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38400000049

第49章 吴蕴初:用“国产”将泛滥而入的“外货”抵出国门(2)

1920年,吴蕴初回到上海,与他人合办炽昌新牛皮胶厂,任厂长。这期间,日商在上海倾销的“味之素”,引起了他的注意,并摸索研制成功味精,后建成上海天厨味精厂。为使味精所需盐酸自给,1930年建成天原电化厂。该厂是我国第一家生产盐酸、烧碱和漂白粉等基本化工原料的氯碱工厂。1932年,吴蕴初了解到美国杜邦公司的合成氨试验工厂停业,有一套设备待售,便买下设备,建设了天利氮气厂。天利厂用天原厂电解车间放空的氢气制合成氨,部分合成氨再制成硝酸,这是我国生产合成氨及硝酸的第一家工厂。为使天厨、天原所需耐酸陶瓷做到自给,吴蕴初于1934年建成天盛陶器厂,生产多种耐酸陶管、瓷板、陶质阀门及鼓风机等,创国产耐酸陶瓷工业之先河。至此,天厨、天原、天盛、天利4个轻重化工企业形成了自己实力雄厚的“天”字号化工集团,在我国化学工业史上写下了灿烂的篇章。

为使天利氮气厂和同时在建的永利公司南京铔厂之间避免矛盾激化,吴蕴初与范旭东坦率地通函协商,划定了各自的经营范围:永利在长江以北,天利在长江以南,从而形成了所谓“南吴北范”的格局。

爱国

日伪时期铁路沿线,大街小巷,几乎凡是人流较大或簇居集散处都彩绘着甚为醒目的“仁丹”与“味之素”的广告。这种无所不在几乎渗透到每个角落的产品宣传,说明厂家能力强,而且生产厂家多,生产量也大;但也有个弱点,一旦遭到比它物美价廉的同类产品的抵制,必如急流被阻当即积压成山,不是另寻出路,就得停产。

日倭的可恶,在吴蕴初的脑海里印象最深,从明代以来的强盗式的掠夺愈来愈凶,特别是幼时那听了多次,次次为之切齿的“甲午战争”、“马关条约”,他终生难忘,时时想象着他如何能像戚继光、俞大猷那样纵马摇枪,麾动铁骑去痛快淋漓地驱倭出境。如今他已经抓到了一个机会,他可以凭了自己的本事,和那些握着“味之素”的日倭较量较量了。其次,“味之素”体小单一,便于研究。因为以他当时的经济能力来说,是承受不起复杂庞大的实验活动的。最后,像“味之素”这样的产品是最易得利的,因为它是人们一日三餐中很理想的调料。销量自会极大,见利也会极快。

吴蕴初主意一定就跑到商店花了四个银角子买回了一小瓶“味之素”。就在他与妻子在上海租用的一间半卧室,做起化学分析,分析的结果,它的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钠,当时化学上的中译名称为“哥罗登酸钠”。对“哥罗登酸钠”吴蕴初并不陌生,他是读过有关资料的。最早从植物蛋白中提取这种物质的是德国人,日本人自是受了德国人的启发。日本人能从德国人的启发中获得这种产品技术,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在日本人的启发下获得这种技术呢?只要能提炼出“哥罗登酸钠”,就解决并获得了与“味之素”相类的产品。

环境小,条件差,吴蕴初又在做着“新炽昌”的厂长,只能靠“业余时间”。条件差,化学反应就不会进行得很完美,速度也必缓慢,因此往往需要几个昼夜的连续观察与记录,一个只靠“业余时间”的人是无法坚持的。于是这个具体的、日常性的试验活动就只好由助手代替了。请助手,吴蕴初没那个条件,也因为要保密而没那种可能,就只得依靠他的夫人戴懿了。戴懿的文化水平并不高,连初小都没有读完,根本不知道化学为何物。但是,她慧心独具又极忠于丈夫的事业,硬是全心全意地在丈夫的指引下坚持着工作。每日里认真地观察着各种细微的反应,一点一点地记在一个专用的小本子里,经常是夜以继日地摆弄着那些瓶瓶罐罐与酒精灯。而且不仅要付出巨大的精力与劳务,还须不时地向人赔小心,因为试制中不时逸出的硫化氢臭气与盐酸的酸味弥漫着整个亭子间,再溢入邻家,邻家自然会很不满于这种污染。吴夫人每当此时,只好事先往邻家去致歉,以求得谅解。

吴蕴初夫妻同心,顽强地坚持,经过近一年的紧张而繁细的工作,终于掌握了“哥罗登酸钠”的制作方法。夫妻俩几百个日日夜夜的辛辛苦苦结晶出了几十克颗粒细微、白光耀眼的晶体。虽只几十克,可这标志着日后的无数克;标志着自此中国人凭自己努力获得了优质的化学调味品,就足以将那泛滥而入的“外货”抵出国门,因而将那些因外货泛滥而兑出的白花花银子流转回国内!

交际

在重庆时,吴蕴初最广为人知的一件事情就是:1945年9月17日,他和王若飞共同签名发送请帖,邀请重庆的工商界人士和毛泽东在桂园座谈。

当时的历史条件,吴蕴初未必说多么了解共产党。他这个人,用现在的话说,有点傻乎乎的,没什么心眼。那时候他和黄炎培、章乃器这些人很要好,这些民主人士和工商界人士经常在一起聚会,叫做“星期五俱乐部”。那时候重庆也没有什么好饭馆,冠生园是最大的饭店,他们就经常在那里聚会。那时候有舆论说让工商界和毛泽东见见面,应该说有人可以出面的,但是这些人都不愿意出面,因为出面以后不知道会怎么样。但是吴蕴初无所谓,他是有点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在乎。他经常去欧美考察,受美国的影响很深,比较欣赏多党政治制度,他觉得让人家讲讲话也很好,是很朴素的民主观念。

另外一方面,吴蕴初也是比较在乎名声。这对于他来说恐怕不是一个政治的事情,而是一个社会事务。他没有多少政治头脑,没有什么倾向性,也不太懂。抗战胜利以后,他是国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他还帮他妻子去贿选国家代表,买了几个手表送给人家,后来还是他的老朋友钱昌照(当时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委员长)跟他说,差不多了,你不要去搞这个。

在重庆时,吴蕴初发现,无论他到哪里都有人跟着,而且不时地换人。吴蕴初家住在猫儿石,他每次进城要从嘉陵江摆渡。从摆渡开始,他只要一上船,就必然会有一个陌生人跳上来。下船之后坐黄包车,也总有人在后面跟着跑,因为重庆不能骑自行车。很辛苦的,一班一班换人。

这天,吴蕴初进城到李子坝时,一个年轻学生打扮的人凑上前诡秘地对吴蕴初说:“先生,我是个青年学生,很想到共产党占领区延安去,可惜缺乏路费,你能助我一臂之力吗?那我将永远感谢你!”

对于这个人,吴蕴初早已留意了他的跟踪,而且他那难掩的诡诈与“共产党占领区”的用语也暴露了他自己。于是吴蕴初当即将隐藏于胸的怒火化为真气,声色俱厉地道:“什么?!你是共产党!走!我要拿你到官!”吓得那伪装学生的小特务倒退着欲溜。吴蕴初又大喝道:“想溜吗?给我站住,不站住我可要喊宪兵了!”

小特务见已弄巧成拙,怕因此而招致麻烦,只好掏出特务证件向吴蕴初表明了他的身份。吴蕴初为了避免日后同样的麻烦,也亮出了他那中组部送上的党证,并亮出一连串的头衔,最后说:“回去告诉你们的长官,日后不许盯我的梢!否则,我到蒋委员长那去告你们!”

不久,吴蕴初果然趁一次开会的机会,向蒋介石告了一状。蒋介石听了嘴里骂特务机关“胡闹”,心里却对吴蕴初与中共要人的往来,仍存芥蒂。

吴蕴初曾在家里宴请王若飞和邓颖超,他们代表毛泽东个人来感谢吴蕴初,还送了礼物:一条毛毯、一袋小米、一袋红枣。吃饭的时候,吴蕴初说请他们把吴志进带到延安去,他们就说,延安很苦,贵公子吃不了这个苦的,还是等过几年再说。吴志进后来回忆说:“其实父亲也就是这么随便说说,根本不是认真的。那条毛毯是灰白花、长毛的延安毛毯,后来我在学校念书一直带着用。”

王若飞说: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吴先生这样的实业家振兴工业。这给吴蕴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吴蕴初于1948年底出国。上海解放时,他在美国,听到上海天原等厂一切正常,十分欣慰。不久,他收到钱昌照来信,邀他回国。1949年10月,吴蕴初到达北京,受到周总理亲切接见并设便宴招待。一见面,周总理就说:“味精大王回来了,欢迎!欢迎!”周总理还说:“中国化学工业将会有很大发展,希望吴先生能为化工事业继续努力。”吴蕴初受到极大鼓舞。这年11月,他返回上海,受到天原电化厂全体职工热烈欢迎。此后,他担任了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上海市工商联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及上海分会副主任委员,化学原料工业同业公会主任委员等职。1952年,人民政府委派他赴苏联访问,回国后,准备请他到北京工作,进一步发挥他的才能。不幸的是,夫人戴懿的病故,使吴蕴初十分悲痛,加上积劳成疾,住进了医院,直至病逝。

粗犷

吴蕴初的性格一点也不像知识分子,没有什么书生气。在吴蕴初儿子的记忆里,不能说父亲的脾气很不好,但他是个不太会掩饰自己情绪的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不高兴了就不高兴,想拍桌子就拍桌子。他说话是极其粗鲁的,骂起人尤甚。他还喜欢舞刀弄枪、打太极拳。

有一段时间,吴蕴初对大儿子吴志超有些生气,因为吴志超喜欢到外面去做投机生意。做投机生意在当时是被正派人非常瞧不起的。那时候他们住的房子在重庆猫儿石的山坡上,吴蕴初住在上面一点,吴志超的房子在下面一点,就像一个小坝一样。吴志超年轻洋气,喜欢听听外国音乐,有时候还在家里跟朋友一起跳舞。吴蕴初看不惯,对儿子很生气,对听歌、跳舞这些行为特别烦,他不高兴了,就拿个棍子把收音机的天线砸了。有一天,他的夫人早早就出门与朋友活动去了。他一个人在家生闷气,拿着刀子乒乒乓乓把家具劈得一塌糊涂,连太太的床也没有放过。

在生活上吴蕴初很粗线条。他吃饭极快,上桌子三两分钟,吃完了拍屁股就走了,从来没有和大家一边聊天一边慢慢吃。一般大老板不会在街边吃东西,但是他会。有一次在上海复兴公园门口,他看到卖油炸臭豆腐的,就买了一个吃,边吃边说,不要看到熟人。结果真的碰到熟人——上海社会局局长吴开先。女儿吴志莲参军填表时,有一栏要填“家庭经济状况”,她不知道怎么填,就写信问父亲。父亲很生气,说:“我的所有家产都在基金会,谁要了解自己去,我也说不清。”

慈父

吴蕴初和儿女小时候接触不是很多,但是他也喜欢跟儿女开玩笑。他会在三儿子吴志进睡觉的时候把他画成大花脸。在重庆的时候,他喜欢和吴志进一起炸麻雀,因为他懂怎么样用火药。他喜欢喝酒,家里有很多酒,但是他又很小气,只能他自己一个人喝。有时候孩子们会偷他的酒喝,后来他发现少了,就用铅笔在酒瓶上做记号。可是后来吴志进也发现他的记号,就在偷喝之后把记号擦掉,再画。

吴志进的脾气和吴蕴初一样暴躁。吴志进在南开中学念书的时候,有个教官冤枉他,说他欺负另外一个同学,其实他们是小孩子闹着玩。吴志进跟他辩论,他就在吴的脑门上打了几下,吴志进就踢了教官一脚。学校因此把他开除了。吴蕴初就这件事只对他说了两句:第一,你被开除了,在防空洞关两个礼拜;第二,教官怎么打你,你就应该怎么还手。

吴蕴初这样粗线条的人,也有细腻的时候,但是很含蓄。他去北京看三儿子,会悄悄地去给他做一件棉背心。1950年抗美援朝,女儿吴志莲在复旦大学报名参军,他虽然没有反对,但是内心是舍不得的。后来吴志莲在文章里面写到当时的情形:

“父亲虽然很舍不得我,但还是支持了我,那几天他一步不离地陪着我,亲自为我买了所有他认为到部队适用的东西,带我到照相馆与他照了合影,并在照片上题了字,还召集全家人为我饯行。临行前说好他不再去车站送我,但我上火车后,同学告诉我,父亲来了。我急忙飞奔过去,只见他站在送行的人群后面,眼含泪水。他说,不想让我知道他来送我,悄悄来到车站,只是想再看看我。”

同类推荐
  •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本书精选了近百位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传颂最广的名人,分为先贤圣哲、帝王风骚、治世名臣、传奇名将、科学巨匠、文学泰斗、艺术宗师、民族先驱、巾帼红颜九大类,以最精练的文字讲述了名人的生平事迹、思想见解、丰功伟绩等,同时配以“名人名言”栏目和精美的图片,点面结合,图文并茂,使读者朋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了解名人成长经历和成功历程,更加清楚、细致地了解名人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进而达到了解名人、学习名人,用名人的事迹激励自己,用名人的智慧指导自己。实现成功人生的最终目的。
  • 中国十大谋略家

    中国十大谋略家

    本书讲述了中国古代十位谋略家的故事。包括:姜尚、范蠡、孙膑、苏秦、张仪、范雎、张良、郭嘉、刘基、范文程。
  • 名人传记丛书:杰斐逊

    名人传记丛书:杰斐逊

    名人传记丛书——杰斐逊——“维持公正,哪怕天塌下来!”:“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胡适传

    胡适传

    胡适,一个相当复杂而又影响颇大的历史人物,他是新文化的战士,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思想历久而弥新,他的影响在海峡两岸十分深远。本书以史家之思、作家之笔为胡适立传,使读者对胡适的一生有深入的了解,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史传之有褒贬评赞,自古而然,也是史学工作者的职责。评论的关键,在于“出以公心,实事求是”八个字。须以传主行实为脉络肌肤,做到理由事生,浑然一体,不谀不诬,公允精当。笔者有志于此,对胡适一生的思想业绩,褒其所当褒,贬其所当贬,惟求按实而论,析理居正,作客观公允的评价……
  • 仇焱之(全集)

    仇焱之(全集)

    本书是仇氏家族全球首次授权出版。仇焱之是全球公认的四大收藏家中唯一的亚洲人;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苦志者;是全球中国瓷器拍卖天价的代名词。全世界已面世明成化斗彩鸡缸杯5只,其中4只曾为其淘藏。日前,2.8亿鸡缸杯亦为其旧藏。该书作者为求素材内容的真实性和权威性。除仇氏家族、苏富比提供了大量资料外,还多次穿梭于英、法、美、瑞、港等地,釆访了仇焱之生前交往过的许多故友、知情人与业内人士。独家攫取了大量与仇焱之有关的历史资料。历时8年,依托其真实素材用传统文学手法创作而成。
热门推荐
  • 明英荡寇志

    明英荡寇志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但霸气明朝内忧外患频繁不断,尤嘉靖年间倭寇猖獗,更不堪言在嘉靖三十四年,仅数十倭寇在大明疆域一路横扫,途经三省80余日,杀死杀伤官兵四五千人,是怎样的过程和原因,至今都是未解之谜.历史不容亲身经历.种种说法就哪怕是最真实的.也不能完全还原本来面目.但不管匪寇多么厉害.打他个王八羔子.江湖中有热血青年.人称君子侠刘成风.率领杂牌军和江湖同道齐力抗倭,其间不乏许多爱国名将努力.也有武林高手少林僧兵投身战斗此书不是历史记录,学问太深能力有限,只个人臆想当时情景,加入了江湖武林对倭寇的征讨,当是戏做吧希望能对大明王朝做个解释,疏忽而已。
  • 我让世界变异了

    我让世界变异了

    一不小心让整个世界都变异了,亡者复生,基因变异,灵气复苏,高山隆起,地窟出现,邪恶死地……鬼怪出现了,有人长出了三头六臂,有人获得了武功秘籍,普通人却连生存都难了……还好,还好,我获得了异变术,可以让各种物品变异,书籍,果实,兵器……
  • 受箓次第法信仪

    受箓次第法信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做一个健康的职业女性

    做一个健康的职业女性

    如果工作让你忙碌疲惫,如果生活使你缺少快乐,如果婚姻令你拥有困惑……那么,就翻开此书,学习做一个幸福的职业女性吧!
  • 清朝的面孔

    清朝的面孔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本书列举了清朝顺治、雍正、康熙、乾隆等各代皇帝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从官场见闻,到帝王言行,从帝国花絮到朝廷政事,作者以科学、历史的角度,重新解读、评述了清代的代表性事件。
  • 一路兵歌

    一路兵歌

    这本集子,都是自己当初发表的原文,没有润色,没有加工,各个工作时期都选了一些,为的是记录成长,反映真实,更是为了永远记住在自己成长过程中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们。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奋斗明天。“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我将以笔代歌,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 平原

    平原

    《平原》是毕飞宇苦心经营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体现了“60年代生”作家厚重的“文革情结”与“乡土情结”,将故事历史追忆下放到苏北平原一个不起眼的村庄——王家庄。从愣头青变成青年领袖的端方,知青村支书吴蔓玲,为当兵不择手段的混世魔王,为爱情而死的三丫,乡村医生兴隆等等。
  • 唐风吹过

    唐风吹过

    巍巍大唐,多少华夏儿女魂牵梦绕的晃晃盛世。一个流浪的灵魂,穿梭在大唐与梦境之间,期间嬉笑怒骂,看精怪挣扎祈活,看仙佛俯视众生,孤寂的灵魂要带领大唐铁骑恢复我华夏,让人族主角名副其实。唐风吹过,皆为唐土,唐风过后,尽入华夏版图。
  • 金刚顶经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

    金刚顶经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万千邪域

    万千邪域

    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神秘的女友,也没有绝世强者附体指导,有的只是无尽的坎坷、苦楚与挣扎。看万千邪域,悟世态炎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