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17200000051

第51章 论治类(1)

一、治病必求于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凡天地万物变化生杀神明之道,总不外乎阴阳之理,故阴阳为万事之本。)治病必求于本。(万事万变既皆本于阴阳,而病机药性脉息论治则最切于此,故凡治病者在必求于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求得其本,然后可以施治。此篇上下详义已见阴阳类第一章,本类复列首篇者,盖以治病之道,所重在本,故特表而冠之,观者当彼此互阅。愚按∶本者,原也,始也,万事万物之所以然也。世未有无源之流,无根之木,澄其源而流自清,灌其根而枝乃茂,无非求本之道。故黄帝曰∶治病必求于本。孔子曰∶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此神圣心传出乎一贯,可见随几应变,必不可忽于根本,而于疾病尤所当先,察得其本,无余义矣。惟是本之一字,合之则唯一,分之则无穷。所谓合之唯一者,即本篇所谓阴阳也,未有不明阴阳而能知事理者,亦未有不明阴阳而能知疾病者,此天地万物之大本,必不可不知也。所谓分之无穷者,有变必有象,有象必有本,凡事有必不可罔顾者,即本之所在也。姑举其略曰,死以生为本,欲救其死,勿伤其生。邪以正为本,欲攻其邪,必顾其正。阴以阳为本,阳存则生,阳尽则死。静以动为本,有动则活,无动则止。血以气为本,气来则行,气去则凝。证以脉为本,脉吉则吉,脉凶则凶。先者后之本,从此来者,须从此去。急者缓之本,孰急可忧,孰缓无虑。内者外之本,外实者何伤,中败者堪畏。下者上之本,滋苗者先固其根,伐下者必枯其上。虚者实之本,有余者拔之无难,不足者攻之何忍。真者假之本,浅陋者只知见在,精妙者疑似独明。至若医家之本在学力,学力不到,安能格物致知?而尤忌者,不畏难而自足。病家之本在知医,遇士无礼,不可以得贤,而尤忌者,好杂用而自专。凡此者。虽未足以尽求本之妙,而一隅三反,从可类推。总之求本之道无他也,求勿伤其生而已。列子曰∶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淮南子曰∶所以贵扁鹊者,知病之所从生也。所以贵圣人者,知乱之所由起也。王应震曰∶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无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生休耗气,精遗不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行医不识气,治法从何据,堪笑道中人,未到知音处。此真知本之言也,学人当知省之。标本类第五章义有所关,当与此篇互阅。)

二、为治之道顺而已矣

(灵枢师传篇)黄帝曰∶余闻先师,有所心藏,弗着于方。余愿闻而藏之,则而行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可得闻乎?岐伯曰∶远乎哉问也。夫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顺者,非独阴阳脉论气之逆顺也百姓民众皆欲顺其志也。(顺之为用,最是医家肯綮,言不顺则道不行,志不顺则功不成,其有必不可顺者,亦未有不因顺以相成也。呜呼!能卷舒于顺不顺之间者,非通变之士,有未足以与道也。)黄帝曰∶顺之奈何?岐伯曰∶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礼云入国问禁,而此云问俗者,以五方风气有殊,崇尚有异,圣人必因其所宜而为之治,故不曰禁而曰俗也。

讳者,忌也。人情有好恶之偏,词色有嫌疑之避,犯之者取憎,取憎则不相合,故入家当问讳。礼者,仪文也。交接有体,进止有度,失之者取轻,取轻则道不重,故上堂当问礼。便者,相宜也。有居处之宜否,有动静之宜否,有阴阳之宜否,有寒热之宜否,有情性之宜否,有气味之宜否,临病患而失其宜,施治必相左矣,故必问病患之所便,是皆取顺之道也。)黄帝曰∶便病患奈何?岐伯曰∶夫中热消瘅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此下皆言治病之所便也。中热者,中有热也。消瘅者,内热为瘅,善饥渴而日消瘦也。凡热在中则治便于寒,寒在中则治便于热,是皆所以顺病情也。瘅音丹,又上、去二声。)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消谷者,谷食易消也。悬心者,胃火上炎,心血被烁而悬悬不宁也。胃热消谷,故令人善饥。)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上者,胃与小肠之分也。故脐以上皮热者,肠中亦热也。出黄如糜者,以胃中湿热之气,传于小肠所致也。糜,腐烂也。上二节皆热证便寒之类。)脐以下皮寒,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脐以下皮寒者,以肠胃中寒也。胃中寒,则不能运化而为腹胀。肠中寒,则阴气留滞,不能泌别清浊而为肠鸣飧泄。是皆寒证便热之类。飧音孙。水谷不化曰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上文言肠中寒者泄,而此言肠中热者泄,所以有热泄寒泄之不同,而热泄谓之肠垢,寒泄谓之骛溏也。)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饥,小腹痛胀。(胃中热则善消谷,故疾饥。肠中寒则阴气聚结不行,故小腹切痛而胀。上二节皆当因其寒热而随所宜以调之者也。)黄帝曰∶胃欲寒饮,肠欲热饮,两者相逆,便之奈何?且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骄恣从欲,轻人而无能禁之,禁之则逆其志,顺之则加其病,便之奈何?治之何先?(胃中热者欲寒饮,肠中寒者欲热饮,缓急之治当有先后,而喜恶之欲难于两从,且以贵人多任性,此顺之所以难,而治之当有法也。从,纵同。)岐伯曰∶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恶死乐生,人所同也,故以死生之情动之,则好恶之性,未有不可移者,是即前注所谓处顺不顺之间而因顺相成之意。前恶字去声,后恶字平声。)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春夏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后治其标。(此言治有一定之法,有难以顺其私欲而可为假借者,故特举标本之治以言其概耳。如春夏之气达于外,则病亦在外,外者内之标,故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秋冬之气敛于内,则病亦在内,内者外之本,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一曰∶春夏发生,宜先养气以治标。秋冬收藏,宜先固精以治本。亦通。)黄帝曰∶便其相逆者奈何?(便其相逆者,谓于不可顺之中,而复有不得不委曲以便其情者也。)岐伯曰∶便此者,饮食衣服,亦欲适寒温,寒无凄怆,暑无出汗。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适,当也。此言必不得已而欲便病患之情者,于便之之中,而但欲得其当也。即如饮食衣服之类,法不宜寒而彼欲寒,但可令其微寒,而勿使至于凄怆。法不宜热而彼欲热者,但可令其微热,而勿使至于汗出。又如饮食之欲热者,亦不宜灼灼之过,欲寒者亦不沧沧之甚。寒热适其中和,则元气得以执持,邪僻无由而致,是即用顺之道也。

否则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故曰夫惟顺而已矣。怆音创。凄怆,寒甚凄凉之貌。沧音仓,寒也。僻音匹,不正之谓。)

三、治有缓急方有奇偶

(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愿闻其约奈何?(五运六气,各有太过不及,故曰气有多少。

人之疾病,必随气而为盛衰,故治之缓急,方之大小,亦必随其轻重而有要约也。)岐伯曰∶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岁有司天在泉,则气有高下;经有脏腑上下,则病有远近。在里曰中,在表曰外。

缓者治宜轻,急者治宜重也。适其至所为故,言必及于病至之所,而务得其以然之故也。)大要曰∶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三臣六,偶之制也。(君三之三当作二,误也。大要,古法也。主病之谓君,君当倍用。佐君之谓臣,臣以助之。奇者阳数,即古所谓单方也。偶者阴数,即古所谓复方也。故君一臣二其数三,君二臣三其数五,皆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其数六,君二臣六其数八,皆偶之制也。奇方属阳而轻,偶方属阴而重。)故曰近者奇之,远者偶之,汗者不以偶,下者不以奇。(近者为上为阳,故用奇方,用其轻而缓也。远者为下为阴,故用偶方,用其重而急也。汗者不以偶,阴沉不能达表也。下者不以奇,阳升不能降下也。旧本云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而王太仆注云汗药不以偶方,泄下药不以奇制,是注与本文相反矣;然王注得理,而本文似误,今改从之。按∶本节特举奇偶阴阳以分汗下之概,则气味之阴阳,又岂后于奇偶哉?故下文复言之,此其微意,正不止于品数之奇偶,而实以发明方制之义耳,学人当因之以深悟。奇音箕。)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浓,缓则气味薄,适其至所,此之谓也。(补上治上制以缓,欲其留布上部也。补下治下制以急,欲其直达下焦也。故欲急者须气味之浓,欲缓者须气味之薄。若制缓方而气味浓,则峻而去速;用急方而气味薄,则柔而不前。惟缓急浓薄得其宜,则适其病至之所,而治得其要矣。)病所远,而中道气味之者,食而过之,无越其制度也。(言病所有深远,而药必由于胃,设用之无法,则药未及病而中道先受其气味矣。故当以食为节,而使其远近皆达,是过之也。如欲其远者,药在食前,则食催药而致远矣。

欲其近者,药在食后,则食隔药而留止矣。由此类推,则服食之疾徐,根稍之升降,以及汤膏丸散各有所宜,故云无越其制度也。)是故平气之道,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远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大则数少,小则数多。多则九之,少则二之。(平气之道,平其不平之谓也。如在上为近,在下为远,远者近者,各有阴阳表里之分,故远方近方,亦各有奇偶相兼之法。如方奇而分两隅,方隅而分两奇,皆互用之妙也。故近而奇偶,制小其服,小则数多,而尽于九。盖数多则分两轻,分两轻则性力薄而仅及近处也。远而奇偶,制大其服,大则数少而止于二,盖少则分两重,分两重则性力专而直达深远也。是皆奇偶兼用之法。若病近而大其制,则药胜于病,是谓诛伐无过。病远而小其制,则药不及病,亦犹风马牛不相及耳。上文云近者奇之,远者偶之,言法之常也。此云近而奇偶,远而奇偶,言用之变也。知变知常,则应变可以无方矣。)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此示人以圆融通变也。如始也用奇,奇之而病不去,此其必有未合,乃当变而为偶,奇偶迭用,是曰重方,即后世所谓复方也。若偶之而又不去,则当求其微甚真假而反佐以取之。反佐者,谓药同于病而顺其性也。如以热治寒而寒拒热,则反佐以寒而入之;以寒治热而热格寒,则反佐以热而入之。又如寒药热用,借热以行寒,热药寒用,借寒以行热,是皆反佐变通之妙用,盖欲因其势而利导之耳。王太仆曰∶夫热与寒背、寒与热违。微小之热,为寒所折,微小之冷,为热所消。甚大寒热,则必能与违性者争雄,能与异气者相格,声不同不相应,气不同不相合,如是则且惮而不敢攻之,攻之则病气与药气抗衡,而自为寒热以开闭固守矣。是以圣人反其佐以同其气,令声气应合,复令寒热参合,使其始同终异,凌润而败,坚刚必折,柔脆同消尔。)

四、气味方制治法逆从

(素问至真要大论 附∶病有真假辨)帝曰∶五味阴阳之用何如?岐伯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 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涌,吐也。泄,泻也。渗泄,利小便及通窍也。辛甘酸苦咸淡六者之性∶辛主散主润,甘主缓,酸主收主急,苦主燥主坚,咸主 ,淡主渗泄。藏气法时论曰∶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 。故五味之用,升而轻者为阳,降而重者为阴,各因其利而行之,则气可调而平矣。涌音 ,如泉涌也。 ,软同。)帝曰∶非调气而得者,治之奈何?有毒无毒,何先何后?愿闻其道。(非调气,谓病有不因于气而得者也。王太仆曰∶病生之类有四∶一者始因气动而内有所成,谓积聚 瘕,瘤气瘿气,结核癫痫之类也;二者因气动而外有所成,谓痈肿疮疡,疣疥疽痔,掉螈浮肿,目赤 疹, 肿痛痒之类也;三者不因气动而病生于内,谓留饮癖食,饥饱劳损,宿食霍乱,悲恐喜怒,想慕忧结之类也;四者不因气动而病生于外,谓瘴气贼魅,虫蛇蛊毒,蜚尸鬼击,冲薄坠堕,风寒暑湿,斫射刺割捶朴之类也。凡此四类,有独治内而愈者,有兼治内而愈者,有独治外而愈者,有兼治外而愈者,有先治内后治外而愈者,有先治外后治内而愈者,有须齐毒而攻击者,有须无毒而调引者。其于或重或轻,或缓或急,或收或散,或润或燥,或 或坚,用各有所宜也。)岐伯曰∶有毒无毒,所治为主,适大小为制也。(治之之道,有宜毒者,有不宜毒者,但以所治为主,求当于病而已,故其方之大小轻重,皆宜因病而为之制也。)帝曰∶请言其制。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我用同人召唤出了原创男主

    我用同人召唤出了原创男主

    末世来临后,世界产生变异。小说作者们可以在自己所开辟的世界里,凝聚或者召唤出相对应的东西。苏颜只是一名普通作者,依靠末世前提取出的物品存活到现在,但其没想到的是,其以前写的同人文竟然召唤出了原创男主!呆愣的看着面前所召唤出来的男子,苏颜心中万分抓狂。我的天哪!身为同人小说作者的我,竟然召唤出了原创小说中的男主!我要怎么办啊!!!看着群里潜水的原创大神……感受到背后又凑上来的少年,想到一个人物不能召唤第二次的事情。苏颜不禁欲哭无泪╤_╤
  • 懒人修真系统

    懒人修真系统

    杨修,努力修炼是不可能努力修炼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努力修炼的。只有靠抱大腿才能勉勉强强的生活下去……
  • 不可不知的天才家教智慧全集

    不可不知的天才家教智慧全集

    家教是青少年成长路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任重而道远的。为了孩子少走弯路,为了孩子不受伤害,为了孩子多学点儿知识技能,为了孩子能健康地成长……父母有太多的理由,也付出了太多的心思和精力。家长们,少一些枯燥的说教,多一些应有的尊重;少一些强制和命令,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少一些猜测和居高临下,多一些信任和心平气和……给孩子自由的阅读空间,让他们从精彩的故事中学习和成长
  • 低碳城市:让我们的城市轻松呼吸

    低碳城市:让我们的城市轻松呼吸

    低碳不仅仅是一种概念,低碳生活也不仅仅是一种时尚,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是一件利在千秋万代的大事。节水、节电、节气,摒弃高碳模式,崇尚低碳生活……就是身边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可以让低碳生活变为现实,让我们为低碳环境、绿色地球作出自己的贡献!
  • 阿尔的河流

    阿尔的河流

    我因耳鸣而获得了倾听过去的超能力,又因角膜痰而获得了透视内心的能力。但这并末让我解脱,反而成了真正的病。
  • 绾天下

    绾天下

    乱世烽烟,少年热血,爱恨情仇,悲欢离合......她是翼国历史上年龄最小的长公主,是王兄王嫂的掌上明珠,可算命的却说,她是祸国殃民的妖孽。她生于庙堂高宇,渴望风花雪月,却遭逢家国剧变。乱世纷争之中,人们何去何从......
  • 战恋芳华:无双

    战恋芳华:无双

    一个他朗月清风,柔情似水。一个他邪魅乖张,深邃忧郁。还有一个他们爱的她……她本是红颜,为何唱着少年的戏?当天空被血染红,赤炼之戟临世,得此戟者,必定天下无双……三界为抢夺神器征战不休,而寻得旷世神器的秘密就在一位少女的身上。在她身边的男人,是真爱还是只为得到那旷世神器??在历经种种的磨难与试炼后,她决定揭开自己的身世之谜,掌控自己的命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大宁江湖记

    大宁江湖记

    自大宁朝开国以来,朝野大局安定,好一派盛世景象。近几年,江湖新秀“四侠”风头正盛,为江湖中人热议。随着四侠为求取通活泉水前往圣泉宫,隐藏身份渐渐浮现。江湖与朝廷的一派和谐之下,暗流涌动……年少时因一次意外而结成挚友的六个女孩子,如今重逢,也卷入这纷纷风云之中。其中作为安乐国特使的三位姑娘,在圣泉宫与四侠相遇,由此开启了新的故事绘卷……大宁江湖风云之下,究竟有何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