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79300000011

第11章 环境人类学发展概述(2)

(三)协调统一是重要的客观法则

自然环境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不同的气候、地形和水源条件决定着人口规模、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影响着人们的习俗、观念、心理等多个方面。中国南方地区气候温和、降雨较多,生长着喜水喜温的水稻,南方人也就以大米为主食。北方地区气候偏低、干旱少雨,生长着旱地作物小麦,北方人则以面粉为主食。青藏高原气候寒冷、植被稀疏,高寒草甸面积广阔,适宜放牧牛羊,藏族民众一日三餐离不开酥油、奶茶。这些生活习俗是人们顺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是人们主动与自然和谐的行为。

长期遵从自然环境,人的肌体形成了对自然界变化的迅速的生理反应。自然界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当五颜六色照射进人的眼睛,人眼也对由不同波长所形成的不同颜色的光产生视觉反应,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都因此发生微妙、神奇的变化。现代社会城乡居民装修房屋,用了赤、橙、黄等色的材料,人们看到后会感到温暖,因为那些颜色类似太阳和烈火;用了绿、蓝、紫等色的材料装饰,人们一看就会感到寒冷,因为那些颜色类似碧空和寒水。因而,艺术家将赤、橙、黄等色称为暖色,将绿、蓝、紫等色称为冷色。心理学家证明,冬天穿暖色调服装,能在心理上产生温暖的感觉,而夏天穿冷色衣服,易于引起凉爽之感。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大家都要追求高效益、高利润,因而,巧妙地发掘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变化法则,特别是懂得人必须主动与环境条件保持一致的原理,就会获得很好的投资回报。比如:开办一家餐厅,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会将墙壁用红色、黄色材料装饰,暖色使人热烈、兴奋,客人在这种气氛中就餐,食欲会高涨起来,吃得津津有味,营业利润自然就会增加。经营一家冷饮店,老练的管理者会将墙壁涂上绿色、蓝色,客人们在炎热的夏天一进门,就有清凉、爽快之感,他们会喜爱光顾这家店面,冷饮销售额自然也会上升。

第二节创建人与自然关系的诸多动因

人类自原始社会至今一直在自然演变中进化成长,依靠自然资源,通过劳动创新求得生存发展,这是通贯古今的规律。历史实践证明,人类需要不断地以创新姿态与自然和谐共处,不能被动地受制于环境,也不可以自然征服者自居。在改革开放中,人们积极探索,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新局面。

一、创新是一切文明的初始动力

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其他动物存活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类通过社会化的劳动创造了生活所需。人类探索发明,制造工具,告别愚昧,走出野蛮,进入了文明时代。

(一)人类依靠自然生存探索与工具创造

人类在原始社会自然条件异常严峻的情况下,在原始的狩猎采集中探索创造,发明和使用了石器、弓箭等工具。这些发明最初充满了偶然性,但是人类智慧与创新使得偶然性逐渐成为了系统性的生产活动。恩格斯深刻而细致地以手为例比较了工具制作的重要性,说明这是人与猿类的一种本质区别,他阐述说:“……即使最低级的野蛮人的手,也能做几百种为任何猿手所模仿不了的动作。没有一只猿手曾经制造过一把哪怕是最粗笨的石刀。”原始社会的人类依然在整体上处于依靠大自然赐予才能生存的阶段,但制造和应用工具使得人类能够通过劳动获得生存资料。“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510页、第515页。]在那个人类被迫听命于自然统治的阶段内,盲目性和偶然性充斥于人类最初的生活、生产之中,不计其数的失败让人类饱受惨痛牺牲的苦难。然而,失败是成功之母。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通过创新工具与劳动发生着绝对被统治—摆脱统治的变化,当然,这个过程非常漫长,经历了500万年。

1.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分早期、中期和晚期,大体上分别相当于人类体质进化的能人和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晚期智人阶段。人类创造工具的目的是满足生存的需求,欲越高程度地实现各类需求,就越要不断地创新,形成物质文化的生产体系。在诸多生存需求中,食物的供给始终居于首要地位。旧石器时代,人们创造工具的能力极其低下,或者说仅表现为能够制造打制石器,因而,人们只能直接地从所处环境范围内的动植物界中获取生活资料。原野上的集体狩猎是人类最经常性的生产活动,牛、羊等野性动物以自然荒野上的青草为生,人们首先制造石箭镞、石斧等工具猎取它们,或者为了能及时获得肉类食物而驯服它们。于是,动物驯养的规模慢慢地扩大,最后,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生产体系畜牧业,这就是原始形态的游牧业。原始畜牧逐渐地成为了部落的重要生产行业,并且对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就是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称谓的划时代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恩格斯对这种伟大的创新发展有过精辟的论述:“在亚洲,他们发现了可以驯服和在驯服后可以繁殖的动物。野生的雌水牛,需要去猎取;但已经驯服的牛,每年可生一头小牛,此外还可以挤奶。有些最先进的部落——雅利安人、闪米特人,也许还有图兰人——其主要的劳动部门起初就是驯养牲畜,只是到后来才是繁殖和看管牲畜。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183页。]

现代社会,生产工具制造水平与它们蕴含的科学技术含量已经很高了,但是,在中国北方内蒙古自治区的大草原、中国西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宽广草原和西南部的西藏自治区内的广阔草原上,带有浓郁原始特色的草原游牧业依然活跃,人们还能从这种形态的畜牧业中总结一些经验,以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何天明:《北方草原游牧业经济的发展轨迹与基本经验——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伟大成就》,《阴山学刊》,2010年第2期。]。原因就在于,游牧业在很多方面适宜那些地方的草原环境。必须指出的是,畜牧逐水草的生产方式效益低下,因而必须予以深入的产业改革。总之,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形成的事实表明,适宜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人类的创新与生产,而创新又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

2.新石器时代

自打制石器之后,工具创造进入了磨制石器时代,这个历史阶段也就被称为新石器时代。属于这个时代的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前)是中华民族史前发展的典型代表。当代考古学家通过对属于仰韶文化的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半坡遗址(距今6800~5300年)和临潼区姜寨遗址(距今约6700年)出土的孢粉分析后确定,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内地处于地质史上最年轻的地质时期即全新世(自11500年前至现在)的最好温暖期。气候的暖湿化造成了适宜的生态环境,这为原始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社会人口因此有了较多增长。在考古遗存方面的表现是,仅陕西省关中地区就发现仰韶文化的遗址1162处[张宏彦:《黄河流域史前文化变化过程的环境考古学观察》,《考古与文物》,2009年第4期,第48~52页。]。

在古人类遗址中出土的属于新石器时代的生活、生产工具式样与数量都大幅度地超过旧石器时代,其中一些彩陶器皿式样较为别致,彩绘花纹中出现了鱼类、花草等艺术形象,创新与发明的因素很强。它们不但反映了古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某些认识,而且以现代人的视角来看都是较为优美的。

一般说来,当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循环时,较好的气候降雨条件会使当地适宜性的动植物形成多样性繁盛种群。在这种环境状态下,人们创新所需要的外界条件较好,而成功的创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由此带来了更充分的生活资料,人类群体及其文化也就兴盛起来。

(二)合理利用环境条件与掠夺资源的错误

新石器时代结束了,表明人类告别了儿童时代,少了些蒙昧意识,进入了更快的成长阶段。作为标志人类本性的高级精神活动的自我意识不仅获得关于自身的知识,更是对自我之外的客观世界有更多的再认识。例如,更多地认识自身之外的自然环境,而且只有顺应自然规律,人类文明才能发展。

中国先祖对自然环境的正确认识,还有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理解,在创造了文字之后,已经有一些记载,值得当代人学习。例如,西周时期,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有初步认识。有一个在经典文献中以文字记载的传说,周文王姬昌(公元前1152~公元前1056年)临终前曾告诫儿子周武王对大自然不要进行过度的开发,要按自然规律合理使用。他说:“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麋不卵,以成鸟兽之长。”[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彚校集注》(修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周文王认识到,保护环境意义重大。据史料记载,周王朝颁布的《伐崇令》规定:“毋填井,毋伐树,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西汉)刘向撰,程翔译注:《说苑·指武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可以看到,西周时期保护水资源、森林和动物的法令是极为严厉的。后来的朝代也有一些名望很高的官员同样重视环境保护。管仲(约公元前723~公元前645年)曾任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的齐国宰相,他明确地表示:“为人君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李山译注:《管子》,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他还进一步指出:“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国虽充盈,金玉虽多,宫室必有度;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罔罟必有正,船网不可一财而成也。”(《管子·八观》)[黎翔凤撰:《管子校注》(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61页。]先贤圣哲的智慧闪烁着光芒,可以照耀当代人的生产生活。

新石器时代之后,大约公元前4000~公元前1000年,人类制造和使用了金属生产工具,因而进入了金属文化时代。先是铜器时代,到了公元前2000年就进入铁器时代,能用铁制作犁了。金属生产工具的出现,尤其是铁犁被发明之后,传统农耕制度成了数千年封建社会的生产基础。考古研究表明,中国人工冶铁技术大约发明于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小型的冶铁炉已经在很多国家出现,牛耕技术也在春秋末期问世。古代先民创新技术方法,利用环境因素协助冶炼。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人们将炼铁炉建在山坡上,冶炼采用自然通风。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冶铁技术利用环境资源又得到创新。建武七年(公元31年),杜诗在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任太守职位,他经过研究实验后发明了“水排”,这是一种以水为动力铸造铁制农具的冶铁炉的鼓风机械。史书典籍《后汉书》精辟评价它“用力少而建功多,百姓便之”。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鼓风机,比欧洲类似机械的制造早了1100年。由于这些创新技术出现了,使得“铁犁牛耕”在汉代得到广泛应用[冯刚、陆浩书:《中国古代“铁犁牛耕”方式的演变》,《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6年第1、2期。]。“铁犁牛耕”,这是先祖们利用环境因素去改造自然界的产物,是开创性的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标志。

农耕经济在人类史上持续了2000多年,这种耕作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不仅如此,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和地方,农耕经济也都是那里的经济制度的主体,甚至一直延续到今日。1765年,英国英格兰西北部的兰开夏郡(Lancashire)的织工兼木匠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1710~1778年)发明了“珍妮机(Jenny Machine)”,以此创新为标示,一系列生产机器相继被发明、制造出来,它们推动织布、动力、运输等行业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从而揭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英国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的序幕。在这个革命的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特别是创造工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机器大工业。当代社会使用的铁路、汽车、拖拉机等均是工业革命带来的产物,它们奠定了现代社会经济与文化基础。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在同自然界的交往中有了日益增强的主动性,逐步结束了靠天吃饭的历史,但是也产生了面对自然环境似乎无所不能的错觉,于是开始无视生态环境循环的内在规律,试图凌驾于自然界之上,无休止地掠夺,恣意蹂躏。人类创造的财富超过了有史以来所创造财富的若干万倍,但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也是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资源越来越短缺,环境越来越恶化,由此造成地球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暴雨、山洪、飓风、干旱、沙漠化……不断地向人类袭来。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使得整个生态受到毁灭性破坏,据此衍生出千奇百怪的细菌、病症甚至瘟疫,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在某些方面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恶劣。早在1881年恩格斯就提出警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消除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519页。]人类既不是环境的奴隶,也不是自然的主人,必须同大自然相克相生,和谐共处。 需用提出的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激励了创新发展,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撑与推动了国家的环境建设项目。

同类推荐
  • 胶片的美好时代:北广“77摄”口述实录

    胶片的美好时代:北广“77摄”口述实录

    被歌德称为“上帝的神秘作坊”的历史,尽显人物的关键时刻,他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闪耀着光辉,普照着人类自身。以抽象、简练的线条在由三个圆圈代表的镜头组中间嵌入77两个阿拉伯数字,这个精妙的创意来自一枚由“31”个人秉持的群体信物——班徽。三十年轮流转,“77”卓然而立,精致而简洁,协调而神秘,深沉而隽永。它,到底有着怎样的寓意?
  • 辅导员工作100个怎么办

    辅导员工作100个怎么办

    《辅导员工作100个怎么办》是《河南教育》(高校版)杂志联合全国40多所高校举办的“辅导员工作100个怎么办”征文作品精华集,浓缩了100位辅导员的育人实践和思考,也收录了13位辅导员工作专家的精心点评。书中所选案例基本上涵盖了辅导员工作的方方面面,为广大一线辅导员提供了真实的带有普遍性的工作经历以及问题处理技巧。
  • 舒新城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舒新城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本书选取舒新城先生谈教育的文章22篇,其中有专论初、中等教育的文章,也有对社会现实与教育实际间关系之论述,见解之深刻,对于当世之教育亦有借鉴意义。或许有读者会想,民国时所谈的教育于今有什么意义。读罢本丛书这10位真正教育家的文章,你会发现,中国今天所有的教育问题在那时都已经存在,他们的思考即使放在今天依然是超前的。对于思想,有时跟你所处的时代关系不大,跟思考的人有关。
  • 美国种族简史

    美国种族简史

    罗永浩倾力推荐!为什么今天还要回顾一个国家的种族历史,反思各种族在同一片土地上的生存状况,即使在建国已有两百多年的美国,在种族已经实现了“平等”的今天。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追求集体感和身份认同是自然的选择,在种族繁多的美国,因为融合、改变带来的矛盾冲突尤其突出。一个少数族裔融入的过程伴随着各种痛楚,常不为外人道,而在美国,德国人、日本人、法国人、华人、西班牙人、波多黎各人走过的成为“美国人”的道路也各有辛酸。也许,你认为自己了解种族的问题,理解文化震撼,但读完本书,或许你会发现对种族的误解还深深存在,急待改变。
  • 2014至2015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热点探析(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14至2015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热点探析(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全角度解析上海市人才与就业问题,系统概述了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发展方面的热点问题,具体包括劳动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就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劳动力市场转型和发育状况、劳动关系调整与发展状况,薪酬制度的变迁及其特征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热门推荐
  • 王爷盛宠,蛮妃横行无忌

    王爷盛宠,蛮妃横行无忌

    一觉醒来她竟穿越与冷王成婚为了保命她谄媚卖笑用尽浑身解数王府之中处处陷阱她被人诬陷冷王却不听解释要杀她泄愤她虽与世无争,但仍要绝地反击她运筹帷幄给证明自己清白冷王知错对她百般恩宠她手握大权从此在王府横行无忌…
  • 娇祸

    娇祸

    大墨二十九年春,被后娘毒害的少女再次睁开眼,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活下来,杀后娘,践庶妹。PS:【我一直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很淡定平和的人,然却仍旧是个凡夫俗子,不得善善!是以心中无限感慨,觉得俗世尔尔,以期能做个如常如漠的人。故有此作,期于文中陆娘子,得偿所愿!】
  • 萌宝家教:误惹酷律师

    萌宝家教:误惹酷律师

    都说女儿是爸爸上一辈子的情人。在何梦洁看来,文听雨和文轩岂止上一辈子是情人,大概好几辈子都是情人。同样的优质容貌,同样的冷酷举止,甚至连说话都是同样的毒舌讨厌。当家教第一天,被喷胡椒粉,被泼水,被滑倒,甚至最后,还被弄得裙衫俱裂!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吗?她何梦洁可是从小到大只有作弄别人,没有被别人捉弄的主!且看欢脱幼教如何巧斗毒舌爸,智收小萝莉,在家教的路上披荆斩棘,最后抱得男神归!此文姐妹篇《逃爱手册:权少夺心太凶猛》正在火热连载,欢迎围观哦!
  • 降临幻想次元

    降临幻想次元

    接受诸神的信件,舍弃一切来到这诸神降临之地,次元汇聚之地。那魔术盛行的型月与真祖横行的噬血狂袭相互碰撞,路人女主和青春物语的融合……
  • 诗话人生:黑塞诗选(黑塞文集)

    诗话人生:黑塞诗选(黑塞文集)

    《诗话人生——黑塞诗选》从作者15部诗集中甄选了275首精品,分“少年篇”、“青年篇”、“中年篇”、“老年篇”和“晚年篇”五个部分集一册出版。黑塞的文学生涯以诗歌创作为始,又以诗歌终结;他第一本诗集《浪漫之歌》,收集了他从15岁开始的诗歌创作,而最后一首诗《残枝嘎响》,完成于他去世的前一天。在黑塞诗作生涯的近70年间,他共作诗约1400首,其中800多首由他亲自编辑成15本诗歌选集。黑塞的诗深受德国人民的喜爱,他的诗纯真缠绵,篇篇都是真情流露,不仅语言细腻委婉、简洁朴实,风格也尤为清新、自然流畅。
  • 往生的渴望

    往生的渴望

    “琳寒。”他紧紧的抱着琳寒,缓缓说道。“为什么,我们要经历那样的事情。”“辛瞳..因为这就是成长,总会经历的,在这样的世界。”琳寒有些心疼的安抚着他...“我们可以避免的不是吗,你明明什么都知道...”“这就是,最无奈的地方啊。成长之后的我们,无奈的要决定,让那些悲伤的事情藏在我们的脑海里.,然后继续往前走。”“我一点,都不喜欢现在的你。”另一边,星灵看着对面那个同样的自己,缓缓的说道。“那又怎么样呢,人终究有一天,会变成自己曾经最不喜欢的样子,我.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对方回答着。“未来。一定会不一样的...”“你忘了吗,我就是你的未来。”“无论怎么挣扎..一切,还是会发生的。”
  • 步步逼婚:总裁请负责

    步步逼婚:总裁请负责

    为了报复出轨渣男,她遇到了命中注定的他。他是商业传奇,挥金如土,身边女人不断,唯独对她紧追不放。他冷酷中又暗藏温柔,她琢磨不通,忍无可忍的爆发,“你够了凌俊宇,离我远点,你究竟想要干什么!”他嘴角上扬,眼神邪魅,“我想要你这辈子也不会离开我!”
  • 国民校草小爷挺傲娇

    国民校草小爷挺傲娇

    秦鸢,是一个你永远也不知道她到底还会什么的少女,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撩得了妹子,电的了汉子,身手赛过刺客杀手,颜值高到人神共愤。不过……“我有对象了”“哦?鸢神,是女朋友?”“不,是老公”某男勾勾嘴角,步步逼近“老婆大人威武,今晚送你个礼物”“当然……好…了……”秦鸢频频后退,救命啊!(1v1,双洁,男主霍臻,女主秦鸢背景敲强大,真的不……骚)
  • 当代北京前门史话

    当代北京前门史话

    本书讲述了前门的兴衰历史、传奇故事,以及时代机遇。前门不仅仅是“商业帝国”的同义词,它还是一座世界级古都文化的杰出代表。新中国成立以来前门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重新焕发了青春。人们不仅欣喜地看到了老字号强大的生命底蕴,也看到了前门自我疗伤的惊人力量。前门的迅速复苏,得益于前门文化的空前活跃。拥有700多年历史的前门,在21世纪初正迎来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碰撞。经过这次涅槃,前门的传奇必将续写。
  • 倾城雪:梦里繁花

    倾城雪:梦里繁花

    她是北唐百无一用的公主,文不行武不能。是众人眼中的废物,却是当朝天子的掌中宝。一眼一生,她将那个男子爱入骨髓,却最终以血浸染这份爱情。风云流转,她再度出现在众人面前,激起千层浪。夕阳西下,沙尘滚滚,她一身铠甲屹立前方。万箭齐发间,她抬头,嘴角挑了笑意。纯古典文~没有天马行空,只有动人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