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36700000002

第2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来没有跟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的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爱他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张幼仪

芙蓉花开,一生一世

在杭州,春雨滴过黛瓦屋檐,烟柳和煦,沉醉了内敛的山色。

1914年3月,杭州府中复办,并且创办了校刊《友声》。在这个鲜花烂漫的季节,徐志摩再度回到学校。三星期后,一篇名为《论小说与社会关系》的文章突然震惊四野。徐志摩也凭此文声名鹊起,被同学们称为神童。

春风拂过低垂的杨柳,一直蔓延到芳草萋萋的操场。远处,阳光温柔地洒在少年脸上,将那颗安逸的心慢慢笼络。

他不会想到,一篇信手写就的文竟会被别人赏识,而且让他收获了一份并不情愿的婚姻。

校长办公室里,时任浙江都尉朱瑞的秘书张嘉璈正在认真翻阅学生的作文试卷。在看了十几份后,只见一张字迹工整、才思泉涌的文章跃然纸上。慧眼识珠的张嘉璈对文章赞不绝口,问校长此文是谁所作。

就这样,徐志摩第一次站在张嘉璈身前。

阳光穿过落地窗打在徐志摩身上,他一身西装孑然独立。清澈的眼眸埋在淡烟微蹙的眉角下,头有些大,脸庞狭长细致,镶金边的眼镜牢牢扣在耳畔。那均匀的身材,被夕阳拉成长长的剪影。

见他第一眼,张嘉璈竟被徐志摩优雅大方的风度和气质吸引。他拉着徐志摩坐在朱红色的沙发上,从文学聊到人生,从中国谈到世界。两人的抱负和想法虽不尽相同,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夜幕渐渐降临,两人的谈话却没有被黑夜驱散。经过深聊,张嘉璈从徐志摩口中得知了另外一个人的名字——徐申如。这个驰骋硖石的商界大亨,其名声早就飘到了张嘉璈的耳朵里。望着徐志摩茫然的眼神,他灵光一闪,决心将十三岁的妹妹嫁到徐家。

张嘉璈之所以将妹妹下嫁徐家,不仅仅是看重徐志摩的才情,他更知徐家财大气粗,将来仕途之事也有照应。

三日后,他写信给徐申如,为表明决心,还派人到徐家主动求亲。

早年,徐申如就听过声势显赫的张家。张幼仪的祖父曾是清朝的知县,父亲张润之的仕途尽管不顺,但也是当时名气很大的医生。细细数来,张幼仪兄弟姐妹加起来有十二人,她排行老八。

张幼仪的二哥张君劢(张嘉森)和四哥张公权(张嘉璈)都曾留学日本。当时,也是社会上红极一时的名流,对学术界、政界和金融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张君劢在辛亥革命后担任宝山县议会议长,组织过民社党,又出任为民国农商部秘书。

1913年,张君劢留学德国,在1915年回国后任浙江交涉署署长。后来,曾担任北大教授、民社党主席等要职。张嘉璈于1913年任浙江都尉朱瑞的秘书、参议院秘书长。后来因为不满袁世凯的统治而离职,改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到了1928年,任中国银行总经理。

张家显赫的家势也让徐申如深深动容。数十年来,徐家家业纵然蒸蒸日上,但面对中国数百年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还是让以商业发家的徐申如心中多多少少有点自卑。这一次张家主动提亲,他正好可以借此时机扶正家业。

当看到张幼仪的照片时,徐申如心中的顾虑少了一截。起先他担心张幼仪长相不好,怕徐志摩受了委屈。没想到张幼仪生得典雅大方,容貌端庄可人,如果嫁给徐家,并不失半分仪礼。徐申如喜不自禁,给张嘉璈回信说:“我徐申如有幸以张嘉璈(张公权)之妹为媳。”

一个春风和煦的下午,张嘉璈拿着徐志摩的照片送到张幼仪眼前。黑白照片上的男人,金丝边的眼镜下暗藏着幽邃的眸子,高挺的鼻梁如山峰俊逸。借着明媚的阳光,那张俊朗的面容如繁星点亮她年轻的心。

原来他是这个样子,在十里春风中摇曳生姿。

不谙尘世,又脱凡超俗。

张幼仪沉沉思索,拿起照片放在阳光下观望,很久之后方欣喜地收起,放于胸口独自畅想。

侍女从没见过这样的她,如同起舞的蝴蝶,寻找一所唯美浪漫的家。张幼仪垂下头,长长的睫毛微微颤抖着:“你相信一见钟情吗?”侍女无从回答,但她明白张幼仪的那双眼睛。于是,她不假思索地说:“我相信。”张幼仪笑着抿了抿嘴:“爱情来得太突然,可我依然相信那是对的。”

几天以后,张嘉璈从外面回来,看到在芍药花丛中举扇慵懒的她。

张嘉璈笑着问她:“那桩亲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张幼仪落下扇子,脸上飞过一片赤霞:“什么怎么样了?”

张嘉璈笑着问她:“没有否认就是喜欢咯?”

她羞赧地丢下扇子,往花丛中快跑去。踏着春天里的清香,一种莫名的喜欢和莫名的欣喜冲上脑门。

照片中的那个人,会不会与自己脑海中想到的他一模一样?会不会陪她一生一世,至死不渝?

四哥从小疼她,在婚姻大事面前,他绝不会推她入火坑。

爱情的奇妙,在一瞬间开了花。

在一次家中的聚会上,张嘉璈开玩笑说:“妹妹最近心神恍惚,听丫鬟说每天都在看一张照片。”

张嘉森放下手中的米饭,笑笑说:“还不是你,找来徐志摩的照片哄她。”

张嘉璈辩驳道:“哄没哄,你自己问妹妹。”

张幼仪腮上挂上一抹绯红:“讨厌,不和你们贫了。”说完就要走,张润之笑着喊住她:“不要这么着急。”

张幼仪回过身来,几分娇嗔几分羞赧地坐下。张嘉森和张嘉璈相互对视,不再说话。

张润之半分严肃半分玩笑地说:“幼仪啊,你虽然不大,但此时也到了结婚的年纪。徐家颇有些家底,与我们张家算得上门当户对。让你嫁过去,可是不甘?”

良久,家人见她浅笑如风,羞赧的花颜暗藏娇嗔。自知亲事已成大半,张润之便问她,对徐志摩的印象如何。

在夕阳的晚照下,张幼仪伸手轻轻捏了一下口袋里的照片,随后才释然地抽出来,笑着说:“一切听从父母安排!”

她说的安排里其实夹杂着喜欢,那是在一见之下的钟情,也是对这段突如其来的姻缘的忠贞。

但是徐志摩却不以为然,因为他并不是一个守旧的人,也自然不会为了传统的伦理道德而爱上一个人。当张幼仪的照片飞入徐志摩眼眸时,他不屑地扬起唇角,淡然地说道:“乡下土包子。”

在这个如花的年纪里,他还不能体会什么叫作爱情。没有体会过刻骨铭心,也就不会有棱角去反抗世俗纲常。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好像在他胸口建起一堵墙,没到合适的年纪,自然翻不过去。

两家在欢声笑语中定下这门亲事,而那时的徐志摩年仅十六岁,张幼仪比他小三岁。张开翅膀,他想如海鸥一样掠过水面,而后往蔚蓝色的海域滑行。但年纪终究小,岁月的磨砺没能让他如愿以偿。

一间奢华的酒店里,双方家长围着圆桌坐下。

在黄澄澄的灯光下,那张冷峻的脸颊仿佛夏天的冰淇淋。吃上去也许甜甜的,却又冷又冰,没有丝毫的温暖。尽管这样,张幼仪还是喜欢看他。哪怕在情窦初开的年纪徒生相思,她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怨言。

酒宴到了尾声,大家都有了初步的相互了解,本打算再说几句话就要走的。这时,张幼仪突然站起来,双手举起酒杯,脸上拂过战战兢兢的恐慌,又有少许的喜悦:“徐志摩,我敬你一杯。”

张嘉璈赶忙打断她,伸手拽了拽她的衣袂,小声说:“妹妹你疯了,小小的姑娘家喝什么酒?”

张幼仪就当没有看见,脸上仍有几分期盼。

很久很久,坐在椅子上的徐志摩没有丝毫的回应。他只是不住地夹菜,想掩盖内心深处的不屑。可即便不想搭理,他还是被父亲硬生生推了起来:“志摩,张小姐给你敬酒呢!”

徐志摩很不情愿地哦了一声,端起一杯酒站起身来,视线在她身上没有停留半分。

张幼仪唇角掠过一丝笑意:“徐……”还没有说完口中的话,他已经喝下杯中的酒,冷冷地坐在椅子上,又神色淡漠地吃起来。

那是怎样的一种尴尬,明明带着喜欢,又明明带着恨意。就连喝下的酒都是凉的,同时又是如刀划破喉咙,渗出炙热的鲜血。

张幼仪愣愣地坐在椅子上,眼泪狠狠地从眼角挤出来。啪的一声,打在冰冷的手腕上,碎成斑斑痕迹。

疼痛在胸口抽了一会儿,最后还是伴随着残酒被咽了下去。

踏着青春的沙滩,走在阳光漫洒的海岸。蔚蓝的天空浮着悠悠白云,而徐志摩正是像要冲破蓝天的小鸟,一步一步接受着岁月的洗礼。

1915年夏天,徐志摩以优异的成绩在杭州府中顺利毕业,于同年考入上海浸信会学院暨神学会(沪江大学前身,现为上海理工大学)。梦想的翅膀没有一刻停滞挥舞,这时仿佛后劲更足。

与他追梦的理想不同的是,这年徐家和张家正要为徐志摩和张幼仪筹备婚礼。纵然他心中有万般不情愿,可看到父母笑逐颜开的模样,那颗颤抖的心还是稳住了。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年少的徐志摩特别想办一场西式婚礼,但双方家长都是传统且守旧的人,自然接受不了。

1915年9月,双方家长开始一起商量所要采办的结婚用品。置办了半个月,所需的东西才勉勉强强完成。一天傍晚,两家人坐在一个酒店里讨论结婚的细节。当张润之向徐申如提及旧式婚礼的诸多问题时,徐志摩突然打断两人的谈话,毅然决然地说:“如果不按照新式婚礼举办,这个婚我就不结了!”

徐申如气不打一处来:“这是你能决定的吗?自古以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来都没有变过。你一个小孩子不懂得尊重祖宗的传统,搞什么洋玩意?”

徐志摩扭过脸去:“如果父亲看不惯洋玩意,大可以不用洋货。可父亲手中大大小小的东西,恐怕都算作洋货了。”

张幼仪轻声问了一句:“你想要西式婚礼可是为了图个‘洋气’?”

徐志摩半分冷笑半分不搭理地说:“洋气不洋气谈不上,我只是觉得办个旧式婚礼挺土气的。”

张幼仪不再说什么,脸色阴沉了好一会儿,最后又抬起头来。张嘉璈瞄了一眼僵持的双方,笑意冉冉地说:“其实志摩说得也不无道理。如今已是民国,不再是过去守旧的大清朝。再说了,现在新总统不正倡导着学习西方新知识吗?我觉得……”

徐申如摆摆手:“祖宗的规矩是板上钉钉的,我们是中国人,结婚这件事不过是一个过程,与守旧不守旧又有何关系?你们不要再说了,这婚必须置办旧式的。”

徐志摩起身拍了拍桌子:“爹,您说让孩儿结婚,好,孩儿答应你了。可这婚礼的自主权也不给孩儿吗?孩儿长大了,很多事可以做主了!”

徐申如点了一根香烟,兀自抽了几口,不答。张幼仪揪了一下张润之的衣袂,小声说:“父亲,结婚不过是一个形式,至于中式还是西式,我想也没那么重要了。况且徐志摩又热爱西方文化,若不顺着他,等他日嫁入徐家,女儿的命可就苦了。”

张润之几分了然地点点头:“说得也是。”想了一会儿,他才对愁眉不展的徐申如说:“依我看哪,咱们都妥协一步。不如、不如就办个……中西合璧的婚礼吧。”

“中西合璧?”徐申如诧异地抬起头,“中不中洋不洋的,张兄不怕被旁人笑话吗?”

张润之淡淡地笑了笑:“徐兄此言差矣。如今硖石有多少教堂,又有多少人在那里举办婚礼?不论是商界,还是政界和文化界,都有人在教堂举办婚礼。咱们这一辈从小在大清朝里摸爬滚打,受的也是旧式教育。倒不如让孩子们‘洋气洋气’,也遂了他们的愿。”

徐申如垂下头想了一会儿,片刻后,又抬起头来看向张幼仪:“幼仪,你也是这么想的吗?”

张幼仪没有丝毫犹豫地点点头,嘴角抿了抿,显得十分诚恳。只要能嫁给徐志摩,不论是怎样的婚礼,她都可以不在乎。前路漫漫,她好不容易才在荒凉的沙丘找到一汪清泉。他是那么纯洁,又是那么甘甜。

于茫茫人海中的相逢,本就是渺茫的渴求。如今心甘情愿地下嫁,她又怎能不迁就?

在经过多次磨合后,两家最终采取了中西合璧的方式,将传统婚礼和西式婚礼很好地杂糅在一起。

为了能让幼仪风风光光地出嫁,也为了让她日后受到徐家重视,张嘉璈不惜重金,派人到欧洲采办嫁妆。奢侈和华贵萦绕着这两位新人,从相识的那一刻开始,这场婚姻便注定有它独特的意义。

从欧洲驶来的火车浓烟滚滚,两大车厢居然运载的都是嫁妆,奢华横溢,不禁让世人咋舌。

1915年10月29日,鞭炮声漫卷大街小巷,锣鼓声震天响,向世人宣告着一场盛世婚礼。在一间装修奢华的房间里,张幼仪身穿西洋白与中国红相间的礼服,徐志摩则是一身笔挺的西装。而后在亲朋好友面前,两人并没有依照旧俗拜天地,而是接受了证婚人证婚。

洞房花烛夜,良辰美景时。红绡帐下,本应该履行儿女情长。但徐志摩心中却泛起小小的抵触,就像平静的湖面频生涟漪。因为不爱,所以没有相扶到老的勇气。望着张幼仪深情的眼眸,他轻叹一声,躺在被窝侧身大睡。

徐志摩心中清楚,旧式包办婚姻并不是他要追求的爱情。如果没有经历沧海桑田,不曾有对望生情,也便到不了天长地久。

一宿,在孤寂的夜色下沉沦。张幼仪没有得到丈夫半点疼爱,也没听他说一句晚安。纵然徐志摩心中无话可说,但张幼仪依旧痴心一片。她多想当着徐志摩的面倾吐心声,说出她嫁到徐家的渴望,说出她对徐志摩的一见倾心。她多想告诉丈夫自己十分感谢命运的安排,让她早一步来到徐家,让他们在最年轻的时间相遇。

可徐志摩的沉默消散了她澎湃的热潮,在传统封建思想的禁锢下,她终究是屈服了。只能紧张地望着丈夫,却没有说出一句话。

同类推荐
  • 唐诗新语

    唐诗新语

    本书作者陈忠来是余姚市东海城市文化研究院特聘硏究员,余姚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主要学术论著有:《河姆渡文化探原》《太阳神的故乡》。本书精选了唐代百余诗人近600首诗作进行现代解读,其中单独列篇的有诗人25人,诗400余首;女诗人33人,诗40余首。视角独特,解读准确,阅读本书能领略唐诗的博大精深,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
  • 夜渔

    夜渔

    本书收录黄波的散文作品36篇,作品主要以“钓鱼”为线索,回忆童年,感怀岁月,描写生活,体验自然,文字读来清新流畅,各种钓鱼体验鲜活生动。
  • 客厅里的绅士(毛姆文集)

    客厅里的绅士(毛姆文集)

    一九二二年,当毛姆作为剧作家、短篇及长篇小说家甚至社交名流均取得巨大成功之际,他将这些全部放下,远赴东南亚进行了一次长途而且相当艰苦的旅行。毛姆在逆伊洛瓦底江往蒲甘的船上偶然读到赫兹里特《论旅行》中的一段话:“妙哉!挣脱俗世与舆论羁绊——把我等那苦苦纠缠、令人烦恼、没完没了的自我身份丢于自然之中,做个当下之人,清除所有累赘——只凭一碟杂碎维系万物,除了晚上的酒债,什么也不亏欠——不再寻求喝彩并遭逢鄙视,仅以客厅里的绅士这一名衔为人所知!”顿如醍醐灌顶,遂决定写这样一本游记,并以“客厅里的绅士”为其书名。可是直到七年之后,他才真正提笔写成此书,并在“序言”中坦承:“本书不像《在中国屏风上》乃意外所获。书中记述的旅行为我所愿;但我起初就有意将之成书。《在中国屏风上》我写得开心。同类题材我想再试手艺,但规模要更精细,并采用一种我能赋予明确模式的形式。这是风格的演练。”
  • 拂挲大地

    拂挲大地

    关于黄土高原上的两个村庄让义村、马咀村的乡村调查,它们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基因,但是在中国城镇化的洪流中都受到冲击,后者努力适应,主动迎接,前者保守闭塞,竭力抵挡。?书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正、反、合,每部分20章节。正篇展示村落里保存的传统基因,反篇展示两个村庄被城镇化洪流破坏的现状,合篇是目前村庄发现的可喜的回归,它们正在发生着惊心动魄的变革。?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调查《拂挲大地》,就是一本关于农村命运和农民状况的纪实作品。展示一个让人振奋的现代新农村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主要写两个村庄农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自十八大以来在基层的探索实践,它不同于小岗村,也有别于华西村,它吸收了新中国诞生以来,包括改革开放至今的经验和成就,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经典精装系列:羊皮卷

    经典精装系列:羊皮卷

    本书是一部人生“圣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励志丛书,它所蕴藏的力量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命运,它所记载的震铄古今的财富秘密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人。
热门推荐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2017中国年度作品·诗歌

    2017中国年度作品·诗歌

    本书由中国诗歌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6年诗歌创作的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French Revolution

    The French Revolut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田园如绣

    重生之田园如绣

    方如绣醒来之后发现自己重生在了一个农家女的身上,原主之前被麻雀当凤凰养了十多年,一朝和正主调回身份,受不了残酷的打击,现在便宜了方如绣。好,不就是种田么,她会。只是俗话不是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么?那为何:别人中的瓜是又大又圆,她种的瓜是烂在田;别人养的鱼儿能卖钱,她养的鱼一夜死完?不怕、不怕,抓住小人暴打一顿之后,继续劳作便是,作为一个农民,她的思维比较简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快穿,男神请正常点

    快穿,男神请正常点

    江冉突然绑定了系统,就走上了助人为乐的道路。日常,系统:亲,今天也要努力做个好人喔。江冉:Q_Q你确定要一大早就这样吗,我就是个好人的,而且这么“乖”。系统:=_=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吗,亲,我们要积极一点,加油,到处转转,去做好事啊!女主:系统每天逼我到处做好事,男主总是不正常Q_Q。男主:媳妇总是躲着我,总是到处走o(╯□╰)o。
  • 世界名牌大全(英汉双语版)

    世界名牌大全(英汉双语版)

    本书《世界名牌圣经》是中英文的对照白金版本,不仅给读者展现原汁原味的世界名牌,而且领略名牌风采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了英语水平和人生品质。本书根据中国人的喜好精心挑选了8大品类:尖端品牌、世界名表、品牌服装、化妆品、珠宝首饰、皮具、名酒、豪车系列。这8部分全是作者精挑细选出的世界名牌,每一个部分分为“品牌名片”、“品牌标志”、“品牌阅读”并附核心词汇。“品牌名片”一目了然列明名牌的品类、标志风格、创始人、诞生地、诞生时间;“品牌标志”展示名牌的商标;“品牌阅读”详细叙述名牌传奇、名牌经典之作等等。
  • 提督并不想当厨师

    提督并不想当厨师

    提督: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不是厨师!我不是厨师!我不是厨师!舰娘&??:提督,好饿。提督:……等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