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79800000012

第12章 首开南非现实主义文学先河的作家奥丽芙·旭莱纳(2)

七个月后,一个暴风雨之夜,出门一年半的华尔杜忽然回来了。他迫不及待地坐下来,给林达尔写信,向她诉说自己出门认识世界所遭遇到的一切,世态炎凉,人心险恶,令他对庄园以外的世界感到失望和伤心,并且向她倾诉了对她的强烈依恋之情……最后,艾姆打断了华尔杜写的长信,她告诉他:罗斯来信说林达尔死了。

不久以后,罗斯回来了,他向他们讲述了自己寻找林达尔的经历:原来他找到林达尔时,她已经与情人分手了。她在旅馆里独自生下孩子,婴儿只活了三个小时就夭折了,林达尔也病倒了,医生说她再也起不来了。为了能够接近并照顾林达尔,罗斯男扮女装作了“女护士”,尽心尽力地服侍她。林达尔临死前,在给她的情人没有写完的信里说出了她最后的心里话:“我爱你,但不能嫁给你,我不能被爱我的人束缚,我必须求知识、广见闻,要跟这个世界战斗,找到我想找的东西……”。在弥留的前夜,林达尔悟到了人生的答案:我看见一个努力求善的虚弱可怜的心灵的影子。它没有半途而废;最后,它流了许多眼泪,受了莫大的痛苦,终于明白圣洁就是对别人的无限同情,伟大就是做生活中的平常事情,老老实实地过平凡的生活,幸福就是伟大的爱和努力为人服务。但是林达尔的“悟道”已经太晚了,她已经没有力量去实践这一切了。第二天,林达尔用虚弱的声音吩咐“女护士”罗斯雇一辆牛车拉着她离开了旅馆,牛车把她们拉到老远的蓝色大山脚下。夜深了,罗斯和赶车人睡熟了,林达尔的灵魂最后一次振作起来,她掏出贴身的小镜子,在镜中与自己对望着,以前她也曾这样与镜子里的自己对望着说过:你和我,我们不怕,我们要奋斗。可是现在她永远不会再谈话了。不过那股若有所期的美丽光辉却依然残留在她眼睛里。肉体已经死去,灵魂还在瞻望未来。最后那双美丽的眼睛也阖上了。

罗斯办完了林达尔的后事,回到了庄园,他向华尔杜与艾姆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那天晚上,华尔杜梦见了林达尔。他痛苦地向星空哭诉,此时他倒宁可随便接受一种谎言或宗教信条,好使自己不相信林达尔已经死去。

林达尔死后,罗斯喜欢一个人独坐沉思,他与艾姆即将成婚了,因为他的胸前藏着一封未投寄的信:“你一定要与艾姆结婚”。这是林达尔写给他的唯一的信。

艾姆要用林达尔留下的钱送华尔杜去读书,但华尔杜拒绝了。

全书的结尾处,是华尔杜在喃喃地自言自语。生命是美好的,能够长久地活下去,看黑暗破灭、光明到来该多好啊!到了那一天,人将不会拒绝向他靠近的人;到了那一天,人将不会因沉痛地呼吁爱和同情而被赶去过孤独的生活。能长久地活下去,看到新时代破晓,该多好啊。

三、《一个非洲庄园的故事》的艺术成就

《一个非洲庄园的故事》是奥丽芙·旭莱纳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她的代表作。这是一部具有自传性的小说,写的是三个孩子在南非大草原的成长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作者思想与生活的写照,书中描写的荒凉凄寂的南非草原,庄园主庸碌无聊的生活与闭塞愚昧的习俗,都是作家最熟悉的童年生活印象。书中好些人物情节都有所本。如笃信宗教行善不得好报的奥托伯伯身上就有作者父亲的影子;愚昧自私的姗妮婶婶就像极了奥丽芙1875年当家庭教师时那个人家的主妇;两位主人公林达尔和华尔杜不啻是作者的两个不同化身:林达尔的美丽外貌和敏感倔强的个性、强烈的求知欲,华尔杜的好思索而且穷追到底的特征、自言自语的习惯,与奥丽芙本人的外貌、性格、思想和习惯就很相仿。

但是,《一个非洲庄园的故事》却决不仅仅是女作家的传记,或一段早年生活的回忆。作者通过三个孩子的生活与成长,形象地再现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殖民地南非草原的社会生活图画,典型地概括了19世纪下半叶一代人觉醒又幻灭的悲剧。深刻地揭示出19世纪宗教教义对人的思想的束缚及对儿童成长的桎梏,尖锐地揭露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习俗和愚昧怎样阻碍了天才和个性的发展,而且沉重地抨击了社会传统对妇女及其追求的限制与扼杀。作者还借书中主人公之口用真挚的感情与雄辩的口才指出:妇女应该具有与男子平等的社会地位和与男子同样工作的机会和权利。她还用优美的笔触、寓言式的情节揭示出攀登真理高峰的艰难和可贵,最后作者表达了对人类大同之日美好理想的真诚呼唤。作品所表现出的对现实的怀疑批判态度、对理想的探索追求以及深刻的社会认识价值,是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

奥丽芙是严格的现实主义作家,她在书中表现出了自己的现实主义文学观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她在“作者再版序”中阐述了自己的现实主义创作观,她认为文学“有两种描绘人类生活的方法”,“一种是舞台的方法”,另一种“就是我们大家所过的生活的方法”。她认为:自己的创作是按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蘸上他周围的灰色的颜料”,“描绘他在其中生长的种种景象”,而不是用离奇的情节与脱离实际的胡编乱造去取悦读者。因此,现实主义的客观描写,真实而典型地再现19世纪南非草原的社会生活图画,决不粉饰现实,是这部作品最主要的特色。通过作家的客观描写,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辽阔凄寂的南非草原,荒僻落后的庄园生活,庸碌保守的社会习俗:宗教窒息人的精神,愚昧阻滞年轻人的个性发展,闭塞落后的环境与偏见无知扼杀天才。整个故事的叙述不仅具有惊人的现实性,而且充满“灰色的”压抑感,使作品具有了深刻的社会认识价值与批判意义。

作为现实主义作家,奥丽芙严格按照生活的真实逻辑描写人物,塑造了几个各具鲜明性格特征的典型形象,并赋予他们以深刻的社会意义。在小说中,三个孩子的成长是表现主题、贯串情节的主要线索。她以对比的手法、富有代表性的细节描写,突出刻画了三个孩子各不相同的鲜明性格,并赋予他们以深刻的典型意义。

林达尔是寄人篱下的孤女,美丽聪明,善良敏感,生性倔强,憎恨邪恶与强暴。她热爱知识,追求理想,憧憬个性解放与男女平等,是一个为了追求独立人格与理想实现而奋斗抗争的悲剧性人物典型。她超越了当时南非落后保守的社会环境,在精神气质上远远高于周围的人。为争取个性自由、获得独立人格,她苦苦奋争了一生。可悲的是,19世纪的南非社会尚未具备妇女解放的精神氛围与物质条件,这个形象及其思想与女作家本人一样具有超前性。因此,林达尔的形象始终伴随着强烈的孤独之感,连好朋友也不理解她,学习与爱情也不能使她满足。尽管作者借林达尔之口道出了妇女解放与人类平等的美丽理想,但直到小说的结局,作者仍然不无遗憾地承认她始终未能找到一条实现理想的正确道路。林达尔的死是觉醒的灵魂与落后的社会毫不妥协地抗争的必然结局。作者在她的身上寄托了妇女解放的理想,也揭示了游离于群众斗争之外的个人反抗者的悲剧原因。

华尔杜是朴实善良、勤劳智慧的劳动者典型。他是庄园善良的德国工头奥托伯伯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善良秉性,以德报怨对待一切人。他不仅具有劳动者的勤劳朴实的美德,而且从小爱幻想、头脑聪明、心灵手巧,时常搞点小发明创造。但是华尔杜的天才灵魂与求知奋斗的勇气,却被当时愚昧的宗教信仰、落后的传统习俗窒息与泯灭。浅薄的宗教教义束缚了他的思想,阴险的波拿帕特的精神折磨扼杀了他的求知欲望,当他鼓起勇气走出庄园认识社会时,看到的却是社会充斥罪恶、满眼世态炎凉,特别是林达尔的死,使他失去了求知奋斗的勇气,他又退回到旧的生活秩序中,任凭命运的摆布。作者描写的华尔杜的悲剧是宗教与习俗桎梏精神、扼杀天才的悲剧,对那个时代与环境具有巨大的控诉力量。

艾姆是庄园主姗妮婶婶的英国前夫的女儿,父亲的早逝与继女的地位形成了她温顺柔弱的性格,她善良爱人,充满同情心。但庄园主女儿的身份与姗妮婶婶对她的影响,又使她安于现状,自甘平庸,不学无术,附和愚昧,对生活缺乏追求与抗争的态度。虽然艾姆还很满意自己的命运,但作者通过她的命运与性格描绘,形象地揭示出闭塞落后的恶劣环境是造就愚昧麻木灵魂悲剧的原因。

这三个孩子迥异的性格特征与不同的命运悲剧从不同侧面丰富深化了主题,共同组成了一部人性与灵魂的悲剧。

作者的现实主义手法还体现在对自己笔下的人物形象绝不脱离现实地粉饰美化上,她是严格地按照生活的真实逻辑描写人物,不因爱而添彩,亦不因恨而涂污。女主人公林达尔是作者笔下的理想人物,但作者并不掩饰她的孤高自赏,脱离实际;华尔杜天性善良,值得同情,但作者却真实地表现了他好思索却失于偏执,深陷于内心冥想,远离社会,缺少行动;艾姆虽善良可爱,命运可悲,却愚昧可怜;罗斯对林达尔的爱情忠诚但却流于浅薄,他永远无法真正理解林达尔高傲的灵魂;奥托伯伯一生行善,但善恶不分,引狼入室,致使自己负屈而死;即使是愚蠢猥琐自私而令人生厌的姗妮婶婶,作者也常常描写她时有人的天性流露。

奥丽芙是刻画人物的高手,她擅长于运用极其精细准确的语言、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勾画人物外形、言行举止及音容笑貌,揭示人物内心深处细腻而独特的心理活动,与矛盾复杂的性格,给人以活生生的立体感。而且,奥丽芙还非常令人信服地准确揭示出:当时南非特殊的历史、地理、人文环境及政治、经济发展阶段,是形成书中人物的典型性格及其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

正因为如此,活跃在《一个非洲庄园的故事》中的一群人物才令人相信。就如当时的文学评论所说:他们根本不是坐在伦敦豪华客厅里想象出来的“南非人”,而是真正生活在非洲庄园里的南非人。

流畅舒缓的节奏,鲜明生动的景物描写,优美的抒情性语言与深刻的哲理性论辩相结合是作品另一突出的艺术特色。奥丽芙怀着对儿时生活的回忆与深厚怀念的感情,用优美抒情的语言将南非草原的自然景物描写得鲜明生动,相当有特色,受到后来几代作家的尊崇与赞赏。作者还在作品中穿插了许多关于真理、爱情、妇女地位、理想社会等问题的精辟论述,不仅见解独到,一言中的,而且语言机敏睿智,给整部作品增加了哲理色彩。她还匠心独运地将现实主义同寓言结合起来,善于运用具有教诲意义的、富于修辞性的语言加以渲染,把故事置于宇宙的框架之中,因此,寓意深刻与具有象征意义成为作品风格的另一特征。

奥丽芙的另外两部长篇小说《女水妖》与《人与人之间》描写的都是女性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爱情婚姻悲剧与痛苦遭遇,两部作品的女主人公都是聪敏高尚、受尽欺骗与抛弃的痛苦、却以德报怨、为他人做出自我牺牲的悲剧人物。作者深刻剖析了这类悲剧的时代原因,不仅具有对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人间悲剧的控诉力量,而且充满了对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社会理想的热情呼唤,对许多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探讨。

如果将奥丽芙的创作与南非当时的殖民地宗主国英国的文学相比较,有意思的是,奥丽芙的出生之年(1855)正是被称作“一派出色的小说家”之一的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夏绿蒂·勃朗特去世之年,《庄园》中林达尔对个人命运与男女平等的追求、抗争与呼唤,处处闪现着夏绿蒂·勃朗特笔下的代表人物简爱的影子与思想;而她创作这三部以女性为主体的长篇小说之时,正是英国19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哈代创作《德伯家的苔丝》等重要代表作的年代,因此,从奥丽芙的小说创作中可以看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

应该指出,奥丽芙在《一个非洲庄园的故事》等作品中表现出的这些艺术手法已经具有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特征,正是因为奥丽芙的个人性格与坎坷经历,使得正直严肃的她更加关注当时南非的社会问题,而且敢于在作品中写出自己的真实观点,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

因此可以说,奥丽芙的小说创作,开启了南非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同类推荐
  • 古镜照神,或想象“传统”的方法

    古镜照神,或想象“传统”的方法

    秦振耀,笔名秦三澍,江苏徐州人。青年批评家,兼事诗歌创作和英、法语诗歌翻译。复旦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巴黎高师人文硕士班”比较文学硕士在读。主要从事比较诗学、中外文学关系和中国新诗研究,近期关注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对中西诗学资源的转化与重构问题,兼及当代汉语新诗批评。曾获柔刚诗歌奖、重唱诗歌奖等文学奖项。现兼《飞地》丛刊诗歌编辑。
  • 许辉散文典藏·河西走廊的散步

    许辉散文典藏·河西走廊的散步

    本书为许辉散文典藏丛书之二,收录了作家2000至2010年间200余篇散文。作家以其“作家的眼光”“文化学者的视野”“地理学者的脚步”,凝聚成篇篇美文。其中有作者在农村参与小麦生产的亲历亲验,有作者夏天在麦田里“蹲守”的有趣描述,有作者在欧洲寻找小麦的足迹,有作者对麦作区人群的传神描写和塑造,有作者大江南北行走的感受和思考,有作者对淮河徒步、骑车、乘车、开车进行实地考察的见闻记录。
  • 文学体验导引(名家文学讲坛)

    文学体验导引(名家文学讲坛)

    这部批评经典,如同一场精彩的文学史之旅,从古希腊戏剧家到当下,一路陪伴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博雅的智慧之一。阅读这本书,也就相当于聆听哥伦比亚大学最著名的文学教授讲授的一门英语系概况课程。
  • 世界屋脊之书

    世界屋脊之书

    散文与个人生活的关系尤为密切,它是个人生活情感思想和行踪最真实的记录,它是最纪实的文体。《世界屋脊之书》就是作者在世界屋脊生活和旅行的片段,是作者在那高海拔群山中行走时留在记忆中的点滴之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很少想起这些群山,正如法国作家克莱齐奥所说,遥远的美人不能触摸,如夜空中的星辰或如晨曦,它到达了路的尽头,越过了有限世界的门槛,进入不可逾越的区域。
  • 峭壁嶙峋石斛情

    峭壁嶙峋石斛情

    两兄弟扎根深山,种药八载,辗转多方,终于觅得伯乐,识得“仙草”,仙草才得以重见天日,为世人所知,从而造福人类。
热门推荐
  • 青春最美的七年

    青春最美的七年

    每个人在青春的时期都会有自己喜欢的,可能因为某种原因不能说出,但是依旧喜欢……七年的时光,换来的是我最初的梦想……
  • 立足商界

    立足商界

    对安于现状、胸无大志的人来说,什么事都容易;然而对雄心壮志、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来说,什么事都不易。本书正是为这些奋斗在各个行业、时刻怀揣梦想、准备奋勇向前的年轻人准备的最佳创业宝典。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青年时代的手边励志书,成功之后力荐美国青年的必读经典之一,印度出身寒微的80后赤手空拳,25岁赚了3亿的古尔巴克斯?查哈尔的创业精神指引,影响欧美两代年轻人的唯一创业忠告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倚天屠龙记(第二卷)(纯文字新修版)

    倚天屠龙记(第二卷)(纯文字新修版)

    《倚天屠龙记》以元朝末年为历史背景,叙述了明教教主、武当弟子张无忌率领明教教众和江湖豪杰反抗元朝暴政的故事。不祥的屠龙刀使主人公少年张无忌幼失怙恃,身中玄冥毒掌,历尽江湖险恶、种种磨难,最终却造就他一身的绝世武功和慈悲心怀。他是统驭万千教众和武林豪杰的盟主,为救世人于水火可以慷慨赴死;他是优柔寡断的多情少年,面对深爱他的赵敏、周芷若和蛛儿,始终无法做出感情抉择。
  • 千里驹传奇

    千里驹传奇

    刘月鹤误投泉林寿,孔孟僧暗夺千里驹。宦官刘瑾专权,欲夺大明江山,勾结孔孟恶和尚,血染泉林寺院。多亏李氏兄妹,为国为民锄奸,夺回宝马千里驹,昭雪忠良冤案。此事出在大明正德年间,乃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正德皇帝宠信宦官刘瑾,封他为九千岁之职。刘瑾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不满足,一心要害死皇帝,篡夺江山。他暗中勾结山东泉林寺一个和尚俗姓任,名叫孔孟,等待时机,杀君篡国。
  • 请退我的婚

    请退我的婚

    周不二穿越成大宗族世子,家道中落,几十个未婚妻的退婚要求接踵而来。这也太惨了吧,但蒙受上(zuo)天(zhe)眷顾,他发现自己每被退婚一次就会获得一份安慰馈赠。可能是金银财宝、绝世功法、神兵利器,也可能是更多稀奇古怪的玩意。那还等什么呢,请退我的婚!
  • 全球最红之天王

    全球最红之天王

    没有面包的爱情不能长久,没有逆袭的人生怎够精彩?邵洋本想做个平凡人,可现实却逼着他走向巅峰。开挂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如果只有金手指还不够的话,那就再来一个世界为我背书。人都是逼出来的,且看邵洋的登顶天王路!
  • 我是半个幕后黑手

    我是半个幕后黑手

    4199年8月13日,位于南太平洋而起的地球脉动,给人类带来了第一轮灵气复苏;4212年12月23日,整个天空之中神秘生物逐光而行,第二轮灵气复苏不期而至,4218年3月13日,一个被伊斯之伟大种族“御用”的穿越者,携带着奈可特城记载下人类的文明科技和混血种世界的炼金术来到这个世界。在灵气复苏已接近二十年的全球,看陈桐如何在觉醒者的世界糅(fu)合(zhi)药剂学、炼金术等等灵气下的超凡力量,推动着全球顶点的晋升。
  • 沉寂在盛夏

    沉寂在盛夏

    “我是谁?你又是谁?”女孩儿不知所措。 “你是我爱的人,我是爱你的人。”他眼神笃定,柔情万种。 恨是前世种下的蛊,命运安排他们在今生。 在伤害与被伤害里,他们是否还懂得怎样去爱?
  • 快穿之NPC的错误示范

    快穿之NPC的错误示范

    被局长特聘成为时空管理局三级巡警的沈瑛,本身最大的能力是帮助别人解除玛丽苏邪术的控制,只是,可能……手段不太温和?嘘!别听人瞎说,暴力执勤神马的根本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