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38400000051

第51章 卢作孚:一个没有现代个人享受的现代企业家(2)

在公司,他和职工一样排队就餐,按民生规矩,包括他在内都在一个食堂同桌站着吃饭,战前一桌六菜一汤,抗战发生后改为四菜一汤,有荤有素,凑齐8人即可,公司免费供应。伙食标准分“船上”和“岸上”,船上分三等,岸上分两等,总经理和一般办事员为一等,小工、茶房为一等,差距只是前者多两个菜而已。

卢作孚定期和船上、岸上人员共餐,了解情况。每次到轮船或栈、厂检查工作,他也和基层职工同吃同住,没有什么特殊。在公司招待所吃饭,他一律照实付钱,记在账上,按月在工资里扣除。平时吃饭不过三小碟菜,当交通部常务次长时,吃饭多是一荤一素,两碟小菜。有客人只是加几个小碟。有时因公事请客人吃饭,也记在自己账上,不要公司负担。

他宴请客人,也十分朴素。有一次,四川省的省主席刘湘到北碚游览参观。卢作孚“设宴”招待他。排场很隆重,餐桌上除了铺着雪白的桌布,放着花瓶外,还用花瓣在桌布上拼了抗日救亡的口号,筷子也用白纸包着。但吃的是什么呢?是南瓜焖饭,外加每人一小碟泡豇豆炒碎肉末。既无珍肴,也无美酒。但客人们却吃得津津有味。卢作孚喜欢请重要客人吃豆花饭。除豆花外,再加上一样两样“翘荤菜”,就算佳肴了。

曾任卢作孚机要秘书的中共地下党员肖林曾这样回忆卢作孚:“卢先生一生为人勤奋简朴,不抽烟、不喝酒、无不良嗜好、不贪污、不舞弊、不谋私利。民生公司有盈余,多用于扩大再生产,他在社会上兼职所得舆马费、津贴费都捐给北碚中国西部科学院、地方医院、兼善中学等单位,自己两袖清风,在农村没有土地,在城市没有房地产。”

抗战的时候粮食非常紧张。每次在国家危难的关头,蒋介石就很看得起卢作孚。让卢作孚当了交通部的次长,还当了全国粮食局的局长。因为当时粮食紧张,张伯苓校长为了学校粮食的配置操了很多的心。有一次,国民党想到,卢作孚是粮食局长,张伯苓是南开的校长,他们的私交非常好,是不是在粮食的配置上有私?一天,特务头子戴笠就带了帮人到南开来查粮食情况。结果发现卢作孚和张伯苓都是非常廉洁的,没有以权谋私。有一次卢作孚病了,他的家人想买只鸡给他吃,却连买鸡的钱都没有。他家里的家具多半都是旧的,有两件还是借用民生公司的家具,直到去世,在遗嘱里面他还叮嘱儿子一定要把借公司的家具还回去。

知交

晏阳初和卢作孚是20世纪享誉中国乃至世界的杰出人物,一个是毛泽东1938年在延安评价的“以宗教家的精神努力平教运动,深致敬佩”的平民教育家,一个是毛泽东在50年代初将其与张之洞、张謇、范旭东并列,誉为发展我国民族工业不能忘记的四位实业家之一,搞交通运输的“中国船王”。他们在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中与梁漱溟一道并称为“乡建三杰”。思想上的相通,人格上的相敬,作风上的相似,使晏阳初和卢作孚不仅成为事业上相互支持和帮助的同志,而且成为终生不渝的挚友。

卢作孚和晏阳初的第一次见面应在1935年10月。那时,晏阳初去江苏无锡参加第三届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会后参观了浙江县政建设实验县兰溪,然后到了南京,巧遇也在南京的卢作孚。晏阳初见卢短服布衣,一点没有大老板的奢华,他第一眼就对卢产生好感,两人谈得非常投机。对于此次会面晏阳初十分高兴,返回定县后他在给平教会同仁作《关于出席乡建学会会议等经过情形的报告》时说,“在南京还遇到了卢作孚先生。他是四川的一个实业家。我们彼此相知已久,却从未会过面。这次在南京会面之后,一见如故。大家谈谈奋斗的经过,不禁引为同志。因为他在四川的努力,不仅是为四川而四川,目光也是注于全国,对于救亡图存的问题,非常注意的。他最近从广西回来,他认为广西的前途很有希望。他也希望我们派人到四川去帮他们的忙。”从此,他们开始了长达20余年的密切交往,结下了终生不渝的友谊。

晏阳初曾说,卢作孚“是没有进过大学而靠自己努力成功的人”。在乡村建设方面,他们更是志同道合,相互砥砺。鲜为人知的是,晏阳初还曾担任过卢作孚创办的民生公司的董事会监察人和常务董事。

晏阳初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朋友,他家的大门总是对所有的朋友开放,大人小孩都是他最欢迎的客人。对卢作孚颇有研究的赵晓玲女士说:“卢作孚先生的朋友非常多,但可称为‘通家之好’的,也就是晏阳初。”“卢作孚先生从不肯麻烦别人,但可以让他的孩子在假期里住在晏阳初先生家里,晏先生也像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亲切而严格地教育他们。”平教会南迁后,晏阳初一家先暂居成都,乡村建设学院建成后,又举家移居北碚,晏卢两家便多了往来。

卢作孚非常钦佩晏阳初坚持不懈献身平民教育的精神。有一次他在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演讲时说:“人都以为在美国很享福,你们的院长在美国募捐,住一个小店。有一次我去看他,他正在洗袜子。捐款是天下最苦的事,其苦一言难尽。”这件事后来有人告诉了晏阳初,使他非常感动。

1939年初寒假和1941年暑假期间,卢作孚的长子卢国维、次子卢国纪到成都旅行,两个孩子住在晏阳初家里。卢国纪多年后深情地回忆到:“晏伯母是一个美国人,性格很开朗。知道我们要到成都去,他们全家人早已在盼望着我们的到来。我们住在他们家,受到了异常亲切的款待,使我们觉得犹如住在自己的家里一般。”“父亲的许多亲密朋友中,唯有晏阳初家的孩子与我们家的孩子相互之间最为亲切。他们家的男孩子成了我哥哥和我最好的朋友,他们家的女孩子成了我姐姐和妹妹最好的朋友。”

1944年3月,卢作孚次子卢国纪为准备参加大学考试,卢作孚特地将他送到晏阳初家,与晏的两个儿子一起跟晏夫人学习英语,一住就是一个多月。晏夫人严格要求,规定在家只准讲英语,不准讲汉语,使其英语提高很快。

不仅如此,晏夫人还当过卢作孚的英语老师。抗战期间,卢作孚即开始思考战后建设和航运业发展问题,深感对外交流之必要,便利用养病的机会和工作之余学习英语。他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向乡村建设学院教授孙恩三和晏阳初夫人许雅丽请教。晏阳初晚年还能回忆起当年卢作孚学习英语的情景:“抗战期间,因为得跟美国商人打交道,他跟我妻雅丽读英文,晚上有空时来读一点。半年之后,就能看懂英文报。那时他大概50岁左右,英语说得不算流利,简单的可以应付。”两年之后,卢作孚英语水平大有提高,“能轻易地阅读英文报纸和英、美刊物”,能熟练地用英语与外国人打交道。

1949年5月,卢作孚带着刚满3岁的孙女卢晓蓉与晏阳初、蒋梦麟等友人同机从重庆到广州。机上很多人都因颠簸而呕吐,卢作孚也一样。晓蓉因为年龄小没事儿,照样玩得很开心,卢作孚见状轻松地笑了起来,晏阳初便跟他开玩笑说:“以后坐飞机,你都把晓蓉带上,精神就好了。”后来在香港,卢晓蓉又多次随祖父参加他和晏阳初的聚会。他们全家还和晏阳初先生同游香港太平山公园。卢晓蓉当时很小,记忆已很模糊,但因父母常常提起,所以仿佛历历在目。有一次,大家到太平山顶散步,走着走着,卢晓蓉就脱离“队伍”跑到前面去了。抬头一看,前面有个人的背影很像她的祖父,她以为自己走丢了,就边哭边往前追赶。在她身后的祖父和同行人士见状都大笑起来,晓蓉回头一看,也破涕为笑。

晏阳初与卢作孚的最后相聚是在1949年11月。19日晏阳初和卢作孚同机从重庆飞往香港。晏阳初是去台湾参加农复会工作会议,卢作孚是为了保护滞留在香港等地的民生公司20余艘主力船返回祖国大陆。在港期间,国共两党都在争取卢作孚,国民党多次派要员劝说卢作孚去台湾,都被卢婉言谢绝。因此,卢作孚的处境已经十分危险。为卢作孚安危担心的晏阳初劝说卢作孚到美国暂避一时,再做打算。卢作孚非常感谢晏的好意,但是他说:“去美国环境比香港单纯,作为短时间安排不失为一个方案。但我对事业负有责任,怎能丢下就走。其实,只要船不受损失,我什么也不怕。”他们可能谁也没有想到这次香港一别,竟成永别。

当晏阳初得到卢作孚的死讯时,不禁悲从中来,满怀深情地写下了《敬怀至友作孚兄》:

“我一生奔走东西,相交者可谓不少,但唯有作孚兄是我最敬佩的至友。他是位完人。长处太多了。”

“作孚有理想,有大志,他深知要使中国富强。必须发展交通。长江是交通重道,需要轮船,所以他组织民生轮船公司,以应时代的需要。”

“他极富创造力,具有实现理想的才干和毅力。他组织公司的资本,是向朋友和外国借款。他自己并不想赚钱,忘我忘家,绝对无私。抗战时,他有一次病了,家里人想给他买一只鸡吃,连这钱都没有。由此可见他人格的高尚。所以,知他的人都敬佩他。”

“他不说闲话,言必有物。用字精当,从容不迫,有条有理,就像他做事一样:很沉着,有组织,有思想。”

“像作孚这样一位正人君子、爱国志士、了不起的实业家,国人应当敬重,然而,他的结局竟是如此悲惨。我为国家伤心,我为至友哀痛。”

卢作孚女儿卢国懿与晏阳初的女儿晏群英是金陵大学园艺系的同窗好友,她们后来都去美国留学,并在加州定居。她们老来还经常相互探望、一起玩耍,在卢国懿的信中经常可以见到晏群英的名字。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晏阳初研究专家徐秀丽女士曾发现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收藏的一批晏阳初和卢作孚在1950至1951年的来往信件,一共有25封(其中卢作孚致晏阳初14封,晏阳初致卢作孚11封)。那时晏阳初在美国,卢作孚主要在香港。在这些隔洋通信中,两人念念不忘的,还是他们毕生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和乡村建设事业;所倾心关注的,还是如何尽快结束战争,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让饱经战乱和贫困的同胞过上文明幸福的生活。在这些通信的字里行间,也提到了儿女家事。

晏阳初在1950年8月17日致卢作孚的信中写道:“国懿后天在纽约中国使馆结婚,弟已嘱平会驻美办事处帮同办理一切,弟今晚赶赴纽约……代兄主持并照拂一切。婚礼举行后再当向兄报告。”在此之前,卢作孚曾去信请他代为“考察”、“考虑”这位未来的女婿。此时的卢作孚已经回到国内,如果能收到这封信,该是何等的欣慰。1951年1月10日晏阳初给卢作孚寄出了最后一封信,信中写道:“不通音讯,将近半年矣!国懿结婚,弟代表吾兄在简朴而隆重的空气下主婚,一切皆顺利地快乐地完成。尔俊(即何尔俊,卢国懿之夫)笃实,是一个好青年,祈释念。”

卢作孚的二女儿卢国仪当时准备去美国留学,报考了康乃尔大学,正在等候学校通知。卢作孚为她的留学费用发愁,于1950年3月22日给晏阳初写信说:“彼仅有留学费用二千元,将来仍盼有学校或学术团体奖学金机会,乃能完成学业,否则仅能留美一年,似无必要也。”晏阳初3月30日即回信详述了他周到的安排,并请卢作孚放心:“国仪读书,兄只备来美旅费,以后读书用费,弟绝对负责去办,祈释念。”卢国仪后来被康乃尔大学录取,但因故没有前往就读。

20世纪80年代中期,卢国维曾带卢晓蓉去看望过晏阳初夫人的妹妹、武汉大学英语系许海兰教授。许海兰很亲切地接待了他们。到了90年代,卢晓蓉在北大一家企业工作,卢国维也住在北京,他多次去晏阳初的儿子晏振东家看望,晏振东和他的长女晏玲也来过卢国维在北大中关园的家。

爱国

1932年左右,卢作孚时任川江航务管理处处长,为维护内河航运主权和保护民族航运事业,明令凡外商轮船抵达重庆港口,必须先由航管处检查,然后才能卸货,装货。日本“日清丸”商轮首抵重庆,停泊嘉陵码头。航管处当即派出武装官兵上船检查。船长认为在上海、南京、武汉等口岸都是任停任驶,小小的重庆港竟要检查,有损大日本帝国的体面。遂拒绝我执勤官兵上船。卢作孚听了汇报后说:“那好吧,他总要来请求我们上船检查的。”他指示管理处人员到码头向装卸、搬运工和坐商、走贩说,“日清丸”在我内河行驶,不遵守我政府法令,拒绝港口检查。要大家团结,发扬爱国主义,维护内河主权,不给日轮搬运装卸,这一决定得到沿江一带各行业的拥护支持。

“日清丸”轮停在江里已4天,都没人去接洽卸载,也无人向他们出售给养、物资。船长、船员开始着慌了,赶快上岸联系。他们找搬运工卸货,工人们转身就走。他们找店铺、商贩购买补给品,商人们拒不供应。日本人又耍花招,用加倍付款相引诱。但得到的回答是:“你们不准中国人上船检查,为什么又找中国人呢?”

同类推荐
  • 傀儡皇帝:汉献帝

    傀儡皇帝:汉献帝

    汉献帝,名刘协,字伯和。汉灵帝第三子,汉少帝弟。少帝被废后,被董卓迎立为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刺死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献帝。后献帝逃出长安,落到了曹手中。献帝在位31年,终被曹丕所废,后病死,终年54岁,葬于禅陵。《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傀儡皇帝(汉献帝)》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汉朝末代皇帝的悲哀一生。
  • 世事纷纭说赖琏

    世事纷纭说赖琏

    大陆解放之后,赖琏长时间待在美国,办过报,教过书,但都不是很如意。1953年,他进入联合国秘书处工作,任中文组组长,做起了一名国际公务员,1967年退休,应台北《中国时报》之邀,为国际问题专栏撰稿,1978年定居台湾,受聘为“总统府”国策顾问,1983年逝世。对于自己在联合国工作这一段经历,赖琏写有一些回忆文字,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对一些世界政要的描写,他用白描的手法写他们,往往寥寥几笔,一个人物就生动的浮现出来,甚至还有几分漫画的色彩,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 名人传记丛书:安德鲁·卡内基

    名人传记丛书:安德鲁·卡内基

    名人传记丛书——安德鲁·卡内基——他与财富间“令人费解”的故事:“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鲁迅

    鲁迅

    “青年又何须找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开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向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他希望自己的作品速朽,希望人们忘记他。然而就其思想的影响力和艺术的穿透力而言,在20世纪的中国作家群中,是无人可与鲁迅比肩的。在现实社会条件下,在促使我们民族自省、自勉,昭示人们追求光明与进步方面,鲁迅的著作和思想依然是无可替代的,难以超越的。名人是世界的轴心,名传是人生的标尺,名人名传是我们不倦的家园。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现代中国最苦痛的灵魂,一个伟大的启蒙者,永生的民族魂。他的小说是号角,能唤醒国民麻木的神经,促进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他的杂文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也能给人们愉快和休息。
  • 杜月笙全传(上)

    杜月笙全传(上)

    杜月笙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性的一个人物。生意场上,他机灵诡诈,善敛财,会散财;社交场上,他善于处理与各派军阀之间的关系,善解人意、附庸风雅,笼络社会上各种人物,从政治要人、文人墨客到帮会骨干,无所不有。他从一个“小瘪三”混进十里洋场,成为上海的黑帮帮主;他文质彬彬,却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他为虎作伥,却又有着鲜明的爱国心;他狡猾奸诈,却又很讲义气;他出身贫民窟,却成为涉足娱乐、文化、教育、金融、新闻各业的财富大亨;他出入于黑白两道,游走于商界、政界……杜月笙所塑造的黑帮神话,早已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其人其事也因历史的重重迷雾越发充满传奇色彩。
热门推荐
  • 九源逍遥3

    九源逍遥3

    穿越?重生?靠(* ̄m ̄)!!!为啥我会变成宝可梦,呜呜呜(┯_┯),不管了,既然都变成宝可梦了就要成为最强的宝可梦,系统在手天下我有。
  • 行大道

    行大道

    《行大道》描述了基层干部元仪頫五光十色的人生轨迹和曲折坎坷的职业经历。小说较为客观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后半叶,不同时期社会背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反差与碰撞,生动展示了那些年代诚实与虚伪、革新与守旧、廉洁与势利之间的对决与博弈,弘扬了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干净做人,公道办事的干部职业理念。
  • 鸦雀无声

    鸦雀无声

    偏远小镇,声名显赫的周氏族人相继离奇遇害,灾难却指向周家古老的“双胞胎诅咒”,看似繁华的周家,似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案件扑朔迷离,侦探段一受邀前来调查,抽丝剥茧的过程中,当人们以为真凶已被找到时,却又发现一个隐藏多年的偷天换日的秘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为你自己学习

    为你自己学习

    本书通过大量富于哲理性、故事性和趣味性的事例予以说明,让广大青少年读者真正认识到读书的目的、读书的重要性及读书和自己未来人生命运的关系等,是一本值得广大青少年朋友认真阅读的课外读物。
  • 梦回大明十二年

    梦回大明十二年

    一个是大明王朝的孤傲王爷,有着一腔抱负,却始终活在烟鬼父亲的阴影中。一个是都市生活中白领剩女,终日忙碌在相亲途中,有朝一日穿回大明,却成为了宫女中最低等的都人。一个是郁郁不得志的年轻书生,从来命运不曾垂青于他,那便安心的在书斋中过这一世么?是什么际遇让他们的命运交汇在一起。一起梦回这大明十二年……
  • 炽芒

    炽芒

    成王败寇以强为尊乃万古不变的法则。强者可以运用武力肆意妄为,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而弱者只配沦为强者的奴隶,没有丝毫地位可言。超级世家的天才二少爷到底是因为何故彻彻底底的成为了一介庸才?是阴谋诡计,还是命该如此?昔日荣耀已逝,换来的是无尽屈辱……家族视他为弃子,惨遭无情抛弃,他的归宿又将何去何从?是打破枷锁束缚,无畏前行,逆流而上?还是甘于平凡,苟延残喘,了此余生?他会做何选择?他又能是否走出属于自己的王者之路?心无所畏自逍遥,不屈意志震九霄。
  • 落日劫

    落日劫

    在遥远的云端,那是人类可望而不可即的世界。神的世界。诸神像天地一般存在于那个高高在上的世界里。他们掌握着天地的变化,他们主宰着日月星辰,他们掌控着生死祸福,他们看似掌控着一切。但是他们的命运由谁来掌握,他们的幸福用什么来获得。大地女神,执掌人间。她是代表希望的女神,她是“生”的象征。冥王,冥界的最高统治者,他是死亡的代名词。当大地女神遇到了冥王,当时空的轨迹发生了诡异的偏转,这次的相遇,是缘,还是孽。大地女神:我愿意用永恒的生命去换取你的幸福,但是我的职责是保护脚下这片土地,所以我放弃了生命守护人间,却又用灵魂与你相伴。冥王:因为你的出现,将我的生命带来了一丝鲜活的气息。你的离开第一次让我感受到这个生活了亿万年的冥王大殿是如此的寒冷漆黑。只有失去,才能体会到拥有时的珍惜,只有失去光明,才知道黑暗是如此的阴冷。大地女神与冥王,不该有交集的轨迹,他们之间,注定是一场虐恋…
  • 情之所起,不知归路

    情之所起,不知归路

    ●双虐-独宠-隐形开车●世上哪里都可能有情爱,只有,皇室之人不配拥有……周围都是豺狼虎豹,司玉衍只有哥哥可以信任,年少成名的他,对于靠近的娘子,皆防着、猜着、冷眼旁观着……他不信!不信有人为了一张与情郎相似的脸,就舍了寿命也要救他!直到他不得不信……后悔莫及……世上女子,皆以嫁的好为荣!然,素衣只想让他过的好。人要过的好,总是先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于是,她一次舍命相救,换他忘断前尘往事;于是,她二次舍命相救,换他时刻怀疑戒备;可是,她已经不能第三次救他了……那么,希望他好好待自己,莫要伤心难过,愿他,心想的事儿,都能成!她……爱……她爱他啊!却空有一腔情意……无人应……[听闻,坑品有保证,欢迎各位小可爱跳坑~~~]
  • 励志农女之妈咪我要爸爸

    励志农女之妈咪我要爸爸

    明明可以靠脸蛋和身材养活自己,明明可以靠男人幸福一辈子,却偏偏凭自己的能力努力打拼,直至登上女首富榜首。明明知道对方不爱自己,偏偏用下三滥手段将男人俘获,导致鸡飞蛋打,一无所获。有缘相见,缘定今生。寒门农家女周郡菲,初中毕业便辍学,外出打工进豪门当保姆,与有陌生恐惧症的富二代一见钟情,情愫暗定;富二代留学走后,解雇的周郡菲实是被赶走,出豪门遇劫而露宿桥底,当了环卫工,抱养一女。郑俊宇回国后,欲承诺对初恋的许诺,苦寻无果,遭女同学设计迫婚,在寻觅初恋中意外失忆,违心有名无实婚姻;记忆渐恢复,欲解除婚姻,女同学百般刁难,索巨额赔偿。非亲生妈妈,带着身孕嫁入,非亲生妹妹蓄意黏近,情感再起波澜……。
  • 叶罗丽之命运裁决人

    叶罗丽之命运裁决人

    我是命运的裁决者,你们的命运,我来操纵——裁决者我不相信天道,不相信命运,我只相信你——王默我的命运,有我掌控——凤倾洛『开始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