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12600000006

第6章

人間世第四

顏回見仲尼,請行。曰:奚之?曰:將之衛。曰:奚為焉?曰:回聞衛君,其年壯,其行獨。輕用其國而不見其過。輕用民死,死者以國量乎,澤若蕉#1,民其無如矣。回嘗聞之夫子曰:治國去之,亂國就之。醫門多疾。願以所聞思其則,庶幾其國有廖乎?仲尼曰:譆,若殆往而刑耳。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後存諸人。所存於己者未定,何暇至於暴人之所行。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蕩而知之所為出乎哉?德蕩乎名,知出乎爭。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盡行也。且德厚信征打,未達人氣;名聞不爭,未達人心。而疆以仁義繩墨之言術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惡有其美也,命之日苜人。苗人者,人必反苜之。若殆為人苗夫。且苟為悅賢而惡不肖,惡用而求有以異?若唯無詔,王公必將乘人而鬥其捷。而目將熒之,而色將平之,口將營之,容將形之,心具成之。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順始無窮,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於暴人之前矣。且昔者桀殺關龍逢,紂殺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樞批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擠之。是好名者也。昔者堯攻叢枝、胥、敖,禹攻有扈。國為虛厲,身為形戮。其用兵不止,其求實無已,是皆求名實者也,而獨不聞之乎?名實者,聖人之所不能勝升也,而況若乎?雖然,若必有以也,嘗以語我來。顏回曰:端而虛,勉而一,則可乎?曰:惡。惡可。夫以陽為充孔揚,釆色不定,常人之所不違,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與其心,名之曰日漸之德不成,而死大德乎?將執而不化,外合而內不訾,其庸詛可乎?然則我內直而外曲,成而上比。內#2直者,與天為徒。與天為徒者,知天子之與已,皆天之所子,而獨以己#3言薪乎而人善之,薪乎而人不善之邪?若然者,人謂之童子,是之謂與天為徒。外曲者,與人之為徒也。擎腮曲拳,人臣之禮也。人皆為之,吾敢不為耶?為人之所為者,人亦無疵焉,是之謂與人為徒。成而上比者,與古為徒。其言雖教,謫之實也,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雖直不為病,是之謂與古為徒。若是則可乎?仲尼曰:惡。惡可。太多政法而不謀。雖固,亦無罪。雖然,止是耳矣,夫胡可以及化?猶師心者也。

郭註:行獨,不與民同欲也,輕用其國者,人君動必乘人,一怒則伏尸流血。一喜則軒冕塞路。故君人者之用國,不可輕也。不見其過,莫敢諫也。輕用民死,輕用之於死也。死者以國量乎澤若蕉,舉國而輸之死地,不可稱數,視之如草介也。民其無如矣,無所依歸也。道不欲雜,言宜正得其人。若夫不得其人,則雖百醫守病,適足致疑而不能一愈也。古之至人,有其具,然後可以接物。彼不虛心以應物,而役思以犯難。故知其所存於己者未定也。夫唯外其知以養真,寄妙當於群才,功名歸物而息慮遠身。然後可以至於暴人之所行也。且德之所以流蕩者,矜名故也。知之所以橫出者,爭善故也。雖復桀、坏,其所矜惜,無非名善也。名知者,世之所用也。而名起則相軋,知用則爭興。故遺名知而後行可盡也。夫投人夜光,鮮不按劍者,未達故耳。回之德信與其不爭之名,彼所未達也。而強以仁義準繩於彼,彼將謂回欲毀人以自成也。是故至人不役志以經世,而虛心以應物。誠信著於天地,不爭暢於萬物,然後萬物歸懷,天地不逆。故德音發而天下響會,景行彰而六合俱應,始可以經寒暑,涉治亂,而不與逆鱗逢也。苜人者,人必反菑之。適不信受,則謂與己爭名而反害之也。苟能悅賢惡愚,聞義而服,便為明君。君明則不苦無賢臣,汝往亦不足復奇。如其不爾,往又受害,故以有心而往,無往而可;無心而應,其應自來,則無往而不可也。汝唯有寂然不言耳,言則工公,必乘人以君人之勢而角其捷辯,以距諫飾非。而目將熒之,使人眼眩也。色將平之,不能復自異於彼也。口將營之,自救解不暇也。容形心成,乃且釋己以從彼也。名之曰益多,適不能救,乃更足以成彼之盛也。順始無窮,尋常守故,未肯變也。不信厚言,未信而諫,雖厚為害也。龍逢、比干居下而任上之憂,非其事也。故其君擠之,不欲令臣有勝君之名也。夫暴君若叢枝、胥、放、有扈非徒恣欲,乃復求名,但所求者非其道耳。惜名責欲之君,雖復堯、禹,不能勝化也。故與眾攻之,而汝乃欲空手而往,化之以道哉。端而虛,正其形而虛其心也。勉而一,言遜而不二也。惡,惡可者,言未可也。衛君亢陽之性充張於內而甚揚於外,強禦之至也。釆色不定,喜怒無常也。夫頑強之甚,人以快事感己,己陵籍而乃抑挫之,以求從容自放而遂其侈心。雖小德且不能成,將故守其本意,執而不化,即汝之端虛勉一,外合而內不訾,此未足以化之也。顏回更說三條。內直者,與天為徒,言物無貴賤,得生一也。故善與不善,付之公當耳,一無所求於人。若然者,依乎天理,推己性命,若嬰兒之直往也。外曲者,與人為徒,言外形委曲,隨人事之所當為也。成而上比者,與古為徒,言成於今而比於古。雖是常教,有諷責之旨。然寄直於古,故無以病我也。仲尼猶以為未可,意謂當理無二,而張三條以政之,與事不冥耳。雖未弘大,亦且不見咎責。然於化,則未以其挾三術以適彼,非經心而付之天下也。《筆乘》:若唯無詔王公句,絕詔告也。汝唯無告王公則已,言則必且乘人而鬥其捷云云,皆指顏子也。

顏回曰:吾無以進矣,敢問其方。仲尼曰:齋,吾將語若。有而為之,其易異邪?易之者,皔天不宜。顏回曰:回之家貧,唯不飲酒、不茹葷者數月矣。若此則可以為齋乎?曰:是祭祀之齋,非心齋也。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顏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實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謂虛乎?夫子 曰:盡矣。吾語若:若能入遊其樊而無感其名,入則嗚,不入則止。無門無毒,一宅而寓於不得已則幾矣。絕迹易,無行地難。為人使易以偽,為天使難以偽。聞以有翼飛者矣,未聞以無翼飛者也;聞以有知知者矣,未聞以無知知者也。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謂坐馳。夫徇耳目內通而外於心知,鬼神將來舍,而況人乎。是萬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紐者,伏戲羲、凡連之所行終,而屍散焉者乎?

郭註:夫有其心而為之者,誠恭易也。以有為為易,未見其宜也。若一志者,請去異端而任獨也。遺耳目,去心意,而符氣性之自得,此虛以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其心則至道集於懷也。未使實自回者,未使心齋,故有其身也。得便未始有回者,既得心齋之使,則無其身也。入遊其樊而無感其名者,放心自得之場,當於實而止也。譬之官商,應而無心,故曰鳴也。夫無心而應者,任彼耳,不強應也。使物自若,無門者也。付天下之自安,無毒者也,毒治也。不得已者,理之鈴然者也。體至一之宅而會乎叉然之符也,則幾矣,理盡於斯也。不行則易,欲行而不踐地,不可能也。無為則易,欲為而不傷性,不可得也。視聽之所得者粗,故易欺也。至於自然之報細,故難偽也。則失真少者,不全亦少。失真多者,不全亦多。失得之報,未有不當其分者也。而欲違天為偽,不亦難乎?有翼有知之喻,言必有其具,乃能其事。今無至虛之宅,無由有化物之實也。夫視有若無,虛室者也。室虛而純白獨生矣。吉祥之所集者,至虛至靜也。若夫不止#4於當,不會於極,此為以應坐之日而馳驚不息也。故外敵未至而內已困矣,豈能化物哉。夫使耳目閉而自然得者,心知之用外矣。故將任性直通,無往不冥,尚無幽昧之貴,而況人間之累乎?物無貴賤,未有不由心知耳目以自通者也,故世之所謂知者,豈欲知而知哉。所謂見者,豈謂見而見哉。若夫知見可以欲為而得者,則欲賢可以得賢,為聖可以得聖乎?固不可矣,而世不知知之自知,因欲為知以知之;不見見之自見,因欲為見以見之;不知生之自生,又將為生以生之。故見目而求離婁之明,見耳而責師曠之聰,故心神奔馳於內,耳目竭喪於外,身處不適則與物不冥矣。不冥矣,而能合乎人問之變,應乎世世之節者,未之有也。

《筆乘》:為天使,為人使,與未始得使及得使之使相應。顏子閒虛為心齊也。而霍然有悟,故曰:回之不能運動如意者,有我也。能運動如意者,無我也。夫子嘆其盡善而又告之曰:女能遊其樊而無動于名,意合則言,不合則止,廣大而無門,澹泊而無毒,一處之以不得已焉,則矣。幾者,幾于無我也。絕迸以下重發此義。不行而絕述則易,行而不踐地則難。為人使,則有我,故是偽。為天使,則無我,故難偽。夫知不以知,如大之行不以步,烏之飛不以翼者,天使之也。此所謂虛也,室虛則白生,心虛則道集,蓋非有吉祥也,而吉祥莫大焉,人之安身柄志,釋此無歸矣,而猶然不止,非坐馳而何?坐馳,如言陸沈之類,蓋人心自止而橫執以為不止,是猶之馬伏槽壢,而意驚千里,即拱默山林祇滋其擾耳。夫耳目內通則無聞見,外于心知則無思為,如此則可以言虛而鬼神來舍矣,況于人乎?此所以命萬物之化而不化于物,古聖人所為服行終身者也。

葉涉公子高將使於齊,問仲尼曰:王使諸梁也甚重。齊之待使者,蓋將甚敬而不急。匹夫猶未可動也,而屍諸侯乎?吾甚慄之。子嘗語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懼成。事若不成,則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則必有陰陽之患。若成若不成而後無患者,唯有德者能之。吾食也執粗而不臧,爨無欲清之人。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吾未至乎事之情而既有陰陽之患矣。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是兩也。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子其有以語我來。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義也。子之愛親,命也,不可解於心;臣之事君,義也,無適而非君也,無所逃於天地之間,是之謂大戒。是以夫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擇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一及樂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於悅生而惡死。夫子其行可矣。丘請復以所聞:凡交近則必相靡以信,遠則必忠之以言。言必或傳之。夫傳兩喜兩怒之言,天下之難者也。夫兩喜必多溢美之言,兩怒必多溢惡之言。凡溢之類也妄,妄則其信之也莫,莫則傳言者殃。故《法言》曰:傳其常情,無傳其溢言,則幾乎全。

郭註:王使諸梁甚重者,重其使,欲有所求也。甚敬而不急者,恐直空報其敬,而不肯急應其求也。事無小大,少有不言以成為懼者,此仲尼之所曾告諸梁也。事不成則有人道之息者,以成為懼者,不成則怒矣。此楚王之所不能免也。事成,則有陰陽之息者,言人患雖去,然喜懼戰于胸中,固已結冰炭於五藏矣。成敗若任之於彼而莫足以息心者,唯有德者能之。爨無欲清之人者,對火而不思凍,明其所撰儉薄也。所撰儉薄而內熱飲冰者,誠憂事之難,非美食之為也。事未成則唯恐不成耳,若果不成則恐懼結於內而刑網罹於外。故曰:是兩也。不可解於心者,自然固結,不可解也。無所逃於天地之問者,千人聚,不以一人為主。不亂則散,故多賢不可以多君,無賢不可以無君,此天人之道,必至之宜也。若君可逃而親可解,則不足戒也。故曰:是之謂大戒。知不可奈何者,命也,而安之,則無哀無樂,何易施之有哉!故冥然以所遇為命而不施心於其間,泯然與至當為一而無休戚於其中。雖事凡人,猶無往而不適,而況君親乎?事有必至,理固常通。為人臣子者,任之則事濟,事濟而身不存者,未之有也,必何用心於有身哉?若乃信道不篤而悅惡存懷,不能與至當俱往而謀生慮死,未見能成其事者也。交近則必相靡以信者,近者得接,故以其信驗親相靡服也。遠則必忠之以言者,遙以言傳意也。夫喜怒之言,若過其實,傳之者宜使兩不失中,故未易也。凡溢之類也,妄言,嫌非彼言,以傳者妄作也。莫者,莫然疑之也。傳言者殃,言就傳過言,似於誕妄,受者有疑,則傳言者橫以輕重為罪也。引《法言》以證之,言雖聞臨時之過言而勿傳也。必稱其常情而要其誠致,則近於全也。《筆乘》:葉公之憂在利害,然害之極不過死亡而已。故夫子以生死次之忠孝,人猶能言自事其心者,哀樂不易施乎?前則未易言也,蓋事心則身忘,身忘而哀樂無所錯矣,惡能施乎其前哉?故卒之曰: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子悅生而惡死。悅生惡死即所謂哀樂者也,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須溪云:只此一語慷慨明達,談笑有餘。夫不可奈何,非衰颯之謂也。其自次如此。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希腊神话故事(上)

    希腊神话故事(上)

    希腊文化源于古老的爱琴文明,他们是西洋文明的始祖,具有卓越的天性和不凡的想像力。在那原始时代,他们对自然现象,对人的生死,都感到神秘和难解,于是他们不断地幻想、不断地沉思。在他们的想像中,宇宙万物都拥有生命。然而在多利亚人入侵爱琴文明后,因为所生活的希腊半岛人口过剩,他们不得不向外寻拓生活空间。这时候他们崇拜英雄豪杰,因而产生了许多人神交织的民族英雄故事。这些众人所创造的人、神、物的故事,经由时间的淬炼,就被史家统称为“希腊神话”,公元前十一二世纪到七、八世纪间则被称为“神话时代”。神话故事最初都是口耳相传,直至公元前七世纪才由大诗人荷马统整记录于“史诗”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叁千造化录

    叁千造化录

    少昊郡郡主之子吴风,误入一传承之地,获得源引引气法,洞悉这天地大秘:世间三千种呼吸法竟出自一源,而能以一人之身得三千法者,便能纵横三千界。吴风便从此踏上这条孤独漫长的道路,渐渐揭开黑暗真相的一角。
  • 傲娇大叔有点甜

    傲娇大叔有点甜

    新书(重生后我成了霸总的小娇妻)欢迎品鉴!“白浅浅,我大你十岁,都可以当你的叔叔了,”面对小姑娘的猛烈追求,寒冬深沉着一张俊脸拒绝。后来,他将她吃干抹净,还日日都不让她下床。不是说大她十岁的吗?不是说要当她叔叔的吗?她揉着酸疼的小腰,气的跳脚。他盯着她那圆润的身材,笑的腹黑又温柔,“如今你长“大”了!”她顺着他的视线看向自己的身材,突然明白了什么,瞬间脸颊爆红,跳脚大骂:“寒冬深,你不是人……”提及寒冬深,他可是京都赫赫有名的人物,当初在部队时,杀伐果断、铁血手腕,让那些歹徒闻风丧胆。后来继承家业后,更是大展身手,铲除异己,就连自己的亲哥哥都不放过,更是让人谈虎色变!据传闻,他不止不近人情,还不近女色,可是自从有了小娇妻后,立马化身成了妻管炎。助理说:“寒总,今晚约在KTV谈事,您看行吗?”寒冬深:“我先问问我妻子。”助理说:“寒总,需要出差两天,可以不?”寒冬深:“还是你替我去吧,我怕我妻子不同意。”助理又说:“寒总,刚来的秘书是个女的,您看行吗?”寒冬深:“还是换成男的吧。”
  • 最后的悟空

    最后的悟空

    三界昏暗,仙佛不诚,哪里还有什么黑白分明,悟空被压五指山,六耳猖獗成性,佛祖玉帝同流合污,三界已到危机时刻,悟空能否在三界危机时刻,挺身而出,结识伙伴,颠覆黑暗,还三界安定,统三界安宁。
  • 无限之死灵剑士

    无限之死灵剑士

    命运在召唤,剑意已苏醒。当你拿起那把剑时,就已经注定会与之踏上一场时空之旅。来到古西斯森林,那里魔兽横行,你毫不畏惧,手起剑落,即便再强横的魔兽,最终也只能成为你剑下的亡灵。来到月之纪末日,那里异形肆虐,你化身死灵城主,指挥千万死灵驱赶异形,斩下最终恶魔,成为一段传说。…………无限流,轻松向,一个地球青年成为死灵剑士乱入时空的故事。
  •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3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3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全书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三国演义》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囊括了中国古代政治、外交、兵法、权谋、道德观念、哲学、思想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尤其是书中描写的四十多次战争,场面波澜壮阔,鲜活生动,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军事知识和战争经验。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犹如在历史广阔的历史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 大周武将

    大周武将

    正经简介:周历六年,定远将军府阖府上下一百八十三口男丁加上两百四十一个女眷一夜之间被人悄然杀害。二十年后,一男子从遥远的边塞披着风尘而归。不正经简介:等下,敢歧视狗子?哼,狗子也是有狗权的,走着瞧。说的就是一个帅气男青年重生成了狗子,又重生成了狗子主人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霾城租客

    霾城租客

    一个城市女租客的生活体会,雾霾之城,人人争相逃离,而“我”却想要在城里努力地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