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15200000010

第10章

论。应知死者谓众同分由识变异相续断灭

述曰。虽知命断。未知死相。故今重显。众同分者。成唯识等说。依有情身心相似分位差别。而假建立此众同分。随何生趣。若未舍时。阿赖耶识。即此趣生。相续一类。前之与后。趣等皆同。若遇他识增上违缘。舍众同分。阿赖耶识。即便变异。异旧趣生。此趣生者。旧时相续。今便断灭。余识亦尔。旧续今断。名之为死。死者灭相。总有二时。一者将灭。说名为死。即是现在。如触处中所立死触。死支亦尔。若正灭相名死。触支应成过去。二者正灭。说名为死。如今所说。识相断灭。即是过去。故此说死。但是灭相。非死触支

论。复次颂曰弹宅迦等空云何由仙忿意罚为大罪此复云何成

述曰。此下返诘。上半颂不许前说。诘林等空。云何由仙忿。下半颂。彼若救义。诘非意云何成大罪。旧论由此遂分二段。前后别明。初句等者。等下二林。文意易详。至下当悉

论。若不许由他识转变增上力故他有情死

述曰。将为诘彼。先叙彼计。前我所说。由能杀者。他识转变增上缘力。令所杀者他有情死。汝不许者。以他宗。说由他亲能杀他身故。他有情死。故彼不许此前所说。今牒彼计

论。云何世尊为成意罚是大罪故返问长者邬婆离言

述曰。自下正诘。三业诸罪。现为人天之所呵责。未来当受诸恶苦报。可治罚故。可毁责故。名之为罚。三业校量。意罚最大。佛为成此。返问长者邬波离也。邬婆离者。此云近执。亲近于王。执王事也。如世说言朝庭执事。如阿罗汉持律上首。亲近太子。执事之人。名邬波离矣。中阿含经说。有尼犍子。名阇提弗多罗。其有弟子。名为长热。往至佛所。佛问长热。师教汝法。三业之中。何罸业重。答云。身重。次口。后意。长热反问。瞿昙今说何业最重。佛言。意重。身语乃轻。长热还去。阇提问云。汝至彼所。瞿昙何言。长热具说。阇提赞叹。汝真我子。从我口生。善受我教。所说无异。汝可更往。破瞿昙义。提取将来。作我弟子。长热不从。有大富长者。名邬波离。伏事尼干阇提。使往破佛立义。长热报云。此事不可。彼瞿昙者。容貌辩才。过人无量。兼有幻术。能转人心。无量众生。为其弟子。宁可降伏。阇提不信。令长者往。长者往已。欲破佛义。遂立义云。我立三罸。身为最量。次口后心。瞿昙云何。说心罸重。世尊于时在眉絺罗国。国城五日方行一边。佛问长者。若人行杀。几日杀此国人得尽。长者答曰。大能七日。或十日。或一月。复问。仙人超嗔心杀。几日得尽。答曰。一时国人皆尽。又问。一百日。二百日。三百日。行于布施。有人一时。入八禅定。何者为胜。有人多时持戒。有人一时入无漏观。何者为胜。长者答言。入禅无漏功德大胜。佛言长者。云何乃说身口罚重。心罚最轻。长者理屈。乞为弟子。乃至得果。自立誓言。我所住处。常拟供养三宝。一切尼干。悉不得入我家。长者得道。后还本家。阇提怪迟遣人往觅。长者家人。不许入舍。阇提不测。自往觅之。长者庄严高座。自坐。别安小座。以待阇提。阇提见之法用如此。诃责长者。长者答云。今人非昔人。我今已胜汝。是佛弟子。何得不然。阇提乃云。我令汝取瞿昙。作我弟子。彼既不得。今复失汝。我今为汝。说一譬喻。遂作喻云。譬如有人。须郁婆罗根。取欲食之。令人入池处处求觅。求觅不得。自拔男根。不得郁婆罗根。又自失根。汝亦如是。如是求觅瞿昙。不得。反更失汝。汝如男根。长者答言。我为汝喻。譬如有人性甚愚痴取一黠妇。婚姻以后。遂便有娠。妇言。儿生应须戏具。语婿预觅。时婿觅得一猕猴子。将还与妇。妇语其婿。汝须浣染舂。方堪为戏具。婿将雇人。欲浣染舂。他谓其曰。乃可浣洗。云何染舂。此若是衣。可作三事。猕猴不然。其云何作。他为洗之。洗之既讫。置热汁中。染其猕猴。皮肉时已烂坏。后取舂之。形相都失。亦复不堪为儿戏具。汝法亦尔。既非净物。唯可浣洗。不可受持。如不可染。不可修行。如不可舂。云何令我受持修学。阇提于是惭耻而去。此指于彼故言返问。然婆沙第二十七。亦有此文

论。汝颇曾闻何因缘故弹宅迦林末蹬伽林。羯陵伽林。皆空闲寂

述曰。此佛问词。弹宅迦者。真谛云檀陀柯。此云治罚。治罚罪人处也。今罚罪人。尚置其内。中阿含云。是王名也。有摩登伽妇人。是婆罗门女。极有容貌。婿为仙人。名摩登伽。于山中坐。妇为其夫。营办食送。檀陀诃王。入山戏游。逢见此妇。问是何人。有人答言。是仙人妇。王云。仙人离欲。何用妇为。遂令提取将还宫内。仙至食时。望妇不来。心生恚恨。借问余人。余人为说。是王将去。仙往王所。殷勤求觅。不肯还云。汝是仙人。何须畜妇。仙言。我食索此妇人。王便不还。仙人意愤。语其妇曰。汝一心念我。勿暂舍我。今夜欲令此国土破坏。仙人夜念。时雨大石。王及国人。一切皆死。俄顷成山。此妇一心。念彼仙人。唯身不死。还就山中。本是弹宅迦王国。今成山林。从本为名。名彼林也。人物皆尽。故名空寂。旧人解云。诸仙修定处名空寂 末蹬伽者。旧云迦陵伽。此云憍逸。仙人之名。旧云王名。有梵本云钵蹬伽。此翻云蛾。即赴火者。昔有仙人。形甚丑陋。世间斯极。修得五通。山中坐禅。有一淫女甚爱于王。王亦爱之。后触忤王。王遂驱出。淫女入山。见仙丑陋。谓是不祥之人。恐有不祥之事。淫女切念。我今被出。是不吉祥。若还此不祥。我应吉祥。乃取粪秽洗不净汁。令婢送山。浇灌仙人。仙人忍受。不生嗔恨。有婆罗门。为仙洗浣。淫女自后。王还宠之。有一国师。亦有衰恼。淫女语曰。以不吉祥。还于仙者。必还吉祥。国师依言。以粪汁洗。仙亦忍受。弟子婆罗门。还为洗浣。其后国师。还得吉事。事既皆验。人普知。之。王后欲征。国师进谏。以不吉祥。与仙人者。必获吉祥。王复遂语。山中起屋。恒取粪汁。洗灌仙人。征遂得胜。自后若有不称心事。辄以粪汁洗之。仙人不复能忍。心生恚恨。乃雨石下。王人皆死。唯事仙者。得免斯苦。须臾之间。国成山林。此林从本。名末蹬伽 羯陵迦者。此云和雅。如彼鸟名。陵字去声呼也。旧云。摩登伽仙人之名。昔有一人。语此仙曰。汝若有子。当为国师。摩登伽是旃陀罗种。既闻此语。求女于王。王甚诃责。汝非好种。何故求我为婚。仙既数求不得。女意欲适仙处。令母白王。彼虽恶种。犹是仙人。深为可重。我情欲适。王决不许。女盗往彼。为仙人妻。遂生一子。王既失女。处处寻求。求知仙处。遣旃荼罗。缚仙及女。相着掷着恒河水中。仙语恒河神曰。汝莫令我没。若我没者。须臾之间。令水涸竭。河神于是割绳。放令仙还去。仙嗔作念。须臾雨石。王人皆死。国变山林。从本为名。名摩登伽也。此三旧国。今变成林。佛问波离。汝知何缘此林空寂

论。长者白佛言乔答摩我闻由仙意愤恚故

述曰。乔答摩者。先云瞿昙。此云甘蔗种。或日炙种。或牛粪种等。如旧所释。佛是此种。号乔答摩。长者答佛。我虽不见。曾闻仙人。由如上事。意愤恚故。国变成林。所以空寂。由此所说仙人意嗔。杀此三国诸有情类。国变成林。故知。由他诸识转变增上力故。他有情死。非以身语亲能杀之。准经但总问仙人意杀。今论乃别言仙杀三国

论。若执神鬼敬重仙人知嫌为杀彼有情类不但由仙意愤恚者

述曰。彼宗意说。唯意不能成杀业道。令有情死。仙人起欲。鬼神敬重。见仙意嗔。遂为仙杀彼有情类。不唯由仙意嗔力故。有情死也。牒彼计救。故言若者

论。云何引彼成立意罚为大罪性过于身语

述曰。释下半颂。诘意罚为大。若鬼神为杀。云何世尊。引彼林事反问长者。成立意罚。为大罪性。过于身语。由于此杀在身语故。非意罪大。如俱舍说。三罚业中。自比校者。意罚为大。五无间中。破僧为大。于五偏见。邪见最大。故知。意杀无量众生。过破僧罪。破僧罪是虚诳语故。若尔。论说破僧。能感无间一劫。恶异熟果。此中意杀感果如何。大乘中说。感无量劫。受无间果。过于破僧。从初为名。皆名生报。说色业道立五无间。于中重者。谓是破僧。破僧不能重过意罚。故说意罚。为大罪性。俱舍又说。或依大果。说破僧重。害多有情。说意罚大。断诸善根。说邪见重。依彼宗说。即其罪大。后感果时。虽但一劫。倍于破僧。受无间等。皆生报故。不可多生。感无间果。不同大乘

论。由此应知但由仙忿彼有情死理善成立

述曰。此结前也。谓此佛说意罚大故。汝应当知。但由仙忿。三国众生。皆被杀死。今变成林。理善成立。意罚为重。非由神鬼。敬重仙人。知嫌为杀 又解。亦即返显。自识转变增上缘力。他有情死。唯识义成。非是要由缘识外境。亲能杀彼。彼方说死

论。若唯有识诸他心智知他心不

述曰。自下大文第七一颂。解释外难。不照他心。智识不成失。于中有八。一问。二诘。三难。四释。五征。六解。七逐。八答。此即初也。谓外问言。若唯有识。不缘心外所有境者。若凡。若圣。诸他心智。缘他心不

论。设尔何失

述曰。论主返诘。设缘不缘。二俱何过

论。若不能知何谓他心智

述曰。下外人难。论主既说缘与不缘。有何过者。今为二难。先难不缘。后难许缘。此即初也。若说一切诸他心智。不能亲知他心等者。云何说之。为他心智。便立量言。汝之他心智应非他心智。不能亲缘他心等故。如自色等智

论。若能知者唯识应不成

述曰。此即第二。难彼许缘。若凡及圣。诸他心智。亲能缘知他心等者。所说唯识理应不成。许此智缘心外境故。复立量言。汝他心智应非唯识。许此智缘心外境故。如我此智。喻中不言如我此智。便阙同喻。然他心智。亦能了知。他心所法。唯名他心者。从主胜说故。然此不能了知。他心能缘心等。亦不了知彼所缘境。若许知者。便有自心。知自心过。自心有缘彼。彼有缘自心。故若许知。便有此失。若别时缘。即无此过。自心前后。许相缘故。既尔大乘。许一刹那自心。返缘彼能缘彼能缘等。何不许缘。此亦不尔。但许一念自心自缘谓自证心。缘见分等。犹尚不许一念见分。返缘自证。岂许见分一念自缘。唯见分能缘他心故。若尔他心。缘自身自证。亦应得说。一念他心智。得缘彼境。此亦不尔。前已说故。谓前已说一念见分。不许能缘自自证分。证自证分。类此亦尔。故他心智。但知他身心心所法。不缘彼境。及彼能缘自自证分。不名他心智故。此说因位。非佛等心

论。虽知他心然不如实

述曰。此论主释。由知他心。名他心智。不如实故。可说唯识。论主且约菩萨已下他心智答。所以者何。此等他心智。虽缘他心。不能如实称似彼心。以他心为质。大分虽同。不亲缘着。与彼少异。名不如实。至下当知

论。颂曰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实如知自心智不知如佛境

述曰。此颂文意。有征。有解。有逐。有答。所以者何 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实。此外人征 如知自心智。此论主解 伏意亦有自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实。外人复逐 第四句颂。不知二字。论主复答。不知者。无知也。由无知故。不能自知。总言不知如佛境者。显成二智。不如实知。然依梵本。颂不知字。应言无知。不知无知答逐。不知总显二不如实。今此文略。合言不知。义亦含二。至下当知

论曰。诸他心智云何于境不如实知

述曰。此外人征。释上半颂。汝前所说。若凡若圣。诸他心智。既缘他心。云何于境。不如实知。然此等文。勘旧论文。非有难解。极有少略。不能繁述。学者当知

论。如自心智

述曰。此论主解。释第三句颂。以他心为质。而心变缘。名他心智。非能亲取他心等故。名他心智。如缘自心诸所有智。亦不亲取。但变而缘。与本质异。名不如实。此自心智。说见分者。前后许自变相缘故。非自证分等。名为自心智。彼如实知。无异解故

论。此自心智云何于境不如实知

述曰。此外人逐。既言他心智。如知自心智者。此知自心智。云何于自心所取之境。不如实知

论。由无知故

述曰。此论主答。释颂末句。不知二字。此一颂翻释。由菩萨等。无始已来。法执所蔽。有此无知。覆其心境。令知自心。亦不如实。故他心智。由法执力。如知自心。亦不如实

同类推荐
  • 明伦汇编人事典疑惑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疑惑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灯续焰

    医灯续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圣叹读批水浒传

    金圣叹读批水浒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法华私记缘起

    法华私记缘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朝邑县志

    朝邑县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容你游戏

    容你游戏

    沈悠苒看上了容一泓,只有一个想法,追到手!容一泓被沈悠苒看上,只有一个出路,被追到手。一个不负责任的女人招惹了男人之后,又想甩手走掉,最后披着羊皮的狼把这个女人打包回家的故事。
  • 胡桃夹子

    胡桃夹子

    故事讲述七岁小姑娘玛利发高烧时梦见归她保护的一个咬核桃小人(胡桃夹子)和老鼠打架。后来她听了教父讲的故事,认定咬核桃小人就是教父的侄子小朵谢梅。在幻梦中,她与小朵谢梅同游有着蜜饯牧场、橘子水河、香甜蛋糕新村的小娃娃王国,然而她美丽的想象却被大人们斥为胡说八道……
  • 秦家的猫

    秦家的猫

    林轩是一只来自未来的猫……额不!是人!不过,这一切又好像哪里不对的样子?嗯!从头到尾都不对啊喂!这是一个用谎言编织的故事,就连简介都是谎言的一部分!——————————群号:967806641
  • 潇潇寒青

    潇潇寒青

    朝红匆青,故世逢月本是迢促一眼,缠镜难违天意,看清命相,一时仿又千百离远,若一束道古的剑影,理絮,徒劳,又情寄,向前,又爱念,怜惜回后,当阑别知,所有的身世才是被妍烟,月色本冷是合媚皎洁,音吹,锁阁琴,几滴恸泪,尽已是百般梦夜,怎么涣洗一生情衷惹万物残休。
  • 医世荣华

    医世荣华

    即便是外室之女,李荣华也一步步走到不可思议的高度,唯一后悔的是为了向上爬,做了太多错事,害了太多人。回想起来,都是这一切让她最终没有一个亲切之人,才会放弃活命的机会。谁想这般竟重回八岁,只是即便知道她手段厉害,也不要这样明摆着调整人生难度好不好,八岁的娃还要带个一岁的奶娃在阴暗的大宅院中生活,这是不是有点太强人所难了?只是,这样高难度的人生,她为什么还隐隐开心期待,觉得幸福?
  • 一元二次爱:在轮回中找到你(第三卷 葬爱)

    一元二次爱:在轮回中找到你(第三卷 葬爱)

    戚小涛利用国庆小长假前往上海观看世博会。在世博园里,他巧遇宁语生离家出走的女儿宁紫馨。在宁紫馨软硬兼施下,戚小涛不得不把她带回江城,与在大爷大娘家度假的言小曼、李若曦、史朗、瘦猴戚圆圆会合。当大家看到宁紫馨的时候,他们惊异地发现,宁紫馨与言小曼长得极为相像。为寻找宁紫馨,宁语生、钟佩妮和宁语杰先后来到江城。于是,过去的那些已被湮没的恩恩怨怨,又一点点被揭开。宁家兄弟又用各自的方法和各自的手段开始追逐言小曼。当言小曼的记忆恢复后,她回到故乡,找到当医生的闺蜜郁碧云,在她那里,言小曼弄清了她生前死后的一些事。在摆满鲜花的父母坟前,言小曼原谅了宁语生,也原谅了宁语杰。可是,她再也不愿意重回豪门……
  • 飞鸟未还

    飞鸟未还

    不同的世界,相同的结局。这一切又究竟是怎样的安排?妄图为一人改掉整个世界,最终还是难逃厄运的安排。历经无数次的生死,依旧痴心不改。幸福的一刻刻装载了无数的希冀,等到失望落泪的一瞬也许才是真正的结局。死亡是最终的归宿,遗憾是轮回前的最后一丝思想风波。不可同生,共死也是一种幸福。“伟大的彼岸花灵、鬼使、孟婆见证,愿在这黄泉路口奈何桥边与君共度轮回,来世相见。”
  • 中国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

    本书记叙中国青年学生在二战期间,跨国征战,抗击日寇,以血肉之躯保卫战时中国国际运输线的重大历史事件。故事展现了中国远征军从出征、失败到大反攻的艰苦卓绝的全过程,其中穿插了中、美、英青年军人的战斗友谊和爱情生活,显现了二战中史迪威、孙立人、戴安澜、杜幸明等一大批中外将领的个性和风采。书中宏大的战争场面及中西方文化的冲突细节,还有对缅甸、印度等东南亚国家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生动描绘,集历史性、思想性、文学性于一炉,引人入胜,颇具收藏价值。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