是体制的约制,难以施展。我也认为这是一种反差:一方面是要做的事等着人去做,却没人去做;一方面是许多人没事干,到处找事可找不着。就是这么一种反差。我认为,现代好多人都不愿去领略那一种神奇的境界,只想拿一些可观的收入,端一个现成的饭碗,过一天是一天,过一年是一年,将这一辈子的饭吃完就完了,就万事大吉了,至于人家领略了许多的神奇,那是他人的事。

第二部分为道求“三度”之为道的高度——神(2)

把“神奇”请下神坛

最后我再讲一个问题:“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是英国的哲学家培根讲的。实际上这种概念,在培根之前1500多年,我们中国东汉时期就有了。思想家王充在《论衡》里写道:“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这不就是“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的先驱吗?可到了现在,这句话却成了培根的。王充在《论衡》中还举了许多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说明知识具有何等巨大的力量。

他列举了许多实事,如:世界上有许多力所不能及的事,只有靠知识才能办成,如一条沟、一条河你跨不过去。靠力是不行的,用知识架桥就能过去。用脚的力量走不快,走不远,就动脑子,做出车子代替行走。也许这是些通俗的例子,如果将王充请下神坛,他举的例子会更多,不过他还要从电脑学起,也和好多老年人一样有学不尽的东西。但我讲这个意思就是讲我们古代人太神奇了,他能在比西方人早1500多年前就有这种慧目和远识。等你再将这话用当今语言说出时,他已经成为了神奇的东西了。

我希望我们这些人,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多去领略一些大自然的神奇,能够为后代、为社会留下一些神奇。我们不是创造神奇的人,我们应该去发现神奇,领略神奇。神奇是什么?就是大自然那些未解的秘密。

关于神的概念,《荀子·天论》中说得很形象。他说:“群星追逐着循环运行,日月交替着照耀大地,四时轮转着向前递进,阴阳造化普及于四方,风雨布施于万物,万物得到自然的滋养而生长,万事得到自然的和气而成就,人们看不见它的行动,可是看得见它的功绩,这就叫做神。”荀子的观念与《易经》中的《系辞传》是一致的,在古圣先民们眼中,神就是自然界中未知的东西。

第二部分为道的传说(1)

——蚕——蛹——蛾

一则传奇的童话

今天讲蚕、蛹、蛾。一讲到这三个字,大家都知道,它们是三种动物,但实际上又是一种动物。

蚕从幼虫长成为成虫,然后又到蛹;蛹到蛾;蛾产卵又变成了幼虫。幼虫又到成虫;成虫又变成了蛹;蛹作茧自缚以后又变成了茧,以后又变成了蛾,就这么循环。

这与我们讲的“为学”“为道”有什么关系呢?有关系,前面讲过,道在自然中,在事事物物的方方面面,蚕也不例外。蚕每天啃噬桑,昼夜间分秒不停,这就是蚕的“为学日益”;当蚕吃饱了,便开始吐丝,同样是昼夜间分秒不停地吐呀吐,直到作茧自缚,这就是蚕的“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什么是“道”?吐丝为道,吃桑叶原来就是为了吐丝的。蚕变成蛹了,不吃不动,这就是蚕的“无为”,是真的无所作为了解吗?不是,它在长翅膀呢?想要飞出更大的世界里去,想要大有作为呀。当蛹咬破茧,便展翅飞翔,变成了蛾,这就是蚕的“无不为”。”为道”的目的是什么?哦,原来是为了大有作为呀!

今天讲讲它们为什么有这么一个身世?它们这个身世是怎么回事?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传奇故事吧。故事是这样:

蚕是天上的蚕姑娘,也算是仙里面的一种吧。为什么?她也没有什么职务。神,有职务,雷神要负责打雷;河神要负责河里的事;门神必须负责看守门。仙,是悠闲阶层,她就是享受供养,没有具体的职务。蚕姑娘是仙里面的一种。

有一天,这群蚕姑娘正在花园里玩耍,听说人间有一种知识,如果能学到这种知识的话,就能得到幸福。她们也真想学到这种知识。她们约好以后,就偷偷跑出南天门,跑到下界来了。来干什么?到人间来求学知识。但她们不知道知识是什么?就到处问,问这个问那个。问到河边,问一只老鳖,老鳖回答说:“我也不知道,你去问河岸上那头老水牛吧。问它去。”老水牛回答说:“我只知道犁田,我也不知道知识。河那边有片桑树林,你们去问它们吧。它们正在开会,能开会,可能也知道知识。”

哦!蚕姑娘们蹦蹦跳跳来到了桑树林。这时,有一棵桑树拦住了她们,说:“我们正在开会,你们不能进去。”

蚕姑娘说:“我们想学知识,想问知识是什么东西?你能不能帮帮我们?”

“不行,现在正开会。”

“哎呀!求求你,你帮我们去说一说吧。”蚕姑娘们很活泼,一个一个地缠着它。

“好吧,我进去帮你们说说吧。”

桑树正在开什么会?原来,树神发了一道指令,树神是管树的。指令:“明年春天,要竞选这一区域的树王,条件是看谁发挥自己的优势,创造了什么奇迹,对大自然有什么奉献。”桑树正在开会讨论:“我们有什么优势?与其他树种相比较,我们没有什么优势,我们的树干比不上松树,它们的树干可以做家具,是栋梁之才;我们的树叶比不上柳树叶,柳树叶阿娜多姿,给人以欣赏。那我们的优势在哪?”

这时候,有位老谋深算的桑树讲:“我们的优势还在叶子上啊,我们除了叶子好像没有什么别的优势了,我们的叶子能创造奇迹!”叶子能创造什么奇迹?他一时也说不上。正在这个时候,听外面来报:“来了一群天上的蚕姑娘,她们想问知识是什么?想学知识。”那位老谋深算的桑树一听,有了。就将他的主意一五一十地说出来:“蚕姑娘既然是从天上来的,来学知识,那我们就骗骗她们吧。让她们将我们的叶子吃下去,桑叶就是知识,吃下去不就有知识了吗?这不就行了。那我们将天上的蚕姑娘喂饱了,这不就是奇迹吗?天上的蚕姑娘都来吃我们的叶子,我们不就发挥了我们的优势吗?明年,我们就凭这个当选为树王!”大家一听,有道理。赶紧请她们进来吧。

于是,蚕姑娘们高高兴兴进了桑树的会场。整个会场一下子热闹起来了。她们问:“知识是什么?知识在哪里?”其他树也不会说啊,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来说?还是让那位老谋深算的桑树不慌不忙地开了腔。

第二部分为道的传说(2)

它讲:“知是什么?我给你们看一看。”就取下自己的一片叶子递给蚕姑娘。

“你们尝一尝,用牙齿咬一咬。”

蚕姑娘用牙一咬,就发出“吱吱吱——”。

“这就是知。”

“那识是什么?”

“你们吃饱了就有识。”

“哦,这样啊。那我们就吃这个。”

“你们认为好吃吗?”

“好吃,挺新鲜,甜甜的。”

“那样,就是知,知是甜的。我们愿意将这片桑林的叶子全献给你们。”

“哎呀!太好了。”

“那你们就开始吃吧。”

蚕姑娘们开始吃桑树叶子,“吱——吱——吱——”。一天到晚,二十四小时,不停息地吃,一个个吃得壮鼓鼓的。以后,吃得肚子已经大了,装不下了,怎办?

桑树对她们说:“你们睡一觉吧。醒来再接着吃。”

她们就这么“呼呼”酣睡一个晚上,打起了呼噜。醒过来一看,自己又变大了,蜕了一层皮,又能吃了。她们就这么连睡了三觉,长得越来越胖,长成了大姑娘。她们想我们只有知,还有识呢?这时候,桑树叶子全被吃光了。再问桑树,桑树都不回答,问到老谋深算的桑树,它也不回答。

这时,旁边有一群小草正叽叽喳喳地说着悄悄话。

“你们在讲什么?”蚕姑娘问道。

“你们将桑树的叶子吃完了,桑树就不会说话了。”小草回答道。

“哎!——”蚕姑娘们一下子愣了,“我们不就犯大错了吗?原来桑树是奉献给我们,把它们的知识全给了我们。我们吃饱了,它们就不会说话了。”

哎呀!一个个都很难过,蚕姑娘心地都很纯朴,很善良。感到对不住桑树,觉得必须将叶子还给它们。大家都围在一起,商量怎么办?“我们把吃进去的桑叶都吐出来吧!”“好吧!”

于是,大家都各自跑回树上去,将自己吃的吐出来。吐出一看,怎么是白色的?小草说:“白色的,太阳一照就变成绿色了。”她们就接着吐啊,吐;绕啊,绕。绕成像叶子的形状。吐出来的真的是丝。吐完后,抬头一看,“哎!我们怎么看不见天呐。也看不见叶子,叶子在哪?”

一个个你问我,我问你;你看不见我,我也看不见你。这是怎么回事?出也出不来。

“哎!我们都挂在树上了。”

“啊,我们知道了。”

“原来,我们以前知,现在是‘识’啊,丝把自己缠住了,裹住了。怎么办?”

想向人请教吧,请教谁?又听不见其它声音。

这时,听见树上有蝉叫的声音:“知了,知了”。

蚕姑娘感到很奇怪:以前听说蝉是叫“知道,知道”,怎么它们唱“知了,知了”?

她们就大声问蝉:“你们以前是唱‘知道’,为什么现在在唱‘知了’,这是怎么回事?”

秋蝉讲:“因为你们来了,我们改词了。”

第二部分为道的传说(3)

“那是怎么回事?这与我们有什么关系?”蚕姑娘不明白。

“以前,我们的老祖宗教我们唱‘知道,知道,’”

“那‘道’是什么意思?”

“道,天地日月运行的路线就是道啊。”

“哦!现在怎么是‘知了’?”

“因为桑树,它们想做树王,知道做树王的好处。那位老谋深算的桑树知道好多的知识,所以,就叫你们吃它们的桑叶。它们现在当上树王了,把你们给骗了。你们得到了‘吱——’,现又被‘丝’捆起来了。所以,我们的老祖宗传下话来了,怕我们被别人所骗,被别人所伤害。要我们知道后,就了。不能老是‘知道,知道’,我们先要把自己了了啊。”

大家都感觉是这么回事,都在想着怎么了。有个蚕姑娘发现自己长了翅膀,于是告诉姐妹们,大伙都发现了自己长了翅膀了。于是她们就商议如何出去,出去就可以飞呀,就可以飞回天上去呀。

有位蚕姑娘试着用嘴咬了一下茧,发现能咬破钻出来,于是告诉姐妹们:“我们一起来咬吧,咬破了就能飞出来。”“那就赶快将丝咬开吧。”大家都开始咬起来,发出“吱——吱——吱——”“丝——丝——丝”的声音,就这么咬。啊!咬开了,一个个伸出头,一看,都后悔了。哎哟!我们的头小身子大,还长了一对翅膀,就更大了。当初口子咬得太小了,现在头又缩不回去。怎么办?只好挣扎,身子摇啊,晃呀,就这么挣扎着,挣扎得非常的痛苦,整个身体的血液都赶到翅膀里去了,翅膀又发胀,又发麻。但没办法,看到外面的天空那么蓝,又想到自己马上就可以展翅高飞了。一个个又都很有信心,互相鼓励:“我们再忍耐一下,大家都努力吧”。这时,大家都努力,都拼命挣扎,出来了。果然能展翅高飞,翅膀起作用了。

这时又有一个小插曲,其中有几只蛹,很怕吃苦,翅膀挣扎得又酸又痛,实在受不了,就大声的喊叫:“有谁来帮帮我,有谁来帮帮我。”

正好,这时旁边也就有好心人过来一看,这么幼小、幼嫩的东西在挣扎,就帮她们拨开吧。看到还有另几只还没出来的,也帮着拨开茧。可她们出来后,翅膀展不开,飞不起。翅膀没有充血,在挣扎时没有练出来。一个个垂头丧气看着自己的同伴在天上飞啊,舞啊,多自由自在啊,非常羡慕啊!又没办法。

飞舞的蚕姑娘又飞回来,“哎!你们怎么办呐,当初你们为什么那么怕吃苦呐,我们不是很好吗?你们翅膀的血液没有充上去,那么软软的、嫩嫩的,当然飞不起来了。这样吧,你们还有任务,产卵以后再回去求一遍知识吧,再去体验一次吧。我们走了,我们飞到自由自在中去了。”其他蚕姑娘就飞走了,飞到她们自由自在中去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大家自己去琢磨吧。

第三部分为道育“三心”之为道的情趣—好奇心

一颗求学的童心

好奇心,是兴趣所致,同时又是一种童心的萌发。

孩童时,对一切事物都很好奇,什么事都喜欢问,而且聪明的孩子不断地向大人提出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是什么?”问得稀奇古怪。古代圣哲老子经常以婴儿比喻得道的人,得道的人能返老还童,像孩童似的天真,也就是童心不泯,是一种精神上的返老还童,即有人说的:“还我老时一颗童心。”

求学的人如果没有好奇心,也就没有激情,没有动力,没有兴趣。就是家长要你学,教师要你学,而不是我要学,我想学。为什么?这就是一个兴趣问题,也是童心的问题。当你走进校门捧上课本后,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你始终要保持那颗孩童时的好奇心。有了这种好奇心,学习绝对是有兴趣的,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肯定是大不一样,所以这里强调的就是好奇心。它必须保持一种童心,有了童心,那就有了兴趣,兴致所发,便见人格魅力的光环。

同类推荐
  • 芳谷集

    芳谷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Research Magnificent

    The Research Magnific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诗镜总论

    诗镜总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罗汉传

    罗汉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块木板

    一块木板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渴门

    渴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世间繁花万万千

    世间繁花万万千

    没有太多的恩怨纠葛,所以没有了恨。到头来只是下孤身一人,一袭红衣看遍这世间繁华
  • 南街村见闻

    南街村见闻

    1984年,南街村重新走向集体化之路。经历十余年的发展,这个拥有八百余户,三千余人的行政村成为一个集体资产雄厚且具有很高凝聚力的真正集体或说真正的共同体,一个参与市场经济竞争并依靠市场竞争而发展壮大的村民集体。一个行政村,何以能形成一个真正的集体,并以集体法人的资格参与市场竞争呢?这一现象,一直引起我的高度兴趣与关注。因为这个问题,在我看来,直接关涉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可能的重大问题。为了深入地分析南街村现象,让我们先来谈一点理论问题。
  • 余生幸得你相伴

    余生幸得你相伴

    他挑起她的下巴,身子就往跟前凑。瞧着俊脸近了,她忽然躲开“我命里带煞。”他搬回她躲开的小脑袋“我以毒攻毒。”她盈盈然的眸子水汽蒙蒙,“要是没成功,咱俩毒发身亡了怎么办?”“那就让它毒进心里,将这毒素彻底散开,任谁也找不到解药……”
  • 无限猎场

    无限猎场

    一个僵尸都不曾出现,倒是阴谋迭出,算尽苍生的《异化危机》世界,变着法儿坑人的--恶魔卡牌系统,光怪陆离,缤彩纷呈的历史流无限世界新建QQ群:476761022,欢迎大家加入交流
  • 不可不读的人性寓言故事:轻轻松松就能读懂人性

    不可不读的人性寓言故事:轻轻松松就能读懂人性

    寓言是一种短小精悍、深具讽喻意味的故事形式。丁丁编著的《不可不读的人性寓言故事:轻轻松松就能读懂人性》辑录了100多则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人性寓言,把深刻的道理寓于生动有趣的故事之中,让你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体会真实而全面的人性。每则寓言之后都辅以富含哲理的阐释,可以帮助你更深入地了解别人也了解自己,从而克服人性的弱点,发扬人性的优点,提升人生境界,获得多角度的生存智慧。本书将可读性、趣味性、哲理性、知识性融为一体,让人在融会贯通之后回味无穷,孩子阅读能启发智慧,成年人阅读则能点醒人生。
  • 木仙府种田纪事

    木仙府种田纪事

    一位亲情爱情都严重缺失的二十六岁女子,大学毕业后无意中得到一枚拥有储物和种植双重功能的空间戒指,于是自我放逐的在全国各地游荡,摄影绘画。后来身心疲惫,想要找个风景秀丽的山村隐居之时,却意外的穿越到一个物种极度贫乏的异时空,一时之间,她空间内原本极为普通常见的水果、蔬菜、水稻都成了独一无二的巨宝。这是命运的另一场考验?还是上天的神来之笔?是隐居山村,过平静自在,衣食无忧的日子?还是拿出物种,广播天下,造福百姓?她,一介身怀巨宝的弱女子,究竟该何去何从?(本文慢热,无宫斗宅斗,以温馨居家为主,盖房种地、收养孩子、周游天下!!!书友群号:四二七三七七九六,欢迎喜欢本文的朋友们聊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