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1100000010

第10章 附录(1)

盛开在人心间的花儿——读王德强的诗

◎郑学良

“盛开在人心间的花儿”在没有道出之前,便是“世间美丽的秘密”,这是王德强先生的两行诗,我把它颠倒了一下。你会惊奇地发现,德强先生机智地道出了一首诗的孕育和生成。

德强的诗就是这样盛开在人心间的花儿。读到“小时候/我哭,娘也流泪/我并不知道/那是娘心疼我/长大后/我哭,娘不哭/她生气地说我没出息/我懂得那是娘/怕我经不起摔打/娘老了/看到病中遭罪的老娘/我跪在面前泣不成声/老娘没流一滴泪/我完全明白了/那是老娘怕我伤心”(《娘的泪》),在真挚朴素的语言中,一个善良、慈祥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

在一次诗歌活动中,我和德强有过短暂的交流,德强谈到诗歌创作,也谈到过他的家庭状况,二老都在乡下生活,他每个周末都要从所工作的县城乘车赶往一百多里地外的乡下看望老父老母。难怪他在《冬月就像腊月天》中写道:“不是我急盼腊月到来/是老父老母盼我/早点回家过年”。

德强的亲情诗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选取生活中经典的细节,来表现个体的深层生命体验和那种与自己有着血缘关系、血浓于水的真挚痛切的情感。像他的《不忍仔细多瞅娘一眼》:“飞白的发丝/是岁月落给娘的满头霜雪/我不忍仔细多瞅娘一眼/瞅一眼,娘又老一截//深深的皱纹/是艰辛留给娘的满面伤疤/我不忍仔细多瞅娘一眼/瞅一眼/娘又疼一次”,读得直让人泪落。再如他的《听父亲坟上的草动》:“来到父亲的坟前/坟上长满了蒿草//午后的风漫过坟地/那窸窸窣窣的草动/恍若父亲习惯性的唠叨/无论委婉还是刺耳/如今听来/句句在理”。这样的诗还有不少,诸如《母亲的日子》、《老伴儿》、《庄稼地,父亲的身影》等等,总是这样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去展示父母亲的艰辛和一个儿子对父母的深情。

乡情是德强诗的又一个主题。“那些伸过来的树枝茅草/从你身上轻轻挨过/亲昵地打着招呼/连一根荆条也拽拽你的衣角”(《乡情》),因而他便不停地《回家》,沿着《小路回家》。而最重要的一个魂牵梦绕的原因是“我从小路回家/像游子沿着故乡的臂弯/一步步走进母亲的怀抱”(《小路回家》),故乡让德强留恋的就不仅仅是蒿草、荆条、小路……这分明是来源于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这就使乡情不至于空泛,诗人心中的乡情就有了根基。

一个诗人心中有了亲情和乡情的滋润,那么这个诗人的心灵便是广阔的,因而关心着“一个空手行走/一个扛着行李/一个骑自行车/一个跳水的人”(《雪夜路上》),尽管诗人也是一个雪夜行路人,也就有了“不少人陆续搬往高层/有些人依然住在低处/居高居低的感觉有差别/只有一个感觉是一样/高处看低处的人变小了/低处看高处的人也变小了”(《居处》)……

佛家有语,不是幡动,不是风动,是心动。读德强先生的诗就是这种感觉,他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切的感受,这种感受又是人人心中有而人人笔下无的感受,用德强自己的话说就是“盛开在人心间的花儿”。这不禁让我想起德国思想家卡希尔对诗歌的诠释:“诗歌是生命中开出的语言之花”,德强与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德强更东方。

如果硬要给德强先生的诗说点意见和建议的话,他的诗显得传统了些,这并非不好,若是能多将现代诗的一些技法融入其中,那样德强的诗就会更通透,张力会更大。这仅是一己之见,也不一定准确。

端坐窗前,凝视黑漆漆的窗外,夜已很深了,我却没有一丝倦意,仍被德强先生的诗感动着。我,仿佛从深深的夜幕中看见了世间美丽的秘密,从一声声虫吟里嗅着了盛开在人间的花儿!

兄弟写诗,兄弟闲话——读王德强乡情亲情诗歌札记

◎陈瀚乙

一、我想请王书记买车票

我和德强先生是熟悉的,主要源于我们都喜欢点文字活儿,一来二往,越来越熟悉了。

德强也做了县机关一个部门的书记,算是官员。我先前总以为官员的脸,有一部分官场,或者至少有一时刻官场。他不怎么笑,疑似是?会不会是感受了他的《帮乡亲们买车票》、《回乡的班车》、《说给乡亲们》等,一部分一部分的释然,索引一个乡村进城的干部来,还有礼品:醇厚的乡情。

他清楚乡亲在乡下的习惯,没到为难时,是不会随意打扰别人的。自己是乡下人,也不好意思随便去即便是熟悉的城里人家做客。所以曾经有过的心思,现在变为对自己的提醒。他要像个乡亲的样子,拉客似的——

你们到城里/就来我家随便坐坐/哪怕喝口水也好/若是办事就来给我说说看/能办的我会尽力帮忙/办不了指个路也行//你们要是觉得自己是农民/身上土脚上泥不好意思/你们这可就见外了//我们是乡亲/乡亲就是亲人/若是我见了你们不理睬/你们就当面唾口大骂我——/这家伙嫌贫爱富忘了本/吃了皇粮进了城就不认人

——《说给乡亲们》

他知道乡亲们在城里没几个熟人,他帮他们是“为他们节省时间精力”,他能看见他们接票的手在“颤抖”,他们怀揣“期盼”握着“希望”(《帮乡亲们买车票》)。

德强不在乡下了,他的父亲母亲在乡下。他不在乡下了,他亲人的鸡鸭还在乡下,牛羊还在乡下。父母亲老了,需要乡下邻居照顾。牛羊有时候吃了隔壁的庄稼了,没有脸红脖子粗,是谁的胸怀原谅了谁的过失?这样的人情还得起?所以,只要他能办的,“他们打个电话来/我帮他们随时去买”。由此,我想到了请他买一次车票,再度体会这份乡村情感和走出乡村的情感。换位后体会更深,更能珍重这样的人。附:(笔者模拟)

我在车站的售票口一天了/现在,只有转身,先找旅社住下/一个名字一亮,王德强,王书记/他是我们老家人,还是干部/他或许有办法/夜深了,我不能这时候找他/“票”,对,是他的声音/现在,我有指望了/在去找他的路中,我又一次/想到王书记,王德强/我手提蛇皮袋/害怕转嫁了重量

“心中缺乏某种养分/一日开不出鲜花的”(《感恩》)

对。这样的情愫,一日可培养?源于乡情世世代代的相依相伴,源于相互的“体谅”、包容。这样的情感朴实,真切。这与在桌上吃饭,坐也要坐出个级别来,动筷子也要夹出一个什么长什么长的顺序来的官员相比,我们的感觉是不是更加亲切。这份乡下走出去的官员情感,是私情,更是鱼水情。这样的身份文字,我们是不是更容易看到可亲些。与政治无关,与品性有关。至少代表好多这样来自乡下的官员心态,代表“惠泽乡里”的价值取向,代表感恩的一个艺术。

仅此一点,没有用文字展示这样情感的人,就会是他的知音。真情的艺术与做人的艺术良性互动,成就了这诗、这人。这些用家常话写就的诗,这些乡村农民能听懂的诗,技巧成拙,圣境接纳。

二、和王德强一起坐班车

我一直在听,他们说些什么呢?

……车内谈论的每一句话/我都会仔细聆听/他们说起高兴的事/我跟着一起高兴/他们说起忧伤的事/我跟着一起忧伤……/

——《坐在回乡的班车上》

地域,是回乡的路上。地点,是活动的是有方向的。说话的是他们,他们其实也说着我要说的话。情绪是他们的,其实也是我的。就如看戏,看别人的坎坷,流自己的泪。看别人的幸运,微笑是羡慕是崇尚。而此时我是他们其中的一员,都是回家的人。更重要的是,这趟车和另趟车不一样。这是开往家乡的车,不是离家的车。车上的人是一个镇子或者一个村子一个组的人,范围唯一。“一路我没说一句话”悬念为何?是我不善言语,是我不想说话,是我晕车,还是我……说破,没意思。猜想,有意思些。有这句话,这首诗立即可爱得多了。忧伤也好,高兴也好,也有分量得多了。因为,即便不相识,那份乡音却熟悉。关键还在于“他们谈论每一件事/似乎与我息息相关/”。他们其实唠嗑的是家常话,是村里的方言话。家长里短,还真的仿佛。

他的高兴不是你的高兴,你替他高兴。他的忧伤不是你的忧伤,你也忧伤。这是感情。

体人还是体己。

阅读这首诗的时候。我给德强打了电话:

你猜我为什么想和你一起坐车?

想听你不说话。

我知道:一滴泪里有一辆车,还有一幅生活画。

三、德强的一件事

德强落脚县城了。他爱做重复的事了。

父母都在乡下,他又是兄弟一人,他得利用周末常回家。《又到周末》,别人在周末放松的时候,他又要考虑回家的事了。

他看到过、也便常想到这样的情景:

母亲又一次抬起头/望着老家门前树上的鸟巢/嘟嘟囔囔自言自语//我听不清她在说些什么/但我知道她在说些什么/她说这个巢就是鸟的家哟/她说这家就该有几只鸟哦/她说巢里一定有老鸟和小鸟/她说这巢在露天里日晒雨淋/她说秋天来了鸟也会嫌冷啊/她说小鸟长大就会远走高飞/她说这几天咋不见鸟回巢/是找过冬粮食去了呢/还是在别处安了新家/……

——《母亲对着鸟巢自言自语》

我明白了。

意无限,情无瑕。一个人的孝心撞击了眼泪库,深深感染。

所以,给父母买药、买化肥,买吃的东西、穿的东西,这些琐碎的事,就是农事,就是家事,是必须做好的事。一个人的事,对一个人,是大事。所以反观德强念叨的、忧虑的、慎重的,包括一个姿态的拿捏,重复一次,让人感动一次。

问问天下做子女的人,你的孝行距离父母远不远?是一次,还是几次?还是……

问问天下做子女的人,你的孝意带回家没?你还带回几许不便几许相知?

《又到周末》了,你回家了,还是你的小物品回家了?“在老父老母眼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回去/”。

诗在孝行中,孝行里有诗。

这是德强的事。这是德强的事?

这是德强诗的事。这是德强诗的事?

王德强先生的“白开水”

◎杨建东

生活就像白开水,我忽然有这样的想法。

佛说,无即是有,有即是无。

正如我说的生活就像白开水一样,能否说白开水就是生活,我不敢妄言。但对于有些人来说,白开水一样的生活照样能调理得有滋有味。

有这样的想法,主要是白开水对每个人,它的味道都是一样的,而不同的人在品味它的时候,就加入了自己的生活经历,那么,面对生活的白开水,每个人所品出的味道就千差万别了。你不能只追求味道,而忽略了白开水,总的来说,人生最真的还是那一杯还冒着热气的白开水。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白开水包含了世间所有的味道。

说了这些闲话,该说我认识的王德强先生了。

同类推荐
  • 文学消费与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

    文学消费与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

    《文学消费与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分为上、下卷。上卷为文学消费理论研究,是近年来作者借鉴西方文学社会学的研究模式,对文学社会学、文学消费学研究和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成果。开篇《论文学的第三种价值——消费价值》是全书的理论基石,该文着重阐释了建立在“文学事实”基础上的文学的第三种价值——消费价值。文学消费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包括文学出版、图书市场、大众读者、传媒文化、影视生产等对于文学生产的作用和影响,上卷各篇对此都有专题论述。下卷运用上卷的理论成果,从文学消费视野中对20世纪中国各个文学时期的长篇小说作专题研究。
  • 知道

    知道

    作者吴克敬老师曾获多个文学奖项,写作经验丰富。本书是他的散文随笔集。作者在写作时把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时代有机结合,通过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写出了独特的人生感受,反映了人性的本质和对真善美的追求。《知道》比一般散文更具故事性,可读性更强,生活的色彩和跳跃在该书文字中可见一斑。
  • 陆游文集2

    陆游文集2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是古典诗词精品丛书之一,宋诗作者约有七千余人,今存作品约二十余万首,无论作者与作品都是唐诗的四倍,这是我国一宗巨大的文学遗产。目前关于宋诗的选本已有数种。兹编是从《宋诗钞》、《宋诗纪事》及诸家诗集中精选的。本编收录最有宋人特色、清新自然和意境深远的诗篇,亦未忽略传统的名作和流播于民间的佳什。愿此编能体现宋诗的基本风貌和我们时代的审美理想,愿读者从中领略到颇具近代意识的诗情画意,从而获得优雅的古典艺术感受并深深地喜爱它们。
  • 看见

    看见

    本书精选了阿来近年来创作的散文作品40篇,反映了其行走的经历和读写心得。其中,有对熟悉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风光的新观察,有对在病床上经历的点点滴滴的感悟,有对文学新的理解和自己作品新的反思。文字清新、朴素,充满了抒情的气质。读阿来的小说,就像在听他讲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和传奇;读阿来的随笔,则像走进他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热门推荐
  • 深度迷航

    深度迷航

    原本已经不可能存活的他,却是因为以前的仇恨,重新获得了生命,但是命运似乎总是特别喜欢开玩笑,让他变成了一个没有能力,甚至连平常人都不如的玩偶,可是命运总是会给人机会的,当你把握住机会,胜利的大门便朝着你敞开了……
  • 丹凤街

    丹凤街

    张恨水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一生写小说100多部,其作品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80年代来,他的作品经久不衰。几年来他的很多作品被搬上屏幕,再度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魅力和艺术感染力,在众多的读者和观众中有相当的地位。
  • The Fugitive

    The Fugitiv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宫:君心如令

    明宫:君心如令

    她十五岁入宫,二十岁成为大明皇贵妃。她是万历一朝最传奇的女子,后妃视她如鬼魅,朝臣视她为祸水;长达十五年的国本之争因她而始,妖书、梃击、红丸等明末谜案与她息息相关……明神宗对她的宠爱却至死不渝,甚至在生命最后关头下旨册她为后,只为求得与她合葬。她历经波云诡谲,后宫至前朝,情事至政事;凭自身睿智清明,斐然才貌,赢一世君心。很久之后,她立于堆绣山御景亭之上,遥望紫禁,钧郎,你可知道,若说这一世我还有所遗憾的,那便是你我一生同衾,死却不能同穴。
  • 农门哑女

    农门哑女

    本是京城贵女,却阴差阳错成了农门媳妇。又哑又失忆的她如何在这里生活活下去?她以为自己一无是处,原来她还有一种特有的天赋。且看她在从商一路,如何风生水起?
  • 雪女倾城之萌娃开挂

    雪女倾城之萌娃开挂

    她,神冰一族的女皇,翻手可毁三界,灭九天。就是这样一个传奇人物,在魂穿成有五位哥哥的小萌娃后,谈笑间,就毁世人三观。且看小小萌娃如何驾驭九界,一步步登上帝后之位!
  • 太乙火府奏告祈禳仪

    太乙火府奏告祈禳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天魔皇

    九天魔皇

    白夜,性别:男,爱好:女,身份:异界人。他天性善良,却屠戮苍生,他出身地球,却震慑诸天!万界争锋,吾主沉浮。 新书《我在识海种了一颗豆》已发,欢迎观看。
  • 仙道不正

    仙道不正

    新书:《追仙策》,欢迎入坑(评论区有传送门)。尚真派收了个奇怪的小徒弟:灵根测不出来、法术修炼困难。别人等级咔咔往上升,她永远都在原地踏步。可是,一到宗门大测的时间,她又总能顺利过关,虐哭对手!宗门大佬极度怀疑:你到底是什么人?!小徒弟摊摊小手,满是无辜:你们家门人呀。
  • 薄荷夏微凉

    薄荷夏微凉

    青春年少的时光里,懵懵懂懂的少女许薄荷永远忘不掉那个在盛夏的桦树下对自己微笑的少年。那刻少年干净的白衬衫和溢满阳光的笑容便成了许薄荷眼中永不褪色的风景。那么倔强的许薄荷就把心遗落在了何盛的身上,哪怕早知道自己会受伤,也不愿意放弃。干净爽朗的何盛,却从未意识到许薄荷对自己的特别是源于喜欢,辗转多年后,才终于发觉,自己一直想要的幸福就在身边。彼时,许薄荷的身边已经有了骑士,他还来得及挽留这份爱情吗?