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77200000021

第21章 习惯话题反映思想和兴趣

谈话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任何一件事物都可以成为我们谈论的话题。在谈话中,虽然谈话者不是非常直观地说出自己、透露出自己,但随着谈话的进行,谈话者会在不知不觉、有意无意当中暴露出内心的秘密。在这个过程中,注意谈论内容是什么,谈论者的神态和动作怎样,细心一点,一定会获得一些有益的东西。

一个人如果常常谈论自己,包括曾有的经历、自我的个性、对外界一些事物的看法、态度和意见等等,一般来说,这样的人多比较外向,感情色彩鲜明而且强烈,主观意识较浓厚,爱表现和公开自己,多少有点虚荣心。与此相反,如果一个人不经常谈论自己,包括曾有的经历、自我的性格、对外界一些事物的看法、态度和意见等等,则表明这个人的性格比较内向,感情色彩不鲜明也不强烈,主观意识比较淡薄,不太爱表现和公开自己,比较保守,多少有自卑心理。另外,这种人可能有很深的城府。

如果一个人在叙述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只是单纯地在叙述,不加入过多的自我感情色彩,而是将自己置于事外,则表明这个人比较客观、理智,情感比较沉着和稳定,不会有过激行为。

相反,一个人在叙述某一件事的时候,自我感情非常丰富,特别注意个别细节,则说明这个人感情比较细腻,甚至会一触即发。

如果一个人在说话时习惯于进行因果和逻辑关系的推理,给予一定的判断和评价,说明这个人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客观和注重实际,自信心和主观意识比较强,常会将自己的思想观点强加于他人身上。

如果一个人的谈话属于概括型的,非常简单,但又准确到位,注重结果而不太关心某个细节过程,平时关心的也是宏观大问题,则显示出这个人具有一定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才能,独立性较强。

如果一个人谈话非常注重过程中的某个具体细节问题,对局部的关心要多于对整体的关注,则表明这个人适合于从事某项比较具体的工作。这一类型的人支配他人的欲望不是特别强烈,可能会顺从于他人的领导。

如果一个人不论谈论什么话题,都会不自觉地将金钱扯入话题中。比如:“这套房子真豪华,花了不少钱吧!”或者“是吗?那你想它大概值多少钱?”这种类型的人,往往缺乏梦想。而这个缺乏梦想的缺点,很有可能会成为其人格上的致命伤,因为太过于倾向现实主义,只知道赚大钱是自己人生惟一的梦想,因此,对于别人会有何种梦想,根本漠不关心。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种超级现实主义的人,其内心也隐隐潜伏着不安全感。在他们的观念中“金钱便是全世界”,反过来说,“若没有金钱,便无法生存下去”。因此,只要他们身边一没有钱,他们就会感到十分地惶恐与不安,而且自己会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他们更不敢去想象,当自己身无分文、一文不名时,还有什么东西会留在自己的身边。

由此可知,眼中只看得到金钱的人,内心其实是十分缺乏安全感的。受到不安全感的驱使,即使累积再多的财富,他还是不能满足,所以这种人同时也是快乐不起来的人。

一个人如果经常谈论国家大事,表明他的视野和目光比较开阔,而不是局限在某一个小圈子里。

一个人如果喜欢畅想将来,则表明他是一个爱幻想的人,这种人有的能将幻想付诸行动,有的却不能。前者注重计划和发展,实实在在地去做,很可能会取得一番成就。但后者只是停留在口头说说而已,最终多会一事无成。

一个人谈论的内容多倾向于生活中的琐事,表明他是属于安乐型的人,注重享受生活的舒适和安逸。

在谈话时,比较注重自然现象,那么这个人的生活一定很有规律,为人处世也非常小心和谨慎。

经常谈论各种现象和人际关系的人,可能自己在这一方面颇有心得。

不愿意对人指手画脚、进行评论的人,偶尔在不得已的时候发表自己的看法,当面与背后的言辞也多会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这个人是非常正直和真诚的。

对他人的评价表面一套,背地一套,当面奉承表扬,背后谩骂诋毁,表明这个人是极度虚伪的。

有些人不断指责他人的缺点和过失,目的是通过对比来证明和表现自己。

有些人在谈话中总是把话题扯得很远,或者不断地转变话题,表明他思想不够集中,而且缺少必要的宽容、尊重、体谅和忍耐。

有些人根本忽视别人的谈话,而喜欢扯出与主题毫不相干的话题,这种人怀有极强的支配欲与自我显示欲。

有些人不愿抛出自己的话题,反而努力讨论对方的话题,这种人怀有宽容的精神,而且颇能为对方着想,不失为坦荡荡真君子。

总之,无论初次见面或者对相当熟悉的人,言谈之间的话题往往能直接表现这个人的兴趣与思想。下面介绍几种通过话题认识他人的方法:

1.从谈话的内容和范围可探视出对方的心理

话题乃因人而异、多姿多彩的,假若你要了解对方的性格、气质等,最简洁的方法就是注意其话题的内容、范围与其本身有何关系。国外电视上有一种谈论自身问题的节目,是解决此问题的决窍。节目大多是以毛玻璃遮住谈话对象的上半身。或者把摄影机摆在谈话对象的后面,摄取其背影,一方面激发观众的强烈好奇心,一方面谈论有关个人私生活方面的问题。也许有人认为,一味地刺激观众的好奇心,有失谈论自身问题的原意。不过,据这类节日制作人表示,谈话对象好像蛮不在乎,极欲倾诉个人生活方面的烦恼。

某位制作人曾就这些志愿上电视节目谈论自己问题的人,发表过一番深切的感想。他说:“希望上节目者,几乎全为中年女性,当我实施预录时,可说一语惊人者多。大部分的人都希望细述她自己由出生至目前的人生遭遇。当经过审核决定人选之后,便一一通知被删除者,这时。对方必定有暴跳如雷的反应。可见这些人都认为惟有自己的话,才是他人应该洗耳恭听的。”

担任制作人的确也很为难,对这种喜欢谈论自己身世的中年女性而言,最关心的对象就是自己,她们深信世界乃是以其本人为中心,此可谓一种自我陶醉。以自我为中心,而且具有任性的性格。自我陶醉发生在女人身上的情况较男子为多,因此,邀请女性上此类电视现身说法,是理所当然的。小孩子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常以“我……”为话题侃侃而谈;大人如果也只关心自己身世,谈话内容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话,可以说是具有幼稚心态的人。

此外,不仅对自己如此,凡是动辄把话题集中在自己家人、工作、家庭周围的事物的人,也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2.喜欢追究对方私事的人具有强烈的支配欲

与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相反,有些人不愿涉及自己的事务,话题尽是在他人身上或私事,这就等于侵犯了对方的“个人地带”。

在男女之间,除表示深度的爱情与关切外,一味地想知道对方的种种事情,甚至洞悉对方的缺点,其人就具有喜欢支配他人的性格。

喜欢追究别人私事的人,以女性居多。对于与自己并无多大关系的人或出名的人物、明星等,总喜欢评头论足、闲话家常。此种情形,除了存有支配心理外,尚有一些复杂因素在内。有些外国女性周刊,就是专门为谈论名人的绯闻与轶事而创设的。曾经有一个调查小组,使用小型录音机,窃听一群主妇聚会时的谈话,而后将此谈话内容经过分析,发现谈论最多的是有关他人的闲言碎语,依序为儿女、丈夫、自己的话题等,大约近一半多的话题,都耗费在讲述他人的闲话中。

这种热衷于谈论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或影星、歌星等闲话的人,大都为心灵空虚、孤独、缺乏知心朋友的人。由于谈论对象与自己毫无关系,因此可以开怀地畅谈,无所顾忌,从而,也能使自己的孤独感得以暂时消失。

3.牢骚满腹与内心差异

压抑内心的问题,并不仅限于私生活方面的困惑,也有很多是由于工作上的不如意,导致欲望无法获得满足的情况。一般人遇到这些情况时,大都以不在乎、不满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我们可依其种类,了解其究竟是什么没有得到满足。当我们走进办公处附近街上的咖啡厅时,周围所传来的谈话内容,几乎都是有关工作方面的不平和不满,让人不禁怀疑这些工薪阶层人士,好像没有其他话题可谈似的。但是,惟有如此,才能发现企业界人士的缺点。至于这些发牢骚者,甚至大都未曾意识到自己心中欲抒发的是所压抑着的不平情绪。

瑞典学者就此情形做了一些调查。经过对200名女作业员做面谈调查后,发现凡是对工资不满的作业员,大都缺乏敬业精神,对工作的不热心,虽说是因工资太低,但经过仔细分析,却是厌恶工作的心理在作怪,以致转嫁为工资低的现象。

此情形与《伊索寓言》中的狐狸理论相同。狐狸想吃葡萄,但却摘不着,便说:“那葡萄是酸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为失败的不愉快体验与自卑感等寻找适当的理由来自圆其说的现象被称为“合理化”现象。因此,那些在你身边,一有机会便抱怨薪水低的职员,就与狐狸一样。这是在把对工作缺乏热忱的心态,予以合理化。

薪水阶层的不满与抱怨,除了薪水之外,也有相当多的人对上司不满。此种话题也是上述所谓的“合理化”现象。

“那位科长如果不与副总经理的女儿结婚,想必早被下放到分公司去了。那个家伙集无能于一身。”这种诽谤上司的人,大都具有急于升迁的欲望,具有出人头地的性格特征。

4.对部属好提当年勇的人,表示其难以顺应时代潮流,或无法适应目前的工作

假使无法“合理化”或转变为其他话题或不敢正视现实而发牢骚时,这类人是在压抑着心中的不满,就会以特别的形式表达出来如嫁祸他人、借开玩笑伤人、在酒席上以上司为话题借酒发疯、以开玩笑方式予以谩骂等,以发泄内心对上司的不满情绪。

以半开玩笑的方式数落别人,即使对方介意,说话者本人却可以推脱责任。此虽属一种卑劣的手段,但却能借着开怀畅谈而减轻敌意与憎恨。无论如何,在开玩笑之时,往往可表示出其真意来。

此外,也有人不采取抱怨、不满的形式来发泄欲望未获的不满心情,而是以完全相反的形式,比如以自夸等表现出来。有些看起来像是干部阶层的中年职员,经常会在酒廊等处,对一些年轻职员谈起昔日的风光经历,言者洋洋得意,听者却会扫兴异常。从心理学看,自夸者乃是一些无法顺应新时代变化,或者升迁毫无希望,或者无法适应工作以及欲望未获满足的人。他们试图忘却现在,并以过去的种种来自求解脱。弗洛伊德把此称之为退化现象。在这种如梦般的表面话语中,潜伏着不可救药的不满欲望。这种人具有软弱和虚荣的双重性格。

5.无视他人言谈的人,具有强烈的表现欲和支配欲

人们的心理表现并不都限于话题内容,在我们的谈话中,最讨厌的是不顾他人正在发言,从中插嘴提出毫不相关的话题的人。有些公司总经理在听秘书报告有关行政业务之类的话题时,往往突然打断道:“啊,对了,明天的会议暂停,我要去打高尔夫球。”这种突如其来的话,常使秘书不知所措。这种人具有强烈的表现欲和支配欲,无视对方的存在,唯我独尊。这也可能是由于欠缺体谅心所致,但是,假若同事或朋友之间有这种类型者,就绝对谈不上团结合作精神。

刻意制造自己话题的人,也具有支配欲和表现欲。不愿由他人掌握主导权,总希望自己始终占据优势地位。

此外,言谈中不断转变话题并非不可,但是,假如毫无条理地东拉西扯,让人摸不着边际的话,便会立即扯到不相干的言谈上。在精神医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意识奔放”。当然,这是一种病态,如果一般人也呈现这种情况,话题忽东忽西、毫无条理的话,就是由于脑子思考力无法集中、支离破碎造成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与其说他话题丰富,倒不如说是缺乏逻辑思考的人。

以上所述,均是言谈者自身提出话题的情况,其中也有人并不有意提出话题,而是具有追随对方话题的倾向。一般优秀的访问者或节目主持人,大都会运用这一点,帮助对方扩大其话题,使对方能充分发挥他自己拥有的知识与谈出所知道的情况。这一类型的访问者,从其性格上观之,可以说是对他人理解较深,而且是宽容、有雅量的人。

6.话题有时也会掩饰心绪

有些人可以从其话题中了解其性格及当时的心情,但也有人却有意避开对某种话题的反应。一个人对异性和金钱等,有强烈的欲望或与感受之物直接接触时,大抵都深恐自己的心事被对方识破,因此在潜意识中便试图逃避。某个人的话题,乍听起来似乎与一般人并无异样,可是其心中却隐藏着特殊的心理状况。

例如,有一位长相滑稽、皮肤黝黑的男生,同学为他起了一个“印度阿三”的绰号,并经常以此为话题,向他开玩笑,而他总是面带微笑接受这些并无恶意的嘲弄。可是有一天,他居然由于自卑过重而留下遗书自杀了。原来,当别人以“印度阿三”为话题而高谈阔论时,他深怕表现出特别的反应,会被别人看出他不悦与自卑,因此只好将心中的苦恼压制住,在同学面前用强笑加以伪装了。

但是,即使怎么掩饰,都可能由于勉强做作而露出破绽。因此,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一切都可以预先防范。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好玩心理学

    每天读点好玩心理学

    本书囊括了认知心理学、性格心理学、情绪心理学、行为心理学、自我管理心理学、成功心理学、职场心理学、营销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男性心理学、女性心理学、爱情心理学、性心理学、婚姻心理学、怪诞心理学、色彩心理学、图画心理学、音乐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灾害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心理治疗学等二十几种心理学分支,数百个好玩心理学话题,内容新颖,案例有趣,讲解生动,方法实用,可读性强,以理论联系实际,以事例为佐证,贴近现实生活,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及其在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应用,是一本实用、有趣的心理学书籍。
  • 弗洛伊德7:精神分析导论

    弗洛伊德7:精神分析导论

    本卷收录《精神分析导论》一部作品,内容由弗洛伊德1915~1917年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的讲稿组成。全书包括失误动作、梦和神经症等三篇,共分28讲。前两篇内容假定听众没有精神分析的基础知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失误动作的分析和对正常人的梦的探索,为听众奠定学习有关神经症问题的基础。第三篇神经症通论是弗洛伊德讲解精神分析的核心,他通过对各种神经症的全面分析,深入地阐述了这个十分困难的新课题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该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听众领会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精神分析导论》可以公正地被认为是弗洛伊德的观点大全和精神分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状况。
  • 八面玲珑的处世绝学

    八面玲珑的处世绝学

    本书提取了众多著名成功学大师的成功理论精髓。与一般的成功学教程不同,它不是板起面孔的说教,而是全方位探讨创造成功,助您成功是本书惟一的目标。在介绍方法与技巧时,又引述了各领域的名人事例,作为典型加以分析。
  • 催眠术治疗手记(第2版)

    催眠术治疗手记(第2版)

    也许,您读过催眠术的著作;也许,你看过催眠师的表演。可您了解催眠施术治疗身心疾病的真实场景吗?本书以15个鲜活的催眠案例为主体,详尽介绍催眠师如何把来访者导入催眠状态,如何使他们与潜意识对话,调整身心状态,并与心理痼疾作抗争。本书更有催眠师的心得体会若干,正所谓“甘苦寸心知”。
  • 趣味心理学

    趣味心理学

    本书是一本专门解读生活中怪异现象的魔法心理书,这里没有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只有鲜活丰富的生活案例,用简洁浅显的语言阐述心理学知识,用科学的方法探测复杂的人心,用心理学工具探索意识的秘密,打开它你的命运就会因此而改变。生活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各种不可思议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我们很难对它们作出准确、恰当的解释。如果我们能从这些现象中找到心理学密码,就可以深入了解自己,了解他人。
热门推荐
  • 红消香断:李家宁品《红楼》

    红消香断:李家宁品《红楼》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爱恨晴雯、神秘妙玉、知心紫鹃、花香袭人、淡定岫烟、诗意死亡、豪放宝琴、清醒鸳鸯等。
  • 半机器人

    半机器人

    世人要权利、要长生、要财富,而裴溪只要回去搞事情!人的意识,机械的身体,早期靠苟,中期靠力,晚期靠脑。当然,关键还是开局的一身“铜墙铁壁”,这才是走遍星际的根本原因。所谓的靠脑?你进来看看不就知道了!(注:无男主,格局大,坑多,冷门)
  • 风从何处来

    风从何处来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文学、电影、戏剧、文化、社会。每一部分均选取具有代表性名家,说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谈社会的现状和未来,这些文章均复杂深刻而耐看,从中你可以看出他们如何规划自己,如何看待社会,对我们所处的环境有怎样的期许和渴望。这本书里,你看不到夸夸其谈的虚伪激进,你看到的,是真挚和真诚,是如何用真诚之心直面自己、面对他人。
  • 贺超叔叔说西游:不一样的西游(第1册)上古诸神

    贺超叔叔说西游:不一样的西游(第1册)上古诸神

    《上古诸神》讲述了发生在《西游记》之前的故事,融合了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夸父逐日、大禹治水、嫦娥奔月、哪吒闹天宫等神话传说故事,对《西游记》发生的故事背景做了扩展性的铺垫,便于年轻读者从更宏大的角度理解这部中国文化经典。
  • 诸天我最凶

    诸天我最凶

    我,许莫超,一个堂堂天选之人为什么长成了这个模样?算了,既然如此,索性就做诸天最凶的那个人吧!要让所到之处,没人敢抬头直视我这张凶脸!**********************新书《港综:开局五点战斗力》已发,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 幻景与信仰:爱尔兰神话传奇故事(二)

    幻景与信仰:爱尔兰神话传奇故事(二)

    本书是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叶芝和格雷戈里夫人挨家挨户走访农舍并整理、记录下来的最值得怀念的不朽传说。叶芝曾这样描述书中故事的魅力:“这些故事并没有史诗般恢弘的气势,只不过是由众多小事编织而成的伟大事迹……较之于我们,那些奇异魔幻的生物对孩子们的意义更为重大,因为它们只能一点一滴潜入人们的意识之中。它们所构建的幻想王国是一个可供人们漫无目的徘徊流连的地方,一个拥有各色互异景致的地方,一个从昨日经历就能知悉明日际遇的地方。我多想变回孩童去发现这本书,因为书中不仅讲述了这样一个令人向往的国度,还有着许多旁书所不曾记录的英雄传奇,以及所有民间传说中的童年故事。在我心中,它比西方所有书籍都要珍贵。”
  • 月潇传奇

    月潇传奇

    茯月自幼无依,幸被暗月门主收养。茯月身兼门主重担,身世之迷也成了她的心尖儿上的忧愁。当身世之迷真相大白于天下,她毅然辞去江湖门主之位,一心想为家族平冤昭雪而混迹于朝堂于乡野间,千里江山,万里画卷,天下之大,何处为家?他是三大圣门圣宗门门主宗之潇,曾凭一次追杀便与茯月结识。当他得知她是他定了童子婚约的妻,他该当何去何从?
  • 情商决定孩子的一生

    情商决定孩子的一生

    情商(EQ),心理学上指人的情绪品质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可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二是管理自我,调控自己的情绪;三是自我激励;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孩子的创造力。觉察、掌控自己情绪的能力。与周围人相处的能力,都与之相关。可以说,情商是一种洞察人生价值的悟性;是一种克服内心矛盾冲突、协调人际关系的技巧;是一种生活智慧。通俗而言。情商就是指心理素质,指一个人运用理智控制情感和操纵行为的能力。
  • 许你星河徜徉

    许你星河徜徉

    顶级豪门庄家爆出了一桩丑闻,一时间闹的满城风雨,庄家颜面扫地。 与此同时,阮时归回到了庄家。知情人认出这不就是六年前鸠占鹊巢的庄家大小姐庄冉吗?!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