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17200000008

第8章 藏象类(2)

火之精气,藏于心曰神。《阴阳应象大论》曰∶心在窍为舌,肾在窍为耳。可见舌本属心,耳则兼乎心肾也。)故病在五脏,(心为五脏之君主,心病则五脏应之。)其味苦,其类火,(火之味苦。)其畜羊,(《五常政大论》曰其畜马,而此曰羊者,意谓午未俱属南方耳。)其谷黍,(黍之色赤,糯小米也。《五常政大论》曰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火之精气,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心主血脉也。)其音征,(火音曰征,其应夏,其化戊癸子午。)其数七,(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其臭焦。(焦为火气所化。)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土王四季,位居中央,脾为属土之脏,其气相通。黄者土之色。口者脾之窍。土之精气,藏于脾曰意。)故病在舌本,(脾之脉连舌本,散舌下。)其味甘,其类土,(土之味甘。)其畜牛,(牛属丑而色黄也。《易》曰坤为牛。)其谷稷,(稷,小米也。粳者为稷,糯者为黍,为五谷之长,色黄属土。)其应四时,上为镇星,(土之精气,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脾主肌肉也。)其音宫,(土音曰宫,其应长夏,其化甲己丑未。)其数五,其臭香。(香为土气所化。)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西为金王之方,肺为属金之脏,其气相通。白者金之色。鼻者肺之窍。

金之精气,藏于肺曰魄。)故病在背,(肺在胸中,附于背也。)其味辛,其类金(,金之味辛,)其畜马,(肺为干象,《易》曰干为马。)其谷稻,(稻坚而白,故属金。)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金之精气,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肺主皮毛也。)其音商,(金音曰商,其应秋,其化乙庚卯酉。)其数九,(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其臭腥。(腥为金气所化。)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北为水王之方,肾为属水之脏,其气相通。黑者水之色。二便者肾之窍。水之精气,藏于肾曰志。)故病在溪,(《气穴论》曰∶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溪者,水所流注也,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水之味咸。)其畜彘,(彘,猪也。《易》曰坎为豕。彘音治。)其谷豆,(菽也,黑者属水。)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水之精气,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肾主骨也。)其音羽,(水音曰羽,其应冬,其化丙辛辰戌。)其数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其臭腐。(腐为水气所化。《礼月令》云其臭朽。朽与腐类。)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善诊者,必能察此阴阳藏象之精微,而合于吾心,庶神理明而逆从变化无遁情矣。)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不得贤智而教之,适足以害道;不得真人而授之,适足以乱真。《气交变大论》曰∶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慢泄天宝。此之谓也。

义详运气类十。)

五、四时阴阳外内之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论理,讲求也。列别,分辨也。端言经脉之发端,络言支脉之横络。两经交至谓之会,他经相贯谓之通。十二经之表里,谓之六合。气穴溪谷、分部逆从等义,如《经脉篇》及《气穴》、《气府》、《皮部》、《骨空》等论,各有详载,而此篇所答,则惟四时五行藏象气味之化,其他则散见各篇也。别,必列切。)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者天地之阳气,东者日升之阳方,故阳生于春,春王于东,而东方生风。)风生木,(风动则木荣也。)木生酸,(《洪范》曰∶木曰曲直,曲直作酸。故凡物之味酸者,皆木气之所化。)酸生肝,(酸先入肝也。)肝生筋,(肝主筋也。)筋生心,(木生火也。)肝主目。(目者肝之官也。)其在天为玄,(玄,深微也。天道无穷,东为阳升之方,春为发生之始,故曰玄。)在人为道,(道者,天地之生意也。人以道为生,而知其所生之本,则可与言道矣。)在地为化。(化,生化也。有生化而后有万物,有万物而后有终始。凡自无而有,自有而无,总称曰化。化化生生,道归一气,故于东方首言之。)化生五味,(万物化生,五味具矣。)道生智,(生意日新,智能出矣。)玄生神。(玄冥之中,无有而无不有也,神神奇奇,所从生矣。按∶在天为玄至此六句,他方皆无,而东独有之。盖东方为生物之始,而元贯四德,春贯四时,言东方之化,则四气尽乎其中矣。此盖通举五行六气之大法,非独指东方为言也。观《天元纪大论》有此数句,亦总贯五行而言,其义可见。详运气类三。)神在天为风,(飞扬散动,风之用也。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雨露,无非天地之神,而风则神之一者。又风为六气之首,故应东方。)在地为木,(五行在地,东方属木。)在体为筋,(筋属众体之木。)在脏为肝,(肝属五脏之木。)在色为苍,(苍属五色之木。)在音为角,(角属五音之木。)在声为呼,(怒则叫呼。)在变动为握,(握同搐搦,筋之病也。)在窍为目,(肝之窍也。)在味为酸,(木之味也。)在志为怒。(强则好怒,肝之志也。《宣明五气篇》曰∶并于肝则忧。)怒伤肝,(怒出于肝,过则伤肝。)悲胜怒;(悲忧为肺金之志,故胜肝木之怒。悲则不怒,是其征也。)风伤筋,(同气相求,故风伤筋。)燥胜风;(燥为金气,故胜风木。)酸伤筋,(酸走筋,过则伤筋而拘挛。)辛胜酸。(辛为金味,故胜木之酸。)南方生热,(阳极于夏,夏王于南,故南方生热。)热生火,(热极则生火也。)火生苦,(《洪范》曰∶火曰炎上,炎上作苦。故物之味苦者,由火气之所化。)苦生心,(苦先入心也。)心生血,(心主血脉也。)血生脾,(火生土也。)心主舌。(舌为心之官也。)其在天为热,(六气在天者为热。)在地为火,(五行在地者为火。)在体为脉,(脉属众体之火。)在脏为心,(心属五脏之火。)在色为赤,(赤属五色之火。)在音为征,(征属五音之火。)在声为笑,(喜则发笑,心之声也。)在变动为忧,(心藏神,神有余则笑,不足故忧。)在窍为舌,(心之窍也。)在味为苦,(火之味也。)在志为喜。(心之志也。)喜伤心,(喜出于心,过则伤心。)恐胜喜;(恐为肾水之志,故胜心火之喜。恐则不喜,是其征也。)热伤气,(壮火食气也。)寒胜热;(水胜火也。)苦伤气,(苦从火化,故伤肺气,火克金也。又如阳气性升,苦味性降,气为苦遏,则不能舒伸,故苦伤气。)咸胜苦。(咸为水味,故胜火之苦。愚按∶气为苦伤而用咸胜之,此自五行相制之理。若以辛助金,而以甘泄苦,亦是捷法。盖气味以辛甘为阳,酸苦咸为阴,阴胜者制之以阳,阳胜者制之以阴,何非胜复之妙?而其中宜否,则在乎用之权变耳。)中央生湿,(土王中央,其气化湿。)湿生土,(湿润则土气王而万物生。)土生甘,(《洪范》曰∶土爰稼穑,稼穑作甘。凡物之味甘者,皆土气之所化。)甘生脾,(甘先入脾也。)脾生肉,(脾主肌肉也。)肉生肺,(土生金也。)脾主口。

(口唇者脾之官也。)其在天为湿,(气化于天,中央为湿。)在地为土,(形成于地,中央属土。)在体为肉,(肉属众体之土。)在脏为脾,(脾属五脏之土。)在色为黄,(黄属五色之土。)在音为宫,(宫属五音之土。)在声为歌,(得意则歌,脾之声也。)在变动为哕,(哕,于决切,呃逆也。)在窍为口,(脾之窍也。)在味为甘,(土之味也。)在志为思。(脾之志也。宣明五气篇曰∶并于脾则畏。)思伤脾,(脾志为思,过则伤脾。怒胜思;怒为肝木之志,故胜脾土之思。怒则不思,是其征也。)湿伤肉,(脾主肉而恶湿,故湿胜则伤肉。风胜湿;木胜土也。)甘伤肉,(过于甘也。)酸胜甘。(酸为木味,故胜土之甘。)西方生燥,(金王西方,其气化燥。)燥生金,(燥则刚劲,金气所生也。)金生辛,(洪范曰∶金曰从革,从革作辛。

故味辛者,皆金气之所化。)辛生肺,(辛先入肺也。)肺生皮毛,(肺主皮毛也。)皮毛生肾,(金生水也。)肺主鼻。(鼻者肺之官也。)其在天为燥,(气化于天,在西为燥。)在地为金,(形成于地,在西属金。)在体为皮毛,(皮毛属众体之金。)在脏为肺,(肺属五脏之金。)在色为白,(白属五色之金。)在音为商,(商属五音之金。)在声为哭,(悲哀则哭,肺之声也。)在变动为咳,(邪伤于肺,其病为咳。)在窍为鼻,(肺之窍也。)在味为辛,(金之味也。)在志为忧。(肺之志也。金气惨凄,故令人忧。宣明五气篇曰∶并于肺则悲。)忧伤肺,(忧则气消,故伤肺也。)喜胜忧;(喜为心火之志,能胜肺金之忧。喜则神畅,故胜忧也。)热伤皮毛,(热胜则津液耗而伤皮毛,火克金也。)寒胜热;(水制火也。)辛伤皮毛,(辛能散气,故伤皮毛。)苦胜辛。(苦为火味,故胜金之辛。)北方生寒,(水王北方,其气化寒。)寒生水,(寒气阴润,其化为水。)水生咸,(洪范曰∶水曰润下,润下作咸。故物之味咸者,皆水气之所化。)咸生肾,(咸先入肾也。)肾生骨髓,(肾主骨髓也。)髓生肝,(水生木也。)肾主耳。(耳者肾之官也。)其在天为寒,(气化于天,在北为寒。)在地为水,(形成于地,在北属水。)在体为骨,(骨属众体之水。)在脏为肾,(肾属五脏之水。)在色为黑,(黑属五色之水。)在音为羽,(羽属五音之水。)在声为呻,(气郁则呻吟,肾之声也。)在变动为栗,(战栗也。大寒甚恐则有之,故属水。)在窍为耳,(肾之窍也。按前篇金匮真言论云∶南方赤色,开窍于耳。北方黑色,开窍于二阴。则耳又为心之窍。如本藏篇以耳之高下坚脆而验肾,则耳信为肾之窍,而又属于心也。)在味为咸,(水之味也。)在志为恐。(肾之志也。)恐伤肾,(恐则精却,故伤肾。凡猝然恐者多遗尿,甚则阳痿,是其征也。)思胜恐;(思为脾土之志,故胜肾水之恐。深思见理,恐可却也。)寒伤血,(寒则血凝涩,故寒伤血。阴阳应象大论云∶寒伤形。盖形即血也。)燥胜寒;(燥则水涸故胜寒。)咸伤血,(咸从水化,故伤心血,水胜火也。食咸则渴,伤血可知。)甘胜咸。(甘为土味,故胜水之咸。按∶新校正云∶详此篇论所伤之旨,其例有三∶东方云风伤筋、酸伤筋,中央云湿伤肉、甘伤肉,是自伤者也;南方云热伤气、苦伤气,北方云寒伤血、咸伤血,是伤己所胜也;西方云热伤皮毛,是被胜伤己也,辛伤皮毛,是自伤者也。凡此五方所伤,有此三例不同。愚按北方云燥胜寒,若以五行正序,当云湿胜寒;但寒湿同类,不能相胜,故曰燥胜寒也。诸所不同如此,盖因其切要者为言也。)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此节重出,注见阴阳类一。又天元纪大论亦稍同,详运气类三。)

六、五气之合人万物之生化

同类推荐
  • 刘壮肃公奏议

    刘壮肃公奏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药性赋

    药性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邓析子

    邓析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王太子辟罗经

    天王太子辟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陆先生道门科略

    陆先生道门科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风雨南洋

    风雨南洋

    十年前他们第一次踏足樟宜机场,懵懂的年纪,心中想的却是履行完“十年契约”后即刻逃离。但是当她们被命运之箭射中的那一刻,就注定她们的一半留在了故乡,一半飘泊在南洋。十年后,他们的脚步又迷惑了,十年的时光终把自己绑在了那个一心想逃离的地方,十年的奋斗绽放了青春,也困住了自己。洗尽铅华渡尽劫波后还能看清岁月的视野吗?涅槃重生之后还能换回初心吗?十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韩国常识

    韩国常识

    《韩国常识》以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的文字详尽盘点了去韩国最不能错过的热门旅游景点,介绍了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常识。此外,切合实际地全面介绍了留学韩国、旅游韩国的注意事项,全面介绍了在韩国不能不吃的各种美食以及多样丰富的异域文化。除此之外,还提供了一套全面而实用的在韩生活攻略,以帮助大多数人解决在赴韩留学或去韩旅游的时候遇到的各种问题。
  • 琉璃血月

    琉璃血月

    在传说中有一个地方名叫九重天人间天的另一边,住着传说中的神,而中间而是人界,然而在另一边也就是魔界,而地界也就是魔界,里面也住着魔,妖,鬼三界,还有一些异等等。还有就是人鱼族,精灵,等等
  • 鹤君传

    鹤君传

    平平无奇的青年赵鹤穿越到《河洛》世界,借助天书与辰朝皇帝朱元璜分庭抗礼,在巴蜀建立起心中的理想国,君临天下后,时人称之为‘’鹤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世界寄生体

    世界寄生体

    世界在我耳边低语,交织的情感渐渐淡去,失去肉体的李维无限增殖着,祂是一切神秘的根源。(幕后黑手,灵气复苏)
  • 重生美人心计

    重生美人心计

    这是一部欢喜冤家从相憎相恨到相亲相爱的温馨爽文。这是一部废物翻身成为一代女皇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生。这是一部前世今生命运轮回时空转移却亘古不变的爱情神话。她是人人嫌恶唾弃的灾星,新婚之夜即克死虐待狂新郎,人人闻之色变。是他眼中的杀人狂。风流邪魅的太子眯着桃花眼,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心如毒蝎的杀人狂居然混进宫里了!”他一脸狡黠,凑近她耳边,“你使用的苦肉计已经过时了,记住!本太子最喜欢的是美人计!”她不服输的说道:“你很想死吗?本小姐的美人计你受不起!”
  • 哲学常识1000问

    哲学常识1000问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读者展示充满智慧的中外哲学大家、源远流长的哲学流派、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发人深省的哲学名言、博大精深的哲学名著、绵延不绝的哲学斗争、异彩纷呈的哲学学说和令人津津乐道的哲人轶事。让读者轻松领略哲学的魅力与智慧。
  • 永济融禅师语录

    永济融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